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试卷A试题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试卷A试题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试卷A试题

▆■■■■■■■■■■■■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考试 A 卷

姓名:陈燕梅专业:小学教育

学号: 181201803464874学习中心:广东汕头澄海奥鹏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务必写在表格中,60 分)

12345678910 C C C C C C A A A D 11121314151617181920 B C A B C C B A D C 21222324252627282930

D A D B A A B D D A

1.科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解释、考验。

A. 思考

B. 观察

C. 探索

D. 表达

2.科学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强调现代科技与()相结合。

A. 科学精神

B.科学知识

C.日常生活

D.科学方法

3.科学教育具有客观性、()、实践性、准确性、进取性几个基本特征。

A. 可行性

B. 挑战性

C. 理智性

D. 适应性

4.左脑具有()功能,主要分管思考、语言、书写、计算、判断、推理。

A. 形象思维

B.线性思维

C.逻辑思维

D.非线性思维

5.人的认知结构的主观部分可分为知识结构、()、价值规范结构三个方面。

A. 方法结构

B.技术结构

C.能力结构

D.系统结构

6.STS教育是以突出()、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

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 A.科学态度 B. 科学精神 C. 科学探究

A. 科学精神

B.技术

C. 科学

D. 工程17.教学目标编制要把握四个基本的要素

7. 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科学课程要面向()。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A. 全体学生

B.社会大众

C. 对科学有兴趣的学生

D.未 A. 课程标准 B. 行为动词 C. 学生特点来科学家18.美国教学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根据课堂8. 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和学生习过程的性质,将学习划分为“()”和双方面的发展。学习”和“意义学习”。

A. 社会

B. 教师

C. 家长

D. 教育者 A. 接受学习 B. 探究学习 C. 合作学习

9.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19.探究研讨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由“(

A. 科学素养

B.科学精神

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 未来本环节构成。

科学家 A. 机械学习 B. 观察 C. 思考 D. 探究10. 科学探究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20.实验探索法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在进行探索、质疑和()。形式或()。

A. 分析

B. 思考

C. 总结

D. 研究 A. 探究研讨 B. 情景模拟 C. 独立实验

11. 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一是指向具体的、未知的某个问题或21.教育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某类问题;二是指向(),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探索科学的奥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秘。质是一种()。

A. 科学精神

B.科学的本质

C. 科学方法

D. 科学内容 A. 教育测量 B. 主观感受 C. 客观分数

12. 科学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待科学事物的最基本看法,包括()22.科学课程资源按科学课程资源的功能和价值取向,它往往以科学精神为载体,决定着这个人的思维活件性资源两大类。

动和外在表现。 A. 素材性资源 B. 非条件性资源 C. 电

A. 核心素养

B. 科学素养

C. 基本信念

D. 科学态度资源

13. 科学知识与技能是中性的,既可以对人类产生(),也可以23.科学课程资源按科学课程资源的空间产生消极作用,关键是看掌握科学知识与技能的人具有什么样的课程资源、()和社区课程资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科普读物 B. 电视媒体 C. 课外书籍 D

A. 积极作用

B.经济效益

C. 社会影响

D. 伦理道德问题24.酸奶主要由()发酵而成。由于乳酸

14. 科学教育在强调科学精神的同时,必须重视()的教育,关保证一个厌氧环境,比如密闭容器。

注科学能力的培养。 A. 大肠杆菌 B. 乳酸菌 C. 金黄色葡萄

A. 科学态度

B.科学方法

C. 核心素养

D. 科学知识25 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

15. 小学科学知识内容包括:()、物质世界及地球与宇宙三个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部分。26.身高和体重是青少年()的重要指标

A. 科学与技术

B.化学

C. 生命世界

D. 地理规项目。

16. 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科学知识、情感 A. 生长发育 B. 生理疾病预防 C. 心理态度与价值观。育

丰富的机27.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的变化,另

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A. 量的变化

B.形态

C.质的变化

D.功能的变化

28.电、光、热、声、磁等都是()的不同表现形式。

A. 物质

B. 大自然

C. 数据

D. 能量

29.地球内部有炽热的()。

A. 地壳

B. 地幔

C. 地壳

D. 岩浆

30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需()小时。

A.24

B.12

C.22

D.18

二、判断题 ( 打“√”或“×”,(答案务必写在表格中,20 分)12345678910

×√√×√√√×√√

1.科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上以培养科学精神为中心。

2.物体是非常具体的,可以用形状、大小、气味、颜色等感官体

验去描述。

3.STS教育是以突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

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

教育。

4.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认为教师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5.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6.“有意义接受学习” 是美国教学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一

个概念。

7.探究研讨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由“探究”和“研讨”两个基本

环节构成。

8.合作教学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

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

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9.教育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在对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因此教育评价的本质

是一种价值判断。

10.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三、简答题( 20 分)科学老师的最基本的素质是什么?如何做好教学工作?的原因——做实验证明——实验成功获得结论。同答:科学老师的最基本的素质包含以下四点:知道,按这个科学探究步骤去做,自己实际上就是

一、专业态度:一个科学教师的专业态度取决于他的专业理想,第二个方面是课堂教学,必须做到精心准备,灵活有了这种专业理想,才能对科学教学工作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投内容、学生基本情况、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和自入感,才能乐意为科学教学工作做出承诺,才能愿意为科学教学学探究的步骤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教事业奋斗终生。究过程,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就相当于让学生有

二、专业知识:一个科学。教师掌握的专业知识多或少对教学金的手指头”,让学生终生受用,成为持续发展的工作起着决定的作用,必须对教育的目的、性质和特征做到真正的面是对学生的评价,包括运用科学探究步骤的能力理解。教育是一种服务,教师是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服务的对象是制作能力、分析与概括能力和掌握科学知识情况的学生。要提供一流的服务,科学教师就必须掌握这门学科的所有知此基础上进一步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识,因为它是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如果这方面知识掌握的不全丰富的素材。第四个方面就是回头看,也就是教学面、不广博,在课堂教学时学生会提出许多你没有预料到的问题,教训与经验,以及如何避免教学中的失误,从中吸教师不解释清楚,能行吗?所以,一个科学教师必须掌握与科学学学方法,到取得成功的经验等等,都能使自己的教科有关的所有知识,如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人体、数高。总之,科学教师专业素质取决于科学教师对教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还有知道许多科学家的事迹。总之,掌握扎实的业务知识和特有的专业技能,只有具备这些的知识少了,是不行的。只有掌握得越多越好,另外还有很多知识握自己教学的脉络,从而成为科研型的教师。这就要靠边教学边积累。业素质。

三、丰富的教育知识:有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同做好教学工作要做到以下四点:

样的知识内容,在一个教师手里能起到教育作用,而在另一个教师一、加强学习,把握新课标。教师要走进新手里却起不到教育作用。因而,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科学教师不仅必标,应当把握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实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科学变,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为小学科学改革取得成知识乃是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科学的条件性知识。科学教师要掌握:础。

( 1 )教育原理、《普通教育学》知识。(2)普通心理学、教育心二、转变教学观念。新课改要求课程要以培理学知识。( 3)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知识。作为一位科学宗旨,教师要转变过去只注重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念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课程成为全面提高科学素养的过程,不仅要学生掌质。要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

四、专业技能:科学教师的专业技能是形成有效教学的必备条值观,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关件,对于一个科学教师来说,就是科学教学技能。这应该包括利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的体验将科学探究作为主要自己所掌握的各种科学知识、动手制作能力、栽培能力、养殖能力、师要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实验操作能力和科研步骤来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以及进变自己成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放弃权威形象,行反思的能力,并形成文字,不断探索与掌握新的教学观念、新的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要充分开教学手段和新的教学方法。体现科学教师专业技能的第一个方面就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引导学生的兴趣是抓住教学思想“做中学”和教材中最突出的环节“过程与方法”,三、优化教学方法。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习的这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必经之路,即提出问题——寻找可能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积极

动手动脑,

学会自由思考,勇于提出猜想,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

创造精神。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观察法、实验探索法、自学指导

法、问题讨

论法、学生讲演法,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灵活运用,

优化组合,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是做好自身“角色”的转变。尊重学生,努力

营造一个民

主、平等、和谐和激趣的课堂环境。课堂上要让学生感

受到的是一

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亲密朋

友,教室也

要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

无闻的模范

听众。学生的个性要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

或质疑问难,

或浮想联翩,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环境互动、

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和表现的机会。

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科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学期 期末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对号入座”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 1、电路是由()、用电器、()、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通路。 2、常见的电路连接一般有()和()两种连接方法。 3、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 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 4、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 5、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是有()的,可以发育一株植物。 6、像油菜花一样、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 有些花却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这样的花叫做()。 7、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像猫、狗、兔这样繁殖后代 的方式叫做()。 8、()和()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它们的种类非常多,是我们保持 健康不可少的营养。 9、食物所含有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 ()和矿物质以及水。 二、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对的打“√”,错的在括号里打“×”,每题2分,共20分) 1、小羊和鸡都是胎生动物。() 2、把小灯泡串联起来比并联起来更亮。() 3、脂肪和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的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的 脂肪和糖类。() 4、用冷冻、晒干、灭菌密封等方法储存食物是为了破坏微生物生长的 条件。() 5、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6、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7、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可以产生电流。() 8、吃饭时,只要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就可以满足身体的需要。() 9、食品添加剂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10、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开采矿产资源。() 三、“择优录取”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0分) 1、下列植物的花属于单性花的是()。 (1)、南瓜花 (2)、油菜花 (3) 、桃花(3)、凤仙花 2、下列信息一般不能在食品包装上获得的是()。 (1)食物名称(2)、价格(3)、保质期(4)、生产厂家 3、下列食物必须烧熟了吃的是()。 (1)、黄瓜(2)、罗卜(3)、猪肉(4)、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沉积岩是指由岩浆冷却后凝固形成的岩石。 (2)、岩浆岩是指由岩浆冷却后凝固形成的岩石。 (3)、变质岩是指由岩浆冷却后凝固形成的岩石。 5、下列做法中属于不安全用电的是()。 (1)不用湿手触摸电器或开关 (2)用湿布清洁开关 (3)移动电器时切断电源 四、连线题。(每连对一条1分,共12分) 1、将营养成分和它的作用连接起来 2、把岩石与岩石特征对应连接起来 蛋白质提供我们活动的能量花岗岩紧密、有纹理 脂肪调节身体的机能大理岩紧密、颗粒粗、 矿物质板岩成层、敲击有声 维生素长身体的材料页岩成层、敲击无声 3、将下列物体连线分类、 铝勺导体 橡皮 铁钉 塑料绝缘体 五、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共20分) 1、看图填空。(每空2分,共16分)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新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题2分,共18分) 1、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3、凸透镜能使光线 ,凹透镜能使光线 . 4、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战国的时候被称为 . 5、和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6、少年儿童一般每分钟呼吸次左右,心跳次左右. 二、判断.(在正确说法前的括号内画“√”,错的画“×”.)(每题3分,共30分)()1、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也颠倒. ()2、一个水滴就是一个天然的放大镜. ()3、在有些条件下,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 ()4、数学公式也是一种模型. ()5、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进行交换的地方. ()6、电流不容易通过绝缘体,所以绝缘体没有什么用处. ()7、电磁铁和磁铁一样,都有不变的两极. ()8、用鼻呼吸和用口呼吸都能达到一个目的,所以效果是一样的. ()9、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绿衣服仍然是绿色的. ()10、折射就是光照在物体上返回来的现象.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的括号中.)(每题3分,共24分) 1、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 A、一年 B、一周 C、一个月

2、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 A、立晷 B、地平日晷 C、赤道日晷 3、牛顿通过()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A、凸透镜 B、凹透镜 C、三棱镜 4、把一根铅笔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铅笔,说法()正确. A、铅笔变长了 B、铅笔变细了 C、铅笔向下折 5、关于小孔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孔越大像越清晰 B、和光的行进无关 C、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 6、在检测暗盒的时候,如果发现小灯泡变亮,这时候暗盒里可能连着(). A、一个灯泡 B、一根导线 C、一节电池 7、下面哪些物品中,不能接触磁铁的是(). A、透明胶带 B、塑料贴片 C、磁带 8、人体吸进和呼出空气的途径(). A、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支气管→气管→喉→鼻腔 B、鼻腔→喉→支气管→肺→气管→鼻腔 C、鼻腔→喉→肺→气管→肺→鼻腔 四、连线题(每个2分,共10分). 把科学家的人名与他们对“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解释用线连起来. 柏拉图物体像镜子那样反射射向它的光 亚里士多德光由物体发出,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到眼睛 毕达哥拉斯看见物体前,阳光与眼睛内部发出的光线混合 托勒密通过发光物体发出的光来看见东西 阿尔哈曾眼睛发出不可见的光接触物体 五、实验题.(第一个问题2分,第二个问题4分,共6分) 手电筒发出的光能够通过圆孔照到后面的屏幕上吗?为什么?

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分析(1)

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分析上学期期末考试已经全面结束其中四年级科学试卷命制科学合理,渗透了新课改的理念,题目形式多样,难易适度,成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载体,为学生学好科学提供了正确的导向从整体上看,这份试卷既注重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考察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减少了死记硬背的试题,增加了对所学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在命题上较符合新课程理念,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即:提倡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将试卷及试题情况、答题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总体情况: 本次考试试卷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从整体情况看,教师能根据科学课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法课堂上能放给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拨引导,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小组合作互帮互.学。成绩较为理想,达到预期的目标。 首先,从形式上看,试题做到了图文并茂,深受学生的喜爱,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活动的主体的理念,充分呵护了学生的心灵。其次,从语言表述上来看,每个问题的表述均简洁明了,表意准确,言简意赅,便于学生理解。再者,从试题的难易程度来看,本卷命题注重实验探究。自主发挥,符合四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知识水平,既不拔高要求,多数学生能考出其真实水平。重实验探究,自主发挥,符合四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知识水平,既不拔高要求,多数学生能考出其真实水平。

本次试题内容多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体现了生活化的特点,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理念。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调取已有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有利于学生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 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1.填空题 有的题目出现的错误主要集中在字音字形混淆,这说明多数学生对知识没有掌握。其原因一是学生没有理解,二是教师强调不够。 2.问答题 出错的原因:其---主要是学生对问题无从答起,问题回答的范围较宽泛,而学生可能更擅长具体的问题且没有理解清楚题目其二,教师对此部分的教学强调不够。 三、原因 1、四年级的科学课教学,教师对科学课的认识尚在建立中,对-些科学概念的理解也需要学习的过程还需要进---步的理解因此,教师的授课基本属于边学习边上课的状态出现错误应该是正常的反应。教师的授课基本属于边学习边上课的状态出现错误应该是正常的反应。 2、因为经验不足,授课教师忽略了一些教科书上的一-要点,在复习时,学生积累不够。

小学期末科学试卷分析报告

小学期末科学试卷分析报告 每个老师的教学方法都有所不同,有的老师的教学十分搞笑,有的老师的教学枯燥无味。如果我们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就就应把自己的课给讲好。昨日小编搜集整理了一篇小学期末科学试卷分析报告,这篇小学期末科学试卷分析报告写得很有道理,各位也能够好好地阅读借鉴一下。 一、试卷分析: 本次小学科学期末考试的试题共有五个大题,既注重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探究潜力;减少了死记硬背的试题,增加了对所学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本次考试题型丰富,便于学生解答,贴合五年级学生的特点。将本学期学的知识点分别穿插在这些题型当中,检测的资料比较全面,到位。 从题的形式上来看,灵活多样。如:填空,将枯燥的问答变成简单的填字,学生比较感兴趣,有利于记忆的调动,搞笑。选取题,占得分数较多,但是有答案可选,降低了难度。使学生能够权衡做答。但是,其中的题也不白给。如:2、3、6、7题充分考察了学生的认真性。作图题,标出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只有认真分析才能做对,充分体现了灵活性与认真性的完美组合。还有填空也是这样,十分灵活轻巧。 二、学生答卷总体状况 透过本次检测,学生的总体发挥挺好,能够将本学期的知识点尽数掌握,综合运用力较强。说明学生在科学概念、科学兴趣以及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潜力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大部分的学生在近半年的学习中,无论是知识水平还是潜力的提高,都是可喜的。 三、具体分析 第一题,我会填空。主要从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出发来考察学生的掌握状况,该题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出错,出错主要是在第2小题: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第二题,我会决定。主要考察教材中易混淆的知识点,全班有一半的学生出错,出错在第1、5、6、7小题,这些题在讲课和复习中不止一次说过,尤其是第3小题:假设不必须非得有依据;第6小题:蜡烛燃烧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我觉得一是由于审题不细心而导致出错,二是有的学生活学活用的潜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第三题我会选取。有4人出错,在第1小题: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概念弄混了,其实还是上课时听讲不注意造成的。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 学校:班级: ? ? ? ? 姓名: ? ? ? ? 成绩: ?一、填空:(占30%,每空1.5%) ①、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和(),适当的()。 ②、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 ③、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 ④、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是()。 ⑤、根据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把食物分为()和()两类。 ⑥、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引起的。 ⑦、人们储存食物常用的方法有()、()、()等。 ⑧、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 ⑨、一朵完全花是由()、()、()、()组成的。 ⑩、电路连接一般有()和()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是用()方法连接的。 二、判断:(占15%,第小题1.5%)

①植物的花都能结果,产生种子。 ②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避雨。 ③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④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电器和开关。 ⑤赤铁矿具有像玻璃那样的光泽。 ⑥为了使自己能均衡获得各种营养,我们要不偏食,不挑食。 ⑦用滴碘酒的方法可以知道该食物中是否有蛋白质。 ⑧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要重复检测一次。 ⑨在家里和学校里的电线、插座的电一般都是220V的交流电。⑩花岗岩是雕塑用的好材料。 三、选择:(占15%,每小题1.5%) ①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断路短路通路 ②下列植物的花属于不完全花的是()。 南瓜花油菜花桃花凤仙花 ③蚕豆种子长成茎和叶的是()。

种皮胚芽胚根子叶 ④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 ⑤下列物体中,硬度最硬的是()。 石英云母长石 ⑥下列物体属于绝缘体的是()。 湿布干木棒铁丝塑料棒 ⑦下列食物中含有丰富糖类的是()。 鸡蛋米饭肥肉花菜 ⑧下列信息一般不能在食品包装上获得的是()。 食物名称价格保质期生产厂家 ⑨下列动物中不是产卵繁殖的是()。 鸡青蛙老鼠蛇 ⑩我们知道一些岩石上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叫()。 化石风化浮石矿物 四、连线:(占14%,第1小题占4%,每2小题占10%)

二年级科学期末试卷分析

二年级科学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题的难易程度分析: 本套试题内容丰富;侧重对生活知识的考查;同时也充分考查了学生课本知识指导生活的能力;题目所占比例搭配合理;试题比较简单;层次性较好;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特点. 本份试题的知识点能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出题;对科学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考查;既全面又有侧重;试题既重视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查;也注重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考查;而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的考查则渗透在整个试题中.本套试题注重了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理解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对生活事件是非判断的能力.突出学生的现实生活;重视品德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生活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二、答题情况: 试卷既考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如:选择、判断题、连线题和简答题.这次考试中学生的基础题都完成得较好;在连线、判断题中学生失分不明显;在最后一个简答题;你喜欢那个季节;并说明理由?学生都写的不错. 三、今后教学改进建议

1、教师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学生的书写上下功夫 2、认真分析本门课程的特点;抓住其生活性特点;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结合现实生活教学;使学生既学知识;又指导或联系生活. 3、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审 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4、教师在以后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多收集资料;积累学生的知识量;拓宽学生知识面. 5、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努力提咼教学成绩;大面积提咼教学质量 6、深刻领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为学生终身学习着想;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树立科学的学习观.

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分析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分析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分析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六年级,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分析,,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六年级作文中查看更多范文。 篇一: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第一学期科学期末考试 六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一)试题质量分析 1、试题难易程度分析 本试卷由填空、判断、选择、连线题、实验题四种题型组成,题型较广泛,试题大部分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有个别的拓展创新型题目,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科学素质的考查。关注学生的个体

差异,满足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本试题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发,注重考查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题型全面,完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和检验。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状况,体现了试题的开放性,难易程度适中。 2、知识点涵盖与课程标准对应分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科学学习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从生活中汲取知识,积极参加科学探索和社会实践,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设想,并能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 本试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而实现了学习和生活相结合的原则。 3、试题与新课改的对应分析 六年级科学学习以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全面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将学习兴趣和欲望进行长期保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本试题全面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旨,题目及内容都比较新颖,既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培养他们搜集资料的习惯,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进行合理正确的解释,又能将科学知识充分运用到生活中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 (二)试题质量评价 本份试题是上学期期末考试六年级科学试题,时值30分钟,该试题能较好地体现新课改理念,符合新课标精神,体现了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综合考查,题型全面,覆盖面广,基本遵循了科学

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和答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和答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和答案 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26分(每空1分) 1、形成电流需要具备的的两个条件:一是要有_________;二是要有_________; 2、减慢食物变质速度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可分为_________岩、________岩和________岩三类。 4、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_________,像_________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5、我知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流传播等。 6、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________起来的电压是3V,两节电池________起来的电压还是1.5V。 7、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以及水。 8、植物的雄蕊产生的_________传到雌蕊的柱头上,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受精的胚珠发育成长形成_________ 。 9、像青蛙、鸡这样繁殖的动物叫_________动物,像猫、兔这样

繁殖的动物叫_________ 动物。 10、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_________,硬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1、鸡蛋就是母鸡产的卵,它能发育成新的生命。 ( ) 2、电路开关的制作材料一般都是导体材料。 ( ) 3、蚕豆的子叶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养料。 ( ) 4、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 ( ) 5、用电路检测器检测铁丝是否通电时,只要检测一次就足够了。( ) 6、野葡萄一般是通过动物传播种子的。 ( ) 7、食品的保质期越长,就说明这种食品越好。 ( ) 8、油菜花、桃花、南瓜花都是完全花。 ( ) 9、人体和大地都是为导电的。 ( ) 10、鱼的营养很丰富,它含有人体所需要的所有营养。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 A、用头发摩擦过的钢笔杆能够将碎屑吸引起来 B、磁铁能把钢针吸引起来 C、在干燥的天气里脱毛衣时,听到轻微的“噼啪”声,甚至在夜晚能看到火花 2、在白纸上擦一擦、压一压,白纸上留下了油迹,则该食物中含有丰富的( )。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共4套)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 学校班级姓名 小小的提醒:书写端正,字迹清楚,注意卷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一、填空题:(18分) 1.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光碰到镜面会发生,反射光也是沿传播的。 2.测量力的大小可以用。科学技术上统一用作力的单位。 3.利用和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奥运会的圣火就是利用镜来取得的。 4.地球内部分为、、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内。 5.日晷是我国古代的工具。它是利用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来确定时间的。 6.物体吸热本领的大小与物体的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7.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 ,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 二、判断题:(20分) 1.用多面镜子将阳光反射到同一点上,这一点的温度不会变化。() 2.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受到地球重力作用的缘故。 ( ) 3.我国的沙尘暴多发生在南方。() 4.表面粗糙的物体比表面光滑的物体反射光的本领强。() 5.在阳光下,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间里,影子的长短是不同的。() 6.同一物体的运动形式由滚动改为滑动后,受到的摩擦力会增大。() 7.我们绝不能用放大镜、望远镜去观察太阳。() 8.生物之间是互相关联的,一种生物的灭绝其他生物均会受到影响。() 9.自制太阳能热水器时,盒子内外涂成银色吸热的效果最好。() 10.潜望镜是运用光的反射原理设计而成的。() 三、选择题:(30分)

1.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A、阴暗潮湿 B、阴暗明亮 C、干燥明亮 2.台灯的灯罩里面是白色的,这是为了。 A、美观 B、有利于光的反射 C、有利于光的直射 3.嘉兴地区的地形以为主。 A、山地 B、盆地 C、平原 4.自行车上采用的减小摩擦力的措施有。 A、用橡皮刹车片 B、轮胎上做花纹 C 采用滚珠轴承 5.白色、黑色、蓝色三个大小、形状的纸筒,同时放在阳光下,温度升得最快 的是。 A、白色纸筒 B、黑色纸筒 C、蓝色纸筒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弹簧拉长时,会产生弹力。 B、小车在斜面上往下滑动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C、医生给病人检查耳朵的额镜是光的反射原理的一种应用。 7. 下面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 A、流水和风力 B、海浪和冰川 C、 A和B都是 8.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向前运动的。 A、弹力 B、拉力 C、反冲力 9. 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 A、右边 B、左边 C、后面 10. 日光灯发的光属于。 A、冷光源 B、热光源 C、强光源 11.下面的属于生产者。 A、蚯蚓 B、小草 C、蜻蜓 12.火箭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运动的。 A、反冲力 B、弹力 C、摩擦力 13. 人们在搬运物体时,在物体下面放上滚木,是为了。 A、避免货物损坏 B、省力 C、增大摩擦 14、滚珠轴承是一种将的装置。 A、滑动转变为滚动 B、滚动转变为滑动 C、无法判断 15、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卵石的河床,就可以判断这是河的。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四、图形题:(10分) 1、如右图,将1、2两盆

科学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学科试卷分析 一年级 一、考试总体情况 本次考试试卷以新科学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可以看出学生的知识积累和临场发挥水平是可以的,他们自身具有的知识结构合理,能够掌握科学课的教学任务。试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信心。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导向作用。 二、试题情况分析 1、试题的基本结构 本卷试题分五部分:判对错、找动物、连连看、圈不同、会分类,另加五分卷面分。 2、试题的特点 本试题既有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有拓展型题目,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科学素质的考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判对错、圈一圈、分类等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找动物,主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设计和想象,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状况,体现了试题的开放性,难易程度适中。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做题情况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具有了一定的创造能力,能够依据自己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科学问题,并

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还能够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将科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取得了“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很多学生做题时不能认真审题,比较贪玩,念题时个别学生没有认真听题,不能用心检查题目,想当然去做题,并且在答完卷后不能认真检验校对,这需要教师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做题习惯进行培养。(2)学生在找动物题时,不是很明白题意,并且在写发现地点时学生的拼音错误百出,一方面说明学生审题不够认真,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对某些知识掌握还不是很牢固,对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了解不够透彻,只是含糊其词。 (3)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半年,学生的辨别能力不强,表现在分类题上,有一些模棱两可的题目,学生在分类时出现错误,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没有真正掌握,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还有等于提高。 四、答卷中的典型错误 第二大题找动物学生理解不透彻,动物和发现地点书写不准确,学生答的不太理想,有一部分学生理解了,但表达的不太清楚,以致失分。第四大题圈不同,圈一圈把眼睛位置不同的动物圈出来,学生不能日常生活引用到课本中。基础部分,学生由于不认真不同程度的错了不同的题。 五、今后改进教学的措施 1、在重视探究教学的过程中,要抓好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中,一定要一课一得,将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强化,逐一过关。

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一.总体情况: 本次试题主要分三部分考查学生: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运用包括: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填图题、实践探究题。所出题型含概了本学期所学内容,范围广泛,知识全面,无偏题怪题。 二.基本情况 本年级参加考试人数( 152 )人,实际考试( 151 )人,以三(3)班为例,全班共49人,参加考试人数为48人,合格率( 81。 3 )%;,优秀率0。最高分( 89 )分。 三.具体情况分析: (1)填空题:本题共13分,每空1分。 该班级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一般,有许多题失分严重,第 2、3小题有失分现象,错误原因是小数学生对该知识可掌握摸糊,记忆方法有误,有同学因为上课不认真听,对生活中缺乏观察所至使常识性的题对错,导致失分。 比如:从茧里出来的是蚕的成虫。学生很多都填写“蛹”了 (2)判断题:本题共24分,每题2分: 判断题情况良好,失分较低。 (3)填图题:本题共4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动物卵生胎生了解,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填错位子,说明对这块知识点掌握较差。 (4)实践探究题:本题共33分。 实践题中共有4小题,其中学生的主要失分点在第1、3小题。这题是大部分学生失分点最大的地方,探究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恰恰这题造成本次期末考试总体不理想,高分少,优秀率低。 四.对今后教学的反思和建议: 1、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基本概念、道理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注意减少机械、单调地重复训练,而应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于概念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减少学生因片面理解基本概念和思维定势造成的失分。 2、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际,提供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真实而完整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从学生答题中出现的有些错误,可以窥见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师设计的提问和练习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答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一些岩石上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叫化石。 2、矿物制成的物品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如我们腌肉的盐,做豆腐的石膏,制 铅笔芯的石墨,做首饰的金(银、钻石、白金等均可)。 3、蒲公英靠风力、传播种子,椰子靠水力传播种子。 4、把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用电线直接连接起来,就会发生短路。 5、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把10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是 1.5V 。 6、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水分和空气,适当的温度。 7、蛋白质是组成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血液等的主要成分。 8、通过在矿物表面刻划,可以比较它们的软硬。 9、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 10、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延长食物保质期的方法有冷藏、腌制、 晒干做罐头(方法均可)等。 11、电路连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方法,我们教室里的照明电路一般是用并 联的方法连接的。 12、遇碘酒变蓝黑色的是淀粉。石灰岩遇到盐酸会冒气泡。 二、判断题: 1、动物产的卵都能发育成新一代生命。(×) 2、人体和大地都是导体(√) 3、岩石很坚硬,永远不会改变模样。(×)

4、花岗石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 5、米、面类处于膳食营养宝塔的最底层,所以是最没用的。(×) 6、不能用湿抹布去擦带电的电器。(√) 7、鱼肉是很有营养的,它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 8、食品的保质期越长越是好食品。(×) 9、南瓜花是完全花。(×) 10、用电路检测器检测铁丝是否通电时,只要检测一次就可以了。(×) 三、选择题: 1、许多蔬菜中含有丰富的( D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矿物质 2、下列植物属于不完全花的是(C)。 A、油菜花 B、桃花 C、南瓜花 D、凤仙花 3、蚕豆发芽长成茎和叶的部分是(B)。 A、种皮 B、胚芽 C、胚根 D、子叶 4、某矿物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划出痕迹,硬度是( B ) A、较软 B、较硬 C、硬 D、软 5、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是(C)。 A、湿布 B、铁丝 C、干木棒 D、人体 6、能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一般具备的条件是( C )。 A、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 B、轻,带翅或绒毛 C、有小刺或多肉好吃 D、圆形,散落时能滚动 7、下列矿物中颜色为黑色或红色,硬度相对较硬的是( C )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我的填空(每格1分,共20分) 1.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小时,其中夜晚()小时,白昼 ()小时。 2.物体在水中会受到()的作用,方向是(),和重力的方向相反。 3.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4.古代的人们利用流水来计时,通常水钟有()和()两类。 5.()是一种能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 6.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的部分传向温度()的部分, 直到(),这种传热方法叫()。 7.不同物体的传热()不一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一般是() 材料制成的。比如().()等,不容易传热的材料叫(),有()等。 二、我的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1.水里只要溶解了其他物质,马铃薯一定能浮起来。() 2.毛衣产生的热量比衬衫产生的热量多。() 3.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 ) 4.将铁块放入水中时,因为铁块没有受到水的浮力,所以沉在水底。() 5.潜水艇是靠改变自己的体积来自由沉浮的。() 6.通过对水和油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我们得出了所有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7.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8.在水中搬石头比在陆地上搬同样大小的石头要省力。() 9.“傅科摆”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10.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就是浮的。() 三.我的选择(每题2,共28分) 1.塑料在()中会沉。 A.清水 B.盐水 C.食用油

2.自行车爆胎多发生在什么时间?() A.春天 B.夏天 C.冬天 3.原来浮起来的马铃薯,可以用什么方法让它沉下去。() A.加糖水 B.加盐水 C.加清水 4.下面那种情况物体排开的水量最大() 图1 图2 图3 A.图1 B.图3 C.图2和图3 5.测得某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50克,浸没在水中时的重量为35克,那么这个物体放 在水中会()。 A.下沉 B.上浮 C.停在水中任何深度的地方 6.石头沉在水底时,它受到的浮力()它受到的重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7.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A.24小时 B.一个月 C.一年8.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滴得速度比较() A.前10毫升水滴得快 B.后10毫升水滴得快 C.滴速一样快 9.一位同学做物体沉浮的实验时,把5个大小相同的小球放入水中,发现有的小球是沉 的,有的小球是浮的,然后他把小球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寻找物体沉浮的规律,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物体的沉浮与()有关。 A.大小 B.轻重 C.形状 10.经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滴漏的滴水速度是与()无关的。 A.滴漏中的水位 B.漏水孔的大小 C.容器的颜色 1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应参加95人,实考93人;学生最高分90分,最低分56分。 二、试题情况 本次试题主要有这些类型的题目:我会判断、我会选择。我会实验回答。所出题覆盖了本学期所学内容,知识的覆盖面较广,难易适中,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 三、学生得分分析 1、我会判断共20小题,说明学生相关知识掌握运比较好。出错最多的是5小题,对同一张纸的纵向和横向的结实程度掌握不好。 2、我会填空10小题,学生全对17人,错误主要是对面粉能否在水中溶解,及露珠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理解错误学生选的不对,这与教师在授课时强调不到位有关。 3、我会实验回答,共2小题,其中第一小题考查空气是否占据空间,有3人审题错误,第二小题考查开放题.比较灵活,多数学生回答不完整。说明学生在平时实观察时不认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差。 反思 仔细分析考试试卷,我觉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普遍存在审题不仔细,没有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缺乏正确分析题目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重视学习习惯培养,尤其是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学生不擅长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灵活应变的能力较差。这提醒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要把知识讲得太死,要多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考试时学生才会游刃有余。 3、加强和重视差生的辅导,并与家长取得联系,请求家长配合,对学困生适量加强练习,使之不断巩固。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旧屋基完小王丽仙 一、整体情况分析: 从整体情况看,题量适当,题型较灵活,知识面较广,难易结合,注重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检测。充分体现了科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的科学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数据分析 参加考试44人,平均分52.49分,最高分59分,最低分18.5分,平均分与其他班级相差3分,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差距。 三、答题情况分析: 1、填空题,第五小题有的同学答得不正确,没有读懂题意,审题不认真,有答错的现象。第十小题个别同学有答错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2、判断题,主要是检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正确率在90%以上,个别学生有失误。此题失分很少,说明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第二小题有个别同学答错的,知识掌握的太死。 3、选择题,此题学生掌握较好,失分较少,第五小题有个别学生答错,对概念不清,基础知识不扎实。 4、简答题,此题大部分学生答得较完整,个别学生答得不完整,有失分现象,概念没有搞清楚,知识掌握不牢。 实验题,大部分学生对实验方法掌握能够较好,但一部分学生不会总结,说明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需加强实验技能的训练。 四、主要存在问题 1、备课不充分,平常不善于观察、思考,判断力差。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不清。 3、实验教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差。 4、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简答题好多学生答得不完整,运用知识的能力差,对本学科不重视。 五、改进措施:

1、加强对差生的辅导,与家长密切配合,对差生进行适当地训练,使之不断巩固和提高。 2、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强对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训练,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加强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积累生活经验,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4、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学习《课标》,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乐学、爱学科学课,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学校: 姓名: 班级: 学号: ………………………………密…………………………封…………………… 小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卷科学卷 四年级 科学试卷 (时间:40分钟) 题型 填空 判断 选择 连线 图形 简答 等级 书写 对题数 一、填空题:(按书本知识改编) 1. 像蚕豆这样的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的。胚包括 、 、 。 2. 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 3. 面包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长了一种生物叫做 。 4. 发电厂出发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 V 交流电。 5. 由 、 、 和 四部分组成的花叫做完全花。 6. 正电荷与正电荷靠近时,互相 。正电荷与负电荷靠近时,互相 。 7. 一个煮熟的鸡蛋包括 、 和气室三部分。 8. 花岗岩主要是由 、 和 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 9. 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 。硬度最小的是 。 10. 人生长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自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 超市里滋补品对人的身体都是有益无害的(原创) ( ) 2. 开关是控制电路通断的电器元件。(按书本知识改编) ( ) 3. 蜻蜓、蜗牛、青蛙都是卵生动物。(按书本知识改编) ( ) 4. 导体就是金属,金属都是导体。 (原创) ( ) 5. 遇到电器着火,不能用手去拔插头,应先切断电源,再用绝缘物体将插头拔掉。( ) 6.同一种食品,包装方式不同,保质期就会不一样。(原创) ( ) 7.凤仙花的种子又小又轻,所以它是靠风力传播的。(按课堂作业本改编) ( ) 8.静电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中,我们的人体上也带有静电(按课堂作业本改编) ( ) 9.脂肪和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按课堂作业本改编) ( ) 10.我们在开展解剖花的实验中,操作的顺序是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都可以(原创)( ) 三、选择题: 1.将动物毛发燃烧后会闻到一股焦臭味,说明动物毛发中还有较多的 。(原创) A 、蛋白质 B 、糖类 C 、脂肪 2.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丰富的是 。(按课堂作业本改编) A 、羊肉 B 、牛奶 C 、胡萝卜 3.下列植物中不是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是 。(按课堂作业本改编) A 、椰子 B 、蒲公英 C 、昭和草 4.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两节干电池串联的电压是 。(按课堂作业本改编) A 、1.5V B 、3V C 、比1.5V 高比3V 低 5.将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这种现象叫 。(按课堂作业本改编) A 、通路 B 、短路 C 、断路 6.一般情况下人体能承受的最高电压为 。(原创) A 、10V B 、220V C 、36V 7. 下列提供的材料中,能够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按课堂作业本改编) A 、两根导线,一节电池 B 、两根导线,两节电池,一个开关 C 、一个小电珠,一节电池,两根导线,一个开关 8.右图的植物果实是利用 来传播种子的。(按课堂作业本改编) A 、弹射 B 、动物 C 、风力 9.下列动物中,属于卵生的是 。(按课堂作业本改编) A 、蝴蝶 B 、牛 C 、羊 10.我们知道金刚石和石墨的特点,如果联想我们的人生,金刚石可代表 的品质, 石墨则代表润滑剂 (原创) A 、坚韧不拔 B 、积极向上 C 、半途而废 11. 克隆羊“多利”是通过 繁殖出来的。(按书本知识改编) A 、卵生 B 、胎生 C 、细胞克隆 12. 明明捡到一种不知名的矿物,它的外面是黄色的。把矿物放在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 下的痕迹是绿黑色的。要判断它是什么矿物,可以作为参考依据的是 。(摘自课堂作页本) A 、黄色 B 、绿黑色 C 、没有可参考的颜色

二年级科学期末试卷分析

南甸镇二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的难易程度分析: 本套试题内容丰富,侧重对生活知识的考查,同时也充分考查了学生课本知识指导生活的能力,题目所占比例搭配合理,试题比较简单,层次性较好,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特点。 本份试题的知识点能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出题,对科学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考查,既全面又有侧重,试题既重视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查,也注重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考查,而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的考查则渗透在整个试题中。本套试题注重了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理解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对生活事件是非判断的能力。突出学生的现实生活,重视品德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生活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二、答题情况: 试卷既考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如:选择、判断题、连线题和简答题。这次考试中学生的基础题都完成得较好,在连线、判断题中学生失分不明显,在最后一个简答题,你喜欢那个季节,并说明理由?学生都写的不错。 三、今后教学改进建议

1、教师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学生的书写上下功夫。 2、认真分析本门课程的特点,抓住其生活性特点,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结合现实生活教学,使学生既学知识,又指导或联系生活。 3、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4、教师在以后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多收集资料,积累学生的知识量,拓宽学生知识面。 5、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深刻领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为学生终身学习着想,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树立科学的学习观。

四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分析

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分析 上学期期末考试已经全面结束,其中四年级科学试卷命制科学合理,渗透了新课改的理念,题目形式多样,难易适度,成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载体,为学生学好科学提供了正确的导向。从整体上看,这份试卷既注重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考察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减少了死记硬背的试题,增加了对所学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在命题上较符合新课程理念,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即:提倡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将试卷及试题情况具体分析。 一、试题整体情况: 本次考试试卷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从整体情况看,教师能根据科学课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法,课堂上能放给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拨引导,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小组合作互帮互学。 本次试题内容多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体现了生活化的特点,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理念。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调取已有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有利于学生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从形式上看,试题做到了图文并茂,深受学生的喜爱,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活动的主体”的理念,充分呵护了学生的心灵。其次,从语言表述上来看,每个问题的表述均简洁明了,表意准确,言简意赅,便于学生理解。再者,从试题的难易程度来看,本卷命题注重实验探究。自主发挥,符合四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知识水平,既不拔高要求,又不过于简单,力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通过学生答卷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都能考出其真实水平。 二、学生测试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共分为三道大题:选择题、简答题和探究题。 第一大题选择题,共20大题,共计4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26—36分之间,有个别同学能达到38分或者满分,另外也有小部分学生得分较低。其中错的较多的题有以下几题,第6、7、12、14和20小题。第6、7两个小题,考查学生对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尽管上课时通过实验向他们介绍了,但还是有学生不能很好的辨别出物质能否溶解;第12、14两题是考查声音的性质与特点,由于学生对声音的高低强弱掌握的不够,导致这两小题失分;第17小题“人的心脏一分钟大约跳动()① 30—50次② 60—100次③ 120—150次”,学生可能把呼吸的次数跟心跳次数搞混淆了,所以有些学生选了①;第20小题审题不仔细,题目说“错误的是”,而学生则误看成“正确的”,看到第①个选项是对的,就理所当然的选了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