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作业

什么是标准作业

标准作业是以人的动作为中心、以没有浪费的操作顺序有效地进行生产的作业方法。它由节拍时间(Take Time,T·T)、作业顺序、标准手持三要素组成。

标准作业的前提

1、以人的动作为中心。

2、应是反复作业。

标准作业的目的

1、明确安全地、低成本地生产优良产品的制造方法。

2、用作目视化管理的工具。

3、用作改善的工具。

标准作业的三要素

1、节拍时间所谓节拍时间,是指应该用多长时间、即几分几秒生产一个或一件产品的目标时间值。它是由市场销售情况决定的,与生产线的实际加工时间、设备能力、作业人数等无关。一天的需求数量,以劳动时间除一个月的需要数量就能算出来。周期时间是一天的需要数量除劳动时间得出的结果。虽然周期时间被确定了,但因制造者的不同也会出现个人差异。人们常说:“时间是操作的影子。”多数的“慢”是由于操作和程序不对头而产生的。为此,必须手把手地教,这会增加作业人员对监督人员的信任。同时,另一方面,要促进作业人员与作业人员间的相互联系,要创造能够“互助”的条件。因为活是由人来干的,如果由于稍许的个人差异或因身体情况造成的参差不齐,就会把上一个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干的活抵消了。这就如同接力赛中传递接力棒一样。这些方法一方面可以完成周期时间内的标准作业,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人和精神”。

2、作业顺序作业顺序指作业者能够效率最好地生产合格品的生产作业顺序。它是实现高效率的重要保证。作业顺序有好坏之分,好的作业顺序是没有多余的无用动作的作业顺序,因此是效率最高的作业顺序。只有深入生产现场进行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作业者的每一个动作,把手、足、眼的活动分解,使其做到动作最少、路线最短才能制定出好的作业顺序。

3、标准手持(即标准存活量)标准手持,是指能够让标准作业顺利进行的最少的中间在制品数量。标准手持,一般而言,虽然与机器布置相同,但是依照加工工序作业时,附在各个机器上的东西,即足够使用,工程之间不必存货;但是,如以相反的工序作业时,在各个工序之间,均有必要存置一个(如果是两道工序时,就要存置两个)。丰田生产方式,不仅要做到及时使零部件到达各生产现场,就是标准手持亦非更严格设定不可。

标准作业的制订顺序

1、确定节拍时间。

2、观测时间(人的纯作业时间,设备加工时间)。

3、制定工序能力表。

4、制定标准作业组和票。

5、确定标准手持数。

6、制定标准作业票。

标准作业和作业标准的区别

标准作业是以人的动作为中心,强调的是人的动作。他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节拍时间、作业顺序、标准手持。作业标准是对作业者的作业要求,强调的是作业的过程和结果。他是根据工艺图纸、安全规则、环境要求等制定的必要作业内容、使用什么工具和要达到的目标。作业标准是每个作业者进行作业的基本行动准则,标准作业应满足作业标准的要求。

标准作业

标准化作业 第一章标准作业概述 1 标准作业: ①以最少浪费的程序,来实现安全、高质量、高效率作业的方法; ②由功能组织同意并制定、遵守和维护的,文件化的,顺序可重复的作业内容。 2 标准作业目的: ①通过必要的、最少数量的作业人员进行生产。通过排除无效动作的有效率的劳 动,实现较高的生产率; ②为持续改进建立可执行、可预测的基准,并使操作员工参与到持续改进活动的 整个过程中,以达到安全、质量、和生产率的最高水平 3 标准作业前提条件: ①以人的动作为中心; ②当过程可以被定义、可以被重复时,即可进行标准化操作。 4 标准作业的范围: 5 标准作业的形式:

①工作指导书:Job Instructions ②作业指导书:Work Instructions ③工序卡片:Method Sheets ④操作员指导书:Operator Instruction 6 标准作业三要素 关键点:在丰田公司,对有关标准作业的各项组成要素作出具体决定的,主要是现场监督人员。班组长决定各台设备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需要的作业时间和每个作业人员应该完成的各种作业的顺序。 第二章标准作业步骤 (一)确定T.T (Tact time) (二)使用《工序能力表》,确定单位产品的完成时间 (三)使用《标准作业组合票》,确定标准作业顺序 (四)确定在制品的标准持有量 (五)编制《标准作业票》 (一)确定T.T (Tact time)

①T.T 的目标及意义: 要实现与准时化生产相关的各工序间的均衡,必须把T.T这个概念很好地贯穿到标准化作业中 ②T.T 、ATT(Actual T act Time)、C.T (Cycle Time)的定义: T.T:每班工作时间(固定)÷需求量(每班的生产数量)。 注:T.T可以写成Tact Time,也可以写成Takt time。主要是由于有许多非英语国家,尤其德国人,经常把c 写成k ,因为发音相同,而且德语里面c 经常就是k ATT:作业实际节拍时间,ATT=(每班工作时间(固定)+超时工作时间)÷ 需求量(每班的生产数量) ,也可以用下述方法估算ATT=(1-系统损失%)*T.T 周期时间C.T:用固定的顺序生产一个或者一辆用了几分钟或者几秒钟(实 测时间) ③T.T / ATT / C.T之间的关系: Tact Time:讲的是拉式,按客户需求拉动生产,Cycle Time:讲的是推式生产. Tact time:是单件流中的概念,是“按客户需求的速度生产产品”Cycle time & Pitch Time :是Pitch Mark管理中的概念。CycleTime是指某个Operation Station完成它的工作所需要的时间。一般的公司将整个工艺流程中最大的Cycle time当作这个工艺流程的Cycle time,也叫瓶颈工时necktime.将传送带按照产品大小划分格子,并设定马达转速控制一个格子流过的时间(pitch time)来达到控制日产量的目的.一般的,Pitch time=Neck time,这样作到最大量生产.

标准作业三要素

标准作业三要素,你知道吗? 标准作业的三个要素 标准作业是现场进行高效率生产的基础,是监督者管理本工序的基础,也是进一步改善的基础。这样,为了有效地进行生产,就要考虑到标准作业执行的各种条件,必须有效地组合物质、机器和人。丰田生产方式将这种组合的过程称为作业组合,这一组合汇总的结果就是标准作业。标准作业由下面三个要素构成,缺一不可: ①周期时间 ②作业顺序 ③标准持有量 丰田生产方式中,标准作业的另一特征是,主要由组长自己决定这一标准作业。一般来说,在其他公司,标准作业是由作为第三者的技术员采用IE 手法进行作业测定,并基于其结果完成的。组长自己裁定的东西一经成为标准,就会指导作业者去遵守。标准作业必须能够由组长以合适的速度向作业者做操作演示,并且必须让第三者承认这一速度确实合适。 重要的是,监督者更了解自己所承担的现场工序,而制定的标准作业,当然必须是自身能做的事情,才让自己的部下去做。监督者还非常有必要调查一下标准作业彻底进行了吗、有没有难以操作的地方等不利因素。因此,乍看会觉得那是一种非科学性的决定方法,但是制定标准的组长运用过去的工作成绩和知识,很有自信地决定的这种标准,也并非不妥当。但是,标准作业不能决定后就安放一边不管,它是一个不断发展、未完全实现、经常需要反复改善的课题,无论是规定标准作业的监督者还是遵守它的一般作业者,为了相互间的进步提高,常常要留心作业改善,并基于这个改善目的反复修订标准作业。经验证明,工厂的监督者如果在任何时候都使用未经修订的标准作业票,那他就是一个改善上的“无能者”。 周期时间 所谓的周期时间是必须用几分几秒制造一台或一个产品的时间,这是由生产数量和工作时间决定的。计算周期时间,要用工作天数除一个月的必须量,得出平均每天的必须量,然后用这个数字去除每天的工作时间。周期时间=工作时间/每天的必须量(注)每天的工作时间有差异时用时间表进行计算。一旦确定了周期时间,也就决定了在那个时间里完成工作的每个人的作业量,但是,这种情况下不将一般工作研究中的剩余率计算在内。这种情况下的工作速度、熟练度等标准,由组长自己设定。因此,当新人能用与组长相同的时间工作的

标准作业

标准作业 标准作业是指作业标准化(标准制定)和标准化作业(执行标准)两方面。 一、作业标准 (一)、什么是作业标准化? 作业标准化就是对在作业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现行作业方法的每一操作程序和每一动作进行分解,以科学技术、规章制度和实践经验为依据,以安全、质量效益为目标,对作业过程进行改善,从而形成一种优化作业程序,逐步达到安全、准确、高效、省力的作业效果。创新改善与标准化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2大轮子。改善创新是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驱动力,而标准化则是防止企业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动力。没有标准化,企业不可能维持在较高的管理水平。 作业标准是为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标准工时内完成作业的标准作业方法,其内容包括:作业内容、作业步骤、作业方法、质量标准、标准工时、工艺条件、注意事项、所用材料、加工设备、工装夹具、检测方法、检测仪器、检测频率、检测人员。 (二)、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标准化作为一门科学,毫无疑问应该有它自己的理论,标准化活动是为数众多的人们的一种社会实践,而且是有组织,有目的的实践,那么,伴随着这种实践的总结便是理论的提炼。否则,标准化实践既不可能取得成功,更不可能上升到它的高级阶段。 近百年,世界各国际标准化专家,学者一直致力于标准化原理等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发表了一些著作。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52年成立了标准化原理研究常设委员会(STACO),它的首要职责是在标准原理,方法和技术方面充当ISO理事会的顾问,在考虑标准化经济问题的同时,使ISO的标准化活动取得最佳效果,这对标准化理论的研究工作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 尔后,一些国家也设立了相应的机构,如日本在1958年设立了标准化原理委员会(JSA/STACO),开展了标准实施状况的调查以及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化术语的研究。次年,官城精吉提出了标准化的两个基本原理(经济性的基本原理和对策规则的基本原理)和一系列分原理。 原苏联标准化学者在标准化理论研究上做了不少工作,1989年决定在莫斯科仪表学院等高、中等院校设立19?06专业—标准计量和产品质量管理专业,至于开设《标准化与产品质量管理》、《互换性与标准化》、《标准化与质量》等课题的院校就达三分之二以上。 此外,各国的标准化专家还对标准化概念,原理、方法、经济效果的测定及其它理论问题的研究日渐活跃。尤其是出现了一些有关标准化原理的专著,并就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提出自己的粗浅意见。 (三)、标准化的形式与方法 标准化的形式是标准化内容的表现方式,是标准化过程的表现形态,也是标准化的方法,标准化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表现不同的标准化内容,针对不同的标准化任务,达到不同的目的。 标准化的形式是由标准化的内容决定的,并随着标准化内容的发展而变化,但标准化的

最新员工安全作业标准5篇(大全)

员工安全作业标准篇一 (一)安全作业要求 1. 所有人进入生产车间和成品库堆场,必须戴好安全帽。行车工上行车前、下行车后也必须配戴好安全帽,系紧帽带。 2. 每班前必须对行车的各个限位器(左右限位器、上下限位器、小车前后限位器)、 制动器(大车行走制动、小车行走制动、钢丝绳卷扬机制动)等安全部件进行检查, 对卷筒和对钢丝绳本身、钢丝绳固定卡、大吊钩、吊具、紧急开关、电铃等行车部件进行全面安检,发现异常情况向班组长反映,并及时进行维护。 3. 起吊物品时,应先试吊,离地不超过20cm,无异常后正常吊运。 4. 作业时必须打铃声警示,使地面人员避让,不得从人上方吊物行驶; 5. 行车吊物运行过程,必须与地面物资保持足够高度,原则上距离地面2米以上 距离。 6. 行车吊运过程中,吊物不得从人头上越过,吊物下不得有人作业,并与相邻行车保持一定距离,严禁碰撞。吊重物从人上方经过,每次对行车工罚款20元。地面 操作人员,发现行车吊重物过来,不主动躲避的,每次罚款20元。 7.模具轻吊轻放,由其是模具入蒸养池、出蒸养池和从模具内往外吊桩时,防止操 作不当导致产品损坏;吊运作业过程中,必须小心吊运产品,防止磕碰,防止摔断、摔裂管桩。 8. 不得同时吊运两条模具,或用两台行车吊运同一重物,特殊情况下报生产部安排。行车操作撞坏设备设施的处罚50元/次,严重的按维修费用的30%处罚。 9.出现管桩卡模的情况,不许一端吊高或者左右摆动幅度过大,防止伤及他人或损 坏物品,应用大锤小心敲打模具,使管桩脱模。 10.机电人员上行车检修时,行车工应时刻注意机电工的位置,必要时使用对讲机 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动行车;停机检修时,行车工要配合机电工检修,监护其安全,不得离岗,并服从维修人员作业要求。 11.出现突然停电、制动失灵、重物失控滑落等紧急情况时,行车工应沉着冷静, 重物下滑时向无人处着落,保证人员安全放在第一位。 12.地面人员对产品进行作业过程中,产品或模具不得强行起吊。振捣工序,振捣 未完成不得起吊,不得将模具起吊后进行振捣。 13.挂钩工应正确指挥行车运行,信号明确;挂钩前先检吊钩、吊环、链条、钢丝绳 等吊具是否合格,挂耳是否牢固,防止重物掉下来。

标准作业的三个要素

标准作业的三个要素 标准作业是现场进行高效率生产的基础,是监督者管理本工序的基础,也是进一步改善的基础。这样,为了有效地进行生产,就要考虑到标准作业执行的各种条件,必需有效地组合物质、机器和人。丰田生产方式将这种组合的过程称为作业组合,这一组合汇总的结果就是标准作业。 标准作业由下面三个要素构成,缺一不可: ①周期时间 ②作业顺序 ③标准持有量 丰田生产方式中,标准作业的另一特征是,主要由组长自己打算这一标准作业。一般来说,在其他公司,标准作业是由作为第三者的技术员采用IE手法进行作业测定,并基于其结果完成的。 组长自己裁定的东西一旦成为标准,就会指导作业者去遵守。标准作业必需能够由组长以合适的速度向作业者做操作演示,并且必需让第三者承认这一速度的确合适。 重要的是,监督者更了解自己所担当的现场工序,而制定的标准作业,当然必需是自身能做的事情,才让自己的部下去做。监督者还特别有必要调查一下标准作业有没有彻底进行、有没有难以操作的地方等不利因素。 因此,乍看会觉得那是一种非科学性的打算方法,但是制定标准的组长运用过去的工作成果和学问,很有自信地打

算的这种标准,也并非不妥当。 但是,标准作业不能打算后就安放一边不管,它是一个不断发展、未完全实现、经常需要反复改善的课题,无论是规定标准作业的监督者还是遵守它的一般作业者,为了相互间的进步提高,常常要留心作业改善,并基于这个改善目的反复修订标准作业。 我自身的经验证明,工厂的监督者假如在任何时候都使用未经修订的标准作业票,那他就是一个改善上的“无能者”。 计算周期时间的方法 所谓的周期时间是必需用几分几秒制造一台或一个产品的时间,这是由生产数量和工作时间打算的。 计算周期时间,要用工作天数除一个月的必需量,得出平均每天的必需量,然后用除每天的工作时间除以每天的必需量。。 每天的必需量=工作天数/一个月的必需量 周期时间=工作时间/每天的必需量 (注)每天的工作时间有差异时用时间表进行计算。 一旦确定了周期时间,也就打算了在那个时间里完成工作的每个人的作业量,但是,这种状况下不将一般工作研究中的剩余率计算在内。 这种状况下的工作速度、娴熟度等标准,由组长自己设定。因此,当新人能用与组长相同的时间工作的时候就说明他可以独挡一面了。 打算了周期时间后,就会由于制作人的不同而产生个人

简述标准化作业的主要内容

简述标准化作业的主要内容 标准化作业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确保组织的运作过程和产品或服务满足特定 的标准和要求。它是通过制定规范、规则和流程,以及进行监督和评估来实现的。 标准化作业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标准和规范:标准化作业的第一步是制定适用于特定行业、产品或服务 的标准和规范。这些标准可以涉及质量、安全、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制定标准的目的是确保组织的产品或服务符合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2. 流程和程序规范化:标准化作业要求将组织的各个运作过程和程序进行规范化。这意味着确定明确的步骤和流程,并为其制定一套统一的规则和准则。流程和程序规范化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并确保所有员工遵循相同的工作标准。 3. 培训和教育:为了确保标准化作业的有效实施,组织需要进行培训和教育。 培训可以包括员工熟悉组织的标准和规范、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了解问题解决和纠正措施等。通过培训和教育,员工将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满足标准化要求。 4. 监督和评估:标准化作业需要建立一套监督和评估机制,以确保标准得到有 效实施并持续改进。监督可以包括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和外部认证等。通过监督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5. 持续改进:标准化作业强调持续改进的理念。组织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标准 化的过程和效果。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借鉴最佳实践和进行创新,组织可以不断提高质量、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总之,标准化作业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标准和规范、流程和程序规范化、培训 和教育、监督和评估,以及持续改进。通过实施标准化作业,组织可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增强竞争力,并满足客户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标准化作业四步法

标准化作业四步法 一、制定标准 1.1定义和目标 标准化作业四步法是一种用于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标准化作业的方法。其目标是通过标准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并确保作业质量的一致性。 1.2作业流程 在制定标准阶段,需要明确各作业步骤的具体要求和标准。这些标准应包括操作顺序、时间要求、操作规范、质量标准等。同时,还需制定相应的操作指南和检查表,以便员工能够准确、高效地完成作业任务。 二、执行标准 2.1培训与教育 在执行标准阶段,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了解和掌握所制定的标准。培训应包括理论讲解、操作示范和实践操作等方面,以帮助员工全面掌握标准化作业要求。 2.2实施与监督 在员工执行标准化作业时,需设立监督机制,确保标准的贯彻执行。这可以通过设立质量检查点、定期巡检和员工自查等方式实现。同时,对于发现的违规行为和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和纠正。 三、检查与改进 3.1检查与验证 在检查与改进阶段,需要对标准化作业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验证。这可以通过收集员工反馈、检查记录和现场观察等方式进行。通过对实施效果的评

估和验证,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3.2改进与优化 根据检查与验证的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和优化。改进措施可以包括调整操作流程、完善操作规范、优化工具设备等。同时,还需对改进后的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四、标准化成果 4.1提高效率与质量 通过标准化作业四步法的实施,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标准化流程和操作规范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错误,提高作业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时,员工培训和教育能够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意识,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4.2降低成本与风险 标准化作业四步法还能够降低成本和风险。通过制定标准并严格执行,可以避免因违规操作和错误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和风险。同时,通过改进工具设备和优化流程,可以降低人力和物力的消耗,进一步降低成本。 4.3增强市场竞争力 高质量的标准化作业成果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产品和服务方面,标准化作业能够确保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高效的作业流程能够缩短交货周期,提高响应速度,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总结:标准化作业四步法是一种有效的标准化管理方法,包括制定标准、执行标准、检查与改进和标准化成果等方面。通过实施该方法,企业可以建立完善的标准化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

标准化作业的含义和作用

标准化作业的含义和作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效率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 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障质量,标准化作业逐渐成为各行各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本文将从标准化作业的含义和作用两个方面,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一、标准化作业的含义 标准化作业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和程序,统一和规范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操作标 准和规范。一方面,标准化作业需要依靠专业的技术人员,通过研究和总结行业经验,制定出一套通用的标准操作流程;另一方面,标准化作业也需要领导者和员工共同的努力,建立并遵循这些标准。 标准化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因人员差异、操作不 当等引起的问题。通过标准化作业,可以规范生产过程,实现生产流程的合理化和高效化。 二、标准化作业的作用 1. 提高效率 标准化作业通过设定统一的工作标准和程序,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操作。员工 不需要反复琢磨每个步骤的操作方式,而是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工作,从而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标准化作业还可以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安排生产时间,确保生产过程的顺畅进行。 2. 降低成本 标准化作业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减少因为人为差错或操作不当而产 生的浪费。员工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可以避免因个人习惯或偏好带来的错误,减少废品和返工。此外,标准化作业还可以提供员工培训和培养的便利,降低人力资源的培训成本。

3. 保障质量 标准化作业对质量管理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确定标准操作流程和质量标准, 可以明确工作要求和产品标准,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标准化作业还可以通过建立数据记录和分析的机制,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 4. 提高员工满意度 标准化作业可以提供明确的工作指导和规范,使员工不再为了不确定的操作而 感到困惑和压力。员工只需按照既定的标准进行工作,可以更好地完成任务,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标准化作业还可以帮助员工明确职责范围,减少工作上的模糊性,提升工作满意度。 5. 促进持续改进 标准化作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标准会进 行不断的更新和优化。在标准化作业的基础之上,企业可以持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标准化作业还可以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帮助企业识别潜在问题和风险,找寻改进和创新的方向。 总结起来,标准化作业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标准化作业,企 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保障质量,提高员工满意度,并促进持续改进和创新。对于组织而言,标准化作业是组织架构和流程优化的基础,是提高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标准化作业,在现代社会中是不可或缺的。

规范作业标准

规范作业标准 作业是学生们在课堂之外学习和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一种方式,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学生们完成作业的时候,规范作业标准尤为重要。规范的作业标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成绩。以下是关于规范作业标准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建立合理的作业时间计划 对于学生而言,规范作业标准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合理的作业时间计划。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有着许多事情需要去做,因此合理的时间分配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正确掌握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二、掌握良好的作业方法 学生们需要掌握良好的作业方法,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或者漏做题目等情况。良好的作业方法必须包括正确地阅读题目,了解要求,善于选择适当的答题技巧,掌握简洁的答题方法等。

三、充分查阅相关资料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根据题目对所需要的知识和资 料进行充分查阅和收集。学生们应该把握正确的查找资料方法, 如通过书籍和网络等渠道去查找资料,同时也需要引用正确的资 料和信息,严禁抄袭和剽窃。 四、严格按照作业要求完成作业 完成作业时,学生们一定要注意,严格按照要求完成作业,特 别是在书写和排版等方面,要养成仔细认真的习惯,防止产生低 级的错别字或错字的错误,同时注意阅读和理解题目,不要出现 无关问题和错漏的情况。 五、认真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完成作业后,学生们要认真检查作业完成情况,看看是否存在 错误和问题。如果发现问题和错误,在及时修改和改正的基础上,及时反馈给老师,以得到进一步的指导。

六、发扬自主学习精神 规范作业标准还需要学生们发扬自主学习精神,独立完成新的训练和练习。只有通过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才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更好地完成作业和学业。 总之,规范作业标准是保障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规范作业标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规范意识和自觉性,从而以更好的状态去应对日常作业和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和毕业成绩。

标准作业三要素你知道吗

分享标准作业三要素,你知道吗? 标准作业的三个要素标准作业是现场进行高效率生产的基础,是监督者管理本工序的基础,也是进一步改善的基础。这样,为了有效地进行生产,就要考虑到标准作业执行的各种条件,必须有效地组合人、机、料。 标准作业是以人的动作为中心,以没有浪费的操作顺序有效生产的作业方法,它由作业节拍(Take Time)、作业顺序和标准持有量三要素组成。 一般来说,标准作业是由作为第三者的技术员采用IE 手法进行作业测定,并基于其结果完成的。组长自己裁定的东西一经成为标准,就会指导作业者去遵守。 标准作业必须能够由组长以合适的速度向作业者做操作演示,并且必须让第三者承认这一速度确实合适。重要的是,监督者更了解自己所承担的现场工序,而制定的标准作业,当然必须是自身能做的事情,才让自己的部下去做。 监督者还非常有必要调查一下标准作业彻底进行了吗、有没有难以操作的地方等不利因素。因此,乍看会觉得那是一种非科学性的决定方法,但是制定标准的组长运用过去的工作成绩和知识,很有自信地决定的这种标准,也并非不妥当。 但是,标准作业不能决定后就安放一边不管,它是一个不断发展、未完全实现、经常需要反复改善的课题,无论是规定标准作业的监督者还是遵守它的一般作业者,为了相互间的进步提高,常常要留心作业改善,并基于这个改善目的反复修订标准作业。

工厂的监督者如果在任何时候都使用未经修订的标准作业票,那他就是一个改善上的“无能者”。 01 周期时间 所谓的周期时间是必须用几分几秒制造一台或一个产品的时间,这是由生产数量和工作时间决定的。计算周期时间,要用工作天数除一个月的必须量,得出平均每天的必须量,然后用这个数字去除每天的工作时间。 周期时间=工作时间/每天的必须量(注)每天的工作时间有差异时用时间表进行计算。一旦确定了周期时间,也就决定了在那个时间里完成工作的每个人的作业量,但是,这种情况下不将一般工作研究中的剩余率计算在内。这种情况下的工作速度、熟练度等标准,由组长自己设定。 因此,当新人能用与组长相同的时间工作的时候就说明他可以独挡一面了。决定了周期时间后,就会由于制作人的不同而产生个人差异。并且因为不考虑剩余,所以任何一个人都明白是否有浪费,这又与改善相关。也就是说,这就给了工厂一个改善的思路:比周期时间多出了一点时,我们该进行怎样的改善才能遵守周期时间呢。 02 作业顺序 作业顺序是指在作业者加工物品时,从原材料向产品次第变化的过程,它包括运输物品、在机械上安装拆卸等,这是伴随着时间的流动而进行作业的顺序,不是指产品流动的顺序。

标准化作业的定义及目的和好处

标准化作业的定义及目的和好处标准化作为一门科学,毫无疑问应该有它自己的理论,标准化活动是为数众多的人们的一种社会实践,而且是有组织,有目的的实践,那么,伴随着这种实践的总结便是理论的提炼。否则,标准化实践既不可能取得成功,更不可能上升到它的高级阶段。近百年,世界各国际标准化专家,学者一直致力于标准化原理等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发表了一些著作。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52年成立了标准化原理研究常设委员会(STACO),它的首要职责是在标准原理,方法和技术方面充当ISO理事会的顾问,在考虑标准化经济问题的同时,使ISO的标准化活动取得最佳效果,这对标准化理论的研究工作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 尔后,一些国家也设立了相应的机构,如日本在1958年设立了标准化原理委员会(JSA/STACO),开展了标准实施状况的调查以及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化术语的研究。次年,官城精吉提出了标准化的两个基本原理(经济性的基本原理和对策规则的基本原理)和一系列分原理。 原苏联标准化学者在标准化理论研究上做了不少工作,1989年决定在莫斯科仪表学院等高、中等院校设立19·06专业—标准计量和产品质量管理专业,至于开设《标准化与产品质量管理》、《互换性与标准化》、《标准化与质量》等课题的院校就达三分之二以上。 此外,各国的标准化专家还对标准化概念,原理、方法、经济效果的测定及其它理论问题的研究日渐活跃。尤其是出现了一些有关标准化原理的专著,并就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提出自己的粗浅意见。 标准化作业形成方法 标准化的形式是标准化内容的表现方式,是标准化过程的表现形态,也是标准化的方法,标准化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表现不同的标准化内容,针对不同的标准化任务,达到不同的目的。 标准化的形式是由标准化的内容决定的,并随着标准化内容的发展而变化,但标准化的形式又其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身的继承性,并反作用于内容,影响内容,标准化过程是标准化的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过程。 研究各种标准化形式及其特点,不仅便于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的标准化任务,选择和运用适宜的标准化形式,达到标准化的目标,而且能够根据标准化工程的发展和客观的需要,及时地创立新形式取代旧形式,为标准化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开辟道路。 标准化的形式主要有简化,系列化,综合标准化,超前标准、组合化等。

标准化作业的基本概念

标准化作业的基本概念 一、所谓作业标准化,就是对在作业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现行作业方法的每一操作程序和每一动作进行分解,以科学技术、规章制度和实践经验为依据,以安全、质量效益为目标,对作业过程进行改善,从而形成一种优化作业程序,逐步达到安全、准确、高效、省力的作业效果。创新改善与标准化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2大轮子。改善创新是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驱动力,而标准化则是防止企业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动力。没有标准化,企业不可能维持在较高的管理水平。 简而言之,标准作业是以人的动作为中心、以没有浪费的操作顺序有效地进行生产的作业方法。它由节拍时间(TakeTime,T﹒T)、作业顺序、标准手持三要素组成。 二、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标准化作为一门科学,毫无疑问应该有它自己的理论,标准化活动是为数众多的人们的一种社会实践,而且是有组织,有目的的实践,那么,伴随着这种实践的总结便是理论的提炼。否则,标准化实践既不可能取得成功,更不可能上升到它的高级阶段。 近百年,世界各国际标准化专家,学者一直致力于标准化原理等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发表了一些著作。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52年成立了标准化原理研究常设委员会(STACO),它的首要职责是在标准原理,方法和技术方面充当ISO理事会的顾问,在考虑标准化经济问题的同时,使ISO的标准化活动取得最佳效果,这对标准化理论的研究工作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 尔后,一些国家也设立了相应的机构,如日本在1958年设立了标准化原理委员会(JSA/STACO),开展了标准实施状况的调查以及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化术语的研究。次年,官城精吉提出了标准化的两个基本原理(经济性的基本原理和对策规则的基本原

三种标准作业类型

三种标准作业类型 、名词解释: 1、标准作业:是以人的动作为中心,按照没有浪费的顺序、高效率地进行生产的方法。由节拍、作业顺序、标准手持(库存)3 要素所构成。 2、节拍(生产周期):操作者一个人在所负责的工序按照作业顺序进行一个循环的作业所需要的时间。 节拍=每天的运转时间(规定时间)/ 每天所需数量 3、作业顺序:是标准作业的3 要素之一,是操作者能够用最为安全且又高效率地进行生产合格品的作业顺序。 4、标准手持(库存):是标准作业3 要素之一,按照作业顺序进行操作的情况下为了能够进行重复同样的顺序,同样动作的作业、在工序内持有最小限度的在制品库存数量。 二、标准作业的类型I 1. 定义 具备标准作业的3要素(生产节拍T.T、作业顺序、标准手持),可以进行重复操作并获得循环时间的作业类型。 该类型一般在可以组成标准作业的工序使用,比如加工车间、总装车间及焊接等操作。在该类型的作业现场,应该有工序能力表、标准作业组合表、标准作业票等标准作业文件。 2. 作业时间调查及山积表的编制要领 假设某班的操作者a、b、c,每个人作为一个工序是类型I的作业。该类型的作业可直接测得循环作业时间C.T,即:通过现场掐表(每道工序至少重复测三次)得到的平均时间,分别为58 秒、52秒、56秒。且生产节拍可以根据产量及作业时间算得,即:生产节拍=该班的生产时间/ 该班的产量,假设为58 秒。该类型的山积表作法为:

类型I 山积表 图一:坐标为工序名,纵坐标为对应的工序时间。 3. 应用实例 以总装二班装机油冷却器(一个操作者 A ,所以为一个工序)工序为例 进行说明,下表是通过现场掐表测得的该工序的循环时间 CT 。 操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时间 打磨 11 14 13 13 装冷芯 49 48 49 49 装垫片 3 5 4 4 表 当天生产计划为439台,其中白班219台,白班总装生产线实际运转时间按照 460分钟计算,则产节拍T.T=460*60/219=126 秒。则单个工序而言,其山积 表为: 59 58 57 56 55 54 53 52 51 50 49 生产节拍「58=58秒 56 a b c

标准化作业定义

标准化作业,是指在标准时间内,一个作业者担当的一系列多种作业的标准化而成的。标准化作业有3个要素是:周期时间、作业程序、标准手头存活量。 1、周期时间:是指完毕一个工序所需的必要的所有时间。 在我们的工作中,假如没有周期时间限制,而是我们任意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推迟或提前完毕规定的工作,这两种情况均是不可取的。作为销售部来讲,前者会导致客户不满或损害公司形象,后者会导致公司资金或人员的浪费。同时两者都会给下一道一工序的进行导致不好影响。比如说:在合格证问题上,由于没有固定的周期时间限制,而是完全的灵活,一旦合格证没有在客户盼望的时间内到达,客户肯定会不満,严重的是对公司信任下降。同时也增长了销售人员的工作难度,也损害公司形象。再来说后者,比如在拷车问题上,假如我们将客户要的车提前两周拷回来了,很明显这就占用了公司资金,而影响到急需车型的提取。或者是没有将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导致浪费。所以说,不管我们在做那一道工序,我们都需要一个标准的工作时间,同时保证“3W”的实现,保证服务的及时、准确。 2、作业程序:顾名思义,作业程序就是将要做的事情按预先设定的好的环节进行工作。 假如没有作业程序或者作业程序不明确,或不遵守。都会导致延迟工作的完毕,导致工作完毕质量的不合格,或者主线就完不成工作。假如我们每一道工序都没有标准程序,试想整个工作现场将会变得如何的混乱不堪,将会导致多大的浪费,多少不均衡,不合理的现象发生。这种状况,除了客户不满意外,就连本公司的员工也很难满意。作业程序既是作业者执行的标准也是上级考核下级的

依据。所以,要想发明客户、员工满意度,各个工序就必须制定一个严格的、益于执行的作业程序。按照作业程序进行作业也是保证在周期时间内完毕工作的重要保障。 3、标准手头存活量:是指维持正常工作进行的必要的库存量,其中涉及即将消化的库存。所有事情的发生不会绝对按人们的计划来发生,而是充满了可变性和不可预见性。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而给工作导致的不便与紧张,我们必需备有适当的,可以随时调用的资源。这一步,是保证前两步实现基础。是保证所有工作进行前提,因此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有标准手头存活量。综上所述:标准作业是现场有效地担高生产的基础,是监督人员管理自己所管工序的依据,也是进行改善的基础。要实现“3W”即在需要的时候(When)把需要的东西(What)送到需要的地方(Where),必须有一个制度过程来保证其实现,否则也只能是一纸空谈了。标准化作业,是做到“3W”的保障,也是树立好的服务形象的保证。标准作业中的三点是互为前提的,而周而复始的。要想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我们就必须想客户之所想,做客户之所愿如何让员工按照标准去作业?标准制订出来了,如何让员工自觉地执行,并成为一种好惯,这是每一个管理者所面临的难题。在标准执行比较好的公司,其重要法宝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条: 灌输遵守标准的意识就是培训,一方面在平常的管理过程中要向每一位员工反复地输入这样的理念,标准人人都要遵守,而作为领导者更要成为遵守标准的楷模。这样全公司才会形成一种以遵守标准为荣的良好的风气。:有一家公司实行了将近两年的标准化,最后失败得很惨。为什么说挫败得很惨呢?刚开始

三种标准作业类型

三种标准作业类型(共8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

三种标准作业类型 一、名词解释: 1、标准作业:是以人的动作为中心,按照没有浪费的顺序、高效率地进行生产的方法。由节拍、作业顺序、标准手持(库存)3要素所构成。 2、节拍(生产周期):操作者一个人在所负责的工序按照作业顺序进行一个循环的作业所需要的时间。 节拍=每天的运转时间(规定时间)/每天所需数量 3、作业顺序:是标准作业的3要素之一,是操作者能够用最为安全且又高效率地进行生产合格品的作业顺序。 4、标准手持(库存):是标准作业3要素之一,按照作业顺序进行操作的情况下为了能够进行重复同样的顺序,同样动作的作业、在工序内持有最小限度的在制品库存数量。 二、标准作业的类型Ⅰ 1.定义 具备标准作业的3要素(生产节拍、作业顺序、标准手持),可以进行重复操作并获得循环时间的作业类型。 该类型一般在可以组成标准作业的工序使用,比如加工车间、总装车间及焊接等操作。在该类型的作业现场,应该有工序能力表、标准作业组合表、标准作业票等标准作业文件。

2. 作业时间调查及山积表的编制要领 假设某班的操作者a、b、c,每个人作为一个工序是类型Ⅰ的作业。该类型的作业可直接测得循环作业时间,即:通过现场掐表(每道工序至少重复测三次)得到的平均时间,分别为58秒、52秒、56秒。且生产节拍可以根据产量及作业时间算得,即:生产节拍=该班的生产时间/该班的产量,假设为58秒。 58 52 3.应用实例 以总装二班装机油冷却器(一个操作者A,所以为一个工序)工序为例进行说明,下表是通过现场掐表测得的该工序的循环时间CT。 表一 当天生产计划为439台,其中白班219台,白班总装生产线实际运转时间按照460分钟计算,则产节拍=460*60/219=126秒。则单个工序而言,其山积表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