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放射治疗

合集下载

乳腺癌的放疗方案及疗效评估

乳腺癌的放疗方案及疗效评估

乳腺癌的放疗方案及疗效评估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在其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放疗的常用方案以及疗效评估方法。

一、乳腺癌放疗方案在乳腺癌的放疗方案中,主要包括全乳腺放疗、节段放疗和局部放疗。

具体的选择方案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并由经验丰富的放疗医生进行制定。

1. 全乳腺放疗全乳腺放疗是最常见的乳腺癌放疗方案之一。

它通过照射整个乳房区域,旨在杀灭残留或微小病灶,降低复发率。

通常的治疗过程为连续放疗,每天一次,周五不放疗,连续5周,总共25次。

2. 节段放疗节段放疗是一种选择性放疗方案,通过仅照射乳腺癌病灶及其周围组织,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这种方案适用于早期乳腺癌的患者,病灶较小且无淋巴结转移。

3. 局部放疗局部放疗主要指针对乳腺癌手术后残余的癌组织进行放疗,常常与全乳腺放疗或节段放疗相结合使用。

局部放疗的目的是杀灭手术后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局部复发的风险。

二、乳腺癌放疗的疗效评估乳腺癌放疗的疗效评估是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生物学标志物来评估。

1. 临床症状评估临床症状评估是最直观的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和询问病人的感觉和反应来评估疗效。

例如,乳腺癌手术后疼痛减轻或消失,肿块缩小或消失等。

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乳腺组织的变化,如乳腺超声、CT扫描、核磁共振等。

通过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以及可能存在的转移灶等,来评估放疗的疗效。

3. 生物学标志物评估生物学标志物评估主要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相关标志物来评估治疗效果。

常见的指标有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53(CA153)等。

这些标志物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放疗的疗效。

总结:乳腺癌放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常用的放疗方案包括全乳腺放疗、节段放疗和局部放疗,具体选择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自定义制定。

放疗的疗效评估可以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影像学检查和生物学标志物来进行,多种评估方法相互结合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治疗效果。

乳腺癌治疗方案

乳腺癌治疗方案

乳腺癌治疗方案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当前医疗技术的发展下,治疗方案也变得多样化和个体化。

针对不同阶段和类型的乳腺癌,治疗策略有所不同,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治疗等。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探讨乳腺癌治疗的一些主要方案,以及其应用的情况和效果。

手术治疗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乳腺癌手术通常分为保乳手术和乳房切除手术两类。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方法。

它通过切除肿瘤及周围正常组织来保留乳房的外观和功能。

与此同时,可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对于晚期或严重侵袭的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手术通常被选择,它包括全乳切除和乳房重建。

手术治疗在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极高,但是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手术可能需要辅助其他治疗手段。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提高,放射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放射治疗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提高生存率。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通常在手术后进行。

放射线能够杀死肿瘤残余的癌细胞,减少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

此外,对于某些高危和晚期患者,放射治疗还可以用于减轻疼痛症状和减缓疾病进展。

但是,放射治疗也伴随着一些副作用,如疲劳、皮肤炎症和乳房不适等。

因此,治疗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意见进行。

药物治疗是乳腺癌治疗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根据乳腺癌的分子亚型,药物治疗可以分为内分泌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

内分泌治疗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通过阻断雌激素对肿瘤的作用,内分泌治疗可以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降低复发风险。

化疗适用于激素受体阴性或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化疗使用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通常会联合应用多种药物以提高疗效。

靶向治疗适用于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靶向治疗通过抑制HER2表达来控制肿瘤的生长。

值得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可能伴随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脱发和免疫抑制等。

因此,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特点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外,新兴的治疗手段也逐渐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中。

乳腺癌的治疗方案

乳腺癌的治疗方案

乳腺癌的治疗方案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条件等因素进行个体化选择。

一般来说,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靶向治疗等多种方法的组合应用。

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主要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患者的个人意愿,可以选择乳房部分切除术(包括乳腺子宫内膜切除术和保乳手术)或乳房全切除术。

同时,根据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还可以选择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放射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使用高能射线杀灭残留在手术切缘和腋窝淋巴结区域的肿瘤细胞,减少肿瘤复发的风险。

放射治疗一般在手术后进行,一般为连续6-7周,每天进行一次,每次治疗时间短暂并无不适感。

化学药物治疗是一种通过给予化学药物来杀灭体内癌细胞的方法,常常用于乳腺癌的辅助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的具体方案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类型和分期等。

常用的化疗药物有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阿霉素等,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

靶向治疗是近年来乳腺癌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靶向肿瘤表面特定受体或信号通道,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常用的靶向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赫赛汀等。

靶向治疗一般在手术后或化疗后进行,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等。

除此之外,尚有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辅助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总之,乳腺癌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选择,一般由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靶向治疗等多种方法的组合应用。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验和检查结果进行调整,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此外,乳腺癌的治疗还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强自身抵抗力,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乳腺癌的放疗计划

乳腺癌的放疗计划

乳腺癌的放疗计划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而放射治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乳腺癌放疗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放疗计划的制定乳腺癌放疗计划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理特征、疾病分期、年龄等因素。

具体步骤如下:1. 临床评估:医生将根据乳腺癌患者的病理报告和其他检查结果,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转移风险。

2. 三维计算机断层摄影(CT)扫描:患者将接受乳房部位的CT扫描,以帮助确定放疗的治疗范围。

3. 放射治疗区域的确定:根据CT扫描的结果,放射治疗医生将确定乳腺区域以及可能受到转移影响的淋巴结等放疗范围。

4. 剂量计算和分数安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放疗医生将计算出合适的放射剂量,并制定出合理的治疗分数安排。

5. 个体化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放疗医生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包括加入加速器、重组间接放射生物学修复过程等。

二、放疗计划的实施乳腺癌放疗计划的实施需要专业医学团队的协同合作。

以下是具体步骤:1. 定位:患者在每一次放疗前,将接受定位检查,以确保放射线准确照射到乳房和淋巴结区域。

2. 辅助定位设备:放疗医生可能会使用辅助定位设备,如激光或X 线照射,以帮助确保放射线的定位准确性。

3. 放疗治疗周期:一般来说,乳腺癌放疗的治疗周期为每天一次,连续5天,每周进行5天,共进行5-7周。

4. 治疗计划调整:在放疗过程中,放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治疗计划进行调整,以确保最佳的疗效和减轻不良反应。

三、注意事项放疗过程中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合作,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1. 定期随访:患者在放疗结束后应定期进行随访,以便及早发现任何并发症或复发。

2. 护肤措施:乳腺癌放疗可能会对皮肤造成一定影响,患者需要做好护肤工作,避免日晒和摩擦等刺激。

3. 心理支持:乳腺癌患者在放疗期间可能会有焦虑、恐惧等情绪,需要得到心理支持和安慰。

4. 饮食指导:适当的饮食指导可以帮助患者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康复。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2、姑息性放疗
指减轻乳腺癌远地转移伴随的相应症状,控 制病情,减轻痛苦,改善生存质量 时间剂量分割: 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常规、 低分割、冲击治疗
二、与靶区确定相关的区域淋巴引流
乳腺淋巴结分组-1
• 腋淋巴结
胸小肌外侧组(Level I) 胸小肌深面组(Level II) 胸小肌内侧组(Level III, 腋顶/锁骨下)
正规LI、LII清扫者,ALN复发率0.8%-3% 未行手术清扫或放疗者,ALN复发率10%-30% 不完全清扫者ALN复发率3%-19%,且与标本 中淋巴结检出数相关: 检出数为0时,复发率为13%-19% 检出数0-5枚时,复发率3%-7.8% 检出数>5枚时,复发率<3%
ALN(-)原发肿瘤≥5cm乳房切除术后 未放疗者胸壁复发
LI+LII(+), 但LIII(-):0%(0/9) LI+LII+LIII(+):45%(5/11)
Yu JM,Li G, Li JB,2005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预测单因素分析
Yu JM,Li G, Li JB,2005
锁骨区淋巴结转移预测多因素分析
Yu JM,Li G, Li JB,2005
放疗对pT3-4N0M0者LRF的影响
• 放疗与不放疗者,胸壁复发率分别为10.2%、 3.7%,P=0.001 • 区域淋巴结(锁上和腋窝)放疗与不放疗 者复发率分别为5%、4% • pT3-4N0M0者胸壁放疗明显降低了胸壁复 发率,但腋窝和锁骨上放疗与否对区域淋 巴结复发率无明显的影响
J Clin Oncol,2005
Int J Radiation Oncology Biol Phys, 2006, 65(1): 40-44,

《乳腺癌放射治疗指南(中国医师协会 2020版)》主要内容

《乳腺癌放射治疗指南(中国医师协会 2020版)》主要内容

《乳腺癌放射治疗指南(中国医师协会2020版)》主要内容1. 概述乳腺癌是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中国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和第5位。

手术、放射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学科的综合治疗策略,大大改善了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放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是降低保乳手术和高危乳房切除手术患者复发并延长生存的重要措施,也是不可手术局部晚期和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重要姑息治疗手段。

2. 临床表现乳腺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约80%患者以乳房肿块就诊,可并发乳头溢液、乳头或乳晕异常、乳房疼痛等局部症状,症状较轻微,不易引起重视。

其他表现有皮肤改变、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

少数患者会以头晕、头痛、骨痛等转移灶症状来就诊。

3. 分期检查分期检查是进行乳腺癌诊疗前的常规检查,在乳腺癌诊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检查方法主要有超声、X 线、MRI、CT及病理活检等方法。

上述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在临床上可互为补充,提高分期检查的准确性。

早期乳腺癌推荐行乳腺超声或X线摄影或MRI、腋窝锁骨上下超声、胸部CT、肝脏超声,和原发肿瘤穿刺病理学检查;局部晚期乳腺癌( LABC)推荐行乳腺超声或X线摄影或MRI、腋窝锁骨上下超声、胸部CT、肝脏超声或增强CT或MRI、骨扫描,和原发肿瘤、区域淋巴结穿刺病理学检查;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在LABC检查推荐的基础上,建议行复发转移灶穿刺病理学检查,有条件者行PET-CT检查。

3.1 超声:3.2 乳腺X线片:3.3 MRI:3.4 CT:3.5 骨扫描:3.6 PET-CT:3.7 穿刺活检:3.8 乳腺癌常见病理组织学类型:3.8.1 非浸润性癌:3.8.2 微小浸润性癌:3.8.3 浸润性癌:3.9 组织学分级:3.10 免疫组化及分子分型:3.11 基因诊断3.11.1 BRCA1/2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3.11.2 多基因检测:3.12 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反应分级:3.13 病理相关其他内容;4. 鉴别诊断需与乳腺癌鉴别的乳腺良性疾病包括:乳腺纤维腺瘤、乳痛症、乳腺增生病、腺囊性增生病、乳腺结核、乳房囊肿、乳头状瘤、浆细胞性乳腺炎、脂肪坏死等。

乳腺癌的放疗计划与疗效评估

乳腺癌的放疗计划与疗效评估

乳腺癌的放疗计划与疗效评估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放疗的常规计划和疗效评估方法。

一、放疗计划1. 病情评估在制定放疗计划前,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包括乳腺癌的分期、病理类型、患者的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等。

这些评估结果对于确定放疗的目标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 放射治疗目标乳腺癌的放射治疗主要目标是控制肿瘤局部病灶的复发和转移,减少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同时,也需要在保护正常组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留乳房的外形和功能。

3. 放疗计划设计放疗计划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位置、体积、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患者的个体差异。

通常采用三维逆向设计技术,结合影像学资料,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4. 放射剂量和分数放射剂量和分数的确定也是放疗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剂量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肿瘤的分期、家族病史、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因素。

分数的安排主要根据不同的分期和病情特点,常规使用每日1.8~2.2 Gray进行60次治疗。

5. 放疗技术选择目前常用的放疗技术包括传统三维逆向设计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以及专门针对乳房保留手术患者的局部加速器放疗(APBI)。

选择合适的放疗技术需要考虑肿瘤的位置、分期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多个因素。

二、疗效评估1. 临床观察患者在接受乳腺癌放疗期间,需要定期进行临床检查,观察乳房疗效和放射反应。

特别注意观察放疗区域的皮肤状况和副反应,如红肿、脱皮、瘙痒等。

2. 影像学评估放疗期间,可以借助影像学技术进行放疗效果的评估。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乳腺X线摄影和乳腺核磁共振等。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观察肿瘤的变化,判断治疗的疗效。

3. 随访观察放疗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

一般情况下,术后放疗患者的随访观察周期为5年。

随访内容包括定期体检、乳房X线摄影、血液检查等,目的是尽早发现和处理复发和转移。

乳腺癌患者的放疗方案优化

乳腺癌患者的放疗方案优化

乳腺癌患者的放疗方案优化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放射治疗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然而,放疗方案的优化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减轻患者不良反应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患者的放疗方案优化,旨在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个体化治疗方案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各异,不同患者之间可能存在生物学差异。

因此,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放疗优化的关键。

通过基因检测和病理分析,可以了解肿瘤的遗传变异和生长特点,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放疗策略。

例如,HER2阳性患者可以接受靶向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BRCA1/2基因突变患者可以考虑进行DNA损伤修复相关治疗。

二、加强辅助治疗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放射治疗常与手术和化疗相结合。

加强辅助治疗可以在手术前或者化疗后进行,旨在消灭潜在的微转移病灶,减少肿瘤复发的风险。

通过在放射治疗前使用新辅助化疗,可以实现肿瘤的缩小,减少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

三、局部治疗的精准化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放射治疗方案来说,局部治疗的精准化是非常重要的。

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者磁共振成像(MRI)等技术,可以对肿瘤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实现精确的靶区定位。

同时,借助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可以根据肿瘤形态和患者生理结构,充分保护正常组织和器官,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四、分割放疗方案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放射治疗来说,分割放疗方案是一种有效的优化方式。

常见的分割方案包括标准分割和加速分割。

标准分割是将总剂量均匀分配到多个小剂量,每天一次,进行数周,可以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

加速分割是将总剂量分割为多个大剂量,每天进行多次,治疗时间较短,可以减少治疗周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新技术的应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在乳腺癌患者的放疗方案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强度调控放疗(IMRT)可以实现对靶区和正常组织的更精确剂量分配,减少副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放射治疗
放射并发症较多,甚至引起部分功能丧失,可同时配合中药真情散以降低放疗的副作用。
放射治疗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局部治疗手段之一,与手术治疗相比较少,受解剖
学病人体质等因素的限制,不过放射治疗效果受着射线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用目前常用的
放疗设施较难达到“完全杀灭”肿瘤的目的效果较手术逊色,因此目前多数学者不主张对可
治愈的乳腺癌行单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多用于综合治疗包括根治术之前或后作辅助治疗晚
期乳腺癌的,姑息性治疗近10余年来较早的乳腺癌以局部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日益增多疗
效与根治术无明显差异放射治疗在缩小手术范围中起了重要作用。
(一)术前放射治疗
1.适应症
(1)原发灶较大估计直接手术有困难者
(2)肿瘤生长迅速短期内明显增长者
(3)原发灶有明显皮肤水肿或胸肌粘连者
(4)腋淋巴结较大或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有明显粘连者
(5)应用术前化疗肿瘤退缩不理想的病例
(6)争取手术切除的炎性乳腺癌患者
2.术前放疗的作用
(1)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使部分不能手术的患者再获手术机会
(2)由于放射抑制了肿瘤细胞的活力可降低术后复发率及转移率从而提高生存率
(3)由于放射延长了术前观察时间有使部分已有亚临床型远处转移的病例避免一次不必
要的手术
3.术前放疗的缺点
增加手术并发症影响术后正确分期及激素受体测定
4.术前放疗的应用方法
术前放射应尽可能采用高能射线照射可以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减少并发症放射技术方
面目前多数采用常规分割中等剂量一般不用快速放射或超分割放射放射结束后4~6周施行
手术较为理想
(二)术后放射治疗
根治术后是否需要放射曾经是乳腺癌治疗中争论最多的问题近年来较多作者承认术后
放疗能够降低局部区域性复发率自从Fishor对乳腺癌提出新的看法后乳腺癌的治疗已逐渐
从局部治疗转向综合治疗术后辅助化疗广泛应用术后放射已不再作为根治术后的常规治疗
而是选择性地应用
适应症
(1)单纯乳房切除术后
(2)根治术后病理报告有腋中群或腋上群淋巴结转移者
(3)根治术后病理证实转移性淋巴结占检查的淋巴结总数一半以上或有4个以上淋巴结
转移者
(4)病理证实乳内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照射锁骨上区)
(5)原发灶位于乳房中央或内侧者作根治术后尤其有腋淋巴结转移者
放疗原则
(1)ⅠⅡ期乳腺癌根治术或仿根治术后原发灶在乳腺外象限腋淋巴结病理检查阴性者术
后不放疗;中国生物治疗网www.chinaswzl.com杨教授特别指出,腋淋巴结阳性时术后照射
内乳区及锁骨上下区;原发灶在乳腺中央区或内象限腋淋巴结病理检查阴性时术后仅照射内
乳区腋淋巴结阳性时加照锁骨上下区
(2)Ⅲ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无论腋淋巴结阳性或阴性一律照射内乳区及锁骨上下区根据腋
淋巴结阳性数的多少及胸壁受累情况可考虑加或不加胸壁照射
(3)乳腺癌根治术后腋淋巴结已经清除一般不再照射腋窝区除非手术清除不彻底或有病
灶残留时才考虑补加腋窝区照射
(4)放疗宜在手术后4~6周内开始有植皮者可延至8周
(三)放射治疗为主的治疗
以往对局部晚期肿瘤无手术指征者作放射治疗往往是姑息性的近年来随着放射设备
和技术的改进及提高以及放射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放射可使局部肿瘤获较高剂量而周围正常
组织损伤较少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目前开始进行小手术加放射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研究使放射
治疗广州解放军第458医院生物治疗中心杨博士WWW.458SWZL.com认为,在乳腺癌的治
疗中从姑息转向根治性多数作者认为对原发灶小于3cmN0或N1的病人可考虑小手术加放疗
对于局部晚期的乳腺癌放射治疗仍是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放射前切除全部肿瘤或作单
纯乳房切除可提高疗效
(四)复发转移灶的放射治疗
乳腺癌术后复发是一个不良征兆但并非毫无希望
适当的局部治疗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照射方面大野照射比小野照射疗效好应
当尽量采用大野照射对于复发病例应当使用放射化疗综合治疗尤其对于发展迅速的复发病
例乳癌发生远处转移时首先考虑化疗适当地配合放射可缓解症状减轻病人痛苦如骨转移病
人经放疗后疼痛可减轻或消失对于有胸腰椎转移的病人放射可以防止或延迟截瘫的发生
内分泌治疗
激素受体测定与乳腺癌的疗效有明确关系:①雌激素受体阳性者应用内分泌治疗的有效
率为50%~60%而阴性者有效率低于10%同时测定孕酮受体可以更正确地估计内分泌治疗
效果两者皆阳性者有效率可达77%以上受体的含量与疗效的关系是正相关含量越高治疗效
果亦越好②受体阴性的细胞常是分化较差的受体阴性的病人术后易有复发不论淋巴结有无
转移受体阴性者预后较阳性者差阳性者如有复发时常倾向于皮肤软组织或骨转移而阴性者
则倾向于内脏转移③激素受体的测定目前已用于制订术后辅助治疗的方案受体阳性者尤其
是绝经后的病例可以应用内分泌治疗作为术后的辅助治疗而绝经前或激素受体阴性者则以
辅助性化疗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