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学生的孤独感以及与焦虑相关的研究

谈大学生的孤独感以及与焦虑相关的研究
谈大学生的孤独感以及与焦虑相关的研究

(精选)第七届2016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大赛题库5(含答案)

1抽样效率是指两个抽样方案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的()。样本均值之比 抽样平均误差之比 样本比例之比 抽样方差之比 D 2产品质量常可分为1级、2级和3级,这种表现产品等级的数据是定量数据 顺序数据 数值数据 定性数据 B 3将总体分成若个子总体,然后在每个子总体进行随机抽样的叫做?() 整群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 系统抽样 C

4电视机常用的20TVC是()。 表意式文字编码法 顺序编码法 信息组码编码法 分组编码法 A 5根据如下样本数据之茎叶图,关于样本数据的分配,下列哪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为对称分配 为右偏分配

平均数大于中位数有离群值

D 6有一组样本数据其茎叶图如下,下列叙述何者不正确?()是一个左偏的分配 中位数为31 平均数介于25与31之间 样本数为40 D 7投影法来自于临床心理学。它是探究隐藏在表面下真实心理,以获知真实的情感、()。 叛逆 意图和动机 战略目标 营销目标 B 8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从总变异中分出组间变异和组内变异是指()。 从组间的离均差平方和分出组间和和组内离均差平方和 从组内离均差平方和分出各组的离均差平方和 从总均方中分出组间均方和组内均方

从总均数的离均差平方和分出组间离均差平方和和组内离均差平方和

9、5个企业的某月销售收入(万元)数据为:73、74、75、76、77,则这组数数据的平均差系数为()。 1.45 1.2 75 1.6 D 10关于正态分布,以下陈述正确的是() 偏态系数为1 平均数不为负数 为一个双峰分布 峰度系數为3 D 11下面关于设计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层抽样的设计效应大于1 整群抽样的设计效应大于1 简单随机抽样的设计效应等于1 多阶段抽样的设计效应大于1

关于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调查问卷new

关于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调查问卷 同学: 您好,我们是2011级物理师范4班学习小组。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程度,希望得到您的支持与协助。问卷调查为匿名调查,调查结果仅用于学术研究, 因此请不要有任何顾虑,请如实作答,在你认为最合适的答案上面打“√”。 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2011级物理师范4班学习小组国家认同的概念: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是个政治概念。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归属哪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构成,如政治、文化、族群等要素的评价和情感。是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升华。 一、您的基本情况。 1.性别:A.男 B. 女 C.国际规定的其他性别 2.民族:A.汉族 B.少数民族 3.原籍省份: 4.专业 5.政治面貌: 6.家庭所在地:A.农村 B.乡镇 C.县城 D.大中城市 7.父亲职业:A.农民 B.工人 C.教师 D.公务员 E.个体经营者F.白领J.其他 8.父亲政治面貌: 9.母亲职业:A.农民 B.工人 C.教师 D.公务员 E.个体经营者F.白领J.其他 10.母亲政治面貌: 11.家庭月收入:A.1000元以下 B.1000-----3000元C.3000到5000元 D.5000元以上 二、单项选择。 1、你觉得我国的国富民衰情况是:() A很严重B严重 C一般D尚可接受E不存在 2、在你看来,我们国家民主吗?() A很民主B民主C一般D不民主 E很不民主 3、你觉得我们国家的法制状况如何?() A很完善B还算完善C一般般D不完善 E 很多不完善 4、提到当代资本主义(如美国),你会想到:(在□内打“√”,可多选) □自私自利□两极分化□阶级压迫□经济危机□垄断□专制 □按劳分配□共同富裕□经济发达□市场经济□自由□民主 □卖淫色情□文化腐朽□社会犯罪□民营经济□吸毒□弱肉强食 □精神文明□科技先进□法制完善□公有制经济□和谐□其他 5、提到我国,你又会想到: □自私自利□两极分化□阶级压迫□经济危机□垄断□专制 □按劳分配□共同富裕□经济发达□市场经济□自由□民主 □卖淫色情□文化腐朽□社会犯罪□民营经济□吸毒□弱肉强食 □精神文明□科技先进□法制完善□公有制经济□和谐□其他 6、你对改革开放前后国人素质的看法:()

大学生焦虑心理的成因及其应对方式分析

大学生焦虑心理的成因及其应对方式分析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探讨当前影响大学生焦虑的一些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大学生正确地从焦虑中走出,健康地学习和生活。并且可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焦虑形成原因应对方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竞争越来越激烈,个人在社会情境中所感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焦虑心理越来越增加,它不但影响个人的成败,同时也关系于个人的行为适应与心理健康,使我们不得不特别重视与研究这个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在一定比例上的高校都有过大学生自杀事件。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与成才,而且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未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存在的焦虑问题,探索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原因,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心理活动效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全面、充实、和谐、主动地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大学生焦虑的形成原因

(一)适应困难。因生活和学习适应困难而产生焦虑,这是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的情况。大学生远离家乡和亲朋好友,异地求学读书,失去了父母亲友的直接呵护和疼爱,原来的依赖心理一下子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另一方面,大学生还面临着一种对当地文化适应的问题,尤其是来自异地的学生。学习上的不适应也是促使焦虑产生的又一原因。学习内容上,老师课堂上讲的不多,课下自己要自学的内容很多,大学生无所适从;时间支配上,学校除了一天安排的几节课,其余时间有学生支配,而一直习惯与被老师安排的大学生,不会支配自己的时间;学习方法上,习惯于被动学习方式,从而导致心理焦虑,并伴随各种紧张症状,尤其会出现特定的考试焦虑现象。 (二)大众传媒和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出现的北大才子卖猪肉事件,广州数千名大学生争抢卖猪肉工作事件等,在社会上尤其是在农村普遍出现了关于大学生卖猪肉的各种负面舆论,造成很多人认为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如“读大学没用”等舆论。严重伤害了大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认为自己无用、无能、对不起父母。这种焦虑普遍存在大学生的心里。而舆论导向过多、过频的转向,甚至前后矛盾,则更使得大学生不知所措,增加其焦虑心理的发生。 (三)人际关系失调。人际关系失调是大学生心理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心理学上,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相互交往中,

大学生孤独感及影响因素调查文献综述

大学生孤独感及影响因素调查文献综述 【摘要】 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媒体屡屡曝光的大学生伤害自己或他人、报复社会等事件,追根溯源发现大多是由于个体不良的人际关系造成的。在人群拥挤的大学校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许并没有想象地那般亲密无间,由于自身的性格,家庭的关系,学习压力,新的生活方式等等因素,孤独感已成为大学校园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心理问题,尤其是在心理资本日益发展为第四资本的时代,对大学生的情绪状况的了解则显得更为迫切。 【关键词】大学生;孤独感;影响因素 【引言】 孤独感作为一种负性情绪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一种通病,几乎蔓延至所有的群体,大学生群体当然也不例外,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大学生处于埃里克森发展阶段论的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的阶段。大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也期待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迷人的爱情关系,但是有时候他们不得不接受被人拒绝的事实,也不得不继续体验一个人孤独的旅程。 国内近年来对于孤独感的研究逐渐发展深入,因为孤独感与许多社会问题相连,而孤独的体验会使大学生内心十分痛苦,如果不能有效的应对的话会造成一些心理问题或者行为问题,因此孤独感做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日益不可忽视。 21 世纪初Luthans 等人将积极心理学从心理学领域引入到积极组织行为学中,提出了即人们所熟知的传统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后的第四大资本——“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capital)”这一概念。在当今经济迅猛发展的现状下,人成为了企业竞争的核心,而人的心理状态也成为核心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人才,自然是国家竞争力提升的主力军,而心理资本作为个体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关注的是个体的心理的积极方面,并与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相结合,更加注重大学生引言心理资本的培养,不仅体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同时体现了大学生自身身心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 本次研究的意义在于初步了解大学生的情绪状况,具体表现为本次调查所使用的ucla 孤独感量表所测得的结果,通过分析得分初步了解大学生的孤独感现状,然后再通过本次调查所使用的问卷,分析相关关系,对影响大学生孤独感的可能因素做一个探索性的分析。 大学对多数学生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心理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学生要学会如何适应当前的学习生活,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困难,如何在成长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作为特殊群体的存在,大学生如果可以学会很好的处理人际交往带来的挫折,克服由于失败的交往带来的负性情绪——孤独感,对于当今的学校教育是很重要的,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可以较为圆满的完成这个阶段给予他们的任务。 研究影响大学生孤独感的可能因素,及当下大学生孤独感的水平,可以有针对性的提高对其水平的关注,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提供不同的培养方法,同时对大学生自身来说,为提高其心理资本水平、降低孤独感对其的影响、面对挫折时怎样更好的应对提供有效的指导作用,在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的情形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情绪自评量表(DASS-21), 抑郁-焦虑-压力量表

情緒自評量表/ 抑鬱-焦慮-壓力量表(中文版) / DASS-21 請仔細閱讀以下每個條目,並根據過去一周的情況,在每個條目中選擇適用於你情況的程度選項。 請回答每個條目,選擇沒有對錯之分。 評價程度:0 ——不符合;1 ——有時符合;2——常常符合;3——總是符合 1. 我覺得很難讓自己安靜下來。0123 2. 我感到口乾舌燥。0123 3. 我好像一點都沒有感覺到任何愉快、舒暢。0123 4. 我感到呼吸困難(例如:氣喘或透不過氣來)。0123 5. 我感到很難主動去開始工作。0123 6.我對事情往往做出過敏反應。0123 7. 我感到顫抖(例如,手抖)。0123 8. 我覺得自己消耗了很多精力。0123 9. 我擔心一些可能讓自己恐慌或出醜的場合。0123 10. 我覺得自己對不久的將來沒有什麼可期盼的。0123 11. 我感到忐忑不安。0123 12. 我感到很難放鬆自己。0123 13. 我感到憂鬱沮喪。0123 14. 我無法容忍任何阻礙我繼續工作的事情。0123 15. 我感到快要崩潰了。0123 16. 我對任何事情都不能產生熱情。0123 17. 我覺得自己不怎麼配做人。0123 18. 我發覺自己很容易被觸怒。0123 19.即使在沒有明顯的體力活動時,我也感到心律不正常。0123 20. 我無緣無故地感到害怕。0123 21. 我感到生命毫無意義。0123 樣本特性:採用整群抽樣法,選取北京3所高校的在校學生1795人施測。回收有效問卷1779份,其中男生555人,女生1224人,平均年齡19歲(±歲)。樣本中1652人報告了專業,理 科599人,文科1053人。 信度指標:三個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係數為:,,;總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係數為:;三個分量表的建構信度為:,, 效度指標: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理論模型與觀察資料擬合度的卡方檢驗χ2(181)=,擬合度指數(GFI=、調整後的擬合度指數(AGFI=,NFI=、CFI =、IFI =、RFI =、TLI =,RMSEA =。 參考文獻:龔栩, 謝熹瑤, 徐蕊, & 羅躍嘉. (2010). 抑鬱-焦慮-壓力量表簡體中文版(DASS-21)在中國大學生中的測試報告. 中國臨川心理學雜誌, 18(4), 443-446.

大学生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前言 大学生 近些年来,国内外心理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孤独感这一领域,尤其是对大学生和儿童的孤独感研究。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常有孤独感的大学生约占28.6%,少有孤独感的约占31.7%,从未感到孤独感的学生几乎没有[1]。对于大学生而言,孤独感已成为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2]。由于大学生是社会中较为特殊的一类群体,因此,积极开展有关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并借此加强实践应用,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临床康复》 在深入探讨孤独感之前,有必要弄清楚孤单(aloneness)、孤独(loneliness)和独处(solitude)这三个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概念。孤单是指周围没有其他人的客观状态,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指没有与其他人交流的状态而不是身体上的独自一人(例如,独自一人时给朋友打电话就不是孤单)。独处是自愿、主动的孤单状态。人格发展和创造性活动有时就是在独处时发生的。因此,孤单的客观状态可能使人积极、建设性地利用独处的时间,也可能会使人体验到不愉快的孤独,甚至有时候即使有其他人(重要的或不重要的)在场,个体也可能会感到孤独,它是一种主观状态[3]。 与社交需要理论相比,认知加工理论(cognitive processes theory)认为,孤独感的产生不是因为人类固有的社会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是因为个体对觉知到的人际关系现状不满意。换句话说,当一个人意识到他想要的或期望的人际关系与实际现状之间存在差距时,孤独感才会产生。出于此原因,认知加工观被描述为孤独感的“差距观”,它在考察孤独感时,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注重孤独的个体怎样觉知和评价他/她的社交生活。认知加工观强调的不是孤独感的情感成分,而是孤独感的认知成分,因为人们以不同的标准评判自己的社交状况[5]。 提倡孤独感“差距观”的研究者认为,个体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评价和估计既受以前社交关系史的影响,也受到对别人人际关系观察的影响。两个有着客观上相同或非常相似的社交状况的个体,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体验。其中一个可能感到非常高兴和满意,而另一个因为他/她觉知到在实际的人际关系状况与预期的之间存在差距,从而会体验到孤独感。 总之,尽管这两个理论所列举的孤独感概念有所不同,但总有三个重要的相同观点为一般学者尤其是社会需要理论者和认知加工理论者所提到。首先,孤独感产生于个体社交关系中的未满足;其次,孤独感是一种主观体验,只有从个体自己的角度才能加以判断;再次,孤独感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因此,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定义:孤独感是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是将孤独感作为一个复杂的维度加以理解的,并且可以在不同的水

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的调查研究问卷 发放

大学生对国家的态度的调查问卷 同学: 您好!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度,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及协助。问卷调查为匿名调查,因此请不要有任何顾虑,请如实作答。把你认为最为适合的答案写在该题号前的括号里。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注:请完成每道题目,不要漏题)为了方便大家可以直接填字母对应的数字(A-1,B-2,C-3,D-4,E-5) 一、了解一下您的基本情况: 1、学校:长春工业大学专业:金属热处理 年级:三年级出生年月: 9.2 2、( A )性别:A.男 B. 女 3、( A )民族: A.汉族 B.少数民族 4、( B )政治面貌:A、党员 B、团员 C、群众 D、其他 5、( B)家庭所在地:A.农村 B.乡镇 C.县城 D.大中城市 6、( B )家庭平均月收入:A.3000元以下 B.3000到8000 元 C.10000元以上 7、( B )是否为独生子女: A是 B否 8、( B )是否有宗教信仰:A是 B否 9、( B)有无出国经历:A有 B无 10、( A )有无家人在国外生活: A有 B无 二、选择题: 1、( B )如果现在发生了战争,你是否愿意参军保卫祖国? A非常愿意 B愿意 C不确定 D不愿意 E很不愿意 2、( C)你赞同“中餐比西餐更好吃”这种说法吗? A非常赞同 B 赞同 C 不确定 D 不赞同E 一点也不赞同 3、( A )你愿意在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时去参加祭奠活动吗? A非常愿意 B愿意 C不确定 D有点不愿意 E很不愿意 4、( A)当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上取得奖牌国歌奏响时,你也会感到自豪吗? A非常自豪 B自豪 C不确定 D不自豪 E一点也不自豪 5、( C)你对中国目前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不确定 D不怎么满意 E一点也不满意

大学生焦虑及影响因素

大学生焦虑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段琳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教育方式得到完善,但部 分学生的适应能力减弱,大学生焦虑成为了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影响因素需要探究,以找 出合适的应对策略,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焦虑状况给与适当的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焦虑;焦虑影响因素;焦虑应对策略 焦虑是变态情绪之一,又称心理异常。一般认为焦虑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 一、大学生焦虑影响因素 焦虑和焦虑症是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由于近年来,教育体制的改革,上学费用的增高,学业竞争力增大,人际关系复杂,就业困难等给大学生心理上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压力,大学生已经作为焦虑症表现者的主要群体而备受社会关注。在籍大学生中,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大学生在经济、学习、就业、人际交往等影响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经济困境与生活环境 一方面目前有3.1%的学生表示“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是其目前焦虑的最大原因。进入大学以后,学费、生活费对于生活在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中的学生无疑是一笔高昂的费用,沉重的经济负担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是不容忽视的。沉重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心情抑郁、内心焦虑。为了缓解经济压力,部分学生会选择勤工俭学,但勤工俭学会使许多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害怕同学知道,而且勤工俭学会占用学生很多时间,耽误学业。安心的学习和打工之间的矛盾是贫困学生焦虑情绪的主要来源。大学生之中也不乏有很多攀比现象,而有些贫困的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便向家里索要,但看到自己父母辛勤操劳又内心不安,一系列的矛盾都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心理。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前父母对自己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事事考虑周到,而大学生需要培养独立自主的生活意识,遇事需要自己独立思考与解决,但部分学生适应能力差,远离父母后,生活、学习难以协调,则会导致学生产生焦虑心理。 (二)人生目标及价值观 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较自由,初入大学的学生一时无法适应,以前大部分事不需要自己规划,只需要按部就班,而现在学习很自由,没有人会干预,会使部分大学生一时迷失了方向,生活和学习目标变的不明确。当意识到应该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时,问题又会连续出现,应该确立怎样的目标、确立目标后如何进行实践和发展、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该怎么合理解决,一系列的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会导致大学生内心深层焦虑。上大学以前,由于生活圈子的狭窄,对社会的理解和涉及面受限,学生没有时间思考价值观的问题,所以对于价值观的看法也很狭隘。而进入大学后,所有事情都要自己妥善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于价值观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对于自己生活的世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大学生孤独感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35638109.html, 大学生孤独感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作者:许慧燕 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06期 摘要:孤独感已经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心理问题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本研究采用social and emotional loneliness scale for adults(SELSA)孤独感量表,对大学生的孤独感现状展开调查及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孤独感没有明显的年级差异;在孤独感总分方面,男女生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在与朋友关系方面,男生的孤独感体验明显高于女生。 关键词: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对策 1.引言 孤独感是30多年来心理学家日益关注的研究领域。纵观心理学家对孤独感的研究与测量,关于孤独感的概念、理论、结构维度、预测量表、影响因素及应付方式等等方面的研究,目前 都还没有一致的研究结论。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在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领域进行了较多研究,但是,这个研究领域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及可拓展研究的空间。首先,关于孤独感的概念,人们至今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其次,关于孤独感的结构维度,目前仍然说法不一,各个已经成型的量表仍然遭受褒贬不一的评价,国内绝大多数人都是直接采用国外的孤独感量表进行研究,这是我们不容忽略的问题。再次,关于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许多学者侧重于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而更多的忽略了可行性的干预措施研究,因此缺乏较好的实际指导意义。 本研究采用美国学者Robert S.Weiss关于孤独感的概念,将孤独感定义为当个体感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个体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一定差距时的一种主观的心理感 受或体验〔1〕;同时结合Peplau和Perlman提出的:当个体渴望的社交关系模式和实际的社交关系模式之间存在差异时,就会感到孤独感〔2〕这一概念,抓住孤独感的三个重要特征:第一,孤独感源于人际关系缺陷,它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会产生;第二,孤独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而非客观的社交孤立状态;第三,孤独感体验式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3〕。 立足于以上层面,展开了对在校大学生孤独感现状的调查研究,旨在通过科学定义,采用适合有效的研究方法,分析研究我国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并对其特点加以剖析,从中找出适合预防或干预我国大学生产生孤独感的有效对策。 2.研究方法

大学生孤独感研究及心理干预

认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结业论文 大学生孤独感研究及心理干预 大学生孤独感研究及心理干预 摘要 有关资料显示,大学生孤独感表现得尤为强烈,孤独感已构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近些年来,国内心理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孤独感这一领域,尤其是对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学阶段是个体发展出强烈而广泛的社会性和情感性需求的关键时期,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相关研究发现大学生产生孤独感的覆盖面很广,已成为影响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孤独感现状产生原因危害心理干预 LONELINESS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BSTRACT Relevant researches show that loneliness performed by college students strongly,lonelinesshas been an important aspect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In recent years, domestic psychologists gradually started to pay attention in thefield of loneliness, especially the loneliness research of college students.On the one hand, this is because that college is a key period that students show strong and wide range of social and emotional needs. On the other hand, the domestic-related study found that college students’loneliness coverage is very broad, and has been a essential matter which could affect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KEY WORDS:students loneliness status cause harm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第1章引言(9) 大学生的孤独心理是指大学生自我心理缺少同他人思想、感情以至语言的交流,从而在内心感到与世隔绝,内心充满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孤独心理会使大学生产生挫折感,寂寞感和躁狂感,产生心理障碍和悲观厌世的情绪,从而影响健康成长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群体,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建立和维持与他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他们在积淀知识的同时,也非常期望能够被社会或他人接纳与认可,渴求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友谊的滋养与爱情的抚慰,以从中获得激励、自信和归属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这些需求时常难以满足,因而与其他年龄阶段的研究被试相比,孤独感表现得尤为强烈。研究大学生的孤独心理,探讨它的影响因素和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塑造完整、独立、健康和谐的人格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4]。 第2章孤独感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2.1.心理学中孤独感的涵义(28) 关于孤独的心理学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其概念定义依旧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精神分析学派对孤独的关注最早。Sullivan在1953年将孤独定义为个体与人接触的需要不能满足而产生的一种负向体验[1]。在离婚率升高和人口老年化加剧的社会背景下, Weiss于1973年发表了《孤独,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立体验》,受该文的启发,Peplau和他的学生对孤独进行了系统的研究[2]。Peplau,Russel和Heim认为当个体的社会关系网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孤独就会出现[3]。Schmit则认为孤独是由于个人感受到他所拥有的人际关系与希望的人际关系之间的不一致而导致的[4]。而Williams强调孤独包含着对亲密人际关系的需要,因而孤独应是指个体感到需要或不满意亲密人际关系时感受到的一种痛苦体验[5]。Rook认为,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和人际情境都可能成为孤

大学生焦虑心理论文范文2篇

大学生焦虑心理论文范文2篇 大学生焦虑心理论文范文一:大学生焦虑心理的成因及其应对方式分析 摘要 近年来,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1, 2]。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当前影响我国大学生焦虑的一些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大学生正确地从焦虑中走出,健康地学习和生活。并且可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文中主要从焦虑的理论、性质、分类、成因、应对方式等方面等方面加以论述分析,并就大学生的焦虑成因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对相关的问题进行预防和干预,解决大学生焦虑的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健康地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 焦虑; 焦虑心理; 形成原因; 应对方式 1. 引言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现代化,在高度工业化都市化的社会中,人际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竞争越来越激烈,个人在社会情境中所感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焦虑(anxiety)的心理越来越增加,它不但影响个人的成败,同时也关系于个人的行为适应与心理健康,使我们不得不特别重视与研究这个问题。 焦虑对个人的人格发展至为重要,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

负性的情绪,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活动中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某种事物或情境进行反应时的一 [3]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近几十年来,心理学界对焦虑问题的研究极为重要,尤以临床心理学为然。最早研究焦虑问题的当推心理分析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心理分析的理论即受到心理学界尤其是精神医学的注意,使这个心理分析论的中心概念“焦虑”成为大家研究的主题,如“焦虑的意思与潜意识意义”、“焦虑的标准”、“焦虑发展的因素”、“焦虑的表面与内在的表现”等,而这些研究的结果,也直接影响了心理分析的理论。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在一定比例上的高校都有过大学生自杀事件。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与成才,而且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未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一般处于青年前期,由于其生理的发展接近或达到成熟,这为其心理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这并不能说明大学生心理的发展是伴随着生理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研究表明个体心理的发展滞后于其生理的发展,处于趋向成熟但又不成熟的阶段[3]。刘贤臣报 [4][5]道16%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范瑞泉、陈维清调查的检出率为16.6%,申小莹等的调查显示焦虑症状的检出率为18.2%[6]。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存在的焦虑问题,探索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原因,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心理活动效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全面、充实、和谐、主动地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1.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大学生焦虑、抑郁与负性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大学生焦虑、抑郁与负性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摘要:本研究访谈并测试了70名医学类院校大学生的焦虑、抑郁状况及负性情绪体验和处理负性情绪所采用的调节策略。结果表明,被试体验的愤怒较多,悲伤较少。使用的问题解决策略、被动调节策略较少,主动调节策略较多。被试的悲伤与愤怒成显著负相关,抑郁与焦虑成显著正相关,问题解决策略与主动情绪调节策略、被动情绪调节策略负相关显著。焦虑在问题解决策略与抑郁状况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被试平均焦虑水平未达到临界值50,平均抑郁水平为轻度抑郁。 关键词:心理健康情绪调节策略焦虑抑郁 焦虑、抑郁属于复合情绪,焦虑是由恐惧,内疚,痛苦,愤怒等基本情绪复合而成。抑郁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的一种心境障碍。当前,大学生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常以焦虑、抑郁等形式反映出来。调查显示,有16.51%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焦虑、抑郁症状的矫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近年来,国内关于大学生抑郁、焦虑状况的研究层出不穷,并不断把这两种情绪状态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任红漫(2007)研究表明高职生的焦虑、抑郁状况与人格特征之间显著相关,因此塑造健康的个性是降低焦虑、抑郁,减少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丁琰等人(2007)采用Zung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了心理测试,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人总共占21.79%,男女生在SAS SDS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韩立娟等人(2010)研究发现焦虑、抑郁与自杀意念及其各因子有显著正相关。宋晓燕等人(2011)考察了大学生无聊倾向、焦虑和抑郁的关系,发现焦虑、抑郁、无聊倾向关系密切,焦虑通过抑郁影响无聊倾向。周科慧等人(2007)分析了大学生日常应激状况以及抑郁、焦虑水平,探明了日常应激与抑郁、焦虑之间的关系,大学生日常应激对大学生的抑郁及焦虑有预测作用。张亭亭等人(2008)研究表明焦虑与抑郁之间也有显著正相关,而抑郁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各因子的相关都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应对方式作为生活事件与焦虑的中介变量,在应激过程中,与生活事件协同作用于焦虑,中介效应显著。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抑郁、焦虑综合了多种负性情绪,而大学生们对这些负性情绪体验能力如何,又是怎样去调控这些负性情绪?类似这样的研究比较缺乏。本研究从基本负性情绪体验入手,进而探讨抑郁、焦虑与情绪调节策略之间的关系,这种从情绪本身出发来研究焦虑、抑郁状态,更能详实地理解产生抑郁、焦虑状态的原因,为处理大学生日常心理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一、研究方法 1.被试

2018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感调查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2018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感调查报告 下面是小编为您准备的2018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感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噢!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后续精彩不断,敬请关注! 古语有云: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必须牢记历史,方能开创未来。因此,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临床药学三班特此成立红色足迹追忆团,分别到沈阳三大高校:鲁迅美术学院、沈阳药科大学和东北大学通过调查问卷和采访的形式对沈阳市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感进行了调研。其中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当代大学生对红色活动的态度、学校和社会对红色文化宣传程度、当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宣传红色文化的途径喜爱程度排名等。 我们将调查问卷分别根据性别和是否是党员分类,结果显示性别对沈阳市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感的影响并不大,而党员则明显比不是党员的同学对高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了解度高出很多。 调查结果分析 总共做了200份调查问卷,共回收200份,有效调查问卷份数为198份,其中男性99人,女性79人;党员48人,非党员150人。前两题是针对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分别为 1 / 17

1.您的性别是?( ) a 男 b 女 2.您是党员吗?( ) a 是 b 不是 第三题开始为对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感的调查。 3.会去看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电影或电视剧吗? a非常想看 b已经看过了 c可能会看 d不想看 4.经常参加红色旅游吗? a经常(一年多次) b偶尔(一年一次) c 很少(几年一次) d 不参加 通过三四两道题,能够看出沈阳各所高校的大学生对于我国红色文化基本常识的摄入缺乏主动,对切身体会红色文化缺少积极性。 5.如果去红色景点旅游,是因为? a欣赏怡人的风景 b领略红色文化,感受革命精神 c没什么目的,放松放松 综合4、5题的调研结果,由下图可以看出:对于去红色景点旅游频率,一年一次和几年一次占大多数,而红色旅游越频繁的人群其旅游目的越是倾向于领略红色文化,感受革命精神。 6.[多项选择题]对于红色旅游(参观遗址,学习继承革命精神)您的看法是? a是学习革命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的一种方式 b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c可以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于大学生焦虑情绪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焦虑情绪调查报告 1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所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多,其中不少压力已超过了他们所能负荷的程度,常常引起纷扰的、不利的、危机重重的后果。国内有些调查表明,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适应不良的学生所占比例较高。那么,当前绥化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以期了解当前绥化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 2调查工具 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 (一周之内的情绪)

评定项目很少有有时有大部分有绝 大多数有 1、我感到比往常更加神经过敏和焦虑 1 2 3 4 2、我无缘无故感到担心 1 2 3 4 3、我容易心烦意乱或感到恐慌 1 2 3 4 4、我感到我的身体好象被分成几快,支离破碎 1 2 3 4 5、我感到事事都很顺利,不会有倒霉的事情发生 4 3 2 1 6、我的四肢抖动和震颤 1 2 3 4 7、我因头痛、颈痛和背痛而烦恼 1 2 3 4 8、我感到无力而且容易疲劳 1 2 3 4

9、我感到很平静,能安静地坐下来 4 3 2 1 10、我感到我的心跳较快 1 2 3 4 11、我因阵阵的晕旋而不舒服 1 2 3 4 12、我有阵阵要昏到的感觉 1 2 3 4 13、我呼吸时进气和出气都不费力 4 3 2 1 14、我的手指和脚趾感到麻木和刺痛 1 2 3 4 15、我因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 1 2 3 4 16、我必须时常排尿 1 2 3 4 17、我的手总是温暖而干燥 4 3 2 1 18、我觉得脸发烧发红 1 2

3 4 19、我容易入睡,晚上休息很好 4 3 2 1 20、我做噩梦 1 2 3 4 标准分=粗分×1。25 临界值T=50 超过50有明显的焦虑倾向。 3调查对象 绥化学院旅游与资源管理系09和10级全体学生人数238人 4调查结论 绥化学院学生焦虑心理健康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绥化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一般,具 有正常的焦虑水平。 从表中可以看出,被调查的664名大学生其总焦虑倾向标准平均分 为38.40,处于中等焦虑水平(总焦虑倾向标准分即8种焦虑倾向标

大学生孤独感的调查(行业参考)

选题意义及存在问题: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孤独感程度偏高,内向的学生其孤独感更为强烈,大学阶段是个体社会性和情感性需求的关键时期,国内相关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的孤独感覆盖面很广,已成为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课题对于探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大学生摆脱孤独的困扰、更加健康地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存在问题: 1定量研究少,定性研究不够深入。 2多把孤独看成是单一维度来测量,没能充分揭示孤独感内部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3关于孤独应对策略这一重要变量的研究很少涉及。 在影响因素的讨论上关于生物、文化因素特别是孤独个体自身的人格特质因素缺乏分析和研究 课题的目标和内容: 目标: 能够帮助健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孤独感。使学校对教学、生活规章制度的建立以及校园资源的分配有所帮助。 内容: 1.通过对不同年级,性别的大学生调查,分析出孤独感在不同群体中的差异。 2.通过对对象的性格,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调查,了解产生孤独感的原因。 3.通过对对象自身如何对待孤独感的看法,总结出排除孤独感的方法。 4.通过孤独感心理测试掌握本校学生孤独感的现状。研究大学生的孤独心理,探讨它的影响因素和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塑造完整,独立,健康和谐的人格品质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实施步骤: 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资料法、观察法进行调查: 1.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同时做网上测试调查。 2.对不同专业,不同性格的同学进行访谈。 3.到图书馆,网上查找相关资料。 4.访问学校心理咨询师,获得相关方面的第一手资料。 5.整理调研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大学生孤独感的调研问卷 一.发放了200份问卷,对不同性别,年龄,专业,性格的人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如下: 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首先感谢您对本次调查的大力支持!这份问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孤独感的程度。你的真实回答对我们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实际心理情况非常重要。本问卷的答案无对错之分,问卷也将是匿名和保密的,请放心作答。非常感谢您的真诚合作! 1性别A男B女 2是否是独生子女A是B否 3出生于哪里 A城市 B 县城C乡村 4所在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5所学专业 A理学B工学C文史D艺术

一个抑郁症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网络转载点击数:89 更新时间:2010-10-15 一、求助者资料 1、求助者资料 (1)人口学资料:常XX,男,22岁,某大学三年级学生,汉族。 (2)家庭状况:父亲常XX,46岁,高中文化,农民。母亲李XX,48岁,初中文化,农民。父母双双进城作小本生意,在城市没有住房,家庭经济状况很一般。兄妹二人,求助者排行老二。 (3)学习记录: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在班内拔尖。高中进入县重点高中,学习成绩不再名列前矛,在班内排名中等偏上。 (4)社会交际:仅限于亲戚同学。亲戚节假日偶有走动,与同学和睦相处,对学校活动能主动参加。 (5)兴趣爱好:看书,打篮球。 (6)自我描述:相貌帅气,性格内向腼腆,是个乖学生,从不惹是生非。小时候性格活泼,爱动爱玩。认为是这些心理问题使自己变得内向了。 (7)其他特点:想象力、表达力良好。 2 、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是足月顺产生育,自小因长相漂亮,学习成绩好,行为乖巧,常常受人夸奖,有一定优越感。在学校遵纪守规,认真响应教师指导,是名好学生。自小学到县重点高中都是是凭自己努力考上去的,没有让父母操过心,很为此自豪。家庭虽不很富裕,也是衣食无忧。家庭从无任何重大变故,虽说父母常外出打工,和姐姐一起接受叔叔的照顾,叔叔婶婶对自己很好,自觉内心没有什么缺失阴影。 3、精神状态 感知觉正常,注意力正常,记忆力良好,思维完整,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情绪表现与内心体验一致,(脸色赤红,低头不敢看咨询师,明显紧张)意志力完整,人格完整,具有相对稳定性。 4、身体状况 从1998年下半年至今,先是头痛,后来头昏,胃痛。一见人就脸红。

第七届2016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大赛题库3(含答案)

1如果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正,说明()。 随着一个变量减少,另一个变量会减少 y一般小于x x一般小于y 随着一个变量增加,另一个变量会减少 A 2定性调研的结果通常是由()决定的。 众多大样本 个别大样本 众多小样本 个别小样本 D 3若随机变量,从中随机抽取样本,则 服从的分布为()。 F分布 t分布 正态分布 近似正态分布 C 4说明词包括()。 调查员的介绍 访问时间 调查费用预算 访问地点 A 5非抽样误差不包括()。 调查人员误差 无回答误差 随机误差 抽样框误差 C 6从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来看,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属于()。 典型调查 连续调查 一次性调查 重点调查

B 7根据以下变量X与Y之散布图,下列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X与Y无相关性 Y为右偏分配 X为右偏分配 随X值增大,Y之变异数亦增大 D 8顾客满意度即顾客接受产品和服务后的感知与接受前的期望相比较后感受的 被满足程度。当()时,顾客感到很满意并能进而转为忠诚。 感知低于期望 感知高于期望 感知远远超过期望 感知与期望相等 B 9“请对下列品牌电电视机按1到5进行排序,1表示最喜欢的,5表示最不喜欢的。康佳___ 长虹___ TCL___ 海信___ 熊猫___”,这样的量表属于()。等比量表 类别量表 等距量表 顺序量表 D 10主成分分析的应用不包括()。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回归模型 降低所研究的数据空间的维数 对样本进行分类 通过因子负荷的结果,弄清原始变量间的某些关系 D

11关于数据整理的目的,下列叙述中最不恰当的是() 应先制作直方图 简化原始数据 对后续的统计推论提供初步的方向 让数据更容易呈现型态或趋势 A 12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应当是() 介于-1到1 介于0 到无穷大 介于0到1 介于-1 到0 A 13数据整理的意义不包括()。 提高调查数据质量 筛选出有利于研究结论数据 便于对数据的长期保存和研究 为数据分析提供基础 B 14抽样方法大体可分为随机抽样和()。 简单随机抽样 非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 系统抽样 B 15数据分析的目的是()。 解决其他学科不能解决的数据分析问题 根据客户的需要提供所要的结论 从数据中发现规律,并依据相关学科解释数据 为“预设结论”寻找支持 C 16关于工业市场调研与消费者市场调研的比较,说法不正确的是()。产品的市场调研对工业企业的影响相对较小 工业市场研究比消费者市场调研更重视宏观经济形势与销售预测 工业市场研究中会比较多地涉及广告的调研 工业市场调研比较不重视产品的外观设计或包装研究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