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引号的作用的练习

四年级引号的作用的练习
四年级引号的作用的练习

引号的作用

①表示特定的称谓(特定的说法、简称,在某语言环境下的称呼,不能在别的地方通用。)

②强调(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③表示特殊的含义

特殊的含义包括以下三种:1、用于特定含义的词语,在句中跟本意不一样。

2、有比喻或讽刺的词语。

3、有反语的词语。

④表示直接引用诗句、名言、俗语等

练习

1、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2 )

2、画眉、黄莺、百灵有着它们丰富的“语言”。( 3 )

3、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 3 )

4、船行驶在漓江上让我感觉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4 )

5、父亲教我在石板上甩出“糖风”来。( 1 )

19、我抱着着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里。( 1 )

21、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4 )

22、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

义。( 2 )

23、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4 )

24、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1 )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标点符号专项强化训练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标点符号专项强化训练 1. 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①看来都漏在来时的路上啦______鼹鼠先生很懊丧______ ②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______真美啊______ ③我知道了______去年长颈鹿大叔寄给你的是花籽______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______ 2. 破折号的作用主要有三种 课文《白公鹅》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有两个破折号,都是_____的作用。 A .表示解释说明 B .表示声音延长 C .表示话题转移 3. 给下列句子加标点。 桂林的山真奇啊______一座座拔地而起______各不相连______像老人______像巨象______像骆驼______奇峰罗列______形态万千______桂林的山真秀啊______像翠绿的屏障______像新生的竹笋______色彩明丽______倒映水中______桂林的山真险啊______危峰兀立______怪石嶙峋______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______ 4. 给下面句子加标点。 ①公园里的花很多______有红的______黄的______白的______绿的______美丽极了______ ②我们学校成立了书法______国画______唱歌______舞蹈______体育等课外活动小组______ ③动物园里有老虎______狮子______狗熊______猴子______好玩极了______ 5. 说说句中省略号的不同用法。 ……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______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藤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__说__书是精神食粮嘛__既是食粮__怎么不可以煮呢__煮熟了__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嘛__

引号的作用同步练习

引号的作用同步练习 引号的作用有: ①表示直接引用 ②表示突出强调 ③表示否定或者讽刺 ④表示特定称谓 ⑤用来引用俗语、谚语、歇后语、古语等 1、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2、这是我们组办的“热爱大自然”的手抄报。( ) 3、“满遭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 4、罪恶的子弹还要挟着“和平之花”。( ) 5、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 6、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 7、鲸鱼的外形是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 8、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 ) 9、爸爸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 10、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 11、石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八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12、贺捷生奶奶居然可以“走”完长征,十分了不起。() 13、春天,布谷鸟“布谷、布谷”地啼叫着。() 14、它们的“语言”丰富极了。() 15、机器人被人们誉为“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 16、我问布谷鸟:“你做些什么?”() 17、听爷爷说,鸟儿是会“说话”的。() 18、我多么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 19、不过这张“网”是通过无数条“线”把亿万台电脑连接起来的。() 20、我们可以足不出户逛“网上商场”,用“电子钱包”付款。() 21、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 22、富兰克林大胆地提出,那是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 23、富兰克林还发明了“避雷针”。() 24、这里关在“笼子”里的不是动物,而是游人!() 25、“斑马!斑马!”阿里指着右前方喊起来。() 26、人们把狮子称为“百兽之王”。( )

引号的作用练习题ppt

引号的作用练习题ppt 双引号有以下五种作用: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着重强调。 D.表示特定称谓。 E.表示否定和讽刺。 请分别指出下面句子中双引号的作用。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2黄河近2000年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 3多灾多难的黄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4鬼子来“扫荡”了。 5爸爸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6我看见了“雨后春笋”的画面。 7荷兰有“欧洲花园”“花卉王国”的美誉。 8大家采集“茅茅针”。 9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 10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11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12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13巨兽和小鸟从表面看来,它们之间是“水火不相容”。

14百舌鸟和金黄鼠是一对“好朋友”。 15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 16那“鸟有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17巨人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18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19人们用“杏林春满”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 20让我们记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名言吧! 21如果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是无法进入的。 22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种子。 23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4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25父亲教我在石板上甩出“糖风”来。 26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 标准答案: 1、直接引用; 2、特殊含义; 3、特殊含义; 4、特殊含义; 5、特殊含义; 6、直接引用; 7、特定称谓; 8、特定称谓; 9、强调意思;10、强调意思;11、特定称谓;12、特定含义;13、直接引用;14、强调意思;15、特定称谓;16、特定称谓; 17、强调意思;18、直接引用;19、直接引用;20、直接引用;21、强调意思;22、特殊含义;23、强调意思;24、强

四年级 下 引号的作用

引号作用:1、特定称谓 2、特殊含义 3、强调作用 4、引用 5、讽刺 1、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特定称谓) 2、“六ー”儿童节快要到了,同学们的 心情别提有多高兴了!(特定称谓)3、父亲叫我在石板上甩出“糖风”来。(特定称谓) 4、父亲在卖糖葫芦的人当中出了名,人 称“小辫儿糖四”。(特定称谓) 5、课文描写的是有着“牧场之国”美誉的荷(特定称谓) 6、科学家发现鲸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 的“流线型”。(特定称谓) 7、老百姓就把公主亲手搭的这座桥叫做 “内地桥”。(特定称谓) 8、不知谁招呼了一声,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特定称谓) 9、人们把这种种黑色的鸟叫做“犀牛鸟”。(特定称谓) 10、荷兰获得了“欧洲花园”“花卉王国” 的美誉。(特定称谓) 11、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特殊含义) 12.那只先出来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特 殊含义) 13.你真是个“话厘子”连上课时也有那 么多话说。(特殊含义) 14.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 “侦察兵”。(特殊含义) 15.黄河近2000年的“表现”,却叫人大吃惊。(特殊含义) 16.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母亲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特 殊含义)

17.林务官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你“打扫”干净。(特殊含义) 18.鬼子又来“扫荡”了。(特殊含义)19.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特殊含义) 20.同学们称他为“辫论家”。(特殊含义) 21.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特殊含义) 22.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特殊含义)23.内蒙古大草原上的百舌鸟和黄金鼠也是对“好朋友”。(特殊含义)24.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ー点好。(特殊含义) 25.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特 殊含义)26.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引用)27.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引用) 25.我好心待你,你却要杀我!老话确实讲得不错,真是“恩将仇投”(引 用) 26.从表面看,它们之间“水火不相容”。(引用) 27.“你真专心哪!”我忍不住轻声问他。(引用) 29.妖怪“轰”的一声掉进了沟底。(引用) 30.从山脚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直连到天上。(引用) 31.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引用) 31这是我们组办的“热爱大自然“的手抄报。(强调)

引号作用及练习(附答案)

引号作用: A 表示直接引用 B 表示着重论述 C 表示特定称谓 D 表示具有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E 表示讽刺或否定 1、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2、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3、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4、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5、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6、父亲教我在石板上甩出“糖风”来。() 7、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 8、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9、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 10、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11、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12、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13、好心对待你,你却要杀我!老话确实讲得不错,真是“恩将仇报”。() 14、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15、这是我们组办的“热爱大自然”的手抄报。() 16、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17、人们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

18、你可真是我的“祖宗”阿!() 19、“满遭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20、拐弯的地方挖了一些岔道,叫“迷惑洞”。() 21、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2、像你这样的“干净人”可真少见!() 23、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 24、荷兰获得了“欧洲花园”的美誉。() 25、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 26、鬼子来“扫荡”了。( ) 27、我看见了“雨后春笋”的画面。( ) 28、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 ) 29、巨兽和小鸟从表面看来,它们之间是“水火不相容”。( ) 30、百舌鸟和金黄鼠是一对“好朋友”。( ) 31、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 ) 32、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 33、巨人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 34、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 35、人们用“杏林春满”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 ) 36、让我们记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名言吧!( ) 37、如果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是无法进入的。( ) 38、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种子。( ) 39、父亲教我在石板上甩出“糖风”来。()

引号的作用有三种

引号的作用有三种: 一、表示引用的部分。文章中的人物对话或者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或文章)用引号,为的是把他们和作者自己的话区别开来。如: “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草地夜行》) 这里有两个“要记住革命”,第一个用了引号,是引用老红军说过的话;第二个没用引号,是表示“我”的决心。 二、表示特定的称谓和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文章中的某些词语具有特殊意义时,多用引号标明。如: 我们的“大蜻蜓”已经稳稳当当地飞上了天空。(《放风筝》) 句中的引号,表示它不是真的大蜻蜓,而是形状像蜻蜓的风筝。又如: 蚕儿要“上山”了。(《春蚕》) 这儿的“上山”用引号,表明它是有特定意义的词语,特指蚕爬上稻草杆子上,准备吐丝结茧。 三、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如: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革命烈士诗二首》) 这里的引号,表示对所表述的内容加以否定,意思是,这不是真正的自由。 引号的形式为双引号“”和单引号“ ‘ ’ ”。它在标点符号中属于标号。一般用法有下列几种: 一、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①为了经常提醒自己,鲁迅还在书签上写了一行字:“心到、口到、眼到,读书三到。”(明确:这是在行文中的直接引用。因此,值得注意的是所引用的内容结束后,句号应该在双引号的里面) ②“满遭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明确:这也是直接引用的一种,不过,“‘满遭损,谦受益’”与“这句格言”成为了同位复指,共同做了“流传”的主语,所以,双引号里的内容结束后,不需要加上其他标点) ③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明确:这是一个陈述句,作者只引用《高山青》里的一句歌词作为行文的内容,所以,在所引用的话的引号外面加上逗号,与其他话语组成一个完整的陈述内容)④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

四年级语文破折号、双引号的作用学生版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 讲义编号:组长审核:

1.解释说明 如: (1)“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玛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2)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2.表示声音的延长 如: (1)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周——总——理—— (2)“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3)“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3.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 如: (1)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表示说话中断) (2)“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3)“他很大了,——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 4.表示转折、跳跃或转换 如: (1)“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破折号前是讲述自己情况,后面突然转而询问对方别的事。) (2)“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引用诗句) 2.表示特殊含义 如: (1)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 (2)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 (3)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3.表示着重强调的对象 如: (1)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2)如果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是无法进入的。 (3)门口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4.表示否定或讽刺 如: (1)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2)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3)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5.表示特定称谓 如: (1)荷兰有“欧洲花园”,“花卉王国”的美誉。 (2)大家采集“茅茅针”。

引号的作用 特殊含义”与“特定称谓”的区别

概括起来说,引号的作用有四种: 一、表示引用的部分。文章中的人物对话或者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或文章)用引号,为的是把他们和作者自己的话区别开来。 二、表示特定的称谓 三、表示特殊含义和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文章中的某些词语具有特殊意义时,多用引号标明。 四、表示讽刺或反语。 区别特定称谓和特殊含义: “特定称谓”是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代指某一事物或人,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等。比如:港澳台同胞都积极为“希望工程”捐款。而“特殊含义”是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具有另外的意思,或产生了新的意思。比如:人民迫切需要的正是像你这样的“傻子”。特定称谓与其表达的意思有相通之处;特殊含义与其表达词语的本义完全不一样,所以称为“特殊”含义。 举例: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时想起前两天学校举行了“芬达杯”红领巾唱红歌的比赛,巨型的海报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他就借此引导孩子们发现。于是在分辨书本上四句引号作用后,我又作了拓展:昨天我们看到海报上

的“芬达杯”用了引号,这个引号有什么作用呀学生说,这个引号表示特定称谓,因为是芬达饮料赞助的,所以用他们公司的名字冠名。老师表扬了这个孩子,顺势总结:“是啊,像这样表示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就是引号特定称谓的用法,像我们昨天举行了主题班会:《走进“红十字”》。其中‘红十字’用上了引号,这个引号就起到——”学生异口同声:“特定称谓”。机智的老师又荡开一笔:“如果引号中的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那就是——”学生心领神会:“特殊含义”。 引号在表示特定的称谓和特殊含义时的区别是: 1、引号在表示特定的称谓时,是为了起一个突出、强调的作用; 2、引号在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时,该词语就不再表示它原来的意思,而是具有了新的含义; 3、即前者的词意并未改变,但后者的词意已经发生了改变,具有了不同于原意的新的含义。 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在行文时,有的词语加上引号就不再表示它原来的意思,而是具有了新的含义。 例如: 1、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海伦?凯勒》)

四年级下册双引号的作用

四年级下册双引号的作用: ⒈表示直接引用;(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或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 ⒉表示特定称谓;(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 ⒊表示讽刺和否定;(又称“反语讽刺”) ⒋表示特殊含义;(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⒌表示突出强调,引起注意。 (特定的称谓是表示给事物起的别名特殊的含义是表示不一样的意思) 这学期在语文园地七了解了引号表示的几种意义,希望从下面的例子中更得到巩固。 写出下面双引号表示的意义。 1、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表示特定称谓) 和平环境像花朵一样美好,也像花朵一样娇嫩,容易受到破坏。 2、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表示强调,特殊含义) 指聋哑青年与其它观鱼人人同,爱鱼画鱼到痴迷的地步。 3、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表示引用,有特殊含义) 伽利略并不是真的辩论家,但是他勤于思考,能言善辩,这是同学们送给他的雅号。 4、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特殊含义,运用比喻) 意思指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不是指“摇篮”的一般意义,即养育婴儿之地。 5、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6、父亲教我在石板上甩出“糖风”来。() 7、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 8、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9、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 10、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11、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12、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13、好心对待你,你却要杀我!老话确实讲得不错,真是“恩将仇报”。() 引号的作用中,表示特定的称谓和表示特殊含义的区别:

双引号的用法练习题

双引号的用法练习题 双引号有以下五种作用: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着重强调(着重论述的对象)。 D.表示特定称谓。 E.表示否定和讽刺(也属特殊含义一类)。 请分别指出下面句子中双引号的作用。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2黄河近2000年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 ) 3多灾多难的黄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 4鬼子来“扫荡”了。() 5爸爸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6我看见了“雨后春笋”的画面。( ) 7荷兰有“欧洲花园”“花卉王国”的美誉。() 8大家采集“茅茅针”。() 9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 10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11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12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13巨兽和小鸟从表面看来,它们之间是“水火不相容”。() 14百舌鸟和金黄鼠是一对“好朋友”。() 15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 16那“鸟有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17巨人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18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19人们用“杏林春满”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 20让我们记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名言吧!() 21如果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是无法进入的。() 22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种子。() 23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24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25父亲教我在石板上甩出“糖风”来。() 26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

标点符号复习(引号的用法复习、省略号的作用、破折号的作用)

五年级语文标点符号的作用练习 姓名学号 一、引号 1、引号的作用: ①表示直接引用:②表示突出强调:③表示否定或者讽刺:④表示特定称谓: ⑤用来引用俗语、谚语、歇后语、古语等: 2、练习 1、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2、这是我们组办的“热爱大自然”的手抄报。() 3、“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4、罪恶的子弹还要挟着“和平之花”。() 5、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6、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7、鲸鱼的外形是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8、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 9、爸爸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10、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11、罪恶的子弹还要挟着“和平之花”。() 12、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13、他在学下读书的时候,大家都称他为“辩论家”。() 14、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15、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 16、荷兰获得了“欧洲花园”的美誉。() 二、省略号 1、作用 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 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④表静默或思考; ⑤表说话断断续续;⑥表语言的中断; 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2、练习 (1)“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2)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响,接着就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3)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我问候安辽娜,问候独眼的艾果尔,问候马车夫。() (4)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5)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 (6)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语意未尽) (7)”你看他们那小模样!啧啧......”海鸥听见老人呼唤,马上飞了过来,把团团围住。( ) (8)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 啊……”() (9)辞典可以告诉我们许多词语,包括人名、地名、制度、成语、典故……的含义。( ) (10)“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11)“生活?生活当然……”猩猩犹豫着,“不过,乐在其中,那个'乐'字总有点刺眼。”() 三、破折号 1、作用 (1)用以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

引号的作用,并举例

引号的作用,并举例 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例如: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整赴刑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②表示突出强调。 例如: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③表示讽刺和否定。 例如:“还要让它‘留芳’百世吗?”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④表示特定称谓。 例如:“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 ⑤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例如:“如浴春风”,唔,让人开怀令人奋发的春风啊! 使用引号应注意 ①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 例如:

(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灌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灌肉七斤油’啊。” ②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例如: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③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例如: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④如果引文连着有好几段,每段开头都应用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个后引号。 ⑤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这时,不用引号。 引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明确指出引号的用法有四种:①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②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③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④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一)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即在行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的话。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标点符号专项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标点符号专项练习题 1. 说说下面句子中引号的用法,选择恰当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表示引用;表示特殊的意义;表示强调;表示并非实指。 ①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______ ②海伦很快学会了用手指“说话”。______ ③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______ ④“虚心使人进步”这句话给我的启发很大。______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蜜蜂和蚂蚁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蜜蜂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搁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奖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__爬到花枝上觅食__一只小蜜蜂__嗡嗡__地飞来采蜜就抬起头气呼呼地说__喂__蜂儿__我问你一个问题__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你说我们勤劳不勤劳?”“你们和我们一样勤劳哇!”“那为什么人们只夸奖你们,不称赞我们呢?”小蜜蜂想了一会儿,笑着说:“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是为了人们。”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1)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有一天______爬到花枝上觅食______一只小蜜蜂______嗡嗡______地飞来采蜜______就抬起头气呼呼地说______喂______蜂儿______我问你一个问题______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喜欢——______ 夸奖——______ 勤劳——______ (3)蚂蚁心中的疑团是什么? (4)蚂蚁和蜜蜂的工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你想对蜜蜂或者蚂蚁说些什么? 3. 加标点。 很久很久以前______天和地是合在一起的______黑乎乎的______好像一个大鸡蛋______

双引号的用法练习题

双引号的用法练习题 本文是关于双引号的用法练习题,感谢您的阅读! 双引号的用法练习题 资料说明: 本份资料内容适合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使用,包括初中学生也可以用来检验自己引号作用判断能力,此处练习一、二均有答案。 关于引号的知识,基础知识可以查看双引号的作用共有几种一文,具体使用可查看引号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错误一文,小学阶段的华语网会员还有更优质的资料引号的用法与注意事项详解(小学版)供参考。 练习一: 双引号有以下五种作用A.表示直接引用。B.表示特殊含义。C.表示着重强调(着重论述的对象)。D.表示特定称谓。E.表示否定和讽刺(也属特殊含义一类)。请分别指出下面句子中双引号的作用。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2黄河近2000年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 3多灾多难的黄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4鬼子来“扫荡”了.() 5爸爸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6我看见了“雨后春笋”的画面.() 7荷兰有“欧洲花园”,“花卉王国”的美誉.()

8大家采集“茅茅针”.() 9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 10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11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12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13巨兽和小鸟从表面看来,它们之间是“水火不相容”.() 14百舌鸟和金黄鼠是一对“好朋友”.() 15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 16那“鸟有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17巨人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18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19人们用“杏林春满”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 20让我们记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名言吧!() 更多引号资料21如果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是无法进入的.() 22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种子.() 23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24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25父亲教我在石板上甩出“糖风”来。() 26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 标准答案:

引号主要用法有四种-引号的四种用法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引号的用法及举例 引号主要用法有四种:①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②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③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④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从以上四种用法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第四种用法实际上是形式上(格式上)的差别,而不是意义上的差别。 这样引号的用法主要只有三种: ①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②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

象。 ③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一)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这是引号最基本的用法,即在行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的话,包括格言、诗词、歌词等。 例如: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卢沟桥烽火》)这句话中引号的用法就是引用他人说的话。但引号不会引用单个的词语。不过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象声词和音译外来词加引号,也是表示直接引用。 例如: 1.“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卢沟桥烽火》) 2.一片静寂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天游峰的扫路人》) 3.科学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的名字,给这只克隆羊起名为“多利”。(《克隆之谜》) (二)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在行文时,有时为了强调、突出论述的对象,也需要加上引号。

例如:1.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合作”的话题。(《学会合作》) 2. 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海洋——21世纪的希望》)在这些句子中,“合作”、“能源危机”都是这些句子所着重论述的对象。这里也有一种特殊情况,表示节日、纪念日的数字部分和重大历史时间加引号,表示地名加引号,专用名词加引号,以前的说法引号都是表示特定称谓。例如: 1.“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卢沟桥烽火》)2. 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夜晚的实验》) 3. 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明天,我们毕业》)现在看来这些都应该归结到“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这种用法中来。因为给这些词语加上引号就是为了起一个突出、强调的作用。因而判断这种用法的标准就是看是否起强调、突出的作用。 (三)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在行文时,有的词语加上引号就不再表示它原来的意思,而是具有了新的含义。 例如:

四年级下册引号作用完整版

四年级下册引号作用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这学期在语文园地七了解了引号“?? ”表示的几种意义,希望从下面的例子中更得到巩固。 写出下面双引号表示的意义。 1、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表示特定称谓) 2、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表示强调) 3、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表示引用) 4、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特殊含义,运用比喻) 5、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表示引用) 6、父亲教我在石板上甩出“糖风”来。(特定称谓) 7、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特殊含义) 8、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特殊含义,表示强调) 9、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特殊含义) 10、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特定称谓) 11、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特定称谓) 12、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表示引用) 13、好心对待你,你却要杀我!老话确实讲得不错,真是“恩将仇报”。(特殊含义,表示强调) 双引号的用法 1.表示直接引用。 2.表示特殊含义。(具体环境中新生的意思) 3.表示着重强调(着重论述的对象)。 4.表示特定称谓。(指给事物起一个别名,特殊的名称/专业术语/简称/纪念日等。) 5.表示否定和讽刺(也属特殊含义一类) 双引号作用的练习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2黄河近2000年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 3多灾多难的黄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 4鬼子来"扫荡"了. (?) 5爸爸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6我看见了“雨后春笋”的画面. (?) 7荷兰有“欧洲花园”,"花卉王国"的美誉. (?) 8大家采集“茅茅针”. (?) 9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 (?)

(完整版)引号的作用练习及答案

A表示直接引用B表示着重论述C表示具有特殊含义D表示特定的称谓 1.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D ) 2.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C ) 3.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C ) 4.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C ) 5.那只先出来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C ) 6.你真是个“话匣子”,连上课时也有那么多话说。(C ) 7.“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同学们的心情别提有多高兴了!(D ) 8.“你真专心哪!”我忍不住轻声问他。(A ) 9.父亲叫我在石板上甩出“糖风”来。( D ) 10.父亲在卖糖葫芦的人当中出了名,人称“小辫儿糖四”。(D ) 11.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 A ) 12.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C ) 13.黄河近2000年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C ) 14.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母亲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C ) 15.林务官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你“打扫”干净。(C ) 16.科学家发现鲸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D ) 17.鬼子又来“扫荡”了。(C ) 18.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C ) 19.课文描写的是有着“牧场之国”美誉的荷兰。(D ) 20.不知谁招呼了一声,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D ) 21.同学们称他为“辩论家”。(C ) 22.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A ) 23.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C ) 24.老百姓就把公主亲手搭的这座桥叫做“内地桥”。(D ) 25.我好心待你,你却要杀我!老话确实讲得不错,真是“恩将仇报”!(A ) 26.从表面看,它们之间“水火不相容”。(A ) 27.人们把这种黑色的鸟叫做“犀牛鸟”。(D ) 28.内蒙古大草原上的百舌鸟和黄金鼠也是一对“好朋友”。(C ) 29.妖怪“轰”的一声,掉进了沟底。(A ) 30.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c ) 31.这是我们组办的“热爱大自然“的手抄报。(B ) 32.从山脚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A )

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的作用练习(改)

二联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语文基础卷一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引号的作用: 1、表示引用 2、表示特殊含义 3、表示否定或讽刺 (一)请把引号的作用相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石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八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2、贺捷生奶奶居然可以“走”完长征,十分了不起。() 3、春天,布谷鸟“布谷、布谷”地啼叫着。() 4、机器人被人们誉为“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 5、我问布谷鸟:“你做些什么”() 6、听爷爷说,鸟儿是会“说话”的。() 7、不过,这张“网”是通过无数条“线”把亿万台电脑连接起来的。() 8、我们可以足不出户逛“网上商场”,用“电子钱包”付款。() 9、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 10、富兰克林大胆地提出,那是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 11、富兰克林还发明了“避雷针”。() 12、这里关在“笼子”里的不是动物,而是游人!() 13、“斑马!斑马!”阿里指着右前方喊起来。() 14、人们把狮子称为“百兽之王”。() 破折号的作用: 1表示对上文的解释或补充说明。2表示话题的转换。 3表示意思的递进。4表示声音延长。 二、请把破折号的作用的相应序号写在括号内 1、我把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2、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山传来——沙啦啦,沙啦啦。

() 3、孩子虽然不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 4、她是一位老太太,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聋子。() 5、巴拉那河上有一条世界著名的大瀑布——赛特凯达斯大瀑布。() 6、小狐狸也许在叫“妈妈——妈妈——”,这小狐狸真可怜() 7、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8、我摸了摸里衫上的衣袋——袋里只剩下一块多钱……() 9、“嗨——”李莱发出震耳欲聋的喊声。() 10、他飞奔回客店,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1、他不喜欢乘马车游公园—除非为了炫一下他的新衣服。() 省略号的作用: 1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2表示内容的省略。 3表示列举的省略。4表示意犹未尽。 三、请把省略号的作用相对应的序号写在括号内 1、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 2、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 ( ) 3、我支支吾吾地说“我没……没看……看见。”() 4、“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桑那说。() 5、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6、在新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自己心爱的花儿,郁金香、风信子、百合花……

(完整版)引号、省略号的作用习题答案

引号的作用:引号最基本的用法是引用,引用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一、直接引用是把人所说的话完整地记录下来,分三种情形,例如: 1) 丫姑折断几枝扔下来,边叫我的小名儿边说①:“先喂饱你!” 2)“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②,“我十分满意!” 3)“怕什么!海的美就在这里!”我说道。③ 说明:例1)是说话人在前,说话在后的情形,例2)是说话人在中间,此前此后都是他说的话的情形,例3)是说话人在后面,前面是他所说的话。上述三个例句中的①②③处分别用冒号、逗号和句号,这是由引号所引发的固定搭配,不能变动。 二、间接引用是把某人的原话非正式地、不完整地、随语意拈来放在自己的话中的引用。这类引述如果不作明白交代,就很难发现它是引用。例如: 4)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 5)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6)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 由4)、5)、6)我们可以看出,跟引回号在一起的句号或逗号,都要放到引回号之后。如此相对照,直接引用是完整地明引某人原文,句号或逗号等打在引回号之前。 一般地说,起引号跟引回号要成对用,但也有例外,即一段接着一段地直接引用时,中间段落只在段首用起引号,该段段尾却不用引回号。例如某人说了五段话,则第一、二、三、四、五段的段首都要用起引号,第一、二、三、四段段尾却不用回引号,回引号只用在第五段末。另外,引号里面又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7)我听见韩麦尔先生对我说:“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现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对我们说了:‘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不过,可怜的小弗郎士,这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 引号除了引用外,还具有强调的作用,例如: 8)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9)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 另外,引号还有反语的效果,用来表示讽刺和嘲笑。例如: 10)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 例10中的引号,表明秩序是不合理,文明是自我标榜,其实一点也不文明,用的是反话正说,具有嘲笑的客观效果。 1、表示直接引用的话。例如: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整赴刑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2.表 示突出强调。例如: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3.表示特殊含义(讽刺和否定)。例如:①还要让它“留芳”百世吗?②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4.表示特定称谓。例如:“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5.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例如:“如浴春风”,唔,让人开怀令人奋发的春风啊!和您一起学习.

引号的作用 练习

双引号一般有以下几种意思:A.特殊含义 B.特定称谓 C.表示引用 D.表示着重论述,下列句子中的引号表示什么意思?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2黄河近2000年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3多灾多难的黄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4鬼子来“扫荡”了。()5爸爸一定送你一顶“蓝盔”。()6我看见了“雨后春笋”的画面。()7荷兰有“欧洲花园”,“花卉王国”的美誉。()8大家采集“茅茅针”。()9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10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11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12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13巨兽和小鸟从表面看来,它们之间是“水火不相容”。()14百舌鸟和金黄鼠是一对“好朋友”。()15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16那“鸟有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17巨人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18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19人们用“杏林春满”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20让我们记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名言吧!()21如果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是无法进入的。()22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种子。()23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24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25父亲教我在石板上甩出“糖风”来。()26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 27、石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八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28、贺捷生奶奶居然可以“走”完长征,十分了不起。() 29、春天,布谷鸟“布谷、布谷”地啼叫着。( ) 30、它们的“语言”丰富极了。() 31、机器人被人们誉为“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 32、我问布谷鸟:“你做些什么?”() 33、听爷爷说,鸟儿是会“说话”的。() 34、我多么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 35、不过,这张“网”是通过无数条“线”把亿万台电脑连接起来的。() 36、我们可以足不出户逛“网上商场”,用“电子钱包”付款。() 37、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 38、富兰克林大胆地提出,那是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 39、富兰克林还发明了“避雷针”。() 40、这里关在“笼子”里的不是动物,而是游人!() 41、“斑马!斑马!”阿里指着右前方喊起来。() 42、人们把狮子称为“百兽之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