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循经筋规律阿是穴配和拉伸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齐明,陈以国,尤柱,等

合集下载

傍针刺配合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53例

傍针刺配合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53例

傍针刺配合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53例目的探讨应用傍针刺配合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常规应用腰部取穴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3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3例。

对照组予常规腰部取穴,治疗组予傍针刺配合电针治疗,选取穴位主要遵循以痛为俞的原则。

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应用傍针刺配合电针治疗,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应用腰部取穴治疗。

标签: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傍针刺;电针;疗效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疾病,临床症状为腰部酸痛或刺痛,活动受限,疼痛可达臀部及大腿前方,重要的体征是第三腰椎横突外缘有明显压痛及局限性肌紧张或肌痉挛。

目前无论中医西医治疗均主张采用保守疗法。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傍针刺配合电针治疗该病53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3例均为本科门诊病人,符合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诊断[1]。

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3例。

对照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大48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35±2.95)岁;病程最长3 a,最短10 d,平均(1.6±0.45)a。

治疗组中男33例,女20例;年龄最大49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33±3.07)岁;病程最长3 a,最短1周,平均(1.5±0.55)a。

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有突然弯腰扭伤,腰部长期慢性劳损或受凉史。

症状:单侧或双侧腰部疼痛,不能久坐,不能固定一种姿势久睡,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疼痛沿大腿向下放射至膝平面以上,弯腰及旋转时腰部疼痛加重,腰活动受限,尤其前屈、后伸时更为明显。

体征:单侧或双侧腰三横突顶端有固定压痛并可能触及到活动结节及条索状物,或有肌纤维钙化后的剥离感。

针刺天柱穴、阿是穴治疗急性腰扭伤200例

针刺天柱穴、阿是穴治疗急性腰扭伤200例
中外健康文摘 2 0 年1 0 9 月第8 卷第1 W r lat ie t M dc lP r de 期 o l I l D g s e i e i ia d e h a o
综 述
脏 缺 如 2 , 液 常 规 显 示 l 为 严 重 少 精 子 症 , 例 为 无 精 子 症 且 有 利 于 肿 瘤 及其 他 阴 囊 疾 病 的 发 现 。 例 精 例 l
自 1 9 年 起 , 者 运 用 针 剌 天 柱 穴 、 是 穴 治 疗 急 性 腰 扭 伤 96 笔 阿
腰腿 痛 2 0 ,取 得 了较 好 的 效 果 , 总 结 报 告 如 下 : 0例 现
1临 床 资 料 本 组 2 0 中 , 性 l 5 , 性 7 例 ,年 龄 最 小 l , 0例 男 2例 女 5 9岁 最 大7 5岁 , 程 最 长 为 7 ,最 短 数 小 时 。 病 天 诊 断 要 点 : 症 都 是 由 于 伤 力 、 转 、 拉 而 发 生 , 较 重 者 本 扭 牵 伤 随 即 腰 部 剧 痛 ,活 动 不 便 ,坐 卧 、翻 身 都 有 困 难 ,连 咳 嗽 、深 呼 吸 都 感疼 痛 加 重 ,也 有 些 患 者 ,在 扭 伤腰 时 ,腰 部 剧 烈 疼 痛 , 还 能 连 续工 作 , 小 时 或 卜 2E后 , 痛 才 逐 渐 加 剧 。损 伤 部 位 有 数 t 腰 明显 压痛 点 、功 能 障 碍 ,有 不 同 程 度 肌 紧 张 ,脊 柱 生 理 曲线 发 生 改变 。 2治疗方法 取 双 侧 天 柱 穴 、阿 是 穴 ,用 2 -3 号 2 毫 针 ,患 者 取 坐 位 8 0 寸 微 低 头 ,术 者 用 左 手 或 右 手 拇 、食 二 指 在 双 侧 天 柱 穴 、两 侧 稍 作 点 按 、常 规 消 毒 ,迅 速 进 针 l 左 右 ,针尖 朝 向下 颌 方 向 ,做 提 寸 插 、 转 手 法 ,留针 3 分 钟 左 右 , 根 据 患 者 的 疼 痛 情 况 , 阿 捻 0 再 取 定 穴 ,采 用 阻 力 针 法 ,即 用 7 % 的 酒 精 消 毒 皮 肤 后 ,右 手 持 针 快 5 速 刺 入 l 至 1 5 左 右 , 后 根 据 病情 及 局 部 损 伤 程 度 施 以针 刺 寸 .寸 然 手 法 ,要 求 手 法 轻 揉 ,提 插 频 率 快 ,小 幅 度 捻 转 约 2 —3 秒 、退 0 0 针嘱患者活动 腰部 , 症状 改善不明显 者可留针 2 分钟左右 、 若 0 每 隔 5 钟 左 右 施 术 J , 时 腰 部 疼 痛 明 显 减 轻 , 至 消失 。 用 分 次 此 甚 选 本 法 治 疗 时 ,患 者 停 止 其 它 方 法 治 疗 。 3 疗 效 评 定 痊 愈: 疗 三 次 后 , 部 疼 痛 不 适 全 部 消 失 , 能 障 碍 消 失 , 治 腰 功 活动后无复发 , 力劳动无疼痛 。 体 显效 :治 疗 三 次 后 , 部 疼 痛 不 适 基 本 消 失 , 能 障 碍 基 本 腰 功 消失 , 动后及体力劳 动后腰微 有酸痛不适 。 活 好 转 :治 疗 三 次 后 , 部 疼 痛 不 适 减 轻 ,活 动 及 体 力 劳 动 后 腰 易 复 发者 。 无 效 :治 疗 三 次 后 ,腰 痛 及 功 能 障 碍 无 变 化 。

手法配合威灵骨刺膏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手法配合威灵骨刺膏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28]刘 小 云 ,张 常 然 ,牛 媛 媛 .中药 六君 子 汤 对慢 性 支气 管 炎 模 型大 鼠细 胞 免 疫 功能 的影 响 阴.中华微 生 物学 和 免疫 学杂 志 ,2009,29(11):975. (本 文编辑 :张 文娟 本 文校 对 :陈志斌 收稿 日期 :2018.01.02)
手 法 组和 单 纯威 灵骨 刺 膏组 ,在 体征 、症状 方 面有 显著 的 改善 ,经t检 验 与Ridit检验 ,有 显 著差 异性 (P<0.05),具 有统 计
学意 义 。结论 “手 法 配合威 灵 骨刺 膏” 治疗 第三腰 椎 横 突综 合征 在 疗效 方 面显 著 。其手 法具 有调 整脊 柱 的 力 学平衡 和 结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manipulation combined with Weiling Guci oint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疗 效 。
关 键词 :手 法 ;威 灵 骨刺 膏 ;第三腰 椎横 突综合征 ;痹证 ;外 治法
doi:lO.3969/j.issn.1672.2779.2018.04.038
文 章编 号 :1672—2779(2018)一04.0099.03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Manipulation Com bined w ith W eiling Guci Ointm ent in the Treatm ent of Third Lum bar Transverse Process Syndrome
f lammatorylungdiseases[J].PharmacolTher,2007,116(2):249—265. [211陈谨 ,何耀红 ,呼 玮 ,等.老年 慢性 阻塞性 肺疾 病稳定 期患 者下 呼吸道 细菌

针刺加手法治疗高血压患者腰三横突综合症的临床体会

针刺加手法治疗高血压患者腰三横突综合症的临床体会

156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6 年 6月 C 第 4 卷第 18 期Jun. C 2016 V ol. 4 No. 18针刺加手法治疗高血压患者腰三横突综合症的临床体会宋秀军(大连牟氏医院软伤科,辽宁大连 116000)【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腰三横突综合症运用针刺加手法治疗对腰椎疼痛度、关节活动度及疗效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经确诊为腰三横突综合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给予针刺加手法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和对比。

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腰三横突综合症高血压患者采用针刺加手法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腰三横突综合症;针刺加手法;疗效【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8.156.01腰三横突综合症为患者腰部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不利于患者日常生活[1]。

因此,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非常迫切。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不断发展,针刺加手法被广泛运用在腰三横突综合症的治疗当中,效果显著,副作用小,深受患者喜爱,得到业内的高度肯定。

现本文主要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腰三横突综合症高血压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腰三横突综合症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

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平均年龄(68.52±5.41)岁;研究组男40例,女5例,平均年龄(66.52±4.41)岁,经分析,两种患者年龄,病状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齐刺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体会

齐刺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体会

齐刺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体会
安玉禄
【期刊名称】《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25)001
【摘 要】@@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临床中常见的腰腿痛疾病之一.自1996年以
来,笔者运用齐刺电针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8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44-45)
【作 者】安玉禄
【作者单位】湄潭县中西医结合医院,贵州,湄潭,5641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274.9
【相关文献】
1.齐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J], 胡方冀;郭清;李瑛
2.不同灸量配合齐刺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J], 何佳;周红娟;张焕
琨;秦少福
3.不同灸量配合齐刺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J], 何佳;周红娟;张焕
琨;秦少福;
4.齐刺法结合电针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40例分析 [J], 齐运卫
5.齐刺配合刃针松解治疗瘀滞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观察 [J], 黄红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按摩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有效性分析

按摩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有效性分析

按摩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有效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按摩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盲人按摩诊所于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66例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给予按摩治疗,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总有效60例,有效率90.91%。

结论:按摩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按摩;腰三横突综合征;效果腰三横突综合征也称之为第三腰横突综合征,其特点是以第三腰椎横突部位明显压痛为特点,多发生于青壮年劳动力者。

多是由于腰部突然前屈或者侧屈时,受到外力作用,附着在第三腰横突综合征的肌肉上,无法承受力量,或者由于长期从事弯腰工作的人员,也会拉大第三腰椎横突周围的软组织,最终引起腰肌或者神经支配的肌肉痉挛及其疼痛[1]。

随着中医学发展,按摩在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治疗中有着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次所选66例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来源于本院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纳入标准:均符合腰三横突综合征诊断标准;治疗前一周停用一切药物治疗;腰部长期劳损;多表现为慢性腰痛、间歇性酸胀感、疼痛和乏力;生命体征平稳;患者意识清醒,交流顺畅;患者临床资料较完整;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心、肝、肾、脑部、血液等其他严重的内科疾患;传染性疾病;正在接受任何其他的临床试验患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肿瘤导致腰痛的疾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不能按照计划按期就诊;;研究过程中自行退出者;精神异常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无法配合此次研究者。

男性36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42.67±4.06)岁。

1.2方法坚持整复移位、松解肌群、解除粘连的治疗原则,采用按揉拨理压推的方法,沿着腰部两侧施用缓解手法来放松肌群。

患者坐在方凳子上,腰部放松及前倾,助手立在患者前外侧,将患者双膝及骨盆加以固定。

操作者站在患者后侧,采用一个手拇指顶推第三腰椎棘突,另外一只手从患者腋窝下穿过固定颈部,双方协调动作进一步旋转到患者腰椎,若能够听到关节复位响声,且患者感觉到腰部疼痛有所减轻。

温针配经穴按摩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60例

温针配经穴按摩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60例

温针配经穴按摩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60例
张戈
【期刊名称】《四川中医》
【年(卷),期】1994(12)5
【摘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以腰痛伴下肢放射性或传导性疼痛为主要见症.近两年来,我科运用经穴按摩配合温针第三腰椎华佗夹脊穴治疗该病60例,治愈率达81.6%.一、一般资料:60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78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7天.本组病例有急性腰肌扭伤史者12例,成旧性腰肌扭伤史者23例,椎间盘突出症病史者4例,腰椎后关节紊乱者5例,梨状肌扭伤综合症11例,臀上皮神经损伤5例.临床症见左侧腰痛者15例(伴同侧下肢痛8则),右侧腰痛者14例(伴同侧下肢痛2例),双侧腰痛31例(伴同侧下肢痛9例).本组60例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x线摄片等检查确诊.
【总页数】4页(P47-50)
【关键词】温针;推拿手法;第三腰椎横突
【作者】张戈
【作者单位】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2
【相关文献】
1.温针配合推拿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观察 [J], 陈静
2.“一穴多针”温针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J], 何聪;陈健
3.温针拔罐放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 周红娟;张焕琨;何佳;杨丽艳;王沛
4.针罐"筋劳穴"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J], 李兴勇;李娟
5.温针傍刺法结合功能训练治疗气滞血瘀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J], 傅航;高干;蓝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齐刺滞针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观察

齐刺滞针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观察

齐刺滞针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观察
陈飞轮
【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
【年(卷),期】2007(026)010
【摘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临床中的常见病,老中青各年龄段患者都有。

笔者用齐刺滞针法治疗该病,并且与针刀疗法治疗该病作对比,现总结如下。

【总页数】1页(P22-22)
【作者】陈飞轮
【作者单位】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针灸科,浙江,315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9
【相关文献】
1.齐刺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观察 [J], 陈华远;何永昌
2.齐刺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J], 和宇;何茂平;杨昕;吴锦萍
3.手法结合针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 周秋云
4.小针刀配合手法整复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486例疗效观察 [J], 陈强;王竟吉
5.点压手法并功能锻炼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89例疗效观察 [J], 王保锁;邸宝林;林红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9第16卷 第12期 2014 年 12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6 No. 12 Dec .,2014生津、益气养阴;麦冬、天花粉润肺生津,知母清热泻火、止渴润燥;麦冬和玉竹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度,保护修复β细胞,抑制糖原酵解,止渴作用;枇杷叶可促进胰岛素分泌,提高免疫力作用。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滋阴润肺、养阴益胃、滋补肝肾之功,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津液调和。

胰岛素抵抗贯穿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始终。

吡格列酮是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之一,属胰岛素增敏剂,可减少外周组织和肝脏的胰岛素抵抗,增加依赖胰岛素的葡萄糖的处理,并减少肝糖的输出[8]。

吡格列酮能减轻胰岛素抵抗指数,通过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提高血糖的利用,保持长期血糖控制;同时还可改善血脂谱、提高纤溶系统活性、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9]。

本组研究结果示,在辨证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消渴康颗粒的观察组治疗后FPG、2 h PG、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均较同期对照组改善明显,提示不论是在改善临床症状,还是在降低血糖、调节血脂方面都要优于单用吡格列酮的对照组。

因此推测,消渴康颗粒与盐酸吡咯列酮片联合应用更能有效地改善糖尿病阴虚热盛型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

◆参考文献[ 1 ] Xu Y,Wang L,He J,et al.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Chinese adults[ J ] .JAMA,2013,310 ( 9 ):948-959. [ 2 ]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S ]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3-236.[ 3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S ]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24-25.[ 4 ]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 S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5-16.[ 5 ] 林兰.糖尿病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 M ]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1-7.[ 6 ] 梁苹茂,甄红晅,范春来,等.连梅汤对阴虚热盛证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J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 ( 5 ):13-14.[ 7 ] 李占华.消渴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二型糖尿病120例[ J ] .陕西中医,2012,33 ( 2 ):210.[ 8 ] M a r u t h u r N M ,G r i b b l e M O ,B e n n e t t W L ,e t a l.T h epharmacogenetics of type 2 diabetes:a systematic review[ J ] . Diabetes Care,2014,37 ( 3 ):876-886.[ 9 ] Lee YK,Song SO,Kim KJ,et al. Glycemic Effectivenessof Metformin-Based Dual-Combination Therapies with Sulphonylurea,Pioglitazone,or DPP4-Inhibitor in Drug-Na ïve Korea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J ] .Diabetes Metab,2013,37 ( 6 ):465-474.针刺循经筋规律阿是穴配和拉伸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齐明1,陈以国2,尤柱2,董宝强2(1.朝阳市卫生局药采科,辽宁 朝阳 122000;2.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辽宁 沈阳 110847)摘 要:目的:观察针刺规律阿是穴配合拉伸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128例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纳入观察,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与对照组(62例)。

治疗组采用针刺规律阿是穴配合拉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针刺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7%,对照组为85.4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针刺规律阿是穴配合拉伸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疗效显著。

关键词: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规律阿是穴;针刺拉伸治疗中图分类号:R681.5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4) 12- 0119- 03收稿日期:2014-04-06基金项目:辽宁省第二批次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3226012)作者简介:齐明(1974-),男,辽宁朝阳人,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机理与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董宝强(1969-),男,辽宁本溪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针灸推拿治疗运动损伤病征,损容性疾病临床及机 理研究。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66 Cases with Transverse Process Syndrome of Third Lumbar Vertebra Treated by Needling Regular A-shi Acupoints along Meridian TendonsCombined with Stretch Therapy Through Meridian-Muscle-Lesion RulesQI Ming 1,CHEN Yiguo 2,YOU Zhu 2,DONG Baoqiang 2(1.Chaoyang Medicine Department of Health Bureau,Chaoyang 122000,Liaoning,China;2. 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Liaoning University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847,Liaoning,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ment for transverse process syndrome of third lumbar vertebra by needling A-shi acupoints combined with stretch therapy. Methods :128 patients with transverse process syndrome of third lumbar vertebra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66 cases)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4.12.043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6卷腰三横突综合征是临床常见腰腿痛疾病之一,好发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此病多由慢性劳损所致,本病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腰三横突尖部有固定的压痛,时轻时重、劳累后加剧,晨起或弯腰时疼痛加重,弯腰直起时困难,发作时腰肌紧张,疼痛多呈持续性,并可触及增粗的条索状硬块,甚者伴下肢牵涉痛,常可放射至臀部、股部和大腿外侧乃至膝关节平面。

祖国医学认为属“痹症”范畴,因局部外伤、劳损、复感风寒湿邪侵袭腰部使其经络气血运行受阻,其病机为气滞血瘀,经络不通,不通则痛。

通过针刺配合拉伸治疗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松解筋膜,消除局部炎症反应因子,疏通局部经络、经脉,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临床上治疗本病的方法很多,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拉伸治疗本病6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128例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均来源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附属北方医院门诊,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66例,男41例,女25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4岁;病程3个月内有32例,3~6个月有14例,6~12个月有13例,1年以上有7例,最短14 d,最长20年。

对照组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10 d,最长15年。

2组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①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有突然弯腰扭伤、长期慢性劳损或腰部受凉史;②单侧或双侧腰部疼痛或酸痛,晨起或弯腰时疼痛加重,久坐直起困难,有时疼痛沿大腿向下放射到膝部;③体征:患侧腰三横突处有固定点压痛并可触及活动结节或纤维条索状物;④ X线摄片可示第三腰椎横突过长或左右不对称,腰三或腰四棘突偏歪后关节不对称,横突尖部密度增高变白[1]。

1.3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年龄在20~64岁的中老年患者;③在治疗期间无其它治疗方法干扰者。

1.4排除标准①腰椎骨折、脱位,骨质疏松、肿瘤、骨结核、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脱出症、腰肌纤维组织及其它引起腰痛的疾病。

②患者患严重皮肤病者,如牛皮癣、皮炎、体股癣等。

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心血管、肝、肾、胃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

④患者及家属不配合治疗,中途接受其他治疗方法,未能坚持完成疗程,影响疗效观察,随访资料不完整者。

1.5检查方法1.5.1. 经筋规律阿是穴命名经筋学说中的规律性阿是穴,即“结筋病灶点”。

也是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应的“阳性反应点”,在指下触诊,均有痛性结节或条索[2],符合经筋理论结筋病灶点规律。

“次”,是经筋学说中规范定位的结筋病灶点,有“旁”“周围”之意,结筋病灶点包括传统腧穴,而定位有别于传统腧穴,在传统腧穴周围,以相邻近的腧穴名加“次”而命名[3]。

如:“气海俞次”,即气海穴,包括气海穴临近的肌肉韧带。

1.5.2 检查方法按照《中国经筋学》[2]的经筋查体方法,在腰三横突周围查找规律性阿是穴(结筋病灶点)。

触诊时,分别运用拇指的指尖、指腹及食指与中指的指腹,同时,运用指力、腕力协调配合,对病变区域做循、触、按压、滑动、切等手法,并由轻到重由浅入深进行检查。

通过正常与异常触觉的对比方法,确定阳性病灶的部位、大小、质地的软硬等特征。

明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确定结筋病灶点。

1.5.3 检查结果依据经筋查体方法,腰臀部共有2条经筋循行线经过,分别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而临床常见的腰三横突综合征,并非单纯在某一条经筋患病,多数为多条经筋同时患病,所以在临床触诊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时,常在腰部的近端及远端经筋循行线上查找疼痛点,以下是通过经筋查体方法,查得的腰臀部两条经筋病灶点的分布。

①足太阳膀胱经结筋病灶点为肾俞次、气海俞次、大肠俞次、关元俞次、小肠俞次、志室次、秩边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