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与配合图解手册

公差与配合图解手册
公差与配合图解手册

大量品质管理书籍和资料,品管人员必备

│2010年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过关必做1500题.pdf │21世纪车间主任工作手册(添加书签).pdf │35钢显微组织.pdf │3A企管書系精益生产方式——现场IE.rar │6S培训.doc │AQP&PSO 6th Manual.Chinese.20090420.1.to PDF.to print.1.pdf │Cmk计算视频.exe │DCC.pdf │DOE.PDF │EMS.pdf │Engineers' Guide to Rotating Equipment - The Pocket Reference.pdf │EXCEL制作的柏拉图.rar │EXCEL在管理中的应用(10年经验总结).pdf │EXCEL在统计中的应用.pdf │Formel Q ChineseVersion.pdf │Formel-Q Training(5th edition)完稿1.pdf │Formel-Q-第五版(中文).pdf │Formel-Q-第六版(中文).pdf │GEOPAK_Operation.pdf │GE的黑带培训资料.pdf │IE入门.pdf │IQC物料检验规范.rar │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解与运作.pdf │ISO-TS 16949 程序文件案例精选(pdf318).pdf │ISO9001-2008.pdf │ISO9001审核实践指南.pdf │ISO9001:2000管理体系标准图解教程.pdf │isots16949国际汽车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解读和实施.pdf │jit.rar │LEAN.PPT │MINITAB统计分析教程.pdf │minitab统计分析教程光盘文件.rar │OEE_workshop(中文).pdf │PartManager.pdf │PHILIPS品管员的培训资料.rar │Q1 Introduction.pdf │QA.pdf │QC story&DMAIC.01.rar │QC小组活程序指导手册.rar │QFD-邵家俊.pdf │QFD.chm │QFD品质机能展开.pdf │quality.rar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教案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教案 课程性质和任务 性质: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技术工所必须具备的公差和技术测量方面的基础知识与一定的实际工作技能,为专业工种应用公差标准和掌握检测技术打下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 1.掌握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标准及应用即看懂并学会有关公差与配合容在图纸上的标注方法和查阅有关表格。 2.了解有关测量的基本知识,理解常用量具的读数原理,掌握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 绪论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模块作为本课程的开篇,通过对互换性的讲解,引出了全课程的容,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趣味性来引导学生对本课程特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提出如下要求: 1. 了解互换性的含义; 2. 懂得学习《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掌握互换性的概念及其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2)掌握加工误差与公差之间的关系。 (3)理解标准化与计量、优先数的概念。 教学容: 一、互换性的概述 1、互换性的含义 在机械工业中,互换性是指制成的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不需作任何挑选,调整或辅助加工(如钳工修配),就能进行装配,并能满足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的一种特性。例:同型号的轴承、光管、螺钉等等。 互换性容:几何参数,力学性能,物理化学性能等方面。 2、作用 有利于组织专业化协作。 有利于用现代化工艺装配。 有利于采用流水线和自动线生产方式。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3、分类 ①完全互换性:若零件在装配或更换时,不作任何选择,不需调整或修配,就能满足预定的使用 要求,则成为完全互换性(当不限定互换围时,称为完全互换法,也叫绝对互换法)。 ②不完全互换性: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只允许零件在一定围互换时,称为不完全互换法。 4、互换性条件 一批相同规格的零件具有互换性的条件为:实际尺寸在允许的围;形状误差在允许的围;位置误差在

公差与配合-全解

第十五章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的组 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成 一、标准公差系列 1、公差值 公差值的大小与公差等级及基本尺寸有关。公差等级 ------ 是指确定尺寸精度的等级。由于零件和零件上不同部位的尺寸对精确程度的要求往往不相同,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国家标准设置了 20 个公差等级。 IT01 . IT0 . IT1. IT2 .IT3 . ………………… IT18 高← 公差等级→ 低 小← 公差数值→ 大 难← 加工程度→ 易 IT6: 标准公差6级或6级标准公差 ∵D↑ △D↑ ∴D↑ T↑ 故:标准公差与公差等级和基本尺寸有关。 2、公差值的计算

公差单位和公差等级系数( I i) i——计算标准公差的基本单位。 (1): i=0.45 +0.001D(d) 用于常用尺寸段内,IT5-IT18 (2): I=0.004D+2.1 公差等级系数 a——反映加工难易 (1):在常用尺寸段内:(≤500mm) IT=ai 用于IT5-IT18 IT5 :a=7 沿用GB59 IT6-IT18 ,用R5系列(见表2-2) 对于最高的三级: IT01-IT1,则用 IT=A+BD(测量误差) 其中B按q5增长。 考虑公差等级的一致性,都按一定规律来变化。 IT2.IT3,IT4按几何级数分布。(详见P14 表2-3) (2): 在大尺寸段:IT=Ai 考虑方式同上。 3、尺寸分段 如按公式计算标准公差值,则每一个基本尺寸 D(d)就有一个相对应的公

差值。 常用: 13个大尺寸: 8个(介于其中有2-3个)见表2-2对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规定了两种基准制:基孔制和基轴制 基孔制 -------- 基孔制中的孔称为基准孔,用 H 表示,基准孔以下偏差为基本偏差,且数值为零。其公差带位置在零线上侧。 a------h 间隙 es=Xmin j------n 过渡 p------zc 过盈 基轴制 ------ 基轴制中的轴称为基准轴,用 h 表示,基准轴的上偏差为基本偏差且等于零,公差带位置在零线下侧。 A---H 间隙 EI= Xmin J----N 过渡 P---ZC 过盈 二.基本偏差系列 基本偏差是国家表列的,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基孔制、基轴制公差带、配合、基本偏差数值表

内容摘要: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规定了公差带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的大小,而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见下图。1)标准公差(IT)标准公差的数值由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来决定。其中公差 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规定了公差带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 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的大小, 而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见下图。 1)标准公差(IT) 标准公差的数值由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来决定。其中公差等级是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标准公 差分为20级,即IT01,IT0,IT1,…,ITI8。其尺寸精确程度从IT01到ITI8依次降低。标准公差的具体数值可查表得到。 2)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一般是指上下两个偏差中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即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下方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见上图。 国家标准对孔和轴均规定了28个不同的基本偏差。基本偏差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孔,小写字母表示轴。下图是孔和轴的28个基本偏差系列图。

从基本偏差系列图可知,轴的基本偏差从a到h为上偏差(es),且是负值,其绝对值依次减小;从j到2c为下偏差(ei),且是正值,其绝对值依次增大。 孔的基本偏差从A到H为下偏差(E1),且是正值,其绝对值依次减小,从J到ZC为上偏差(Es),且是负值,其绝对值依次增大;其中H和h的基本偏差为零。JS和js对称于零线,没有基本偏差,其上,下偏差分别为+IT/2和-IT/2。 基本偏差系列图只表示了公差带的各种位置,所以只画出属于基本偏差的一端,另一端 则是开口的,即公差带的另一端取决于标准公差(IT)的大小。 7-6 极限与配合

公差与配合习题精选(带答案)

公差与配合复习题 一、判断题: 1、钢直尺是能直接读出测量数值的通用量具。(√) 2、若用游标卡尺代替卡钳或卡板测量工件时,用力要适当。(×) 3、零件装配时不需任何修配和调整就能顺利装配的性质称为互换性。 (×) 4、公差与配合图解中的零线即表示基本尺寸线。(√) 5、表面粗糙度量值越小,即表示光洁度越高。(√) 6、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时,测力过大过小均会增大测量误差。(√) 7、百分表经过检定后,即使无检定合格证,仍然可以使用。(×) 8、各级a~h轴和H孔的配合必然是形成间隙配合。(√) 9、普通螺纹公差带,由公差等级和基本偏差两者组合而成。(√) 10、理论正确尺寸就是表示该尺寸为绝对正确的尺寸。(×) 11、形状公差是指单一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12、位置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 13、形状误差是指实际形状对理想形状的偏离量。(√) 14、位置误差是指零件上被测要素的实际位置对理想位置的变动量。 (√) 二、填空题: 1、在法定长度计量单位中,常用的长度单位的名称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等,其符号分别用km、m、dm、cm、mm、um表示。 2、读数值为的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是将其游标上10 格宽度等于尺身9 格的宽度。 3、轴用量规的通规尺寸等于被检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而止规的尺寸等于被检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4、现行国标根据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不同关系,可以分为间隙配合、过

渡配合和过盈配合。 5、Φ50F6/h7为基轴制间隙配合。h是基准轴公差带代号,F是孔公差带代号。 6、圆柱度公差属于形状公差。 7、形位公差带是限定形位误差变动的区域,它由公差带的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四个要素决定的。 8、有一螺纹标注M30-5H6G,M30表示粗牙螺纹代号,5H表示内螺纹中径公差带代号,而6G表示内螺纹顶径公差带代号。 9、加工误差包括:尺寸误差、形状误差、位置误差、表面粗糙度误差。 10、构成公差带的两要素是:公差带的大小和公差带的位置。 11、标准公差等级分成20 个等级,用IT01、IT0、IT1……IT18表示,其中IT表示标准公差代号,末位的数字表示公差等级代号。 12、基本偏差a~h的轴与H孔形成基孔制的间隙配合;j~n的轴与H 孔主要形成基孔制的过渡配合;p~zc的轴与H孔主要形成基孔制的过盈配合。 13、对于基本尺寸≤500mm的轴孔配合,当标准公差≤IT8时,国家标准推荐孔比轴低一级相配合;但当标准公差>IT8级或基本尺寸>500mm的配合,推荐采用同级孔、轴配合。 三、论述题: 1、什么是公差偏差孔轴公差和偏差的代号用什么表示 答:零件加工允许的变动范围就是公差。 某一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偏差。 公差代号IT,孔、轴上偏差分别用ES、es表示,下偏差用EI、ei表示。2、什么是基孔制GB对基准孔的代号和基本偏差是怎样规定的 答: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称为基孔制。GB规定其下偏差为零。基准孔的代号为H。

公差配合与测量教学大纲

东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公差配合与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1.本课程的地位: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基础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该学科将实现互换性生产的标准化领域与计量学领域的有关知识结合在一起,涉及机械 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维修、质量控制和生产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从事机械工程的技术人员应具备这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将《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列为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要的应用技术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以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工程力学与材料力学》、《金属加工认识实习》等的理论教学为基础,它的后续课程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现代加工技术》等,是介于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 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测量技术工作打下很好的基础。 2.本课程的作用: 使学生获得互换性、标准化、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工作能力,为从事机电产品、仪器、仪表的制造、维修、开发及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本课程的任务: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及相互配合、测量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绪论 1.教学内容 互换性概述:互换性含义,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互换性生产的技术经济意义。

加工误差与公差:机械加工误差存在的客观性,加工误差的种类,把加工误差控制在公差的范围内,零件就可以实现互换性。 公差的标准化:公差与公差标准,公差标准化与互换性生产的关系及优先数系。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要求与方法。 2.重点、难点 重点:互换性的概念、加工误差与公差。 难点:加工误差与公差。 3.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互换性的概念,了解互换性的种类及互换性生产的技术经济意义。 (2)了解机械加工误差存在的客观性,加工误差与公差的关系及对零件互换性的影响。 (3)了解公差的标准化:公差与公差标准,公差标准化与互换性生产的关系及优先数系。 (4)掌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要求与方法。 习题:P5:1、2、3、4 第1章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 1.教学内容 有关公差配合的术语及其定义:、孔和轴、尺寸、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最大、最小实体状态和实体尺寸;尺寸偏差、极限偏差(上偏差与下偏差)、尺寸公差、公差带、尺寸公差带图;孔与轴,配合,间隙与过盈、间隙配合,过盈配合与过渡配合,极限间隙与极限过盈,平均间隙与平均过盈,配合公差与配合公差带图。 用公式法和公差带图法求解孔和轴配合的极限尺寸、极限偏差、极限间隙、极限过盈、平均间隙、平均过盈及配合公差、画尺寸公差带图。 公差与配合标准的主要内容:基准制(基孔制与基轴制,基准件公差带位置,设置基准制的意义);标准公差(公差等级,公差单位,尺寸分段,标准公差值);基本偏差(基本偏差系列,基本偏差数值,另一极限偏差的计算);公差带(公差带代号,常用和优先公差带);配合(配合代号,配合分类,常用和优先配合,不同基准制配合);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习题::P32 3、4、5 1)按指定的公差带代号,用查表法和计算法找出极限偏差值并作尺寸公差带图。 2)按己知孔、轴的极限尺寸,用查表法和计算法找出相应的公差带代号,并按配合的标注方式标出。 公差配合的选择:基准制的选择(基孔制的特点,优先选用基孔制,基轴制的特点,基轴制的应用场合,混合制的应用)。公差等级的选择(公差等级的选择原则,公差等级与使用性能、加工方法和经济性的关系,公差等级的选择方法,各级公差等级的应用场合)。配合的选择(配合选择的方法,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选择的一般原则,以及选择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各种常用和优先配合的特征及应用示例,工作情况的变动对配合的过盈或间隙的影响)。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公差配合的一般常识

公差配合的一般常识 作为一名优秀的维修钳工必须要懂得公差与配合的基本知识,一个钳工的水平到底怎么样,不是看你做得快不快,而是看你做得精不精,精就体现在控制公差与配合上。 1、公差 公差是指允许工件尺寸、几何形状和相互位置变动的范围,用以限制加工误差。它是由设计人员给定的,不能为零,是绝对值。它反映对制造精度的要求,体现加工的难易程度。 成批大量生产要求零、部件有互换性,而制造又必然存在误差,因此,只有将公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有可能实现互换性生产。所以我们在设计中标注公差时,一定要使所标注的公差能保证零件的互换性。 规定公差值T 的大小顺序应为: T 尺寸>T 位置>T 形状>R a (R z ) 其中R a (R z )——表面粗糙度参数。 公差与配合 在机械制造中使用得最广泛的是孔与轴的结合。为了经济地满足使用要求,应该对尺寸公差与配合进行标准化。公差与配合的标准化不仅可以防止产品尺寸设计中的混乱现象,有利于工艺过程的经济性及产品的使用与维护,而且还可实现刀具和量具的标准化。公差与配合标准已成为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涉及面最大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础标准。 孔主要指圆柱形的内表面,也包括其他内表面中由单一尺寸确定的部分。 轴主要指圆柱形的外表面,也包括其他外表面中由单一尺寸确定的部分。 从装配关系讲,孔是包容面,在它之内无材料,称为内表面;轴是被包容面,在它之外无材料,称为外表面。 尺寸: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值的数字。在机械制造中一般用mm 作为特定单位。 基本尺寸设计给定的尺寸。孔的基本尺寸以D 表示,轴的基本尺寸以d 表示。 基本尺寸是在设计中通过运动、强度、刚度、结构等条件计算并经标准化了的尺寸。它是精度设计的起始尺寸,只表示尺寸的基本大小,并不一定是在实际加工中要求得到的尺寸。 实际尺寸:通过测量得到的尺寸。孔的实际尺寸以Da 表示,轴的实际尺寸以da 表示。 由于存在测量器具、方式、人员和环境等因素造成的测量误差,所以实际尺寸并非尺寸的真值。同时由于工件存在形状误差,所以同一表面不同部位的实际尺寸也不相同。 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它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两个界限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孔的最大和最小极限尺寸分别以Dmax 和Dmin 表示,轴的最大和最小极限尺寸分别以dmax 和dmin 表示。在一般情况下,完工零件的尺寸合格条件为: 孔的合格条件:Dmax>Da>Dmin 轴的合格条件:dmax>da>dmin 尺寸偏差与公差 尺寸偏差某一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尺寸偏差,简称偏差。 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实际偏差。 孔的实际偏差 Ea=Da-D 轴的实际偏差 e a=da-d

机械人必须知道的100个问题之公差和配合

机械人必须知道的100个问题之公差和配合 1.什么称为公差? 答: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量就称为公差。 2.什么称为尺寸? 答: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值的数字。 3.什么称为基本尺寸? 答:使设计给定的尺寸。 4.什么称为实际尺寸? 答:是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5.什么称为极限尺寸? 答:是指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 6.什么称为最大实体状态(简称MMC)和最大实体尺寸? 答:最大实体状态系指孔或轴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量最多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尺寸,它是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

寸的统称。 7.什么称为最小实体状态(简称LMC)和最小实体尺寸? 答:最小实体状态系指孔或轴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最少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小实体尺寸,它是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的统称。 8.什么称为作用尺寸? 答:在配合面的全长上,与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尺寸,称为孔的作用尺寸。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称为轴的作用尺寸。 9.什么称为尺寸偏差? 答:是指某一个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10.什么称为尺寸公差? 答: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11.什么称为零线? 答:在公差与配合图解(简称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直线,即零偏差线。 12.什么称为公差带? 答: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 13.什么称为基本偏差? 答:是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位于零线下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见图1 图1 14.什么称为标准公差? 答:国标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 15.什么称为配合?

《公差与配合》试卷B及答案教程文件

《公差与配合》试卷 B及答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场 密 封 线 2010年上《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试卷 (B) 一、 填空:(24分) 1. 互换性是指同一规格的零件中,不需要作__挑选__或__附加加 工_就可以直接使用,组装成部件或整机,并能达到__设计要求_。 2. 尺寸公差是允许尺寸的__变动量__。 3. 尺寸公差带的两个要素分别是_公差带的大小_和_位置_。 4. 孔和轴的基本偏差代号各有__28_个,其中H 和h 为基准代 号,其基本偏差值均为_零__。 5. 根据形成间隙或过盈的情况,配合分为_间隙配合_、_过盈配 合_和_过渡配合_三类。 6. 国标对孔与轴的公差带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定了了两种基准 制,即__基孔制_和_基轴制_。 7. 配合公差是允许__间隙__或__过盈_的变动量,它等于组成配 合的_孔公差__和__轴公差_之和。 8. 确定形位公差带的四要素分别是_大小__、__形状__、__方向_ 和_位置_。 9. 位置公差的定向公差包括__平行度_公差、_垂直度_公差和__ 倾斜度_公差。 二、 名词解释:(16分) 1.标准公差 2.基轴制 3.被测要素 4.位置公差 分) 1.φ40n6 2.φ50H7 3.h8945N φ 4.7 8 55h G φ 五、 已知孔为030.0070+φ,轴为039 .0020.070++φ,试画出孔轴公差带图,判断配合性质,并计算极限盈隙和配合公差。(18分) 六、 根据右图识读形 位公差代号,填写下面的表 格。 (16分) 二、 1.国标中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值。 2.固定轴公差带的基本偏差,不同的孔的公差带与之相配获得不同配合的制度。 3.在图样中规定了形位公差的几何要素。

公差与配合教案设计内容

32-34课时 教学容:互换性的含义、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模块作为本课程的开篇,通过对互换性的讲解,引出了全课程的容,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趣味性来引导学生对本课程特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提出如下要求: 1. 了解互换性的含义; 2. 懂得学习《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掌握互换性的概念及其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2)掌握加工误差与公差之间的关系。 (3)理解标准化与计量、优先数的概念。 教学方法:; 讨论讲述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启发教学法教学安法。 教学过程:课题引入: 一、概述 换性是互现代化生产的一个重要技术原则,它普遍应用于机电设备的生产中。 在日常生活中,互换性的例子也很多。如自行车的、外胎破了,可以换上同规格的新胎,机器设备零部件突然损坏时,可迅速用相同规格的零部件更换。 讲述相关知识点: 1、互换性的含义: 在机械工业中,互换性是指制成的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不需作任何挑选,调整或辅助加工(如钳工修配),就能进行装配,并能满足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的一种特性。例:同型号的轴承、光管、螺钉等等。

互换性容:几何参数,力学性能,物理化学性能等方面。 2、作用 有利于组织专业化协作。 有利于用现代化工艺装配。 有利于采用流水线和自动线生产方式。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3、分类 ①完全互换性:若零件在装配或更换时,不作任何选择,不需调整 或修配,就能满足预定的使用要求,则成为完全互换性(当不限定互换 围时,称为完全互换法,也叫绝对互换法)。 ②不完全互换性: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只允许零件在一定围互换时,称为不完全互换法。 4、互换性条件 一批相同规格的零件具有互换性的条件为:实际尺寸在允许的围;形状误差在允许的围;位置误差在允许的围;表面粗糙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 二,国家标准 尺寸的大小—公差与配合 形位公差:宏观几何形状——形状公差 相互位置关系——位置公差 微观几何形状——表面粗糙 螺纹尺寸的大小——螺纹公差

4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标准60学时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 二、适用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三、前言 1、课程的性质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他全面的讲述了机械加工中有关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中的基本知识,简要介绍了测量的理论基础知识及常用计量器具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 2、设计思路 学习本课程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原理和机械制图方面及初步生产实践的知识。本课程具有抽象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性,建议将本课程的学习与专业工艺课程的学习、生产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内容。 四、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国家标准中有关公差、配合等方面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 (2)熟悉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 (3)掌握极限与配合方面的基本计算方法及代号的标注和识读 (4)了解形位公差的基本内容。 (5)理解形位公差代号的含义。 (6)了解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及基本的检测方法。

(7)掌握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的注法 (8)了解普通螺纹公差的特点,理解其标记的组成及其含义 (9)了解有关测量的基本知识,理解常用量具的读数原理,掌握其 使用方法 (10)初步了解形位误差的检测原理和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2)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语言表达能力。 (4)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5)养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 五、课程内容及要求

公差与配合的实用选择教程

第二章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 ?第一节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的概念 ?第二节公差与配合标准的组成与特点 ?第三节公差配合的选择 Back

一、有关尺寸的术语、定义 设计图样上的尺寸标注?100±0.14mm 1、基本尺寸(D ,d )?100 2、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各界限值。 最大极限尺寸:D max d max 最小极限尺寸:D min d min 3、实际尺寸:在零件上实际测量的尺寸。 举例:一批轴尺寸为?100±0.14mm ,若某一轴 实际尺寸为?99.92mm ,判断其合格性。 第一节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的概念

4、实体状态和实体尺寸 最大实体状态:合格零件占有材料最多时的状态 最大实体尺寸:D min d max 最小实体状态:合格零件占有材料最小时的状态 最小实体尺寸:D max d min 二、尺寸偏差、公差 1、尺寸偏差:某一尺寸—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2、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基本偏差=实际偏差

3、极限偏差极限尺寸—基本尺寸=极限偏差 上偏差:ES=D max -D es=d max -d 下偏差:EI=D min -D ei=d min -d 实际偏差在极限偏差范围内即为合格 极限偏差在图样上的标注: ?100±0.14mm ?50?25说明:偏差可为正、负、零。1.00+020.0033 .0??

4、尺寸公差:T D T d 定义: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100±0.14mm ,变动量为0.28 计算:T D =D max -D min =ES-EI T D =d max -d min =es-ei 说明:①公差值为正直 ②公差大小反映零件加工的难易程度, 尺寸的精确程度。动画演示 5、尺寸的公差带图 为清晰表达一批轴和孔的公差与配合,引入公差带图。 不画孔、轴的结构,只画放大了的孔、轴公差带。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学习指南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课 程 学 习 指 南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学习指南 1. 课程介绍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根据机械类各工种从业人员在从事本工种时所必需具备的基本能力要求而设置的课程。 《公差配合与机械测量》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重点建设的五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结合典型工作任务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本课程包含公差与测量两大方面内容,把计量学和标准化两个领域的相关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等许多领域密切相关,是与制造业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精度意识和对机械零件的检测能力,为学生考取机床操作中级工服务。 2. 课程学习培养的能力 2.1方法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认真做事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勇于创新、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应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展示自我的能力 2.2专业能力: ●能使用百分表、磁性表座、平板、角尺、偏摆仪、V型铁、厚薄规等测量平行度、 垂直度、圆跳动、同轴度等形位误差的能力; ●能熟练使用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等通用量具测量尺寸误差的能力; ●能使用螺纹千分尺、三针法、工具显微镜、螺纹量规等测量螺纹中径、螺距、牙型 角和综合检测的能力。 2.3社会能力: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培养学生的质量、成本、安全意识 ●培养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3. 相关课程要求 学习本课程前应有一定的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知识;同时由于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所有专业课程均为其后续课程。

轴承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轴承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轴承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四、配合制(GB/T1800.1-1997) 同一极限制的孔和轴组成配合的一种制度。国家标准对配合制规定了两种形式:基孔制配合和基轴制配合。 1.基孔制配合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称为基孔制。基孔制配合的孔为基准孔,代号为H,国际规定基准孔的下偏差为零(图14-23)。图14-24表示基孔制的几种配合示意图 图14-23 基孔制 图14-23 基孔制的几种配合示意图 2.基轴制配合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称为基轴制。基轴制配合的轴为基准轴,代号为h,国标规定基准轴的上偏差为零(图14-25)。图14-26表示基轴制的几种配合示意图。

图14-25 基轴制 图14-26 基轴制的几种配合示意图 在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如有特殊要求,允许将任一孔、轴公差带组成配合。 五、尺寸公差与配合代号的标注 在机械图样中,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标注应遵守国家标准(GB4458.5-84)规定,现摘要叙述。1.在零件图中的标注 在零件图中标注孔、轴的尺寸公差有下列三种形式: (1)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的右边注出公差带代号(图14-27)。孔、轴公差带代号由基本偏差代号与公差等级代号组成(图14-28)。

图14-27 标注公差带代号图14-28 公差带代号的型式 (2)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的右边注出该公差带的极限偏差数值(图14-29.b),上、下偏差的小数点必须对齐,小数点后的位数必须相同。当上偏差或下偏差为零时,要注出数字“0”,并与另一个偏差值小数点前的一位数对齐(图14-29.a)。 若上、下偏差值相等,符号相反时,偏差数值只注写一次,并在偏差值与基本尺寸之间注写符号 “±”,且两者数字高度相同(图14-29.c)。 图14-29 标注极限偏差数值 (3)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的右边同时注出公差带代号和相应的极限偏差数值,此时偏差数值应加上圆括号(图14-30)。 图14-30 标注公差带代号和极限偏差数值

机械类图书大全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理论汇总帖 1.日本机械设计构思与设计方法 2.《全美经典》机械振动书(中文的) 3.机械设计手册(新) 全6卷PDF格式 4.机械实用手册[日]土屋喜一 5.机械最优化设计及应用实例.pdf(值收藏的老书) 6.法兰连接设计计算手册 7.机械传动设计手册(上) 8.机械传动设计手册(下) 9.面向製造與裝配的產品設計.pdf(很有实际操作指导意义!) 10.变位齿轮原理和应用(很不错的资料,1958年) 11.弹性力学(PDF清晰版) 12.联轴器选用手册(介绍了联轴器的选择,是传动设计不可多得的好资料) 13.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一本不错的书) 14.精巧机构设计实例(一本难得好书) 15.非标准刀具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pdf)+书签 16.自动化夹具图集PDF--实用 17.自動省力機械300例(值得收藏的好资料!) 18.机械制图手册 19.《自动武器设计》此类书比较少见,感兴趣的朋友来收藏呀! 20.非标准机械设备设计手册(不可多得的好资料呀) 21.现代机构手册(上).pdf 22.组合机床设计手册(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编制) 23.实用应力集中手册 24.五金手册excel版 25.【机械设计禁忌手册】(小栗富士雄小栗达男著) 26.液压气动系统设计禁忌470例(PDF扫描版) 27.凸轮机械设计(里面的机械结构的实例很多,非常好) 28.一本台湾人的电子模具书 29.《机械故障诊断学》 30.自动化机构图例 31.古董级资料《绘图鲁班经》 32.机械传动装置选用手册(关于传动装置极其全面的资料) 33农业机械的机械传动 34.复杂刀具设计手册(1000页) 35.现代机械设备设计手册(全三卷) 37.金属结构第一版,第二版、金属结构习题集三本(徐克晋主编PDF) 38.螺纹与螺纹联接100个问与答 39.机床动力部件图样(DWG)500多张图 40. 齿轮经典讲解,内容丰富,结构完美,适合授课-PowerPoint倾心力作 41.超完整夹具部件标准图册--继夹具零件图册后又一经典 42.超完整夹具零件标准图册-东风汽车公司标准 43.《机械零件》第二卷【PDF】+ 超详细书签

公差配合教学大纲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职学院机械类(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焊接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它涉及几何量公差与技术测量两个范畴。它是联系机械设计课程与机械制造课程的纽带是从基础课学习过度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从互换性的角度出发,围绕误差与公差两个概念研究产品使用要求与制造要求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正确应用国家标准和检测方法。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从互换性角度出发,通过系统简练地介绍几何量公差的有关标准、选用方法和误差检测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学到有关精度设计和几何量检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 一 ) 知识教学目标 1. 系统、简练地宣传贯彻国家颁布的几何量公差的有关标准和选用方法。 2. 从保证机械零件的互换性和几何精度出发,介绍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二 ) 能力培养目标 1. 掌握有关互换性、公差、检测及标准化的概念。 2. 掌握公差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标准的规定并能正确选用及标注。 3. 基本掌握常用件的公差配合及常用检测方法。 4. 掌握尺寸传递概念,尺寸链的计算方法。 5.理解计量器具的分类、常用度量指标、测量方法并能正确应用。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理论教学模块 概论 1、掌握互换性的概念及互换性在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掌握互换性与公差、检测的关系。 3 、理解标准化与、优先数的概念。 ( 一) 极限与配合及检测 1 、正确理解有关尺寸、公差、偏差、配合等术语和定义。

2 、掌握公差与配合标准的相关规定、熟练应用公差表格、正确进行相关参数的计算。 3 、初步学会公差与配合的正确选用。 4 、掌握计量器具的选择和验收极限的确定。 ( 二 )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1 、熟记形位公差特征项目符号及名称,基本学会分析典型的形位公差带的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 2、掌握评定形位误差时“最小条件”的概念及“最小条件”的意义。 3、理解最小包容区与公差带的关系。 4、理解独立原则、相关原则在图样上的标注、含义、检验手段和主要应用场合。 5、掌握形位公差的选用及标注方法。 6、了解形位公差的检测方法。 ( 三 ) 表面粗糙度和检测 1 、了解粗糙度的实质及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和粗糙度的测量方法及原理。 2 、掌握粗糙度评定参数的含义、应用场合、选用方法和标注方法。 3、初步掌握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四)测量技术基础 1、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及尺寸传递、测量误差等概念。 2、理解测量方法、计量器具的分类及常用的度量指标。 3、掌握基本技术测量理论和方法。 ( 五 ) 光滑极限量规 1、了解光滑极限量规的作用、种类。 2、理解泰勒原则的含义。 3、掌握工作量规的公差带的分布及设计方法。 ( 六 )键和花键的公差及其检测 1、掌握平键连接的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选用与标注。 2、掌握矩形花键连接的定心方式。 3、掌握矩形花键连接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选用与标注。 4、了解平键、花键连接采用的基准制及检测方法。 (七)普通螺纹结合的公差及其检测 1、了解普通螺纹的使用要求、主要几何参数及其对互换性的影响和常用的检测方法。

公差与配合基础知识(讲授)

公差与配合基础知识 一.尺寸偏差和公差的术语及定义 1.尺寸:用特定单位表示的数值. 2.基本尺寸:孔D、轴d.如Ф20±0.05中20为基本尺寸. 3.实际尺寸;实际测量所得的尺寸 4.极限尺寸;指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 其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 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5.尺寸偏差 尺寸偏差=某一尺寸-基本尺寸 偏差包括: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基本尺寸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ES(孔)、es(轴) 下偏差= 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EI(孔)、ei(轴) 6.零线 零线是在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直线,也叫零偏差线 二、有关配合的术语及定义 1.配合——公差带之间的关系(基本尺寸相同) 孔——轴 { 其差值为正是 X ;其差值为负是 Y} 2.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含 Xmin =0 )的配合。孔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最大间隙 Xmax =Dmax -dmin =ES-ei 最小间隙 Xmin =Dmax -dmax =EI-es 平均间隙 Xp=1/2(Xmax +Xmin ) 3.过盈配合——具有过盈(含 Ymin =0 )的配合。孔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最小过盈 Ymin =Dmax -dmin =ES-ei 最大过盈 Ymax =Dmin -dmax =EI-es 平均过盈 Yp=1/2(Ymin +Ymax ) 4.过渡配合——可能具有 X 或 Y 的配合。此时孔轴公差带相互交叠。 公式用以上 X , Y 5.配合公差——允许 X 或 Y 的变动量。 间隙配合:Tf= ∣Xmax -X min ∣ 过盈配合:Tf= ∣Ymin -Ymax ∣ 过渡配合:Tf= ∣Xmax -Ymax ∣ 结论:配合精度与零件的加工精度有关,若要配合精度高,则应降低零件的公差,即提高工件本身的加工精度。反之亦然。 三.基准制 ------ 公差与配合标准

《公差配合与测量》教案

教案 第周 教学过程: 绪论 《 一、本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研究机械设计中是怎样正确合理的确定各种零部件的几何精度及相互间的配合关系,研究测量工具和仪器的测量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掌握一定的测量技术, 本课程的具体要求: 1.初步建立互换性的基本概念,熟悉有关公差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2.了解多种公差标准,重点是圆柱体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以及表面粗糙度标准。 3.基本掌握公差与配合的选择原则和方法,学会正确使用各种公差

表格,并能完成重点公差的图样标注。 4.建立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具备一定的技术测量知识,能合理、正确的选择量具、量仪并掌握其调试、测量方法。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 (2)及时总结归纳,找出各个概念,规定之间的联系; (3)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举一反三,注重实际应用。 二、互换性概述 1.互换性定义 举例:螺钉,灯泡,汽车,飞机,彩电等等 互换性是指从一批相同的零件中任取一件,不经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或部件中,并满足产品的性能要求。 $ 2.互换性的种类 (1).按决定的参数或使用要求分: a.几何参数互换-对几何要素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提出互换性要求。(主要保证装配) b.功能互换-对物理、化学、机械性能,提出互换性要求。(保证使用) (2).按程度分: a.完全互换:对同一规格的零件不加挑选和修配就能满足使用要求的互换性。 特点:提高生产率,有利于专业化大生产,缩短维修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b.不完全互换:虽是同一规格,但转配时需进行挑选或修配。 … 特点:多用于生产批量小和装配精度要求高的情况,经常采用分组装配法和修配法。 3.具有互换性的条件 为了满足互换性要求,最理想的是同一规格的零部件的几何参数做的完全一样。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只要同一规格的零部件的几何参数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就能达到互换的目的。这个范围就是公差。 4.互换性在机械制造中的作用 a.设计方面。有利于最大限度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大大简化绘图和计算工作,缩短设计周期。便于计算机辅助设计。

公差配合教程

公差与配合教案 1.互换性概念 互换性定义 互换性是指从一批相同的零件中任取一件,不经修配就能装配到 机器或部件中,并满足产品的性能要求。 互换性意义 零件具有互换性有利于组织协作和专业化生产,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及方便装配,维修有重要意义。 尺寸公差的术语和定义 1)基本尺寸——设计给定的尺寸。如图a中的?30mm。 2)实际尺寸——零件制成后,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 3)极限尺寸——允许零件实际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其中较大的一个尺寸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尺寸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如图b示出了轴?30mm的最大极限尺寸为?29.993mm,最小极限尺寸为?29.980mm。实际尺寸只要在这两个极限尺寸之间均为合格。 )尺寸偏差(简称偏差)——某一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 差。尺寸偏差有上偏差、下偏差(统称极限偏差)和实际偏差。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 - 基本尺寸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 - 基本尺寸 如上图所示的轴: 上偏差= (29.993-30)mm= -0.007mm 下偏差= (29.980-30)mm= -0.020mm 国家标准规定:用代号ES和es分别表示孔和轴的上偏差;用代号EI和ei分别表示孔和轴 的下偏差。偏差可以为正,负或零值。 实际尺寸减去基本尺寸的代数差称为实际偏差。零件尺寸的实际偏差在上、下偏差之间均为合格。 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尺寸变动的量。 即:公差=最大极限尺 寸-最小极限尺寸 或:公差=上偏差-下偏 差 如上图所示的轴 公差= (29.993-29.980) mm =0.013mm 或:公差=

[-0.007-(-0.020)] mm =0.013mm 由于最大极限尺寸总是大于最小极限尺寸,所以公 差总是正值,且不能为零。 在零件图上,凡有公差要求的尺寸,通常不是标注两个极限尺寸,而是标注出基本尺寸和上、下偏差,见上图a。 6)尺寸公差带(简称公差带)——公差带是表示公差大小和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一个区域。 上图a表示了一对互相结合的孔与轴的基本尺寸、极限尺寸、偏差、公差的相互关系。为简化起见,一般只画出孔和轴的上、下偏差围成的方框简图,称为公差带图,见上图b。 在公差带图中,零线是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当零线画成水平线时,正偏差位于零线的上 方,负偏差位于零线的下方,偏差值的单位为微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