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美术欣赏和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美术欣赏和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美术欣赏和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美术欣赏和创造力的培养

在素质教育精神指导下的美术教育中,美术欣赏活动进一步受到重视,被视为幼儿园实施审美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也能提高儿童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创作水平,成为美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欣赏活动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各地幼儿园对美术欣赏活动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过美术欣赏活动。美术欣赏活动呈现出很多不足。本论文主要围绕“通过美术欣赏活动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正确引导幼儿进行美术欣赏从而达到提高幼儿创造力的目的)展开研究。阐述幼儿美术欣赏教学的理论依据,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选择各种适合幼儿欣赏的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幼儿;创造力;美术欣赏

美术欣赏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中指出,在《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中,要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可以培养幼儿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和丰富的审美情感,激发他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在素质教育精神指导下的美术教育中,美术欣赏活动受到重视,被视为幼儿园实施审美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也能提高儿童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创作水平,成为美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培养幼儿欣赏能力的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了解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其形式美和内容美,从而丰富他们的美感经验,培养其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的教育活动。美术欣赏活动既能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想象的广阔空间,又能提高儿童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创作水平,产生创造的欲望。

美术欣赏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它从视觉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开始,通过知觉与联觉、统觉而变成情感和意志的过程。我国古代着名文艺理论家刘勰曾说过:“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揭示了量的积累与质的把握、认识的广度和理解的深度之间的辨证关系,也佐证了“见多识广”这一俗话的合理性。同理,幼儿只有广泛的接触、感受优秀的美术作品,才能潜移默化地逐渐认识美术作品和美术创作的规律,也才能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感悟和借鉴发展自己的美术创作水平,并从中得到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幼儿美术欣赏的目的是通过

幼儿对各种美术作品的感知、叙述和分析,初步懂得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能对美术作品做出自己的评价,扩大审美视野和丰富审美情感。

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认知活动和思维活动,儿童所得到的不仅仅是对美的认识,还能了解人文、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许多相关知识,是形成多元文化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需要儿童对作品进行感知、描述、分析和评价,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儿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了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

美术欣赏活动是帮助幼儿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源泉,是获得丰富感性经验引发幼儿创造灵感的重要途径。

那么,我们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应通过哪几个方面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

一、创设宽松的环境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宽松的环境是幼儿敢于求新求异的前提,能为幼儿提供可以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宽松的环境即宽松的、无压力的、师幼平等的环境。创设宽松的环境,是指教师不把权威的结论或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强加于幼儿,而是要给每个幼儿都有一个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幼儿都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对其作品的看法,并且充分肯定每个幼儿的感受和理解,给幼儿一个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从而提高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对幼儿进行适当引导。

美术欣赏不存在完全正确的答案,对于同一项内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例如,教师与幼儿一同欣赏达芬奇的油画作品《蒙娜丽莎》时,有的幼儿会觉得画面中的人物很有母性,很漂亮,很有亲切感,整幅画面给人感觉很温暖;而有的幼儿却觉得画面很黑暗,很冷,就会给人有种很恐怖很害怕的感觉等。个体差异使得幼儿有完全不同的体验。而教师则要给每个幼儿都有一个表现的机会,鼓励每个幼儿都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对其作品的看法,并且充分肯定每个幼儿的感受和理解,对于幼儿的理解和感受给予一定的鼓励。幼儿只有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才会有大胆求异的可能。如果幼儿担心被笑话或者被指责而有所顾忌,缺乏自信心,使得幼儿不敢说出与别人不同的看法,影响幼儿的创造思维,从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写实的美术作品,人们对其内容和情感表现倾向的认识大致相同。如果有个别幼儿的认识完全偏离,教师可以采取让幼儿讨论的方式,让幼儿各自发表不同的见解,以对认识存在偏离的幼儿进行正确引

导。教师可以请每位幼儿都来大胆说出自己对其作品的理解与感受,促发幼儿进行讨论,逐步引导幼儿获得正确的认识。

二、提出开放性的问题

对话法是幼儿美术欣赏教学的基本方法,它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幼儿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由于幼儿欣赏经验的缺乏,需要教师做好幼儿与作品之间的中介,引导幼儿与作品进行对话。其中,教师开放性的提问是幼儿与作品之间进行对话的桥梁之一。只要运用得当,提出的开放性问题就能成为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手段。

在引导幼儿观察欣赏对象时,提问:你在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这像什么等,能促使幼儿产生想象的需要和动机,并激发幼儿去搜索大脑中的表象,选择已有的形象组成新的形象。特别是在欣赏西方抽象作品时,幼儿面对高度抽象的图像和线条,在教师开放性问题的激发下可以充分发挥发散性思维,再借助

想象将这些抽象的图像和线条与相应的事物起来。如幼儿在欣赏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时,教师问:你在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幼儿把这幅作品中抽象的图形想象成了一个保龄球;一个妖怪等等,教师接着提问,促使幼儿在注意主要形象的基础上,展开有情节的想象,教师再接着提问:你们能不能创造出一幅更漂亮的作品呢,触发幼儿进行讨论,提高幼儿的创新思维,并产生创造的欲望。

三、分析作品的表现形式

幼儿在欣赏美术作品时,首先是对作品中具体形象的认识。屠美如在《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中曾提出:教学实践证明,对齐白石的鱼、虾图;徐悲鸿的奔马,群狮图;陈永佛的花鸟画;米勒的《拾穗》;莱顿的《缠线》;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一些作品,儿童都非常感兴趣。这些作品描绘了儿童熟悉的事物,或者有一定情节的动态人物,一方面儿童可以通过观察这些事以及人

物的神态和身体动作来感知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物和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及整个画面的色调构图等方面来感受作品的意蕴,通过对这些艺术作品的欣赏使幼儿对事物更敏感、人物命运的体察更细致和富有同情心,情感体验更丰富。并扩充了儿童的知识面,开阔了眼界,有益于幼儿的思维模式。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幼儿透过内容,认识作品中的点、线、面、形、色等形式要素。教师引导幼儿对作品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如引发幼儿认识并分析欣赏对象的颜色、形状及线条的表现形式和我们平时所见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等,分析作品表现形式的过程,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仍以幼儿欣赏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为例,当幼儿在

欣赏其作品时,教师就可以提示幼儿观察画面中的不同色块,引起幼儿对画面中不同色块的注意。为了让幼儿理解画家是如何把人和小鸟画得这样与众不同,教师可以提示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中的人和小鸟,看看它们与我们平时看见的人和小鸟有什么不一样,画家用了什么样的线条和形状使它们看起来和平时不一样。

教师启发幼儿注意作品的点、线、面、形、色的运用,分析作品的表现形式,总结作品是怎么样变形的,这对幼儿的学习来说是一种提升,它有利于幼儿学会在创作中大胆表现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更新颖的东西。

四、给作品起名字

给作品起名字一般是在对作品的内容、形式和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进行的。幼儿给作品起名字的时候,是根据自己对作品所传达的信息的体验和理解,并充分发挥想象力而完成的。教师应该鼓励每位幼儿都要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幼儿通过给作品取名字,能够引发幼儿对作品内容进行一个概括,并促使幼儿对画家作画意图的想象。在欣赏完作品之后,及时让幼儿进行自由的创作,能极大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在欣赏完作品后,可以让幼儿用三角形,四边形、五角形、花朵、葡萄等基本图形来创作出更多不同的作品,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开展正确评价,激励幼儿创新

幼儿的知识、经验、能力都处于幼稚的状态。无论教师怎样细腻的指导、启发,甚至执手授意,他们的作品都不可能完美无瑕。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作品是否富有童趣,是否体现想象力或创造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只要发现幼儿思维的闪光点,就应及时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一)评价作品提倡鼓励

评价不是评议好与坏,对与错,而是为幼儿进一步思考、探索创造机会,是一个再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评画时,依然要多鼓励、多表扬。因为人的自我意识,首先是他人态度的反映,我们对幼儿的看法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怎样看待自己。对于幼儿来说,表扬效果远胜于批评。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儿童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尊重与羞辱对于他们的心理便是最有份量的一种刺激,保护它、发展它可以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表扬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肯定,使幼儿更有信心和勇气继续去创作。

(二)评价的科学合理性

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促进和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激励创造,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和自豪。评价要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幼儿在美术创作中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活动中及时介绍幼儿有创意的表现,鼓励幼儿的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幼儿完成作品后,可以把作品全部拿出来

展览,引导幼儿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创新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励他们的探索与创新,张扬孩子的个性。教师的激励评价,是对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有力保证。

幼儿处于一个充满幻想的年龄,幼儿的许多想法与现实有很大的距离,孩子通过美术欣赏活动,可以把美好的愿望、美好的想象变成可见的作品,由创作带来的惊喜和成就感成为幼儿进行美术创造活动的原动力,所以,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是开展幼儿创造力培养的最有效途径。

幼儿教育是基础的基础,是社会教育事业的一项奠基工程,是培养创造力人才的关键期,教育者通过有效的手段形式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而通过美术欣赏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欣赏,使幼儿对事物产生兴趣,并产生创造的欲望。逐步形成幼儿美术创造的个性,并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通过欣赏,让幼儿感觉大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的美。使幼儿头脑中有丰富的美的事物的表象,使幼儿审美素质得到发展,让幼儿自由创作,能使幼儿在头脑中的美的事物的表象被激活,运用掌握的美术技能和工具材料,想象,创造出新颖、独特、有创造性的优秀幼儿美术作品。幼儿通过欣赏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美的形象,从而提高美的观察力、感受力、初步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

结论:总之,美术欣赏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精神指导下的美术教育中,美

术欣赏活动受到重视,被视为幼儿园实施审美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也能提高儿童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创作水平,成为美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培养幼儿欣赏能力的教育活动,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认知活动和思维活动,儿童所得到的不仅仅是对美的认识,还能了解人文、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许多相关知识,是形成多元文化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需要儿童对作品进行感知、描述、分析和评价,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儿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了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选择各种适合幼儿欣赏的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运用教育学原理探讨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能使幼儿快乐地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培养幼儿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的能力,开阔眼界、陶冶性情、完善健全的人格。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反思《名画欣赏》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反思《名画欣赏》名画欣赏六:《大碗岛的星期天》 目的: 1、通过欣赏名画,让幼儿感受美,并能用较丰富的 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2、让幼儿模仿画面的构图、造型,从而掌握绘画中 的一些技巧。 准备:名画课件,幼儿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1、与幼儿回忆画过的人有哪些样子。 2、演示名画《大碗岛的星期天》,引导幼儿欣赏: (1) 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 (2) 这些人在干什么?他们有些什么样的姿态?你能 不能表演一下? (3) 这是什么季节?你能猜出他们在什么地方?有什 么样的风光? (4) 从画面上你能看出这是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 (5) 画面上用了哪些线条?(教案出自:教案网)这些 线条是朝哪些方向延伸的?看上去有什么感觉? (6) 画家画这幅画用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在画面上 是怎样安排的?

(7) 画家是怎么安排画面的?(前面画了些什么?后面画了些什么?看上去一样大吗?哪个看上去更清楚些?为什么?) (8) 看完整幅画后,你感觉怎么样?给这幅画起个名字。 (9) 教师配乐朗诵解说词,让幼儿充分感受这幅画的意境。 3、让幼儿模仿这幅画的构图方式绘画〈〈快乐的秋游〉〉。 附解说词: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了风景优美的大碗岛,这里有绿油油的草地,茂密的树林,兰色的、清澈的河水在四周静静流淌着,河面上荡漾着几叶小舟;这里有各色各样的人,男的、女的、老人、小孩,他们有的坐着轻声交谈,有的躺着休息,有的在河边钓鱼,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我躺在这片嫩绿的草地上,就象躺在柔软的地毯上,舒服极了;我闭上眼睛,听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从树枝上传来小鸟动听的歌声,人们隐隐约约讲话的声音,河面上小船划过水的声音;;;;阳光暖暖地照在我的身上,象妈妈的手轻轻抚摸我的脸,我还闻到了花草淡淡的清香,我全身放松极了,这真是美妙的休息,

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四川省资中县重龙镇第一幼儿园魏兴菊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旧的美术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幼儿的好奇的心理,只有实施课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孩子们的眼界日益开阔,外面精彩的世界无时刻不在吸引着他们程改革、及时调整和变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才能适应和促进儿童在美术审美能力、美术技能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我们给幼儿创设了宽松开放的环境,允许幼儿自带参考书,自由交流,充分联想,大胆表现。除此之外,我们还设计了许多具有启发性的美术活动内容和形式,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幼儿期是形象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美的形象引起幼儿的联想产生丰富的想象活动。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将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头脑中,成为他们人生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益。在每次的绘画活动前,我都从引导孩子的思维入手,启发孩子大胆想象、相互表达、在学习交流中学会主动思考、探究、发现新的创意,不断改变原来的构想;而在绘画实践中为孩子创造一种信任、鼓励的氛围,使孩子们大胆的进行表现,看看谁和别人想的不一样、画的不一样。从一系列的主题画中就可以看到孩子们的思维越来越开阔,想象力、创造力越来越强——在“淘气的小猫”主题画中,孩子们想象并表现出了“小猫扑蝴蝶”、“小猫捉老鼠”、“两只小猫玩线团?”、“小猫赛跑”、“小猫捉迷藏”等不同情节的画面,创造能力在美术活动中得到了发展。 一、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创造的欲望。 创造激情来源于兴趣和好奇心,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幼儿的好奇心重,对有趣的物体,有意思的事物,出于好奇常引发兴趣,好奇心驱使他们喜欢寻找奇异的、有刺激的事物,引起探索兴趣,激发创造的激情,促进创造思维活动。因此,教师要巧妙地抓住儿童纯洁稚拙的童心和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的特点,依据兴趣和绘画技巧特点进行有计划、有成效的挖掘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欲望。例如:在粘贴画《有趣的春天》时,教师用变魔术的形式出示教具,引起孩子的兴趣,以提问引导的方式激

论幼儿美术欣赏的必要性

幼儿阶段是各方面能力都需要发展的阶段,在幼儿欣赏过程中,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给幼儿一个不受约束、自由想象、创造的广阔空间,而且还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欣赏作品时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相互对话,相互倾听,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自由交流与表述中,幼儿不断获取同伴的信息,丰富自己的内心感受,将其表达出来,从而丰富幼儿的词汇量,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如在欣赏作品《鸡的一家》时,幼儿创编出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鸡爸爸和鸡妈妈带着鸡宝宝到草地上玩,鸡宝宝们在草地上玩得很高兴,有的翻跟头,有的捉虫子,有的做游戏,鸡爸爸长得很强壮,和鸡妈妈愉快地聊着天,围在他们身边,他们一点也不怕被狐狸抓去,所以玩得开心极了!由此可以看出,通过欣赏、表述,幼儿已经体验到了小鸡一家幸福、快乐的作品内涵,并能用语言表述出来。 美术欣赏内容的选择: 1、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优秀的美术作品,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多如繁星。但无论其艺术价值有多高,思想教育性有多大,只有当它被幼儿理解时,才能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纯朴的情感,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在诸多的可选内容中进行认真地比较,筛选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欣赏内容供其欣赏。 2、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学龄前儿童在生理心理上发展变化特别快,这个时期也是审美感情的萌芽时期,幼儿年龄小,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对待艺术表现的作品就和事物一样不加分辨地收受。因此,在这个年龄阶段美育必须与智育、德育交融渗透进行,在选择欣赏内容上要求作品内容健康充满朝气,积极向上,能够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如徐悲鸿的《奔马图》,画中的骏马英资飒爽、雄健苍劲,就能给人一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感觉;齐白石的虾、蟹、雏鸡等,无不焕发着质朴、天真的情趣,让人感悟到生命的可爱及生活的美好。艺术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大自然的美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个地方,环境中的美好事物随地可能找到,因此在选择欣赏内容时,既要着眼于作品,更要着眼于幼儿生活的环境,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物质环境,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捕捉美。我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将家乡春天盛开的鲜花,夏天美丽的荷塘,秋天金色的田野,冬天皑皑的白雪,以及雨霁云霏后的彩虹等,都作为欣赏内容引导幼儿欣赏。如在欣赏汉中雕塑《腾飞》作品时,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他们认为雕塑两侧的飘带象天使的翅膀,天使托着的圆球,象征汉中这个璀灿的明珠,越飞越高,越来越美好……这样不仅使幼儿欣赏到大自然的美,而且培养了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选择的美术作品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要丰富多彩,如采用油画、年画、漫画、摄影、剪纸等不同画种;也可以从不同角度观赏石雕、泥雕、建筑的立体美,还有中国的民间玩具,具有民间艺术天真质朴的特殊风格。作为教师,在为幼儿选择美术欣赏内容时,要注意不能凭个人的喜好和兴趣,无论从表现内容和形式上都应该丰富多样,使幼儿能从多方面受到美的教育。 4、内容选择适量。由于幼儿生理、心理上的原因,幼儿期的注意力易受外界干扰,不集中,不持久,所以在为幼儿选择欣赏内容时,在保证达到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要少而精。美术作品每次以1—3件为宜,过少则不能满足幼儿的欣赏要求,过多则主题不突出,也不利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只有选量适当,才能保证欣赏教学的顺利完成。

浅谈对儿童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题目:浅谈对儿童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常杰沈阳市沈河区少年宫 【摘要】:美术以它独特的直观和再现性教学,极大地影响着各个年龄段少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要教好儿童美术,在我们的头脑中要时刻牢记启发儿童的创造力这一宗旨,坚定不移的贯彻到我们的教学中去。即要教其绘画技法,又要重视启发儿童绘画思想中的创造力和创作激情,才能培养出高水准的艺术人才。 “关键词”儿童美术创造力培养 美术以它独特的直观和再现性教学,极大地影响着各个年龄段少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要教好儿童美术,只有把握以培养儿童创造力为目的技法训练,才能培养出高水准的艺术人才。“儿童创造力”与“技法训练”这两者的辩证关系,在实际执行中,要灵活掌握,恰如其分地贯彻整个教学过程中。指导儿童绘画创作,很重要的是要从儿童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出发,培养儿童对美术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和手绘表达能力。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与手绘表达能力的过程,应该通过激发儿童对于美术的兴趣,培养儿童观察、记忆、想象、创造和手绘能力。这个过程,我们教师既要重视对儿童的绘画技法的训练,也绝不能忽视对儿童艺术素质的培养,两者都是缺一不可的。绘画技法的训练能使儿童心有所想,手有所绘,特别是能绘画出来,这不是短时间的训练能达到的,而是长期的学习过程,甚至是一生的过程。而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素质基础增

长,正处于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过程的重要阶段中,如果我们能科学、正确地掌握培养儿童绘画技法,不能因在大量、简单、“枯燥”、重复的训练,将头脑中产生的各种“思想火花”泯灭掉,而是要激发和保护好“思想火花”,使儿童心理能自由、健康的发展,将来成为有所创造力的“画家”,而不是“画匠”。从这个意义来讲,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重于绘画技法的训练。我们教师不单纯是指导儿童美术技巧训练的引路人,还应是儿童想象力保护人和创造力的指路人,要善于了解儿童,启发儿童对美的兴趣和感受,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下我们将重点论述儿童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一、尊重孩子们的神奇的幻想 童年是孩子们充满幻想的时代,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他们能“异想天开”问出成年人想象不到的问题,甚至可能十分搞笑的事情,这也是儿童最可爱之处,我们在教学中,要始终把握启发儿童的创造力这一宗旨,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将这宗旨贯彻到我们的教学中,使课堂生动、活泼、自由、有趣。 1、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讲如何画好一幅画时,不光是注意儿童画的像不像,更要留心有无与众不同的之处,发现要及时给与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并深化和扩展讲解,启发、激励儿童的想象空间,使儿童思想活跃起来,打破墨守成规,敢想、敢画、敢创新。

论文幼儿绘画兴趣和欣赏力的培养

浅谈如何指导小班幼儿美术活动 美术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非常有利,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特有的表现力决定的。但小班初期的幼儿由于心理、生理正处于发育之中,他们的思想境界还处在涂鸦阶段,他们绘画并不是为了描绘某个物体的形状,只是为了绘画过程中体现愉悦感,初入园的幼儿还不习惯于有组织的活动,对绘画是怎样一回事也并不清楚,所以在幼儿美术方面教师应该着重引导和帮助幼儿由不习惯过渡到习惯,由不清楚过渡到清楚,并使之对美术活动产生 兴趣,对于幼儿的美术活动应怎样指导呢? 一、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并带有游戏性的教材 小班的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社会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或制作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 择小班美术活动教材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比如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我们就可以设计给小兔喂青草”、熊猫吹泡泡”、小鸭游泳”等绘 画内容。还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为题材,如我帮妈妈绕绒线”、画气球”、捏糖葫芦”等等。同时选择的教材还必须具有游戏性,单调 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都不是小班幼儿所喜欢的,他们更喜欢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所以 教师在选择小班幼儿的美术活动教材时一定要注意以上两点。 二、创造适应的美术环境、材料 创设具有可参与性的美术物质环境和可操作性。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往往取决于主观能动必的发挥,而主动能动性的发挥又常常与教育环 境提供的有利机会和条件有关。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为材料而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小班幼儿 由于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美术活动产生 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各种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车,提供纸团让幼儿压印,提供弹 子让幼儿滚画等。如在喷画活动放烟火”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装有水粉颜料的喷壶,幼儿只需轻轻一喷,纸上便会散开一朵朵美丽的烟花。又如在印 章画小兔的新衣”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切成各种图形的蔬菜(胡萝卜、藕)等等, 儿用这些材料蘸上颜料印在衣服形的纸上,一件件漂亮的新衣就这样完成了。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仍乐此不疲地为小兔做新衣,有的幼儿还在为自己的 杰作而欢呼雀跃。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小班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 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美术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小班幼儿,更离不开游戏。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而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幼儿受好奇心的 驱使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 1、以游戏的口吻导题,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因此在活动中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以激 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折纸贴画屋顶”的开始部分,我给幼儿讲了一个故事:前几天下大雨,大风刮走了小兔家的屋顶,小兔多伤心啊。”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个幼儿,并引起了幼儿对小兔的同情,纷纷表示要为小兔盖新房”。这时 教师就可以教幼儿用正方形的纸对角折成三角形,贴在小兔的屋子上,小兔的新房就这样造好了。还有在纸画活动帮妈妈绕绒线”中,我在活动的开始,就和幼儿一起玩绕绒线的模仿游戏,在体验绕绒线的手臂绕环动作后,再让幼儿在纸上为妈妈绕绒线”,学习画圆圈线。教师利 用小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来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引过来,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2、在边做边玩中发展幼儿的美术技能。

大班美术作品欣赏

大班美术作品欣赏:老鼠娶亲 江苏省海门市直机关幼儿园刘海蓉 设计意图: 我国历史悠久,民间美术源远流长,这些美术作品,象一首首质朴动人的民歌,清新、活泼、健康、幽默、富于创造性,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民间艺术生动的造型,鲜艳的色彩,恒常的主题,极易为儿童接受。然而在当前经济建设的社会转型期,受到西方的电子文化以及日本为代表的动漫文化的冲击,在孩子们的世界里,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慢慢淡出,中国孩子的心灵面临母语文化资源的饥渴。由此,我们开展了“民间美术欣赏”系列活动,本次欣赏木版年画“老鼠娶亲”是活动之一,旨在以孩子们熟悉的生活题材为媒介,让孩子了解感受、认识理解我国优秀传统和民族民间文化。本活动通过观察-聆听-表演-绘画等手段来让孩子理解作品内涵,表达自己心中的童话,在创作过程中让心灵得到真、善、美的滋养。 活动目标: 1、感受画面热闹、喜庆的气氛。 2、了解中国民间婚嫁的一些风俗及所蕴含的文化。 3、大胆表述自己的观念的同时,注意倾听同伴的意见。 活动准备: 电脑、投影、《老鼠娶亲》图片、唢呐、唢呐音乐《喜庆》、锣、红盖头、自制简单的花轿。 活动过程: 1、整体欣赏。(出示画面) 师:这幅画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请你把看到的和同伴讲讲。(幼儿自由讲述)2、分层欣赏。 师:这幅画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是老鼠结婚了呢? 师:新娘新郎在哪里呢?为什么要用红色来装扮花轿和新娘新郎呢?(红色代表了热闹、喜庆、红火……) 吹唢呐:老鼠吹的是什么?这种乐器的名字叫什么?(出示唢呐)我们一起来学学老鼠是怎么吹唢呐的。再听一听唢呐的音乐,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敲锣:这只老鼠站在队伍的哪里?它的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锣)我们来听一听这个锣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声音由强到弱,传得很远)好象在告诉人们什么呢?(鸣锣开道,告诉人们快来看老鼠娶亲了……) 送礼:看看这两只老鼠手里拿着什么?为什么要送鸡和鱼?(代表吉祥如意、年年有余) 迎亲的队伍遇见了谁呢?猫在干什么?学一学猫的样子?遇到这样的猫,老鼠会有什么下场呢? 这幅画里还蕴藏着一个流传很广的民间故事呢?你们想不想听呢? 讲述故事《老鼠嫁女儿》 你猜猜这幅画是怎么画成的呢?(介绍木版年画,过年的时候人们把它挂在家里,希望来年五谷丰登。) 我们给这幅画起个什么名字呢? 3、游戏

《绘画活动中幼儿创造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绘画活动中幼儿创造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美术活动是以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教学活动。美术教育对幼儿创造潜能的开发具有的积极作用为现代教育所公认。创造是儿童艺术的精髓,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能与真正的艺术家媲美的只有儿童。美术活动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表现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往往会表现出令成人难以想象的创造潜能。现代生理学、心理学、脑科学研究发现,幼儿时期是形成个性,开发智慧、潜能,拓展创造能力的关键时期,是创造性发展最自由、最迅速的阶段。美国学者史蒂芬利汉斯警告说:“2岁—6岁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期,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培养,那么创造性在以后的生活中很难再被激发出来。” 目前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来看,由于传统落后的教育思想和儿童观的影响,还存在着种种弊端。在培养目标上,重技能技巧的训练,轻自由创造的培养。在教育内容上,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突出儿童作品模式化倾向,使之失去稚拙的天性。在教学方法上,灌输法仍然被大量使用,很难摆脱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模式。这种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学为中心的模式代替了孩子的感觉、思考和想象,使他们失去了孩子绘画语言和个性风格,最重要的是对孩子潜在的创造力的扼杀和自我创新意识的摧毁。 绘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本质就在于让幼儿懂得美、追求美、创造美。通过美的教育,培养幼儿热爱生活,促进知、情、意和谐发展,追求真、善、美相结合的人生境界。儿童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带有直觉性、幼稚、肤浅,但有初步的审美意识,因此,正确把握方向,给予幼儿多方位、多元化的感知,是无可厚非的。绘画不仅能激发幼儿美感、陶冶性情,并涉及幼儿兴趣、态度、情感、意志、智能、知识及身体发育诸方面,而且能促使幼儿在想象力、创造力,尤其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 教育专家认为:幼儿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的过程,而美术活动就是一个从感觉到艺术思维发展的过程,因此幼儿的绘画表现,制作手工物品的造型能力反映了他们不断成长的过程,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因此,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美术启蒙教育,能使幼儿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

幼儿美术教育初探

幼儿美术教育浅析 摘要美术教育是幼儿美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创新力、审美感受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我们应当通过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多种形式做好美术幼儿教育。 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美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应该培养幼儿感受美的能力以及对美的事物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儿童注意美、爱好美,并鼓励儿童在各种艺术活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积极地反映对美的感受与体验;培养幼儿审美联想和想像的能力,鼓励幼儿大胆地联想和想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培养幼儿初步的鉴赏美的能力,即不仅要感受到美,识别美与丑,而且能对美加以理解、分析、评价和判断美的性质、种类和程度;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艺术活动是培养创造才能,发展幼儿创造力的重要方面,而美术教育是最能实现幼儿美育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 美术是以线条和色彩塑造形象的视觉艺术,具有直观性、可视性,对儿童有强烈的感染力。通过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儿童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以及从事各种美术活动的技能,均有较大的提高,培养了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发展了他们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一、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是美术教育的对象,是美术教育活动的主体,幼儿美术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体系中,具有任何其他活动不能代替的意义。 1、美术教育能促进幼儿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有研究表明:人脑的左半部是抽象思维,右半部处理整体形象信息。我们平常大多重视文字和数字等教育内容,使幼儿左脑负担过重,右脑锻炼不足。这就有损于幼儿的正常发展。美术教育就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启发和诱导幼儿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结构,主要通过想象和形象思维,有利于右脑的发育。 美术教育还要求幼儿手脑并用,如手工制作,通过手的操作,锻炼幼儿的小肌肉群,使手指和手腕协调配合,促进大脑的控制和调节能力,增强幼儿的动作灵活性和准确性,如剪贴课,幼儿需要先把印有圆形、半圆形、三角形的彩纸,沿线剪下来,然后在纸上拼出剪贴对象的不同姿态,最后粘上,还加上涂画。经常锻炼以后,幼儿就会大胆构思,进一步开发幼儿的智力,提高幼儿的创造性。 2、美术教育能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幼教论文幼儿美术教育中想象力的培养

幼儿美术教育中想象力的培养幼儿期是幼儿想象力发展活跃的时期,他们的生活、游戏都离不开想象,特别是幼儿在进行艺术创造时,想象力更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鼓励和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在实践活动中,如何以开展美术活动为契机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给予幼儿创造想象的空间,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使其头脑里充满各种事物的形象,这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基础。因为婴幼儿时期想象的特点是由无意想象到有意想象,主要是再造想象。所以,孩子生活内容越丰富,得到各类事物的形象越多,就越有助于想象力的发展。我们还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营造美术活动环境。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也是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因而,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教师在进行教室内外的装饰、墙壁的美化时,一定要做到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比如:在墙面装饰中,教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制做贴立体感较强,色彩鲜艳的墙面,如“海底世界”“梦幻宇宙”等。孩子对此类东西比较感兴趣,能够引起幼儿的观察与共鸣。

此外,增设美术区,为幼儿提供白板、记号笔、五彩胶泥、卡纸等,方便幼儿随意涂抹,使他们的想象及所见所闻都能在这块园地里得到充分展示。有了这样的氛围,幼儿不仅能够随时发现美、观察美、感受美、欣赏美,而且能够及时表现美、创造美。这也可以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2.丰富美术活动内容。 通过主题画、想象画教学,促进幼儿思维活动的发展,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题画、想象画教学可以使想象的范围扩大,有利于发展幼儿积极主动的思维和创造力。在进行主题画与想象画教学时,内容应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能引起无限联想的题目,通过幼儿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来。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画出“我的最爱”,小朋友兴趣浓厚,画面内容也极为丰富,色彩鲜艳,画完后我让幼儿分别讲一讲自己的画,幼儿往往会把实际不存在的现象创造性表现出来,有的滑稽可笑,有的离奇古怪。老师在指导幼儿绘画时,要充分尊重幼儿独立思考,独立创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要过分强调绘画的比例、结构的正确性,也不要用老师的意图去代表幼儿想象,这样才能真正创造出体现幼儿个性的作品。 3.以游戏形式组织绘画教学。 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想象。游戏是孩子的基本活动,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引起孩子想象的物质基础。要多为孩子提供各种不同游戏材料和玩具,可促使孩子去做相应的游戏,产生相应的想象。如,一副几何图形,可促进孩子自由想象,他能组成自己喜爱的各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 通过学习美术,可以让小朋友们在美术的世界里天马行空。大班美术欣赏教案范文,欢迎阅读。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欣赏大师作品、观察放大的花卉图片了解并学习色彩渐变的方法。 2. 尝试用饱满的构图和渐变的色彩表现自己喜欢的单朵花卉。 3. 细致观察感受花卉的美,萌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准备: 花卉照片,画家奥基弗的绘画作品,两幅图形一样色彩不一样的图片活动过程: 一、欣赏花卉照片,感知色彩、造型的美。 1.教师播放6幅花卉照片的幻灯片,根据幼儿的选择点击放大欣赏。 (挑选六张渐变色的花朵图片展示,并用1~6的数字给每张图片做标记) 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从造型和色彩等方面进行观察。 教师提问:这里摆了了六朵花,它们的形状颜色各不相同,我想请小朋友来告诉我你喜欢几号花? 学生回答:我喜欢*号花教师问:那你为什么喜欢这朵花呢?是喜欢它的颜色还是形状呢?

学生答:……二、欣赏奥基弗的作品及放大的花卉图片,学习表现色彩渐变及画一朵大花的方法。 1.教师说: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画家的作品,这位画家的名字叫奥基弗,她也画了一朵大花,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画的,好不好? 学生答:好教师:我们看完奥基弗的画了,我现在邀请一位小朋友告诉我,它的花瓣颜色是怎么样的? 学生答:它是红色的教师问:那这朵花只有红色吗?你仔细看看是不是还有其他的颜色……学生答:它还有黄色跟橙色教师:噢,那这朵花的花瓣上一共有三种颜色,2.提问:你看了她画的花以后有什么感觉?花儿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你会感觉它画的花很大呢? (引导幼儿说出这朵花给人的感觉,花儿的颜色由黄色变成红色再变成橙色,)3.教师播放小花渐渐变大的幻灯片,引导幼儿对比讨论。 教师:这儿有一朵小小的小紫花,它要变变变,变成了一朵大大的花。为什么同样是一朵花,左边的很小,右边的看起来很大呢? 学生:……教师:那我们画画的时候呢,也要把这朵花画的大大的,把图纸都画满4.总结:花瓣要画大,画纸边缘留下空白的地方要少,也可以让花瓣伸到画面外面去三、教师示范教师拿出两幅图片作对比,比较单色花跟渐变色花的

浅谈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712783140.html, 浅谈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作者:周婷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年第27期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把发展学前儿童创造力作为学前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美术教育与儿童想象、创造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培养幼儿创造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发挥儿童创造力:(1)善用示范,积极引导;(2)正面评价,注重过程;(3)多种途径,丰富经验;(4)循序渐进,点滴积累。 【关键词】创造力 ;美术教育 ;学前儿童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7-0233-01 创新性是判断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指标,未来学家奈比斯说“处于伟大变革的时代,我们最需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素质教育之一,也是培养儿童创新精神的教育,在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儿童创新意识,教育儿童创新行为也是教育者需要研讨的一门专业课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的目标清楚指向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感受与欣赏,二是表现与创造,并将培养幼儿艺术的兴趣、大胆地自我表现与创作作为核心内涵。然而,许多儿童美术教育者常常由于过度强调专业性,向儿童传授一些固定的技法或主观地用“像与不像”、“好与不好”的标准评价儿童美术作品,这些观念和做法都会限制儿童自由地表达,不利于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1.美术教育与幼儿想象 想象是指人脑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过程。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儿童画是儿童心灵的写照,充满了想象和创造。儿童画不仅反映了儿童眼中的世界,也反映了儿童心中的世界。”美术教育无疑为儿童发挥创造力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生活中儿童的想象是零散的,不规律的,往往想到哪里是哪里。那么,教育者就要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来进一步帮助儿童整理零散的想象,提高儿童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美术活动与生活情境相结合来丰富儿童的想象力,让儿童有创新地把所想的画在图纸上。 2.美术教育与幼儿创造力 儿童创造力已经越来越引起教育者、家长、社会各界的重视,它反映了儿童能够产生出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学前儿童的思维十分活跃,语言、绘画等各种表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星月夜(精)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星月夜》 一、活动目标: 1、发现和感受画面中流动的线条、短而有力的笔触,体验整幅作品所表达出来的强烈情感 2、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画面的感受 3、创作“有星星的夜晚”尝试借鉴画家的绘画语言大胆进行表现 二、活动准备: 1、名画《星月夜》一副 2、水彩笔和画纸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1、师生交流,导入活动 教师:你看见过夜晚的天空吗?都看到了什么? 2、整体欣赏名画,交流第一印象 ①恩,刚才啊,小朋友们都说了自己所看到的夜晚天空,夜晚的天空里有明亮的月亮和许多小星星,很漂亮。 ②今天啊!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副不一样的夜晚的星空 ③(向幼儿展示名画——星月夜)看了这幅画你的心情怎么样? 3、教师引导幼儿欣赏,进一步感受画面中的情感(以提问的方式进行介绍) ①在这幅画里你看到了什么? ②刚才小朋友们小眼睛都很亮,都说了很多自己看到的东西,有房子啊、星星啊、月亮、山啊、树啊等等,很多东西! ③刚才有的小朋友说看了这幅画心里很难过,为什么呀?也有的小朋友说很开心,这又是为什么?我请小朋友们来说说! ④(分别请几名又不一样心情的小朋友来回答)看了这幅画你有树什么心情?为什么?

⑤刚才你们都说了原因为什么会难过?是因为画面里有很多黑黑的地方使你们难过!也说了为什么开心?是因为画面里的星星和月亮很亮,所以很开心。 4、尝试用画家的绘画手法创作作品《有星星的夜晚》 ①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画,在此期间,教师巡回观察, ②做好观察记录,并及时给予幼儿帮助,绘画结束之后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5、活动延伸 ①如果让你给画取一个名字,你会取什么名字? ②恩,你们的名字都很好听!可是这幅画的作者梵高给它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叫《星月夜》 ③这幅画使梵高画了很长时间才画出来的,他的画画方法和别的画家有很大的不一样。你们来猜一猜有什么不一样?比如说线条啊等等! ④(对幼儿的回答予以肯定,并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补充说明),梵高用螺旋线和短而有力的线条来表现自己内心的烦躁、不安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活动结束 对活动进行总评价,收拾材料。 10301班 31号 卢双

幼儿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幼儿的绘画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

怎样进行幼儿美术教育 幼儿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幼儿的绘画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大胆的推行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从诱发兴趣、启发思维,激发创意入手,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让幼儿发挥其最大的潜能,使他们通过绘画的形式来展现生活中的美和揉发内心世界的美。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往的美术教学多半以一堂美术课来要求幼儿,画一幅与教师范画相同的画,画面的形式、内容与范画大同小异,以“像不像”、“对不对”来评价幼儿作品。这样的教学无疑的束缚了幼儿的思想,对幼儿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均起到不良影响,使幼儿很容易的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当幼儿对绘画产生兴趣时,不必管他们采用的是什么绘画姿势,什么材料绘画,让他们随时随地即兴发挥,无拘无束的绘画环境,使他们的绘画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果我们极力要求幼儿应该怎样画,不应该怎样画,孩子的兴趣可能立刻化为乌有,想好的绘画内容不复存在,本来有可能画出一幅很好的画,就这样“不翼而飞”了。 我在上美术课时,特别注意启发幼儿参与绘画的兴趣,并利用幼儿喜欢游戏的特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体验绘画的乐趣。如画“脸谱”时,我首先设计了各种各样有表情的脸谱,和幼儿们一起玩“脸谱”的游戏,通过丰富、形象的表情变化,让幼儿亲身体验,使幼儿很快的画出许多不同表情的脸谱来。 二、探索创意的教学方式 幼儿的绘画能力不仅仅是先天的,靠后天的培养和努力而成为画家的例子也屡见不鲜。我们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掘幼儿的智慧,教会他们绘画的本领,培养和发展他们绘画的能力和技巧,让他们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即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又要拓展他们的思路,使他们张开想象的动翅膀,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绘画手法,发展他们的表现能力。 1、在幼儿园实际教学中,结合幼儿的美术知识技能,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使幼儿产生不同的艺术感受和情趣。这就要教师善于创造新颖、独特的方法,启开幼儿思维的门扉。 2、要选择一些富有教育意义,健康向上,能够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题材的教学活动。 3、内容要丰富多彩,富有想象和创造的余地。给幼儿选择一些童趣的或拟人化或带科幻色彩的内容题材,这能吸引住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创作欲望。同时,还要考虑其内容是否与幼儿技能水平和表现特点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开阔幼儿的眼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创设宽松的活动佳境 幼儿美术教学的本质在于创造。我在教学活动中尽量为幼儿创设自由、轻松、快乐的环境,让他们从绘画游戏过程中发现想象的世界,最大限度地放开幼儿的手、脑、眼。经常带幼儿走向大自然,去观察、去捕捉美好的题材,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发展,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开发。因此,在教幼儿绘画时,我尽量不采用固定的模式,只教幼儿基本的方法,让幼儿从自己的角度去捕捉和表达周围的世界,让幼儿自己去思考,使其展开想象,大胆创作,让幼儿从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构图”,而不是“放羊”式的教学,这样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增强幼儿情感体验,促进幼儿学习兴趣 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时,尊重幼儿,在顺应他们自然发展的前提下,加以启发、引导,更多地使用游戏式的方法完成教学辅导。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首先应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

幼儿美术教育研究论文3篇

幼儿美术教育研究论文3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幼儿美术教育首先要培养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幼儿美术教育研究的相关论文,欢迎阅读! 幼儿美术教育研究论文篇一:多媒体技术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一、多媒体技术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优势 第一,培养思维方式。幼儿自发性的美术创作绚丽却十分短暂,一旦不受重视或失去引导很容易消失匿迹。多媒体应用可以立体直观的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展现给幼儿,在美的环绕熏陶下培育美好的心灵。通过欣赏和创作艺术,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这些幼儿时期对思维、人格的正面积极培育来自于自身体验并长远作用于他们的未来成长。比如在墙上用不同的手势形成各种不同的手影,对于激发想象力和提高创造力十分有效。再例如播放圣母与圣子的油画,讲解油画背后的传说,让孩子们感受亲情之美、增添亲情教育。第二,提高学习兴趣。众所周知,没有学习兴趣就没有学习欲望。所以要想做好幼儿的美术教育,不仅需要传授相应的知识技巧,更需要改变教学方式和环境来提升学习的兴趣。传统教学枯燥的环境和无趣的氛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下幼儿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无法充分利用和发掘孩子们的潜力。多媒体应用的视觉听觉多重刺激可以在吸引兴趣关注的同时,帮助孩子们感受艺术的美,从而在体悟的基础上创造表现出

来。比如时下流行的喜洋洋、熊大等就可以引入课堂,帮助孩子们模仿描画小动物。第三,拓展想象能力。爱因斯坦在讨论天才时曾强调,天才来自99%的辛勤努力和1%的想象灵感,而这1%至关重要。现代教育日益重视多方位刺激幼儿大脑发育,在教学信息不断丰富的条件下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扩展了教学方式表现生动鲜明的物体形象,通过视听双重刺激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和想象,体会具体和抽象、简单和复杂的神奇转变。例如播放猩猩群居生活中猩猩母子的互动影像,既可以帮助孩子们感知母爱又能够增强对母亲的认知。 二、多媒体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恰当地对美术作品做一定的技术处理 现代计算机技术可以对图片进行多种灵活处理修饰,比如我们熟知的Photoshop这一软件,就可以做到形状切割、色调调整、光效修补等等多种功能,使得不够完美的美术作品得到了极大改善,方便人们欣赏。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技术处理是需要的,但不能够开发过度或形成依赖。比如很多时候图片里物体的形状都被修饰过度导致变形,这就对欣赏无益,变成舍本逐末了。技术修饰的使用过度可能会形成不良心理暗示,比如绘图软件的便捷可能会使得对手绘产生抵触,再比如修图软件的高效多能可能会导致手绘越来越随意粗糙水平降低。这些对将来的美术创作而言是十分不利的。技术再发达依旧不能取代人工,比如水墨国画、油彩水粉这些精髓画种,其历史渊源、审美价值和技巧难度、文化底蕴都不是计算机绘图可以比拟的。因此,我们支持辅助手段的运用,但切记不可过度依赖、喧宾夺主。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

纵观我国古代,横观现代国内外教学,没有不重视美育不重视对儿童进行素质培养的。而美术欣赏教育正是培育幼儿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引导儿童欣赏名画家的作品。可以让儿童从小就接触经典,与大师直接对话,这样儿童发展的起点高了,眼界开阔了,对美的知觉和选择也更敏感了,同时也有益于发展儿童性情、情感、自信和语言。 美术欣赏涉及到对美术作品形式的感觉,意义的领会等方面的内容,作品背后还必须 涉猎到人类文明的许多领域。乃至整个人类的方方面面,那么,该如何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活动呢?我想从选择和安排教育内容及活动的组织两 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选择和安排适合学前儿童美术欣赏的内容 根据各种艺术理论的提示,并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我们感到大班儿童美术欣赏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可以按照以下几大块的思路来进行。 1、抽象性的作品。这些抽象画虽然既没有真实的物体,也没有具体的人物,有的只是各种线条、形状、颜色的不同组合,但这些由“有意味的形式”所构成的视觉品质,这些形式层面的东西恰恰最容易为儿童所理解、欣赏和接受。有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对抽象作品所作出反应的热烈程度,他们对线条、形状和色彩的直觉感受和把握、他们就作品所表达的意象和情感表现性方面所展开的丰富想象,很多时候是绝大多数成人,甚至包括实验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所不及的。其中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第一,从抽象作品本身的特点看,抽象作品主要是以线、形、色等形式因素间接地传达意义的,而人对这些形式因素的感知和把握中具有很多的先天因素,如人天生具有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感因素的生理基础,及对某种色彩和形的敏感和偏好等。欣赏这些抽象作品,

浅析儿童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浅析儿童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3-05-30T17:05:09.420Z 来源:《素质教育》2013年3月总第114期供稿作者:付德江 [导读] 孩子的幼小心灵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支持。而儿童认识形象,不会超出自己的理解能力。 付德江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东漳堡乡中心校057550 为了开拓孩子们的眼界,教师要求家长在休息天、假期里多带孩子出外写生,到公园儿童游乐场、动物园、马路、风景优美的地方写生,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丰富孩子的创作。一次我带着孩子参观盲童学校,那儿环境清静,一尘不染,绿树成荫,真如到了一座大花园,看到盲童在这里的学习生活,处处有人照料,健康愉快地成长。更使孩子们惊奇的是他们还能以手代目,进行雕塑、刺绣等艺术创作,甚至还能学习推拿医疗技术为人民服务,充分体现在祖国的怀抱里,残废人生活幸福,使孩子们很爱感动。他们回来后,立即创作了《推拿》、《勤学苦练》等作品,并获得好评。 在表现形式方面,孩子临摹画册也是一种学画的手段;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画活的东西,多观察,多写生,自己选材自己造型。同时要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不能单画一种画,要让孩子广泛涉猎,包括中国画、水彩画、水粉画、油画、腊笔画等等。经过多种实践,可以丰富孩子在造型、创作、色彩等多方面的表现能力。对于儿童画画的兴趣,要注意“留有余地”,爱护他们的积极性,不能让他们画厌了。儿童时期要以学文化为主,每天可有一定时间画画,保持他们精力旺盛,画兴不衰。熟悉儿童的美感情趣。 儿童崇拜英雄,崇拜解放军,哪个孩子不喜欢学解放军!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在画着:五个孩子骑着马,一个举着红旗,第二个吹喇叭,第三个提着小木枪,第四个端起步枪瞄准,第五个还高举着大刀!嘴里还喊着“达、达底达、冲呀!”这不是一面在游戏,一面在创作吗?我们的责任就要从孩子“画画”的游戏中去启发、诱导,使儿童对画画的兴趣和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如果以成人的透视、比例等去要求儿童,儿童力不能及,必然会打击孩子的画兴。作为辅导教师,有必要蹲下来和孩子同一视平线,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事物的形象,看孩子画得是否真有道理,而不是武断的改这改那,有时成人看来“不完善”、“不正确”的,恰好是儿童天趣之所在。今天我们看到有些儿童缺乏真趣,往往是成人过多干涉的结果。尊重孩子,爱护童心,是儿童画指导者应有的素养。 儿童画指导者不仅是一位美术爱好家,也应是儿童心理学家。 指导儿童绘画创作,很重要的是要从儿童心理特征出发,教养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应通过激发儿童对于美术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这个过程,重要的是对儿童艺术创作的引路人,要善于了解儿童,启发儿童对美的兴趣和感受,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尊重孩子神奇的幻想。 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时代。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他们可以“异想天开”: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孩子可以幻想在月亮上挂秋千摇荡;蝴蝶纷飞扑向孩子身上,说明我比花儿更美;不同国家的儿童可以用纸筒互相“打电话”。在成人看来似乎“荒诞不经”,对儿童说来,正是奥妙所在。因此,要指导儿童画,就要去发掘他们这种儿童审美的奥妙。 如老师要求孩子们创作一幅《救救大熊猫》的画。一个孩子在画面上画出一只大熊猫在哭,一群小朋友围了过来,有的送苹果、有的送香蕉,有的送巧克力。另一儿童异想天开,画了一个猪形的“扑满(储蓄罐)”,上面帖了红纸,与上“寄给大熊猫收”,还帖上一张邮票。真使人意想不到。发掘这种天真奇妙的创造力,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神奇的幻想,从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看问题,就会在他们心灵中挖掘不尽的美的宝藏,画出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 不可忽视,让孩子学会自己造型。孩子画画,开始往往是画小孩,他们总是先画一个圆圈,这是一个头,再画上嘴巴,嘴巴很重要,它能吃糖、唱歌、讲故事,作用可大呢。又点上两小点是眼睛,它不象嘴巴那样重要。再刷刷几根头发。这就是他脑子里有的印象。至于耳朵、鼻子他们往往疏忽了的。如一竖是身体,二横是手臂,手掌不清楚,但五个手指头是不会弄错的,两腿和脚就只有两竖和两个小圈儿了。 看到这里,我们首先要夸奖:“画得好!”鼓励他这样画下去。千万不能说:画得一点也不象,这样会扼杀孩子的兴趣。孩子的幼小心灵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支持。而儿童认识形象,不会超出自己的理解能力。孩子不能理解的东西,大人不能操之过急,强迫接受,这样就会引起儿童的厌烦,减退画画的兴趣。在启发儿童创作热爱祖国为主题的绘画时,教师启示以爱国旗为题。这时,孩子纷纷举手,说要画国旗。一个孩子提问:“能不能画降旗?”教师问:“为什么?”原来他记忆起去年学校中曾发生的一件事:一天突然下大雨,几个红领巾看见操场上国旗还没降下来,他们冒雨下了国旗。他想画这个场面。这是很好的设想,教师鼓励他进一步构想,这个孩子画了三个红领巾冒雨降旗,并将教学楼,操场上的篮球架、双杠、单杠等都画了进去。教师提示:这样画太庞杂了,主题不突出,绘画就是要画出生活中最美的东西。象教学楼、篮球架、双单杠和降国旗爱祖国有什么关系呢?孩子接受了意见,画面只剩下三个小朋友在呼叫,奔跑,解旗杆绳索,天上正下着大雨,并题名《下雨了》。画面集中,形象单纯,主题突出。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