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汇率制度


第四章 汇率制度

本章主要学习内容

本章首先应掌握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传统上,按照汇率变动的幅度,汇率制度被分为两大类型: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两种汇率制度各有利弊。其次是掌握在当前经济社会中,汇率制度又是主流,得到越来越多国家或地区的使用。第三是对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探讨。


名 词 解 释

1、汇率制度 2、固定汇率制 3、金本位制 4、浮动汇率制 5、清洁浮动 6、肮脏浮动 7、单独浮动 8、联合浮动 9、自由浮动汇率 10、在一个区间内浮动(目标区)汇率 11、爬行区间汇率 12、爬行盯住汇率 13、可调整盯住汇率 14、货币局制度 15、货币联盟 16、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简 答 题

1、固定汇率制有什么优缺点?
2、简述浮动汇率制的利弊所在。
3、什么是原罪论?
4、什么是害怕浮动论?
5、什么是中间制度消失论?
6、什么是退出战略论?


论 述 题

1、试述"7.21汇改"及下一步人民币汇改的方向。
2、试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的利弊及如何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


判 断 题

1、 固定汇率制是指现实汇率严格地受平价的制约,不可变动的汇率制度。
2、在金本位制度下,决定汇率的基础是铸币平价。各国货币间的汇率以铸币平价为基础,在黄金输送点范围内波动。
3、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下的特点之一"双挂钩"是指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其他国家货币通过与美元的直接挂钩达到与黄金的间接挂钩。
4、管理浮动是指货币当局不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使市场汇率自由浮动。
5、货币局制度是指货币当局根据对应的外汇储备额按某一固定比价发行国内货币。
6、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7、自由浮动汇率是指外汇的价值由市场自由决定,中央银行不干预外汇市场,对外部和内部冲击名义汇率及时做出反应,然而需要高额外汇储备以防汇率的大幅波动。
8、复汇率有两个难以克服的缺点。第一、管理成本高。第二、不利国际经济合作。


选 择 题(单项)

1、金本位制是以一定量的( )
A. 白银为本位货币 B. 黄金为本位货币
C. 任何一种贵金属为本位货币 D. 以上选择都不对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是纸币本位下( )
A. 以欧元为中心 B. 以英镑为中心
C. 以美元为中心 D. 以日元为中心

3、在自由浮动汇率制下外汇的价值

( )
A. 由市场自由决定 B. 由中央银行的干预决定
C. 由政府的干预决定 C. 由跨国公司买卖外汇的量决定

4、当今欧元区成员国实行的是( )
A. 货币局制 B. 爬行区间汇率
C. 爬行盯住汇率 D. 货币联盟

5、固定汇率制下,汇率的上下限和法定平价都是( )
A.人为规定的 B. 市场决定的
C. 由外汇市场交易量决定的 C. 以上选择都不对

6、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偶尔干预外汇市场是为了( )
A.维持一定的汇率水平 B. 控制企业在外汇市场上的交易
C. 避免汇率的过分波动 D. 以上选择都不对


填 空 题

1、 我国未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仍将坚持______性、______性、______性的原则。
2、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汇率制度。
3、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是纸币本位下以_____为中心,以_____为基础的固定汇率制。
4、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有以下五个特点,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一般认为,一国货币要实现完全自由兑换,至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4)政府有很强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5)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健全。


案 例 分 析

阿根廷的货币局制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资料,1999年全球有8个国家和地区使用货币局制(Currency Board)汇率制度,其中包括阿根廷。
上世纪八十年代,阿根廷如同其他某些拉美国家一样饱受极度通货膨胀和沉重国际债务之苦。九十年代初该国开始进行经济改革,为了解决国内出现的恶性通货膨胀问题,1991年阿根廷将原来实行的管理汇率制度改为货币局制,新制度固定了阿根廷比索与美元的比价。阿根廷政府为了要维持比索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就要求本国银行体系每发行一个单位比索都要由该国银行所持有的黄金或美元作为支持基础。这种100%的储备体系使阿根廷的货币政策取决于该国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获得美元的能力,只有当所获得的美元增加以后该国的货币供应量才能增加。
阿根廷政府相信采用这一汇率制度会消除因货币供应过量而引起的严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在实行货币局制以后的几年中恶性通货膨胀确实被抑制住,通货膨胀率从1991年的172%下降到1992年的24.6%,以后的几年里,通货膨胀率进一步下降,到了1995年只有3.3%。但是,货币局制度也同时消除了为宏观经

济调控需要选择实施不同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严厉、紧缩的货币政策阻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GDP实际年增长率不断下降,从1991年的10.5%下降至1995年的-2.8%。伴随经济发展减速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失业率的不断攀升,从1991年的6.3%上升至1995年的15.9%。
在实行货币局制期间,阿根廷比索对美元的汇率确实保持了稳定,然而经济发展速度、企业盈利能力等经济因素并未有好的结果。外债不断增加,从1991年的654亿美元上升至1999年的1490亿美元;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逆差从1991年的6.5亿美元增加至1999年的1195亿美元;财政预算赤字则从1991年的10.1亿美元攀升至1999年的81.3亿美元。2002年1月,在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问题,以及连续近三年的经济萧条以后阿根廷的货币局制宣告结束。

思考题:
1、阿根廷的货币局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2、阿根廷在实行货币局制后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什么影响?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