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第七课促进民族团结导学案

促进民族团结导学案

班级:组别:姓名: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

1. 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认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制度;

2. 理解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及我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

3.增强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实际行动维护促进民族团结。【重点难点】

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制度及措施难点: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相关链接】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摘自习近平2019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导学过程】

自主互研明确目标(学习提示:认真阅读教材90-96页,独立完成下列问题。之后针对疑难学师学友交流,班内展示,教师点拨)

1.思考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制度及形成的新型民族关系。

2.怎样理解民族平等?为什么要加强民族团结?

材料:发展差距:2017年中国部分省市人均GDP数据,北京人均年收入12.9万元、上海12.46万元、江苏10.7万元、浙江9.2万、内蒙古6.3万元、宁夏4.6万元、新疆4.5万元、广西4.1万元、西藏3.9万。

3.结合材料和教材说一说我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因。

4.我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有哪些?(经济、民生、文化方面)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结合所学,组长引领,组内交流,探究问题。最后班内展示交流,师生评价总结)

探究一:民族大家庭

全国人大代表中的少数民族代表

1.观看图片思考:56个民族齐聚北京共商国是体现了什么?

2.当中华民族遇到危险或困难时,各民族人民是怎样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的?举例说明。

探究二:家和万事兴

材料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7年来,我十几次到民族地区调研,在雪域高原、天山南北,在祖国北疆、西南边陲,亲眼看到了民族地区面貌日新月异、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7年来,民族地区累计减贫25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1%下降到4%。

——摘自习近平2019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1.你认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快速发展,脱贫成效显著的原因有哪些?

2.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目标,我们还可以有哪些做法?

3.家和万事兴,生活中我们青少年可以为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做些什么?

【随堂演练】

1.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

步……这表明( )

①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我们追求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④我国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同等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习近平强调,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把祖国北部边疆打造得更加亮丽。这有利于( )

①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同步富裕②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③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④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异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为此,国家做了以下工作()

①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②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③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④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4.习总书记说:“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你是如何理解习总书记这段话的?

【感想收获】

【课后作业】同步训练相关习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