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

合集下载

什么是孔孟之道 孔孟知道的精髓是什么

什么是孔孟之道 孔孟知道的精髓是什么

什么是孔孟之道孔孟知道的精髓是什么本文导读: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一生积极从政,希望有一番作为。

但他在鲁国遭受权臣排挤,后来周游列国也得不到诸侯重用,政治生涯始终郁郁不得志。

于是,后期孔子转而通过治学来影响政治。

他收徒讲学,著书立说,编修整理了《诗》《书》《周易》《春秋》等经典。

孔子的门生据称多达3000人,其中比较出名的有72人。

而孔子和弟子的言行则被记录在《论语》这部书中。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一个“仁”字。

据统计,在《论语》里,“仁”字出现过109次,孔子对于“仁”的内涵有多种表述和阐释,但最核心的说法就是“爱人”。

有了爱人之仁心做基础,才能践行忠、恕、孝、悌等德行,才能建设、实施礼乐制度。

同时,“仁”也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仁学的追求目标之一是培养君子人格。

此外,孔子也把“仁”的概念扩大到政治领域,要求君主爱民,施行“德治”。

孔子为儒家思想这座大厦打好了基础,描绘了蓝图。

而孔子殁后百余年,给儒家大厦添砖加瓦的孟子诞生了。

孟子(约前372——约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

他师承子思(孔子之孙)的门生,曾经游说齐、魏等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同样不被诸侯接纳、重视。

和“王天下”比起来更乐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孟子,于是也选择了退居讲学,并和弟子共同撰写了《孟子》一书。

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孟子在政治领域,他对孔子的“仁”学做了继承发展,提出“仁政”“王道”的主张。

孟子认为,人民是国家政治的根本,即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统治者应该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要保障人民权利,使人民生活安定。

孟子还说,君主只要实行王道,赢得民心,就可以不战而服万国,无敌于天下(所谓“仁者无敌”)。

孟子除了是著名的思想家以外,还应该算是一位极富文采的散文家。

著作《孟子》可谓辞彩华赡,气势磅礴,雄辩滔滔,并为后世留下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等许多激励人心的名句。

《儒家孔孟之道》课件

《儒家孔孟之道》课件
仁爱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以仁 爱之心对待他人,这是人性本善的表现。他强调人与人之间 的相互关爱和帮助,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教育观之比较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教育不应受身份、地位等限制 ,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他强调实践和思考相结合,注 重培养品德和能力。
孟子则强调“性相近,习相远”,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 但由于环境和教育的不同,人们的习惯和行为会有所差异。 他主张教育应以人的本性为基础,引导人们向善,培养良好 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儒家孔孟之道》ppt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儒家思想概述 • 孔子思想 • 孟子思想 • 孔孟思想比较 • 儒家孔孟之道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与启示
01
儒家思想概述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由孔 子创立,经过孟子、荀子等人的 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儒家思想在汉代以后成为官方意 识形态,对中国社会、政治、文
05
儒家孔孟之道在现代社会的 应用与启示
儒家孔孟之道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01
02
03
家庭教育
儒家孔孟之道强调家庭和 睦、孝顺父母,有助于现 代家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 系。
企业管理
儒家孔孟之道提倡忠诚、 诚信、勤奋等品质,有助 于企业培养员工良好的职 业道德。
社会治理
儒家孔孟之道主张仁爱、 公正,可以作为现代社会 治理的重要思想基础。

智慧、知识、见识是儒家思想的 认识论,要求人们不断学习、思 考,提高自身修养。
儒家思想的影响与价值
01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对中国社会 、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孟之道的主要思想

孔孟之道的主要思想

孔孟之道的主要思想
孔孟之道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精髓,反映了中国古代经典文化中有关书法、
绘画、造型艺术、建筑学等多重文化元素的内容。

在中国古代建筑学领域,孔孟教义对建筑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历史文化及建筑中融入了孔子及墨子的思想。

孔子和墨子在道家理念的基础上,主张循守规则及“不燕巢致谡”的建筑思想,关注的是建筑的基本结构及功能,更看重的是建筑的空间美学以及与环境融合的态度。

“五行十二建筑”理论就是以中坚观点运用建筑表示材料的方式来设计,通过形式及空间布局彰显五行之道,强调居住环境与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的统一性,追求内在空间诗意及丰富层次,融合天人合一的理念。

此外,孔孟之道也倡导节俭原则,采用简洁朴素的方式建筑,传统意义上也蕴
含着节约原则,追求建筑的简约性及功能性,简介而不失高雅华丽,不刻意把外在的五花八门的材料施加在建筑上,崇尚自然,以当代设计手法贴近传统,融合新旧,以“廊”“楼”“园”院”等元素,构筑出一个层次分明而美观耐看的空间体系。

总之,受孔孟之道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学在古典精神及美学追求的融合下,
留存了众多古典优秀的建筑杰作,对现代建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当今的建筑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定式,不断指引着建筑是什么,应该如何去实现其融合美学的可能性。

孔孟之道读后感

孔孟之道读后感

孔孟之道读后感孔孟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在这部分中,孔子和孟子的思想被广泛地传承和发扬,对中国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阅读孔孟之道,我对儒家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首先,孔子的思想强调了仁爱和道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要有恻隐之心,体恤他人的痛苦和困难。

这种仁爱的精神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仁爱的精神在各个领域中的体现,比如在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都需要有更多的仁爱和关怀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其次,孟子的思想强调了人性的善良和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是因为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才会出现恶行。

因此,教育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才能使人们的善良本性得以发挥。

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有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最后,孔孟之道还强调了礼仪和道德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礼仪和道德是维系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遵循礼仪和道德,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和稳定。

在当今社会,礼仪和道德的重要性依然不可忽视,只有通过遵循礼仪和道德,才能使社会更加文明和进步。

通过阅读孔孟之道,我对儒家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儒家思想强调了仁爱和道德的重要性,强调了人性的善良和教育的重要性,也强调了礼仪和道德的重要性。

这些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们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培养人才、传承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儒家思想,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论述类文本阅读-孔孟之道

论述类文本阅读-孔孟之道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孟之道”就是至圣孔子、亚圣孟子之道,就是以孔孟思想为核心的价值观。

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将“孔孟之道”置入两个系统中予以考察:一是文庙祭祀系统,其中有颜子、曾子、子思、孟子的“四配”;二是科举教育系统,其中有《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的“四书”。

这两个系统相互呼应,但有主次之分。

从相互呼应看,假如认为“孔孟之道”只是孔子与孟子之道,就会忽略颜子、曾子、子思的思想与贡献。

以文庙祭祀系统补充科举教育系统,目的就是让颜子、曾子、子思能够与“孔孟之道”保持牢固的精神联系。

从主次之分看,文庙祭祀系统涉及四位配享,科举教育系统涉及四本经典。

以文庙祭祀系统为辅、以科举教育系统为主,是为了让以“孔孟之道”为纲领的“四书”通过社会化的教育制度及其考试机制得以代代相传。

今天,“孔孟之道”已经成为儒学的代名词。

儒学的代名词为何不是涉及颜子、二程、朱熹、王阳明的“孔颜之道”“孔程之道”“孔朱之道”“孔王之道”,而是独独选择了“孔孟之道”呢?历史的选择自然有其理由,这些理由有可能是:第一,从先秦儒学传播过程看。

孔子传给颜子,颜子传给曾子,曾子传给子思,子思传给孟子,到孟子这里绝传。

如果讲一头一尾,就是从孔子开始、到孟子终结,所以将孔子与孟子连在一块,有了“孔孟之道”的说法。

第二,从儒家道统的以心传心看。

《孟子》末章讲“见而知之”“闻而知之”。

唯有圣人能够闻而知之,闻而知之尧舜之道的是汤、文王、孔子,闻而知之就是以心传心。

孔子之后有颜子,有曾子,有子思。

他们见过孔子,所以是见而知之者。

孟子说:“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孟子·尽心下》)孟子没有见过孔子,属于闻而知之者。

基于以心传心,将孔子与孟子连在一块而形成“孔孟之道”,这是一种体例,而且是一种大体例。

第三,从“四书”作者的确切程度看。

孔孟之道

孔孟之道

一、孔孟之道孔子与孟子就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得杰出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得代表人物。

孔孟之道就是儒家思想文化得精华,孔孟两人所共同推崇得“仁爱”学说更就是先秦儒家道德理想主义得核心,反映了先秦时期得儒家学派对个人品格以及社会道德得最高要求.(一)孔子“仁学”思想得建立道德理想就是指理想得社会道德状况与美好得人格,就是个人与社会道德得最高境界。

人类得道德理想就是历史发展得产物与现实社会关系得反映.作为先秦儒家学派得代表之一,孔子得道德理想反映了她希望提高当代人们道德修养得美好愿望与对高尚社会价值观得向往与追求。

其中,她所创立得“仁学”思想就是先秦儒家道德理想主义得核心。

研究“仁学"思想得产生必然要联系到孔子当时所处得时代背景。

在孔子所处得春秋末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旧得社会体制逐渐瓦解,新得社会体制开始形成,兼并战争愈演愈烈,恃强凌弱,弱肉强食得现象随处可见,贫民百姓更就是生活于一片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各地诸侯已彻底脱离了周王朝对其得控制,大一统得局面被日渐强大得地方势力所摧毁。

而孔子作为一名具备高度得社会历史责任感与忧国忧民情怀得思想家,面对着当前这个礼崩乐坏、在战争阴霾笼罩下得动荡不安得社会状态,她深刻地意识到了挽救当前所出现得严重得社会危机得重要性,于就是她开始寻求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得方法,决心要重新整顿社会纲纪,使纷乱无序得社会局面恢复到上下有序,贵贱有别得大一统局面,建立一个稳定正常得社会新秩序。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孔子认为导致这种社会危机出现得其实就是人们道德上得缺陷,所以解决当前社会危机得最主要途径便就是解决春秋末期得社会道德问题,也就就是以实行道德教化为手段,孔子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让广大群众接受高尚得道德情操,用这种高尚得价值观念去抑制违反纲纪得行为,让从周天子到庶民百姓无论何种等级得人都能遵守周礼所规定得社会秩序。

儒家孔孟之道

儒家孔孟之道

当时与儒家争鸣者以墨家(兼爱 )和杨朱(为我)学派的势力最大。 他说:“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 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4、荀子
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 。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 孙卿。战国末期赵国(在今山西安泽 一带)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 中心稷下(今山东临淄北)游学,任 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 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 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 公元前238年失官便定居兰陵,专门从 事著述和教学,直到老死。韩非和李斯 都是他的学生。
2、四行——社会道德——善
家庭结合而有社会,人伦道德之上 乃有社会道德。在楚简中,社会道德 谓之“善”,其《五行》篇中有关 “四行”的种种论述,便是儒家(主 要是思孟学派)的社会道德学说。 《五行》篇 谓之行。义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 形於内,谓之行。礼形於内,谓之德 之行;不形於内,谓之行。智形於内, 谓之德之行;不形於内,谓之行。圣 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於内,谓 之德之行。 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四行和,谓 之善。善、人道也;德、天道也。
那就是: 1、人之作为家庭成员所应有的人伦 道德(六德) 2、作为社会成员所应有的社会道德 (四行) 3、作为天地之子所应有的天地道德 (五行)。
三、三重道德
人生在世,首先是家庭的一分子, 然后是社会的一分子,以及宇宙的一分 子。无论任何人,一定会有这样三个位 置,也一共只有这样三个位置;一体而 三位,三位而一体。与此相应,便有三 套职责,包括有关的义务和权利,作为 各个位置的使命。从而,也就会有三层 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的 思想,提高人们的境界。
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 伦理学》中亦曾极力推崇这种中道, 认为美德都是超越两个极端而成。 譬如: 鲁莽——勇敢——怯懦; 羞涩——谦逊——无耻; 贪婪——慷慨——浪费; 放纵——节制——冷漠。

孔孟之道作文素材

孔孟之道作文素材

孔孟之道作文素材《咱来说说孔孟之道作文素材》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聊聊孔孟之道作文素材。

说起孔孟之道,那可真是咱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呀!这孔孟之道里的故事和道理,那可都是写作文的绝好素材。

你想想啊,孔子和孟子那都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们说的话、做的事,那都是智慧的结晶。

就说孔子吧,他提倡的“仁爱”思想,那简直就是一股温暖人心的春风。

写作文的时候,要是能把这“仁爱”给用进去,哇塞,那文章马上就变得有深度了,感觉档次一下子就上去了。

比如咱写个关于友善待人的作文,就能引用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瞧瞧,多贴切,多有说服力呀!孟子呢,这家伙也是厉害得很。

他的那些名言警句,简直就是为我们写作文准备的。

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多经典啊!要是写个关于奋斗、关于面对困难的作文,把这句话一放进去,瞬间就让文章变得高大上了。

用孔孟之道作文素材还有个好处,那就是老师一看就觉得倍儿有文化底蕴。

你想啊,老师批作文批得都快审美疲劳了,突然看到你的作文里冒出几句孔孟的名言,那不得眼前一亮呀!说不定一高兴,就给你个高分呢。

而且,这些孔孟之道的素材还特别通用。

不管是写记叙文、议论文,还是散文,都能找到用武之地。

就好比一把万能钥匙,啥门都能开。

不过,咱用孔孟之道作文素材也得注意方法。

别一股脑儿地往上堆,那就成了卖弄学问了。

得巧妙地运用,跟文章的主题紧密结合,让它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文章中去,这样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比如说,咱不能写着写着突然来一句“子曰”,那多突兀呀!得先铺垫一下,引出这句话来,让它水到渠成。

总之呢,孔孟之道作文素材就是个宝库,咱得好好去挖掘。

只要咱用心去学,用心去用,咱的作文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大家说是不是呀?让我们一起在孔孟之道的海洋里畅游,写出一篇篇精彩的作文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