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程序在审计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财务报表分析在审计程序中的应用探索

财务报表分析在审计程序中的应用探索

财务报表分析在审计程序中的应用探索引言:财务报表分析是审计程序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深入分析,审计师可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本文将探索财务报表分析在审计程序中的应用,并介绍一些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反映,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可以帮助审计师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财务报表分析能够揭示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为审计师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基础,有助于准确评估企业的风险和问题。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1. 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财务报表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计算和比较不同财务指标之间的比率,可以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常用的比率包括盈利能力比率、偿债能力比率、运营能力比率和成长能力比率等。

通过比率分析,审计师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否稳定、偿债能力是否健康、运营能力是否高效,从而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

2. 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通过对财务指标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揭示企业的发展动态。

审计师可以通过对企业多期财务报表的比较,了解企业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

例如,通过比较企业多年的销售额、利润和资产负债表等指标,审计师可以判断企业的销售增长率、盈利能力和资产负债比例是否稳定。

3. 垂直分析法垂直分析法是将财务报表中各项财务指标与同期总额进行比较,揭示各项指标在整体中的比重和占比。

通过垂直分析,审计师可以了解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在整体中的重要性,判断企业的财务结构和经营重点。

例如,通过资产负债表的垂直分析,审计师可以了解企业各项资产和负债在总资产和总负债中的比重,判断企业的资本结构和偿债能力。

三、财务报表分析在审计程序中的应用财务报表分析在审计程序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审计师可以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和问题,为审计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审计中分析程序的运用(一)

审计中分析程序的运用(一)

审计中分析程序的运用(一)【摘要】分析程序是注册会计师获取审计证据时运用的一种具体审计程序。

本文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阐述了分析程序在审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审计;分析程序;运用审计凭证据“说话”。

注册会计师只有通过实施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后,才能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因此,实施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是审计工作的核心。

一、审计过程中应当运用分析程序分析程序是注册会计师获取审计证据时运用的一种具体审计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对注册会计师运用分析程序进行了具体规范: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分析程序用作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在审计结束时运用分析程序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

注册会计师也可将分析程序用作实质性程序。

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分析程序时识别出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可能表明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注册会计师应结合其他审计程序,对异常项目作进一步调查,以获取对差异的合理解释或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佐证。

因此,在审计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分析程序,可以有效地识别重大错报风险领域,确定审计的方向、范围,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审计过程中,如果不运用或不重视运用分析程序,注册会计师就如同“盲人摸象”,无的放矢,陷入大量的凭证、账簿检查之中,结果事倍功半,发现不了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导致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甚至于出现审计失败。

比较典型的“银广夏”审计失败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未能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运用分析程序,没有发现财务报表中相关项目之间存在的异常关系、现象:银广夏2000年度在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生产用电的电费却反而降低;2000年公司工业生产性的收入形成毛利5.43亿元,按17%增值税税率计算,公司应当计交的增值税至少为9231万元,但公司披露2000年年末应交增值税余额为负数,不但不欠,而且没有抵扣完;如果银广夏的出口属实,按照我国税法,应办理几千万的出口退税,但年报里根本找不到出口退税的项目。

分析程序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

分析程序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
Ec n mi o o c& T a e U aeS m. r d pd t u NO.3 A rl 0 2 2 8 p i2 1 .
分 析 程 序 在 审 计 务 中 的 应 用
郭少 东 胡志 容
( 庆 电子工 程职 业 学院 会计 与金 融 系 ,重庆 重 4 13 ) 0 1 3
【 摘 要 】据统计 ,:3 年来,审计诉讼案件超过了过-3 0 k 0  ̄  ̄ 0 年的总和 ,审计风 险}起了审计职业界前所未有的关注 ,风险导向审计得到普遍运用 。在进行风险 1 评估,实施风险应对中,分析程序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分析程序能够帮助注册会计师合理评估审计风险,收集审计证据应对审计风 险,对报表进行总体合理 性评价 ,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 关键词】分析程序 ;审计证据;审计风险
据 统 计 ,近 3 年 来 ,审 计诉 讼 案件 超 过 了过去 3 0 的总 和 , O 0年 审 计 风 险 引起 了审计 职 业 界 前所 未 有 的 关注 ,风 险 导 向审 计 得 到
普遍 运 用 。 2 0年l月l 0 4 2 5日 ,国 际审 计 与鉴 证 准 则理 事 会通 过 并 实施 了


按照 《 中国 注 册 会 计 师 审计 准 则 第 11号 — — 分 析 程序 》 的规 定 , 33 注册 会计师实施分 析程序 的 目的有三个 :一是用作风 险评估程序 ,以了 解被 审 计 单 位 及 其 环 境 ; 二 是 当使 用 分 析 程 序 比细 节 测试 能更 有 效 地 将 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 可接受 的水平时 ,分析程序可 以用作 实质性程 序;三是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 时对财务报表进 行总体复核。 二 、分析 程序 的 常用 方法 执 行 分析 程 序 常用 的方 法 有 比较 分 析 法 、 比率 分 析 法和 趋 势 分 析法 三种 。 比较 分析 法 。是 指 通过 对 某 一报 表 项 目与 既 定标 准 的 比较 , 以获 取 审 计 证据 的一 种 技术 方 法 。具体 包 括 本 期 实 际数 与 计划 数 比较 ,本 期 实 际数 与 预 算数 的 比较 , 本期 实 际 数 与 同业 标 准数 之 间 的比较 等等 。 比 率 分 析 法 。 是 指 通 过 对 报 表 中 某 一 项 目 同 与 其 相 关 的 另 一 项 目相 比 所 得 的值 进 行 分 析 , 以获 取 审 计 证 据 的 一 种 技 术 方 法 。

分析性程序在审计中的应用

分析性程序在审计中的应用

分析性程序在审计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分析性程序在审计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审计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然后分析了分析性程序的作用和应用场景。

接着讨论了分析性程序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以及实施方法。

结论部分强调了分析性程序在审计中的重要性,指出了未来分析性程序在审计中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对审计人员的要求。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将更好地理解分析性程序在审计中的作用及重要性,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预期。

【关键词】分析性程序、审计、应用、数据分析、原理、作用、应用场景、影响、实施方法、重要性、发展方向、审计人员要求1. 引言1.1 分析性程序在审计中的应用分析性程序在审计中的应用是现代审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传统的手工审计已经无法满足审计工作的需求,而分析性程序的应用为审计工作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分析性程序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筛选的工具,能够有效地发现数据中的异常和潜在风险,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分析性程序在审计中的应用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财务数据分析、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测试等。

通过利用分析性程序,审计人员可以更快速地获取数据,更准确地发现异常情况,并更有效地排查潜在风险。

分析性程序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也提升了审计质量,使得审计报告更加可靠和权威。

分析性程序在审计中的应用为审计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效率,成为现代审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分析性程序在审计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为审计工作带来更大的改变和提升。

审计人员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以适应这一变化的趋势。

2. 正文2.1 审计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审计数据分析是指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软件和工具对审计对象的数据进行检查、筛选、比对和分析,以便发现异常情况、潜在风险和错误。

审计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获取:审计人员首先需要获取审计对象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来自公司内部系统、第三方机构、外部数据源等。

分析程序在审计中的应用以万福生科为例

分析程序在审计中的应用以万福生科为例

针对以上原因,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对策:首先,企业应加强财务报告和内部 控制建设,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其次,审计机构应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 业道德水平,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此外,监管部门应完善注册制下的监管制度, 加大对IPO审计的监督力度,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注册制下IPO审计风险的研究,分析了其现状、影响及趋势, 并探讨了原因和对策。结果表明,注册制下IPO审计风险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 特点,主要来自于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以及审计机构的审计过程。因此,企 业、审计机构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协作,共同应对IPO审计风险。
具体而言,企业应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内部控制水平;审计机构应加强审计 人员素质和质量控制;监管部门应完善相关制度和加强对IPO审计的监督力度。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降低注册制下IPO的审计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证券 市场的稳定发展。
参考内容
万福生科是一家在食品加工行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然而,其内部控制 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广泛。本次演示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 万福生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万福生科应该加强风险评估管理。首先,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明确风 险评估的范围、方法和程序等。其次,加强风险评估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 们的专业素质和风险评估技能。
谢谢观看
2、风险评估不足
万福生科在风险评估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首先,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导致企业无法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其次,风险评估人员素质较低,缺乏专业的 风险评估技能和经验,无法准确评估企业的风险水平。
3、信息与沟通不畅
万福生科在信息与沟通方面也存在问题。首先,内部沟通渠道不够畅通,导 致企业内部信息传递不够及时、准确、全面。其次,缺乏有效的外部沟通机制, 导致企业无法及时了解外部市场的变化和监管要求的变化。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应用指南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应用指南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应
用指南
一、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是一种监督和检查的程序,其目的是在审计过程中,审计者对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以收集和评估审计证据,实现更充分、更有效的财务审计。

1、审计准则及其应用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规定,审计者应根据合理的判断,为了识别财务状况的质量和实施审计任务,实施分析程序。

具体而言,审计者应实施完整的分析程序,以充分地收集和采纳审计证据,以确保审计工作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合规性。

2、分析程序的开展
(1)预计审计对象
在开展审计前,审计者首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审计对象,并对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

(2)设定分析程序
根据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审计者应采取合理的分析程序,以便收集审计证据,确定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

(3)分析证据
对于制定的分析程序,审计者应进行相应的证据分析,确认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以便审计者能够准确评估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和审计成果。

(4)总结审计结果
经过完整分析程序的实施,审计者可以总结审计结果。

分析性程序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问题研究

分析性程序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问题研究

2018年第2期【摘要】分析程序在风险导向审计中运用比较普遍,而且是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

对于存在合理稳定预期关系的大量交易或事项而言。

用足、用好分析程序,往往能够做到事半功倍。

既能保证审计效果,又能兼顾审计效率。

对于提供优质高效审计服务而言,意义重大。

【关键司】分析程序;风险导向;预期关系;导常波动基于会计师事务所自负盈亏的属性,如何集中优势审计资源,开展有目的有重点的审计,提供优质高效审计服务是我们注册会计师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而分析程序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应用适时地切合了审计的这种现实的需求。

一、分析性程序的概念及其在审计过程中的运用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第三条的定义:“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分析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分析程序还包括在必要时对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值差异重大的波动或关系进行调查”。

从定义可以看出,存在稳定的预期关系是其运用的前提,通过比较寻找差异、关注异常差异与异常波动以及未预期到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寻求合理解释是关键。

分析性程序在审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初步业务活动中的应用,为是否接受审计委托提供决策支持;二是在风险评估程序中的应用,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来识别与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三是实质性测试程序中的应用,对于那些存在稳定预期关系大量交易,可以通过实质性分析性程序的应用直接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四是在审计终结阶段的应用,帮助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形成总体结论,以确定财务报表是否与其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相一致。

二、审计过程中运用分析性程序的重要性现代审计是建立在风险评估基础上的抽样审计,如何开展有目的有重点的审计,在确保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审计的效率是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会计师事务所也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也有一个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分析程序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

分析程序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

财经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分析程序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李梦瑶,陈双生(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摘要:随着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经济不断提升,我国审计工作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审计学是一门具有极强理论性和专业性的学科。

而分析程序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在风险评估程序、实质性程序以及对财务报表总体复核中都有着重要的运用。

本文根据分析程序的具体信息,描述其在审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审计 分析程序 分析评估 审计程序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1 审计学的内涵审计学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经济文明已达到了一定阶段。

审计工作经过漫长时间的改革和修正,现今我国形成的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三合一的体系,有着较强的稳定性和持久生命力。

2 分析程序的内涵与运用步骤2.1内涵分析程序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分析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做出评价。

分析程序在审计过程中有着十分关键性的作用。

审计实务是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强化,因此分析程序能在审计实务中更清晰明了。

2.2步骤明确对象。

审计人员确定审计单位及审计对象,才能准确地进行下一步审计工作。

前期对象的准确定位为后期的审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确定期望值。

提出假设,进行分析。

分析程序方式主要建立在合理的假设上,依靠各种需要的具有准确性的数据来确定估计期望值。

分析程序一般使用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合理性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来进行估计。

确定可接受范围。

审计所计算的数据往往与企业实际数据有一定偏差,此时审计工作人员应当合理确定一定偏差的范围,在此“安全”范围内则确定被审计单位没有重大错报风险,则视为合理。

实际与期望值比较。

在被审计单位会计账目资料数据确认实际值的基础上,将实际值与前期计算得出的期望值进行比较,当两者差异在可接受范围内则说明审计项目正常可接受;如果实际值与期望值相差超过了范围,那么就应当进行重新审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程序在审计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分析程序是明确审计重点、获得审计证据一种审计方法。

正确的运用分析程序,对审计质量的保证具有极大意义。

伴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各个企业的商业往来业务往来越来越复杂,舞弊等一系列造假手段也此起彼伏,对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当中,熟练运用职业判断,并结合分析性程序获取客观真实的审计证据这一要求也更高。

因此,本文以规范的方法,对国内外关于分析程序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从整体上阐述了分析程序在应用过程中应当运用的相关方法,研究分析各审计阶段运用分析程序的特点、目的和方法证明了分析程序的重要性,同时以···为例,在审计计划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和审计报告阶段等多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分析程序在审计不同阶段应当怎样运用和各阶段运用方法的区别,通过此案例总结了分析程序的局限性也就是不足之处,并且提出相关建议和改进措施,希望能够为分析程序完善和更好的发展提供方法。

关键词:风险评估程序;分析程序;财务报表总体复核;实质性程序Application of AnalysisProcedures in the AuditABSTRACTAnalysis procedures means the auditors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formation or computing-related rations to determine the audit priorities, to obtain audit evidence to support audit findings and an audit methodology. The correct implementation of analysis of analysis procedure for ensuring audit quality is importan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enterprises increasingly complex business fraud fraud means endless, auditors during the audit, the use of professional judgment combined with analysis procedures to obtain audit evidence the real objective requirements are also further improved. Analysis procedure can not only make up the details of the test defects , more cost savings and improve efficiency . CPA now corporate accounting statements audit process, we should focus on audit quality ,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wide range of audit tests as far as possible to collect sufficient and appropriate audit evidence to reduce audit risk and must consider the cost of the audit, it must not be sacrifice quality for the audit costs.Based on the above background , this paper mainly to standardize research methods, the important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 procedures, theoretical research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analysis procedures summarized, elaborated analysis program as a whole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related methods should use ,and then use analysis of each audit phase analysis program features, objectives and methods of analysis and audit procedures are described in the different stage ofthe application, in the audit planning phase, implementation phase of the audit and the audit reports and other stage discussed in detail various aspects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ifferent stage of the analysis in the audit program should be and how to use the various stages of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the end of the article, summed up the Limitation of the analysis program it is inadequate, and make relevant suggestions and improvements, hoping to in order to analysis the program provides a method to improve and better development.KEY WORDS: Risk Assessment Procedure;Analysis Procedure;Overall Review Procedure ;Substantive Procedur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二)文献综述 (1)1.国外研究现状 (1)2.国内研究现状 (2)二、审计中分析程序的应用概述 (2)(一)分析程序概述 (2)(二)分析程序的特点 (3)1.广泛性 (3)2.有效性 (3)3.相关性 (3)4.合理性 (3)(三)运用分析程序的主要方法和意义 (3)1.分析程序的方法 (3)2.分析程序的目的 (3)(四)运用分析程序的意义 (4)三、分析程序在不同审计阶段的应用 (4)(一)分析程序应用阶段 (4)1.审计计划阶段 (5)2.审计实施阶段 (5)3.审计报告阶段 (5)(二)在不同审计阶段中分析程序应用的区别 (5)四、分析程序的局限性 (6)(一)要求信息之间存在着预期关系 (6)(二)分析程序会掩盖企业可能存在的异常 (7)(三)分析程序要求执行人员专业素质很高 (7)(四)分析结果不确定 (7)五、对分析程序的改进建议 (8)(一)要加强理论研究 (8)(二)要提高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 (8)(三)要建立行业资料库 (8)结论 (9)致谢 (10)参考文献 (11)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分析程序是审计程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最难掌控和最重要的审计程序。

我国新颁布的分析程序准则反应了国际大趋势的审计要求,对各个数据之间存在的“潜在关系”进行数量分析,以期能够发现财务报表错报漏报的间接、有效的审计方法。

只能依靠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来降低审计成本。

此外,分析性程序如果合理运用可保证在审计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达到审计效果和审计效率兼得的效果。

1.研究背景自1982年我国由宪法颁布规定实行审计监督这项制度以来,经各界学者和专家的不懈努力,已经在审计程序的规范上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建立并且实施一套规完整、规范同时具备实用性能的审计程序不仅能促进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而且还能够提高审计监督水平,达到降低审计风险的效果。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范围内经济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企业的经营风险迅速增加。

相关的审计模式也随着审计环境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最早的的账项基础审计模式到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再到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

最初的详细盘查、制度审计等一系列方法因其消耗了过多审计资源,早已与现代审计的成本效益原则不符合。

2.研究意义我们知道,在审计实务当中,分析程序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

分析程序主要运用于实质性测试、风险评估阶段和财务报表总体复核这三个阶段之中。

本文就各个审计阶段实施分析程序的目的和特点加以研究,尝试研究在审计实务中分析程序的具体应用。

借鉴国内外分析程序相关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针对在分析程序的应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进行总体论述和研究,希望能够使分析程序得到发展与完善。

总而言之,在审计实务中分析程序的应用,具有举足轻重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二)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分析程序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很少,主要集中在对分析程序的基本概念、技术方法以及应用状况等方面的研究,国内外的审计界非常提倡把分析程序运用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这一模式中,可是,在怎样应对分析程序运用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方面,目前尚未有所提及。

国外审计界对分析程序的运用研究起步与国内相比较早。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许多国家的分析程序准则,例如澳大利亚、法国、英国的审计准则,再到国际认可的审计准则,在内容与形式上都与美国审计准则有很多一致的地方。

目前,在国际上通用的分析程序的方法包含两种,一种是对报表进行总体评价和分析,比如时间序列法、趋势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等;另一种是对账户余额或交易金额的合理性进行职业判断,比如数字分析法(如Ben-ford's Law)、回归分析法和总量检验法(Proof in Total),到目前为止,已获得了相对成熟的理论研究成果。

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的审计理论界对分析程序的研究起步较晚,并且研究的不够细致深入,相对而言研究成果也较为浅显,集中于分析程序的概念和特点,在会计报表审计实务中分析程序的具体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