设计心理学复习材料及答案

设计心理学复习材料及答案
设计心理学复习材料及答案

设计心理学复习材料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所谓移情是指将自身置于他人的(

)之中,感受别人正感受

着的情绪。

2、 气质包括心理活动的( )、( )、(

)和

( ) 方面的内容。

3、 社会文化广义地讲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

)与

) 财富的总和。

4、 根据设计的心理学原则,控制器与显示器应( )。

5、 产品的个性化造型设计,就是根据(

)设计出代

表这种差异性的新款产品。

6 产品设计中运用最多的心理活动规律是消费者的( )

和( )。

7、增强消费者的广告记忆,一般的心理策略有( )

( )、( )、

) 、合理地重复广告和注意广告重点材料的系列

位置。

8、 新产品的扩散过程,是指( 在( ) 中展开的过程。 9、 态度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特定对象的( 10、 消费者满意度(CSI )的英文全写是(

1 、(情绪空间)

2 、(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

3 、 (物质)(精神) 4、(协调一致)。

5 、(消费者个性的差异性)。

6 、 (认识规律) (情感规律)

7 、(适当减少广告识记材料的数量)、(突出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 )、(充 分利用形象记忆的优势)、(设计鲜明特征)

8 、(消费者)(消费者总体)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错觉是错误的(

)°

)接受新产品,并且不断 )

倾向。

) °

A感觉B 知觉 C 感知D 经验

2.设计艺术中最常使用的错觉现象包括:(

A两可图形B 形态错觉 C E恒常性造成的错觉F似动和主观颜色

3.斯金纳的学习理论的要点包括(

A小步子原则 B 大步子原则D及时强化(反馈)原则E自定步调原则

4.高级情感主要包括()°

A责任感B 情绪感C 道德感E投射

)。

错觉轮廓D不可能图形

)。

C 积极反应原则

F 低错误率

D 理智感

A 实验法

B 态度总加量表法

C 语义分析量表法

D 访谈法

E 投射法

F 问卷法

6.发散性思维三因素的趋势是(

。°

A 发散性

B 流畅性

C 独特性

D 变异性

E 变通性

F 新颖性

7.与消费者需要有关的概念有( 。等。

A 需要

B 诱因 C

动机

D 欲望

E 需求

F 1满意、

8. F 列属于影响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外部因素的有(

° ° A 政治经济因素 B 广告疋位因素 C 产品广告因素 D 产品价格因素 E 地理区域因素 F 广告疋位因素 9.态度的三要素是:( 。°

A 欲望

B 感情 C

认知

D 情感

E 行为 F

知觉

10. 影响消费者态度形成的内部因素有( ° 等。

A 消费者所属群体

B 消费者的需求 C

消费者的人口特征 D 消费者的经验 E 消费者的个性 F

广告 11. 个性由(

。四方面组合而成。

A 兴趣爱好

B 能力

C 气质

D 性格

E 人格

F 品性 12. 研究生活方式的一种常用方法 AIO 又叫( ° ° A 心理暗示法B 心理分析法 C 心理图示法

D 意象尺度法

E 创新思维法

F 利凯特法

13. 家庭消费设计包括:(

。°

E 审美感

F 体悟感

5.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

)法需对每一条意见进行辨别力检验。 14. 15. 占 16. A 家庭经济设计 D 家务劳动设计 社会阶层具有( A 同质性 B D 多元性 E 同调性 -元性 产品生命周期与消费者心理, 以及这些特点对消费者( A 态度 B 行为 C 心理 D 意识 E 动机 F

态度 产品造型的个性设计,是建立在对

消费(

A 个性心理

B 行为取向

C

D 知觉

E 消费

心理 F

家庭饮食设计 C 家庭卫生设计 F 。的特征。

C 认同性 F 动态性 就是研究各个阶段的产品具有各不相同的特 )产生影响的规律。 家庭物品使用设计 家庭保健设计 。研究之上的。 意识 视觉模式 整体设计效应旨在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使人和物及其构成的( 17. 得高度的和谐。

A 社会

B 文化 C

D 文明

E 自然 F

商品名称命名的心理学原则是: 便于认识

B 便于感知 便于思维

E 便于联想 18. A D 环境 世界 (

)。

便于记忆 便于区分

16.A 17. C 18.BCDE 19.CDEF

三、名词解释

1、 设计心理学:设计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在设计活动中,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 费行为

规律,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一门学科

2、 广告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广告活动研究的应用心里学分支。

3、 访谈法:是通过访谈者和被访谈者面对面地进行交谈,借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 为的心

理学研究方法之一。

4、 消费决策:是指消费者谨慎地评价某一产品、品牌或服务的属性并进行选择、购买 能满足

某一特定需要的产品的过程。

6、感化设计:情感化设计就是在设计、使用等过程中理解情感体验的一种设计。

四、简答题

1、简述现代设计心理学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题要点:

(1° “二战”中人机工程学和心理测量等应用心理学科得到迅速发展,战后转 向民用,实验心理学以及工业心理学、人机工程学中很大一部分研究都直接与生 产、生活相结合,为设计心理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来源;

(2°西方进入消费时代,丰裕社会物质生产繁荣,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 胜,当时的设计主流是以样式设计、风格的交迭促销,消费者心理、行为研究盛 行; (3)设计成为商品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并出现了大批优秀的职业设计师

19.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有( A 背离原则 B 三角原则 D 相似原则 E 闭合原则

)° C

接近原则 F

对象和背景原则

1. A

2.ABCDEF

3.ACDEF

4.CDE

5.B

6.ABE

7.ABCDEF

8.ABEF

9.CDE 10.BCDE 11.ABCD 12.C

13.ABCDEF 14.ACDF 15.C

河海大学心理学考研参考书

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1页共1页 河海大学心理学考研参考书 1、河海大学概况 河海大学研究生院是国家最早设立的56所研究生院之一,是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研究生院坐落在南京市区风景优美的清凉山麓。培养领域覆盖了工、理、经、管、文、法等多学科,尤其是在水利学科研究生培养方面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是我国最大的水利学科研究生培养基地。 学校研究生教育始于50年代,是国家首批招收博、硕士生的单位和全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学校之一。学校现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4个江苏省优势学科,2个省一级重点学科,2个省重点序列学科;6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15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2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涉及19个工程领域。现有博士生导师486人,硕士生导师2094人(含基地导师、兼职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含双聘院士)。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利水电学院、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环境学院、能源与电气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力学与材料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企业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系、大禹学院等20个院系可招收研究生。在校研究生14750人。 研究生院具有良好的研究条件,紧密依托学校各类研究院(所)、工程中心、实验室培养高质量研究生。2007年以来,学校已有24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获奖,其中一批科研成果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达到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2、河海大学心理学考研参考书 河海大学心理学专业考研,是自命题的,勤思教育为广大考生整理出心理学考研参考书目,帮助广大考生备考,更早的找准复习的方向,抓住考研的重点,帮助广大考生,轻松备考。 河海大学参考书单 彭耽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金志成,何艳茹编著:《心理实验设计及其数据处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张春兴主编:《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英】朱莉娅.贝.里曼等著,陈萍等译:《发展心理学与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最新设计心理学名词解释答案版

1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 2 [1] 1、感觉通道 3 得分: 100分 4 答:指人们接受外界刺激的不同感觉方式。5 6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 7 [2] 2、绝对阈限 8 得分: 100分 9 答:能引起人体产生感觉的最小刺激水平。 10 11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 12 [3] 3、差别阈限 13 得分: 100分 14 答:两个相似刺激之间被觉察到的最小差别。 15 16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 17 [4] 4、运动视觉 18 得分: 100分 19 答:是感觉物体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视觉。

20 21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 22 [5] 5、知觉 得分: 100分 23 24 答:是对感觉经验的加工处理,是认识、选择、组织并解释作用于我们的刺激的过程。 25 26 27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 28 [6] 6、错觉轮廓 29 得分: 80分 30 答:是指那些没有直接刺激而产生的轮廓知觉。 31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 32 33 [7] 7、错觉 34 得分: 100分 35 答:错误的知觉,是人在已被证明错误的方式下体验刺激。 36 37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 [8] 8、认知心理学 38 39 得分: 100分

答:是以信息加工理论为核心的心理学,又可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40 41 42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 43 [9] 9、物理符号系统 44 得分: 100分 45 答:能辨认和区分不同符号的系统。 46 47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 [10] 10、图式 48 49 得分: 100分 答:将各个独立概念组合起来的单元被称为图示。 50 51 52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 [11] 11、易视性 53 54 得分: 100分 答:是指与物品使用、性能相关的部件必须显而易见。 55 56 57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 58 [12] 12、情绪

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

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 1.设计艺术中的个体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想象、情绪、情感等。 2.视觉重要的特性包括颜色视觉、运动视觉和明度视觉等。 3.现代心理学则将感觉根据承受的不同分为三类:外受、内受和本受。 4.感觉等级、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构成了记忆信息加工的三级模式。 5.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 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6.设计心理学一般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 7.优越欲、同步欲和换购欲是三种主要的现代购买动机。 8.态度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特定对象的预先反应倾向。 9.消费者满意度(CSI)的英文全写是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 10.所谓移情是指将自身置于他人的情绪空间之中,感受别人正感受着的情绪。 11.气质包括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方面的内容。 12.社会文化广义地讲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13.根据设计的心理学原则,控制器与显示器应协调一致。 14.产品的个性化造型设计,就是根据消费者个性的差异性设计出代表这种差异性的 新款产品。 15.产品设计中运用最多的心理活动规律是消费者的认识规律和情感规律。 16.增强消费者的广告记忆,一般的心理策略有适当减少广告识记材料的数量、 突出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充分利用形象记忆的优势、设计鲜明特征、合理地 重复广告和注意广告重点材料的系列位置。 17.新产品的扩散过程,是指消费者接受新产品,并且不断在消费者总体中展开 的过程。 二、选择题(将符合题意的标准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每题1分共15分)。 1.错觉是错误的A。 A感觉 B 知觉 C 感知 D 经验E投射 2.设计艺术中最常使用的错觉现象包括:ABCDEF。 A两可图形 B 形态错觉 C 错觉轮廓 D 不可能图形E恒常性造成的错觉F似动和主观颜色 3.斯金纳的学习理论的要点包括ACDEF 。 A小步子原则 B 大步子原则C积极反应原则 D及时强化(反馈)原则E自定步调原则F低错误率 4.高级情感主要包括CDE 。 A责任感 B 情绪感C道德感 D理智感E审美感F体悟感 5.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 B 法需对每一条意见进行辨别力检验。 A实验法 B 态度总加量表法 C 语义分析量表法 D 访谈法E投射法F问卷法 6.发散性思维三因素的趋势是A B E 。 A发散性 B 流畅性 C 独特性 D 变异性E变通性F新颖性 7.与消费者需要有关的概念有A B C D E F 等。

(完整版)《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1

《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设计心理学适用层次、专业: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 学时:32 学分: 3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 设计构成 一、课程的教程目标与任务 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是工业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本课程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研究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产品需求的心理,及其通过意识如何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 通过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可有效探索沟通生产者、设计师与消费者关系的方法,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研究消费者的行为规律。以实现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的目的。 二、课程讲授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设计心理学概述(4学时) 1.具体内容:设计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发展历史等。 2.基本要求: 了解并掌握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分类初步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领域,并在设计中广泛拓展思路,提高设计的创新能力。 3.重点: 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分类初步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领域。 4.说明:提高设计心理学的思维拓展和创新能力。 (二)设计中的感觉和直觉(6学时) 1.具体内容: (1)围绕“视觉生产的设计”剖析用户的感觉和知觉。 2.基本要求: 对用户的感觉和直觉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应用于产品设计实践。 3.重点难点: 重点:感觉

难点:知觉和知觉模式 4.说明: 通过图片测试知觉,通过测试让学生熟悉知觉模式。 (三)认知与学习(4学时) 1.具体内容: 人的认知理论以及人的记忆相关概念。 2.基本要求: 掌握设计中的识别理论、记忆的三级模式、以及人的学习策略,可用性设计。 3.重点难点: 识别理论、记忆的三级模式、以及人的学习策略。 4.说明: 设计心理与需求心理的内在交互思维模式及思维判断,最终使工业产品设计具有 可用性。 (四)设计情感(6学时) 1.具体内容: 情绪与情感的界定,情绪的表达以及情感的特殊性和层次性。 2.基本要求: 掌握情绪有哪些作用,理解设计情感的特殊性,结合设计实践,明了情绪体验在设计中的作用。 3.重点难点: 重点:情绪与情感的定义。 难点:情绪产生依托情感表达。 4.说明:情绪与情感的心理交互间接或直接影响到产品设计,最终影响到消费者。(五)情感设计(8学时) 1.具体内容: 情感肌肤、情感的设计策略以及设计情感的表达。 2.基本要求: 掌握通过设计使人们产生快感和恐惧感的几种方式,并能够运用典型设计作品加以说明,理解产品的“使用”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最新设计心理学题库及答案.

最新设计心理学题库及答案 (心灵) 1.菲利德伦德尔在《论艺术和鉴赏》一书中说:“艺术是关于 的,所以任何一项科学性的艺术研究必然属于心理学范畴。” 2.设计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 3.设计心理学解决设计艺术领域各种与(人)的行为和意识有关的 设计研究问题 4.(现代)心理学的许多领域正在进入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发展 的时代。 5.设计心理学和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它在(方法)论上是更加宽 容的,但是必须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6.心理学不是对人类常识的描述,因为常识不是与人类(行为)相互一致的知识。 7.设计心理学的艺术性属性主要是反映在研究(对象)的性质上。 8.设计心理学的人文性属性主要是反映在研究(概念)的抽象上。 9.布卢诺斯奇在《人类的升华》中写道:“人类是独一无二的,他之 所以独特是因为科学和艺术同样都是他的(精神)的可塑性表现”10.对麦克尔·怀特而言,(科学)就是探索、它提出问题,它是想象 力的发挥,它是分析。 11.(达芬奇)被誉为第一位集合了科学与艺术大成的人物。 12.在(艺术)的形象思维中,表现活动、概念活动和情感活动是一 起进行的。 13.艺术家普遍认为视觉事物是绝不能通过(语言)描述出来的。

14.科学家认为,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完全再现艺术,描述和解释也只 是将(经验)的大体轮廓呈现出来。 15.科学的创造:直观、表象---抽象概念---(理论) 16.艺术的创造:直观、表象---意象形态---(形象) 17.阿恩海姆认为,在任何一个认识领域中,真正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都是通过(意象)进行的。 18.19世纪下旬,人类开始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 19.19世纪下旬,人类开始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艺术的起源和功能。 20.19世纪下旬,人类开始从(艺术史)角度研究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21.设计是围绕着目标的问题(求解)活动。 22.德拉克山认为心理学学科的特别之处就是研究(心理),必定是自我反省式的。 23.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因为它比意识体验具有更加明确的对象性和客观性。 24.在审美研究中,人们看画展的行走方式、停留时间和观看引起的 身体姿势变化,都可以作为(行为)的变量,其变化是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的。 25.心理学不仅是行为的科学,对人类意识体验的研究,也为了了解 人类(心理)活动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知识。

设计心理学第1阶段练习题及答案,这是其中一个阶段共3个阶段。答案在后面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及答案,这是其中一个阶段共3个阶段。答案在后面 考试科目:《设计心理学》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共10题,总分值2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 ()是创造行为的关键成分。(2 分) A. 记忆 B. 评价 C. 集中性思维 D. 发散性思维 2. 现代产品突出整体含义,有三层结构,其中技术服务属于()。(2 分) A. 内部产品核心层 B. 中间产品形体层 C. 外部产品附加值层 D. 以上都不是 3. 360安全卫士给用户电脑体检属于()(2 分) A. 功能型微创新 B. 营销型微创新 C. 定位型微创新 D. 渠道型微创新 4. ()即消费者多次使用同一品牌,或长期使用同一品牌,已经产生了心理定势,个体对 其他品牌形成了一道心理隔离墙。(2 分) A. 产品情结 B. 品牌忠诚 C. 产品认知 D. 品牌名气 5. ()法是专门在实验室内进行的可以取得精确数据,具有控制条件严格,可以反复验证 等特点。(2 分) A. 实验室实验法 B. 自然实验法 C. 观察法 D. 反射法 6. 消费者满意度研究中,消费者态度指数用喜欢/不喜欢评价时,是处于()消费时代。 (2 分)

A. 理性 B. 感情 C. 体验 D. 感觉 7. 以下关于问卷调查法不正确的是()。(2 分) A. 事先拟出所要了解的问题列成问卷,交消费者回答 B. 可以设置开放式问卷、封闭式问卷和混合式问卷 C. 可以观察到消费者的行为和表情 D. 不能用暗示的语气 8. 在设计心理学研究方法中,当涉及到个人隐私等高敏感主题时,我们常采用的方法是()。 (2 分) A. 观察法 B. 投射法 C. 深度访谈法 D. 小组讨论法 9. 工业设计活动是综合创造的活动,它研究产品技术功能设计和()的结合和统一。(2 分) A. 美学设计 B. 操作设计 C. 外观设计 D. 广告设计 10. 消费者满意度中的行为满意是企业()。(2 分) A. 设计的中心点 B. 组织设计行为的内容 C. 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内容 D. 产品设计的重要参数 二多选题 (共5题,总分值15分,下列选项中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1. 以下对设计心理学研究意义描述正确的是()。(3 分) A. 设计心理学为好的设计服务 B. 消费者心理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 C. 研究消费者心理能促进设计是素质 D. 研究设计心理可以丰富设计人员的知识面 12. 设计师的独特贡献在于强调了产品或系统与人类特征、需求及兴趣的相关方面,可以影响 消费者的()。(3 分) A. 家庭结构 B. 心理体验 C. 生理活动 D. 社会经验 13. 下面哪些选项是显在消费者的特点:()。(3 分) A. 分布面广 B. 有情感障碍 C. 购买产品 D. 为购买承担后果 14. 拟定一个故事情节或情景,让用户参与的研究方法有()。(3 分) A. 案例分析法 B. 问卷调查法 C. 情景分析法 D. 生活事件法 15. 准消费者不发生购买的三大原因()。(3 分) A. 认识未到位 B. 情感障碍 C. 意志冲突 D. 执行能力差

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设计心理学的概述 1.什么是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它是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进行用户心理调查,然后,把这些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建立用户模型,最后根据这些关于用户的知识进行产品设计和人机界面设计,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2.设计心理学在工业设计学科中的作用? ●设计思想的转变:把“以机器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 ●设计心理学为工业设计提供用户的基础性知识。 ●以心理学为基础,建立设计调查方法。 ●研究用户审美心理和操作特性,建立用户模型,建立人与物的关系。 ●发展新的设计过程,以用户需要和用户界面引导带动产品功能设计和结构设计。 第二章用户的使用动机 1.什么是动机,影响动机的两个因素? ?动机是个体内部存在的迫使个体产生行为的一种驱动力,或者说个体想要做某事的 内在意愿。影响使用动机的的两个重要因素:价值观念和需要 2.什么是价值观念,怎样从人们的价值观念中估计和预测概念产品,价值观念对产品有什么 影响? 1)价值观念是一个社会或群体普遍保持的共同信仰或信念,根据这些信念认为某些目的、关系、活动、情感是重要的。 2)价值观念给人们提供了标准和判据,说明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什么是“喜欢”的,什么是“反感”的,确定了“真与假”、“美与丑”、“好与坏”。 3)价值观念对每个人的所作所为、人生选择、重要行动、评价决定起关键作用。 对于预测未来新型产品,如果通过市场调查了解那些人们没有见过的新概念产品,显然是很难进行或无法进行的。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也许可以从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得到一些启发。因为价值观念在一定时期比较稳定,并且可以大致估计人们对今后一段时期的新产品的意向,通过设计调查尝试去分析人们是否有潜在需求。 价值观念决定了用户追求什么产品?怎么定位产品?为什么选择这种或那种产品的造型?因此,设计调查首先要考虑和了解用户对某一产品的价值观念,从用户的价值观念发现设计信息,并与产品设计结合起来。 3.什么是需要,设计师如何考虑用户需要? 需要是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有机个体或群体对客观事物的欲求。 1)人类的生态需要2)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3)设计具体产品时的需要4)文化需要设计师的职责是通过用户需要调查,发现用户需要,并适当规划他们的需要。

04462设计艺术心理学第九章 《设计思维和设计师心理》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9)

《设计艺术心理学》 教材版本:柳沙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练习题集: 第九章设计思维和设计师心理 一、复习要点及主要概念: 1.逻辑思维 2.形象思维 3.创造性思维 4.创造思维过程 5.顿悟 6.直觉 7.灵感 8.设计艺术思维 9.创造力 10.创造力人格 11.天赋 12.设计师的职业压力 11.拖沓效应 二、问题与讨论: 1.试论述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区别和联系。 2.结合你的设计过程,论述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在设计中的表现。 3.结合本章中介绍的创造力的理论和心理研究,谈谈艺术设计师如何能提高创造力。 4.作为设计师应该如何应对职业压力。 练习题集参考答案及解析 二、复习要点及主要概念: 1.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也称为抽象思维,是最早为人们所认识到的一种思维形式,是以概念为思维的基本单元,以抽象为基本的思维方法,以语言、符号为基本表达工具的思维形

态。P360 2.形象思维:普遍认为形象思维是一种以形象为依托和工具的思维方式,这里的形象既包含了外界事物的具体形象,也包括人们思维中对具体形象产生的表象。P361 3.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与常规性思维相对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人们在已有知识基础上,从某种事实中寻找新关系,找出新答案的思维活动。P366 4.创造思维过程:创造思维过程包括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P368 5.顿悟:是指通过理解和洞察了解情境的能力或行为。P368 6.直觉:是不经有意识的推理而了解事物的能力或行为。P368 7.灵感: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飞跃的心理现象,是一种最佳的、暂时的创造状态。P368 8.设计艺术思维:设计师根据设计人物和设计对象的不同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式,以艺术思维为基础,与科学思维相结合,并且其中艺术思维是在设计思维中具有相对独立和相对重要的位置,设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具有非连续、跳跃性的特征。P369 9.创造力:P375 创造力的定义,学者们一般有三种定义角度: (1)对于创造力的定义,学者们一般有三种定义的角度。首先,从创造力的结果入手。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创造”定义为“生产前所未有的事物”,目前国内心理学界比较认同的一种定义也是从这一角度入手的,即根据一定目的和人物,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者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 (2)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要理解创造力的概念,必须从创造过程入手。美国学者阿恩海姆提出“创造力是个体认识、行动和意志的充分展开”,他认为:“创造力中应该以超越感觉本身的一刹那的顿悟来定义。”在这个层面上,创造力被看作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全过程; (3)第三种对创造力的定义,则强调创造主体的素质。持这一理论的学者目前居多,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创造力是普遍存在的能力,但创造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以创造力的结果——新“产品”来定义创造力,岂非意味着那些没有进行创造活动、没有产生创造性产品的主体就没有创造力;并且,创造力表现在多种方面,如果个体具备有助于创造的个人特征,并且这些特征与创造动机、创造能力交互作用,参与认知、情感和行为活动的整合过程,那么这个个体就表现与众不同的创造力。 10.创造力人格:当艺术设计师从更高层次开要求自己的创作,那么他们的人格特征往往更接近艺术家,表现出艺术家的典型创造人格,我们可以成为“艺术设计师”,另一种是将艺术设计视为一门职业的设计师,他们比较注重实际条件和工作效率,但并不期望个性表达或作出经典之作,设计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技能,这类设计师明显创造力不足,可以称为“工匠设计师”;设计师还需要有一定发明家的创作人格特征。P378 11.天赋:天赋是个体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特点,这些特点来

《设计心理学》1 3 6章习题答案(完整版)

1 《设计心理学》1\3\6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 设计心理学概述 一、名词解释: 1.高峰体验:一种强烈的认同体验。自我感觉比任何时刻都更加完整,处于最佳状态。 2.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为核心的心理学,又可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3.工业心理学:是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心理学分支,主要研究工作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心理规律。 4.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是运用生理学、心理学和医学等有关科学知识研究人与系统中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应用相关理论、原理、数据和方法来设计以达到优化人类和系统效能的学科。 5.广告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广告活动研究的应用心里学分支。 6.访谈法:是通过访谈者和被访谈者面对面地进行交谈,借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 7.问卷法:指研究者将其研究的内容事先设计成问卷,以书面形式向被试提出问题,由被试用书面或口头形式填答并返回,通过对答案的分析和统计研究得出相应结论的研究方法。 8.量表:是一种测量工具,由一系列结构化的符号和数字构成,用来按照特定的规则分配给适用的人、行为或态度,它可将主观的或抽象的概念作定量化测量。 9.测试法:通过采用预设的标准化问题和量表,按照规定的程序来测量某种心理现象、心理差异、心理反应等的方法。 10.投射法:通过一定的媒介,研究被试埋藏在表面反应下的真实反应,获取被试真实的情感、意图、需要、动机和人格倾向等的心理测试方法。 二、简述题 1.设计心理学的主要特征? (1)设计心理学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设计艺术学与心理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2)设计心理学史研究设计领域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影响和干预这些心理现象的相关因素和规律的科学; (3) 设计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指导设计师按照心理活动规律,创造性地开展设计活动,改善产品品质,进而提升生活质量; (4)设计心理学通过对思维和创造过程客观规律的研究,提升设计师设计及管理的能力。 2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与设计活动相关心理现象 (2)设计目标主体(用户和消费者)心理 (3)设计主体(设计师)心理 3.精神分析学派中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 超我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主要在监督、管束自己的行为。 4.问卷法、投射法的优缺点 问卷法的优点:

2018年10月福建自考《设计心理学》试卷和答案【2020年最新】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设计心理学试卷和答案 (课程代码04462)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 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里格尔在其代表作《________》中提出风格知觉问题,建立了所谓“风格心理学”。 A.道德心理问题 B.风格心理学 C.风格问题 D.设计心理学 2.从心理学中的“知、情、意’’(感知、情感、意志)的角度出发,将美感划分成三个层 级的是 A.李泽厚 B.费尔巴哈. C.康德 D.车尔尼雪夫斯基 3.常见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 A.观察性研究、预测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B.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C.解释性研究、预测性研究、描述性研究 D.预测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4.蔡尔德在《现代心理美学》中将心理美学理论分为外因论、________和交互论三种。 A.阴谋论 B. 客观论

C.内因论 D.必然论 5.下列不属于视觉重要特性的是 A.颜色视觉 B.明度视觉 C.运动视觉 D.远近视觉 6.唯物主义认为美感来自——的特征。 A.审美想象 B.审美经验 C.审美对象 D.审美道德 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 B.社交需要 C.爱情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8.以下不属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三个层次的是 A.本我 B.真我 C.自我 D.超我 9.以下记忆分类方式中,属于按照记忆中意识参与的程度分类的是 A.内隐记忆 B.词语逻辑记忆 C.陈述性记忆 D.语义记忆 10.格式塔心理学是 A.“感知”(视知觉)研究 B.“心理环境”研究 C.信息加工研究 D.认知心理研究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距离说

设计心理学重点归纳

设计心理学重点归纳 1.最早奠定设计心理研究基础,使设计领域的学者和设计师来世关注设计—— 赫伯特.A.西蒙。 2.问题求解:在复杂情境子啊的不断作出决策的思维活动。 3.诺曼将人脑信息中对产品的情感体验从低到高分成三个阶段: a.本能水平的设计:本能的、生理性反应; b.反思水平的设计:是有高级 思维活动参与,以记忆、经验等控制的反应; c. 行为水平”则介于两者之间。 4.个体心理行为的四大因素: 1.是基础部分:包括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其中生理基础是主体切心理活动 和行为的内在物质条件,环境基础是心理话动相行 产型品赤在物质条件。 2.是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理念等,这是人的心理活动和相应行 为的驱动机制。 3.是个性心理:包括人格和能力等;它是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因素,并使个体 的心理、行为存在独特性和稳定性。 4.心理过程:普通心理学将其划分为知、情(情绪和情感)、意(意志或意动) 三个部分。心理过程的发生,是主体认知内、外环 境的刺激或信息,在动力系统的驱使下,受个性心 理的影响而产生相应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全过程。 5.移情说: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移情现象把移情作用称为“审美的象征作用”,这 种象征作用即通过人化方式将生命灌注于无生命的事物中。主要的代 表人物:德国心理学家立普斯—认为美感的产生是由于市美时我们把 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市美对像上去。非自身的信感写市定对象融为体政 者说对于市美好单价种心领神公的“肉模仿”,即“由我及物”或“由 物及我”。 6.距离说:认方审美要保持定的距离,即所谓的“距离产生美",要摆脱功利的、 实用的考虑,用一种纯粹的精神状态来关照对象,才能产生美感;距

设计心理学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设计心理学课程代码:04462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设计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设计心理学》主要陈述知觉与艺术及个体的行为、审美心理、社会文化心理现象、设计艺术中的心理研究和方法等内容,帮助学生从心理视角理解设计,从审美、功能与消费的关系认知中解决社会要求。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设置目的是以心理学为主要手段来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关注设计受众的心理需求,从而培养学生以设计心理学指导设计实践的能力。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设计心理学》是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理论研究中的基础部分。本课程与艺术设计专业其他实践类课程共同构成设计史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对学生的设计实践具有明确的现实指导性价值。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设计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了解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了解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设计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次重点) 设计心理学的定义: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把人们的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 研究对象:设计主体(设计师)与设计目标主体(消费者和目标用户),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外显行为进行研究以揭示其心理变化规律。 从设计主体的角度看,包括了以创造为核心的一系列设计行为,从设计目标主体的角度看,包括用户选择,购买,持有,使用及鉴赏这一系列消费过程中的全部心理行为。 第二节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次重点) 研究背景:科技日益发达,人类造物能力不断增强,一方面为设计心理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对其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1、消费社会的设计。2、信息社会的设计。3、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研究意义: 1、设计心理学是设计艺术学理论框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现代化设计活动中的设计师、使用者心理现象进行了科学分析,并研究设计艺术活动中的各种心理现象的发生等的各种规律与特征。 2、帮助主体通过科学、系统的的研究方法正确认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增进设计的可用性,在满足消费者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帮助消费者与设计建立感情,更多的关注消费者心理需求。 3、能帮助主体加深对设计评论、理解、鉴赏的能力,从更深的层面上来理解每件设计的本质和意义。

2019年心理学考研必读参考书目汇总

2019心理学考研必读参考书目 1.心理学考研参考书目(1)心理学个院校参考书目 01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美]理查德·格里格,[美]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王甦等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人民教育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侯玉波,北大出版社。 《现代管理心理学》(第四版),程正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变态心理学》,钱铭怡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心理咨询与治疗》,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 02北京师范大学参考书目 《普通心理学》(第四版)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实验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舒华张学民韩在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张厚粲徐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人格心理学》,美Jerry M.Burger著;陈会昌[等],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三版),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与教育测量学》,郑日昌,人民教育出版社。 《临床心理学》,王登峰,人民教育出版社。 03深圳大学参考书目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版)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人民教育出版社 (淡蓝色封皮) 《实验心理学》 (第二版) 朱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心理与教育测量》郑日昌人民教育出版社 (白底红皮)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白底红皮)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版)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自考设计心理学试题 1

简答(每题6分共30分) 1 组间设计的缺点?如何克服 2 最小变化法 3 斯波灵的部分报告法实验 4 加工层次的记忆理论 5 任意举出1个证明沃尔夫假说的实验 图(10分) 混合设计 设计(10分) 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 个人即时的需要与公众长远利益的冲突被John Platt称为 A 社会矛盾 B 社会问题 C 社会两难 D 个人两难 2 据对美国中产阶级白人观察的结果,划分出人在社会交往中的四种距离 A Hall B Altman C Seott D Dean 3 香与臭是一种 A 客观评价 B 一般评价 C 主观评价 D 适应 4 座位排列方式适用于师生交往比较多的活动 A 矩形 B 马蹄形 C 圆形 D 秧田形 5 办公室设计的核心问题是 A 保护个体私密性 B 成本低 C 有利于员工相互监督 D 方便沟通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技术灾难的特点为 A 持续时间不一定 B 有最低点 C 无法预测 D 会增加社会凝聚力 2 冒险式操场通常会提供给儿童 A 泥土山 B 单杠 C 喷泉 D 画笔和颜料 3 是设计沟通中使用较多的方法,因为它们可以直接明了的说明设计者的意图和构想

A 参与 B 模型 C 草图 D 交流 4 颜色的心理特征是 A 波长 B 色调 C 饱和度 D 明度 5 环境心理学研究中收集数据的手段包括 A 观察 B 自我报告 C 档案检查 D 描述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环境心理学中研究攻击的实验范式叫()。 2 一般认为,唤醒是影响行为的()和()。 3 认知地图的成分和维度包括路径、()、区域、()和标志。 4 光环境的设计应具有明亮、()和()三个层次。 5 现代环境设计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一切设计都要尽量减少()和()。 6 根据泄露的场所区分,有两种有毒泄露,一种发生在(),另一种发生在()。 7 环境美学的反应模型指出有四个因素决定个体对环境的反应方式,它们是:一致性、()、 复杂性和()。 8 严重的空气污染至少影响三种社会行为:娱乐行为、()以及()。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 环境心理学 2 环境负荷 3 危机效应 4 个人空间 5 先行策略 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 简述拥挤和密度的区别。 2 简述如何治疗季节性情感障碍? 3 简述认知地图与指路地图的异同。 六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 什么是博物馆疲劳?试举例说明在设计中怎样避免? 2 什么是噪音?哪些变量决定了噪音对人行为的影响。

设计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设计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定义:设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是设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设计活动中的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与其他心理学的研究类似,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应围绕与设计活动相关的人(主体)的心理和行为来进行。最主要的是设计师(设计主体)和消费者(设计客体)两类。这是设计心理学的主要的研究对象。 具体研究对象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部分,及影响设计活动中人的心理产生和发展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 2心理过程,设计活动中人的心理发生、发展过程,包含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3.个性心理,在设计活动中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包含动力系统和个性心理特征。.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帮助设计师发展创造行思维,激发创作灵感,培养审美情趣和设计能力,提升设计师的心理素质。 影响个体心理行为的因素 生理基础、动力系统、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 设计心理学的历史以及相关学科 20世纪40年代战争中人机工程学和心理测量等应用心理学科得到迅速发展,战后转向民用。消费者心理、行为研究盛行。优秀的职业设计师反对单纯以样式为核心的设计,想要真正为使用者设计。学科:工业心理学、人机工程学。广告心理学:针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职业设计师的用户心理研究格雷夫斯:《为人民设计》《人体测量》,可用性工程、可用性设计,赫伯特· A. 西蒙有限理性说、设计思维,唐纳德· A. 诺曼《日用产品的设计》、《情感设计》,感性工学态度量表、仪器测量。 格式塔心理的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 人物:惠特海姆、考夫卡、科勒。理论:心理场,视知觉一系列法则: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 人物:弗洛伊德、荣格。主要理论:意识与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感受器——眼、耳等器官中的结构——所产生的表示身体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过程。现代心理学则将感觉根据承受的不同分为了三类:外受、内受和本受。 感觉的功能 1、生存需要,帮助人类适应外界环境; 2、获得各种生物意义上快乐体验。 阈限:阈限是使个体产生感觉的刺激水平。 绝对阈限:能引起人体产生感觉的最小刺激水平。 差别阈限:两个相似刺激之间被觉察到的最小差别。 杨格-赫尔姆霍兹理论三原色理论 人的眼睛具有三种类型的颜色感受器,能对红、绿、蓝三种色光产生基本感觉,其他颜色都是这三种颜色加减混合得到的,三种色光混合在一起获得白光。 拮抗加工理论 所有的视觉体验产生于三个基本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拮抗成分,红绿、黄蓝、黑白,也称为互补色,互补色之间具有拮抗作用,当一个成分疲劳或过度刺激,就会增加拮抗成分的相对作用。 知觉的定义 1、知觉是对感觉经验的加工处理,是认识、选择、组织并解释作用于我们的刺激的过程。 2、知觉被划分为三个阶段:感觉,知觉组织,辨别与识别客体。 知觉的四个特征 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知觉组织 一切知觉经验,都必定是某种分门别类的加工过程的最终产品,这种分门别类的工作就是将感觉信息组织到一起使人们能形成连续知觉的过程。 知觉组织的六个规律 简洁律、恒常律、图与底、错觉轮廓、整体特征优于局部:接近律和相似律、深度知觉 知觉的恒常性 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其给人们的感觉刺激由于某些外界条件变化而在一定限度内变化,人对它的知觉不变。两可图形 两可图形是一些模糊的、不稳定的图形,它们使人们能对单一的图像在知觉和辨认上产生多种可能。 错觉轮廓:错觉轮廓也被称为主观轮廓,是指那些没有直接刺激而产生的轮廓知觉。 深度知觉产生的原因 1、主体:人双眼提供的视差和视轴辐合是产生深度知觉的重要生理机制。 2、客体:所观测对象的图形为感知提供了深度线索。设计中,设计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图像中的元素,增加或减少图像的深度。 深度知觉的线索 1、大小:大的物体比小的物体显得更近; 2、质地:组成质地的单元大的比小的显得近,例如建筑效果图中运用地板砖来表现室内空间纵深; 3、插入:阻挡其他物体的不透明物体显得更近; 4、焦距:细节清晰的物体比模糊的物体显得近; 5、饱和度:高饱和度的颜色比低饱和度的颜色显得近。 错觉分类:长度错觉、分割错觉、对比错觉、变形错觉。 模板说 人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各种经验知识的模板(Template),人们识别时将刺激信息的编码“模板”进行比较,刺激与模板存在最佳的匹配时,再认对象就得到了识别。原型说 人们对物体的识别是一种“原型匹配”的过程,当刺激与某一原 型有最近似的匹配,即可将该刺激纳入此原型所代表的范畴, 从而得到识别。 即使某一范畴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外形、大小等方面的一定差 异,这些个体仍可与原型相匹配而得到识别 人们无法寻觅到合适的原型的时候,一方面会造成识别障碍, 另一方面可能寻找最接近的原型,来做出判断。 注意 是指主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存在指向和集中,具体来说, 就是有机体对周围环境刺激的选择性知觉。注意的特征:大 小、对比刺激的活动、活动刺激静态和动态、颜色刺激明亮 和暗淡。 记忆的分类:表象系统(形象记忆)和言语系统(词语逻辑 记忆)、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表象系统是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记忆,而言语系统 是以概念、命题为内容的记忆,这是两个彼此独立又相互联 系的系统。 情景记忆接受和贮存关于个人特定时间的情景或事件,以及 这些事件的时间-空间联系的信息——具象的;个人的 语义记忆是运用语言所必须的记忆,它是一个心理词库,包 括个人所掌握的有关字词或其他语言符号、其意义和指代物、 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有关规则、公式和操纵这些符号、概 念和关系的算法的有组织知识。——抽象的,约定俗成 可用性设计的八个原则 1.按照人的尺度设计。 2.考虑人的极限。 3.形成自然匹配。 4. 易视性和及时反馈。5.容错性。6.易学性7.简化性。8.兼容性、 灵活性与可调节设计 心理尺度:研究并使设计遵循人的尺度 人的尺度是指人体各个部分尺寸、比例、活动范围、用力大 小等,它是协调人机系统中,人、机、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 人的尺度通常是基于人体测量的方式获得的, 它是一个群体的概念,不同民族、地区、性别、年龄的群体 的尺度不同。 它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时期同一类型群体的人的尺度 也存在很大差异。 情绪与情感 就脑的活动而言,情感(Feelings)和情绪是同一物质过程的 心理形式,是同一事件的两个侧面或两个着眼点,因此,有 些心理学家并不严格区分情感和情绪。 情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A中等愉快水平比过高或过低的情绪状态更易于使问题求解 工作达到最优效果:类似”耶克斯-道德训曲线”B兴趣和愉快 为智力操作提供了最佳的情绪背景__美的产品更好用,美使人 心情愉快,从而提高作业的工作效率C:惧怕和兴趣都在新异 刺激作用下发生,但兴趣是刺激新异刺激的动力,惧怕是破坏 性最大的情绪,刺激引起个体是兴趣惊奇惧怕以及兴趣和惧 怕间的流动程度和倾向,依赖于刺激新异程度的大小和个体之 间的差异性D痛苦情绪因其压抑效应对智力起到干扰延缓的 作用E愤怒也是一种负面情绪,但它释放后能起到比痛苦更 好的操作效果,然而,如果愤怒不能释放,则和其他负面情绪一 样最操作起到负性作用 情绪和情感的界定 使人们体验适度正面情绪的设计的基本特征归纳为:1.造型整 体而较简洁;2.对称、均衡的形体;3.要素、部件明确、一目 了然;4.要素排列与分布规律而有秩序,变化富有节奏;5.一 致调和的色彩体系;6.一定的熟悉度,即看起来并不完全陌生 设计情感 设计情感特指与人造物的设计相关的人类情感体验,它包含 了一切人与物交互过程中因人工物的设计而带来的情感体 验。 设计情感的特殊性 首先,设计是实用的艺术,因此,设计的情感体验不像纯艺 术作品常常首先是艺术家本人情感表达,设计的情感体验则 是与该设计的目的性相关。 第二,设计情感不仅取决于“用”的结果,还与过程密切相关。 第三,设计艺术中的情感具有多层次性,——感性的情感与 理性的情感。 最后,设计艺术中的情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由于其复杂的 目的性,其可能激发不同类型、层面的情感 理解层面的设计情感 在这个层面上,设计的物环境符号带给人的情感体验来自人 们的高级思维活动,是人通过对设计物上所富含的信息,内容 和意味的理解和体会而产生的情感. 包括1自我形象的表达 2对物以及使用方法蕴含意味的领悟和反思3叙事性的解读 4象征和符号物品,能传递消费者的身份地位个性爱好价值观 和生活方式 情感肌肤 设计师并不是专业技术专家,对“小盒子”内部运行情况的 了解也是极有限的;但他们又是职业性穿梭“外观前线”的 沟通者,设计师的职责要求他们将产品的各种本质属性转换 成合适的外壳,使用户在不了解产品内在世界的前提下,依 然能控制、喜欢、信任它。 基本情感 基本情绪是人们与人生俱来德,包括8-11种,分别为兴趣、 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悲伤、恐惧以及害羞、轻 蔑和自罪感,它们具有独立的生理特征,即不同的外显表情、 内部体验和生理神经机制和不同的适应功能。 复合情感 1、由2-3种基本情绪混合而成,如敌意、焦虑; 2、基本情绪与内驱力以及身体感觉混合而成的,如痛觉,灼 烧感; 3、感情-认知结构与基本情绪的混合,如道德感,理智感等。 快乐的情感设计策略 1、感觉愉快:来自感觉上的满足的愉快; 2、驱力愉快: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产生的快感,例如饥渴等到 缓解等; 3、玩笑中的愉快:来自会意和意义的解读,往往是在超出必 然逻辑的的变式和类比,能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 4、自我满足的愉快:这是最纯粹、最典型的快乐,来自人类 通过活动获得成功,增强自信,达到理想和愿望,以及获得 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即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提出的高 层级的需要的满足。 交互快感 体验令用户能对物品发生交互,能选择、改变、控制、操作 物品及其相应的使用方式,从而获得自我实现的愉悦。这种 愉悦感来自人们通过自己的活动改变周围的环境,使其更适 合自己的需要。 痛苦产生的原因 痛苦作为最普遍、最一般的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包括物理 刺激和心理因素。 1、物理刺激能引起生理上的痛苦,例如刺眼的光、灼热以及 破坏,反应了机体对环境变迁的不适。 2、心理和社会的因素,其中主要包括: 分离:心理上的分离不仅仅包含形式的分离,例如亲人 之间的别离,也包含缺乏与他人的交往,对外界的需求 无法获得应答时的所感受的孤独和不满。 失败:失误或预期不能达成,不能受到外界的认可。不 公正的待遇。 悲伤的程度:悲伤的程度依次为遗撼、失望、难过、悲痛、 哀痛等 点的感觉规律 1)空间或面上的唯一的点常作为视觉中心; 2)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点在一起的时候,视觉上两点之间 有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的作用,引导人的视线在两点之间往 复; 3)当两点形状、大小不同时,大点首先吸引人注意,而后视 线仍会停留在大点上。 4)形状类似,大小相等的点会做为一个连接的整体被认知(接 近律,相似律); 5)大小呈规律变化的点规则排列时候给人运动感和空间进深 感。 直线的分类及其情感蕴含 平面的线包括了几何线和非几何线两类,其中几何的线包括 直线、折线和曲线,曲线发展到极端就是圆——最圆满的线; 非几何的线包括了各种随意的线,此外还有三维的线,例如 螺线等。 情感 直线:反映了运动的最简洁状态,常使人感觉紧张,目的明 确,理性而简洁。 水平线、垂直线和对角线: 1、直线形态中最单纯者是水平线,水平线常使人联想到站立 的地平面,它是“具有冷感的基线。寒冷和平坦是它的基调”。 2、垂直线与水平线是完全对立的线,垂直线挺拔、高扬“表 示无限地暖和运动的最简洁的形态”。——温暖、简洁;垂直 线还给人以生长、生命力的情感体验,由于向上高扬动势, 它还给人以威仪和肃穆。 3、两条直线交叉形成了折线,折线也由于所含角度的区别带 有冷暖的情绪。形成直角的折线是最带寒冷感的折线,并且 也最为稳定,表现一种自制和理性;锐角的折线最紧张,并 且也是最温暖的角,表现积极和主动;超过直角以后,它向 前推进的紧张程度逐渐缓和而趋向平稳、安逸,并伴随着一 种慵懒、被动,以及一种正走向结束的不满与踌躇 中性曲线:中性曲线是最平淡的曲线,它是圆周的一段,其 扩张程度在整个长度上都是相等的。 双曲线 双曲线看起来和轨迹线类似,但是在特性上存在很大不同, 开始时直而快,但速度并不是慢慢减小的,而是向着起点转 折回去,并且它的能量集中在一点上。 悬链曲线:悬链曲线是真正的重垂曲线,重垂位于最低点 矩形四边的情感蕴含 矩形四边上的作用强于下(例如更粗、更重、更长等),那 么图形给人的感觉比较轻松,稀薄、失去了承受重量的能力; 反之如果下的力量超出上的力量,那么会产生“稠密感、重量 感和束缚感” 结构的情感 形和体对人们情感的激发,一方面来自要素本身的情感特性, 但更重要的还是来自造型要素组合时的尺度、比例和构成 ——即结构的情感。 人们对于结构的情感受到两种相反的应力的作用,其中一种 应力使形体趋向“良好”;另一种力则是一种破坏整体的应力, 它不断向外突破,试图打破整体的完美结构。 完全符合良好结构的形,人们会本能地感觉愉悦,舒适,放 松和平静;而打破良好结构的形则能吸引人的注意力,产生 一定的张力和动感。 不同色相的情感体验 红色: 喜悦温暖愤怒兴奋危险刺激 粉红: 温暖女性安静甜蜜温馨 橙色: 快乐满足暖和力量积极亲近 褐色: 可信赖稳重严肃敦厚忍耐乏味沉重 蓝色: 寒冷信赖智慧宁静稳定 绿色: 安静生命力新鲜满足松弛 紫色: 孤独不自然不安全神秘。它具有红色火热的一 面和蓝色宁静的一面,因此它的体验和蓝与红的比例息息相 关。 蓝紫色感觉庄严、高贵;红紫色感觉力量和兴奋。 白色: 冰冷安全单纯干净轻盈 黑色: 力量恐惧深闷坚固危险 灰色: 平淡,无刺激,安宁、乏味 固有色:某些物体的色彩已成为固有概念,例如红旗、白雪、 蓝天、绿树等,这称为这些事物的“固有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