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做好人力资源,企业无忧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电子教研室始建于2004 年。前身是有经过数十年教学实践历程的物理教研组,该课程以高职教学的教师、实验、实训资源为依托,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尤其开展教学+ 实训、使得本课程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我院理工科各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最初设置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在这个阶段,教学形式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少量验证性实验,教学内容以介绍分立器件、小规模电路结构及其组成的各种功能电路为主。

随着20 世纪九十年代电子技术、IC 技术的发展,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 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充实, 选用先进教材。为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单独开设实验课程,促进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设计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验课程的实践,使学生基本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再通过相应的课程设计将理论用于实践,将设计和实现融为一体。

进入新世纪后,面对EDA 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教研室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环节之后,又开设一门先进技术环节——PROTEUS 软件仿真及ISP 在系统可编程技术及其应用,把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ISP PAC 整合在一起, 使学生掌握更系统、更先进的电子技术知识与设计方法。与此同时,我们加强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实验课程的内容也进行了重新设计、调整和规划,重视实验课程在学生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1马克思主义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在我校走过了近60年的发展历程。 1、课程初步建设。早在20世纪前半期,李大钊、李达等皆先后在北京高师讲授马克思主义。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北京师范大学在全校开设了联共布党史课程,其中包括第四章第二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也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最初模式。1953年学校建立政治教育系,建成哲学教研室,承担本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教学,同时也承担全校公共哲学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1956年、1960—1962年两次举办了由苏联专家莫洛佐夫主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生班,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逐渐形成了一支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深学者石盘教授为带头人的教学科研队伍。 2、课程体系初步形成。1979年哲学系成立,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原著教研室、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研究室、苏联哲学研究室。1981年、198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先后被批准为硕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体系建设得以展开,教学内容广泛而深入,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教学和课程设置方案,编写了大量的课程讲义和课程资料,翻译了苏联的一些相关教材,形成了由齐振海、彭万春、曲家齐、王卫国、杨镜江、刘继岳、陈仲华、马润青等组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的队伍。特别是认识论的专题与教学研究取得显著成就,齐振海教授主编的《认识论新论》(1988年)在认识论的基本理论、体系结构、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重要探索和创新,该书的出版,引起哲学界强烈反响,被当时国家教委选定为高校哲学教材。

3、课程体系逐步完善。1990年底,本学科被批准为博士点,1992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相关教研室合并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建设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在加强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学术研究发展的新趋势,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哲学、价值哲学、管理哲学等一批新兴的相关课程;编写出版了北京市师范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袁贵仁主编)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人的哲学》、《价值学引论》等一批教材;袁贵仁、唐伟教授等一批中青年教师成为教学骨干,实现了教学队伍的年轻化;围绕课程体系,到1999年学科成员先后承担了“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价值观建设”等9项国家或省部级重点课题;培养了毕业硕士研究生78人,毕业博士研究生16人,1 篇博士论文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博 士学位论文。 4、迈向精品课程行列。 自21世纪初开始,杨耕、张 曙光教授的引进,一批年轻教 师的选留,使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学队伍有了新的结构性变 化。2002年1月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 年在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名列前 茅。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有计划、 分步骤地将该课程作为一门 精品课加以建设。在本课程的 指导思想的确定、课程模块的 设置、教师队伍建设、教材体 系建设、教学方法的探索等方 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学科人员作为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研究与编写课题组的首席专家和核心成员,积极主持着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课教材的改革与制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积累,本课程已经具备了成为一门精品课程的基本条件。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1、简述体育课程的新特点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1、认识学生的身体发展(形态、机能、体能) 2、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重点) 3、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在学校体育中提高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重点) 4、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学校体育中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重点) 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1、学校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课余体育竞赛;健康教育 2、制定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几个因素及四种取向(次重点) 3、学校体育的目标(次重点) 4、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重点) 第四章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与编制 1、体育课程;体育课程设计;体育课程评价 2、体育课的学科基础——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哲学(了解) 3、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重点) 4、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思路(重点) 第五章体育课程的实施 1、体育课程实施; 2、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策略的取向及应注意的问题(次重点) 3、正确处理体育课程实施与计划的关系(了解) 第六章体育教学 1、体育教学;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方法;语言法;讲解;动作示范;自主学习;教案 2、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次重点) 3、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注意事项(重点) 4、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和基本要求(次重点) 5、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过程(重点) 6、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次重点) 7、运用讲解法时应注意的问题(重点) 8、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与分解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游戏与竞赛法(了解) 9、自主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发现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领会学习法(了解) 10、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概念及优缺点(次重点) 11、体育课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要求(重点) 12、体育课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次重点) 13、编写体育课教案应考虑的问题(重点) 14、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理念及目的(重点)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会计学专业是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最早创立的专业之一,我校前身为铜陵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从1986年至今已有20年的发展历史。《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学及相关专业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入门课程,也是学好会计学及相关专业的一把钥匙。该课程在我校的发展有着与会计学专业一样悠久的历史,可以说,《基础会计》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也是本学院会计学专业调整、改造与建设的历程,是我校会计学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历程,是我校会计学专业师资队伍与学术梯队的建设历程,是我校会计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历程。 1、1986年~1992年:教学内容以簿记核算原理的基本内容为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相对陈旧,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名为“会计学原理”,并以现代会计应涵盖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依据,调整和改造了原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会计学“三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上。 2、1993年~1999年:为充分体现该课程在所有专业课中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将该课程的名称由“会计学原理”更名为“会计学基础”,并在我国会计改革风暴的背景下,充分吸收和借鉴中、外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最新成果,大胆调整和改造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与方法,对该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建设要求和更明确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教学实践环节—会计学手工模拟实验与会计电算化实验,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使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3、2000年~至今:在全面建设和完善我国会计核算规范体系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会计理论体系的过程中,以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全国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为契机,围绕会计的国际化和国家化问题,在全面调整二十一世纪会计人才培养战略的背景下,进一步调整和改革《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式与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加充实和完善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以科学化、规范化的课程建设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目标明确的课程建设规划,从构成课程建设诸要素入手,实现了新一轮的课程建设目标,使该课程的建设达到了一定水平。 教学内容(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构成:一是讲述会计的基础概念与理论,具体包括会计概念、会计对象、会计假设与会计原则、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等内容;二是讲述会计信息是如何通过传统的簿记系统生成的,具体包括账户与复试记账的应运、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等内容;三是讲述会计信息的报告系统,具体包括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与编制原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等内容。具体分为以下11章内容: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三章? 复式记账 第四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的应用 第五章? 会计凭证 第六章? 账簿 第七章?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第八章? 帐户分类 第九章? 财产清查 第十章? 会计报表 第十一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第十二章? 会计工作组织与管理 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教学目的: 在教学方法上,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摘要:我国古代教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不同时期也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特点,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隋唐时期逐步形成的科举制度,成为整个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制度。 关键词:古代教育发展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惟一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古代教育。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延续了4000多年。早在尧、舜、禹时代,就有了教育的萌芽,到商代便出现了与今天大致相同的学校教育,由此开始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垄断文化教育,即“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学内容,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十分鲜明。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威尽失,列国纷争,旧的传统秩序被完全打乱,原来的官学教育体制也崩溃了。此时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形成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阶层。当时各国统治者为求生存和扩张,

极力网罗和重用贤士,学术和教育活动被统治者发现并重用,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孔子是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他实行有教无类,弟子三千,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到了汉朝,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积极推广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同时将“学而优则仕”制度化,为通过各种途径学有所成的士人提供作官的机会。“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不仅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更是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分裂和战乱的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官学时兴时废,教育总的来说是不景气的。当时社会上佛、道、玄学盛行,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发达,儒学不振,退居次要地位。大贵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人才选拔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持,寒门士子几无进仕之路,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挫伤,而世族子弟又不屑学习,严重影响了当时的学校教育。 到了南北朝,世族势力日趋下降,寒门势力逐渐上升,察举制度又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其考试选士的方法受到士人的欢迎。统治者为了控制选士的权力,扩大统治基础,也不断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科举制度开始萌芽。 公元589年,隋朝灭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中国再次统一。隋朝统一中国后,即着手选士制度的改革,依察举之制选拔人才。公元606年,隋炀帝始臵进士科,标志着科举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

---------------------------------------------------------------最新资料推荐------------------------------------------------------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第八章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基本知识体系: 一、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一) 20 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20 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幼儿园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确认了儿童的主体性,认定了课程应来源于儿童的生活,课程应包括儿童在幼儿园的一切活动,提出了课程的编制应依据儿童的心理水平。 (二) 20 世纪 50 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50 年代,在教育全面学习前苏联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也全盘接受前苏联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教育部于 20 世纪 50 年代邀请两位苏联的幼教专家赴中国讲学,并在中国推广苏联的经验,主要表现为引进了作业,教学大纲为作业规定了内容和时间,通过作业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教学。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的学前教育虽然不再使用课程一词,实际上反映的是苏联教育学对课程的狭义的理解,即把课程看作是学科,通过幼儿园各科的教学对幼儿实施教育。 (三)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中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以幼儿园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展开了大规模的幼儿教育改革运动。 来自国外的各种儿童发展和教育理论,诸如蒙台梭利、杜威、布朗芬勃伦纳、布鲁纳,特别是皮亚杰等人的思想开始广泛传播; 1/ 10

我国近现代教育家们的思想,特别是陈鹤琴的思想再次受到重视,这些都为80 年代以来的幼儿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背景。 80 年代初开始的幼儿园课程是从各地自发进行的试验开始的,这些试验从单科扩展到了整体,从城市扩展到了农村,对幼儿园课程改革起了推动作用。 在这些试验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幼儿园综合主题教育。 可以说,这些试验所针对的问题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学科课程过分强调系统的单科知识和技能,忽视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忽视儿童的实际活动和直接经验。 这场改革最具影响力的举措是国家教委 1989 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简称《规程》),这项法规在试行七年以后,经过修订,正式颁发。 二、当代中国著名的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方案(一)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 1、五指活动课程的含义: 陈鹤琴打破了按学科编制幼稚园课程的方式,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他所谓的五指活动:陈鹤琴以 5 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内容的五个方面,虽有区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此说明他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 2、陈鹤琴的儿童观: 认为儿童不是成人的综影,而是有自己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的。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xx与思想演变 前事之鉴,后事之师! 从一定意义上讲,认识与把握学校体育发展的过去与现状,把握学校体育思想嬗变的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是正确开展学校体育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学习目标: 1.了解学校体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 2.了解学校体育发展中的人文主义传统和科学主义传统及其历史地位。 3.掌握xx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脉络。 第一节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思想基础: xx的文艺复兴、xx、启蒙运动; 学校体育产生的条件: 由工业革命发端的一系列巨大社会变革。 一、现代体育思想的形成与体育的教育化 回顾: 体育的内涵(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谈谈自己的理解) “骑士七艺”: 在11-15世纪的骑士教育中,骑马、游泳、投枪、击剑、狩猎、下棋和吟诗,是其主要内容和形式。

14-16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自己的旗帜和纲领。哲学、科学、文艺、教育乃至神学,纷纷把人、人体和人体运动,作为自己注意的中心。 16世纪的宗教改革,批判灵肉二元论,批判中世纪教会学校的“重灵魂、轻身体”的教育传统,并将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xx·路德(xx的先锋): “灵魂与肉体不是矛盾的,只有健康的肉体才能为宗教理想服务”,“参加体育活动,不仅能驱散人们烦恼、苦闷,而且使四肢得以充分发展”,“保持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人的天职之一”。 “快乐之家学校”: 意大利的维多利亚创办的学校,将学生按年龄及兴趣分组,并组织学生每天到户外跑跳、骑马、游泳、射箭、击剑或玩球类游戏,因此被尊称为“第一个新式的学校教师”。 小结: 从“肉体是灵魂的监狱”到“灵肉一致”的转变,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重视对人和人体的研究。 二、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和科学化 1.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 启蒙运动后,现代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学校体育逐渐完成了从“活动”向“课程”的转变。 夸美纽斯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成为课程的先驱者,他确立了学年和班级教学制度,并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 夸美纽斯: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教案)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 教学重点:1.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2.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难点:旅游活动的产生。 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 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愿望。 二、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 三次社会大分工与旅行的产生: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分离;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大分工商业、商人与农业、手工业分离。易货贸易的发展使得不同产品之间的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生产和需求情况,需要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因此也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远远不是什么消遣或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目的,特别是出于经商贸易、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所促发的一种经济活动。 三、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 西方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客观上为当时的旅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一方面是道路的建设;另一方面是驿站(既有官方的,也有私人旅店)的发展。 奴隶制社会的旅行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本国境内进行的,特别是以较近距离的旅行为主。但也有国际性的长途贩运,大多是贩运粮食、酒、铅、锡和陶器等基本商品,另外还有奢侈品。 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绝大多数旅行活动是人们出于易货经商的需要自发开展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品交换,从而推动了人们对外出旅行的需要。 四、封建社会时期旅行的发展 (一)中国 道路: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等四通八达的道路网 驿站:置、邮、驿、亭、站、军台、赤台、水驿、递运所 类型: 帝王巡游:乾隆下江南、隋炀帝下江南、秦始皇东巡 士人漫游:李白、杜甫、苏轼等 公务旅行: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 宗教旅行:鉴真东渡、玄奘取经

课程的历史沿革-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课程的历史沿革 (1961-2003) 历史沿革表明,本课程历史悠久,梯队、年龄结构合理,代代相传,环环相扣。 1961年初,全增嘏先生以“现代外国资产阶级哲学批判”的名义率先在国内独立开设“现代西方哲学”课程。1961年下半年—1965年,刘放桐接替全增嘏先生承担整个课程的教学,并编写出了较为系统的教学大纲和相当一部分流派的讲义。1966年—1977年由于十年动乱教研工作停顿。1977年起,西方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课程得到恢复。全增嘏在尹大贻、陈京璇、黄颂杰等辅助下酝酿主编《西方哲学史》(含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重新着手编写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1979年,为了加强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刘放桐、黄颂杰、张庆熊等从西方哲学史教研室分离出来成立了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吸收了原在马哲的陈学明参加(他于2002年才重返马哲教研室)。本课程的教学和研究由此得以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1980受教育部委托分别开设了“全国现代西方哲学教师进修班”(义务性),为一些兄弟院校培养本课程第一批师资。1986年再次开办。 198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刘放桐主编的我国第一部《现代西方哲学》教材。它最早为我国本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一份虽并不完善、但较完整的教学框架和较系统的材料,它在80年代一直是国内本学科使用最广的教材。同年全增嘏获准设立国内第一批西方哲学史博士点。1983和198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了由全增嘏主编的《西方哲学史》上下册(大部分统稿工作由黄颂杰担任),其中下册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属“现代西方哲学”。 1985年起,文革后研究生毕业留校的俞吾金、张汝伦、王新生、汪堂家、莫伟民、佘碧平等继刘放桐和黄颂杰、张庆熊、陈学明等人之后先后开始参与现代西方哲学课程的教学(由辅导到主讲)。他们逐渐成了本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主力,使本学科始终能生气勃勃。

最新体育课程的沿革历程只是分享

一、体育课程的沿革历程? ?) 必修作业模版内容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3.教学内容分析 4.教学目标 5.教学难点分析 6.教学课时 7.教学过程 8.课堂练习 9.作业安排 10.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11.自我问答

体育课程的沿革历程 一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奠定了现代体育的思想基础。由工业革命发端的一系列巨大社会变革,则造成了对体育特别是学校体育的现实需要和条件。 一、现代体育的形成与体育的教育化 “体育”一词在汉语里既被用于专指学校体育(Physical educati。n),也被用来指更大范围内的与人体发展有关的身体活动(physicaleducad。nandsp。n)。这里所说的“现代体育”兼指二者,因为现代体育最初主要是在学校教育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现代体育的雏形在中世纪后期已初显端倪。在11—15世纪的骑士教育中,骑士七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狩猎、下棋和吟诗)的内容和形式,与现代体育已十分相似。 现代学校体育形成的时代背景赋予早期学校体育以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人们开始关心身体的娱乐与发展,一些民间游戏和军事训练活动开始被人文主义者用来作为培养绅士的手段。在意大利的维多里诺创办的“快乐之家”学校中,按年龄及兴趣分组组织学生每天到户外跑跳、骑马、击剑、游泳、射箭或玩球类游戏,因此他被尊称为“第一个新式的学校教师”。 洛克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有用”的、能“获取个人幸福”的知识;通过体育获得健康的身体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这是对于幸福人生的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述。”“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劳苦,要能出人头地,也必须先有强健的身体。”虽然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但体育活动的人文教化作用更重要。他认为:跳舞“使儿童在思想上和姿态上具有丈夫气概的作用比什么都强”,“击剑与骑马既然被认为是一个绅士的教养所必备的,要使任何绅士完全不去具备这种特色当然是很困难的。”跳舞、骑马、击剑等,可以令人动作“优雅”和有“教养”。②显然,对于未来上流社会的绅士们说来,教育只是使他们的思想和言语行为能与其绅士身份相称的最好准备,体育的作用同样如此,人文价值而非单纯的增强体质或健康是绅士教育的基本取向。

教育发展历史沿革

教育发展历史沿革 一、原屈原农场八分场小学教育发展历史沿革 1978年至1983年屈原农场八分场共有小学学校8所,分别命名: 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一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二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三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四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五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六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七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八小学。 1983年8月撤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二小学,师生并入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三小学,并更名为屈原农场八分场团湖小学。 1983年8月撤屈原农场八分场第四小学,师生并入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五小学。 1985年8月撤屈原农场八分场第八小学,师生并入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七小学。 1986年8月撤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五小学和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七小学师生并入屈原农场八分场第六小学,并更名为屈原农场八分场北区联校,1990年下学期再次更名为屈原农场八分场菱湖学校。2000年设立屈原管理区,学校正式命名为屈原管理区白鱼歧办事处菱湖小学。 1990年8月撤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一小学,师生并入屈原农场八分场团湖小学,并更名为屈原农场八分场中心小学。2000年设立屈原管理区,学校正式命名为屈原管理区白鱼歧办事处中心小学。

2003年8月白鱼歧办事处与营田镇合并,撤菱湖小学和中心小学,并入屈原管理区白鱼歧中学,命名为屈原管理区白鱼歧小学。

二、原屈原农场八分场初中、高中教育发展历史沿革 1978年屈原农场八分场有中学一所,前称为汨罗江农场永红中学,1978年原汨罗江二分场行政区划分,沉凤路以南设立汨罗江农场八分场,学校授名为汨罗江农场第八中学。1978年至1980年期间开设了初中部和高中部。1980年8月全场高中分批撤并而撤销高中部,后改名屈原农场第八中学。2000年设立屈原管理区,学校更名为屈原管理区白鱼歧中学。2003年全区乡镇合并,白鱼歧办事处与营田镇合并,仍称屈原管理区白鱼歧中学。2004年8月撤校,初中教师分流乡镇学校,学生分流琴棋中学,屈原一中。屈原二中。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第一节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奠定了现代体育的思想基础。由工业革命发端的一系列巨大社会变革,则造成了对体育特别是学校体育的现实需要和条件。 一、现代体育地向的形成与体育的教育化 “体育”一词在汉语里既被用于专指学校体育(Physical educati。n),也被用来指更大范围内的与人体发展有关的身体活动(physicaleducad。nandsp。n)。这里所说的“现代体育”兼指二者,因为现代体育最初主要是在学校教育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现代体育的雏形在中世纪后期已初显端倪。在11—15世纪的骑士教育中,骑士七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狩猎、下棋和吟诗)的内容和形式,与现代体育已十分相似。 14—16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自己的旗帜和纲领。哲学、科学、文艺、教育乃至神学,纷纷把人、人体和人体运动......作为自己注意的中心。在彼特拉克和薄伽邱等人笔下,充满了对新人和人的现世生活的热情讴歌。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以及拉斐尔等人用他们那神奇般的手,将人体的健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们对大师们的杰作、也对健康美丽的人体和人的创造力不可遏制地燃烧起热情向往的火。 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的学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口向。宗教改革的先锋马丁·路德第一个喊出了“依靠信仰可以获救”而无须教会作为中介的口号,并且公开宣称“人是一种特殊的被造物,是为了分享神性和不死而被创造出来的,因为人是比天地间所有一切东西更好一些的一种被创造物。”加尔文继承了路德的“信仰自由”的学说,鼓励信徒用勇敢的行动来体现自己的信仰。 宗教改革者被称为新教徒以区别于天主教徒。新教各教派批判灵肉二元论,批判中世纪教会学校的重灵魂、轻身体的教育传统,而将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马丁·路德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真正的宗教信仰”以及“具备世俗生活知识和能力的人”;他指出“灵魂与肉体不是矛盾的,只有健康的肉体才能为宗教理想服务”,“保持身体健康是每一个基督徒的天职之一”。身体健全结实才能参加生产劳动,获得并保持财富,才可以救济贫困。他还认为:参加体育活

课程介绍历史沿革建设规划

课程简介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机械类专业或机械为主的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机械制造过程概述、机械加工工艺系统、表面成形和金属切削过程、机械加工方法和装备(含车削、铣削、钻削、磨削、齿形加工、精密与特种加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含机械加工精度的实现、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加工误差分析、加工表面质量和夹具设计)。前导课程为《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等,同时开设《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等技术基础课,后续课程有《模具制造工艺》等专业课程。 2004年学校升格为大专,生源是高中毕业生或中职对口单招生,课程体系进行了较大改革,在原《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基础上,将原机械专业主要专业课程按照重基础、多图表、知识新、重实用的原则将《机床夹具》、《金属切削刀具》整合而成目前的新《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该课程与其它技术基础课(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和专业课(数控加工与编程、模具制造工艺)衔接紧密,是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参加工作所必需的机械制造理论与知识的技术基础。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对制造活动有一个总体的、全貌的了解与把握,能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能选择加工方法与机床、刀具、夹具及加工参数,具备制订工艺规程的能力和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备

分析解决现场工艺问题的能力。了解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的发展概况,初步具备对制造系统、制造模式选择决策的能力。 历史沿革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原名湄洲湾工业学校)创建于1985年,机械类专业随着学校成立而诞生。主要开设专业有数控、模具、机电、机修、计辅、工业设计等,覆盖面较广。所开设的相关课程包括《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内容重复,而且总学时偏多,新技术新工艺知识偏少。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机械系除数控、机电等专业,又增设了、模具、机修、计辅、工业设计等多个相关专业。对机械制造类课程的知识需求也有了很大变化。课程组以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为要求,对机械制造系列课程进行全面改革,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技术、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整合了传统机械制造类课程《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和《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课程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专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删了部分课程内容。并将其作为机械制造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在我校从原来的中专、五年制大专教育向三年制大专教育及三年制高职教育转变过程中,在课时被大幅压缩的情况下,为了达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了以机械工程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在课程体系上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在课程内容上以“必须、够用”为度,使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高职的培养目标,符合了专业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近年来,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对该门课程的体系结构、课程内容等进行了一定的优化和进一步的整合,陆续选用了高职高专多个版本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材。 几年的实践表明,对机械制造类课程的改革体现 增强了机械制造系列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消除了重复的内容,压缩了学时; ②符合实践—认识—实践的认知规律(先金工实习,后讲授课程,再进行生产实习、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

课程研究及其历史发展

课程研究及其历史发展 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早期发展: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 1918年,博比特出版《课程论》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标志。1924年,博比特出版《怎样编制课程》,将课程开发理论进一步完善。1923年,查特斯出版《课程编制》,强化了课程编制理论。由此,截止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最早在美国比较完整地确立起来。 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启动了“课程开发的科学化”运动,被称为“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 背景是20世纪初期美国发生的“社会效率运动”。1911年,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出版了《科学管理的原理》一书,详尽地介绍管理理论,这就是“泰罗主义”。其基本假设是:人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因而是可控的;效率即是科学;科学管理就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对人及其工作进行有效控制。“科学管理”的基本理路是:选取从事某项工作的正确动作流程以及所使用的相应的生产工具;对每一个动作的时间进行研究,以将一项工作分析为细小的操作单位,并确定每一操作单位的效率标准;根据一项工作的效率标准,将工人配置于相应的岗位,并利用经济利益的诱因,使工人处于自己的最高效率和最大生产能力。 由此,“泰罗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效率取向、控制中心,把科学等同于效率,把人视为生产工具。 (二)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 博比特是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包括三个方面: 1.教育的本质 第一,教育是为成人生活做准备。教育主要是为了成人生活做准备,而非为了儿童生活。其职责是为准备50年的成人生活,而不是为了20年的童年及青年生活。因此,学校中的儿童生活只是手段,未来社会中成功的成人生活才是目的。所以,学校教育终究是社会取向的,学校乃社会的代理机构。 第二,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教育是为成人生活做准备,它并不是一个在儿童心智中储存成人生活所需要的诸种知识的过程。人在本质上并不是简单的知识技能的储存器,而是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的活动者。因此,教育应是促进儿童恰当地从事生活中诸种活动并取得相应经验的过程,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应是“行动者”而不是一个接受者。博比特的“教育准备说”与强调知识技能接受的“准备说”是有差异的。 第三,教育即生产。教育是一个塑造,如同钢轨的制作一样。经由这种塑造过程,人格将被塑造成所需要的形态。当然,人格的塑造要比钢轨的制造更为精密,而且包含更多的非物质成分。由此,学校变成了“学校工厂”,学生就是“原料”,教师则是“教师工人”,教育正是为了获得理想成人这个“成品”而对学生这个“原料”不断加工制作的过程。 2.课程的本质 既然教育是为成人生活作准备,那么课程自然指向于完美的成人生活所需的基本素养。既然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那么课程内容自然是儿童的活动与经验。所以,在博比特看来,课程就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而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3.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法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办教育发展的历史变迁与反思 精选文档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办教育发展的历史变迁与反思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变迁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8SJD8800038) 民办教育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无论是我们熟悉的孔子的私学,还是宋代的书院,抑或近代的教会学校,都构成了我国古代、近现代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新中国成立后,民办私立学校在社会主义的公有化改造中逐渐消失, 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得以重新恢复和快速发展。60年来,民办教育的消失和发展繁荣,深刻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回顾和总结60年民办教育的发展历程、办学经验,非常有意义。而如何在快速发展之后继续发挥民办教育不可分割的教育主体 作用,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一、私学发达及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消失 在传统社会,私学与官学构成互补的教育体系,而且兴旺发达,形成了我国教育十分悠久的历史传统,其办学成绩和影响力甚至在某些阶段超过官学许多,这一格局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据新中国成立前的统计数据显示①,教会和私人办学的数量甚至占据了现代中国教育的半壁江山。这一大规模存在的私立学校,对中国的文化教育的发达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私学不论

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的发达推动了我国学术文化的发展。. 争鸣还是宋代书院、近现代的教会学校、私人办学,其办学的成绩和学术的交流都反映了私学的发达对我国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二,私学的发达,弥补了官学的不足,起到了文化普及的作用。特别是从宋代开始,各种形式的私学如村学、冬学、义学、族学、家塾、社塾、学馆、书屋、书堂、书院、村塾遍地开花,大批知识分子热心于社会教化的推导工作,在教育的平民化普及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三,私学的发达,使我国的传统教育理论呈现出十分发达的局面。中国传统教育理论十分发达,多数来自于私学积累,特别是在蒙养教育和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上。 但是,私立发达的景况在新中国成立后即告一段落。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教育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制度,对旧教育包括私立学校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950年2月20日,当时的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全国学联扩大执委会上作《改革旧教育建设新教育》的报告并提出:“坚决地和有计划地、有步骤地改革旧教育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制度。”1950年8月14日,教育部经政务院批准颁布了《私立高等学校暂行管理方法》规定,私立学校的行政权、财产权及财产所有权,均应由中国人掌握,所有高校到1952年底全部改为公立。依据这一精神,1952年教育部发出“关于接办中小学的指示”,决定自1952年下半年至1954年,将全国的私立中小学全部由政府接管,改为公办。随着这项工作的完成,民办教育在中国土地

课程的历史演变

我国课程的历史演变 一、我国的课程体系的发展历程: (一)我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是以“明人伦”、教化天下为课程目标,以倡导人文精神儒家经学课程为主体,射、御、律、算等艺能学科为两翼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它起源于西周的“六艺”,奠基于孔子的“六经”。主体课程确立于西汉,结构体系形成于唐代。经宋元明清的发展,逐渐丰满和完善。在两千年的古代教育史中它始终发挥着服务政治、关怀人生的现实价值,但终因知识体系和思想的局限而成为近代教育改革的焦点。 1.起源时期——夏商周时期的“六艺”课程 夏、商、西周的学校皆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的教学科目,这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化的课程体系——“六艺”。其中“礼乐”承担着政治宗法及伦理道德规范教育,为“六艺”之首;“射御”为射箭和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属军事教育范畴,也含身体锻炼成分;“书数”为识字和计数教育,属基本常识范畴。这是一种文武兼备、知能兼求的课程设置体系,是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渊源。 2.奠基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六经”课程 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奠基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是课程设置的多元化时期。诸子百家从各自的立场出发,著书立说,办学收徒,传授各自的教学内容。儒家教礼乐,墨家教生产和军事技术,法家以法为教。由于汉初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后世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演变成为儒家人文课程体系,孔子也就成为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奠基人。 孔子尊崇周礼和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并编订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孔子的基本教学内容,也是中国第一套较完整的教科书。除《乐》经亡佚外,其余五经自汉以后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也是最基本的教学科目,它作为中国古代人文教育体系中的主体课程一直延续至清。“六经”的课程体系具有偏重社会人事、敬鬼神而远之,重人文轻自然、又于人文中见自然,轻视劳动教育、排斥手工业技术和农业技术三个特征。 3. 形成和确立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孔子从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上为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奠定了基础,汉初的董仲舒和汉武帝则将孔子的课程内容及设置以教育制度的形式确定了下来。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获得汉武帝的采纳。 这一政策表现在教学内容上就是确立儒家经典为学校教育的唯一教材。同时这标志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也标志着儒家经学在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中主体地位的确立。但是“独尊儒术”的政策不仅罢黜了除儒学以外的百家学说,而且也将周孔的艺能学科排除在学校教学计划

毛中特精品课程建设状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状况 一、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我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势,从而有力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人才辈出。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活动50多年来从未间断。 按照教育部1998年《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以下称“98方案”)的规定,我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即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三门课程,作为全体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后,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具体规定,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充实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2005上半年,中宣部、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对“98方案”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其明确规定:高职高专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由于我校承担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研究《高等职业院校思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研究》的任务,作为课题研究的内容之一,编写和出版了针对高职院校使用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材,经湖北省教育厅的同意,我校于2006年春季在全体05级学生中开始实施该课教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开课前,由资深教师对全体该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了培训。本课程于2006年4月被列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根据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统一要求,全国所有高校从2007年春季开学,在2006级学生中开始实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教学,并一律使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编写的新教材。为使教师明确新教材的体系结构、特点、重点,全面、准确领会中央关于开设这门课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中央关于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指导方针,使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 PLC可编程控制器以经典的电机电气控制为指导,吸纳了绝大部分电气控制的思想,并采用了虚拟电气控制的概念和技术,把计算机和控制紧密得结合了起来。由于计算机的快速更新换代,PLC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PLC可编程控制设备经历了几代的革新,现如今技术已经变成十分成熟。到现在,PLC已经成为现代工业控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为了适应先进工业现场的需要,PLC课程课程的学习也就是成为现代高职、高专毕业生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是我院电类各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数控技术技术、楼宇自动化技术等)的专业核心课,该课程自我院2002年建校开始招收高职专科学生以来,一直开设,至今已有7年的开课历史。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将计算机技术与电气控制技术相结合,专为工业现场而设计的一种现代控制设备,是自动化的三大支柱之一,目前在工业企业及民用设施中应用极为广泛。《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这门课程以一种典型的机型进行分析和应用操作,使学生牢固掌握这门应用技术,为后续的调速技术、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自动线与工业生产过程控制技术、电气传动技术、电梯应用技术、楼宇自动化技术等课程做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准备。也为集中实训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同时也为相关专业学生考初、中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和PLC程序设计师资格证书做准备。该课程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在教学大纲中有较具体的能力训练项目,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指导书,理论+实践的考评方式,并且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与管理,在教学改革与实践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2003年为了适应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更好解决课程体系实践需求,根据发展的需要与许昌瑞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PLC技术实验室,教学采用“理论教学+实验”的学科式教学模式。 2005年,本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合编的《PLC与电气控制》教材投入使用,承接瑞新电气PLC技术推广工作,完成多项PLC技术应用项目。成立《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训室。设立《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践教学中心。 2005年在机电一体化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中,《可编程序控制器》被确立为自动化和数控技术类专业主干课程。 2005年依托《可编程序控制器》实验室和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可编程序控制器》强化实训教学研究, 2006年相关老师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编写《可编程序控制器》强化实训指导书。 2007年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计划修订,确定《可编程控制器》为专业核心课程。 2008学院又注入资金,扩大《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践教学中心的规模。 为增加PLC教学的实用性,我们与企业进行了校企联合,经常与企业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座谈、交流,甚至将他们请进课堂。并将瑞新电气的高级工程师聘为我们的课座教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将企业中最新的技术借鉴过来,并将企业中PLC控制存在的问题带过来,一起研讨。使我们的教学不断得到完善。在PLC教学具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我们又开设了《PLC综合实验》,更多的题目,实践内容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浓厚。经常提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