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语言中颜色词的文化差异比较

合集下载

英汉颜色词的语用意义对比及其翻译

英汉颜色词的语用意义对比及其翻译

英汉颜色词的语用意义对比及其翻译
英汉颜色词的语用意义对比及其翻译
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具有丰富的语用意义,但是它们的使用方式和表达含义有所不同。

在英语中,颜色词常常用于形容情感和心理状态,例如:
- Blue(蓝色):表示沮丧、忧郁或悲伤的情绪,例如:feeling blue (感到沮丧)。

- Red(红色):表示愤怒、热情或激动的情绪,例如:seeing red (勃然大怒)。

- Green(绿色):表示嫉妒、羡慕或不成熟的情绪,例如:green with envy(嫉妒得发绿)。

- Yellow(黄色):表示胆怯、懦弱或胆小的情绪,例如:yellow-bellied(胆小的)。

而在汉语中,颜色词则更多地用于形容事物的特征和属性,例如:
- 红色:表示喜庆、热烈或热情,例如:红色的旗帜(symbol of celebration)。

- 黄色:表示温暖、明亮或轻松,例如:黄色的阳光(warm and bright sunlight)。

- 蓝色:表示清新、冷静或深邃,例如:蓝色的天空(fresh and calm sky)。

- 绿色:表示生机、健康或环保,例如:绿色的植物(healthy and eco-friendly plants)。

除此之外,颜色词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中也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和象征意义。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白色通常表示纯洁和清新,而在中国文化中,白色则常常被视为丧葬和哀悼的象征。

总之,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词汇,它们的语用意义和表达方式也都具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流和翻译时,我们需要注意这些差异,以避免产生误解和文化冲突。

浅谈颜色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文化差异

浅谈颜色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文化差异

- 232-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研究浅谈颜色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文化差异南京交通技师学院/戴倩芸【摘要】与颜色有关的词十分丰富,颜色词及其构成的词语在中西文化中有很大的差异,其中包含了不同的意义,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本文使用对比的手法浅析了它们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内涵,并对如何正确使用颜色词进行探讨,了解并掌握中英颜色词的差异对我们提高英语表达能力、促进跨文化交际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颜色词 文化内涵 跨文化交际一、引言在人类语言中,颜色词独特而迷人,我们经常用它来描述丰富多彩的世界,使事物更加栩栩如生。

然而受社会文化发展、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颜色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象征意义不同,同样的颜色有着不同的内涵,人们对同一个颜色词的情感态度也不同。

本文旨在研究颜色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差异,通过对颜色词内涵意义的比较,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正确掌握颜色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内涵,避免在跨文化犯令人尴尬的错误。

二、颜色词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内涵1.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内涵。

在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红色代表着太阳,它炙热且充满能量,象征着勃勃生机,因此中国人出于对太阳的崇拜,对红色也十分推崇,并将其与种种美好联系在一起。

因为中国人认为红色代表着吉祥和幸福,所以元明清建筑多以红色建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故宫;因为国人认为红色代表着喜庆,所以婚宴上,新娘喜穿红色衣服,生孩子,给亲友送“红鸡蛋”,过年时,挂红灯笼,放红鞭炮,长辈更是给孩子用红色袋子装压岁钱,又称“红包”;因为国人认为红色代表着辟邪,所以本命年,人们会穿红色来驱邪招福。

在西方宗教文化中,红色代表着负面,因此西方人对红色十分不欢迎,并将其与种种丑恶联系在一起。

因为西方人认为红色代表着背叛,所以在圣经中,红色是上帝用来表示撒旦的颜色;因为他们认为红色代表着灾难,所以在圣经中,红色是带来灾难的恶龙的颜色;因为他们认为红色代表着恐怖、损失、暴力、血腥、疾病,所以将red组成如 red revenge(血腥复仇)、red alert(紧急警报)、be in the red(亏损)等含有贬义的短语。

“白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差异-精品文档

“白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差异-精品文档

“白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差异色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领域。

色彩不仅具有物理属性,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

该文旨在探析“白色”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力图更好的促进英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人们每天生活在绚烂缤纷的颜色海洋中,世界因颜色而变的更加五彩斑斓,美丽动人;人们因颜色而变得更加容易、迅速的分辨和记忆各种各样的事物。

但是,由于汉、英民族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文化体系,受语言与文化的特殊性的影响,人们对于色彩的实际感受和赋予颜色词的意义也随之各不相同。

文化的蕴涵十分丰富,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aylor)对文化(culture)的定义是:“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

”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生存土壤,因此颜色词在英汉民族两种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必定生长出许多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 英汉语言中“白色”的文化内涵英语中“white”的文化内涵。

“white”是英民族最中意的颜色,对英民族传统而言,“white”有纯洁、可爱、美丽的意思。

如“a white soul”指“纯洁的心灵”,这源于The Bible (《圣经》)故事中,天使总是长着一对洁白的翅膀,头顶悬着银白色的光环。

又如在经典芭蕾舞剧“Swan Lake”(《天鹅湖》)中的白天鹅“white swan”带有善良、纯洁和美好的涵义。

在经济生活中“white”有多种内涵。

白色作为一种纯洁而高贵的色彩,一直以来都是一种流行趋势,在欧洲、北美,澳洲等地区,白色消费笔记本已成为时尚的代言人。

此外化妆品、电器、汽车等一系列高雅的白色包装设计的产品在世界范围刮起了一场白色风暴;“white war”经济竞争,“white sale”大减价,“white money”银币。

英民族文化里存在重视“white”的传统,但在一定场合中它可用作贬义。

红色在汉英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差异及翻译

红色在汉英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差异及翻译

“红色”在汉英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差异及翻‎译20092‎04240‎34 文婧摘要:颜色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视觉‎感知。

人类语言中‎有许多表颜‎色的词语,但由于英汉‎分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人们对于同‎一颜色的感‎知和赋予的‎意义也就各‎不相同。

本文以“红色”为例,意在探析“红色”在汉英语言‎中的文化差‎异,提出翻译的‎两种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民族文化‎交流。

关键词红色;文化差异;翻译一、“红色”在汉语中的‎文化内涵1.1象征喜庆‎“红色”作为中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在汉民族的‎重大节日里‎,如春节、元旦等,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以求‎得安康;结婚时,新娘子要穿‎红衣裙,新郎胸前要‎戴红花,门上床头要‎贴“红双喜”,新生儿出生‎后,民间会给新‎生儿家送“红蛋”以示庆贺。

庆典剪彩用‎大红绸子扎‎成花。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红尘”旧指马蹄扬‎起的尘土,后泛指繁华‎热闹的人世‎。

1.2象征美丽‎与健康红色在古代‎常指花,如“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是处(柳永);“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

后借以形容‎女红衰翠‎减”子的青春‎美貌,如“红粉佳人”、“红颜知已”、“不辞镜里朱‎颜瘦”(欧阳修)。

少女的房间‎称朱阁,用的信纸称‎红笺,化妆的胭脂‎称朱粉。

红色还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如红光满面‎,红润的脸颊‎。

1.3象征兴旺‎和发达汉语中的“红色”可象征事业‎的兴旺、发达、顺利、成功等含义‎。

古代朝廷官‎员都住在“朱门”。

人的境遇好‎时被称为“红运当头”;生意好称为‎“生意红火”;得到上司宠‎爱的人叫“红人”;分到利润叫‎“分红”,给人发的奖‎金叫“红包”等等。

1.4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红色”在中国具有‎浓重、鲜明的政治‎色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国共产党‎党旗都是红‎色,象征着“革命和无产‎阶级事业”,具有“忠贞和进步‎”的褒义联想‎。

汉英基本颜色词文化语义对比

汉英基本颜色词文化语义对比

中图分类号 : 3 3 1 H 1.
文献标 识码Βιβλιοθήκη : A文章编号 :6 1 3 5 2 1 )8 09 — 4 17 —5 6 (0 0 0 — 0 3 0
中国人的红色崇拜始于上古时期, 可追溯到古代对火和太 神虔诚的 膜拜。“ 是最能激发人情绪的颜色, 红” 它热情、 兴 存在的真实色彩以及人们主观意识中后天形成的抽象色彩印象 阳 的词。它由抽象颜色词和具体颜色词构成, 主体是具体颜色词, 奋、 充满活力。中国的传统婚礼 , 新郎新娘都要穿红色的礼服, 新
词汇学中把颜色词称为色彩词, 指的是反映 自然界中客观

包括基本颜色词和普通颜色词。
由于英汉民族的地理位置、 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 又分属 不同的语系, 所以二者颜色词的数量各不相同, 对基本颜色词的 分类也不一样。但可以基本界定红、 白、 黑、 紫、 褐 黄、 绿、 蓝、 灰、 为汉英共同的基本颜色词。虽然汉英民族语言不同, 但二者对基 本颜色词的解释保持了一致性, 都把颜色与具体的事物相联系。 如: 像鲜血或石榴花的颜色。R D ayovru rebn 红: E :n faos e mlg i s i t ouobo,wroe n fh vie pcu 黄: h corfldt a n dot ib etm; 像丝 e l o o d e e sls r 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Y L O o ab gt o ri a o E L W: r h cl k t t f f i o le h

红色与 R D E
( 相同的文化语义 一) 1热闹、 . 喜悦
收稿 日期 :2 1 0 0一o o 7一 9
郎 胸前戴着红绢花, 新娘要披上红盖头。 在现 代社会, 英雄模范 人物要戴上大红花, 先进人物的名单要上红榜, 公司企业开张时 要剪红彩带。重要 的节假 1都要在路边插上红旗、 3 挂上红幅标 语, 以表示庆贺, 报纸头版新闻会套红印刷。 英语民族也会用红色表示热烈、 欢腾之义。在通用的日 历中 可以发现, 凡是表示新年、 元旦、 春节、 圣诞节等节日的日 西方 期, 也会同样地印以红色以示区分 , 这就是所谓的 r —lt y, e eed s d tr a 西方人用它泛指任何喜庆和值得纪念的日 tp n t w 子; ath t n o i eo r 指狂欢, e d 饮酒作乐;ob dhpi s红双喜; dcpt dulr ap e ee ns ar ae e r vir it 表示来访的贵宾;loth dcptos本意是“ so rlut r aef o ee r rb 展开 红地毯”引申意义为隆重地欢迎某人。 , ¨ 2危险、 . 警告、 暴力、 生气、 恼怒、 害羞 在中国, 灭火器、 报警灯、 消防车都被涂上红颜色以示危险; 红牌是某些球类比赛中裁判员用来处罚严重犯规球员的;白刀 “ 子 红刀子出 、杀红了 等词用来形容暴力的行为; 进, ”“ 眼” 脸红脖 子粗、 面红耳赤、 急红了眼表示生气恼怒; 羞红、 见到生人就脸红 则表示害羞。 在英民族语言中也有类似的表达 : 在易燃易爆的危险品上 贴上 r b , e le 警告人们注意危险; da l 把国家机密文件称作 r — e d cvrae ( oeppr 红色封皮暗含着危险)r lt s ;dar表紧急戒备状态、 e e 紧急警报;e edd是狂怒的; e r r hae d see d是大发脾气、 大怒 ; r ti s e ait 表示暴力活动;d a s d cvi e r n 表血腥的手、 ehd 杀人的手; . b e

汉英颜色词“白”及“White”文化内涵比较_0

汉英颜色词“白”及“White”文化内涵比较_0

汉英颜色词“白”及“White”文化内涵比较摘要: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是天然形成的;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又不是一一对应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语言还受文化的制约。

本文旨在通过汉英颜色词“白”与“white”的文化内涵的比较,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使用差异。

关键词:颜色词白white 文化内涵翻译在人类生活的这个神奇的彩色世界里,颜色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一个民族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具有文化伴随意义的词汇,基本颜色词反映着社会心理、风俗习惯、颜色取向等文化因素方面的差异。

由于不同的社会、历史、地理等原因,英语和汉语的许多基本颜色词都反映了各自民族的文化特点。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认识到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基本颜色词不可避免地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障碍。

他们表现一定的等值性的同时,也常常体现不同的甚至是对峙的深层内涵,从而使译者两难。

在译文读者的接受习惯与原文的精神之间,若顾“此”,则失“彼”,反之亦然,难以两全。

因此研究英语和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大量带英汉颜色词“白”与“white”的表达法,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词汇文化内涵进行跨文化分析研究。

一、“白”与“White”的文化内涵的重合所谓重合,只是相对而言,两种语言中的色彩词在文化内涵上不存在绝对重合,相对重合是指英汉两种语言中某些色彩词不仅字面意义相同,而且在许多方面产生相同的联想。

“白”与“White”文化内涵的重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光明和纯洁白色同时象征“光明”和“黑暗”的这种双重性同时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中。

这里的“光明”其实是一个综合词,融合了“精神”,“幸福和好运”,“完美”,“繁荣”等含义。

汉语中,“光明”这种含义与哲学概念中的“阴”和“阳”有着密切的联系。

阴阳说指出世界是由阴阳两极组成,而“黑”和“白”则分别代表了“阴”“阳”两极。

“阳”,顾名思义,是光明的象征。

从文化角度谈英汉主要颜色词的差异

从文化角度谈英汉主要颜色词的差异
l 红 色 - 3
文化 学 的 奠基 人泰 勒 (.. v r 曾 先 届对 文 化下 过 两 种定 EB Tl ) o 义 :. 1文化 是一 个复 杂的 总体, 括 知识 、 包 艺术 、 教 、 话 、 宗 神 法律 、 风 俗 以及 其他 社会 现 象 。 . 2 文化 是一 复 杂 的总体 , 包括 知识 、 信仰 、
红 色 在汉 文 化 中象 征 “ 庆 、 喜 高兴 、 吉利 、 功 、 旺 ” . 节 成 兴 等 如
现 的 文化 也 因其 民族 历 史 、 学 艺术 、 制 度 、 文 社会 风俗 民情 、 教信 宗
仰 、 维特 征及 生活 方式 等 不同而 存在 很大 差别 。 思 颜色 词是语 言 的

日挂 红灯 笼 , 色横 幅 ; 年贴 红对 联 , 辈给 晚辈 红 包 ; 婚 时 挂红 过 长 结
新娘 的红 色 穿戴 及装 饰 :宣 布 获奖 名单 或 表扬 某人 丰功 伟 绩时 贴
的 红榜 ; 某人 “ 夜走 红 ” 为 明 星 ; 红红 火 火” 来形 容 日子 过 说 一 成 “ 用
语 言研 究
从文化角度谈英 汉蛊要颜色诃 的差异
廖旭 婷
( 广东 省 农 工 商 职 业 技 术学 校 , 广东 湛 江 5 4 3 2 0 3)
摘 要 : 章从 文化 差 异 的 角度 着 手 。 文 比较 了主要 颜 色词在 英 汉 两种语 言 中不 同的象征 意 义 . 析 了在跨 文化 交 际 中。 于对颜 色 分 由 词 的联 想不 同或 对 颜 色词 的误 解误 用 导致 的 交际 障碍 .引起 语 言 学习者 对颜 色词 在 不 同语 言文 化 中不 同涵 义 的重视 .以便 更好 地 了解颜 色词 的跨 文化 意 义 . 进行 有效 顺利 的跨 文化 交 际。 关键 词 : 文化 差异 : 色词 : 文化 交际 颜 跨 中图分 类号 : H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3 2 ( 0 2 0 _ 0 6 o 1 7 — 1 2 1 )4 o 8 一 2 1 1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比较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比较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比较穆丽丽(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基础系,河南郑州451450)文化艺术睛要】颜色词除了表示大自然的绚丽色彩外。

同时蕴涵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导致许多颜色词汇在翻译和交际过程ee-可能产生偏差和误解,本文分析孵读了颜色词汇的不同文化内涵和感情色彩,以此达到增强语言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的目的。

甚:键词]颜色词;文化;比皎文化是语言赖以扎根的土壤,而语言是文化得以反映的一面镜子。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颜色词被赋予新的内涵,从原来表示某种单纯颜色到派生出许多转义,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魅力,因而显得愈加重要。

各个国家的基本颜色词都是相通的,如黑、白、红、黄、绿、蓝等,但其文化含义却不尽相同,甚至可能大相径庭。

不同民族语言中的颜色词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它反映了不同民族的习惯、传统,透视出不同民族的文化心态。

颜色词作为—种符号系统在英汉两种语言里具有不同的用途及文化价值、文化意蕴,分清其在中西文化中不同的象征意义有利于我们进行跨文化的交际。

本文对基本的英汉颜色词的文化涵义进行分析,从而了僻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不断促进和加强英、汉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一、Y el l ow《黄色)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等级观念森严,在颜色上也有所体现。

比如黄色在汉语中,常同尊贵与荣耀联系在一起,具有崇高、尊严和权力的象征意义,如黄袍加身、黄榜、黄门等。

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天玄而地黄,把黄尊为正色,是至高无上的。

黄色因而被历代帝王所推崇和垄断,被称为帝王颜色。

但近代黄色又与淫秽音像、图书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将不健康的书刊、歌曲称之为黄色呢?据说在19世纪,美国的报业资本家在所办的报纸上竞相登载低俗的连环画,其中有一部叫做(黄色孩童>(The Y e l l ow K i d)。

后来,人们就把色情、凶杀、犯罪等新闻,称为黄色新闻;靡靡之音的歌曲,称之为黄色音乐或黄色歌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英语言中颜色词的文化差异比较作者:刘楠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77期摘要: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历史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在颜色词的使用和理解上存在差异。

本文对英汉语言中的红色、白色、黑色、黄色、蓝色、绿色、粉色七种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差异进行了探讨,帮助人们正确理解词汇承载的文化内涵,了解颜色词的中西文化差异,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颜色词中国西方文化差异1.引言在人类语言中,颜色词语表现出来的独特魅力,使得它在语言科学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颜色词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英汉语中的使用很普遍。

语言与文化总是密切相关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语言学家萨丕尔在《语言论》一书中谈到:语言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也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尽管汉英民族对自然界颜色的认识有共同的地方,但由于民族风俗、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等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对各种颜色词的使用及理解存在差异。

本文通过对英汉颜色词的比较分析,阐述了颜色词在英汉民族语言中的文化差异。

2.颜色词的比较2.1红色(red)在中国文化中,人们以红色为贵,源于古人对太阳的崇拜。

由于太阳从东方升起,烈日炎炎,其色赤红。

古人认为地上万物均因阳光的照射而生长繁衍,由此对红色的非常看重。

中华民族有崇尚红色的心理。

红色象征着吉祥、喜庆、荣耀、胜利、好运,幸福、欢乐、顺利、成功、兴旺发达等义。

在中国古代,达官贵人住“朱门”,穿“朱衣”,坐“朱轩”。

过新年时要贴红对联、挂红灯笼、发红包。

传统的男婚女嫁,新娘穿红嫁衣、顶红盖头,新郎戴大红花,墙上贴大红“喜”字,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更让人对新人婚后的日子产生越过越红火的联想。

生意兴隆是“走红运”,事业兴旺是“红火”。

在汉语语汇里,“万紫千红”形容丰富多彩,“红红火火”表示日子富裕,办事顺利是“开门红”,投资获利时可以“分红”,得到的奖金叫“红包”。

戏曲中用红色脸谱象征忠义、耿介的品性,如“红脸的关公”。

红色又可以引申为受社会好评,受群众欢迎,受上级领导的重视或重用等深层含义。

比如:大红人、走红、唱红、演红、红得发紫、红极一时等。

此外,由成功、受欢迎、受重用等象征,红色还可以引申出羡慕、妒忌等含义,如:红眼、红眼病等。

红色在中国还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象征革命、进步、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

例如:红军、红星、红领巾、红旗、红色政权、又红又专、根红苗正、、红旗手、一颗红心。

不难看出,中国人在传统上偏爱用颜色反映自己的爱憎、政治立场和思想倾向,同特定的政治背景、社会制度有很大关系。

另外,红色还象征美丽、漂亮,如女子美好的容颜为“红颜”等。

总之,红色作为主色调,显示出的主要是开朗、热情、繁荣、快乐、好运气、喜气等。

在西方文化中,尽管red(红)有“精力充沛,热烈、喜庆”的意思,如red rose(象征热烈的爱情)、red-letter day(喜庆的日子)、the red carpet(隆重的接待)、roll out the red carpet for somebody(隆重欢迎某人)、paint the town red(狂欢)。

但红色更多地象征残暴、犯罪、流血、激进、暴力革命、危险、紧张、淫秽等义。

如: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残杀和暴力统治)、a red battle(血战)、red revenge(血腥复仇)、red-handed(正在犯罪的)、red hands(沾满鲜血的手)、red activities(左派激进活动)、a red hot political campaign(激烈的政治运动)、a red adventure story(一个令人紧张危险的冒险故事)、red alert(空袭报警)、a red flag(危险信号旗)、a red light district(红灯区),等等,从而产生了颜色上的禁忌。

英国著名汉学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时,为避免使译语读者由red联想到暴力、流血等负面的意象而产生误解,改用了这部小说的另一个名字:《石头记》,译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

在经济生活中,red还有经济紧张或破败的意思,如in the red(负债、亏损)、get sb.into red(使某人负债)、red figure(赤字)、red balance(赤字、差额)等,这与汉语的“财政赤字”如出一辙。

在汉语中,“红”字有时表示事情的负面,如:眼红、红杏出墙、红尘滚滚、红颜薄命等。

红色在两种语言中都会表示某些感情,例如:He saw red at the news.“see red”表示勃然大怒;在“Her face became red when standing before the audience.”中,red表示尴尬、困窘。

但汉语的“他红光满面”不能译成His face is very red(他脸红了),而应译为:He looks the picture of health and energy.英汉语言的差异反映了英汉思维和认知方式的区别。

汉语中常用“眼红”、“红眼”、“害了红眼病”喻指嫉妒,这反映了中国人的形象思维,中国人往往是从整体上把握,由小到大,从实际出发及注重主客体感觉。

西方人用“green”喻指嫉妒,这与西方人的认识观有关。

他们认为植物的绿色是健康向上的标志,这是对别的颜色进行的一种挑衅,所以西方人用“green-eyed”比喻“嫉妒”,这反映了他们的抽象思维,由物联想到人,注重对外部知识的领悟。

2.2白色(white)中国文化中白色是受人们忌讳的。

在人类初始阶段,我们的祖先弱小,无法抗拒来自自然界的凶恶猛兽的攻击,光天化日下他们难以找到藏身之处,因而对白色产生了本能的恐惧,故白色象征着凶险、死亡、悲哀。

如:自古以来人的丧事是“白事”,设白色灵堂,死者家属的孝服也是白色的,出殡要打“白幡”,封建社会人们称给男人带来厄运的女人为“白虎星”。

在中国封建社会,白色使人想到卑贱、平凡。

老百姓的衣服不能饰彩,故称“白衣”。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白丁”即指古代没有科举功名的人。

在汉语中,“白”也用来表示“徒然、轻视、无价值、贫穷”之意。

如:人们用“小白脸”表示对人的厌恶;用“白费”、“白搭”、“白送”表示白费气力,没一点用处;白说表示说话不算数;买东西不给钱是“打白条”;遭人鄙视是“遭白眼”;贫困落后是“一穷二白”等。

此外,“白”字还可以表示“单纯的、不掺杂的”(plain,unadulterated),如:“白开水”(boiled water)、“白肉”(plain boiled pork)。

在传统戏剧里,白色象征奸邪、阴险,如“白脸”的曹操。

特殊的时代背景造成“白”字在汉语里有反革命的意思,例如:白色恐怖、白区、白匪。

白色还象征着失败、愚笨,如战争中失败的一方总是打“白旗”投降,把智力低下的人称为“白痴”。

英国历史上的毛纺织工业很发达,白色的羊毛给人们带来美好的希望,因此白色是西方民族的尊色。

在英语中,它象征着庄严、纯洁、清白无辜、高雅、快乐、单纯、忠诚等。

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要穿白色的婚纱,寓意着新娘的高雅和圣洁,以及新婚夫妇爱情上的纯洁和对彼此的忠贞。

但是,英语中white有时与颜色无关,如:white war(没有硝烟的经济战争)、white hand(廉洁、诚实)、white lie(善意的谎言,小谎言)、white light(正义)、the white area(反革命地区)、white elephant(昂贵又无用之物)、white coal(水力)、white sale(大减价)、white day(良辰吉日)、white way(灯光灿烂的商业区)、white elephant(体积大而无实质用途的物品)、a white soul(纯洁的心灵)a white spirit(正直的精神)、white men (高尚有教养的人)、white collar(白领阶层)、white hope(深孚众望的人)、black and white (是非分明,white代表正确),等等。

2.3黑色(black)东西方文化中黑色都象征着死亡、苦难和和悲痛,因此西方人穿的丧服是黑色的,中国人在吊孝时也佩戴黑纱。

不同的是,汉语中总是把黑色与黑暗、非法、肮脏、邪恶、奸诈、罪恶等相联系,比如人们常说黑心、黑手、黑哨、黑货、黑帮、黑市、黑名单、黑球,真黑,黑五类,黑工,等等。

但在英语环境中,黑色有庄重、威严和尊贵之意。

black suit和black dress是西方人最为崇尚的传统服装,在庄重场合,达官贵人、社会名流都喜欢身穿黑色。

另外,“黑”还有“不顺利、不吉利、倒霉”等比喻意义。

日常口语中说走“黑运”,其意与红运相对。

英语中的“black economy”指经济中收入不明而无法征税的部分。

不过,汉语中的“黑马”和英语中in the black都是褒义,前者指比赛中出乎人们意料而大获成功的人,后者指赢利,与in the red(赤字)相对。

另外,汉语中的“红茶”,在英语里用“black tea”表示,汉语中所说的人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英语里却说成“black and blue”。

黑色是最不具争议的颜色。

在英语中,黑色为贬义,是负面的象征,表示“不幸、灾难、厌恶、非法、秘密、危险、邪恶、愤怒、败坏、荒诞”等义。

“Friday”在宗教上指复活节前的星期五,是耶稣受难的日子,为此,英语国家的人用“black Friday”指有灾难、凶险的日子。

其他的如:a black day(倒霉的日子)、black sheep(害群之马、败家子)、black guard(恶棍)、a black look(反感,怒目而视)、black browed(愁眉苦脸)、blacken(说坏话)、blacklist (黑名单)、blackleg(工贼),blackguard(无赖)、blackmail(敲诈)、black mark(污点)、black market(黑市)、black ingratitude(忘恩负义),black and white(黑白分明)、black-hearted(黑心肠)、a black deed(昧良心行为)、black humor(黑色幽默)等。

英语的黑色也可表示盈利,和红色一样,都是记账时使用的墨水的颜色,由此派生出的black figure,in the black等均表示赚钱、赢利。

在这方面,“红”、“黑”表达的意义正好相反。

人们听到的“黑白二道”,其中“黑道”指专干违法乱纪事情的团伙,而“白道”指执法部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