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与世界 四年级(下)(2)

天津与世界 四年级(下)(2)
天津与世界 四年级(下)(2)

第一课滔滔滦河水汩汩润津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天津地势,缺水原因。

2、了解引滦工程的好处。

3、了解引滦工程施工人员付出的艰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淡水资源的紧张,以及引滦工程的艰辛,教育他们珍爱水源,节约用水。

教学准备:

天津城区图,引滦工程路线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小资料介绍淡水资源紧缺的事实。

2、老师介绍:天津市沿海城市,由于人为破坏,加上自然气候影响,天津

从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城市,变成一个缺水城市。

二、出示天津城区图了解天津水历史

1、学生读资料。

2、对于水资源匮乏,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看图:

1、简介:引滦水利枢纽工程、正在施工的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引水隧道、整修后的黎河、渔樵水库专用输水明渠

2、重点介绍:引滦水利枢纽工程:这是国家实行南水北调的一大工程,不仅解决了我们天津缺乏淡水资源的问题,也造福了百姓。

四、学生读自己收集的资料

五、小组讨论感受并发言。

六、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天津地势,缺水原因。

2、了解引滦工程的好处。

3、了解引滦工程施工人员付出的艰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淡水资源的紧张,以及引滦工程的艰辛,教育他们珍爱水源,节约用水。

教学准备:

天津城区图,引滦工程路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知识

二、了解引滦工程的施工人员工作情况及几个激动人心的故事

1、解放军战士风餐露宿,连长唐宝为救战士,光荣牺牲。

2、唐喜良多次负伤最终牺牲在工作第一线。

3、很多解放军战士在施工中严重负伤,但仍坚持。

三、引导学生饮水思源,节约用水,出示南水北调示意图。

1、请学生代表上台,指认引滦工程路线。

2、分组讨论在工程进行中,还可能遇到什么困难?

四、在节约用水方面,打算今后怎么做?学生发表自己的决心。

五、了解海水淡化的知识。

六、教师总结。

第二课世纪危改造福人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93年以前天津市区房屋建造情况。

2、了解什么是危漏平房。

3、了解天津市危改工程及落实情况。

教学重难点:了解什么是危漏平房。了解天津市危改工程及落实情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准备:过去和现在天津房屋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现代居民小区图片,学生感受居住新景象。

1、教师介绍什么是危陋平房?

2、学生自己读书中的资料,了解危陋房屋及危害。

二、出示93年以前天津危陋平房图片:

1、河东区,和平区,河西区,红桥区,河北区,南开区及四郊五县房屋情

况。

2、学生说说自己看到图片后的感想。

三、出示危改之最小组讨论建议。

1、分小组,以为百姓造福的目的,为房改设计改造蓝图。

2、小组派代表汇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93年以前天津市区房屋建造情况。

2、了解什么是危漏平房。

3、了解天津市危改工程及落实情况。

教学重难点:了解什么是危漏平房。了解天津市危改工程及落实情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准备:过去和现在天津房屋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

二、学生出示资料:市内六区改造情况。

1、红桥区:旧貌换新颜,新居民小区数不胜数,环境幽雅。

2、河北区:人们都住上了新楼房,给生活和工作都带了了方便。

3、河东中山门:再也看不见以往的脏乱差。

4、南开区:成了天津科技产业区,华苑等地曾经无人问津,现在成了人们的热

门话题。

5、河西土城和河北区也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出示图片及资料

1、共同学习危改后住房情况。

2、让学生感受到国家领导人对百姓的关怀。改善了民生。

四、小组讨论:

1、看图片:新农民住房,会展中心,大广场,新居民小区。

2、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说说感想!

五、教师总结

第三课天津地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地铁,及地铁的方便之处。

2、对比新老天津地铁车站,感受家乡巨大变化。

3、了解天津地铁设施和路线

教学重难点:对比新老天津地铁车站,感受家乡巨大变化。了解天津地铁设施和路线

教学准备:天津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地铁。

二、教师介绍地铁及基本形式

如:单向,双向,地下,地上等形式。

三、以小组为单位。

1、先对老地铁站,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想。

2、在对比新地铁站,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想。

四、共同阅读资料。

1、了解有了地铁的好处:方便出行,节省时间,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2、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

五、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地铁,及地铁的方便之处。

2、对比新老天津地铁车站,感受家乡巨大变化。

3、了解天津地铁设施和路线

教学重难点:对比新老天津地铁车站,感受家乡巨大变化。了解天津地铁设施和路线

教学准备:天津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了解地铁的各种设施:

1、检票系统:自动检票系统,方便快捷。

2、扶梯和升降电梯(方便残疾人)

3、自动售票机:解决了人工售票耽误时间,拥堵问题。

4、地铁站台:设有安全门,带地铁停稳开门后,安全门才打开,增加了安

全度。站台观赏电视,人们等车时,也不会觉得无聊,很人性化的设计。

三、出示天津是快速轨道线路图,了解:

1、地铁一号线

2、二号线

3、三号线

4、九号线的情况

四、通过了解这些,小组讨论对家乡未来的憧憬,在指名发言。

五、小资料:世界地铁一览

六、教师总结。

第四课垃圾发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垃圾发电是什么?

2、垃圾怎样发电?是怎样处理得?

3、垃圾发电的好处。渗透环保

教学重难点:垃圾怎样发电?是怎样处理得?垃圾发电的好处。渗透环保

教学准备:资料、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资料,了解市区排放垃圾的数量。

1、教师介绍:每日排放垃圾量:七万吨

2、同学计算需要多少卡车运送

3、损时耗力,污染环境。

二、说说自己了解的垃圾处理的方法。

1、分小组想办法。

2、小组派代表汇报。

三、读书,了解处理垃圾的方法。

四、了解垃圾处理场

1、泰达环保垃圾处理厂,出示图片及资料介绍。

2、看垃圾怎样发电。

五、布置调查提纲,以组为单位完成

1、垃圾怎样发电?

2、垃圾焚烧有臭味马?

3、垃圾焚烧的有害烟气怎样处理的?

4、垃圾渗出的污水如何净化?

六、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垃圾发电是什么?

2、垃圾怎样发电?是怎样处理得?

3、垃圾发电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垃圾怎样发电?是怎样处理得?垃圾发电的好处。

教学准备:资料、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完成调查提纲,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a)垃圾怎样发电?

b)垃圾焚烧有臭味马?

c)垃圾焚烧的有害烟气怎样处理的?垃圾渗出的污水如何净化?

三、阅读垃圾处理发电的资料。

1、指名读书资料。

2、自己说说所了解的垃圾发电的指示。

3、教师补充介绍。

四、了解其他变垃圾为有用品的方法和好处,谈自己的想法。(针对环保方面

谈)

五、教师总结。

第五课污水处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污水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了解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咸阳路污水处理厂,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

厂。

3、了解什么是中水。

教学重难点:污水产生的原因及危害。了解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咸阳路污水处理厂,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了解什么是中水。

教学准备: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资料:海河投放鱼苗,防止污水

2、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

二、看书:

1、指名读:了解污水的产生与危害

2、教师补充介绍

三、出示图片及资料

1、了解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各种设施,机器和方法。

2、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各种设施,机器和方法。

四、小组讨论,针对环保问题,对污水处理厂的看法。

五、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污水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了解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咸阳路污水处理厂,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

厂。

3、了解什么是中水。

教学重难点:污水产生的原因及危害。了解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咸阳路污水处理厂,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了解什么是中水。

教学准备: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了解咸阳路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流程:处理污水的各种设施,机器和方法。

二、了解未来滨海新区建设污水处理的方案。

三、了解什么是中水及中水的用途。

四、布置作业:调查一下你家周围的水生态环境状况,写出你的感受和建议。

五、教师总结。

六课津门国术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武术。

2、了解津门杰出的武术大师“霍元甲”。

3、了解高铁静爷爷。

4、了解中华武术的种类及精神

5、了解津门武术人取得的成绩。

教学重难点:了解什么是武术。津门杰出的武术大师“霍元甲”。了解高铁静爷爷。了解中华武术的种类及精神;津门武术人取得的成绩。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说说自己对武术的了解。

2、教师介绍什么是武术!

二、共同学习武术大师“霍元甲”的事迹及精神。

1、读书读霍元甲生平资料。

2、教师介绍霍元甲打败俄国大力士经过(配图片)

3、师生结合电影电视剧,更深一步的了解霍元甲。可出示部分剧情。

三、了解现在人们如何纪念霍元甲。

1、保留霍元甲故居供参观,纪念。

2、家乡人民开展各种武术运动纪念霍元甲。

3、中国弘扬传统文化:武术,霍元甲为一代宗师。

四、了解高铁静爷爷。

1、指名读书上资料

2、教师补充。

五、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武术。

2、了解津门杰出的武术大师“霍元甲”。

3、了解高铁静爷爷。

4、了解中华武术的种类及精神

5、了解津门武术人取得的成绩。

教学重难点:了解什么是武术。津门杰出的武术大师“霍元甲”。了解高铁静爷爷。了解中华武术的种类及精神;津门武术人取得的成绩。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学生说说了解的武术种类及无数种常用兵器。

三、教师出示资料总结

四、了解津门武术人的事迹和成绩

五、出示现代人习武健身的图片资料。

六、学生表表自己的决心。

七、教师总结

第七课中国足球篮球运动从天津兴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足球篮球的起源

2、中国足球情况,及有名的球员,如于根伟.

3、天津足球的历史与现在

教学重难点:足球篮球的起源。中国足球情况,及有名的球员,如于根伟.。天津足球的历史与现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自己阐述对足球运动的了解。

2、喜欢足球运动的同学,说说为什么喜欢?

二、出示问题:

1、足球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

2、现代足球运动起源于哪个国家?

3、把现代足球引进天津的事谁?

4、天津第一支学生足球队在那所学校成立?

三、分组讨论,汇报。

四、了解天津足球队在比赛中获得冠军的过程

五、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足球篮球的起源

2、中国足球情况,及有名的球员,如于根伟.

3、天津足球的历史与现在

教学重难点:足球篮球的起源。中国足球情况,及有名的球员,如于根伟.。天津足球的历史与现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了解篮球运动

1、请学生自己阐述对篮球运动的了解。

2、喜欢篮球运动的同学,说说为什么喜欢?

3、了解天津篮球队取得的骄人成绩,及有名运动员。

4、在出国比赛前曾受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接见。

三、针对当今篮球学生谈感想,可结合美国NBA来谈。

四、教师总结

第八课奥林匹克与天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奥林匹克。

2、了解天津与奥林匹克的渊源。

3、了解张伯苓

4、了解天津的奥运工程。

5、了解天津组织的迎接奥运的各种活动

教学重难点:了解天津与奥林匹克的渊源。了解张伯苓。了解天津的奥运工程。了解天津组织的迎接奥运的各种活动。

教学准备: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谈自己了解的奥林匹克。

2、教师介绍奥林匹克,以及他与天津的渊源。

二、简介张伯苓,中国首倡奥林匹克运动的第一人。

1、学生读资料

2、教师补充

三、出示南开五虎的资料,阅读。

四、了解天津奥林匹克体育场馆及周边配套设施。

1、指名读资料。出示图。

2、了解天津组织的迎接奥运的各种活动,出示图和资料。

3、说说天津人在奥运中取得的骄人成绩。

五、教师总结。

第九课天津-神户中国友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天津神户成为友好城市的历史

2、了解日本神户。

3、了解天津与神户友好帮交情况

教学重难点:‘天津神户成为友好城市的历史。了解日本神户。了解天津与神户友好帮交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知道天津与日本的那个城市是友好城市吗?(神户)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神户。

1、了解日本神户

2、学生读神户介绍

3、教师示地图

二、了解日本和天津友好帮交的历史。

1、学生读资料,

2、教师补充。

三、出示资料、图,了解天津日本友好帮交情况。

四学生分组讨论

1、对中日友好帮交的看法。

2、谈感想。

五、教师总结。

第十课天津与亚洲地区的友好城市

教学目标:了解天津与亚洲地区的友好城市。

教学重难点:了解天津与亚洲地区的友好城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再上节课了解了天津与日本神户市友好帮交城市,那你们知道,天津与亚洲还有哪些友好城市吗?这节课就让我们逐一去了解。

二、了解天津与亚洲地区的友好国家和城市:学生读资料,教师出示地图,

图片补充讲解。

1、天津与乌兰巴托

2、天津与日本

3、天津与土耳其

4、天津与韩国。

三、教师总结。

四年级《天津与世界》下册教案

第一课滔滔滦河水汩汩润津门 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天津是个缺水的城市,了解造成缺水的原因,了解缺水给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带来的困难,知道建设引滦入津工程的起因和建设艰巨的引滦入津工程的项目内容及困难,知道引滦入津中发生的动人故事及引滦入津工程给天津人民带来的效益及好处,并通过初步了解只有南水北调及海水淡化等种种措施才能解决天津缺水的问题。 二、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能力,通过体验、感受、访问、调查等提高学习能力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通过本课的学习,充分感受缺水的困难及引滦入津的滦河水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珍惜水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内容: 1.我国是全球13各人均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之一,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各国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 2.天津是个缺水的城市。 3.介绍天津的地理位置。 4.1971-1981年天津严重缺水,老百姓用水量受限。 5.1981年5月15日,国务院在津召开天津用水会议,确定滦河水上游修建潘家口水库,保证天津用水,并同意天津提出的引滦入津北

线方案。 6.引滦入津工程最主要的项目包括引滦入津隧道、黎河整治工程。7.1983年9月11日,滦河水流入津门。 8.引滦入津工程中涌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创造了永远值得人们赞美和难忘的引滦精神。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引滦入津的故事。 教学反思: 我们不但要珍惜水、节约水,要建设一座节水型城市,而且要开拓创新,科学用水,不仅充分实施开发利用中水,而且要积极开发海水淡化,为早日实现天津成为节水型城市而努力。 第二课世纪危改造福人民 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天津危改之前的居民居住状况及给生活带来的种种困难,知道天津世纪危改工程之浩大、艰巨以及危改给天津人民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变化。 二、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参观、交流、访问、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交往能力。 三、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党对家乡的热爱,体会人定胜天的道理和精神所在,培养对家乡的自豪感。 结构图:

天津与世界_四年级(下)

第一课滔滔滦河水汩汩润津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天津地势,缺水原因。 2、了解引滦工程的好处。 3、了解引滦工程施工人员付出的艰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淡水资源的紧张,以及引滦工程的艰辛,教育他们珍爱水源,节约用水。 教学准备: 天津城区图,引滦工程路线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小资料介绍淡水资源紧缺的事实。 2、老师介绍:天津市沿海城市,由于人为破坏,加上自然气候影响,天津 从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城市,变成一个缺水城市。 二、出示天津城区图了解天津水历史 1、学生读资料。 2、对于水资源匮乏,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看图: 1、简介:引滦水利枢纽工程、正在施工的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引水隧道、整修后的黎河、渔樵水库专用输水明渠 2、重点介绍:引滦水利枢纽工程:这是国家实行南水北调的一大工程,不仅解决了我们天津缺乏淡水资源的问题,也造福了百姓。 四、学生读自己收集的资料 五、小组讨论感受并发言。 六、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天津地势,缺水原因。 2、了解引滦工程的好处。 3、了解引滦工程施工人员付出的艰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淡水资源的紧张,以及引滦工程的艰辛,教育他们珍爱水源,节约用水。 教学准备: 天津城区图,引滦工程路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知识 二、了解引滦工程的施工人员工作情况及几个激动人心的故事

1、解放军战士风餐露宿,连长唐宝为救战士,光荣牺牲。 2、唐喜良多次负伤最终牺牲在工作第一线。 3、很多解放军战士在施工中严重负伤,但仍坚持。 三、引导学生饮水思源,节约用水,出示南水北调示意图。 1、请学生代表上台,指认引滦工程路线。 2、分组讨论在工程进行中,还可能遇到什么困难? 四、在节约用水方面,打算今后怎么做?学生发表自己的决心。 五、了解海水淡化的知识。 六、教师总结。 第二课世纪危改造福人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93年以前天津市区房屋建造情况。 2、了解什么是危漏平房。 3、了解天津市危改工程及落实情况。 教学重难点:了解什么是危漏平房。了解天津市危改工程及落实情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准备:过去和现在天津房屋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现代居民小区图片,学生感受居住新景象。 1、教师介绍什么是危陋平房? 2、学生自己读书中的资料,了解危陋房屋及危害。 二、出示93年以前天津危陋平房图片: 1、河东区,和平区,河西区,红桥区,河北区,南开区及四郊五县房屋情 况。 2、学生说说自己看到图片后的感想。 三、出示危改之最小组讨论建议。 1、分小组,以为百姓造福的目的,为房改设计改造蓝图。 2、小组派代表汇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93年以前天津市区房屋建造情况。 2、了解什么是危漏平房。 3、了解天津市危改工程及落实情况。 教学重难点:了解什么是危漏平房。了解天津市危改工程及落实情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准备:过去和现在天津房屋图片

四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全

第一课血染大沽口炮台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天津大沽口炮台遗址的位置,直到大沽口炮台遗址背后的沧桑历史,并通过了解历史感悟到“国富才能兵强”的道理。 2、通过本课的学习,应当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大沽口炮台遗址存在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在诉说着一段屈辱的历史,也在讴歌着伟大的中国人民,从古至今不屈不挠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 3、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立自强的民族上进心。从而使学生产生发奋学习,报效祖国,富国强民,为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学习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天津大沽口炮台遗址的位置,直到大沽口炮台遗址背后的沧桑历史,并通过了解历史感悟到“国富才能兵强”的道理。 教学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应当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大沽口炮台遗址存在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在诉说着一段屈辱的历史,也在讴歌着伟大的中国人民,从古至今不屈不挠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 教法:讲授法、谈话法 学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课件 课堂类型:新授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出示大沽口炮台图片导入新课(设计意图:有的同学还没有去过大沽口炮台,直观了解大沽口炮台的样子。) 2、讲授新课:讲述大沽口炮台的发生发展,讲述四次为让炮台进行的战役,一直到最后被迫拆毁。大沽口炮台被攻破后,先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教师应该补充一些。或者让学生查找这方面的资料。四次大沽口之战除了第二次获得胜利外,其他均以失败告终。1901 年第四次大沽口炮台失守《辛丑条约》签订后,大沽口炮台被全部拆毁。战役的失败,大沽口炮台的最后被迫拆毁并不能抹煞

天津与世界(四年级下)教案带反思

芦台镇第四小学 教案 2016-2017年度第二学期 年级:四年级 学科:天津与世界 教师:马田田

第一课滔滔滦河水汩汩润津门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津是个缺水城市,了解缺水的原因,了解缺水给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带来的困难。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充分感受缺水的困难及引滦入津的滦河水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了解缺水的原因,了解缺水给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带来的困难。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对比法 教学手段和教具:引滦入津相关资料。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图所感受“一男孩用自来水冲脚”。你想到些什么? 二、对天津缺水情况的了解 1、自己读海爷爷于津津的对话。 2、指名分别读具体介绍。 3、教师适当进行补充介绍。 4、观看一些反映缺水的图片。 三、了解天津引滦入津工程。 1、小组一起欣赏图片、照片,阅读介绍。 2、指名读介绍。 3、观看一些扩展引滦入津的图片。 四、“引滦入津”给人们带来福音 1、自己看统计表和图片,阅读相关的介绍。 2、指名读。 3、教师补充介绍。 作业布置:学生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课后小结:天津是个缺水的城市,我们要节约用水。 课后反思:学生们通过本节活动,了解了天津水资源的现状,知道要节约用水。

第二课世纪危改造福人民 教学目标: 1、了解天津危改之前的居民居住状况及给生活带来的种种困难,知道天津世纪危改工程浩大,艰巨以及危改给津城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变化。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党对家乡的热爱,体会人定胜天的道理和精神所在,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知道天津世纪危改工程浩大,艰巨以及危改给津城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变化。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对比法教学手段和教具:天津世纪危改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看图片说感受。“新住宅小区”。你想到些什么。 二、了解危改前津城居民住房的情况 1、自己看图片,读海爷爷于津津的对话。 2、指名分别读具体介绍。 3、教师适当进行补充介绍。 4、补充一些危改前的图片。 5、指名说由此给人们带来的不便。 三、了解危改的实施 1、小组一起欣赏图片、照片,阅读介绍。 2、指名读介绍。 3、观看一些危改的图片。 4、指名说一说的感受。 四、“世纪危改”给人们带来福音 1、自己看图片,阅读相关的介绍。 2、指名读。 3、教师补充介绍。 作业布置:学生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课后小结:天津世纪危改工程浩大、艰巨,危改给津城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许多好处和变化。 课后反思:学生们通过本科的学习了解到原来我们在幸福生活的背后还有如此艰辛的故事,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四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完整版

四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第一课血染大沽口炮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天津大沽口炮台遗址的位置,知道大沽口炮台遗址背后的沧桑历 史,感悟到“国富才能兵强,兵强才能国安”的道理。 2、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大沽口炮台遗址存在的意义,不仅在诉说着一段屈辱的历 史,也在讴歌着伟大的中国人民,从古至今不屈不饶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的 民族精神。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独立自强的民族上进心,从而使学生产生发奋学 习,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学习的动力。 【教学重点】 知道天津大沽口炮台遗址的位置,知道大沽口炮台遗址背后的沧桑历史,感 悟到“国富才能兵强,兵强才能国安”的道理;充分感受到大沽口炮台遗址存在 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独立自强的民族上进心。 【教学准备】 大沽口炮台的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从明朝开始就已经将大沽口炮台作为海防要地了,从嘉庆——道光——咸 丰——光绪,炮台数量就逐渐增多,修筑炮台时力求坚固,(结合大沽口炮台的 图片及书上资料)虽然如此重视,“大沽口炮台为什么那样的不堪一击,”这背 后说明了什么呢? 二、了解不平等条约 1、师: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先后四次侵入大沽口,侵略者从这里攻占天津,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 的条约是什么? 2、多媒体展示1958年5月英法联军在大沽口炮台登陆的情景及图片。(让学生 一起体会,那种被侵略的屈辱感受) 3、师:看完后,你们的心情现在还平静吗?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电影及英军带兵司令的图片。 4、1859年,第二次战役中,英法联军再次攻击大沽口炮台时,他们以失败告终。从这次战役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大屏幕出示英法军队的死伤人数及图片) 5、师:出示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塘后的图片和失守后的大沽口炮台图片,谁知道这次英法军队入侵的策略是什么? 6、师:在这次战役中,我国哪位将士坚守炮台,顽强抵抗,最后,寡不敌众、以身殉国了。 7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后,攻进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大沽口炮台全部被拆毁。 8、师:因此,我国也逐渐地由封建社会论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教学反思】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亲眼目睹了四次战役,拉近了学生于课文的距离。让学生自己讲述着四大战役,及谈论自己的感受。整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适当引导,从而使学生很轻松地牢记历史。第二课爱国将领聂士成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应当使学生知道,清朝将领聂士成是一位爱国将领,他一生收复台湾,抗击日

五年级下册天津与世界

第一课中国大学堂首家看北洋 教学目标: 一、知道天津大学的前身是北洋大学,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 二、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通过访问、调查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天津大学的热爱,对家乡及家乡人民的深厚情感,增强对家乡天津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 1、通过津津的话和天津大学校门、教学主楼、北洋大学堂纪念建筑和中国第一张大学毕业文凭的照片,主要介绍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 2、通过盛宣怀的照片和一段课文主要介绍北洋大学是如何诞生的。 3、通过四段课文和有关北洋大学有关实验室、图书馆和实验仪器的照片,主要介绍北洋大学的办学宗旨、开办学校时间、办学模式、专业及课程设置、师资结构等。 4、通过四段课文和丁家立的照片和资料,以及在西沽武库废址上重建的北洋大学堂照片和相关两幅图画及小统计,主要介绍北洋大学生的首任总教习丁家立的办学经历以及丁家立北洋大学总教习时所经历的三个故事,说明丁家立对北洋大学的贡献。 5、通过北洋大学校歌歌词及北洋大学的校训和哪吒的话,主要介绍北洋大学的办学主张。 6、通过海爷爷的话和相关课文驻及赵天林、张太雷、马寅初、王宠惠、茅以升、吴自良等到人物的照片,主要介绍北洋大学为祖国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7、通过津津和天津大学老师对话和天津大学校园照片、校徽图案,主要介绍由北洋大学到天津大学的变迁,介绍今日天津大学的办学规模和知名度以及天津大学的发展前景。 第二课驰名中外的南开 教学目标: 一、知道南开是中国近现代民办教育的典范,知道“南开”系列学校包括南开小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重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知道严范孙、张伯岭的办学主格和创办“南开”的历程;知道“南开”学校的办学宗旨、校歌、校训、教育思想和办学成就及培养人才

天津与世界四年级下册教案

天津与世界

第一课滔滔滦河水汩汩润津门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津是个缺水城市,了解缺水的原因,了解缺水给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带来的困难。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充分感受缺水的困难及引滦入津的滦河水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了解缺水的原因,了解缺水给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带来的困难。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对比法 教学手段和教具:引滦入津相关资料。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图所感受“一男孩用自来水冲脚”。你想到些什么? 二、对天津缺水情况的了解 1、自己读海爷爷于津津的对话。 2、指名分别读具体介绍。 3、教师适当进行补充介绍。 4、观看一些反映缺水的图片。 三、了解天津引滦入津工程。 1、小组一起欣赏图片、照片,阅读介绍。 2、指名读介绍。 3、观看一些扩展引滦入津的图片。 四、“引滦入津”给人们带来福音 1、自己看统计表和图片,阅读相关的介绍。 2、指名读。 3、教师补充介绍。 作业布置:学生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课后小结:天津是个缺水的城市,我们要节约用水。 课后反思:

第二课世纪危改造福人民 教学目标: 1、了解天津危改之前的居民居住状况及给生活带来的种种困难,知道天津世纪危改工程浩大,艰巨以及危改给津城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变化。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党对家乡的热爱,体会人定胜天的道理和精神所在,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知道天津世纪危改工程浩大,艰巨以及危改给津城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变化。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对比法 教学手段和教具:天津世纪危改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看图片说感受。“新住宅小区”。你想到些什么。 二、了解危改前津城居民住房的情况 1、自己看图片,读海爷爷于津津的对话。 2、指名分别读具体介绍。 3、教师适当进行补充介绍。 4、补充一些危改前的图片。 5、指名说由此给人们带来的不便。 三、了解危改的实施 1、小组一起欣赏图片、照片,阅读介绍。 2、指名读介绍。 3、观看一些危改的图片。 4、指名说一说的感受。 四、“世纪危改”给人们带来福音 1、自己看图片,阅读相关的介绍。 2、指名读。 3、教师补充介绍。 作业布置:学生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课后小结:天津世纪危改工程浩大、艰巨,危改给津城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许多好处和变化。

天津与世界优秀教案上(1-10)

天津与世界三年级(上)

备课人:刘雅娴 何静 郭朝霞

第一课我们的家乡——天津 教学目标: 通过对天津的地理位置、区县组成、名胜古迹等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产生“我是天津人”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天津是我们的家乡。天津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中国北方经济中心,是美丽繁华世界闻名的大都市。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个美丽的城市——我们的家乡“天津”。 二、认识天津 1、天津的地理位置:游戏“找天津” 2、天津的区县组成:小知识“话说区名” 三、了解天津 1、小组交流汇报 把课前收集家乡的风景名胜的图片和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2、推荐组内交流最佳的同学在全班进行汇报,介绍天津的风景名胜 周恩来故居 位于南开区二纬路南开中学内的周恩来纪念馆,以十分丰富的展品展示了周恩来青少年时期学习、生活和投身革命的历史,是较为翔实的周恩来青年时代史料纪念馆。 古文化街 天津古文化街位于海河之畔,全长600多米。街上有天后宫等古建筑,天后宫是我国北方罕见的“妈祖庙”,是天津人祭海的地方。古文化街上有一百多家店铺,全部是仿清建筑,经销各式各样的文物、工艺品、笔墨纸砚和其它文化用品。其中最著名的有泥人张彩塑、杨柳青年画等。

广东会馆 天津广东会馆现为天津戏剧博物馆,地处南开区南门内大街。广东会馆的建筑非常精美,是天津乃至全国同类建筑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广东会馆的主建筑是戏楼,设计和建造得非常精巧,梅兰芳当年曾在此演出过。 独乐寺 独乐寺位于天津蓟县城西门内。始建于唐代,寺内的观音阁和山门重建于辽统和二年,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相传这里是唐朝“安史之乱”安禄山反叛起兵之地。因安禄山喜独乐,不愿与天下人同乐,故此起名叫“独乐寺”。 盘山 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天津市蓟县西北15公里处,又因她雄踞北京之东,故有“京东第一山”之誉。相传东汉末年,名士田畴不受献帝封赏,隐居于此,因此人称田盘山,简称盘山。盘山风光秀美,以“上盘之松、下盘之水”闻名,奇石、怪松和清澈的泉水吸引众多游客。乾隆游后感叹道:“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 四、比比谁的知识多。 介绍自己了解的天津最美丽的地方。如: 著名学府:天津大学、南开大学、耀华中学 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天津自然博物馆、天津科技馆、周邓纪念馆 五、总结 天津正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希望同学们用你们的知识和双手把 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丽!

四年级下册《天津与世界》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度下册《天津与世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天津与世界》是一本地方性教材,以介绍天津、初步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民风民俗、家乡与世界的关系等知识作为贯穿主线,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园环境、民风民俗等社会人文知识,将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和爱国主义教育,市情、国情教育,地理、历史、文化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等有机融合,加深对家乡和国家的认识,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和情感,为加快学生社会化进程,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形成基本的价值观,成长为具有参与现代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们通过学习已经对天津的家园环境、民风民情等社会人文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本学期继续让学生加深对家乡和国家的认识,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和情感,为加快学生社会化进程,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形成基本的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以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出发,突出地方特色,为天津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努力发掘学生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教育价值,发现和利用潜在学生生活中的、对其现实和未来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的教育资源;努力发展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技能,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并为他们有信心面对未来生活奠定基础。 2.以乡情教育为主线,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家乡、看待家乡与世界的联系,塑造儿童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以介绍天津、初步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民风民俗、家乡与世界的关系等知识作为贯穿主线,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按照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需要,重视道德行为的形成,力求把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渗透在学生喜欢的、能够理解的教材和活动中,就有关天津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问题,通过来自学生生活的素材引导学生生活的价值取向,以学生的生活作为品德教育的主要载体,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之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3.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通过恰当合理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日益深入,小学教育必须着眼培养儿童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高度重视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培养其对整个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的积极情感和负责的态度,发展其自我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所安排活动具有可操作性,使教与学、知识与实践产生良好的互动,有利于实现活动式、

(完整版)五年级下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第一课xx大学堂首家看xx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津大学的前身是北洋大学,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了解北洋大学的办学起因和办学宗旨;了解北洋大学的来历和建校时间;了解北洋大学的办学特色、学科设置、校训、校歌;了解北洋大学的总教习;了解北洋大学当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及留学生的情况。了解北洋大学的变迁。 知道北洋大学为中国培养了血多高级专门人才,为我国采矿、冶金、石油工业、纺织、化工、航空、电机技术的创建,为机械、水利、土木工程的开拓做出了重大贡献。初步了解天津大学的发展和现状。 2.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通过访问、调查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天津大学的热爱,对家乡及家乡人民的深厚感情,增强对家乡天津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天津大学的前身是北洋大学,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 2.教学难点:了解北洋大学的办学起因和办学宗旨;了解北洋大学的来历和建校时间;了解北洋大学的办学特色、学科设置、校训、校歌;了解北洋大学的总教习;了解北洋大学当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及留学生的情况。了解北洋大学的变迁。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相关资料、图片、照片和故事,并为参加教学活动做好准备。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津津的话和天津大学校门、教学主楼、北洋大学堂纪念建筑和中国第一张大学毕业文凭的照片,主要介绍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

学是中国第一所大学。2.通过盛宣怀的照片和一段课文主要介绍北洋大学是如何诞生的。 3.通过四段课文和有关北洋大学有关实验室、图书馆和实验仪器的照片,主要介绍北洋大学的办学宗旨,开办学校时间、办学模式、专业及课程设置、师资结构等。 4.通过四段课文和丁家立的照片和资料,以及在西沽武库废址上重建的北洋大学堂照片和相关两幅图画及小统计,主要介绍北洋大学的首任总教习丁家立的办学经历以及丁家立任北洋大学总教习时所经历的三个故事,说明丁家立对北洋大学的贡献。 5.通过北洋大学校歌歌词及北洋大学的校训和哪吒的话,主要介绍北洋大学的办学主张。 6.通过海爷爷的话和相关课文以及赵天麟、张太雷、马寅初、王宠惠、茅以升、吴自良等人物的照片,主要介绍北洋大学为祖国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7.通过津津和天津大学教师对话和天津大学校园照片、校徽图案,主要介绍由北洋大学到天津大学的变迁,介绍今日天津大学的办学规模和知名度以及天津大学的发展前程。 8.教师随机小结 课后反思: 第二课驰名中外的xx 教学目标 1.知道南开是中国近现代民办教育的典范;知道“南开”系列学校包括南开小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重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知道严范孙、张伯苓的办学主张和创办“南开”的历程;知道“南开”学校的办学宗旨、校歌、校训、教育思想和办学成就及培养人才的情况;知道“南开”的新貌和声誉,尤其是南开大学牵手世界的情况;知道人们对严范孙和张伯苓的评价;知道南开是驰名中

三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三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第一课我们的家乡——天津【教学目标】1、知道天津的物理位置,知道天津是首都的门户,知道天津的面积,知道天津的 18 个区县的名称。2、知道天津一些著名设施所在地。3、知道自己所在区县的位置,了解自己所在区县最令人引以为豪的地方。4、通过学习交流,激发学生作为天津人的自豪感,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描述风景区的特点。【教学准备】 1、学生通过观察、上网、查阅书籍、向亲人或朋友询问等办法了解宝坻的风光。 2、学生举办“家乡美景照片展”。由同学组织收集照片、布置照片展板。 3、教师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媒体激情,情感共鸣1、师:同学们,上次课我们了解了家乡天津的地理位置,知道天津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将了解我们家乡宝坻的美丽风光。我知道,在课余时间同学们都带着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和了解了家乡的风光,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展现家乡的美,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家乡,去(师生同读课题)夸夸咱们宝坻好风光。同学们,快把你们的作品展示出来吧~2、学生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并迫不及待的和同学交流。教师相机梳理、归纳。3、播放课件:歌曲 、师: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谁不说俺家乡好》4 怎样一个地方,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家乡美丽的画卷中。二、家乡采风,酝酿情感(一)展示作品1、师:同学们,请你们再次认真交流、讨论、选一件你们认为最棒的作品,向全班同学展示。2、启发谈话:现在就把你知道的家乡美景介绍给同学们,让我们轮流当小导游~带大家一起畅游家乡 (拿出自己的旅游照片,配上简单的风景3、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

天津与世界三年级下册教案及反思DOC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天津与世界三年级下册 葛士玮

第一课天津的后花园——蓟县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自主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并通过交流了解蓟县的悠久历史和风景名胜,激发学生爱蓟县、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天津蓟县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谁去过蓟县?看到了什么?吃到了什么?(生自由发言)蓟县历史悠久,你们现在长大了,咱们故地重游,相信你们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阅读“小资料” 蓟县,古称渔阳,春秋时期称为无终子国,战国称无终邑,秦代属右北平郡,唐朝设蓟州,民国二年改称蓟县。解放后,属河北省辖县1973年9月划归天津市,相延至今。蓟县位于天津市最北部,地处京、津、唐、承四市之腹心,全县总面积1470平方公里,辖41个乡镇、949个行政村,总人口78万。 蓟县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是天津市唯一的半山区县,也是天津市的“后花园”,有山有水,有平原有洼地,土壤肥沃,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气候宜人,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县和全国首家绿色食品示范区,对于发展无污染、高品质、高效益的种养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等极为有利。同时,蓟县境内自然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现已形成盘山风景、黄崖关长城,翠屏湖度假、县城古文物、中上元古界标准地层剖面和八仙山原始次生林自然保护区等六大旅游景区。其中,盘山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八仙山和中上远古界标准地层剖面分别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县城内还有国家重点保护的千年古刹——独乐寺和白塔寺、鼓楼、文庙、公输子庙、关帝庙、城隍庙、天仙宫等文物古迹,发展旅游业前景广阔。 三、小组交流,汇报学习 1、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关于蓟县的图片和资料。 2、推荐组内交流最佳的同学在全班进行汇报,介绍风景名胜和土特产。 盘山:盘山坐落在蓟县官庄镇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自然山水与名胜古迹并著的旅游胜地。盘山始记于汉,兴于唐,极盛于清。历史上建有72

三年级天津与世界

三年级下册天津与世界教学计划 一、教学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分析: 三年级共有2个平行班,一班学生为36名,二班为35名。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 2、教材分析: 《天津与世界》是一本地方性教材,介绍天津的家园环境、民风民情等社会人文知识,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让学生加深对家乡和国家的认识,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和情感,为加快学生社会化进程,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形成基本的价值观。 二、教学指导思想 通过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园环境、民风民俗等社会人文知识,将热爱生 活、热爱家乡和爱国主义教育,市情、国情教育,地理、历史、文化教育和人文 素质的培养等有机融合,加深对家乡和国家的认识,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知识、经 验、能力和情感,为加快学生社会化进程,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其 形成基本的价值观,成长为具有参与现代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 础。 三、教学目标 1、以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出发,突出地方特色,为天津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努力发掘学生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教育价值,发现和利用潜在学生生活中的、对其现实和未来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的教育资源;努力发展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技能,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并为他们有信心面对未来生活奠定基础。 2、以乡情教育为主线,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家乡、看待家乡与世界的联系,塑造儿童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以介绍天津、初步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民风民俗、家乡与世界的关系等知识作为贯穿主线,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按照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努力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需要,重视道德行为的形成,力求把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渗透在学生

天津与世界(四下)

与世界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 1.知道引滦入津中发生的动人故事及引滦入津工程给人带来的效益. 2.了解危改之前的居民居住状况及给生活带来的种种困难,知道世纪危改工程浩大,艰巨以及危改 给津城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变化。 3.知道地铁发展速度很快,地铁的发展给整个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4.了解过去垃圾处理靠填埋,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对空气、土壤、水源等生态环境造成 污染,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现在运用科技手段用垃圾发电。 5.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污水处理的重要性。 6.知道国术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在具有悠久历史。了解津门国术的发展。了解津门武术大师霍元 甲的故事,学习他爱国习武的精神;了解津门现代武术的发展,学习武术健儿刻苦练功,为国争光的故事。 7.知道足篮球运动的起源,了解足篮球运动是从走向全国的历史。 8.使学生知道奥运五环的含义;知道奥林匹克与的情缘。 9.了解西方国家习惯将友好城市称为“姐妹城市”或“双胞胎城市”,中文习惯称为“友好城市”。 了解世界上第一对国际友好城市的来历。 10.知道与亚洲地区的友好城市工作开始于1973年。了解先后与亚洲6个国家8个城市缔结了友好城 市关系。 11.将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和爱国主义教育,市情、国情教育,地理、历史、文化解教育等有机融合, 从而加深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认识。 12.了的发展变化与世界文明、人类进步事业息息相关。 13.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和情感,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价值 观,成为具有参与现代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电子备课教案

电子备课教案

电子备课教案主备教师:备课教师:

四年级《天津与世界》教学计划

刘上道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四年级学科天津与世界任课教师石婧 一、情况分析 《天津与世界》是一本地方性教材,学生们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对天津的家园环境、民风民情等社会人文知识,将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和爱国主义教育,市情、国情教育,地理、历史、文化教育和人文素质等有一定的了解,本学期继续让学生加深对家乡和国家的认识,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和情感,为加快学生社会化进程,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形成基本的价值观。 二、指导思想 通过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园环境、民风民俗等社会人文知识,将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和爱国主义教育,市情、国情教育,地理、历史、文化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等有机融合,加深对家乡和国家的认识,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和情感,为加快学生社会化进程,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形成基本的价值观,成长为具有参与现代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以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出发,突出地方特色,为天津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努力发掘学生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教育价值,发现和利用潜在学生生活中的、对其现实和未来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的教育资源;努力发展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技能,使学生

尽快地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并为他们有信心面对未来生活奠定基础。 2.以乡情教育为主线,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家乡、看待家乡与世界的联系,塑造儿童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以介绍天津、初步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民风民俗、家乡与世界的关系等知识作为贯穿主线,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按照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需要,重视道德行为的形成,力求把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渗透在学生喜欢的、能够理解的教材和活动中,就有关天津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问题,通过来自学生生活的素材引导学生生活的价值取向,以学生的生活作为品德教育的主要载体,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之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3.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通过恰当合理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日益深入,小学教育必须着眼培养儿童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高度重视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培养其对整个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的积极情感和负责的态度,发展其自我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所安排活动具有可操作性,使教与学、知识与实践产生良好的互动,有利于实现活动式、合作式、探究式和反思式学习。同时,为了帮助儿童“学会学习”,尊重儿童的情感体验、

08-09天津与世界四年级下册教案

08-09天津与世界四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课滔滔滦河水汩汩润津门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津是个缺水城市,了解缺水的原因,了解缺水给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带来的困难。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充分感受缺水的困难及引滦入津的滦河水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了解缺水的原因,了解缺水给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带来的困难。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对比法 教学手段和教具:引滦入津相关资料。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图所感受“一男孩用自来水冲脚”。你想到些什么? 二、对天津缺水情况的了解 1、自己读海爷爷于津津的对话。 2、指名分别读具体介绍。 3、教师适当进行补充介绍。 4、观看一些反映缺水的图片。 三、了解天津引滦入津工程。 1、小组一起欣赏图片、照片,阅读介绍。 2、指名读介绍。 3、观看一些扩展引滦入津的图片。 四、“引滦入津”给人们带来福音 1、自己看统计表和图片,阅读相关的介绍。 2、指名读。 3、教师补充介绍。 作业布置:学生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课后小结:天津是个缺水的城市,我们要节约用水。 课后反思:

第二课世纪危改造福人民 教学目标: 1、了解天津危改之前的居民居住状况及给生活带来的种种困难,知道天津世纪危改工程浩大,艰巨以及危改给津城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变化。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党对家乡的热爱,体会人定胜天的道理和精神所在,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知道天津世纪危改工程浩大,艰巨以及危改给津城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变化。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对比法 教学手段和教具:天津世纪危改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看图片说感受。“新住宅小区”。你想到些什么。 二、了解危改前津城居民住房的情况 1、自己看图片,读海爷爷于津津的对话。 2、指名分别读具体介绍。 3、教师适当进行补充介绍。 4、补充一些危改前的图片。 5、指名说由此给人们带来的不便。 三、了解危改的实施 1、小组一起欣赏图片、照片,阅读介绍。 2、指名读介绍。 3、观看一些危改的图片。 4、指名说一说的感受。 四、“世纪危改”给人们带来福音 1、自己看图片,阅读相关的介绍。 2、指名读。 3、教师补充介绍。 作业布置:学生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课后小结:天津世纪危改工程浩大、艰巨,危改给津城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许多好处和变化。

四年级天津与世界上册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班级:四年级学科:天津与世界教师:孟亚男日期:2014年9月 基 本 情 况 《天津与世界》是一本地方性教材,本学期让学生加深对家乡和国家的认识,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和情感,为加快学生社会化进程,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形成基本的价值观。本学期将“围绕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展开教学。 教 学 内 容 血染大沽口炮台;爱国将领聂士成;吕祖堂与义和团;租界与小洋楼;震惊中外的老西开事件;大龙邮票与天津邮政;中国铁路从这里起步;犹太人在天津;利顺德与起士林;法国有条天津街 教 学 目 标 1、通过使学生知道天津大沽口炮台遗址的位置,直到大沽口炮台遗址背后的沧桑历史,并通过了解历史感悟到“国富才能兵强”的道理。 2、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立自强的民族上进心。从而使学生产生发奋学习,报效祖国,富国强民,为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学习的动力。 3、知道天津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了解义和团浴血津门打击侵略者的英勇事迹。 4、学习先辈敢于同外来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爱国主义精神,从小培养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热爱家乡、热爱祖同的强烈情感。 5、观赏天津不同建筑风格的小洋楼,知道天津的小洋楼是天津的特色,是天津的一大景观;了解五大道,意式风情区,知道这是天津小洋楼集中的地方;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保存资料的能力;了解独具特色的天津建筑风格,激发学生更加热爱的天津的情感。 了解天津邮政的历史,知道天津是中国近代邮政的发源地.。 7、了解中国以及世界铁路发展史展史。 8、初步了解法国“天津街”的由来。 9、知道世界各国人民应当相互支持,共同反对侵略战争。

【K12学习】四年级下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四年级下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教学设计手册 ~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天津与世界 教师姓名王颖 任教年级四年级 1 全册教材分析 1.以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出发,突出地方特色,为天津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努力发掘学生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教育价值,发现和利用潜在学生生活中的、对其现实和未来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的教育资源;努力发展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技能,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并为他们有信心面对未来生活奠定基础。 2.以乡情教育为主线,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家乡、看待家乡与世界的联系,塑造儿童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以介绍天津、初步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民风民俗、家乡与世界的关系等知识作为贯穿主线,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按照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需要,重视道德行为的形成,力求把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

教育渗透在学生喜欢的、能够理解的教材和活动中,就有关天津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问题,通过来自学生生活的素材引导学生生活的价值取向,以学生的生活作为品德教育的主要载体,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之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3.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通过恰当合理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学习。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日益深入,小学教育必须着眼培养儿童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高度重视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培养其对整个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的积极情感和负责的态度,发展其自我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所安排活动具有可操作性,使教与学、知识与实践产生良好的互动,有利于实现活动式、合作式、探究式和反思式学习。同时,为了帮助儿童“学会学习”,尊重儿童的情感体验、自主参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重视儿童的兴趣,支持儿童以他们自己喜欢的、擅长的方式去创造性地学习。 1.在知识习得层面,以历史事件发展为主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突出战役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家乡的发展变化等历史、社会、人文知识,使学生加深对家乡和祖国的认识,了解天津的发展变化和天津人的爱国精神。 2.在方法层面,强调运用事件的时间、地点、经过及历史意义为学习线索对学段目标学期目标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努力发现和利用潜在学生生活中的、对其现实和未来解读的发展均有

六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六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小淀小学 第一课、李大钊在天津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生平事迹。 学习重点:让学生了解李大钊在天津的工作学习。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搜集整理学习资料,向李大钊学习。 教学过程: 1、李大钊的介绍 李大钊──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他最早在天津宣传马克思主义,号召革命青年投身到革命洪流之中,天津留下了他从事革命活动的足迹。 2、北洋法政专门学堂 (1)介绍李大钊在天津上学时的北洋法政专门学堂。 (2)介绍李大钊主编的《言治》杂志。 3、李大钊与“十月革命” 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4、“五四”运动中,李大钊亲自来天津指导革命斗争。 李大钊组织成立了“新生社”,创办了《新生》杂志。 1920年10月,在李大钊的帮助下,在天津建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张大雷任书记。 5、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继续引领天津 的革命活动。

1921年9月,李大钊指导成立工人工余补习学校,宣传马克思主义。 板书:李大钊在天津 李大钊的介绍 北洋法政专门学堂 社会主义青年团 李大钊与“十月革命 反思:李大钊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他亲自指导天津的革命斗争,为天津的革命活动起到了引领作用。 第二课、周恩来与觉悟社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周恩来与觉悟社。 学习重点:让学生了解周恩来在天津的学习工作情况以及他所创 建的觉悟社。 学习难点:让学生了解周恩来在天津的学习工作。 教学过程: 1、南开学校与周恩来 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周恩来1913年到1917年学习在天津南开学校学习。 2、“觉悟社”的成立 1919年9月16日,是天津五四运动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天。天津爱国学生的进步团体──“觉悟社”成立了。 觉悟:爱国、民主、科学、创新的精神。 觉悟社任务:反帝反封建,灌输世界新思潮。 觉悟社宗旨:本着“革心”“革新”的精神,求大家的“自觉”“自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