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S工艺设计方法

CASS工艺设计方法
CASS工艺设计方法

1.1计算BOD-污泥负荷(N s)

BOD-污泥负荷是CASS工艺的主要设计参数,其计算公式为:

(1)

式中:Ns——BOD-污泥负荷,kgBOD5/(kgMLSS·d),生活污水取0.05~0.1

kgBOD5/(kgMLSS·d),工业废水需参考相关资料或通过试验确定;

K2——有机基质降解速率常数,L/(mg·d);

S e——混合液中残存的有机物浓度,mg/L;

η——有机质降解率,%;

?——混合液中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与总悬浮固体浓度的比值,一般在生活污水中,?=0.75。

(2)

式中: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g/L;

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g/L;

1.2 CASS池容积计算

CASS池容积采用BOD-污泥负荷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3)

式中:V——CASS池总有效容积,m3;

Q——污水日流量,m3/d;

S a、S e——进水有机物浓度和混合液中残存的有机物浓度,mg/L;

X——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mg/L;

Ns——BOD-污泥负荷,kgBOD5/(kgMLSS·d);

?——混合液中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与总悬浮固体浓度的比值。

1.3 容积校核

CASS池的有效容积由变动容积和固定容积组成。变动容积(V1)指池内设计最高水位和滗水器排放最低水位之间的容积;固定容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安全容积(V2),指滗水水位和泥面之间的容积,安全容积由防止滗水时污泥流失的最小安全距离决定;另一部分是污泥沉淀浓缩容积(V3),指沉淀时活性污泥最高泥面至池底之间的容积。

CASS池总的有效容积:

V=n1×(V1+V2+V3)(4)

式中:V——CASS池总有效容积,m3;

V1——变动容积,m3;

V2——安全容积,m3;

V3——污泥沉淀浓缩容积,m3;

n1——CASS池个数。

设池内最高液位为H(一般取3~5m),H由三个部分组成:

H=H1+H2+H3 (5)

式中:H1——池内设计最高水位和滗水器排放最低水位之间的高度,m;

H2——滗水水位和泥面之间的安全距离,一般取1.5~2.0m;

H3——滗水结束时泥面的高度,m;

其中:

(6)

式中:A——单个CASS池平面面积,m2;

n2——一日内循环周期数;

H3=H×X×SVI×10-3 (7)

式中:X——最高液位时混合液污泥浓度,mg/L;

污泥负荷法计算的结果,若不能满足H2≥H-(H1+H3),则必须减少BOD-污泥负荷,增大CASS池的有效容积,直到条件满足为止。

1.4 设计方法分析

从上述设计方法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现行的CASS工艺设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设计方法简单,设计参数单一,在传统的以污泥负荷为主要设计参数的活性污泥设计法基础上,采用容积进行校核,以保证滗水过程中的污泥不流失。

2、设计只针对主反应区容积,而生物选择区容积则是按照主反应区容积的5%设计。

3、污泥负荷法设计重点针对有机物质的降解,对脱氮未加考虑,难以满足污水排放对于氮的要求,故此方法具有片面性,难以满足高氨氮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2 CASS工艺设计方法改进

2.1 主反应区容积设计

主反应区设计采用泥龄法,并用污泥负荷进行校核,其设计步骤如下:

1、计算硝化菌的最大比增长速率

当污水pH和DO都适合于硝化反应进行时,计算亚硝酸菌的比增长速率公式为:

(8)

式中:μN,max——硝化菌的最大比增长速率,d-1;

T——硝化温度,℃;

2、计算稳定运行状态下的硝化菌比增长速率

(9)

式中:μN——硝化菌的比增长速率,d-1;

N——硝化出水的NH3-N浓度,mg/L;

K N——饱和常数,设计中一般取1.0mg/L。

3、计算完成硝化反应所需的最小泥龄

(10)

式中:——最小泥龄,d;

μN——硝化菌的比增长速率,d-1。

4、计算泥龄设计值

本处采用Lawrence和McCarty在应用动力学理论进行生物处理过程设计时提出的安全系数(S F)概念,S F可以定义为:

S F=/(11)

式中:——设计泥龄,d;

S F使生物硝化单元在pH值、溶解氧浓度不满足要求或者进水中含有对硝化有抑制作用的有毒有害物质时仍能保证达到设计所要求的处理效果。美国环保局建议一般取1.5~3.0。

5、计算以VSS为基础的含碳有机物(COD)的去除速率

活性异养菌生物固体浓度X1可用下式计算:

(12)

式中:X1——活性异养菌生物固体浓度,mg/L;

Y H——异养菌产率系数,gVSS/gCOD或gVSS/gBOD;

b H——异养菌内源代谢分解系数,d-1;

S0——进水有机物浓度,mgCOD/L或mgBOD/L;

S1——出水有机物浓度,mgCOD/L或mgBOD/L;

——设计泥龄,d;

t——水力停留时间,d;

活性生物固体表观产率系数,Y H,NET

将含碳有机物的去除速率定义为:

(13)

则可以得到下式:

1/=Y H,NET·q H (14)

曝气池混合液VSS由三部分组成:活性生物固体、微生物内源代谢分解残留物和吸附在活性污泥上面不能为微生物所分解的进水有机物,VSS浓度可以表示为:

(15)

式中:X——VSS浓度,mg/L;

△S——基质浓度变化,mgCOD/L或mgBOD/L;

Y H——以VSS为基础的产率系数,gVSS/gCOD或gVSS/gBOD;

b——以VSS为基础的活性污泥分解系数,d-1;

以VSS为基础的(浓度为X)的有机物去除速率可以表示为:

1/=Y H,NET·q OBS(16)

6、计算生化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t

(17)

7、主反应区容积:

V N=Q t (18)

式中:V N——主反应区容积,m3;

Q——进水流量,m3/d;

8、有机负荷校核

有机负荷F/M:

(19)

式中:?——MLVSS/MLSS,一般取0.7。

根据相关试验结论,若F/M不在0.18~0.25 kgCOD/(kgMLSS·d),则需改变泥龄,进行重新设计。

10、氨氮负荷校核

氨氮负荷SNR:

(20)

式中:N——主反应区产生NO3-N总量TKN,mg/L。

根据相关试验结论,若SNR>0.045 kg NH3-N/(kgMLSS·d),则需增大泥龄,进行重新设计。

2.2 预反应区容积设计

预反应区的功能设计为反硝化,其设计步骤如下:

1、计算反硝化速率S DNR

反硝化速率可以根据试验结果或文献报道值确定,也可以按下面的方法计算:

温度20℃时:S DNR ( 2 0) =0.3F/M+0.029(21)

温度T℃时:S DNR (T)=S DNR (2 0)·θ( T- 2 0 ) (θ为温度系数,一般取1.05) (22)

2、缺氧池的MLVSS总量为:

L A=QN D/ S DNR (T) (23)

式中:N D——反硝化去除的NO3-N,kgN/d。

3、缺氧池的容积:

V AN=1000L A/X? (24)

4、缺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

t A=V AN/Q (25)

5、系统的总泥龄:

(26)

2.3 反应器尺寸的确定

CASS反应器尺寸的确定主要是确定反应器的高度和面积,以满足泥水分离和滗水的需要。由于预反应区始终处于反应状态,不存在泥水分离的问题,且预反应区底部通过导流孔与主反应区相连,其水面高度与主反应区平齐,因此计算出主反应区的设计高度也同时计算出了预反应区的水面高度。所以反应区尺寸的确定主要是主反应区尺寸的确定。

CASS池的泥水分离和SBR相同,生物处理和泥水分离结合在CASS池主反应区中进行,在曝气等生物处理过程结束后,系统即进入沉淀分离过程。在沉淀过程初期,曝气结束后的残余混合能量可用于生物絮凝过程,至池子趋于平静正式开始沉淀一般持续10min左右,沉淀过程从沉淀开始后一直延续至滗水阶段结束,沉淀时间为沉淀阶段和滗水阶段的时间总和。

污泥泥面的位置则主要取决于污泥的沉降速度,污泥沉速主要与污泥浓度、SVI等因素有关,在CASS系统中,污泥的沉降速度v S可简单地用下式计算:

v S=650/(X T×SVI) (27)

式中:v S——污泥沉速(m/h);

X T——在最高水位时浓度(kg/m3),为安全计,采用主反应区中设计值X,一般取3000~4200 mg/L;

SVI——污泥沉降指数(mL /g)。

为避免在滗水过程中将活性污泥带出系统,需要在滗水水位和污泥泥面之间保持一最小的安全距离H S。为保持滗水水位和污泥泥面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污泥经沉淀和滗水阶段后,其污泥沉降距离应≥ΔH+H S,期间所经历的实际沉淀时间为(t s+t d-10/60)h,故可得下式:

v S×(t s+t d-10/60)=ΔH+H S (28)

式中:ΔH——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之间的高度差,也称滗水高度(m),ΔH一般不超过池子总高的40%,与滗水装置的构造有关,一般其值最大在2.0~2.2m左右;

t s——沉淀时间;

t d——滗水时间。

联立式(6.47)和(6.48)即可得:

(29)

式中:ΔV——周期进水体积(m3);

A——池子面积(m2);

H T——最高水位(m);

式中沉淀时间t s、滗水时间t d可预先设定,根据水质条件和设计经验可选择一定的SVI值,安全高度H S一般在0.6~0.9m左右。ΔV由进水量决定,这样式(29)中只有池子高度H T和面积A未定。根据边界条件用试算法即可求得式(29)中的池子高度和面积。

高度H T和面积A的确定方法为:先假定某一池子高度H T,用式(29)求得面积A,从而可求得滗水高度ΔH,如滗水高度超过允许的范围,则重新设定池子高度,重复上述过程。

在求得H T和池子面积A后,即可求得最低水位H B:

H B=H T-△H=H T-ΔV/A(30)

最高水位时的MLSS浓度X T已知,最低水位时的MLSS浓度则可相应求得:

X B=X T×H T/H B(31)

最低水位时的设计MLSS浓度一般应不大于6.0kg/m3。

2.4 剩余污泥计算

每日从系统中排出的VSS重量为L:

L=X? (V AN+V N) / θ (32)

式中:L——每日从系统中排出的VSS重量,kg/d。

2.5 需氧量计算

1、BOD的去除量:

O1=Q (S0-S1)/1000(33)

2、氨氮的氧化量:

O2=QN/1000 (34)

3、生物硝化系统,含碳有机物氧化需氧量与泥龄和水温有关系,每去除1kgBOD需氧1.0~1.3kg,一般取1.1,则碳氧化和硝化需氧量为:

O3=1.1O1+O2(35)

4、每还原1kg NO3-N需2.9kgBOD,由于利用水中的BOD作为碳源反硝化减氧需要量为:

O4=2.9 N D Q/1000(36)

实际需氧量:

O= O3-O4(37)

CASS工艺优缺点

CASS工艺介绍 1原理概述 CASS(Cyclic-Activated-Sludge-System)是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最早产生于美国,90年代初引入中国,目前,由于该工艺的高效和经济性,应用势头迅猛,受到环保部门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已成功应用于生活污水、食品废水、制药废水的治理,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CASS法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CASS工艺曝气池由三个反应区(选择区、次反应区和主反应区)组成。在反应器的前部设置了生物选择区,后部设置了可升降的自动滗水装置。其工作过程可分为曝气、沉淀和排水三个阶段,周期循环进行。污水连续进入预反应区,经过隔墙底部进入主反应区,在保证供氧的条件下,使有机物被池中的微生物降解。根据进水水质可对运行参数进行调整。

2工艺特点 CASS工艺是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反应池沿长度方向分为两部分,CASS池分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前部为生物选择区也称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在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滗水装置,实现了连续进水间歇排水的周期循环运行,集曝气沉淀、排水于一体[1]。 对于一般城市污水,CASS工艺不需要很高程度的预处理,只需设置粗格栅、细格栅和沉砂池,无需初沉池和二沉池,也不需要庞大的污泥回流系统(只在CASS反应器内部有约20% 的污泥回流)。 3CASS工艺的主要优点 3.1工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较低、运转费用低 CASS的核心构筑物为反应池,没有二沉池及污泥回流设备,一般情况下不设调节池及初沉池。与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相比,建设费用可节省10%~25%,占地面积可减少20%~35%。 CASS池24200,A2O14000+4775+500=19275 由于CASS工艺曝气是周期性的,池内溶解氧的浓度也是变化的,沉淀阶段和排水阶段溶解氧降低,重新开始曝气时,氧的浓度梯度大,传递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运转费用可节省10%~25%。有机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质好[2]。 A2O池运行中勿需投药,两个A段只用轻缓搅拌,并不增加溶解氧浓度,运行费用低

CASS工艺介绍

CASS工艺介绍 CASS工艺是循环性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具有系统组成简单,运行灵活和可靠性好的污水处理新工艺。尤其适用于要求除磷脱氮的污水处理。 CASS工艺实质上为具有除磷脱氮的间歇式反应器,在此反应器进行交替的曝气—不曝气过程的不断重复,把生物反应和泥水分离集中在一个池子中进行。 CASS工艺反应器由三个区域组成:生物选择区,兼氧区和主反应区。生物选择区是设置在CASS池前面的一个小池子,通常在厌氧或者兼氧条件下运行,可有效的防止污泥膨胀,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兼氧区对进水水质水量起缓冲的作用,同时还具有促进磷的释放和反硝化脱氮作用。主反应区则是有机物去除的主要场所。 CASS工艺的处理流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进水—曝气—沉淀—滗水。每个阶 CASS工艺具有如下优点。 1、工艺简单,投资节省。 2、行方式灵活,适应性强。 3、性状好,污泥产率低。 4、除磷脱氮效果。 提升泵:提升泵安装在粗格栅后面细格栅前面,用来提升污水至沉砂池。提升泵是比较精密贵重的设备,严禁泵干转,泵停止后不能立刻开启,必须稍等片刻才能开启,一般1小时内泵的开启次数不能超过6次! 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或者尼龙等材料的栅条制成的框架,倾斜或垂直至于污水流经的渠道上,用于去除漂浮的垃圾。根据栅条的间距可分为粗格栅,中格栅,细格栅。粗格栅一般安装在提升泵前面,用来去除比较粗大的垃圾,而细格栅一般安装在提升泵后面或者沉沙池全面,用来去除粗格栅不能去除的垃圾。 旋流沉砂池(砂水分离器):是一种利用机械外力来去除污水中粒径大于0.2mm 的砂粒,防止砂粒对管道和设备造成磨损,减轻系统的压力。

鼓风机房(鼓风机):鼓风的目的不但是向微生物提供溶解氧,而且起搅拌作用,使污泥均匀悬浮与污水充分接触,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一般保持曝气池的溶解氧在2-4mg/L之间。 生化池的设备主要有搅拌器,污泥回流泵,剩余污泥泵,滗水器。 搅拌机和推流器:起搅拌作用,防止污泥沉积,使污泥均匀悬浮与污水充分接触。 回流泵:回流的目的是保证生物选择区有足够的污泥和污水混合。一般安装在水池的后端。 剩余污泥泵:为了保证生化池混合液合适的污泥浓度和排除部分老化的污泥,在流程后阶段设置了排放剩余污泥。排放的剩余污泥经过污泥储泥池浓缩后输送至污泥脱水间脱水,脱水后的泥饼含水率一般为75-80%便于运输至厂外填埋厂。 滗水器:安装在池子的最末端,它的作用就是把处理过后的上清液排放出去。工作原理:工作时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滗水堰口以滗水器底部回转支撑中心线为轴向下作变速圆周运动,在此过程中反应池中的上清液将通过滗水堰口流入滗水支管、再经滗水干管排出。滗水工作完成后,滗水堰口以滗水器底部的回转支撑中心线为轴向上作匀速圆周运动,使滗水堰口停在待机位置,待进水、生化反应、沉淀等工序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次滗水过程。 消毒池(紫外线消毒器):紫外线消毒器工作原理是利用波长225μm~275μm的紫外线对水中微生物的强烈杀灭作用进行消毒。当水流经处理器时,经紫外线照射,水中的细菌即被消灭。杀菌彻底,不改变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增加水的嗅味,不产生对水体有害的物质,无副作用。 计量槽(超声波流量计):计量流过计量槽水量的多少。 活性污泥:所谓活性污泥就是向污水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后,污水中就会产生一种絮凝体,这些絮凝体由大量的微生物组成,具有良好的吸附和分解能力,易于沉淀而与污水分离,使污水得到净化。

南方CASS方格网计算土方步骤

南方CASS方格网计算土方步骤 一:现场采集数据: 已知坐标点和高程,可以直接利用数据采集来采集要计算土方范围里的点(要算十米格子土方图,实际中采集点为5-8米一点,二十米格子为12-16米一点,中间地形变化比较大的全部要采集,砍高砍底要全部采集),同时范围边采集,而对于没坐标点的可以利用一个固定点为零平台,坐标全假设为0,利用0位角定向即可采集数据,方法和上面一样,再后一个不同之处就是会要采集个平整到哪处位置点的高程将成为你计算土方量的设计高程。 二:开始计算: 传好数据会出现记事本格式的DAT文件如图 , 在南方CASS绘图处理菜单中展野外测点点号,就会出现如图

然后把范围用多段线框出来,如图 把范围框线改别图层并关闭图层,删掉展点号,后打开关闭的图层。 打开CASS菜单里工程应用里方格网计算,会出现下图

接着就是采集原地面高程点数据文件输入如图 再后看到有三个设计面和一个方格网格子距离输入 你将可以选择是有坡度计算还是平整计算和十米格子或二十米格子计算等。 一般情况多用设计面第一个和第二个,第一个平整很简单直接输入设计高程,如图 接着就是你选择方格宽度,下图为20米

第二种有坡度的计算,设计面不同如图 基准点就是坡度开始位置点击平面会出现坐标,向下方向上一点就是坡度结束点点击平面出现的坐标,基准点设计高程就是坡度开始位置设计高程,接着也是选择格子距离10米或20米,下图为20米,

有坡比的和平整的不同之处就是设计高程会不同,如下图对比 有坡比的蓝色设计高程呈现不同值

平整的蓝色设计高程全为32米。 第三种设计面计算和第二种一样,就是一个坡度后接着再一个坡度。下面给个例子做下: 条件:已知采集好了原地面数据,平整高度为35米计算。 已知采集好了原地面数据,从左到右正直坡度为1.5℅,左边开始设计高程为32米计算。 比如电子版图,就在图上面把土方范围框出来后用命令G加点(是保存到你自己文件里)来采集原地面高程点,后面计算都一样。

CASS池的设计计算

CASS 池的设计计算 1. BOD------污泥负荷(S N ) 25**0.0168*30.0*0.750.44/(*0.85 S k Se f N kgBOD kgMLSS d η=== 式中:2k =0.0168,2k ------为有机物基质降解速率常数 Se=30.0,se------为混合液中残留成分的有机基质,/mg L f =0.75,f ------为溶液中挥发性悬浮物固体浓度与总悬浮物固体浓度的比值 η=0.85,η------有机基质降解率 121200300.85200 BOD BOD BOD η--=== 2.曝气时间 02424*200 1.45**0.44*3*2500 A S S T N m X === 式中 :0S ------进水BOD 浓度 X------混合污泥浓度,取25003 /g m 1/m ------排水比,取m=3 3:活性污泥界面的初始沉降速率 4 1.74 1.77.4*10**7.4*10*10*2500 1.24MAX V t X --=== 水温10℃,MLSS ≤3000/mg L 4 1.264.6*10* 2.41MAX V X -== 水温20℃,MLSS >3000/mg L 式中:t------水温,℃ 4:沉淀时间 max 1[*()][6*0.33 1.5] 2.81.24 S H m T V ε++=== h 水温10℃ max 1[*()][6*0.33 1.5] 1.42.41 S H m T V ε++=== h 水温20℃

式中:H------反应器有效水深,取6m ε-----安全高度,取1.5m 5:运行周期 1.45 1.4 1.0 3.85A S D T T T T =++=++=h 式中:D T -----排水时间,h ,取1.0h 因此,取一周期时间为4小时 周期数,6次/天 6:CASS 池容积 采用负荷计算法,3 *()100000*(20030)*1010303.0**0.44*5.0*0.75 a e e w Q S S V m N N f ---=== 本水厂设计CASS 池N=10座,每座容积310303.01030.310 i V m = = 排水体积法进行复核,单池容积为33*1000005000*6*10i m V Q m n N === 反应池总容积3*5000*1050000i V N V m === 式中:i V ------单池容积,3 m n------周期数 N------池数 Q------平均日流量,3/m d 7:CASS 池的容积负荷 7.1池内设计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之间的高度 1*100000*62n*6*50000 Q H H m V === 7.2滗水结束时泥面高度,3(m)H 已知撇水水位和泥面之间的安全距离,H2=ε=1.5m 312()6(2 1.5) 2.5H H H H m =-+=-+= 7.3 SVI —污泥体积指数, /ml g 3 3 2.5*1083.3/*6*5.0 W H SVI ml g H N === 此数值反映出活性污泥的凝聚、 沉降性能良好。 8:CASS 池外形尺寸 8.1**V L B H N = 式中:B 为池宽,m ,B:H=1~2; L 为池长,m ,L :B=4~6

CASS工艺的主要优点

CASS工艺的主要优点 1 工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较低 CASS的核心构筑物为反应池,没有二沉池及污泥回流设备,一般情况下不设调节池及初沉池。因此,污水处理设施布置紧凑、占地省、投资低。 2 生化反应推动力大 在完全混合式连续流曝气池中的底物浓度等于二沉池出水底物浓度,底物流入曝气池的速率即为底物降解速率。根据生化动力反应学原理,由于曝气池中的底物浓度很低,其生化反应推动力也很小,反应速率和有机物去除效率都比较低;在理想的推流式曝气池中,污水与回流污泥形成的混合流从池首端进入,成推流状态沿曝气池流动,至池末端流出。作为生化反应推动力的底物浓度,从进水的最高浓度逐渐降解至出水时的最低浓度,整个反应过程底物浓度没被稀释,尽可能地保持了较大推动力。此间在曝气池的各断面上只有横向混合,不存在纵向的返混。 CASS工艺从污染物的降解过程来看,当污水以相对较低的水量连续进入CASS池时即被混合液稀释,因此,从空间上看CASS工艺属变体积的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范畴;而从CASS 工艺开始曝气到排水结束整个周期来看,基质浓度由高到低,浓度梯度从高到低,基质利用速率由大到小,因此,CASS工艺属理想的时间顺序上的推流式反应器,生化反应推动力较大。 3 沉淀效果好 CASS工艺在沉淀阶段几乎整个反应池均起沉淀作用,沉淀阶段的表面负荷比普通二次沉淀池小得多,虽有进水的干扰,但其影响很小,沉淀效果较好。实践证明,当冬季温度较低,污泥沉降性能差时,或在处理一些特种工业废水污泥凝聚性能差时,均不会影响CASS工艺的正常运行。实验和工程中曾遇到SV30高达96%的情况,只要将沉淀阶段的时间稍作延长,系统运行不受影响。 4 运行灵活,抗冲击能力强,可实现不同的处理目标 CASS工艺在设计时已考虑流量变化的因素,能确保污水在系统内停留预定的处理时间后经沉淀排放,特别是CASS工艺可以通过调节运行周期来适应进水量和水质的变比。当进水浓度较高时,也可通过延长曝气时间实现达标排放,达到抗冲击负荷的目的。在暴雨时,可经受平常平均流量6信的高峰流量冲击,而不需要独立的调节地。多年运行资料表明,在流量冲击和有机负荷冲击超过设计值2-3信时,处理效果仍然令人满意。而传统处理工艺虽然已设有辅助的流量平衡调节设施,但还很可能因水力负荷变化导致活性污泥流失,严重影响排水质量。

(完整版)南方CASS工程应用道路断面土方计算实例教程

南方CASS工程应用--道路断面土方计算实例教程 一、系统环境: (1)操作系统WIN XP ; (2)应用环境:南方CASS7.0 FOR CAD2004或CAD2006 二、实例数据:坐标高程数据文件:dgx.dat (路径:\Program Files\CASS70\DEMO\dgx.dat ) 三、准备工作: 展绘坐标数据文件dgx.dat 中的测点点号,并绘制等高线。基本操作如下:( 1 )【绘图处理】菜单-- 【展野外测点点号】;弹出“输入坐标数据文件名”对话框中,打开dgx.dat 文件,展绘出测点点号; (2)【等高线】菜单--【建立DTM ;弹出“建立DTM对话框中, “选择建立DTM方式”中单选“又数据文件生成”;“坐标数据文件名”中打开dgx.dat 文件;“结果显示”中单选“显示建三角网结果”; 单击【确定】完成DTM勺建立。 (3)【等高线】菜单-- 【绘制等高线】;弹出“绘制等值线”对话框,修改“等高距”为0.5米;“拟合方式”中单选“三次B样条拟合”;单击【确定】完成等高线勺绘制。 (4)【等高线】菜单--【删三角网】。

四、道路断面设计阶段工作: 1. 设计线路走向,即确定纵断面线: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绘制道路的纵断面剖面线:使用pline绘多段线命令,连接dgx.dat中测点点号421 和227,起点测点421,终点测点227。如图所示: 2. 绘制道路的纵断面图,以便下一步中确定“横断面设计文件”中的各个横断面的中桩设计高。基本操作如下:

【工程应用】菜单- 【绘断面图】- 【根据已知坐标】,弹出“断面线上取值”对话框,在“选择已知坐标获取方式”中单选“由数据文件生成”;在“坐标数据文件名”中打开dgx.dat 文件;注意在“采样间距”中输入25 米(该值可输入与横断面间距相同的数值,便于查看横断面个数及其中桩处的地面高程,并最终确定各里程处横断面的中桩设计高程);单击【确定】按钮。 弹出“绘制纵断面图”对话框,在“断面图比例”中默认横向1:500;纵向1: 100;在“断面图位置”中单击“ ??? ”按钮,用鼠标在绘图 区空白处指定纵断面图左下角坐标,返回“绘制纵断面图”对话框后,单击【确定】按钮。 3. 在纵断面图中“拉坡”大致确定道路中桩设计高:使用pline 多段线从纵断面图图左侧高程标尺1375米处,连接右侧高程标尺1 380米处。如图所示:图中红色曲线即为道路地面断面,白色直线为人工绘制的道路设计断面,每隔25米处有横断面的中桩地面高程,并可大致判断各里程处横断面的中桩设计高程,该纵断面按25 米的间距有6个横断面。

CASS池设计计算

CASS 池设计计算 1、1功能描述 CASS(Cye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工艺就是SRB 技术衍生的一种新形式。CASS 反应池沿长度方向分为两部分,前部为生物选择区也称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在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滗水装置,实现了连续进水间歇排水的周期循环运行,集曝气、沉淀、排水于一体。CASS 工艺就是一个好氧/缺氧/厌氧交替运行的过程,具有一定脱氮除磷效果,废水以推流方式运行,而各反应区则以完全混合的形式运行以实现同步硝化一反硝化与生物除磷。 1、2设计要点 (1) C ASS 池容积确定 f Nw Ne Se Sa Q V ??-?=)( 式中:Q ——设计水量,m 3/d; Nw ——混合液MLSS 污泥浓度(kg/m 3),取2、5~4、0 kg/m 3, 设计一般为3、0 kg/m 3 Ne ——BOD 5-泥负荷,取0、05~0、2(kgBOD 5/kgMLSS·d), 设计一般为0、1 kgBOD 5/kgMLSS·d; Sa ——进水BOD 5浓度,kg/m 3;

Se ——出水BOD 5浓度,kg/m 3; f ——混合液中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与总悬浮固体浓度 的比值,一般为0、7~0、1,设计为0、75。 (0、0175—0、64) (2) C ASS 池尺寸设计 首先根据废水水质水量确定池子的格数N 1,一般为2—4中间取整数值,即可确定CASS 池的循环周期时间T 及周期数N 2。下表为对应的选择值 A. 确定CASS 池高度H 0(m) CASS 池的有效水深H 一般取3-5m 。有效高度H 校核: CASS 池单格面积A 0(m 2) H N V A ?=10 滗水高度H 1(m); 0211A N N Q H ??= 滗水结束时泥面高度H 2(m); 3210-???=SVI Nw H H 式中:SVI ——污泥指数,取150设计。 撇水水位与泥面之间的安全距离H 3(m):

CASS池设计计算

------------------- 时需Sr彳-------- ---- ---- -- 2.5生物反应池(CASS反应池) 2.5.1 CASS反应池的介绍 CASS是周期性循环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革,并保留了其它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优点,是近年来国际公认的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处理的先进工艺。 CASS工艺的核心为CASS池,其基本结构是:在SBR的基础上,反应池沿池长方向设计为两部分,前部为生物选择区也称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其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自动撇水装置。整个工艺的曝气、沉淀、排水等过程在同一池子内周期循环运行,省去了常规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同时可连续进水,间断排水。 CASS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建设费用低。省去了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及污泥回流设备,建设费用可 节省20%~30%。工艺流程简单,污水厂主要构筑物为集水池、沉砂池、CASS 曝气池、污泥池,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可减少35%; 运转费用省。由于曝气是周期性的,池内溶解氧的浓度也是变化的,沉淀阶段和排水阶段溶解氧降低,重新开始曝气时,氧浓度梯度大,传递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运转费用可节省10%~25%; 有机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质好,不仅能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机碳源污染物,而 且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功能; 管理简单,运行可靠,不易发生污泥膨胀。污水处理厂设备种类和数量较少,控制系统简单,运行安全可靠; 污泥产量低,性质稳定。

布晶忖呎 2.5.2 CASS反应池的设计计算 图2-4 CASS工艺原理图 (1)基本设计参数 考虑格栅和沉砂池可去除部分有机物及SS,取COD,BQ[NH-N,TP去除率为20% SS去除率为35% 此时进水水质: COD=380mg/L (1-20%) =304mg/L BOI5=150mg/L X( 1-20%) =120mg/L NH_N=45mg/L X( 1-20%) =36mg/L TP=8mg/L X( 1-20%) =6.4mg/L SS=440mg/L X( 1-35%) =286mg/L 处理规模:Q=14400r/d,总变化系数1.53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Nw=3200mg/L 反应池有效水深H —般取3-5m,本水厂设计选用4.0m 1 1 排水比:入=—= =0.4 m 2.5 (2)BOD-污泥负荷(或称BOD-SS负荷率)(Ns) =K^^ Ns——BOD污泥负荷(或称BOD-SS负荷率),kgBOD/(kgMLSS ? d);

CASS工艺处理计算

目录: 第一章设计原始资料----------------------2 第二章工艺流程-------------------------4 第三章计算-----------------------------4 第一节污染物去除率--------------------------4 第二节格栅计算------------------------------5 第三节调节池计算----------------------------8 第四节配水井设计计算------------------------9 第五节工艺比选-----------------------------10 第六节CASS池计算---------------------------12 第七节接触池计算---------------------------16 第八节加氯间计算---------------------------17 第九节压滤机房计算-------------------------19 第四章参考文献------------------------20

第一章设计原始资料: 1.某制浆造纸厂,以落叶松为原料,采用硫酸盐法制浆,生产新闻纸,年总产量约3万吨。废水来源与生产安排同上。设计废水流量10000 m3/d,混合废水水质如下: CODcr BOD5 SS pH 800 mg/L 400 mg/L 200 mg/L 6~9 2.要求应根据该废水的水质和排放量,按照我国2008年8月1日实施的《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规定,污染物排放限值:CODcr BOD5 SS pH 150 mg/L 30 mg/L 50 mg/L 6~9 3污水设计流量 Q=10000m3/d =416.67m3/h =0.1157m3/s 3 0.116/ m s 4. 造纸废水来源:

污水处理CASS池设计计算

2.5 生物反应池(CASS反应池) 2.5.1 CASS反应池的介绍 CASS是周期性循环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革,并保留了其它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优点,是近年来国际公认的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处理的先进工艺。 CASS工艺的核心为CASS池,其基本结构是:在SBR的基础上,反应池沿池长方向设计为两部分,前部为生物选择区也称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其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自动撇水装置。整个工艺的曝气、沉淀、排水等过程在同一池子内周期循环运行,省去了常规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同时可连续进水,间断排水。 CASS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建设费用低。省去了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及污泥回流设备,建设费用可 节省20%~30%。工艺流程简单,污水厂主要构筑物为集水池、沉砂池、CASS 曝气池、污泥池,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可减少35%; ●运转费用省。由于曝气是周期性的,池内溶解氧的浓度也是变化的,沉淀阶 段和排水阶段溶解氧降低,重新开始曝气时,氧浓度梯度大,传递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运转费用可节省10%~25%; ●有机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质好,不仅能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机碳源污染物,而 且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功能; ●管理简单,运行可靠,不易发生污泥膨胀。污水处理厂设备种类和数量较少, 控制系统简单,运行安全可靠; ●污泥产量低,性质稳定。

2.5.2 CASS 反应池的设计计算 图2-4 CASS 工艺原理图 (1)基本设计参数 考虑格栅和沉砂池可去除部分有机物及SS ,取COD,BOD 5,NH 3-N,TP 去除率为20%,SS 去除率为35%。 此时进水水质: COD=380mg/L ×(1-20%)=304mg/L BOD 5=150mg/L ×(1-20%)=120mg/L NH 3-N=45mg/L ×(1-20%)=36mg/L TP=8mg/L ×(1-20%)=6.4mg/L SS=440mg/L ×(1-35%)=286mg/L 处理规模:Q=14400m 3/d,总变化系数1.53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Nw=3200mg/L 反应池有效水深H 一般取3-5m,本水厂设计选用4.0m 排水比:λ= m 1 =5 .21 =0.4 (2)BOD-污泥负荷(或称BOD-SS 负荷率)(Ns ) Ns= η f S K ??e 2 Ns ——BOD-污泥负荷(或称BOD-SS 负荷率),kgBOD 5/(kgMLSS ·d); K 2——有机基质降解速率常数,L/(mg ·d),生活污水K 2取值范围为

污水处理CASS工艺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又称为循环活性污泥工艺。该工艺最早在国外应用,为了更好地将其引进,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污水处理新工艺,有关科研机构在实验室进行了整套系统的模拟试验,分别探讨了CASS工艺处理常温生活污水、低温生活污水、制药和化工等工业废水的机理和特点以及水处理过程中脱氮除磷的效果,获得了宝贵的设计参数和对工艺运行的指导性经验。将研究成果成功地应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及不同种工业废水的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并开发的CASS工艺与ICEAS工艺相比,负荷可提高1-2倍,节省占地和工程投资近30%。 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是在SB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SBR 池内进水端增加了一个生物选择器,实现了连续进水(沉淀期、排水期仍连续进水),间歇排水。 CASS工艺的结构原理 2.1 CASS基本结构 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基础上,反应池沿池长方向设计为两部分,前部为生物选择区也称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其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自动撇水装置。整个工艺的曝气、沉淀、排水等过程在同一池子内周期循环运行,省去了常规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同时可连续进水,间断排水。 2.2 CASS原理 在预反应区内,微生物能通过酶的快速转移机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经历一个高负荷的基质快速积累过程,这对进水水质、水量、PH和有毒有害物质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同时对丝状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胀;随后在主反应区经历一个较低负荷的基质降解过程。CASS工艺集反应、沉淀、排水、功能于一体,污染物的降解在时间上是一个推流过程,而微生物则处于好氧、缺氧、厌氧周期性变化之中,从而达到对污染物去除作用,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功能。

南方CASS9.0 土方量的计算操作流程

南方CASS9.0 土方量的计算操作流程 DTM法土方计算 由DTM模型来计算土方量是根据实地测定的地面点坐标(X,Y,Z)和设计高程,通过生成三角网来计算每一个三棱锥的填挖方量,最后累计得到指定范围内填方和挖方的土方量,并绘出填挖方分界线。 DTM法土方计算共有三种方法,一种是由坐标数据文件计算,一种是依照图上高程点进行计算,第三种是依照图上的三角网进行计算。前两种算法包含重新建立三角网的过程,第三种方法直接采用图上已有的三角形,不再重建三角网。下面分述三种方法的操作过程: 1. 根据坐标计算 ●用复合线画出所要计算土方的区域,一定要闭合,但是尽量不 要拟合。因为拟合过的曲线在进行土方计算时会用折线迭代,影响计算结 果的精度。 ●用鼠标点取“工程应用\DTM法土方计算\根据坐标文件”。 ●提示:选择边界线用鼠标点取所画的闭合复合线弹出如图7-3 土方计算参数设置对话框。 图7-3土方计算参数设置 区域面积:该值为复合线围成的多边形的水平投影面积。 平场标高:指设计要达到的目标高程。 边界采样间隔:边界插值间隔的设定,默认值为20米。 边坡设置:选中处理边坡复选框后,则坡度设置功能变为可选,选中放坡的方式(向上或向下:指平场高程相对于实际地面高程的高低,平场高程 高于地面高程则设置为向下放坡不能计算向内放坡。不能计算向范围线内部 放坡的工程)。然后输入坡度值。 ●设置好计算参数后屏幕上显示填挖方的提示框,命令行显示: 挖方量= XXXX立方米,填方量=XXXX立方米 同时图上绘出所分析的三角网、填挖方的分界线(白色线条)。 如图7-4所示。计算三角网构成详见cass\system\dtmtf.log文件。

CASS工艺概述及原理

CASS工艺概述及原理 CASS(Cyclic-Activated-Sludge-System)工艺是近年来国际公认的处理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先进工艺。其基本结构是: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基础上,反应池沿池长方向设计为两部分,前部为生物选择区也称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其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自动撇水装置。整个工艺的曝气、沉淀、排水等过程在同一池子内周期循环运行,省去了常规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同时可连续进水,间断排水。 该工艺最早在国外应用,为了更好地将其引进、消化,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污水处理新工艺,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环保中心于1994年在实验室进行了整套系统的模拟试验,分别探讨了CASS 工艺处理常温生活污水、低温生活污水、制药和化工等工业废水的机理和特点以及水处理过程中脱氮除磷的效果,获得了宝贵的设计参数和对工艺运行的指导性经验。我院将研究成果成功地应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及不同种工业废水的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我院开发的CASS工艺与ICEAS工艺相比,负荷可提高1-2倍,节省占地和工程投资近30%。 CASS工艺是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反直池沿长度方向分为两部分,前部为生物选择区也称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在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滗水装置,实现了连续进水间歇排水的周期循环运行,集曝气沉淀、排水于一体。CASS工艺是一个好氧/缺氧/厌氧交替运行的过程,具有一定脱氮除磷效果,废水以推流方式运行,而各反应区则以完全混合的形式运行以实现同步硝化一反硝化和生物除磷。 对于一般城市污水,CASS工艺并不需要很高程度的预处理,只需设置粗格栅、细格栅和沉砂池,无需初沉池和二沉池,也不需要庞大的污泥回流系统(只在CASS反应器内部有约20%的污泥回流)国内常见的CASS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页脚内容1

南方CASS方格网计算土方量流程总结

南方CASS方格网计算土方量流程总结 一、方格网计算由三个要素组成:计算范围+原地面标高数据文件+完成面标高三角网 二、计算范围 计算范围一定要用复合线(PL)画,且最后闭合(CAD按c闭合); 三、生成原地面标高数据文件要将原地面标高生成高程点坐标数据文件(*.dat ),方法有以下 2 种: 1对有坐标数据(X,Y,H )的,直接在记事本上按以下格式(序号,编码,Y, X,H)操作: 1,,Y,X,H 2 ,,Y,X,H 另存为*.dat 文件。 2、对于CAD图上有原地面标高的,可以直接在图上导出来建立数据文件(*.dat) 步骤:工程应用——高程点生成数据文件——无编码文件;注意:原地面高程点所在图层不要有完成面标高存在,否则计算结果不准确! 四、生成完成面标高三角网文件要将完成面标高生成三角网文件(*.sjw ) 1、首先要生成完成面标高数据文件(*.dat ), 步骤同上生成原地面标高数据文件; 2、接着生成三角网: 第一步:建立DTM模型,可以由已有设计标高数据文件或图面高程点生成。步骤:等高线一一建立DTM(由已有数据文件或图面高程点生成); 第二步:建立三角网并生成三角网文件;步骤:等高线——三角网存取——写入文件(*.sjw ) 五、方格网法计算过程 步骤:工程应用——方格网法土方计算——确定范围——高程点数据文件*.dat (原地面)——三角网文件*.sjw(完成面)。 特别注意问题:1、计算范围一定要是复合闭合线; 2、对于直接在CAD导出标高数据生成文件时候,原地面标高数据和完成面标高数据不要在同一图层。 土方量计算 一、方格网法Cass7.0 软件中的方格网法,需要提供计算区域的“高程点数据坐标文件”作为计算的依据,其具体计算操作如下:首先是导入“高程点坐标数据文件”,然后选择设计面:1)、当设计面为平面时,需要输入“目标高程”,在“方格宽度”一项中输入你需要设 置的方格网规格,例如输入20m则为才用20m >20m方格网进行土方计算; 2 )、当设计 面为斜面时,有“基准点”和“基准线”两种方法,其原理是相同的,只是计算条件不同而已。我们以 “基准点”法为例,它需要确定斜面的“坡度”,然后是“基准点”,也就是坡顶点的“坐标”和“高程”,再者就是坡线的“下边点”的坐标了,也就是斜坡方向,最后确定“方格宽度”即可计算出土方量;3)、当设计面非平面也非斜面时,这种情况在土方工程比较常见,场地经开挖或回填后变得杂乱无章就属于这种情况,假如我们有场地前期的“高程点坐标 数据文件”,那么我们则可利用它生成“三角网文件”,然后在设计面选项中选择“三角网文件”,然后导入文件,最后确定“方格宽度”即可计算出土方量(把设计高输入cass 做成三角网文件,场地设计高选择三角网就可以)。 通过对Cass7.0 软件中的方格网法的了解,我们不难看出其计算理论与传统的方格网法事一样的。只是用户在提交相关的计算条件,如设计面高程、坡度、方格宽度、三角网文件等计算条件后,电脑自动在设计面及待计算场地平面设置相同的方格网,根据“高程点坐标数据文件”、设计面高程、坡度等内插出各方

CASS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

新型CASS污水处理系统 1 工艺说明 CASS法是在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法)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它是在CASS 反应池前部设置了生物选择区,后部设置了可升降的自动滗水装置。其工作过程可分为曝气、沉淀和排水三个阶段,周期循环进行。污水连续进入预反应区,经过隔墙底部进入主反应区,在保证供氧的条件下,使有机物被池中的微生物降解。根据进水水质可对运行参数进行调整。 CASS工艺分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在预反应区内,微生物能通过酶的快速转移机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经历一个高负荷的基质快速积累过程,这对进水水质、水量、PH和有毒有害物质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同时对丝状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胀;随后在主反应区经历一个较低负荷的基质降解过程。CASS工艺集反应、沉淀、排水、功能于一体,污染物的降解在时间上是一个推流过程,而微生物则处于好氧、缺氧、厌氧周期性变化之中,从而达到对污染物去除作用,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功能。经过模拟试验研究,CASS工艺已成功应用于生活污水、食品废水、制药废水的治理,并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2 工艺比较 2.1 CASS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比较 ①建设费用低。省去了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及污泥回流设备,建设费用可节省20%—30%。工艺流程简单,污水厂主要构筑物为集水池、沉砂池、CAS 曝气池、污泥池,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可减少35%。 (以10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例: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总投资约1.5亿,CASS法总投资约1.1亿;传统活性污泥法占地面积约为180亩,CASS法占地面积约120亩。)

②运行费用省。由于曝气是周期性的,池内溶解氧的浓度也是变化的,沉淀阶段和排水阶段溶解氧降低,重新开始曝气时,氧浓度梯度大,传递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运行费用可节省10%—25%。 ③有机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质好,不仅能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机碳源污染物,而且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功能。(对城市污水,进水COD为400mg/L时,出水小于30mg/L以下。) ④管理简单,运行可靠,不易发生污泥膨胀,污水处理厂设备种类和数量较少,控制系统简单,运行安全可靠。 ⑤污泥产量低,性质稳定,便于进一步处理与处置。 2.2 CASS工艺与间隙进水的SBR或CAST的比较 ①CASS反应池由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组成,预反应区控制在缺氧状态,因此,提高了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②CASS进水是连续的,因此进水管道上无电磁阀等控件元件,单个池子可独立运行,而SBR或CAST进水过程是间歇的,应用中一般要2个或2个以上交替使用,增加了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 ③CASS每个周期的排水量一般不超过池内总水量的1/3,而SBR则为1/2—3/4;CASS抗冲击能力较好。 ④CASS比CAST系统简单,但脱氮除磷效果不如后者。 3 CASS工艺污水处理流程

南方cass各种计算土方汇总

各种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汇总 8.2.1 DTM法土方计算 由DTM模型来计算土方量是根据实地测定的地面点坐标(X,Y,Z)和设计高程,通过生成三角网来计算每一个三棱锥的填挖方量,最后累计得到指定范围内填方和挖方的土方量,并绘出填挖方分界线。 DTM法土方计算共有三种方法,一种是由坐标数据文件计算,一种是依照图上高程点进行计算,第三种是依照图上的三角网进行计算。前两种算法包含重新建立三角网的过程,第三种方法直接采用图上已有的三角形,不再重建三角网。下面分述三种方法的操作过程: 1. 根据坐标计算 ●用复合线画出所要计算土方的区域,一定要闭合,但是尽量不要拟合。 因为拟合过的曲线在进行土方计算时会用折线迭代,影响计算结果的精 度。 ●用鼠标点取“工程应用\DTM法土方计算\根据坐标文件”。 ●提示:选择边界线用鼠标点取所画的闭合复合线弹出如图8-3土方计 算参数设置对话框。 图8-3土方计算参数设置 区域面积:该值为复合线围成的多边形的水平投影面积。 平场标高:指设计要达到的目标高程。 边界采样间隔:边界插值间隔的设定,默认值为20米。 边坡设置:选中处理边坡复选框后,则坡度设置功能变为可选,选中放坡的方式(向上或向下:指平场高程相对于实际地面高程的高低,平场高程高于地面高程则设置为向下放坡)。然后输入坡度值。 ●设置好计算参数后屏幕上显示填挖方的提示框,命令行显示: 挖方量= XXXX立方米,填方量=XXXX立方米 同时图上绘出所分析的三角网、填挖方的分界线(白色线条)。 如图8-4所示。计算三角网构成详见dtmtf.log文件。

图8-4 填挖方提示框 关闭对话框后系统提示: 请指定表格左下角位置:<直接回车不绘表格> 用鼠标在图上适当位置点击,CASS 7.0会在该处绘出一个表格,包含平场面积、最大高程、最小高程、平场标高、填方量、挖方量和图形。 如图8-5所示。 图8-5 填挖方量计算结果表格

CASS池设计计算

CASS 池设计计算 1.1功能描述 CASS (Cye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 )工艺是SRB 技术衍生的一种新形式。CASS 反应池沿长度方向分为两部分,前部为生物选择区也称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在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滗水装置,实现了连续进水间歇排水的周期循环运行,集曝气、沉淀、排水于一体。CASS 工艺是一个好氧/缺氧/厌氧交替运行的过程,具有一定脱氮除磷效果,废水以推流方式运行,而各反应区则以完全混合的形式运行以实现同步硝化一反硝化和生物除磷。 1.2设计要点 (1) C ASS 池容积确定 f Nw Ne Se Sa Q V ??-?=)( 式中:Q ——设计水量,m 3/d ; Nw ——混合液MLSS 污泥浓度(kg/m 3),取 2.5~4.0 kg/m 3,设计一般为3.0 kg/m 3 Ne ——BOD 5-泥负荷,取0.05~0.2(kgBOD 5/kgMLSS·d), 设计一般为0.1 kgBOD 5/kgMLSS·d ; Sa ——进水BOD 5浓度,kg/m 3;

Se ——出水BOD 5浓度,kg/m 3; f ——混合液中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与总悬浮固体浓度 的比值,一般为0.7~0.1,设计为0.75。 (0.0175—0.64) (2) C ASS 池尺寸设计 首先根据废水水质水量确定池子的格数N 1,一般为2—4中间取整数值,即可确定CASS 池的循环周期时间T 及周期数N 2。下表为对应的选择值 A. 确定CASS 池高度H 0(m ) CASS 池的有效水深H 一般取3-5m 。有效高度H 校核: CASS 池单格面积A 0(m 2) H N V A ?=10 滗水高度H 1(m ); 0211A N N Q H ??= 滗水结束时泥面高度H 2(m ); 3210-???=SVI Nw H H 式中:SVI ——污泥指数,取150设计。 撇水水位和泥面之间的安全距离H 3(m ):

CASS工艺计算(DOC)

第二章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 工艺说明:处理水主要分三部分:一、物理处理部分:进水经格栅后,大部分悬浮物被阻截,之后进沉淀池,水质水量得到调节,大部分污泥下沉。再进沉淀池,调节水质水量。二、生化处理部分:污水由泵抽入CASS 池,进入生化处理阶段,经CASS 池进水、曝气、沉淀、出水四阶段后水质几近可达到要求。加药后外排。三、污泥处理部分,从沉淀池和CASS 池出来的污泥进污泥浓缩池,上清液直接外排。含泥量多的由污泥泵抽入脱水机房,由袋式压滤机压滤成泥饼外运。 第三章 计算 第一节 污染物去除效率: 2.主要的计算公式: (1) 格栅的间隙数 0.5(sin )/n Q bvh θ= (2) 格栅宽度 (1)B S n bn =-+ (3) 栅后槽总高度 12H h h h =++ (4) 栅前扩大段长度 11()/2tan L B B α=- (5) 栅后收缩段长度 21/2L L =

(6) 栅前渠道深 12 H h h =+ (7) 栅槽总长度 21210.51.0/tan L L L H θ=++++ (8) 每日栅渣量 max 1/1000f W Q W k = 3.计算过程: 日平均污水流量Q=6500m 3/d 流量变化系数K Z =1.10 h m d m d m Q /298/715010.1/6500333max ==?= 设栅前水深h=0.4m ;过栅流速V=0.6m/s ;倾角a=600;b=0.018m <1>188.174.06.0018 .060sin 08278.00 ≈=???=n 取18根 <2>s=0.01 m B 5.0494.018018.01701.0≈=?+?= <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进水渠道宽度:B 1=0.4m ,20α=? 进水渠道 内的流速为0.5m/s ) <4>m L 14.020tan 2/)4.05.0(01=-= m L 07.02/14.02== m 11.1018.001.042.23 /41=? ? ? ???=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