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小儿便秘的根本方法

防治小儿便秘的根本方法
防治小儿便秘的根本方法

宝宝便秘,妈妈常常不知所措,有的妈妈很依赖药物治疗,比如用“开塞露”一用就通,但医生提醒,这样只会养成宝宝依赖开塞露排便的不良习惯,造成更顽固的便秘。只有改善饮食习惯和食物结构、训练排便习惯才是治疗小儿便秘的根本方法。

宝宝便秘的原因是什么?

宝宝出现便秘,许多妈妈都以为是太热气了,上火了,其实便秘可能由许多原因引起。

①饮食不足:进食太少,大便随之减少,长期饮食不足,可致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瘦弱,蠕动无力,引起顽固便秘。

②食物成分结构不良:这与大便的性质密切相关,如果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过高、食物中缺乏渣滓、食物中含大量钙化酪蛋白,均可引起便秘,如牛奶中含钙较人奶多,因此以牛奶喂养的小儿较母乳喂养的小儿发生便秘的机会多,这也是人们认为喂食奶粉易“上火”的原因。

③肠功能失常:生活无规律和缺乏按时大便的习惯,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最终导致肠肌松弛而便秘。各种慢性病使肠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也可出现便秘。

④疾病因素:如肛裂、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等也可引起便秘,此外,便秘还与遗传和体质因素有关。

⑤精神因素: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的改变及突然受精神刺激等因素,也可导致便秘的出现。

宝宝便秘该怎么办呢?

徐雯主任介绍,便秘反复出现,易引起营养不良、肛裂、痔疮和直肠脱垂,故应争取早期治疗、早期预防。

①改变饮食结构:主张母乳喂养,乳母应注意饮食均衡,不宜过食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肉、虾、蟹等,应尽可能多吃青菜和水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现便秘时,可另加润肠食物,如加糖的菜汁、橘子汁、蜜糖水、甜炼奶等。

②人工喂养儿易发生便秘,可适当减少牛奶的喂入量,添加辅食,如牛奶中加糖,喂食蜂蜜、梨汁、橙汁、番茄汁、菜汁等,以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幼儿可多进食蔬菜、水果、粗粮、番薯等。

③对营养不良的患儿应加强营养,增强体力,使腹壁和肠壁增厚,张力增加,从而改善便秘的症状。

④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建议小儿要做到每天排便一次,最好是在每天晚餐后排便。非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轻易更改排便时间,不随意减少排便次数。对于便秘患儿,便前可先让其做下蹲动作,增加腹压,或顺时钟方向按摩腹部,促进肠管蠕动,达到排便的目的。

⑤中药对小儿便秘具有良好的效果,中医认为,本病为胃肠结热、津亏肠燥而致,治宜滋阴清热、润肠通便为原则,可用火麻仁、瓜蒌仁、牛膝、知母、玄参各10克(婴儿酌减),煎水饮用以治便秘。

⑥忌食辛辣燥热之品,如姜醋蛋、辣椒、羊肉等,饮食宜清淡,可多食用雪梨煲猪胰汤、胡萝卜马蹄煲脊骨汤、菜干煲脊骨汤、节瓜煲脊骨汤、番薯糖水等。

儿科 小儿便秘(功能性便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小儿便秘(功能性便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诊断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 (1)排便时间延长,严重者每次排便时间可长达30分钟以上,便次少于3次/周,粪便干燥坚硬。 (2)重者大便困难,干燥如栗,有排便不尽感,可伴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便时肛裂出血等症,长期依赖开塞露等药。 (3)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 2.西医诊断:参照《新生儿/幼儿功能性便秘(FC)罗马Ⅲ诊断标准》、《儿童/青少年FC罗马Ⅲ诊断标准》。 新生儿/幼儿FC罗马Ⅲ诊断标准: 新生儿~4岁幼儿至少出现以下2条症状,达1个月。(1)每周排便2次或小于2次;(2)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后每周至少有1次失禁发作;(3)有大便潴留病史;(4)有排便疼痛和费力史;(5)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团块;(6)粪便的最大直径曾堵塞过厕所;伴发症状包括易激惹、食欲下降和(或)早饱。随着大量粪便排出,伴随症状可很快消失。 儿童/青少年FC罗马Ⅲ诊断标准: 年龄至少为4岁儿童,必须满足以下2条或更多,且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标准;(1)每周排便≤2次;(2)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3)有大量粪便潴留或有与粪便潴留有关姿势;(4)有排便疼痛或困难病史;(5)直肠内存在大粪块;(6)大块粪便曾堵塞厕所管道病史。确诊前至少2个月满足上述标准,并且每周发作至少1次。 (二)证候诊断 1.实证 (1)肠道实热证:大便干结;口干口臭。腹中胀满或痛;五心烦热;小便短赤;脉滑数;舌红苔黄厚或燥。 (2)肠道气滞证: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腹满胀痛。肠鸣矢气;嗳气或口苦;胸胁胀满、烦躁易怒或郁郁寡欢;纳食减少;舌苔白厚、脉弦。 2.虚证

小儿推拿治疗便秘

缘缘老师评论:关于宝宝便秘,通常我们会分析一下引起便秘的原因。 第一个常常出现也是很多妈妈们忽略的就是小宝宝肠蠕动能力差,所以饮食不节制,特别容易导致宝宝积食,消化不良引起便秘,还有就是蔬菜比例太低。这种情况,采取7分饱的喂养原则,配合能促进肠蠕动,改善消化吸收的手法,最简单的就是 通便四大手法: 1、顺时针摩腹5分钟。以肚脐为圆心,用手掌或者食中指指端顺时针方向在宝宝的肚子上缓缓转圈。 2、揉天枢穴1-2分钟,100-150次。用大拇指指腹揉腹中部、肚脐旁开2寸的天枢(肚脐旁开宝宝的2个拇指宽度)。 3、推下七节骨100-300次,用拇指或食中二指面自上向下从宝宝腰部最低点的凹陷处推至尾骨最低段

4、揉龟尾穴100-300次分钟。用手顶住宝宝尾骨最下端,往上方向按揉,力度适中,不要太轻,单页无需太重 还有不少宝宝是因为火气大引起的便秘,通常拉出来的便便很黑,很硬,有时呈现羊屎蛋,那么这种情况则建议给宝宝加上清热的手法:清大肠经(食指侧面指根推向指尖)300-500次,退六腑300:推三关100,作为阴阳平衡法帮助清五脏六腑之实热。这套手法配合上面的通便四大手法效果也是很不错。

而今天留言的这位妈妈的宝宝便秘已经2年之久,便秘已经不是单纯蠕动能力差以及内火大的问题了,而是无水行舟,阴液不足。所以她按着我博客里面我给别的妈妈的建议按摩方案收效甚微,后来给我留言后,我给她改了一下方案,加上滋阴特效穴:揉二人上马穴(手背第四、第五掌骨小头间)和推涌泉(涌泉穴往足跟方向推)之后很快就见笑了。今天收到她的留言,我也很开心,故此,把这个便秘的按摩方法再跟大家分享一下!! 二马穴

小儿推拿的作用和最佳年龄段

小儿推拿的作用和最佳年龄段 小儿推拿是中医上一种有效防治疾病的方法,爸爸妈妈们学会推拿的手法可以适当为宝宝进行推拿按摩,做好预防疾病的措施,减少宝宝生病的机会。那么,小儿推拿的作用和最佳年龄段是什么呢?下面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推康复门诊治疗师龙丽娟为大家介绍相关的知识。 专家介绍: 龙丽娟 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推康复门诊治疗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科针灸推拿专业,擅长于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鼻炎、咳嗽、疳积、便秘;产后乳汁不通,乳痈,乳汁不足等。 小儿推拿的作用 1、推拿巧助宝宝睡眠 宝宝表现出来睡眠不好,治病得寻根,我们首先要确认导致宝宝睡眠不好的原因是什么,是受到了惊吓,还是肚子不舒服。中医有一个说法:胃不和则卧不安,一定要把睡不好的原因先找出来。如果是吃多了不消化,可以用刚才介绍的掐四缝方法,分腹阴阳,抹腹这三种方法来帮助宝宝睡得好一点;如果是受到了惊吓的话,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比如掐十宣,也就是掐十个手指端,一掐一揉,这个手法有一点刺激,但是对于定惊定神的作用还是蛮好的。

宝宝啼哭,除了掐十个手指端,还有一个方法,抹都脉,膀胱经,从背部的大椎穴开始,这为都脉,两边盘开1.5到3寸,都是膀胱经,可以用中指定都脉,往下捋顺,就单一的手法做10到15分钟,手法作用作用于包括肺、心,脾、胃,肾等脏器,有定神镇惊的作用,对晚上小朋友夜啼效果特别好。 2、推拿防治风寒或风热型感冒 如果是风寒型感冒,向大家推荐一个手法:推三关。三关在人体的手肘部,前臂的内侧面,挠侧面,也就是拇指的同一侧,从阳池推到曲池,用食、中两指指腹作直线直推法,大概做100到300下。以防太干,可以先下一点介质油,推到微微发热的程度。这种方法适合用于风寒型感冒,或者寒咳。 如果是风热感冒的话,可以配清天河水穴。清天河水穴位于前臂手肘的内侧面,从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用食、中两指的指腹作直线推法操作。100到300下左右,推至出痧效果最好。 小儿推拿的作用原理 小儿推拿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理论,涉及经络学说、五行学说,这些都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作用原理是,利用医者的手,在小孩子的特定部位上进行各种手法的操作,以达到治疗、预防的目的。穴位操作有没有效果?举一些日常生活的例子,比如临床上的针灸,可以用来治疗面瘫、脑瘫,甚至胃痛,便秘等等疾病。成人推拿治疗腰痛、颈痛,这些都是有不错效果的。小儿推拿也是从这一套原理发展而来,治疗的效果不可否认。 小儿推拿的最佳年龄段 小儿推拿是一个治疗的方法,也是一个防病的方法,是一门防与治相结合的学科,是上下5000年历史留下来的宝贵经验,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治病的记载,在

小儿便秘不能吃什么,小儿便秘的注意事项

小儿便秘不能吃什么,小儿便秘的注意事项 文章目录*一、小儿便秘的饮食和注意事项1. 小儿便秘的饮食注意事项2. 小儿便秘的其他注意事项*二、小儿便秘的简介*三、小儿便秘的高发人群和危害 小儿便秘的饮食和注意事项 1、小儿便秘的饮食注意事项 1.1、糖:糖能减弱胃肠道的蠕动,使病情加重,所以少吃为宜。 1.2、柿子:柿子食用后可以减少肠液分泌而发生便秘、习惯性便秘患者不宜食用。 1.3、高梁、莲子:高梁及莲子收涩固肠作用较强,食用后易使病情加重。 1.4、糯米:食用糯米不易消化,而且易使人生热,导致大便干燥、坚硬。 1.5、蛋白质或钙质过多的食物:此类食物若摄入过多,则易使大便成碱性,干燥而量少,难以排出,所以应减少食用。 2、小儿便秘的其他注意事项1、饮食调理很重要 宝宝的肠胃需要我们小心呵护,功能性便秘很多是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饮食调理非常重要。 主食是乳品的小婴儿,胃肠功能发育不全,肠蠕动迟缓,加上乳品经消化后产生的残渣少,自然缺乏大便。有些牛奶中糖量不

足,或者蛋白质过高,也容易导致大便干燥。可以给宝宝空腹喝一点蜂蜜水,或者在奶里加糖,适当的时候添加辅食。 对大一点的宝宝,已经开始吃含淀粉、蛋白质或纤维类辅食,可以让宝宝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粗纤维比较多的蔬菜水果如香蕉、橘子、藕、白菜、韭菜等都能起到很好的润肠作用。 2、生活规律定时排便 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定时排 便的习惯,也是预防便秘很重要的方法。 缺乏规律睡眠,尤其是夜晚不睡、白天多睡的宝宝,最易发生便秘。宝宝3个月左右,大人就可以引导宝宝逐渐形成定时排便 的习惯了,一个舒适可爱的便盆能起到不小的作用。有时宝宝会 因为贪玩而忘了解决排泄问题,大人最好能及时提醒。 3、运动有益健康 适当增加宝宝的活动,运动量大了,体能消耗多,肠胃蠕动增加,容易产生饥饿感,进食的情况一定不错,自然排泄也旺盛很多。 给半岁内的小宝宝多做抚触、做被动操。稍微大一点的宝宝可以在大人的引导下多做比如散步、跑、跳之类的有氧运动。 小儿便秘的简介小儿便秘是由于排便规律改变所致,指排便 次数明显减少、大便干燥、坚硬,秘结不通,排便时间间隔较久(2天),无规律,或虽有便意而排不出大便。小儿便秘可以分为功能

小儿便秘治疗浅谈

小儿便秘治疗浅谈 发表时间:2013-04-11T11:33:20.9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4期供稿作者:葛国岚[导读] 近年来由于饮食、环境、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小儿便秘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葛国岚(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中医科河南郑州 450053)【摘要】便秘为小儿常见疾病,大肠传导功能失司是导致本病的直接原因,机体气机、津液运行失调也与本病发病有密切关系,笔者运用脏腑辨证理论治疗本病,调气机,布津液,取得较佳的临床疗效。【关键词】小儿便秘肺热下移肝气郁结肝郁脾虚中土虚寒积滞内停阳气不振冷积内停胃肠燥热【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341-02 近年来由于饮食、环境、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小儿便秘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本病多可自行缓解,症状重者则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给患儿及家长带来诸多困扰。长期便秘大便停滞大肠,引起腹胀不适,可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大便干结不畅,排便疼痛,使患儿产生恐惧心理,不敢自行排便,甚者排便每依赖开塞露等泻下药物帮助;便秘日久可能并发肛裂、痔疮等疾病。故便秘虽为小疾,亦可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 中医药治疗本病有丰富的经验,如能准确辩证施治,多获良效。《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曰:“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粪便的排出与大肠的传导有直接关系。但只有脏腑气机调和,津液输布有序,才能维持大肠正常传导功能。故治疗本病不能一味通腑泻下,而应辨脏腑,分虚实,明证论治,气和、津润则大便自通。笔者试从近年来临床案例浅谈本病治法如下: 1 肺热下移 患儿,男,4岁,2010年4月就诊。近一月来间断发热,咳嗽,咳痰,流浓涕,咽红,时有腹胀,腹痛,大便3到5日一行,干结难出,舌红,苔黄腻,脉浮滑数,右寸稍大。证属:风邪犯肺,痰热内郁,肺热移于大肠。治以宣肺化痰,清热通腑。方用麻杏石甘汤、泻白散、宣白承气汤加减。处方:炙麻黄4g,杏仁9g,生石膏15g,浙贝9g,地骨皮6g,桑白皮6g,生大黄3g,瓜蒌皮9g,山楂9g,炒枳实6g,甘草3g,4付。服后咳嗽减轻,大便通,舌红,苔薄黄,脉滑,继用上方去生大黄、山楂加北沙参9g,麦冬9g,3付,咳嗽止,大便正常。 《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大肠手阳明之脉……下入缺盆,络肺。”《素灵微蕴》:“肺与大肠表里同气,肺气化精,滋灌大肠,则肠滑便易。”本例患儿伤于风邪,肺失宣降,痰热内郁,症见反复发热咳嗽;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失宣则津液失布,肠道失润,肺气不降,则大肠传导无力,肺热下移,则肠燥津伤,大便干结。麻杏石甘汤、泻白散宣肺泄热,宣白承气汤清肺通肠,三方合用,使外邪、痰热上下分消。肺与大肠相表里,脏病及腑,由肺病而致大便干结者当重在调肺,补虚泻实,以复肺之宣降,为下病而治上法。 2 肝气郁结 患儿,女,3岁,2011年3月就诊,大便干结半年余。患儿面色可,脾气急躁,纳食量多,多饮,大便3到5日每用一行,干结排出,舌边红,苔腻微黄,脉弦滑。证属:肝气郁结,腑气不利,阳明燥结。治以:大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9g,黄芩6g,清半夏6g,芍药9g,生大黄3g,枳实6g,火麻仁10g,瓜蒌子9g,桃仁6g,青皮6g,玄参6g,生地9g,5付。服药期间大便2日一行。继用上方7付。服药后大便正常。3月后,便秘又发,仍遵疏肝调和之法,先以大柴胡汤加减双解少阳阳明,继用小柴胡汤加减疏通三焦气机,便秘至今未发。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小儿肝常有余,且情绪多变,喜怒无常,易致肝气郁结;肝胆气郁,疏泄失常,三焦不畅,使大肠通降无力,津液运行失调。大柴胡汤疏肝通腑,通调三焦气机,泻下大肠燥结,标本兼治,对肝气郁结,胃肠燥结者效果极佳。如经泻下后,大便得通,阳明邪去,苔白者,可继用小柴胡汤疏肝健脾,疏通中上二焦气机,使津液下,胃气和,则大便自调。 3 肝郁脾虚 患儿,男,13岁,2010年6月就诊,便秘一年余。患儿面色稍黄,眉心窄,脾气急,少语,纳食量减,大便2到5日一行,便干不畅,时难排出,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右关稍弱。证属:肝郁脾虚。治以:疏肝健脾。方用:逍遥散加减。方药:柴胡10g,白芍10g,茯苓10g,薄荷5g,当归10g,枳壳6g,火麻仁12g,白术10g,制何首乌15g,决明子9g,青皮6g,焦栀子9g,生姜3g,炙甘草5g,6付。在诊,服后大便通畅,纳食增加。上方去枳壳、栀子加熟地10g,6付,大便正常。 肝属木,主疏泄,脾属土,主运化,脾气的升清和运化依赖肝木之调达疏泄。肝失疏泄,则脏气通降失调;肝木克土,脾失健运,气血化源不足,津液失布,大肠失润,糟粕燥结。逍遥散疏肝养血,健脾生津,可调气润肠,复大肠之通降。 4 中土虚寒 患儿,男,5岁,便秘3月。家属诉,既往大便正常,5月前因发热感冒服药治疗后,腹泻一周,服止泻药物继而大便干结至今,期间曾多次服用润肠通便泻下药物,便通又复干结。面色黄暗,自汗,盗汗,偶有腹痛不剧,大便2到3日一行,干结难排,舌淡,苔白,脉无力。证属:脾胃虚寒。治以:温中健脾。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方药:黄芪10g,白芍10g,桂枝6g,生姜6g,炙甘草3g,大枣6g,酒大黄5g,4付。服后大便一日一行,排出顺畅。继用上方减大黄为3g,加当归9g,5付,服后大便正常。 脾胃为中焦气机之枢纽,脾胃健运,清阳得升,浊气下降,则腑气通畅。本例患儿感冒服用寒凉药物,中阳受伤。脾胃为后天之本,营卫气血生化之源。中土虚寒,脾不升清,津液亏损则肠燥失润,大便干结;化源不足,营卫虚弱,见自汗盗汗;胃失和降,浊阴停滞,腑气不通,大便难行。黄芪建中汤健脾温中,补虚和营,复阳气推动,使阴津充盈,大便自通。若虚实夹杂见积滞内停症著者,可加大黄消积通便,大便干结明显者,加当归、苁蓉之品润肠治标。 5积滞内停 患儿,男,3岁,2011年4月就诊,大便干结2月余。面色稍黄,鼻根部见横青筋,夜寐不安,磨牙,头汗多,发竖乏泽,脾气急躁,纳食量减,大便干结3到4日一行,时难排除,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证属:积滞内停。治以:消积导滞。方用:枳实导滞丸加减。方药:炒枳实6g,炒白术10g,清半夏6g,大黄3g,黄芩6g,黄连3g,炒六神10g,莱菔子10g,茯苓10g,泽泻10g,山楂10g,青皮6g,大腹皮6g,4付。服后大便排出,纳食增,磨牙减轻,舌淡红,苔腻微黄。上方去黄连、青皮加连翘6g,陈皮6g,4付。服完大便正常,仍有磨牙,予口服肥儿疳积颗粒,健胃消食口服液一周,便秘未发。

一定要牢记的小儿推拿组合手法

很多妈妈告诉我,说有时候案例那么多,穴位那么多,记起来挺让人头疼的。这里,我整理了几套常用的组合手法,推荐给爸爸妈妈。宝宝健康的时候,这些手法可以作为日常保健的按摩,宝宝生病的时候,这些手法更是能有效帮助宝宝抵御疾病。 头部按摩法 每天帮宝宝做一套头部按摩,可以治疗鼻炎、假性近视,弱视,感冒,头痛,眼胀眼压高导致脑供血不足等症状。具体手法为: 开天门100-150次,天门又名攒竹,是两眉头的中心点至前发际处的一条直线,简单的说就是额头的正中线,用两只手的大拇指轻轻的自眉心交替直线推动至前发迹线。 推坎宫100~150次,坎宫是眉头至眉梢延伸至太阳穴的一条弧线,用两个大拇指的正面从印堂穴沿着眉毛向眉梢分推。 揉太阳100~150次,用中指指端轻轻按揉太阳穴。 轻抚眼球50次,用大拇指轻抚眼球,从内眼角推向外眼角,可以把眼球分上中下三份,手法轻柔,速度缓慢,相当于我们擦眼泪的力度即可。 擦鼻翼两侧100~200次,用两手食指或大拇指沿两侧鼻翼上下快速擦动。 按揉迎香穴2~3分钟,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的中点,旁开寸处的鼻唇沟陷中,用中指或大拇指指端按揉。 揉耳后高骨100~150次,耳后高骨位于两侧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的凹陷中,用两个大拇指或中指端按揉。 拿风池50次,风池穴位于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用拇指和食、中指的螺纹面相对用力捏、提、揉。 拿肩井2~3分钟。肩井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治外感四大手法:(简称四大手法) 当宝宝出现感冒症状时,可以用治外感的四大手法给宝宝推拿。这套手法具有疏风解表、止头疼的作用。无论是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或是流感、病毒性感冒,使用这套手法都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具体手法为: 开天门100~150次,用两只手的大拇指轻轻的自眉心交替直线推动至前发迹线。 推坎宫100~150次,用两个大拇指的正面从印堂穴沿着眉毛向眉梢太阳穴方向分推。 揉太阳100~150次,用中指指端由轻到重按揉太阳穴。 揉耳后高骨100~150次,用两个大拇指或中指端按揉两侧耳后高骨。 发汗四大手法: 如果宝宝患了风寒感冒,因为着凉而不发汗,头疼不舒服,就可以用发汗四大手法给宝宝按摩一下,能够发汗止头痛。用于外感无汗、发热头痛。具体手法为: 掐心经3~5次,位于中指末节的螺纹面,用大拇指指甲掐。 重揉太阳穴50~100次,用中指指端按揉太阳穴,力道稍重。 掐揉二扇门200~400次,用两只大拇指指甲掐揉位于中指指根两侧凹陷中,这个穴位是发汗的特效穴 拿风池50次,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指面相对提捏揉风池。 固表止汗四大手法: 如果宝宝汗特别多,无论吃饭、运动或是睡觉,动不动就一头汗,妈妈可以用固表止汗的四大手法给宝宝推一推: 补脾经300次,脾经位于大拇指,顺时针方向旋推大拇指的指腹处。 补肺经300次,肺经位于无名指,顺时针方向旋推无名指指腹。

小儿便秘危害多 绝不可轻视了

小儿便秘危害多绝不可轻视了 据统计,我国城市儿童(12岁以下)便秘者占19.8%,大约每5名儿童中就有一名便秘患儿。国外资料报道儿童便秘发生率为3%~8%,其中90%以上为功能性便秘。儿童便秘原因1、食物成分不当造成的便秘:造成宝宝便秘可能是摄入的食物成分不当造成的,如果食物当中含有大量蛋白质,但是碳水化合物不足,肠道菌群就会发生改变,肠内发酵过程少,大便就容易呈现碱性,变得干燥。而如果食物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比较多,肠道发酵菌就会增多,发酵作用也随之增加,呈现的酸性多,大便容易呈现酸性,所以大便的次数会增多而软。而如果食入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高,那大便就会比较润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给小儿进食大量的钙化酪蛋白,会导致粪便中含有多量的不能溶解的钙皂,粪便增多并且容易便秘。小儿偏食、不喜欢吃蔬菜,喜欢吃肉也容易因为纤维素太少而发生便秘。2、饮食不足造成的便秘:婴儿喝的母乳或奶制品中,如果奶中糖量不足会导致肠胃蠕动变弱,大便变得干燥。如果长时间饮食不足有可能会引起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张力变低,甚至会发生萎缩,导致收缩力减弱,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便秘。3、肠道功能失常造成便秘:生活不规律或是缺乏按时大便的训练,会导致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继而导致便秘。学龄前儿童有可能会因为清晨无大便的情况,上课时间又不能随时排便,经常憋住大便也是导致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而一些常用泻剂或灌肠,缺少体力活动等也容易导致便秘。小儿如有营养不良、佝偻病、高钙血症、皮肌炎、呆小病以及先天性肌无力等都会导致肠壁肌肉乏

力,引起功能失常而便秘。除此之外,交感神经功能失常、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常常会导致便秘,服用一些药物也有可能会导致孩子肠蠕动减少而产生便秘,如抗胆碱能药物、抗酸剂、某些抗惊厥药、利尿剂和铁剂等。4、体格与生理异常导致便秘:小儿发生肛门裂、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脊柱裂或是肿瘤压迫马尾等都有可能会引起便秘。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应该进行肛门指检、下部脊柱和会阴部检查等。也有一些小儿发生便秘是因为家族遗传的关系。5、精神因素导致便秘:小儿突然受到精神刺激、或是遭受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变,这些都有可能会引起短时间的便秘。儿童便秘危害多有的家长认为便秘不过是大便干燥,排便费劲,算不了什么大病。便秘的确算不了什么大病,但是危害却不小,对儿童健康损害大。肛裂约25%的便秘儿童有肛裂。正常排便时肛门不会受损伤,但如果肛门及肛管所承受的压力超过一定程度,就会造成肛门撕裂出血。便秘导致肛裂后,由于排便疼痛,会人为抑制排便,拖延排便时间,继而造成粪便水分在肠道中被吸收,大便更加干结,下次排便就会更加痛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影响身体和智力发育长期便秘、便臭容易导致儿童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大肠中的细菌能将肠道中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分解成氨、硫化氢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长期便秘,有害菌产生的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而被肠道吸收,如果超出肝脏的解毒能力,这些毒素就会损害神经,造成儿童智力受损,使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以及语言能力和记忆力都受到影响。如果儿童反复出现便秘,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就会逐渐减退,不仅重要的营养成分不能送往全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及禁忌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及禁忌 1、小儿推拿适用对象为9周岁以内的小儿。 2、给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推拿后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推拿时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 锉平。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推拿。 5、小儿皮肤娇嫩,按摩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 肤破损。 6、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 先主穴,后配穴。“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在临床实践中 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如果仅按摩一侧手 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按摩左手。 7、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10—20分钟。但是由于病情和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 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反之,次数少,时间短。一般每 日1次,重症每日2次。需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病7天至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数日,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做保健性按摩,针对不同的系统,可以进行每日1次或隔日1次的规律性按摩。推拿时穴位可以相对治疗时少取,刺激程度应略低,时间可以保持在15分钟左右。 8、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和、轻快、持久。 9、在施行手法时要注意小儿的体位姿势,原则上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 10、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 11、每次给孩子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毛病,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12、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儿推拿治疗前,必须有明确的诊断。如果家长不能肯定,请先送 医院就诊!小儿疾病,瞬息万变、刻不容缓,请家长不要疏忽大意。此点切记切记啊! 摩腹法——健脾开胃 腹部按摩能保健养生,这早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就有记载。我国唐代名医、百岁老人孙思邈也曾经写过“腹宜常摩,可祛百病”。

大建中汤治疗小儿便秘的经验

?300?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4年第26卷第5期 常厚度,对照组肠壁恢复正常厚度时间平均需要5.6d。 上述结果表明,大建中汤可明显缩短缺血性结肠炎腹痛、便血、禁食、肠壁恢复正常厚度的时间。对照组缺血性结肠炎愈后常出现的肠管局限性扩张不良,而大建中汤组未见扩张不良的病例,表明大建中汤可提高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康复质量。 (柽坤摘译) 285 大建中汤治疗小儿便秘的经验〔日〕/福富悌…∥汉方医学. -2003,27(2).-23~25 以便秘为主诉,给予饮食疗法和规律性排便指导仍无改善的5例患儿(男3例、女2例,年龄6个月~5岁),每天给予大建中汤0.3g/kg、分2或3次服用。 结果:服用大建中汤后5例全部症状改善,便秘评价分数由治疗前的(6.20±1.79)降至(2.80±1.30)。其中1岁以下者平均降低1.5分、1岁以上者平均降低4.25分。 病例1:2岁男童,每周排便1次,便质硬、量大,无腹痛。属于轻度便秘,因饮食疗法未见改善,给予大建中汤1周后好转。 病例2:4岁男童,每周排便2次,便质硬、量少,时伴有腹痛。属于中度便秘,使用刺激性泻药只能一时性改善,给予大建中汤2周后症状改善。 病例3:8个月大女婴,每周排便1次,便质硬、量少,无腹痛。属于中度便秘,用饮食疗法、规定排便时间以及灌肠治疗仍反复不愈。给予大建中汤2周症状改善。 病例4:6个月大女婴,每周排便2次,便如泥状或水样便、便量少,无腹痛。属于中度便秘,饮食疗法无效,给予大建中汤1周后症状好转。 病例5:5岁男童,每周排便1或2次,便质硬、量少,常有腹痛。属于中度便秘,应用饮食疗法及刺激性泻药便秘反复不愈,给予大建中汤1周后改善。 据报道,用大建中汤治疗90例便秘患儿,有效率为79.2%,其中6个月以内的患儿无明显改善,3~6岁者87% 改善。本次治疗中约3/5中度以上改善,大建中汤治疗1~2个月后停药,只有1例因与排便习惯有关出现反复。表明大建中汤治疗小儿习惯性便秘安全有效。 (柽坤摘译) 286 97 733例患者针刺不良反应的前瞻性研究〔英〕/Melchart D…∥Arch Intern Med.-2004,164(1).-104~105 2001年7月共有9 429名至少经过140h正式针刺培训(19%>350h)的德国医生被委派参加试验工作。53%的人为普通医生、20%为矫形外科医生、9%为内科医生、18%为其他各类专家。每次治疗结束,医生都要报告是否发生了不良反应(任何可能与针刺有关的不良事件),包括出血、针刺痛、血肿、感染、忘记起针和其它。严重的不良反应须在24h内向研究中心报告。 结果:截至2002年4月5日,共获得7 050名医生报告的97 733例患者[平均年龄(55.0±15.5)岁;女性80.5%]的资料。平均每例患者针刺的次数为(7.8±2.4)次,总次数超过了760 000次。平均每次用针12.6根。6 936例患者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7.10%),最常见的有:针刺痛3 202例(3.28%)、血肿3 114例(3.19%)、出血1 346例(1.38%)、忘记起针242例(0.25%)、其它674例(0.69%)。另有局部皮肤刺激症状173例、症状加重118例、头痛38例和疲劳26例。出现严重的潜在不良反应6例:其中气胸2例,抑郁加重、急性高血压危象、血管迷走性神经反应、急性哮喘发作伴高血压和心脏病各1例。医生报告不良反应的百分比有很大的变异性:58%的医生未报告单个病例,22%只记录了10%,15%记录了10%~50%,3.9%记录了50%以上(分析限制在至少有10例患者记录的2 900名医生中)。 研究结果证实了一些早期报告的针刺治疗的有关结论,即合格的行医者采用针刺治疗是安全的。只有德国医生中的针灸师参加试验,轻微不良反应的类型和频率与其他国家的医生、理疗师和传统针灸师的所见略同,尚未见有关于严重不良反应

小儿便秘

幼儿便秘的原因及防治 幼儿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其原因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功能性便秘,这一类便秘经过调理可以痊愈;另一类为先天性肠道畸形导致的便秘,这种便秘必须经外科手术矫治。绝大多数的幼儿便秘都是功能性的。 幼儿饮食太少,消化后的余渣就少,自然大便也少。如长期饮食不足,则形成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缺乏力量,不能解出大便,可出现顽固性便秘。 大便的性质与食物成分有关,如果食物含有多量的蛋白质而缺少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则大便干燥而且排便次数少;如果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则排便次数增加且大便稀软;如果食物中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高,则大便润滑。某些精细食物缺乏渣滓,进食后容易引起便秘。 有些儿童生活没有规律,没有养成按时起居和解大便的习惯,使排便的条件反射难以养成,导致肠管肌肉松驰无力而引起便秘。 此外,患有某些疾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等,可使肠管功能失调,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可出现便秘症状。 幼儿一般每天1-2次大便,便质较软,若两到三天不解大便,而其他情况良好,有可能是一般的便秘。但如果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等情况,就不能认为是一般便秘,应及时送医院检查。幼儿一天一次大便属于正常,但有的小儿两到

三天解一次大便,而且大便质软量多,也属正常。小儿发生便秘以后,解出的大便又干又硬,干硬的粪硬刺激肛门产生疼痛和不适感,天长日久使小儿惧怕解大便,而且不敢用力排便。这样就使肠子里的粪便更加干燥,便秘症状更加严重。 目前由于营养不良导致的便秘已经不多了,主要是营养过剩和食物搭配不当导致的便秘。很多孩子的父母一味地增加孩子的营养,让食物中的蛋白质量很高,而蔬菜相对较少。当今儿童食品工业飞速发展,许多高级的儿童食品都是些精细粮食制品,缺少渣滓,小儿很少吃粗纤维及含渣多的食物,容易导致便秘。 对幼儿来说,合理的食物搭配不仅可以预防便秘的发生,而且对便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食物中鱼、肉、蛋与谷物的比例要适当,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让孩子吃一些玉米面和米粉做成的食物。要训练小儿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 对于发生便秘的孩子,可用如下几种简便方法: 1. 按摩法:右手四指并拢,在孩子的脐击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揉按摩。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排便而且有助消化。 2. 肥皂条通便法:用肥皂削成铅笔粗细、3厘米多长的肥皂条,用水润湿后插入婴儿肛门,可刺激肠壁引起排便。 3. 咸萝卜条通便法:将萝卜条削成铅笔粗细的条,用盐水浸泡后插入肛门,可以促进排便。 4.开塞露:将开塞露注入小儿肛门,可以刺激肠壁引起排便。

小儿推拿治疗宝宝便秘

小儿推拿治疗宝宝便秘 一、小儿推拿可根治小儿便秘 小宝总不爱拉便便,刚开始妈妈给她每天多喝水,但大便情况还是没有改善。慢慢发展到三四天才拉一次,大便和羊粪差不多干,有时还带几滴血,每次都只能用开塞露来帮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宝便秘这样厉害呢?成人便秘了可以吃药、针灸,宝宝便秘了又该怎样治疗呢? 小儿便秘表现为大便干燥难解,数日一行,虽然不是大病,但长期、反复便秘的儿童,可能会发展为肛裂便血、痔疮等。另外,小儿便秘也与口臭、龋齿、肥胖有一定的关系,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精神、食欲、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 小儿便秘多由饮食内容和生活的明显变化所致。母乳喂养不足,饮食以配方奶粉或牛奶喂养为主,又没有注意添加有益排便的辅食,常在婴儿期就产生便秘。到幼儿期,若以精细软类儿童食品为主食,或不习惯幼儿园全托环境,有大便常憋着。不规律的排便,使肠道动力紊乱,更容易发生便秘。很多妈妈都用开塞露或是肥皂水来缓解孩子的便秘,但这个方法只是通过刺激肠壁引起排便反射,治标不治本。如经常使用,直肠对开塞露的刺激会变得越来越不敏感。 这里为你推荐一种方法——小儿推拿,通过穴位—经络—脏腑,健脾和胃,调节脏腑功能,提高机体自然抗病能力,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而且推拿治疗小儿便秘不打针、不吃药,孩子感觉舒适,所以特别容易被接受。 推拿治疗小儿便秘以清热通便、健脾和胃为大法,手法运用清大肠、退六腑、摩腹、推下七节骨、揉龟尾等。操作方法如下: 1、清大肠:小儿大肠穴是食指桡侧缘这一条线,清大肠是从指根向指尖推3~5分钟。 2、退六腑:小儿六腑穴在前臂尺侧缘,从肘向掌根推3~5分钟。 3、摩腹:用手掌面在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摩动3~5分钟。 4、推下七节骨:用拇指面从第四腰椎沿脊柱推至尾骨尖2~3分钟。 5、揉龟尾:用中指端揉尾骨尖2~3分钟。 对于轻症便秘的患儿,妈妈可以鼓励孩子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加以矫正。当妈妈发现宝宝有不敢大便、大便疼痛、出血等状况时,就可能是已经便秘了一段时间,此时就应该前往医院治疗。直到宝宝不再有忍便的行为时,才有机会进入良性循环,否则,通常

探讨妈咪爱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讨妈咪爱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7-06-22T09:46:54.8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8期作者:关志刚 [导读] 对小儿便秘患者服用妈咪爱进行治疗,口味佳,易被小儿所接受,且服用比较的方便,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使用。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164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妈咪爱”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接收的小儿便秘患者11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观察组,每组56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饮食结构的调整,添加水果蔬菜的摄入量,并对患者进行正常的排便训练;此外,对治疗组患者口服妈咪爱。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服用妈咪爱的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5天之后,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其总有效率达到了60.71%,在服用2周之后,治疗小儿便秘的总有效率是94.6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21%,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便秘患者服用妈咪爱进行治疗,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妈咪爱;小儿便秘;临床观察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mammy love" in treating constipation in children. The object of the research method is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112 cases of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constipation received in December 2015 in January 2015,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reatment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56 cases in each group.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adjusted dietary structure,add fruits and vegetables intake,and patients with normal bowel training;in addition,the treatment group oral mother l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fter taking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in the treatment of mother love after fifth days,achieved good therapeutic effect,the total efficiency of 60.71%,taking 2 weeks after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constipation,the total efficiency is 94.64%,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3.21%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taking care of mammy love for children with constipation has obvious curative effect,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using in clinic. Keywords mommy love;children constipation;clinical observation; 在儿科门诊当中,小儿便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该疾病的治疗比较常用的泻剂药物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将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不能长期服用[1]。因此,必须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而“妈咪爱”是比较新型的一种多维乳酸营养剂,对治疗小儿由于肠道细菌紊乱所导致的便秘、厌食、腹泻以及腹胀等有不错的疗效[2]。笔者将对我院接受的7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接收的小儿便秘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4例,女38例,男女之间的比例约1.5:1,年龄在2个月-13岁之间,平均年龄是7.5岁。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观察组,每组56例。对全部患者进行诊断,发现均达到《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没有任何差异(P>0.05),存在可比价值。 1.2方法对治疗组与观察组患者进行饮食结构的调整,添加水果蔬菜的摄入量,并对患者进行正常的排便训练。在此基础之上,对治疗组患者口服“妈咪爱”药物,具体的服用办法是:小于1岁的患者,每天三次,每次0.5g;1-4岁的患者,每天三次,每次1.0g;大于4岁的患者,每天三次,每次 2.0g。服用时,将“妈咪爱”与幼儿食品、牛奶或者是与温水一起服用,水的温度不能高于40℃,治疗疗程为2周。在患者服用药物后的第5天和2周后,记录其排便的情况。 1.3疗效判定标准对全部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并判定。显效:患者恢复正常的排便,每天的排便次数为1-2次,大便较软;有效:患者还未恢复正常的排便,1-2天排便1次,但是大便变软并且排便的间隔天数不断缩短;无效:患者的排便的间隔天数没有发生改变,并且大便的性状没有得到改善[3]。 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8.0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t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2表示计数资料,当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服用妈咪爱的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5天之后,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其总有效率达到了60.71%,在服用2周之后,治疗小儿便秘的总有效率是94.6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21%,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小儿的肠道功能还没发育完全,小儿的肠道中的细菌常常处在不平衡的状态下,便秘患者的肠道中的环境异常,并且肠道菌群的分布状况失常。分链球菌可以对过氧化氢进行分解,并消耗氧,使得肠腔中的氧化还原电位被减少,从而创造出的环境处于厌氧状态,对肠道细菌的平衡状态进行改善,最终保证肠道功能的正常[4]。枯草杆菌对小肠消化吸收功能起到修复的功能,从而使肠蠕动恢复正常,加速患者便秘的治疗与恢复。小儿的食物成分喂养不恰当将会对小儿便秘造成一定的影响,小儿喂养的食物当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只有较少的碳水化合物,肠道菌群出现继发性的变化,进而降低了肠内容物的发酵过程,患者的大便比较容易呈现碱性,并且十分的干燥不易解。而在对小儿喂养牛奶,能够帮助便秘,这主要是由于牛奶当中含有很多的钙化酪蛋白,钙皂不易分解,从而使得小儿的粪便增加,加速排泄[5]。“妈咪爱”是一种多维乳酸菌,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枯草杆菌以及粪链球菌的微生态制剂,并且还包含了1.5亿只的活乳酸菌。乳酸杆菌能够加快碳水化合物的运动,进而生成很多的短链脂肪酸发酵,最终形成乳酸因其他的酸类物质,对肠道中的PH值得到降低的作用,使得肠道中的环境呈现酸性,而大便也会呈现酸性并变软,这样就便于排出,最终缓解小儿的便秘症状。 小儿的下消化道动力学失常或者是消化道发育不正常,都会对便秘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小儿的骨盆比较小,发育还不是很完全,所以其乙状结肠的位置比较高,小儿成长到5岁的时候才有可能达到恒定的位置,且小儿的直肠以及乙状结肠就会相对的变长,那么大便在小儿肠道中的滞留时间将会延长。另外,一些研究发现小儿的功能性便秘中出现直肠肛门动力学异常的情况,而“妈咪爱”药物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儿厌氧菌的保护功能以及屏障功能,避免出现引起肠道功能混乱的毒素出现,从而对粪便的成分进行改善,并缩短粪便处在直肠以及远端结肠时的滞留时间,最终改善小儿便秘的症状[6]。 在药物“妈咪爱”当中,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等,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厌食症状,改正偏食的行为,从而加速小儿的生长发

10种偏方调治小儿便秘

10种偏方调治小儿便秘 偏方一、牛奶红薯泥 配方:红薯、奶粉适量。 制法:将红薯洗净后去皮后蒸熟,碾成泥。将冲好的奶粉倒入红薯泥中调匀。 功效:刺激肠道,增强蠕动,防治宝宝便秘。 用法:可做点心 偏方二、蔗汁蜂蜜粥 配方:甘蔗汁100毫升,蜂蜜50毫升,大米50克。 制法:煮熟的大米粥调入蜂蜜、甘蔗汁,再煮一二沸即可。功效:清热生津,润肠通便。 用法:每日1剂,连服1周。 偏方三、芝麻核桃粉 配方:黑芝麻,核桃仁适量。 制法:将黑芝麻、核桃仁炒熟,研末,装入瓶中。 功效:主治大便干燥,小便较黄。 用法:每日1次,每次30克,加蜂蜜适量,温水调服。 偏方四、肠耳海参汤

配方:猪大肠300克,黑木耳20克,海参30克,调味品各适量。 制法:大肠翻出内壁用细盐袭洗净,切段;将发好的海参切条;木耳温水发好洗净;将大肠、海参、木耳放锅中加水及调味品文火炖煮30分钟,大肠熟后饮汤食肠。 功效:滋阴清热,润肠通便。 用法:可佐餐。 偏方五、二仁通幽汤 配方:桃仁9粒,郁李仁6克,当归尾5克,小茴香1克,红花15克。 制法:将上述材料煮于砂锅,30分钟后去渣即可。 功效:润肠通便,行气化瘀消胀。 用法:可做茶饮。 偏方六、四仁通便饮 配方:甜杏仁、松子仁、大麻子仁、柏子仁各10克。 制法:将上述材料捣烂,加开水500克冲泡,加盖焖几分钟。功效:润肠通便。 用法:可做茶饮。 偏方七、酥蜜粥

配方:酥油、蜂蜜各30克,大米100克。 制法:将大米淘净,煮粥,煮好后调入蜂蜜、酥油,再煮沸2次即可。 功效:补益气血,润肠通便。 用法:每日1次,连服1周。 偏方八、黄芪芝麻糊 配方:黄芪5克,黑芝麻、蜂蜜各60克。 制法:黑芝麻炒香、研末备用、。黄芪水煎取汁,调入黑芝麻、蜂蜜。 功效:益气养血,润肠通便。 用法:每日1次,连服1周。 偏方九、银菊粥 配方:金银花、杭白菊各10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制法:将金银花、杭白菊择精,水煎取汁,放入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沸2次即可。 功效:养血润燥。 用法:可常食。 偏方十、芝麻杏仁糊 配方:芝麻、大米各90克,甜杏仁60克,当归10克,白

小儿便秘食疗方法

小儿便秘食疗方法 小孩子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我们在日常饮食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健康。如果进食的食物太杂就会出现便秘甚至肠胃不适等其他症状,我们应该及时的缓解便秘症状。通过食疗的方法就能够很好的处理小孩子便秘的问题,但是在日常选择正确的食疗方法才更为重要。 便秘是经常困扰家长的儿童常见病症之一。小儿大便干硬,排便时哭闹费力,次数较常明显减少,有时2~3天甚至6~7天排便一次,即为便秘。由于小儿肠道功能尚不完善,临床一般不宜用导泻剂治疗,如果导等,以防引发肠道功能紊乱;而中药又因其味苦,多数婴幼儿不予配合,所以食疗无疑是一种简便易行之法。临床按便秘的伴随症状不同,将其分为暂时性便秘和习惯性便秘两种。前者较常见,多因饮食停滞,燥热内结,或热性病后耗伤津液造成,治疗宜清热通便;后者多因脾胃虚弱所致,治疗宜健脾运脾,滋润通便。 1、积热便秘特点是大便干燥,坚硬如羊粪,排便困难,可伴有腹胀痛、口臭、手足心热等症。治宜清热润肠。 (1)菜汁汤:鲜菠菜或白菜适量,煮汤饮用。 (2)萝卜汁:红心萝卜捣成泥状取汁(或榨汁机取汁),白糖适量,共煮2~3分钟,温服。(3)松子仁粥:大米100克煮粥,熟前放入松子仁30克,煮至粥成,加糖食用。(4)每日早晚空腹食苹果半个~1个。

(5)番泻鸡蛋汤:番鸡叶5~10克,鸡蛋1个,菠菜少许,食盐、味精适量。将鸡蛋磕入碗中搅散备用。番泻叶水煎,去渣取汁,加入鸡蛋、菠菜、食盐,煮沸加味精即成。 上述的食疗方法一般来说都是比较清淡的,只有通过清淡的饮食才能够真正的缓解小儿便秘的症状,我们还需要适当的给小孩子的腹部按摩,促进肠胃的消化,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的缓解小儿便秘,长时间便秘就需要及时的就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