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导学案1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导学案1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导学案1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

、初步学会中和滴定的基本操作方法。

、掌握酸碱中和的有关计算和简单误差分析。

[学习过程]

、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中和滴定用到的仪器和试剂

、两种滴定管的构造:

相同点:管身刻度、管身标记、用途、量液原理、加液方式、常见规格、读数要领、洗涤

不同点:控制机关、调零方式、操作指法、盛放对象

、使用指示剂的要求

、滴定管的使用

()使用滴定管前,应检查

()在加入反应液之前,洁净的滴定管要

()分别将反应液加入到相应的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处。轻轻转动酸式滴定管的活塞或轻轻挤压碱式滴定管的玻璃球,使滴定管的尖嘴部分,调整管中液面至,并记录读数。

、中和滴定的流程。(以用滴定未知浓度为例)

、强酸强碱中和点,指示剂指示误差大吗?

、为什么要重复实验?

、如何处理中和滴定数据?

、误差分析(以用()滴定未知浓度()为例,酚酞为指示剂)

造成滴定误差的关键因素是:①标准液浓度是否准确②待测液体积③滴定时耗标准液的体积。

[课堂练习]

、准确量取溶液可以选用的仪器是 ( )

、量筒、量筒、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

、某学生做中和滴定实验的过程如下:

①取一支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②加入待测的溶液,记录液面刻度读数;

③用酸式滴定管放出一定量标准酸液,置于未经标准酸清洗的洁净锥形瓶中,并加入适量蒸馏水;④加入两滴酚酞试液(锥形瓶内);

⑤滴定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⑥当小心滴到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时,即停止滴定;⑦记录液面刻度读数;

⑧根据两次滴定读数得出溶液体积为。

指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的错误之处。

、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溶液测定某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液清洗

.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咀部份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但又立即变为黄色,此时便停止滴定,记录读数。

.达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并记录。

[课后作业]

、用盐酸作标准液滴定待测浓度的碱溶液,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当滴定达终点时,溶液颜色变化是 ( ) 、由红色变橙色、由黄色变红色

、由黄色变橙色、由橙色变黄色

、一支滴定管,内盛溶液液面在刻度处,当将滴定管内液体全部排出时,所得液体的体积是 ( )

、、、小于、大于

、中和滴定中,用浓度为·-的某二元酸溶液中和摩尔质量为·-的一元碱,耗这种二元酸溶液的体积是 ( )

、用·-溶液滴定·-盐酸,若滴定误差在±以内,反应完毕后,溶液的范围为( )

、~、~、~、~

、将含有杂质的4.0g 配成溶液,取置于锥形瓶中,用·-的盐酸滴定。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达终点时,耗酸,则中含有的杂质不可能为( )

、、3、、()

、下列仪器中,没有“”刻度线的是 ( ) 、温度计、量筒、滴定管、容量瓶

、用溶液滴定的溶液中和后加水到。若滴定时终点判断有误差:①多加了一滴,②少加了一滴。(设滴为),则①和②溶液中()之比值是( )

、、 C、、×

、两人用同一瓶标准盐酸滴定同一瓶溶液,甲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清洗后,使用水洗后后的移液管移取碱液于锥形瓶中;乙则用甲用过的移液管取碱液于刚用蒸馏水洗过的尚残留有

蒸馏水的锥形瓶中,其它操作及读数全部正确,你的判断是( )

、甲操作有错、乙操作有错

、甲测得的数值一定比乙小、乙测得的值较准确。

、用某种量器对一种液体进行体积测量,设正确的读数为,仰视读数为,俯视读数为。若>>,则所用量器是 ( )

、量筒、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

、关于锥形瓶在中和滴定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用于盛装被滴定的溶液、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后还必须用待测液润洗

、若瓶中装入被滴定溶液量太少,可向瓶中加入一定量蒸馏水稀释

、滴定时,应用左手依顺时针方向旋摇锥形瓶

、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它们一定相等的是 ( )

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和的物质的量

、用标准的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作为指示剂,造成测定

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 . 配制标准溶液的中混有杂质

. 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 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未知液润洗

. 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量筒和滴定管所盛放液体的凹面,都在刻度,若都采用仰视读数,则前者比后者的读数 ( ) . 大于. 小于. 等于. 不能比较

、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溶液测定某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 ) . 酸式滴定管在装酸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次

. 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 盛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溶液润洗-次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由固体配成的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滴定结果偏低的是:

( ) . 固体称量时间过长. 盛放标准盐酸的滴定管用碱液润洗

. 用酚酞作指示剂. 固体中含有杂质

、同学用量筒量取某液体,读数时视线偏高(如下图),该同学所得读数是,同学向滴定管中加入某种液体,在调整液面高度后,读数时视线偏低(如下图),该同学所得读数是。

、草酸晶体的组成可表示为2C?,为测定,进行下述实验:

()称取草酸晶体配成溶液;

()取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用浓度为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滴定所发生反应为:+2C+=+↑++。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滴定时,高锰酸钾溶液应装在。

()若滴定用的溶液因久置部分变质,浓度偏低,则实验结果所测定的值将。

()若滴定中共用去溶液,则实验测得所配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由此算了草酸晶体中结晶水的值是。

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教学思路(纠错栏)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3、感受鸟与树之间、人与自然彼此和谐相处的道理。 学习重点: 体会榕树的奇特与美丽,鸟的自由与快乐,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链接: 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5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笼罩着18亩左右的河面,独木成林。乘小艇从近处看,枝藤交错,犹如一座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在早晨飞出觅食,至傍晚归巢;而灰麻鹤正好相反,是晚上飞出觅食,天亮时归巢休息。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面颇为壮观。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使“鸟的天堂”美名传扬。现在大榕树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它的南面50米处建有观鸟楼,能够观赏“鸟的天堂”、热带植物、农舍风光等。 预习任务: 1、能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认真预习的孩子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说一说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 4、你能收集到关于鸟的天堂的图片或资料吗? 自主、合作、探究: 1、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生字词? 2、讨论交流: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什么时候去的?看到的景象一样吗? 3、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这到底是棵怎样的树呢?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大榕树的句子。 闯关练习: 1、照样子积累词语 A、白茫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许很多多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C、商量商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2、我能把他们送回家。 展示裂缝颤动陆续留恋茂盛

《九寨沟》教案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九寨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12个生字,读准“神奇、倒映诗情画意人间仙境”等词语。 2、了解最后一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 3、了解文章从上而下的观察方法以及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并学会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训练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九寨沟的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为什么喜欢旅游?是呀,旅游可以开拓眼界,愉悦心情,今天哪我们就跟着巴金爷爷一起去九寨沟游览一番。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课文都预习过,能读好这些词语吗?(松潘镶嵌湖泊攀吊窥视羚羊咀嚼蹿出来银花四溅蔚为壮观憨态可掬) 来这排同学开火车,读对了同学们跟读,读错的我们一起来

帮忙。 去掉他们的伙伴还能读好吗? 3、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这次老师有要求,读完课文后一定要有话可说。 4、读得很认真老师都不忍心打扰你们了。谁来说说自己想说的话? (预设评价:1、这是你的收获。2、谈出了自己的感受3、) 5、过渡: 如此神奇的九寨沟巴金爷爷这样赞叹到(屏幕出示):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一个充满诗话意的人间仙境啊! 谁来读读? (我听出了你的惊叹!谁再来读读?从他的读中你听出了什么哦,你在赞美九寨沟)随机板书:自然风光异兽珍禽课文的一句话把整篇课文内容浓缩在一起,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把前三个词概括起来?能找出这些词语相关的段落吗?给大家点时间快速浏览课文。 谁来说说你找出的段落?(第几自然段?)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自然风光 来,我们随着巴金爷爷隽永凝练的文字来欣赏九寨沟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 品读一:“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

九年级unit1导学案

Unit 1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第一课时Section A 1a—2d 课型:听说课 学习目标: 1、我会读P1-2的单词,理解并会用以下的单词:textbook,conversation, aloud,pronunciation,sentence,patient 2、我能运用以下句子谈论学习英语的方法。(难点) 1)---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I stud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 2)---Do you have a 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Yes , I do./No, I don’t. 3)---Have you study with a group?---Yes,I have./No,I don’t. 3、我通过了解正确的学习方法我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我的学习成绩。 Learning Process学习过程 Steap I目标导航,自主学习(课前完成) 读一读,记一记P1-2的单词,默读并理解1c,2c,2d的对话,根据中文写出单词或短语。(一)单词 1.教科书;课本 2. 交谈;谈话 3.大声地;出声地 4.句子 5.有耐心的;病人 (二)短语 1. 与朋友一起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 2. 制作单词卡___________________ 3. 向老师求助___________________ 4. 听磁带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课本___________________ 6. 向某人要某物___________________ 7. 为考试而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 8. 与某人交谈___________________ 9. 大声朗读___________________ 10. 练习(做)某事___________________ 11 .口语表达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 12. 英语口语___________________ 13. 太......而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 14. 完成做某事___________________ 15.不得不做___________________ 16. 作报告___________________ 17. 抓住主要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 18. 逐字___________________ 19. 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 20. 对某人有耐心___________________ StepⅡ合作探究,展示提升(20分钟) Task 1、短语过关:对子就关于英语学习方法的短语中英互译 Task 2、听力过关:按课本完成1b,2a,2b的听力。 Task 3、编写对话:你可以借鉴1c,2c聊聊英语的学习方法 Task 4、朗读2d,画出对话中提到的学习方法,并回答下列问题。 1. How does Jack? Wh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hat suggestions does Annie give to Jac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sk 5: 质疑互究: 1.by的几种用法 (1)--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By 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合作学习) (2). Annie went to Beijing __________________ (乘火车) yesterday. (3). His grandfather made a liv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 (靠卖水果) in the past. (4). The scientists have to arrive at the village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月以前). (5). Allen go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邮局) on his way to school every morning.

2013-2014八上英语Unit8第二课时导学案

2013-2014八上英语Unit8.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导学案 第2课时Section A(2d-3c) 【学习目标】 一、单词及短语目标: 1. make Russian soup 做罗宋汤make beef noodles做牛肉面make---made—making---makes 2. potato---potatoes土豆,马铃薯tomato---tomatoes西红柿 3. an/ one onion一个洋葱 ★☆★4.(Don’t)forget to do sth. (别)忘记做某事(指事情还没做) forget doing sth.忘记做过某事(事情已经做过了)forget---forgot ---forgetting---forgets 5.add增加,添加add…to…把…加到…中add过去式:added 6.不可数名词:盐salt;糖sugar;奶酪cheese;爆米花popcorn;玉米,谷物corn;面包bread 7. plant a tree植树8.wash clothes洗衣服9.take out a book from the library从图书馆借书 10. dig a hole挖个洞 二、Key sentences(重点句子): 1、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你怎样做奶昔? 2、I want to make Russian soup for a party on Saturday.我想为周六的聚会做罗宋汤。 3、Finally, don’t forget to add some salt.最后,不要忘了加些盐。 4. Put the corn into the popcorn machine. 把玉米放进爆米花机中。 5、Do you know how to plant a tree? 你知道怎样植树吗? 【学习重难点】1.掌握并会用how many和how much。2.会表述罗宋汤、爆米花等的制作过程。【学习过程】一、预习并完成下列单词、短语及句子: 1.v.添加___________ 2.adv.最后,最终____________(adj.最后的___________) 3.盐________ 4.糖__________ 5.干酪,奶酪___________ 6.爆米花_____________ 7.玉米,谷物__________ 8.机器___________ 9.掘(地),挖(土) _________ (过去式___________)10.洞,坑__________ 11. I _______ ______ _______ Russian soup for a party on Saturday.我想为周六的聚会做罗宋汤。 12.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do we need? 我们需要多少西红柿? 13. ---__________________ corn do we need? 我们需要多少玉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rn.半杯玉米。 二、导入新课。三、听2d对话,完成下列练习: 1. The party is on _______________. 2. How many potatoes does the girl need to make Russian soup? ____________ A. one B. three C. four D. five 3.How many onions does the girl need to make Russian soup? ____________ A. one B. three C. four D. five 4. The girl needs five _______________. 5. How long does the girl need to cook the ingredients(材料) to make Russian soup? _________ A. 30 minutes B. 10 minutes C. 40 minutes D. half an hour 四、小组合作学习2d对话。五、学习Grammar Focus,讨论本单元Section A 的重点内容。 六、完成3a,3b;小组讨论爆米花的制作过程。 A: First, put half a cup of corn into the popcorn machine. B: Next, turn on the machine. B: Finally, eat the popcorn. 七、小结并完成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一、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How many (tomato) are there on the table? 2、Don’t(忘记倒入) the milk into the blender. 3、After a long walk, they got there (final). 4、Do you know how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5、Every day I drink two (两杯酸奶). 二、单项选择 ()1、You can some sugar the water. A. add; / B. add; with C. add; to D. add up; to ()2、Please put one spoon of salt into the water, then . A. mix up it B. mix it up C. mix them up D. mix up them ()3、(2013.湖州中考)---Do you know how to popcorn?---Sorry, I don’t know. A. buy B. write C. pour D. make ()4、(2013.菏泽中考)--- is the banana milk shake?---Four yuan a bottle. A. How many B. How much C. What D. How heavy ()5、After I peel the banana, what should I do ? A. first B. next C. till D. finally 三、用方框中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Please help me the pears. Let’s make fruit salad. 2、I want to some sugar the coffee. 3、She the meat and the vegetables, and then made dumplings 4、Don’t the radio. Your brother is doing homework. 5、What about _________________ the windows? It’s too hot here. snacks(零食) your school bag.

第1课时 全面调查(导学案)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 统计调查 第1课时全面调查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课题: 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七个学科的喜爱情况,你会怎样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1统计调查. 2.学习目标: (1)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 (2)学会划记法和用表格整理数据. (3)认识描述数据的方式——条形图和扇形图,并学会画图. (4)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 3.学习重、难点: 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的方法. 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课本P135~P136表格以下第二自然段为止的内容. (2)自学时间:5分钟. (3)自学要求: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学会制作调查问卷、设计统计表.不懂的问题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 (4)自学参考提纲: ①今天我们进行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是问卷调查. ②统计中经常用表格整理数据. ③完成下列表格. 全班同学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 ④被调查的这个班级共有50名同学,喜爱娱乐节目的有18名,占全班同学

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了解自学进度和自学中存在的问题:①能否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②用表格划记的方法整理数据是否细致准确. ②差异指导:对学习有困难或方法不当的学生进行引导. (2)生助生:小组内学生之间相互协作交流,订正和研讨. 4.强化: (1)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 (2)练习:小明为了解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设计了如下调查问题: 你平时最喜欢的一项课余活动是() A.看课外书 B.体育活动 C.看电视 D.踢足球 你认为此问题的答案选项设计合理吗?为什么?如果不合理,请修改.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课本P136剩下部分至P137“练习”之前的内容. (2)自学时间:5分钟. (3)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文,学会绘制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数据. (4)自学参考提纲: ①描述数据还可以用条形图和扇形图. ②因为组成扇形图的各扇形圆心角的和是360°,所以只需根据各类节目所占的百分比就可以算出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圆心角越大,扇形在圆中占的比例就大. 新闻:360°×8%=28.8°, 体育:360°×20%=72°, 动画:360°×30%=108°, 娱乐:360°×36%=129.6°, 戏曲:360°×6%=21.6°. 根据算得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图中画出相应节目的扇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儒林外史导学案第一课时-.docx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 《儒林外史》导学案 第一课时 班级:小组:姓名:等级: 【课标要求】 1.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 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 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 言。 【学习目标】 大体了解作者、作品。 【自读感知】 自读学案与名著,了解作者简介及作品基本内容。 资料链接: 一、关于作者 吴敬梓( 1701— 1754),字敏轩,号粒民。安徽全椒人。移家南京后自号 秦淮寓客,因其书斋署“文木山房”,晚年又自号文木老人。 吴敬梓出身于一个“科第家声从来美”的科举世家。曾祖一辈,兄弟五人,四人中进士,曾祖父吴国对是顺治十五年( 1658)殿试第三名,俗称探花,官至翰林院 侍读,提督顺天学政。祖父一辈,族祖父吴晟是康熙十五年( 1676)进士,吴昺 是康熙三十年( 1691)殿试第二名,俗称榜眼。但到了父辈逐步中落,父吴霖起, 拔贡,曾为赣榆县教谕,是个清贫的学官。二、结构 现在通行的《儒林外史》共有56 回。对于它的结构,历来有不同的说法。 总体上看来,整部书是一个首尾呼应的回环式结构。 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可以看做是总纲,点明主题和创 作意图;第 56 回则借“幽榜”回应“楔子”,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从第二回到第五十五回是书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从明宪宗成化(1465— 1487)末年写到神宗万历二十三年( 1595)为止,一百年间几代士人风 格迥异的命运遭际。这一部分与其他长篇小说不同,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人公,往往一回或者几回描写一个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互为引子,像串糖葫芦一

《九寨沟》的网络教学设计

《九寨沟》的网络教学设计 关于《九寨沟》的网络教学设计 【设计背景】 在极力呼唤“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眼”的今天,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有机整合,确实可以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所谓“整合”,决不是勉强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拼合”在一起,而是真正的相互渗透。就小语教学而言,其根本仍在于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篇文的理解与感悟,网络技术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的。 我在教学《九寨沟》一文时,设计了一个网页,尝试利用网络技术组织教学,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简析】 《九寨沟》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中的一篇写景美文。以生动的笔触,饱蘸着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神奇而美妙的自然景观。虽然层次清楚,语句清新,辞藻华美,重墨浓情,总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小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有限,缺乏身临其境的感受,学起来就少了一份内心情感的共鸣。因此,我在上这一课时,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了阅读资源和阅读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新概念阅读教学。 【教学流程】 运用网络进行教学时,我主要在情境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

学习的组织、实践性活动的开展以及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指导等方面进行了设计,以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宽度、深度与速度。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教学,体现课堂上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揭题解题,了解九寨沟的地理位置 (同学们伴着音乐——“神奇的九寨”走进课堂,自由欣赏四川省内景点,突出九寨沟的美景介绍。) 1、老师这儿有个词语(板书课题“九寨沟”),谁能对它作番解释? 4、引导背诵 谁有本事,看着中的图片,就能有声有色地描绘九寨沟的美丽神奇? 5、小结:点题——神奇。 (.c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九寨沟) 此问转载 三、阅读课文,亲近九寨沟的珍稀动物 1、指名读第4自然段,说说九寨沟的神奇还和什么有关。 2、“珍稀动物”和其他动物有什么区别?这一段写了哪几种珍稀动物? 3、图文并茂,感受珍稀动物的可爱。 4、介绍九寨沟的珍稀动物 (1)先各自练一练,注意有关词句,读出动物的可爱。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0人。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他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同学对语文的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低段的学习重点是识字写字,从课外书的阅读情况看,孩子们的识字量还不错,但需要继续加强写字习惯的培养,尤其是笔顺的正确把握,书写姿势的养成,及看完整的字、词、句再书写的习惯。班中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什么上课的意识,听课习惯比较欠缺,也不能自觉完成作业。这些孩子纪律涣散,往往比较自私、娇气,卫生、学习等都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常规方面还要继续加强。另外,学生整体来说不够静心,这一点在做题时尤为突出,往往不看题目就动笔做题。这个坏习惯需要花时间好好改正。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专题,分为八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八组之后有五篇选读课文。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四、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能按顺序熟练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认识并初步掌握大写字母。 3.初步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二)识字与写字

《九寨沟》的教学设计

《九寨沟》的教学设计 有关《九寨沟》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有关《九寨沟》的教学设计范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九寨沟的神奇、迷人,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感悟课文语言文字的美,并能运用自己的语言对九寨沟的美景进行介绍。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能力目标用互联网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视野;利用网络进行拓展性学习。 教学重点: 品读词句,诵读课文,感受九寨沟的美。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形式赞美九寨沟,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表达美的能力。 学法: 主要运用以读为本,问题引领,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此模式把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作为阅读教学的根本,把问题引领作为学生钻研文本的中介,把合作探究作为学生钻研文本,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主要途径。 教法:

我主要采用疑读法、品读法和点拨法。 教学流程 我主要采用疑读法、品读法和点拨法,将教学过程具体化为: (读九寨)——(品九寨)——(诵九寨)——(赞九寨)——(寻九寨)五个板块。这种基于语文学习自身特点和儿童认知规律,构建的板块式设计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整体感悟,逐步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走进九寨沟(读九寨) (问题引领,激活思维。) 开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视频朗诵引领孩子们走进九寨沟,走入文本。:九寨沟是人间天堂。九寨沟五彩斑斓的海子,绚丽多彩的山林、变幻莫测的深秋让人流连忘返。今天,我们要同作者一起走进迷人的九寨沟。 通过刚才的视频欣赏你最想欣赏的九寨沟的什么景点? 根据学生回答筛选出的问题,我确定本课时主要探究一个问题:品读课文2、3、4段,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景色欣赏学习。 欣赏九寨沟(品九寨) 自读自悟,品味仙境 学生带着问题,运用读、找、思、品、诵的方法精读课文2—4段,品味九寨沟的海子、山林和深秋不同的美,感悟九寨沟的神韵。这时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或静思默想,想象文字所表现的精美画面;或激情朗读,抒发对九寨沟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或体会关键词在表情

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1第一课时》学案

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学案 Period One (生词课) Learning Goals: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功能: 1. To master the following curriculum words: chess, guitar, club, story, show, drum, violin, people, home, center, weekend, musician, sing, swim, dance, draw, speak, join, tell, write, talk, make, teach, or, also, today 2.To master the following useful expressions: play chess, speak English, be good at, be good with, talk to, play the drums/piano/violin, make friends, help sb. with sth., on the weekend, sports/music/art/chess club, join a club, do kung fu 3. To read the following non-curriculum words: Kung fu, piano 二、学习策略: 1. 依据图片理解和记忆词汇。(Understand and remember the words and phrases with the help of the pictures.) 2. 在语境中理解和记忆词汇。(Understand and remember the words and phrases in the context.) 3. 依据读音规则、构词规律理解和记忆词汇。(Understand and remember the words and phrases according to the phonetic rules, the structures of the words and phrases.) 三、情感态度: 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learn more abilities and skills to enjoy life. 【设计意图】法国的哈伯特说对于一只盲目航行的船来说,所有的风都是逆风。对于盲目教学的教师和盲目学习的学生来说,再多的努力都将是事倍功半!因此,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每节课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充分了解,上课时才更有目标性和高效性。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eps: Step 1 Warming-up (talk about hobbies and abilities) Get the students to watch a video about Michael Phelps(菲尔普斯) T: Do you like…? Ss: Yes, I do. /No, I don’t. T: Can you …? Ss: Yes, I can. /No, I can’t. Ss ask and answer each other.

猫第1课时导学案

猫(第1时)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6 一、 学习目标:感知文内容,体会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二、 学习重点:体验、探究小说主题的多义性。 三、 学习难点:品味细节描写。 四、 预学部分【自主学习】 、初读文,给下列字注音。 污涩( ) 怅然( ) 蜷伏(

) 虐待( ) 一缕( ) 懒惰( ) 乞丐( ) 怂恿( ) 红绫( ) 2、解释下列词语。(1)怂恿: (2)蜷伏:

(3)怅然: (4)惩戒: ()畏罪潜逃: (6)妄下断言: 五、 导学模块【合作探究】 、标记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的语句,理解作品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外形 性情 地位 结局 2、第三只猫为什么不招人喜欢?如果是养第一或第二只猫时芙蓉鸟被咬死了,我可能会怎么样? 3、猫的悲剧仅仅是因为性格吗?作者对这三只不同的猫的亡失又是怎样的态度呢?为什么“我”对于第三猫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哪些语句表达了这种难过之情? 4、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六、 固学提高【堂检测】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nüè()待uān()枉懒duò()鸟1óng()

biàn()诉 sǒng()恿安xiáng() 乞gài() zhòu()骂 hàng()然叮zhǔ()quán()伏2、给句中画线的词语换上意思相近的词。(1)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2)它若是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3)它们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七、 后反思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全套精典汇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全套精典汇编

目录 1 山中访友 (1) 2* 山雨 (5) 3* 草虫的村落 (8) 4* 索溪峪的“野” (11) 词语盘点 (14) 口语交际.习作一 (14) 回顾.拓展一 (17) 5 詹天佑 (18) 6 怀念母亲 (21) 7*彩色的翅膀 (24) 8* 中华少年 (27) 词语盘点 (29) 口语交际.习作二 (30) 回顾.拓展二 (33) 9 穷人 (35)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 (39) 11.唯一的听众 (41) 12*用心灵去倾听 (43) 词语盘点 (45) 口语交际.习作三 (45) 回顾.拓展三 (47) 13 只有一个地球 (48) 14* 鹿和狼的故事 (50)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52) 16* 青山不老 (54) 词语盘点 (56) 口语交际.习作四 (56) 回顾.拓展四 (59) 17 少年闰土 (60)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62) 19* 一面 (65) 20* 有的人 (67) 第五单元词语盘点 (69) 回顾.拓展五 (71) 口语交际.习作五 (72)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75) 【诗海拾贝活动一】搜集诗歌 (78)

与诗同行 (80) 21 老人与海鸥 (84)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 (87) 23 最后一头战象 (89) 24* 金色的脚印 (92) 第七单元词语盘点 (94) 回顾.拓展七 (95) 口语交际.习作七 (96) 25 伯牙绝弦 (99) 26 月光曲 (101) 27* 蒙娜丽莎之约 (104) 28* 我的舞台 (106) 第八单元词语盘点 (108) 回顾.拓展八 (109) 口语交际.习作八 (112)

九寨沟教学设计(改后稿)

《九寨沟》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九寨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十篇课文。 文章以生动的笔触,饱蘸着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折服于灵幻的异兽珍禽。 文章层次清楚,语句清新,辞藻华美,重墨浓情,易于朗读和背诵。课文描写形象、生动,文字优美。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认识8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 3.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结合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 的语言材料,学习当小导游介绍九寨沟。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动脑思考、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 课文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2、能够通过充当小导游,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 3、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体验协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4、能为九寨沟写广告语或导游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养成良好的听说读思的能力。 2、通过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他们可以朗读、可以介绍. 学生对小动物的学习较感兴趣; 学生的观察能力不强,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其观察能力以及表达所观察到事物的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主要通过课前《导学案》知道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采用情境交融法、小组自学法组织学生学习,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通过质疑、小组交流、分组汇报等环节完成课文教学,通过当小导游介绍九寨沟的风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为了能让学生充分感受九寨沟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整堂课的教学以有感情的朗读作为突破口,以信息技术为媒介,配以必要的图片、音像资料。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课前请学生从课外书或网上了解九寨沟的优美风景和生活的动物们; 完成教室设计的《导学案》; 教师准备多媒体录象的观看以及图片、PPT的展示。 六、教学过程 《导学案》设计 (一)同学们,我们曾经跟着语文课本浏览了许多名胜风光,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吗? 例句:我在课文中游览过(宁静幽雅)的西湖。 我在课文中游览过()的西湖。 我在课文中游览过()的西湖。 (二)看了《九寨沟》这个课题,关于九寨沟你有哪些疑问呢?你是怎样去寻找答案的呢? 我的疑问:() 我是这样解决的:() (三)初读课文 1. 自由读课文,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查字典,理解不懂得词语。 2. 朗读课文,讨论并归纳出每段的意思: 第1、2段主要写九寨沟的(地理位置)。 第3、4自然段主要写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和(珍稀动物)。 第5段总结,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3、如果要介绍九寨沟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你准备用课文的哪几段来说? 4、自学课文后,你还有哪些内容需要帮助?请到文中做好记号。 (四)生字书写

高一英语导学案Unit 1第一课时Our First English Class

高一英语导学案 Unit 1第一课时Our First English Class 【Learning aims】 1.To make students and the teacher get familiar with each other. 2.To arose student s’ intereset and enthusiasm in learning English. 3.To give students some suggestions and instructions about English study. 预习案 Task 1.Prepare a self-introduction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inforumation: What is your name?(Chinese and English.) 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 What is your hobby ? Do you like our new school?Why? What’s your dream?................. Task 2.Write down your report. 探究案 Group discussion: 1.How is your English?Very good ,poor or just so-so? 2.Do you like English?Why? Whether you like it or not, you cannot ignore the fact that English is so important.Why do you think it is important? 第1页共 2 页

七年级英语上册StarterUnit1Goodmorning,MissZhou第二课时导学案新版外研

Starter Module 1 Unit 1 Good morni ng ,Miss Zhou 一、学习目标 1. 学会一个小对话: ---Hello,My name ' s Miss Zhou. ---Good mornin g,Miss Zhou. 2. 学会/ al / ?:/ / ?/ /i:/ /u:/ /b/ /p/ /m/ /f/ /v/ 3. 会拼读下列音节 /b a/ / k a/ /d a k / / g a d / / h a d/ / k a d / /g?as/ /d ?/ /m ?/ /f ?:/ /f ?:/ /b ?:d/ /n ?s/ /h ?/ /t ?n/ /g ?:l/ /hu:/ /mu:v/ /fu:d/ / bi :/ /pi:/ /si:/ /di:/ /ti:/ /vi:/ 二、重点和难点:音标的发音和音节的拼读 三、学习过程 1. 复习日常用语:①--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 ②---Good after noo n. ---Good after noon. ③---Goodbye,class. ---Goodbye,Miss Zhou. 2. 学习---Hello, my name ' s Miss Zhou. ---He llo, my name ' s Lingling. 小组习练巩固所学对话,学科长汇报小组情况。叫小组向全班表演。大家评出优胜小组给以 加分 3. 学习:/ a/ / ?/ / ?:/ /i:/ /u:/ /b/ /p/ /m/ /f/ /v/ 4. 小组练习巩固所学音标。 5. 小组拼读下列音节,相互更正。 ?:d/ /b a/ / k a/ /d a k / / g a d / / h a d/ / k a d / /d ?/ /m ?:/ /f ?/ /b /mu:v/ /fu:d/ / bi :/ /pi:/ /di:/ /vi:/ 6. 反馈检测:检测音节的认读。 四、反思: 1

1.第三课 第1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导学案).doc

第三课公民权利 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 2.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 二、自主预习 1. 和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人身自由是公民、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3.禁止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公民的身体。 4.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等。 5.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 三、合作探究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政府部门都设立了行风热线电话,接受群众的投诉和监督。此举受到了群众的好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公民给行风热线电话,是在行使法律赋予的什么权利? (2)政府部门开通行风热线电话有什么重要意义? (3)假如你所在的学校的周围有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请你通过行风热线电话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四、随堂演练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是国家的主人。()

A.公民人民 B.人民公民 C.人民人民 D.人民公民 星期天,小红、小丽两位同学到某商店买学习用品,在他们付完钱,准备离开的时候,营业员怀疑他们偷东西,并强行对他们搜身,结果一无所获。据此回答2—3题。 2.商店营业员的行为侵犯了两位同学的() A.人身自由权 B.肖像权 C.政治权利 D.经济权利 3.面对营业员的行为,两位同学的正确做法是() A.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认倒霉 B.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C.找个朋友将商店营业员痛打一顿 D.反正我们没偷,随便你怎么搜 4.我国将逐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高中免除学杂费.这有力地保障了公民的()A.受教育权 B.人格尊严权 C.名誉权 D.隐私权 5.当你遇到下列情景,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简要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1)你所在的社区文化市场管理混乱,很多人对此非常不满。 正确做法: 理由: (2)你的好朋友在某游乐场游玩时因游乐设施质量问题造成重伤。 正确做法: 理由: 五、课后反思 【答案】 自主预习 1.选举权被选举权 2.最基本最重要 3.非法拘禁非法搜查 4.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

unit1导学案

荥阳市第四初级中学科目:七年级英语上册编号:11 Unit1 My name’s Gina. 第一课时Section A 1a----2c 编写人:陈莹组长: 张红丽审核组长: 温馨寄语:Faith will move a mountain.信心可移山。 【学习目标】 1.通过读背,会背会默写单词表P1-2单词name, nice, to, meet, too, your, Ms, his, and, her , yes, she, he, no, not.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会运用以下句型进行对话: Hi! Hello! Nice to meet you! 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Jenny. /I’m Jenny. What’s his name? His name’s Tony. /He’s Tony. What’s her name? Her name’s Gina. /She’s Gina. 3.通过教师讲解、习题练习的方式,会正确使用形容词性物主代词her(她 的)、his(他的)、your(你的/你们的)进行语言表达。 4.通过教师讲解、习题练习的方式,会正确的使用系动词be(am 、is 、are) 进行语言表达。 【学习重点】 1.会默写单词表P1-2单词。 2.会运用以下句型:Hi! Hello! Nice to meet you! 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Jenny. /I’m Jenny. What’s his name? His name’s Tony. /He’s Tony. What’s her name? Her name’s Gina. /She’s Gina.进行对话练习。 【学习难点】 1.正确使用her(她的)、his(他的)、your(你的/你们的) 2.正确的使用系动词be(am 、is 、are)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 复习提问预备单元所学的重点单词和对话。 2. 错题回放: (1)This is (a/an) UFO. (2)--- What color is the orange? --- A. It’s a yellow. B. It’s the yellow. C. Its yellow. D. It’s yellow. (3)Look! This is orange. It’s orange. A. a; a B. an; an C. an; a D. an;/ (4)下列三组字母中含有不同元音音素的一组是。 A. B和C B. F和N C. I和J (5)Lin Shuhao is NBA star. A. / B. a C. an 二、单词用法: 1. name /ne I m/ n. 名字;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