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中药方剂
乳腺增生中医辨证效验方

乳腺增生中医辨证效验方乳腺增生中医辨证效验方西医:乳腺增生病是指乳腺导管、乳腺小叶、腺泡上皮、纤维组织的单项或多项良性增生。
以周期性加重的乳房胀痛和多发性乳房肿块为主要临床特点。
本病较为常见,国内报道其发病率在10%左右,且多发于30~50岁妇女,男子亦有发生。
本病原因迄今尚未明确,目前主要认为与人体的内分泌功能紊乱,特别是与妇女的卵巢功能失调有关。
鉴于本病癌变的危险性比健康妇女高1.4~2.5倍,尤其是囊性增生恶变率平均为10%,1978年我国已将此病列为乳癌前期病变。
由于现代西医学缺乏有效的疗法,因此,对本病的治疗,已成为中医学工作者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根据本病临症表现,应属于中医“乳癖”、“乳疠”、“乳核”等病症相当。
早在《中藏经》中就已有了“乳癖”病名的记载。
在明清时期有关“乳癖”的论述渐趋详细,如明代著名外科学家陈实功描述说:“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重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对本病之观察甚为细致,且已发现本病发生与七情之变化密切相关。
在清代邹岳所撰《外科真谛》书中进一步指出:“乳癖,……年少气盛,患一、二载者可消散,若老年气衰,患经数载者不治,宜节饮食,息恼怒,庶免乳癌之变。
”说明对本病的发病年龄及预后已有所认识。
病因病机: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乳房为阳明经脉之所过,乳头为厥阴之气所贯,因此本病发生主要与肝、胃、冲、任等经脉关系密切,其病因与七情郁结,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偏嗜,房劳过度等因素有关。
(1)肝气郁结:思虑忧愁,郁郁寡欢,隐事曲折,难以排遣。
郁怒伤肝,木失条达,肝气所乘,肆虐侮土。
脾为阴土,思虑伤脾,又被木克,以致运化失职,水湿内困,聚而成痰,痰气内结,凝滞成块。
(2)阴虚火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液,若因房劳过度,以致肾精虚怯,肝失所养,或因“年过四十,阴气自半”,或嗜食炙膊煎炒之品,或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火灼津液,炼聚成痰,阻塞乳络而致凝块。
(3)冲任失调:冲为血海,隶属于肝肾,任脉主一身之阴脉,若禀赋素弱,血海空虚,或恚怒伤肝,肝失条达,下扰血海,或因年老肾虚,任脉不固,以致冲任失调,经水循行紊乱,气血相乖,结于乳络而成乳癖。
乳腺增生民间偏方奇效方

乳腺增生民间偏方奇效方
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以乳房内出现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无粘连,推之可移,经前胀痛,肿块增大,形状不规,经前肿痛加剧,经后减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中医称为乳癖,是由于肝脾两虚,痰气互结,或冲任失调所致,伴心烦易怒,月经不调,腰乏力,舌淡红,脉弦细。
临床施治
1.公英香附煎
【组成】香附末30g 麝香末0.09g 蒲公英90g
【主治】乳腺增生,肝郁血瘀型。
症见乳房肿块,兼见胸胁胀痛。
【用法】以酒煎。
调涂患处。
2.木香生地敷熨
【组成】木香、生地各等份
【主治】乳腺增生,肝郁型。
症见肿块随喜怒消长,伴胸闷胁胀。
【用法】上药捣烂成饼。
以药饼敷局部,熨斗熨之。
3.瓜蒌连翘熨
【组成】瓜蒌、连翘、川芎、香附、红花、泽兰、寄生、大黄、芒硝、丝瓜络、鸡血藤各30g
【主治】乳腺增生,肝郁痰凝型。
症见乳房肿块,善郁易怒。
【用法】将上述药装2个白布袋中,其大小以覆盖乳房为度。
将药袋置锅中蒸热,外敷乳房患部,2个药袋交替使用,药袋不宜过热,以皮肤能耐受为度,勿烫伤。
临用时药袋上洒酒精或烧酒少许,每次热敷半小时,用完后,将药袋用塑料布包好,留待用,该方约热敷10次左右,药效即已消失,切勿内服。
4.香附陈酒敷
【组成】香附子10g 陈酒、米醋各适量
【主治】乳腺增生,冲任不调型。
症见乳房肿块经前重,神疲倦怠。
【用法】香附子研末,陈酒、米醋酌量以拌湿为度,捣烂后制成饼蒸熟。
1日1次,干燥后复蒸,轮流外敷患处,5日换药再敷。
【名医名方】推荐(99)——乳腺增生

【名医名方】推荐(99)——乳腺增生
1、【乳腺消瘤方】《中医秘方大全》
【主治】乳腺增生。
【配方】蒲公英30~60克;蚤休15克;青皮10克;橘叶10克;橘核15克;僵蚕10克;夏枯草15~30克;牡蛎15~30克;灸鳖甲15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
【功效】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
【按语】乳腺增生亦称“慢性囊性乳腺病”、“乳腺小叶增生”,是女性常见病之一,多发生在青壮年时期。
本病临床可表现为乳房胀痛,乳房内有肿块。
属中医“乳癖”范畴,与肝、胃、冲、任等经脉有密切联系。
肝胃不和者病前有情志不畅病史,故乳房肿块常随喜、怒消长;冲为血海,任为胞胎,冲、任不调者,常表现为月经不调,故乳房胀痛亦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因此治宜以疏肝理气,并根据病情佐以活血化淤或化淤散结之法。
2、【消乳腺肿块方】(陈林才方)
【主治】乳腺增生。
【配方】醋炒柴胡9~15克;橘核30克;荔枝核30克;赤芍30克;夏枯草15~30克;山慈菇15~30克;煅牡蛎30~60克;三棱15~30克;莪术15~30克;僵蚕15~30克;
王不留行15~30克;鹿角霜15克甘草6克。
【功效】疏肝理气,软坚消核,活血通络。
【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治疗乳腺增生的偏方

治疗乳腺增生的偏方治疗乳腺增生的偏方1、鲜仙人掌(去刺)50克,白矾10克。
制用法:将药共同捣烂,敷患处,干后即换。
疗效:炎症初起,屡用屡效。
2、瓜蒌、丝瓜络各15克,公英60克。
制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疗效:1-2剂可愈。
3、韭菜60克,鸡蛋2个。
制用法:将韭菜鸡蛋放锅内炒至半熟,用布包好敷在患侧腋下,挤紧即可。
疗效:23次痊愈。
4、陈皮60克,甘草8克。
制用法:用砂锅水煎,日1剂,分早晚服。
疗效:用于急性乳腺炎,1剂即愈。
5、紫花地丁60g 、蒲公英60g、牡蛎15g、王不留行15g、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2g、香附12g、威灵仙12g、三棱12g、莪术12g、柴胡9g、甘草9g。
每剂药用开水浸泡15分钟后,用文火煨半小时,日服3次,每剂服2天,12剂为1疗程。
6、广郁金15g、陈佛手12g、荔枝核20g、橘核20g、枳实12g、昆布15g、炮山甲10g、乳香10g、没药10g、仙灵脾15g、补骨脂15g、炒麦芽20g。
每日1剂,日服3次,一个月为1疗程。
服药期间·停服其他药物。
经期不服药,而予中药外敷,方用大黄、芒硝各5份,冰片1份,研末过筛(100目),装瓶密封备用。
用时取适量加陈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外盖医用纱布或清洁手帕、乳罩固定,每日1换。
7、乳癖I号:仙茅l0g、淫羊藿l0g、巴戟天l0g、知母l0g、黄柏l0g、当归l0g、柴胡8g、党参15g、香附l0g、皂角刺8g、海藻20g、穿山甲6g。
乳癖Ⅱ号:柴胡8g、当归12g、白芍15g、茯苓l0g、白术l0g、香附l0g、党参15g、昆布20g、皂角刺8g、穿山甲6g、熟地12g、菟丝子12g、延胡索l0g、山慈姑l0g。
青春期和绝经期的乳癖患者,服乳癖I号方,每日1剂,水煎服,10日为1疗程,一般服药3~4疗程;育龄期乳癖患者服乳癖Ⅱ号方,每日1剂,10日为1疗程,一般服药2~3疗程。
8、蓖麻子60g、绛矾6g、穿山甲30g、香附60g、夏枯草25g、郁金30g、皂刺30g、三棱30g、莪术30g。
中医外治乳腺小叶增生中成药及中药方

中医外治乳腺小叶增生中成药及中药方中医外治乳腺小叶增生中成药及中药方乳腺小叶增生是青年妇女常见病,临床以乳房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肿块及局部疼痛为特征,在女性良性肿瘤中占首位。
属中医学“乳癖”、“乳核”范围,多因思虑伤脾,水湿不运,聚而成痰,或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气郁为患所致。
以活血化瘀止痛,散结除湿通络为治则局部外治,使药物直达病所,经络气血恢复通畅,促使增生消失。
介绍几则外治方,供选用。
中成药外治方1.散结止痛膏:方由重楼、白花蛇舌草、夏枯草、生川乌、生天南星、冰片等组成。
贴于患处,两日一换。
可软坚散结,消肿止痛。
2.乳安贴:方由制乳香、制没药、全瓜蒌、穿山甲、贝母、桔梗、夏枯草、蒲公英等组成。
外用,将患处洗净搽干,取本品贴于患处。
一次8~12小时,间隔12小时,9次为一疗程。
可疏肝理气,活血散结。
3.逍遥丸:取逍遥丸6克,研细,清水调匀,填于肚脐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一换。
可疏理肝气。
中药外治方1.二藤膏:藤梨根、鸡血藤、丝瓜络、桑寄生、泽兰、红花、香附、川芎、连翘、瓜蒌、大黄、芒硝各30克。
将上药择净,共研细末,用两个布袋分装,置锅中蒸热后洒酒少许,分别热敷患侧乳房、肚脐30分钟。
每日两次,一剂药用10次,10天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可疏肝活血,通络化结。
2.消癖散:蒲公英、木香、当归、白芷、薄荷、栀子各30克,紫花地丁、瓜蒌、黄芪、郁金各18克,麝香4克。
将上药择净,共研细末备用。
每次取药末适量,用食醋调匀,外敷肚脐处,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两天换药一次,8次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可疏肝行气,通络散结。
3.芒硝膏:芒硝60克,生南星、蜂房各20克,乳香、没药各15克。
将诸药择净,共研细末,用凡士林调为糊状,外敷于乳腺增生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一换,以愈为度。
可活血通络,消肿散结。
百治百效的乳腺增生神方-陈皮夏枯草汤

百治百效的乳腺增生神方-陈皮夏枯草汤
秘方:
陈皮80g,夏枯草30g,王不留行30g,丝瓜络30g。
用法:
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六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分早晚各服一次服用。
方解:
乳腺增生之患,气血易理,痰邪难除,故非重剂不能胜任。
王不留行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夏枯草清肝热,散郁结;丝瓜络通络化痰消肿;陈皮健脾燥湿,以绝痰湿生化之源,更有理气散结之效,其性虽温,与夏枯草相伍,并无伤阴耗气之弊。
本方具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化痰消肿,健脾燥湿之功。
主治乳腺增生患者。
临床应用本方治疗多例,疗效独特显著。
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献方人:王吴启国家级名老中医。
乳腺增生症病案

乳腺增生症病案患者吴* 女 39岁,沙市区燎原小区初诊:2016年11月10日患者以前是每次经前双侧**胀痛,按之有块,月经来潮后乳胀消失,近两个月来月经来潮后胀痛不会减轻,按之有块,伴月经量减少,经仪器扫描显示双侧乳腺增生,并有包快,大小7mm*4mm,经人介绍来我处中药治疗,此时月经赶紧3天,双侧**胀痛明显,左侧尤甚,按之明显,白带偏黄,口干易怒,色红苔滑,脉弦。
中医诊断:乳核病因病机:肝郁脾虚痰气互结。
治疗原则:疏肝理脾处方用药:丹栀逍遥散合消瘰丸加减丹皮20克栀子15克柴胡30克当归20克茯苓30克白术20克玄参30克牡蛎50(先煎)浙贝20克昆布30克海藻30 青皮20克川楝子20 夏枯草30克五剂煎服方法:将牡蛎加水250ml,先煎开,再用小火熬30分钟,倒入余药加水同煎,2次混合,每次服用150ml 饭后服用。
二诊:2016年11月23日患者服药后矢气较多,乳胀明显减轻,按之硬块较前柔软,心情平和一些了,月经将至,今天隐隐腹痛,按原方加玄胡继续服用。
丹皮20克栀子15克柴胡30克当归20克茯苓30克白术20克玄参30克牡蛎50(先煎)浙贝20克昆布30克海藻30克青皮20克川楝子20 夏枯草30克玄胡20克五剂煎服方法:同上三诊:2016年12月4日患者偶尔感觉**胀痛,包快按之不显,这次月经来潮5天,经量增多,颜色较前鲜红,白带还是有,按原方去丹皮、栀子,玄胡加蒲公英,薏仁米;白术易苍术。
柴胡30克当归20克茯苓30克苍术15克玄参30克牡蛎50(先煎) 浙贝20克昆布30克海藻30克青皮20克川楝子20 夏枯草30克蒲公英30克薏仁米30克三剂煎服方法:同上四诊:2016年12月患者**胀痛基本没有了,白带减少,有时和孩子生气,**偶尔跳痛,很快消失,给予中药蜜丸巩固疗效。
处方用药: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合消瘰丸。
柴胡90克当归90克白术60克茯苓60克香附60克枳壳60克昆布120克海藻120克浙贝母60克玄参90克炮甲30克山慈菇90克服药方法:每次一药杯----约9克,每天2次饭后一小时服用,经期停药。
乳腺增生症药方一处方:瓜蒌、乳香、没药、...

乳腺增生症药方一处方:瓜蒌、乳香、没药、...
乳腺增生症药方一
处方:瓜蒌、乳香、没药、当归、甘草。
肿块较明显或范围较大者加荔核、桔核、夏枯草、昆布;乳房胀痛明显者加柴胡、青皮、枳壳、木香等。
每次月经干净后第五天开始服药、每日一剂,连服20剂。
轻者用1疗程、重者用2个疗程。
西药:维生素E 50mg,谷维素10mg,每日三次,连用20天。
方解;乳腺增生属中医学“乳癖”范畴,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
故中药以栝蒌化痰散结,乳香、没药调气活血,祛瘀消肿,当归补血活血,甘草调诸药,共奏消坚活血之功。
而维生素及谷维素亦可营养植物神经功能,促使乳腺增生消除。
上述方剂不建议随意使用,大家要遵循专业医师指导!
关注@中医王国栋主任,我就是你身边的中医朋友[玫瑰]
#妇科##乳腺结节##乳腺##乳腺增生##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