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学伴随学生走向成功

合集下载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方法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其学业成绩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可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自觉进行学习的重要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材选择,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引导学生参观展览、实地考察等亲身体验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让他们既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又能培养自学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学习方法的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各种学习方法的特点和运用方式。

例如,教授学习笔记的技巧、整理学习材料的方法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督促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和时间安排,培养他们良好的时间管理和学习规划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互相学习和帮助他人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探究、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集体中相互学习和交流。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建立学习小组,相互检查和评价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反思能力的提高。

四、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学生的自学能力离不开良好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电子资源等,丰富学生学习的渠道和内容。

同时,教师还应提供有效的指导,包括学习上的问题解答、学习方法的指导等。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自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讨会,让他们分享学习心得和方法。

五、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是学生自学的重要能力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思考,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鼓励学生反思和总结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应有反思和总结的环节。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和反思,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

结语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是教师教学的关键任务之一。

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开启成功之路

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开启成功之路

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开启成功之路自学能力是指个体在没有外界指导和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自学能力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对个人的发展和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以开启他们的成功之路。

一、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和求知欲是自学能力的基础。

从小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家长可以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如图书、科学实验器材、艺术材料等,引导孩子主动探索和学习。

同时,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寻找答案,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是必不可少的。

家长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空间,让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

此外,家长还可以为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如图书、电子资料、学习工具等,让孩子能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并进行深入学习。

三、培养孩子的学习方法和技能自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习方法和技能的培养。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如制定学习计划、整理学习资料、归纳总结等。

同时,家长还可以教授孩子一些学习技巧,如阅读理解、记忆技巧、思维导图等,帮助他们更高效地进行学习。

此外,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进行学习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四、鼓励孩子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是培养孩子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同时,家长还可以提供一些学习建议和指导,帮助孩子确定学习目标和方向。

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孩子可以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提高自学能力。

五、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学习机会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学习机会是培养孩子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自主学习的活动,如读书俱乐部、科学实验小组等。

有效自学方法助力高中生成功

有效自学方法助力高中生成功

有效自学方法助力高中生成功高中生在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

有效的自学方法,犹如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帮助他们实现学业上的成功。

首先,自学的首要步骤是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明确目标有助于聚焦注意力,并为学习过程提供方向感。

设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可以帮助学生逐步达成终极目标,并在每个小目标的完成中获得成就感。

其次,科学的时间管理也是自学成功的关键。

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能够避免临时抱佛脚的情况。

时间管理的艺术在于平衡和调整,学生需要根据个人的学习节奏和生活安排,灵活调整计划,以保证每个科目都得到充分的复习和巩固。

另外,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至关重要。

高中生应学会自主探索知识,而不是仅依赖于课堂教学。

利用各种资源,如教科书、参考书籍、在线课程和学习软件,能够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理解课题。

此外,定期进行自我测验,检验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是保持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

在自学过程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环境也是成功的保障。

选择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期复习、做笔记和总结,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

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也是保持学习状态的基础。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寻求反馈和帮助。

学生可以通过与老师、同学交流,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

参与学习小组或讨论班,也能够在与他人讨论中获得不同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建立自信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是自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高中生在自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坚持和努力是克服这些困难的关键。

每一次成功的突破,都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动力。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科学的时间管理、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环境、寻求反馈和帮助,以及建立自信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高中生能够有效地提升自学能力,从而在学业上取得成功。

这些方法,如同一套全面的工具箱,将帮助他们应对各种挑战,实现自己的学术梦想。

让孩子受益终身的法宝——自学能力

让孩子受益终身的法宝——自学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搭设走向成功的云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以及技术应用的不断进步,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爆炸对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需要进行更新和变革,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不被时代淘汰。

我们已经进入了终身教育时代,学习已经成为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

但是,我们的教育方式仍然是以“填鸭式”“灌输式”为主。

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总是在老师或者父母的监督下学习,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孩子由父母教、老师教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一旦孩子步入社会,在工作岗位上依旧需要学习,没有父母的帮助和老师的指导,孩子能否学好?这就要看孩子的自学能力了。

所以说,未来的竞争是自学能力的竞争。

教育反映时代精神,在这个知识更新飞快的时代,只是一味地让孩子去吸收知识已经不现实了。

那么,应该怎么教孩子?教什么?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父母深思。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孩子的学习也是一样,教给孩子知识,不如教给孩子学习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

学习本来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可以说,只有学会自我学习,才能够学得好、学得多。

我们看看身边那些能够进入名校的精英学生莫不如此,而那些精英名校也把自我学习能力当成本校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自学能力越早培养越好,这样孩子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真正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学习者本身除了要去记忆知识外,还要用脑子去思考,动手去实践,用心去体会。

学习是一个发现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的主体只能是孩子。

知识需要孩子去发现,让孩子学会自学,通过自学慢慢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老师或者父母必要的时候给予孩子适当的指导。

形成了自学能力,即使离开学校,依然可以成才,我们见过很多自学成才的人,他们的自学能力一定很强。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学习成绩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学习成绩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学习成绩中学生阶段是学生们建立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时期。

通过培养中学生的自学能力,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挑战,并提高学术成绩。

本文将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技巧以及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培养自学能力的第一步。

因此,老师和家长应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感到学习是有趣和有益的。

1.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中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网络资源和课外教育培训等,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他们对不同领域的兴趣。

此外,鼓励学生参加科学实验、读书俱乐部、辩论赛等活动,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2. 引导学生进行兴趣探索学校和家庭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并提供适当的指导与支持。

例如,可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研究,并向同学们进行展示与分享,激发彼此的学习热情。

二、培养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技巧良好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技巧对于提高自学能力和学术表现至关重要。

学生们需要学会设置学习目标,并制定合理的计划来达成这些目标。

1. 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学习也不例外。

中学生应该学会将学习目标细分为具体的小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计划。

例如,如果想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可以设定每周写一篇小作文的目标,并每天分配一定的时间用于写作。

2. 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是培养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步骤之一。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表和学习需求,合理地规划每天、每周或每月的学习任务。

同时,应该学会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并对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正。

3. 掌握时间管理技巧时间管理是自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们应该学会合理利用碎片时间,如在校车上或午休时间进行复习。

此外,应该避免拖延症,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并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首先,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是培养他们自学能力的第一步。

学校可以提供良好的图书馆资源,让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并阅读各种书籍。

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使用互联网来搜索和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料。

此外,学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例如安静的自习室,以便学生可以集中精力进行自主学习。

其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辅导。

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来帮助他们养成自学的习惯。

学习计划可以包括每日、每周和每月的学习目标,以及相应的学习方法和时间安排。

教师还可以教给学生如何筛选和整理信息的技巧,以及如何评估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

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辅导,学生可以逐渐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此外,鼓励学生参与项目式学习也是培养他们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实践为基础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探究和研究。

通过参与项目式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充当着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和学习。

另外,提供适当的奖励和反馈也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中。

奖励可以是实物奖励,如证书、奖章等,也可以是精神奖励,如表扬、赞扬等。

通过适当的奖励激励,可以增强学生继续自主学习的动力。

同时,给予及时、具体、正面的反馈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反馈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表现,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能够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最后,家庭和社会也应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

家庭可以为孩子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并鼓励他们在家里自主地进行阅读和独立思考。

家长还可以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并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学帮助高中生成就卓越写作能力

自学帮助高中生成就卓越写作能力

自学帮助高中生成就卓越写作能力自学,对于高中生的写作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就像一位亲密的导师,它默默地引导着学生,帮助他们在文字的海洋中航行。

自学并非孤军奋战,而是一种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它唤醒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首先,自学教会了学生如何寻找资源。

作为自学的倡导者,我看到许多学生在追求知识时,通过图书馆、互联网和他们身边的人寻找信息。

这些资源不仅仅是信息的源泉,更是他们写作路上的指南。

通过自学,他们学会了从各种信息中筛选和评估,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素养。

其次,自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不断面对挑战和难题,这促使他们学会自主解决问题。

自学使他们能够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通过自我反思和实践不断提升写作技能。

这种自主性不仅在学术上有所体现,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自学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特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和观点,自学使他们能够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声音。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技能,更是在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世界的理解。

这种独特性不仅仅体现在他们的文字中,也成为他们个人成长的一部分。

最后,自学塑造了学生的坚韧和毅力。

写作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学生们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通过自学学会了坚持和再次尝试。

这种坚韧不仅在写作中显现,也成为他们生活中战胜困难的重要品质。

总的来说,自学对高中生成就卓越的写作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的体现。

通过自学,学生们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成为在写作领域中独具风采的人才。

中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培养方法

中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培养方法

中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培养方法
中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培养方法
在中学阶段,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像栽种一棵树一样,需要耐心呵护和正确的方法。

要培养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为了让学生习惯自主探索,我们可以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就像一个温暖的阳光。

在学习新知识或技能时,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寻找资源和制定计划。

这样,他们就能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积极的探索者。

其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逐步增加他们的学习责任感,就像在他们心中点燃一盏明灯。

通过适当的挑战和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自我管理能力。

例如,可以设立学习任务或小组项目,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自我监督和时间管理。

再者,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性,我们可以像风一样轻轻吹拂他们的心灵。

鼓励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接受失败的可能性,并从中学习。

这种积极的心态和心理韧性将有助于他们在面对新的学习挑战时不畏惧,勇敢前行。

最后,通过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我们可以为他们打开广阔的学习天地,就像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

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索,这将极大地促进他们的自学能力的发展。

总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教育者和家长共同努力来引导和支持。

只有在一个鼓励、支持和尊重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风格的环境中,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自学伴随学生走向成功发表时间:2012-02-24T14:51:15.10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年第01期供稿作者:王亮[导读] 随着化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化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科学素养。

——化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学的一招半式王亮摘要:随着化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面对新的教学形势和教学要求,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指导学生的自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本文结合笔者在指导学生自学过程中的实践案例,阐述了自学指导中需要注重的四个方面。

通过自学指导,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以提高,从而让学生接受自学,爱上自学,最终养成自学的习惯,让自学伴随学生走向成功。

关键词:自学指导;高中化学;能力提升;兴趣培养作者简介:王亮,苏州大学教育学院硕士,同时任教于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必然促使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随着化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化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科学素养。

与此同时,面对江苏省当前高考模式下高中化学课“内容多、任务重、课时少”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化学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指导学生开展自学活动上。

指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

然而,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科学的、循序渐进的培养。

同时,让学生接受自学,学会自学,尝到自学的甜头,最终形成自学意识和养成自学习惯,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指导。

在指导学生自学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着重从以下四方面入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自学指导着重于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具体问题,促进学生能力、科学素养的提升指导学生自学不应只是一些泛泛的要求,而要有针对性地围绕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某个具体问题,向学生明确自学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学解决该问题,同时在某些能力上得到提高。

某节课上,学生遇到这样一道习题:取维生素C样品0.352g,研碎后充分燃烧,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分别为0.144g和0.528g,问样品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

经过计算,一些学生给出的答案是“ ”,“0.41和0.09”,“41%和9 %”等。

这些学生的解题方法和计算过程都是对的,但他们的答案都不规范,考试中会被扣分。

“百分含量”应当使用百分数来表示,同时题目中给出的数据都是三位有效数字,故答案也要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应写成“40.9%和9.09%”。

面对题目都做出来了还要被扣分的事实,许多学生唏嘘不已。

对这些常常因为答案不规范而被扣“冤枉分”的学生,笔者给他们的自学任务是:平时写作业的时候必须在每道题目的答案后面注明该题答案需要注意的规范。

时光流逝,随着学生对答案规范性意识的加强,他们更细心地阅读题目,更清晰地把握题意,更细致地检查解题过程和答案。

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不但养成了考试中注意答案的规范性,使失分越来越少,还养成了对每道题目都能慎重审题,对每个答案都能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这样有针对性的自学指导,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答题能力,使学生在不得不面对的考试中更具有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是在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科学素养。

这与高中化学新课标指出的“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目标也是一致的。

二、自学指导要注意体现差异性,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要提供合适的自学指导方案我们面对的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在经过课堂学习之后,每个学生表现出来的不足和需求也是不同的。

除了之前提到一些学生存在解题时答案不规范的问题外,化学教学实践中还会遇到一些学生存在概念不清,记忆力差,甚至是对学习缺乏兴趣等诸多问题。

因此,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提供适合其发展的自学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也是建立在因材施教基础上的差异教学的具体体现。

化学课上时不时会听到学生说“把质量换算成摩尔”,这些把“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等同于“物质的量”的学生,往往对很多概念的理解都是似是而非,存在偏颇的。

面对这些概念不清的学生,交给他们的自学任务就是将平时作业、考试中碰到的概念在课后逐一加以辨析,并将自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定期交给教师检查。

这个过程不但加强了学生对化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在理解概念时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进而对教学过程加以改进。

高中化学学习的一个特点是有很多琐碎的知识需要掌握。

其中一项就是记忆常见物质颜色,比如:浅绿色的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呈棕黄色;碘单质是紫黑色,碘水、碘酒为棕黄色,碘的淀粉溶液呈蓝色……这对一些记忆力不好的学生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如何让这些学生自学过程中克服这个学习上的难点呢?笔者的做法是让学生把这些颜色带到生活中去亲身体验。

建议学生回家自己削个苹果,放上二十分钟再吃。

经过实践,学生告诉笔者刚削出来时苹果带着浅绿色,很好看,放一段时间后慢慢变成了棕黄色,像生锈一样有点恶心。

当他们得知这种现象就是苹果中含有的亚铁离子被氧气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时,印象就无比深刻了。

笔者还曾经在周末给几个学生一小粒碘,让他们带回家将其压碎,将碘粉分别溶到水里、白酒(酒精)里,然后将得到的碘水或者碘酒滴入到一勺白米粥里。

结果第二周,这几个学生一到教室就激动地向其他同学描述着自己实验中看到的各种颜色变化。

学生亲眼看到了实实在在的颜色变化,比起书本上抽象的词语描述记忆要更加深刻,难以忘怀。

物质结构模块的学习中,缺乏空间想象能力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了瓶颈。

课堂上他们很难想象出一些物质立体的空间结构模型,更不用说对立体结构模型发生的变化进行演绎。

此时指导学生使用网上的搜索引擎,让他们平时上网时搜索展示分子结构三维动态模型的课件。

学生通过观看这些动态的三维立体模型,对复杂、抽象的立体分子结构有了直观的认识,让他们的思考变得更形象、更容易,从而克服了学习中的瓶颈。

在以上三个案例中,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不同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开展自学活动,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瓶颈,从而获得提高。

三、自学指导的方式、方法注重简捷易行,兼顾趣味性以增加学生对化学的兴趣,避免使自学成为学生的又一项课业负担如果把“课前预习,列出若干问题;课后复习;定期对知识点整理归纳”作为自学的方式。

这种机械化的周而复始的自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科学素养效果欠佳。

如果对每个教学内容的自学都是如此要求,等同于给所有学生多布置了一份课前、课后作业,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不说,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倦怠,更不用提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如果将需要学生自学的内容融入到学生每一次的作业之中,融入到学生课后的兴趣活动之中,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体验之中,这样非但不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不至于引起学生的反感,同时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完成自学,有利于学生接受自学,养成自学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自学指导要强调对学生自学成果的检验、交流和做出积极的评价例如,在课堂上讲解了“原电池”的理论知识后,教师会组织学生对“常见化学电源”进行自学。

指导学生去探究生活中接触得到的各种电池,从各种渠道搜集这些电池的相关资料,了解其构成和工作原理,从而加深对“原电池”理论知识的理解。

这种将课本上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自学指导,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情感态度。

但是,如果仅仅布置了自学任务,而缺少对学生自学成果进行检验和评价;又或者,仅仅要求学生将查找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成文上交,就此结束,不对学生的自学成果加以检验,有的学生甚至不会去开展调查研究。

如果教师没有对积极认真开展自学探究的学生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也没有对个别在自学活动中偷工减料、蒙混过关的学生给予批评帮助和纠正。

这样既打击了部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还使许多优秀的自学成果得不到交流推广,没有达到自学的最佳效果。

因此在指导学生开展自学活动的后期,教师应当及时对自学成果加以检验。

对于顺利完成自学任务,成绩显著的学生加以肯定和表扬;对收效甚微的学生加以鼓励并帮助改善自学的方式方法。

随着教师的肯定与表扬,学生看到自己的自学活动颇有成效,他们会感到喜悦并坚定地将自学活动开展下去。

另一些学生看到别的同学通过自学使学习变得事半功倍,成绩突飞猛进时,他们会主动学习借鉴。

如此这般良性循环,自学活动就像有源之水,水到渠成。

当然,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坚持不懈地培养。

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特点,不同的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自学指导,设计简单合理、轻松愉悦的自学方案,让学生通过自学活动感受到化学的乐趣和魅力,对学生的自学成果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其感受到自己的提高。

这时学生就会体会到,学好化学并非难事,进而培养学生自学的欲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以提高。

让学生接受自学,爱上自学,最终养成自学的习惯,让自学伴随学生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1]王晓川.谈如何指导学生自学[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2).[2]张义牛.浅谈新型教学模式中的自学质疑[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11).[3]王新文.例谈借助教材培养高一学生化学自学能力[EB/OL]./p-209986878.html[4]胡啸英.化学课的自学方法[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教研版),2007(5).[5]徐海侠.高中化学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16).作者单位:①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215123;②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 215007Making Autonomous Learning Help Students SuccessWANG Liang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emistry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facing new teaching trend and teaching requirement, more and more teachers begin to emphasize guid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improv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This paper expounds four aspects worthy of notice guidance on autonomous learning based on specific cases. By guidance on autonomous learning, teachers can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autonomous learning habits and improv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thus to make students accept autonomous learning, love autonomous learning, develop autonomous learning habits and make autonomous learning help students success.Key words: guidance on autonomous learning; se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ability improvement; interest cultiv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