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正坤纠正网上误传的《辜正坤语录》

辜正坤纠正网上误传的《辜正坤语录》
辜正坤纠正网上误传的《辜正坤语录》

辜正坤纠正网上误传的《辜正坤语录》―――辜正坤对百度文库中含有虚假成分的《辜正坤语录》所做的纠正

大概有个旁听生旁听了我在北大开设的通选课“中西文化比较”(只听了三次课),把对他有影响的某些观点或话语零碎地当作了我的语录,谓之《辜正坤语录》,并放在百度文库中。对于这位旁听生的热心我表示感动,但是大概因为他只是偶尔旁听,无法完全正确理解、消化我讲的内容,故所引用者大多不是我的原意或原话,个别甚至完全记反、或张冠李戴了。鉴于这种情况可能会误导有关读者,故我将该《语录》拷下,逐一更正。

辜正坤本人对百度文库《辜正坤语录》中的虚假、错误或不妥处的正误。

辜正坤语录

2011年2月22日

1、爱因斯坦一声明,所有“便衣特务”都跟上他了。(··所有特务不都是便衣吗?)

辜正坤正误:

括号内的“所有特务不都是便衣吗?”不是我的话。这句话是不正确的。因为并非所有的特务都穿便衣。特务可以穿任何一种服装,这得看该特务在那个部门工作。如果在警察局,则必定会穿警服,如果在军队中,则会穿军服,如果在白领工作的高薪单位上班,很可能穿正式的西服等等。所以,并非所有的特务都穿便衣。

2、古代人为什么素质高一点?那时没电视。

辜正坤正误:

这里我围绕道德问题提到现代媒介的许多负面影响,用了很多话来阐述。引用者所提到的“素质”实际上是“道德素质”,旁听者只截取“素质”两个字,又没有上下文,容易误导读者。

3、小孩生下来为什么会哭?因为饿了。(我说:尿了)

4、小孩一张嘴喊“啊··”他不能一直张着嘴,得合上,所以“妈··妈··妈··妈··”就出来了

辜正坤正误:

旁听者显然没有听懂我在讲什么,所以记下这样这两句没头没脑的话。

这两句话中所涉及的意思实际上是我讲解若干民族语言中为什么有“妈妈”这个共同发音时讲的。基本陈述见我的《互构语言文化学纲要》一书:

3·7·2·“妈妈”发音之谜

在全世界的许多语言中,为什么都有音义相同的/mama/(妈妈)这个词呢?一些语言学家们倾向于把这解释为是语言之间相互借鉴、利用、传播的结果。从一定的程度上看,这种解释也许是有道理的。但是,当两种语言毫不相关,根本不可能相互借鉴、利用、传播的时候,上述的解释就站不住脚了。在这种情况下,我想音义同构论可以帮助解决这个千古之谜。音义同构论认为,语音和语义之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生理契合关系。那么,由于生理原因,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比起婴儿与世界的其它关系来显然最密切;不用说,生理纽带关系又进而造成相应的心理反应或心理依赖性。在正常的情况下,婴儿和母亲接触最多,婴儿从母亲处获得的帮助也最多。抛开其他的原因不谈,单从纯粹的生存本能出发,婴儿最初的生理—心理反射目标肯定最有可能是那持续满足其食欲的生物体——母亲。因此,婴儿借助于其生理上的发音器官对人类的第一个代表发出的语音信号肯定是指向其母亲。这个语音信号是最初的命名活动。在婴儿本能地要把眼前的最亲密的生物体——母亲与外部世界的其他物体区别开来的时候,他会本能地选择最经济最容易的发音方式:两片嘴唇张开、合拢、张开、合拢……同时向发音部位(口腔、鼻腔)自然送气,于是就有了mamamama…的发音。可以认为,其他任何一种发音方式都没有mamama的发音方式自然、简单。而且,这个发音动作和婴儿吃奶的动作很可能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婴儿的mamama…可以翻译成1)最好吃的东西(奶);2)我要吃奶。这个奶便是“妈妈”(有奶便是娘呀)。甲骨文的“母”字突出两个乳房,便是证据。另一方面,世界上的婴儿,只要他们的生理发音器官相同,他们最可能、最容易发出的音就是mamamama…因此,在许许多多的语言中,婴儿的最早的语汇多是mama。这要么是婴儿有意无意地这样称呼母亲,要么是做母亲的利用婴儿的这种最简单的语音自我称呼并教给婴儿,情况反正都一样:将母亲命名作mama是人类(婴儿方面或母亲方面)的生理—心理必然表现与必然需求:语音在此和含义因而具有必然联系。所以,在我看来,人类许多语言中不谋而合地具有“妈妈”发音的谜底就存在于这音义同构原理之中。(见辜正坤:《互构语言文化学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1-92页)。

5、鲁迅为什么成为伟大的文学家?他性压抑特别强。在痛苦万分时,性压抑特别强啊。(许广平说的)

6、鲁迅找个许广平是可以的,你说包二奶?包吧!

7、鲁迅长久继续的力量爆发出来了,于是《狂人日记》出来了,之后《呐喊》,光呐喊还不行,还得《彷徨》。

辜正坤正误:

这里的三句话中的意思是我说的,但是具体阐述时大概有几千字。旁听者记述不太准确。这位旁听者最大的错误是在括号里注明:“许广平说的”。千万注意啊,我从来没有发现许广平

先生说过鲁迅是性压抑啊!我也从来没有说过许广平先生认为鲁迅是性压抑这样的话。我说过的是:许广平先生认为,鲁迅的《自提小像》一诗很可能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接到家中要他回家与朱安完婚时写的。

又,“继续的力量”,误,应为“受到压抑的积蓄起来的力量”。

2011年3月1日

6、斗,斗,斗,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辜正坤正误:

这不是我的话,这是我引证毛泽东主席的话,并略加评论。所以算作我的语录是不对的。

7、文革那时人们叫孔子叫孔老二,农民问:“孔子不是挺不错的嘛,怎么他的老二出问题了?”辜正坤正误:

应为:文革时批判孔子的人称呼孔子为孔老二,但是农民们不知道孔老二就是孔子,感到困惑,说:“孔子不是挺不错的嘛,怎么他的老二出问题了?”

8、当时我认为中国人要完全西化,人种也要西化啊。。。

辜正坤正误:

应为:“当时我的西化思想也很严重,不但认为中国文化应该西化,连中国人种也该西化。别人问:人种如何西化得了?我答:异族通婚嘛。可见我的西化思想是相当极端的。一直到80年代后期,通过大规模重温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与西方文化进行仔细比较,我渐渐转过弯来……”

9、美国一教授把所有最脏的话让学生在课堂上读,“给我念!”学生答:“干啥你!你这是教授吗?野兽啊!”

辜正坤正误:

这句语录突兀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恐怕谁也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意思。

实际上我的原话如下:

美国一教授做过试验,想了解通过反复地重复一种负面信息会产生什么效果。他故意强

迫学生在课堂上说一句脏话,结果学生拒绝念,说:“你这是什么教授?禽兽啊!”然而,在教授的逼迫下,学生们不得不重复念那句脏话。结果念来念去,学生们渐渐不再对脏话本身持抵制态度,念到最后,竟然成了习惯,许多学生再也感觉不到其中的肮脏含义了。这个教授通过这个试验证明:负面信息被重复到一定的时候,其中的负面信息就会慢慢失掉其负面冲击力,被重复者不知不觉认同了。根据这个原理,我们的媒体千万不能随意把肮脏的信息往出版物、影视、书籍、或网络上传输,因为它们被不适当地重复并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公众渐渐就会丧失道德感,甚至以恶为善了。

2011年3月8日

5、唐朝一段时期117位宰相107个是博士学位,硕士都不一定捞到职位,本科更不用说了。辜正坤正误:

这里是一大段论述,旁听者的记述不准确。我的原话其实在我的书里就有:

“政治方面最敏感的题目是民主问题。这两大形态的社会,西方社会和中国社会,今天都在谈论民主。谈论的结果是,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社会以前没有民主,好像全是专制,好像只有西方社会才存在民主。其实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实际情况是,中国的民主是另外一种民主。这就牵涉到要说清民主到底是什么,得从概念上探讨一下什么是民主?照我看来,民主的真髓,归根结底,还是权力分配的问题。就是说,每个人有多大的机遇从社会现存的权利总和中获得自己想获得的一份权利。或者说,应该用什么机制来使大家分享权力(包括发言权)的方式比较公正?古代中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摸索了两、三千年,终于找到一个方法,什么办法?考!用严格的方式来进行考查、考核!因为学者们研究过来、研究过去,发现无论多么有德行的英明的天子,要永远都能准确无误地遴选出贤才,是不可能的。权力更不能靠皇帝想当然地给谁就给谁,怎么办?只有连皇帝都无法干预的考试才是相对说来比较公正的形式!于是发展出一个科举制,用科举制来考,考的人合乎条件,就可以当官,白屋可以出公卿。你就是一个讨饭的,你考上了都可以做状元,甚至可以当宰相。所以从唐宪宗到唐懿宗的133个宰相中,有104个宰相是进士。进士的文化水平有多高?相当于博士。西方学者常常把“进士”翻译成Imperial Doctor(帝国博士),实际上进士比博士水平还要高一点。104个博士来管理国家事务,你说唐朝的文化为什么会那么发达,会走在全世界的前面?这道理非常明显,这么高文化水平的人在领导这个国家,怎么会不发达呢?这些进士辅助皇帝,和皇帝分享权力。一大批知识分子精英从社会的不同层面代表了不同的声音进入国家执政集团,与皇帝一起共同讨论如何治理国家。皇帝个人的看法,也常常被他们以委婉的方式否决,相应的监察制度、监察官员,各类谏官、拾遗之类,整合起来,构成一种以皇帝为首以知识分子精英为主体的统治集团,各类方针政策,常常要经过朝廷大臣的公开辩论,才能最终定夺。这种讨论有时不限于朝廷官员,普通人有妙计妙策也可以上书。地方官员或学者有时还可以进京与宰相(总理)为首的朝廷官员就某一国策进行面对面的平起平坐的辩论。比如至今尤存的厚厚的一本《盐铁论》就生动地记载了地方学者(贤良、文学)等与朝廷的财政大臣在皇帝面前就盐铁应该官营(国有)还是私营(私有)进行面对面地唇枪舌剑的大辩论。这不是民主,是什么?人们习惯于说皇帝专制。皇帝有时在某些方面确实专制。但是在国家大事上,皇帝一个人专什么制?没有一个权力集团帮他出主意、想办法、鉴定可行不可行,他什么都做不了。所以关键是这个由知识分子精英构成的权力集团。这些人都是

主要靠考试才当上官的。当然有人会说,科举考试有作弊的现象。试问天下有哪一种考核制度没有作弊的现象?考试会作弊,一点不考,任人唯亲,拉帮结派只推选自己信得过的人上台,反倒不是作弊了?笑话。实际上古代科举考试是很严格的,比今天的考试制度要严格得多。所有的考生如果品行不端,只要有人检举,立刻取消考试资格。清朝若干朝代的科举考试还禁止八旗子弟参加考试,以防作弊。凡作弊者,有牵涉的官员往往有杀头之虞,其余考生,亦往往连坐,充军、流放、抄家,不一而足。考卷实行弥封制,今天叫密封制。考生做的卷子要专门雇人全部用朱笔重抄一遍,姓名也全部弥封,以防考官认识考生或考生笔迹。这种防范措施,往往连皇帝都难以开后门。如果仍有不良现象,那是必不可免的例外,不能说这种考试形式本身是坏的。这种文官考试制度被介绍到了西方,使西方人大开眼界。传到伏尔泰那里,伏尔泰佩服得简直五体投地:原来中国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产生了这样先进的文官制,居然是不靠上帝的恩惠而是靠人自己的理性来管理的人的社会。他发现西方人都是靠打打杀杀,你拉一帮,我拉一派。今天把他推上去,明天把他拉下来,靠缺乏真正公正地遴选考核行政官员的机制。所以现代西方不断地在学古代中国的这种文官考试制度,但是直到今天还没有完全学到手。对科举制要辩证地看,例如它考试的内容,就有偏废,对科学技术方面的考试比较薄弱。但是具体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时代要求进行改进,把它本身全盘否定,是不对的。在五四的时候,出于某种政治原因,暂时废除,情有可原,但后来人应该把它合理的成分吸收出来,加以改革利用。比如我们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在某种程度上与科举考试就有相似的地方。当然,我觉得还做得不够。拿科举跟西方的选举相比,哪种形式的实际民主含量高,很值得探讨。西方民主主要是靠所谓的选举来实现。但选举哪赶得上科举公正?科举是严格的考试,选举就是拉帮派,就是这一派那一派,各派把自己觉得好的人推上政治舞台,没有客观准则。其实你只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就会发现,但凡你推举一个人,往往是推举和你利益相关的人,你说哪一个人最厉害、最称职,没有一个非常客观的考核你怎么知道?你只能凭印象。入大学靠推荐选拔之所以行不通,最终走上今天的比较严格的考试制度,就是同样的道理。西式选举制的作用的实质是各个利益集团在利害权衡上的摩擦交锋,最后达到一种权益制约作用,普通老百姓实际上根本无缘挤入权力集团。当然这种制度客观上也能产生一种权力制约的效果,但是它跟中国的这种科举式民主比起来,显然是落后于中国的这种民主形式的。所以这种民主形式,可以说是中国的古代的知识分子精英民主制。而西方的民主制是通过选举而来的党派式竞选民主制。”

(见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21页。)1、月球,让它在那,不要炸,还可以写诗的嘛!

辜正坤正误:

我的原话:“宇宙中现存的一切天体及其运行状态已经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人类不应该随便扰乱它们的秩序,否则可能带来灾难。例如月球,由于它的引力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导致潮汐现象等诸多问题,有个俄罗斯科学家写了篇文章,主张把它炸掉。同学们,这行吗?我的回答是:不行。因为人类受月亮的影响不知多少万年了,地球上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月球的影响。人的机体也肯定受到了月球的影响,例如女性的月经现象,和月亮的运行周期有没有联系?我认为这很值得研究。我认为,如果人为地炸毁月球,打破了原有的天体平衡状态,很可能给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因此,我们应该顺应自然,不要随便自以为是地想要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结果胡乱地与自然作对,这容易产生恶果……退一万步,即使月球没有别的作用,也还可以留在天上让有诗兴的人们用作吟诗填词的对象

嘛!”

5、你嫂子掉井里了,你救不救?你说:“不能救啊,男女授受不亲啊。”

辜正坤正误:

我的原话:“你嫂子掉井里了,你救不救?这时你如果还说:‘不能救啊,男女授受不亲啊。’你这不成了禽兽了?!儒家的道理并非那样机械,在特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依天理、情理进行变通的。”

其余部分语录,虽不完整,但尚无大的误导作用,我就不一一更正了。

==============================

百度文库《辜正坤语录》原文:

辜正坤语录

2011年2月22日

1、爱因斯坦一声明,所有“便衣特务”都跟上他了。(··所有特务不都是便衣吗?)

2、古代人为什么素质高一点?那时没电视。

3、小孩生下来为什么会哭?因为饿了。(我说:尿了)

4、小孩一张嘴喊“啊··”他不能一直张着嘴,得合上,所以“妈··妈··妈··妈··”就出来了

5、鲁迅为什么成为伟大的文学家?他性压抑特别强。在痛苦万分时,性压抑特别强啊。(许

广平说的)

6、鲁迅找个许广平是可以的,你说包二奶?包吧!

7、鲁迅长久继续的力量爆发出来了,于是《狂人日记》出来了,之后《呐喊》,光呐喊还

不行,还得《彷徨》。

2011年3月1日

1、以《狂人日记》、《阿口(Q)正传》为代表。。。

2、朱安先生说:“我也是鲁迅先生留下的遗物啊!”

3、鲁迅有一个朱安,但那是配给他的啊。许多美女他想有,但他不能有。

4、中国古代社会是很开放的。文人免不了到烟花柳巷转转,那时没有公安抓他们。

5、鲁迅他写不出长篇小说了,因为许广平先生把他那压抑给排解出来了。。。

6、斗,斗,斗,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7、文革那时人们叫孔子叫孔老二,农民问:“孔子不是挺不错的嘛,怎么他的老二出问题了?”

8、当时我认为中国人要完全西化,人种也要西化啊。。。

9、美国一教授把所有最脏的话让学生在课堂上读,“给我念!”学生答:“干啥你!你这是教授吗?野兽啊!”

10、BBC那唱片我听了几千遍,上大学后我一开口读,英语老师立刻拍桌子:“BBC!!”2011年3月8日

1、断案不但要看法理,还要看情理;不但要看情理,还要看天理啊

2、毛泽东突然出来说:“大学还是要(三声)办的。”

3、中国是没有朋友不踏实,美国是没有敌人不踏实。

4、谁当官?推选?那有些人就推选他的朋友、兄弟、老婆了。老婆?克林顿不就是推荐他老婆嘛!

5、唐朝一段时期117位宰相107个是博士学位,硕士都不一定捞到职位,本科更不用说了。

6、中国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西方人说:“胡说,我们走二十里路都麻烦。”(针对英国伊丽莎白时期政治制度)

1、月球,让它在那,不要炸,还可以写诗的嘛!

2、有人在这个房间演讲不成功,换一个就成功了,什么原因啊?风水啊!

3、“豫”字左边是一个“予”,右面是个“象”,这说明古代河南还产大象呢!

4、我把话筒包起来,减轻它的负反馈。

5、你嫂子掉井里了,你救不救?你说:“不能救啊,男女授受不亲啊。”

6、“同”则不继。你说男性跟男性结婚,你女性。。。。跟失业了一样,对吧?

7、我找到一个照片,觉得长得不怎么样,颧骨特别高,嘴巴也很大。他看了之后就说:“就这个啦!”所以中国女人觉得长得不怎么样的话,国外还有市场。

8、北大教授你是君子,你在中关村大街上撞到了一个小混混。小混混打了你一拳,你是教授是君子啊。你就后退一步,说:“嘿嘿,对不起。”他又打你一下,你:“嘿嘿,对不起啊。”

9、超过人类生活需要的技术发展通常与德行的发展成反比关系。

10、利比亚要是有半颗原子弹,西方根本不可能动他。

11、古人有的人武功高强,为什么不办个培训班呢?点穴,往这点一下,几个小时不能动,死了;再点一下,大便不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