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式插花公开课教案

直立式插花公开课教案
直立式插花公开课教案

直立式插花的制作

吴英商贸旅游系

【课题】直立式插花的制作

【课时】1课时

【设计理念】本堂课设计的总体指导思想是通过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插花作品,让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材分析】选自《饭店插花艺术》模块2的饭店客房花艺布置中的直立式插花制作,是一款比较实用及应用范围广的插花造型。

【学情分析】所任教的学生是16级任选课,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花卉的专业知识,但对于插花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动手能力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直立式插花的造型设计和图解

能力目标:通过本实践要求使学生掌握直立式的花型结构特点、插作步骤及插作要点。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掌握直立式插花的制作方法。

【教学思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一个插花作品,最后进行师生点评。【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的课程从学生欣赏插花图片讲解开始,设置情境,引出本堂课的课题直立式插花的制作。

(PPT展示课题)

二、新授

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学习直立式插花的制作。

1、材料与用具:

花材:玫瑰花、蓬莱松、巴西铁叶、非洲菊、情人草、水晶草、春羽、龟背叶

玻璃杯1个、花泥1/4块、小刀1把、标签若干、脸盆1个,垃圾桶1个

剪刀2把,玫瑰钳3把

每2-3人一组,每组插一个作品。

2、实验内容:

直立式插花是以第一枝基本呈直立式为基准,所有插入的花卉,都呈自然向上的势头。整体作品充满了蒸蒸日上的勃发生机,多选用修长挺值的花材,来展现直立式造型的艺术效果。

第一主枝在花器内必须插成直立状,每一枝花卉的插入,都要有艺术构思,突出主题,力求层次分明,高低错落有致。

三主枝的高度:第一主枝=花器(高度+宽度)*1.5;第二主枝=第一主枝*2/3

第三主枝=第二主枝*2/3

3、操作步骤:花泥浸泡、花材处理(让学生示范浸泡方法及玫瑰去刺方法)

(1)、将浸泡过水的花泥按照花器的大小切好,用巴西铁叶包裹花泥,放入花器中。

(2)、巴西叶作为第一主枝,其高度为花器高度加宽度的1.5倍, 垂直插于花泥正中偏后2/3处。(巴西叶作为主枝直立插入,选择时应考虑大小合适,不倒曲,必要时可

在叶片背面用绿铁丝处理)

(3)、再将钢叶(巴西叶脉替代)一端插入花泥,另一端用胶带固定在巴西叶后方。

(4)、作品的正前方,与花泥表面呈45°插入非洲菊。

(5)、在巴西叶、钢叶(巴西叶脉替代)和非洲菊之间,分高中低错落插入三枝玫瑰。

(6)、在非洲菊的左后、右前侧插入春羽,右后方插入水晶草、情人草等。

(7)、检查作品是否符合要求,整理桌面,卫生工作等。

三、作品组评

每个小组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展示台上,全班进行评比,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直立式插花的制作,并对插花过程中的注意点在进行强调。

五、作业

课后多多练习,加以巩固,完成实习报告

【教学反思】

餐巾折花植物优质课

餐巾折花植物优质课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餐巾折花实例--杯花》教学设计方案 沈世斌 罗山县中等职业学校 2016年11月

《餐巾折花实例--杯花》教学设计方案

组,向各组下发学习任务书、组员表现考核表。 导入新课(3分钟) (1)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 (2)对学生提问 餐巾有什么作用 (3)展示几种餐巾折花 (4)导入新课,并下达 任务书 (1)回顾旧知识 (2)回答问题 (3)学生观看已 经折好的造型花 (4)理解并明确 任务书要求。 设计意图: (1)知识重现,承上启下,为新课做准 备; (2)通过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 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餐巾花的作 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内容和要求、达 到的学习目标、完成任务的方式等。 (4)知识拓展,为完成任务书做准备。 资源准备:学习任务书、餐巾折花评分表 讲授新课(10分钟)一、教师回顾餐巾折花基 本手法:折叠、推、卷、 穿、翻拉、捏六种手法。 一边讲解一边演示。 二、按照由易到难分别示 范三种杯花 学生认真听讲, 认真观看,认真 做笔记。 学生一边听一边 看一边动手学习 餐巾折花基本手 法。 学生跟着一起练 习 设计意图: (1)让学生学习、领会并掌握新的专业 知识和技能; (2)使学生养成认真听讲,认真观看, 认真做笔记的好习惯; (3)提高学生练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 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下达 任务自主探究(10分钟)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 方案、及时发现并帮助解 决问题 (1)结合本组的 任务书,对照着 已经折好的成 品,小组成员自 主探究。 (2)每组由组长 负责,给组员分 配恰当的任务, 要求每位同学都 要安排任务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2)培养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团队 精神;从而做到取长补短,养成踏实严谨 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资源准备:学习任务书、餐巾折花评分 表 小组竞赛(18分钟)教师组织小组竞赛、每组 抽出一名同学组成评委 团,坐在学生评委席,并 告知他们进行公平公正的 打分。 比赛结束后及时点评、回 答学生提问, (1)以小组为单 位折出4种杯花 (5分钟) (2)每组折好后 放到指定的餐桌 前,分类摆好, 最先折好的小组 予以加分奖励 (3)评出用时最 短、餐巾折花造 型最优美的小 组,予以表扬和 加分奖励,并对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的学习竞争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 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东方之珠教案

东方之珠 "东方之珠" 公开课金奖教案 [2018]

"东方之珠" 一、导航 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全国人民举国欢庆。 课文描写了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让我们了解了香港的美丽与繁荣,从而赞美了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课文的第1自然段,先点明香港的重要地理位置,然后概括介绍了它的美丽与繁荣,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引起下文。 第二部分,2-5自然段,这是课文的重点段。分别从第一自然段中提出的三个方面去写。第2自然段写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具体描写沙滩、海风、浪涛。第3自然段写举世闻名的海洋公园,具体描写海豚、海狮的精彩表演,以及给人们带了欢乐。第4自然段写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的铜锣湾,具体写摩天大厦、商店、街道。第5自然段写了夜晚的香港,那是灯的海洋。

第三部分,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点题,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全文是按照先总体概括介绍,再分别具体描绘,最后总结,总-分-总的结构顺序,同学们,香港现已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们更应带着一种自豪和喜悦去学习这篇课文。 总南大门 浅水湾沙滩、海风、浪涛 分海洋公园顶球、钻圈、举重、嬉水跳跃 铜锣湾摩天大厦商店街道 灯的海洋五颜六色奔流不息 总东方之珠 二、精品屋

课文精彩片断欣赏 精彩片断(一)点评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真是个好地方。 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 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这些词本身就散发着诱人的魅力。 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 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欣赏】 对照着课文中的插图,再读一读这段文字,你一定觉得自己就是图中的其中一人,正"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我已经听到你在说"真是舒服极了!" 精彩片断(二)点评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也就是下面"像""如同"

插花课程教案

插花课程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课程名称插花授课时长(第一课时)60min 课程总目标让学生对插花有基本认识,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陶冶学生生活情操。 课程具体目标认知目标: 认识一些花色、花种的意义 能力目标: 学会基本花材/花色的搭配 情感目标:能用花代表自己情感,懂得用花感恩父母、老师…… 课程需求分析 插花是一门艺术,能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向美的方向进步,不仅能让学生培养一门有益身心的业余兴趣,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教育他们利用植物向长辈表达感恩之情。 课程内容简介 通过了解基本常见花材和花色的意义,学会搭配(第一课时)再亲自实践动手,向家长或老师送上一项自己的作品(第二课时) 课堂设计 总的教学内容: 1、作品欣赏(2min) 2、插花起源(5min) 3、花材的含义(13min) 4、花色的意义(19min) 5、色彩搭配原则(8min) 6、自找花瓶(10min) 备注:第六点不是重点,视实际时间情况确定讲不讲 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安排(每节课内容安排,并标明每模块所需时间)1、作品欣赏 图片欣赏+实物欣赏

(2min) 2、插花的起源 插花艺术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和古中国,古人很早就以花来拜祭神佛、以花来装扮自己、以花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1)萌芽阶段——先秦时期 公元前10000-公元220,我们的先祖已经把许多美丽的花卉纹样,绘制在各种陶制用品上。花卉引起了他们的关注,受到他们的喜爱。 2)初级阶段——魏晋南北朝 出现瓶、盆水养插花的形式,用于佛前供花和礼宾寄情。根据《南史??晋安王子懋传》记载:子懋年仅七岁时,母亲曾经病危,请僧行道。有的和僧献莲花供佛,有的用铜罂盛水,渍其茎,希望它不会枯萎。后来他的母亲就痊愈了。这个典故是已知历史遗存中关于容器插花水养最早的文字记载。 3)鼎盛阶段——隋唐时期 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定为花期——百花生日,插花艺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同琴棋书画一样,成为有教养之人的其中一项基本素养。 (5min) 3、花材的含义 师:每种花都有着自己深沉的含义,如果要用一种花来代表他们,你会选什么呢? 母亲、父亲、老师、朋友 百日草木兰花 秋石斛香石竹 生:分小组自由配对,比比哪个小组配得最快最准 (5min) 师:揭示答案

东方之珠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作品的风格特征,了解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 2、能用深情的歌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3、通过多种体验,深化学生对祖国——母亲其内涵的理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4、通过相关学科的知识渗透,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体验,加深对不同作品情感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理解。 2、认识弱起拍在乐曲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3、通过歌曲的演唱处理,表达歌曲的内涵。 [教学方法] 视听结合法、类比法、分析、讨论与实践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多媒体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音画同步法”引导欣赏 1、欣赏交响乐《1997·天地人》序曲。 2、思考:乐曲表现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乐曲用什么方法来表达情感描绘的意境 3、议论:曲作者用那庄严的钟声、美妙的歌声和乐声谱写一曲中华儿女的爱国心声。作品形象再现“1997香港回归”交接仪式那神圣、令人难忘的时刻。乐曲不但唤起我们对往日的记忆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乐曲还唤起每一位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与深深的爱国情。 4、师:《1997·天地人》序曲让我们再次认识:音乐作为声音的艺术,它具有再现生活、表达情感的功能,它还能通过自身特有的艺术魅力感染人、影响人,所以,作者常利用乐曲表现生活感受,抒发情感。从人的审美能力发展看,认识音乐所具有的表现功能是不够的,我们还应通过作品,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体验他们对情感的表达。那么,请大爱与我一起再欣赏两首同风格、同题材的作品。 二、比较欣赏

1、拖放歌曲《东方之珠》、《七子之歌》。 2、引导讨论:听过这两首歌曲吗歌曲的曲名分别代表我国哪两个地方的地名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它们所处的位置(直接在课件上点击寻找)你了解这两个地方的历史吗能简要地谈谈吗(在学生谈的基础上,教师补充介绍作者与创作背景。) 3、歌曲比较: (1)会唱这两首歌曲吗/(引导学生跟琴哼唱这两首歌曲,并思考问题。) (2)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曲作者用哪些表现手法来表达不同的情感你的体会从哪而来 (3)师根据生讨论结果引导探索,强化对旋律、节奏、力度、色彩、歌词等作用的理解。 如:A、舒缓的旋律与跳进旋律的对比;B、三连音、休止符应用;C、歌曲十度音高跳动形成力度、色彩的对比;D、歌词含蓄与直白的对比。这些体会从听、唱歌谱的对比中得来的。 (展示课件歌单)要求学生边听师演唱,边画出歌曲的旋律线,并通过旋律乐句的演唱对比,体验旋律不同的组织形式对音乐力度、色彩构成的影响,进而体会歌曲的情绪的变化。用添加“三连音”、“休止符”朗读歌词的对比体验方法,认识“三连音”、“休止符”在歌曲的情感表达中的作用。体会歌词、节奏、旋律与情感表达的内在联系。 (4)归纳: 三、歌曲演唱处理

插花艺术课程标准

《插花艺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插花艺术课程代码: 学时/学分: 32/2 适用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先修课:无后续课:无 开课学院或教研室:航空学院执笔:陈凤 审核:(教研室主任签字)日期:……年…… 月 审定:(学院院长签字)日期:…… 年……月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插花的历史,掌握插花艺术学的基本知识,领悟插花造型与鉴赏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对插花、盆景与压花等花卉艺术品的创作与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对花卉艺术品的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课程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插花的艺术流派及其风格特点 (2)掌握插花的原理,基本造型,花材和花器的选择 (3)熟悉花材的整理加工和保养、造型技法;东方插花艺术的表现方法与要求 (4)掌握西方插花艺术的技法与要求,现代插花艺术及插花艺术作品的鉴赏及评判以及前卫另类插花等 (二)能力目标: (1)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学生在艺术欣赏中学习、在学习中受到艺术熏陶的效果 (3)仿真花的插作;并辅以动手实践

(4)使学生能掌握插花艺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初步具备插花艺术造型的技能 (三)素质目标: (1)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责任心。 (2)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吃苦耐劳精神。 (4)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协调人际关系能力。 (5)具有认识自身发展重要性以及确立自身继续发展目标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内容和建议学时 (一)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插花艺术概论 4学时 教学内容:插花艺术概念 教学要求:插花艺术的特点:生命性、随意性、装饰性,介绍插花艺术的作用。详细根据不同分类方法对插花艺术的分类。 教学重点、难点:花道的概念;使用不同的标准对插花进行分类。 实验或习题要求: 第二部分:插花艺术基本知识:4学时 教学内容:插花艺术基本知识 教学要求:修剪、弯曲、固定;插花造型所依据的原则;插花色彩的安排。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插花艺术的基本技能(修剪、弯曲、固定);插花的步骤(立意构思、选取花材、具体插作、命名、清理现场)。 实验或习题要求: 第三部分:插花造型的基本理论4学时 教学内容:插花造型的基本理论 教学要求:插花造型的基本要素:质感、形态和色彩;介绍造型的四条原则:均衡与稳定、多样与统一、对比与调和、韵律与动势。 教学重点、难点:插花色彩的搭配实验或习题要求: 第四部分:插花艺术发简史:4学时

八年级音乐《东方之珠》教案

东方之珠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东方之珠》,体验歌曲的内在情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并在听辨、学唱、思考、交流、探讨的过程中,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 2 、主动了解香港的相关历史知识,能够用歌声表现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了解回归十年后的香港的全新面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突出本单元“ 祖国统一” 的主题,深刻体验作品中所蕴含的思归、盼归的真切情感。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多媒体播放《七子之歌-澳门》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老师请大家观看下面音乐演唱片段,注意问题 1)、请说出歌曲名字和演唱者的名字 2)、这首歌曲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多媒体播放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 生:(说出歌曲的名字和歌星的名字) 师:请几位同学说出歌曲表达的情感:思乡爱国的情感 生:同学们说出歌曲表达的情感是思乡爱国的情感 师:对,浓浓的思乡爱国情,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东方之珠》去感受心向祖国、热爱祖国的感情。 4、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香港有特点的景点、建筑图片。(课件背景音乐为《东

方之珠》 三、新课教学 1、大家说《东方之珠》是哪里? 生:香港! 师:对!我们先来欣赏一下香港美丽的景色、风光 (师生互动,共同欣赏香港的典型建筑、景点等图片,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初听歌曲《东方之珠》) 师归纳小结:香港地区位于珠江口东侧,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以及周围岛屿。因盛产沉香而得名香港,又名香江、香海。被誉为“ 东方之珠” 2、聆听《东方之珠》(出示投影《东方之珠》词谱)播放音乐 师:请同学们注意边欣赏边体会,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和意境? 生:(欣赏过后,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表述自己欣赏后的感受。) 3、随琴学唱歌曲 4、教师小结:作者以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之情。 师:“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深切表达了炎黄子孙对东方之珠---- 香港的无比爱恋之情 师:那些乐句多次重复?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生:“让海风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多次的重复强调,表达了香港同胞同为炎皇子孙,渴望归依祖国怀抱、渴望统一的爱国之情。 5、了解作者——罗大佑师:饱含着浓浓爱国情的《东方之珠》是著名的台湾作曲家罗大佑创作的(课件介绍罗大佑),他的作品有歌曲《童年》、《明天会更好》 6、再次复听歌曲《东方之珠》,播放VCD 影片,学生跟随演唱。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音乐世界里许多作品如昙花一现过眼云烟,没有给人留下多少印象,但也有许多作品生命力很强,究其原因就是:只有把国家民族的命运融进作品中,作品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只有爱国爱家我们的祖国才能统一,我们的民族才能昌盛!让我们一起在《东方之珠》的歌唱中下课! 五、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会唱歌曲,用歌声表现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完整版)八年级美术第三单元“为生活增添情趣”第一课《插花》教案.doc

八年级美术第三单元“为生活增添情趣” 第一课插花 宁夏中卫市柔远中学陈宏 知识与技能: 了解插花的基本艺术形式、构图原则,学习如何运用构图这一造型语言进行艺术实践,初步掌握插花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分析优秀的插花作品,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通过学习插花的构图形式,使学生在欣赏感受的基础上加强对插花的理解与认识。学会用艺术语言去分析和创作插花作品,并根据构图原则,不断实践,掌握插花的基本方法,完成一件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增强美化居室的意识,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品位。 一、教学过程: 引导阶段 鲜花带给我们视觉上的赏心悦目,精神上的愉悦美好。花是美的使者,她把自然美带到我们的身边。插花就是将鲜花重新配置成一件完美、富有诗意的能再现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 插花源于人类爱美的天性,人们常常用插花来美化自己的居室。 本课我们将通过对插花艺术形式的了解,学习如何运用其造型语言及基本原则进行艺术探索,美化生活。

插花是以花材为主要素材,通过艺术构思和适当的剪切整理及摆插,表现花材的活力与自然美。插花是一门“高雅的空间艺术”、“具有生命的艺术品”。 发展阶段 插花的美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插花要创造一定的意境: 艺术插花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而诗情画意正是由意境而来;而意境是通过插花作品的造型来达到的,更要借助于人们的主观感受与联想。 2、插花要体现一定的韵律: 插花中的韵律是指画面在变化中达到的和谐,如花材的高低错落、前后穿插、左右呼应、疏密变化、以及花器的直线、斜线的变化,形成和谐的韵律、节奏。一件好的插花作品应具有造型美、色彩美和意境美,使之成为一件富有生命力的高尚艺术品。如作品《侠女》 3、插花的基本构图形式: 对称式:插花造型的中轴线两侧或上下图形是等形、等量的,外形整齐、对称均衡。如三角型、扇型、倒T型、水平型、圆锥型等。 均衡式:插花造型中轴线两侧不等型不等量,作品外形不对称,向一侧倾斜,但保持稳定。如L型,不等边三角型、弯月型、S型等。 自由式:造型自由活泼,错落有致,随意自然。 4、插花作品欣赏(不同风格形式的插花) 东方式插花作品欣赏

《声声慢》国家示范重点高中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声声慢》国家示范重点高中公开课一等奖教案《声声慢》国家示范重点高中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红笺一叶 《声声慢》国家示范重点高中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的 一、导入 人世间有万般情感:快乐、欣喜、悲伤、忧愁…… 情感需要表达。音乐家,用声音来传递心中的情感,于是有了贝多芬和他的《命运交响曲》;画家用色彩来描绘心中的情感,于是有了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而诗人呢?用诗。词人呢?用词。于是就有了李清照和她的传世名篇《声声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婉约词名作《声声慢》,走进李清照和她的情感世界. 看看李清照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什么情感?她又是如何表达这样的情感的? 二、朗诵感知。 自由朗诵,体会情感。 学生朗诵,正音;缓慢;低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大家的朗诵水平真是一日千里啊。) 提问:词人在这首词中,写了一种什么情感? 齐读:就让我们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来传达女词人清照这种浓浓的哀愁吧。 三、具体分析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投影)自庾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而词中句句皆现愁。——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词中句句皆现愁,(分组讨论),你觉得哪句最能体现愁字?为什么? 要求:确定一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断产生。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觅什么?往昔快乐生活,并不是生来如此孤独愁苦,她也有过快乐生活。 《如梦令》:春游、饮酒。 结果如何?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为何要寻觅?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追忆往昔生活?说说生活体验。 可以调换?不可以,感情逐层深入:动作——身体——心理 可以单字?叠字使情感更浓厚。 举例体会。庭院深深深几许?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 《听听那冷雨》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 (投影)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 朗读随机。 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为何喝酒?借酒浇愁。举杯消愁愁更愁。 不足为奇,与其它的不一样的地方,淡酒说明什么?愁浓。 词人浓烈的愁绪,本以为可以解酒来消除,但酒淡压不住愁浓啊,更何况在这样一个风急得傍晚。 自己排解愁绪的方法谈谈体会:谈琴、散步。 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插花教案

案例展示《插花艺术》 天津市东丽区小东庄中学张树娟 【说课】 一、教学环节图示 二、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通过摆放和播放插花作品(如图1讲台摆放插花作品以及芦苇、野草等地方资源),进行情景导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亲身感受体验新知 学习插花艺术的基础知识: 1.提出问题:插花艺术对环境的作用?让学生联系生活,插花可以美化和装饰环境。 2.教师介绍插花的基本形式,师生共同分析其特征。 (1)东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

东方起源于中国,唐朝传入日本。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三月三在芍药盛开时节,男女青年聚会,赠送芍药等习俗。东方式插花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东方艺术情调。花材少,枝叶稀疏,强烈枝叶的形态与构图,形成特有的艺术节奏与意境,具有浓厚的艺术感染力,如同中国画中的写意画;西方式插花的特点与东方式相反,特点枝繁叶茂,红红火火,五彩缤纷,强调插花的色彩。其构图多以对称均衡为主,具有图案美和修饰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更好的理解新知识) (2)西方(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 早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人就将植物材料用于装饰目的.以后随着文化的传播,插花艺术先后传到希腊,罗马,比利时,荷兰,英国,法国等,并得以发展。(生倾听,理解领会新知识) 自主探究设疑解疑 (一)插花艺术的基础知识 1.插花的用具(师生分析) 器皿(花瓶、花篮等)、花卉(花、叶等)、花泥,也可以利用当地资源,如芦苇(茎、叶、花絮)、各种花草等。 丰富插花艺术的内容,开发课程资源。 2.常见插花的造型特征 大屏幕播放不同造型的插花作品,学生观察屏幕分析插花造型:新月型、S型、扇型、三角型、垂直型等。师生共同分析各种插花造型的特点:(1)新月型插花也称“弯月”型,它是由自然现象“弯月”的形状构思出来的造型,所以成型时需要注意线条的流动感,它具有强烈的曲线美,花器不宜太高,瓶口宽阔的最为合适。(2〉S型插花与英文字母“S”形相同,所以称之为S形。S形插花采用的花材带有曲线状的较佳。适宜选择窄腰的高瓶,效果最佳。(3)三角型插花是西洋式插花最普遍的基本插法。插花作品可插成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应用范围相当广。(4)扇型插花是模仿折扇或类似半圆的形状。扇骨不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的花来交替,不同颜色也不要交替使用,因为将会造成一种很不自然的外观。可以采用任何形状的花器。扇形插花适宜摆放在三角位、转角等处,也可以摆放在大堂。(5)垂直型插花。表现纵向的线条美,插花的造型直立而窄长,向上伸展的姿态,具有气势雄伟的象征意义。花器要以插口细小,或简单细长的最为适合,不能四面观赏.`只适合摆放在比较狭窄的场所,如屋角、窗台等地方。 3.插花的原则 教师先请各组组长选择讲台上任何一种造型的插花作品,将其带回本组并进行分析讨论卡片上的问题(图8-9)。

第一课-《插花》教案

第1课《插花》教案 一、教材分析: 构图作为造型艺术的组织形式以其自身的形式美,发挥着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本课的重点是学习插花的构图法则在立体空间的应用,处理各种之间的关系,形成整体的意识。美术语言可以借助插花这种使用的审美艺术得以体现,表达更准确、生动,更具有艺术品位。二、学情分析: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结合美术教学的视觉感知特征和实践创新特征来确定我的教学,初中生两级分化已经形成,个性差异明显,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依然占主体地位,因此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本课有别于平面绘画的构图法则,要在平面上升到立体构图上来,联系实际生活,学生可以通过欣赏、分析、模仿、实践来完成一件精美的插花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 本课教学我面向全体学生,在基于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究精神,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燃烧思维的火花,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插花的基本艺术形式、构图原则,学习如何运用构图这一造型语言进行艺术实践,初步掌握插花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优秀的插花作品,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通过学习插花的构图形式,使学生在欣赏感受的基础上加强对插花的理解和认识。学会用美术语言去分析和创作插花作品,并根据构图原则,不断实践,掌握插花的基本方法,完成一件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强化美化生活的意识,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的品味。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插花的基本形式。 2、难点:独立完成插花作品。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上册《东方之珠》教案1

《东方之珠》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东方之珠》,体验歌曲的内在情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并在听辨、学唱、思考、交流、探讨的过程中,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 2 、主动了解香港的相关历史知识,能够用歌声体验期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 、通过实践初步学会分析歌曲结构,主动去参与学习,进而获得知识。 教材分析: 《东方之珠》这首歌,以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歌曲的第一部分为复乐段结构。两个乐段的旋律基本相同。两个乐段中的第一乐句,相对地说,都比较平稳。然而,其第二乐句,开始时是连续的同音重复,紧接着便以八度大跳转入低音区。它似乎从亲切、温柔的呼唤开始,以耐人寻味的深情加以延续。歌曲的第二部分有转向下属调的明显倾向,使歌曲的色彩产生鲜明的变化。在这个乐段中,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01|4.6i”几个音连续上行至全曲的最高音,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包含三连音在内的紧密节奏,从而掀起这首歌曲的高潮。特别是“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的真挚话语,表达了炎皇子孙对东方之珠 ---- 香港的无比爱恋之情。补充部分是歌曲第二部分的完全重复。它将全曲的高潮进一步延展。其画龙点睛之句----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 则得以多次强调,从而将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奉献给亲爱的祖国。 教学重点与难点: 突出本单元“祖国统一”的思想教育主题,深刻体验歌曲中所蕴含的思归、盼归的真切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入: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上节课我们所学习的《七子之歌》,同学们还知道“七子”除了澳门以外,还有哪些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师:闻一多先生在这部组诗的每一首末尾都有“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一句话,以抒发作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大家也深深体会到了词曲作者心向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那么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欣赏一首同类主题的歌曲 ---- 《东方之珠》。 2、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香港有特点的景点、建筑图片。(课件背景音乐为《东方之珠》) 师:我们先来欣赏一下香港美丽的景色、风光。(师生互动,共同欣赏香港的典型建筑、景点等图片,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初听歌曲《东方之珠》) 3、展示学生自己搜寻的相关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及相关的历史知识。 香港地区位于珠江口东侧,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以及周围岛屿。因盛产沉香而得名香港,又名香

插花课程教案

插花授课时长(第一课时) 60min 课程名称 让学生对插花有基本认识,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陶冶学生课程总目标生活情操。 认知目标: 认识一些花色、花种的意义目具体课程能力目标: 学会基本花材/花色的搭配 情感目标:能用花代表自己情感,懂得用花感恩父母、老师……标插花是一门艺术,能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向美的方向进步,不分课需求程仅能让学生培养一门有益身心的业余兴趣,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教育他们利用植物向长辈表达感恩之情。析通过了解基本常 见花材和花色的意义,学会搭配(第一课时)再亲简内课程容自实践动手,向家长或老师送上一项自己的作品(第二课时) 介课堂设计 总的教学内容: 1、作品欣赏(2min) 2、插花起源(5min) 3、花材的含义(13min) 4、花色的意义(19min) 5、色彩搭配原则(8min) 6、自找花瓶(10min) 备注:第六点不是重点,视实际时间情况确定讲不讲 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安排(每节课内容安排,并标明每模块所需时间) 1、作品欣赏 图片欣赏+实物欣赏

(2min) 2、插花的起源 插花艺术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和古中国,古人很早就以花来拜祭神佛、以花来装扮自己、以花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1)萌芽阶段——先秦时期 公元前10000-公元220,我们的先祖已经把许多美丽的花卉纹样,绘制在各种陶制用品上。花卉引起了他们的关注,受到他们的喜爱。 2)初级阶段——魏晋南北朝 出现瓶、盆水养插花的形式,用于佛前供花和礼宾寄情。根据《南史??晋安王子懋传》记载:子懋年仅七岁时,母亲曾经病危,请僧行道。有的和僧献莲花供佛,有的用铜罂盛水,渍其茎,希望它不会枯萎。后来他的母亲就痊愈了。这个典故是已知历史遗存中关于容器插花水养最早的文字记载。 3)鼎盛阶段——隋唐时期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萝卜》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萝卜》 【活动目标】 1、了解萝卜的特征与用途,并能进一步探索萝卜的外部特征与内在颜色之间的关系。 2、乐于探索,能大胆表述,在活动中感受萝卜的有趣,产生爱萝卜、喜欢吃萝卜的情感。 【活动准备】 菜地里拔萝卜经验、各种萝卜、幼儿切刀、篓子、(颜色标记)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T:我们去菜地里拔了萝卜,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不同品种的萝卜,你们认识吗? 你可以去看一看,摸一摸,然后和小伙伴说一说你看到的萝卜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幼儿分散(请小朋友选个自己最喜欢的萝卜回位) 二、表述萝卜特征 幼儿集中交流: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萝卜是什么萝卜?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 三、切开来、看一看 1、小朋友,请你猜一猜,如果把你手里的萝卜切开来,里面的肉会是什么颜色的呢?(幼儿猜)。

2、师前面有一些篓子,上面有各种颜色的标记,请你猜一猜,然后把你手中的萝卜放进相应标记的篓子里。(帮助幼儿分类)把各种颜色分到小盒子里。 3、你猜得对不对呢?切出来就知道了。(教师先后切白萝卜、红萝卜、胡萝卜、青萝卜(长的)、青萝卜(圆的)、同样都是青萝卜,为什么切出来的颜色会不一样呢?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什么样的青萝卜切出来是绿色的?什么样的青萝卜切出来是红色的呢?(幼儿观察) 4、引导幼儿比较发现其中的秘密,重新摆放。原来长长的青萝卜切出来是绿的,圆圆的青萝卜切开来是红 色的。 小朋友,你猜对了吗?如果刚才摆放错的话,现在 你再来重新摆一摆吧! 四、萝卜的用途、做法 今天我们发现了萝卜的许多秘密,那你知道萝卜有 什么用?(吃),可以怎么做呢?你吃过或者看过萝卜做的食品呢?(幼儿回答) 五、欣赏萝卜插花 1、萝卜不但可以作成美味的佳肴,而且到了雕刻大师的手中,它还能变成漂亮的艺术品呢?一起来欣赏一 下吧!PPT 2、这些萝卜雕刻作品漂亮吗?小朋友,你们想不想

13.东方之珠教案

13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感受香港的繁华、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围绕一句话来展开叙述进行初步感知。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精彩”、“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璀璨”。 2、感知围绕中心句展开叙述的方式。 3、诵读品味课文,感受香港的繁华与美丽。 三、教学措施: 1、抓住全文的文眼“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展开教学。 2、抓住重点词感受街市的繁华。 四、教学道具 ppt 配乐《东方之珠》香港风景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在上课之前放《东方之珠》这首歌曲。刚才听到的那首歌歌名是什么?(东方之珠)你真会听。 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谁知道这首歌曲是描写了哪里吗? 1、分享自己查找香港的资料。 2、检查词语。 3、谁能用上香港和东方之珠这两个词说一句话。 三、学习最后一段: 1、出示: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说说我们想象中的明珠都是什么样的?使你想到了文中的哪个词?理解:璀璨。

2、齐读句子。质疑:读了这句,你想知道些什么? (为什么说香港是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呢?)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吧,这堂课就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问题吧。 四、学习第1小节 1、课文的第一小节向我们交代了香港是我国的南大门,有哪些景点?这句话也是课文的 总起句。谁来说说香港有什么?(香港有......) 2、谁来读读第一小节?一起读第一小节。 过渡: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香港有迷人的,著名的,繁华的。学生接说,师板书:沙滩,公园,街市。香港的夜景世界著名,我们也不要忘了去看一看。这么多的景点,就让我们和作者乘上飞机,一起去饱览一下香港的美景,领略一下东方之珠的风采吧。 2、请同学们轻声读第2-5小节,尽情地游览一下各个景点。 五、精读2-5(生读后交流,灵活机动的教学2-5节) 你喜欢哪个景点?浏览后你有什么感受?(生说))请你读一遍,读出这种感受。 读2小节:迷人、舒服 (1)谈感受,指名读2小节。 (2)你从哪里看出浅水湾很美、很迷人。(浪平沙细、阳光和煦、金色) (3)作者仅仅用了“浪平沙细、阳光和煦”就描绘出了一幅美妙的画面。(浅水湾图1)看,温暖柔和的阳光洒满了海面。洒在金色迷人的沙滩上,真如仙境一般。所以说浅水湾是--(生说“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4)(浅水湾图2)瞧,每逢节假日,迷人的沙滩吸引来多少游客。人们在沙滩上游玩,有什么感觉呢?(舒服) (5)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请大家轻读第2句,大胆想象认真体会。 (6)谁来带着感觉说一说(因为人们-----所以,感觉舒服极了。)师:这么迷人的地方,难怪一到节假日,人们就结伴来到了这里度假休息。 (7)请大家跟着配乐来读读2小节,把漫步迷人沙滩的舒服感觉读出来(指读、愿意来读)配钢琴曲 点题:有这么迷人的浅水湾,香港不就是那东方的一颗闪亮的明珠吗? 第3节(举世闻名精彩) (1)说感受,指名读第3节。 (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海豚和海狮的表演非常精彩?

插花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插花授课时长(第一课时)60min 课程总目标让学生对插花有基本认识,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冶学生生活情操。 课程具体目标认知目标: 认识一些花色、花种的意义 能力目标: 学会基本花材/花色的搭配 情感目标:能用花代表自己情感,懂得用花感恩父母、老师…… 课程需求分析 插花是一门艺术,能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向美的方向进步,不仅能让学生培养一门有益身心的业余兴趣,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教育他们利用植物向长辈表达感恩之情。 课程容简介 通过了解基本常见花材和花色的意义,学会搭配(第一课时)再亲自实践动手,向家长或老师送上一项自己的作品(第二课时) 课堂设计 总的教学容: 1、作品欣赏(2min) 2、插花起源(5min) 3、花材的含义(13min) 4、花色的意义(19min) 5、色彩搭配原则(8min) 6、自找花瓶(10min) 备注:第六点不是重点,视实际时间情况确定讲不讲 具体的教学容及安排(每节课容安排,并标明每模块所需时间) 1、作品欣赏 图片欣赏+实物欣赏

(2min) 2、插花的起源 插花艺术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和古中国,古人很早就以花来拜祭神佛、以花来装扮自己、以花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1)萌芽阶段——先时期 公元前10000-公元220,我们的先祖已经把许多美丽的花卉纹样,绘制在各种制用品上。花卉引起了他们的关注,受到他们的喜爱。 2)初级阶段——晋南北朝 出现瓶、盆水养插花的形式,用于佛前供花和礼宾寄情。根据《南史??晋安王子懋传》记载:子懋年仅七岁时,母亲曾经病危,请僧行道。有的和僧献莲花供佛,有的用铜罂盛水,渍其茎,希望它不会枯萎。后来他的母亲就痊愈了。这个典故是已知历史遗存中关于容器插花水养最早的文字记载。 3)鼎盛阶段——隋唐时期 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定为花期——百花生日,插花艺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同琴棋书画一样,成为有教养之人的其中一项基本素养。 (5min) 3、花材的含义 师:每种花都有着自己深沉的含义,如果要用一种花来代表他们,你会选什么呢? 母亲、父亲、老师、朋友 百日草木兰花

第一课-《插花》教案复习进程

第一课-《插花》教案

第1课《插花》教案 一、教材分析: 构图作为造型艺术的组织形式以其自身的形式美,发挥着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本课的重点是学习插花的构图法则在立体空间的应用,处理各种之间的关系,形成整体的意识。美术语言可以借助插花这种使用的审美艺术得以体现,表达更准确、生动,更具有艺术品位。 二、学情分析: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结合美术教学的视觉感知特征和实践创新特征来确定我的教学,初中生两级分化已经形成,个性差异明显,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依然占主体地位,因此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本课有别于平面绘画的构图法则,要在平面上升到立体构图上来,联系实际生活,学生可以通过欣赏、分析、模仿、实践来完成一件精美的插花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 本课教学我面向全体学生,在基于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究精神,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燃烧思维的火花,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插花的基本艺术形式、构图原则,学习如何运用构图这一造型语言进行艺术实践,初步掌握插花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优秀的插花作品,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通过学习插花的构图形式,使学生在欣赏感受的基础上加强对插花的理解和认识。学会用美术语言去分析和创作插花作品,并根据构图原则,不断实践,掌握插花的基本方法,完成一件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强化美化生活的意识,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的品味。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插花的基本形式。 2、难点:独立完成插花作品。 五、教学时数、教学方法、教具和学具: 1、总课时:2课时(讲课:1 实践:1) 2、方法:讲授、演示、示范、分析、练习为主。 3、教具:幻灯片、图片等。 4、学具:花、剪刀、胶水、包装纸等。 六、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七、教学环节与设计: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1、展示教师的插花作品或图片师生交流。(片1) 2、老师小结:花是美的使者,她把自然美带到我们的身边。插花就是将鲜花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完美、富有诗意的能再现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今天就让我们自己来尝试做一件插花艺术品吧。(引出课题《插花》并板书)(片1、2) 3、展示导学和学习目标。(片3) 4、插花艺术小知识。(片4) 5、插花艺术的意义。(片5) (1)、美化环境: 插花是美化居室的常用方法之一。是以切花花材为主要素材,通过艺术构思和适当地剪切整理及摆插,表现花材的活力和自然美。 (2)、陶冶情操:欣赏插花艺术作品就像聆听一首优美的乐曲,给人以高雅的享受,引起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起到陶冶身心和培养高尚情操的作用。 (3)、增进友谊传递信息:以花为伴,以花会友,不仅体现探亲访友者的高雅、礼物的珍贵,而且可以增进友谊传递信息。

插花公开课教案

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JWK-033共4 页 科目酒店插花 艺术 第四章第三节 西方基本花型展示课 授课 日期 5月14日 课 时 1 班级 2014级高职旅游管 理01班 授 课方式任务驱动法、练习法 作业 题数 1 拟用 时间 45分 钟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掌握西方插花的基础花型 及插花步骤。 2.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讲授与指导,学 生通过小组讨论、研究,动手动脑共同设计插 花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插花设计培养学 生的审美情趣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选 用 教 具 挂 图 鲜花及插花器材 重点1.西方插花有哪些基本花型? 2.分组插花比赛 难 点 六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 分别选择一到二种花型进行即 兴创作。 教 学 回 顾 倒T型 说 明 此次为公开课,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以学生实操为主,老师指导为辅。 授课教师:贺娟审阅签名:

【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考勤 【旧课回顾】(2分钟) 倒T型 【新课导入】(3分钟) 【讲授新课】(35分钟) 第四章第三节 西方基本花型展示课一、西方基本花型 (一)对称式 半球型 对称三角型 倒T型 扇形 水平型 (二)非对称式 S型、

L型 弯月型 不对称三角型 二、西方插花基本步骤 (一)修剪 首先要去掉花卉的残枝败叶,根据不同式样,进行长短剪裁,根据构图的需要进行弯曲处理(为了延长水养时间,适合水中剪取)。 (二)定骨架花 确定造型的形状、大小、方向。一般选用长穗状或挺拔的花或枝叶, 线的长度一般是花器高度加宽度的1.5—2倍。 (三)焦点花 一般插在造型的中心位置。一般选用丰腴、鲜而富有神采的花材,一茎一花的材料。 (四)补配花(草) 选用花型细小、丛状或羽絮状的花或枝叶。 三、分组实践——插花比赛 全班同学分成六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选择一到二种花型进行即兴创

《花儿草儿真美丽》公开课优秀教案 部编版2

《花儿草儿真美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花草也是有生命的,懂得怎样爱护花草。(2)培养独立观察、得出结论的能力。 2.情感与态度 (1)喜欢和同学在一起观察讨论,与同学友好相处。(2)喜欢花草树木,能够保护花草树木。 3.行为与习惯养成喜欢观察、努力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 4.过程与方法根据教材提供的素材确立活动主题,激发探究花草秘密的兴趣。了解常见的几种有毒的花草。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培养独立观察、得出结论的能力。 (2)知道花草也是有生命的,懂得怎样爱护花草。 2.难点(1)培养独立观察、得出结论的能力。 (2)知道花草也是有生命的,懂得怎样爱护花草。 教学设计: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怎样爱护花草的资料。 2.课件。 学生准备1.课前了解身边的花草树木,知道它们的特点和名字。 2.跟老师一起了解怎样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过程 一、走,看花看草去 1.师:同学们,我们学校看到了那些美丽的花草树木? 学生回答:见过绿萝、槐花、月季花、菊花、柳树、杨树、小草……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让我们一起去学校看一看吧!(教师播放自拍的学校图片,学生们逐一说出花草的名字) 【设计意图:老师从孩子们熟悉的花草树木入手.帮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并熟悉自己身边的花草树木,发现我们的周围有这么多的花花草草。】 二、爱护花和草教师展示课件:

学校里的花好漂亮,采一朵带回家吧! 好漂亮的花,摘一朵吧! 在树枝上荡秋千,给柳树编辫子! 师:这些做法对吗? 学生分组讨论,积极发言。 师:大家讨论好了吗?让我们逐一判断,欢迎同学们尽情发表自己的观点。(再次一一展示课件,引领学生判断这些做法的对错并说出理由。老师鼓励学生说出不对的地方并纠正应该怎样做) 教师小结:漂亮的花摘下来就会枯萎,也不能让别人欣赏了。同时,我们不能随便把公共场所的花带回家。另外,小树正是生长的时候,把书包挂到上面,树枝都压弯了,小树会很生气的。因此,我们应该爱护花草树木。 (展示课件) 2.我们一起来读一首诗歌:大树有生命,花儿有生命,小草也有生命。它们会发芽,会开花,会结果。种子落在地上,又长出新的嫩芽…… 师:接下来我们再分组讨论一下应该怎样爱护花草。提示:给小树浇水;植树;看到小朋友摘花应及时阻止。(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主动观察、讨论、得出结论为主,鼓励学生参加小组讨论并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正义感。】 三、花草面前要小心教师: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花和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别样风景,我们和花草在一起的时候难免会受到伤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展示图片,引导学生逐一展开讨论) 学生根据图片展开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师小结:图九、月季(仙人球)茎上长有刺,用手触摸的时候要注意,以免划破手。图十表明还有一些特殊的花是有毒的,比如滴水观音茎内的白色汁液有毒,滴下的水也有毒,误碰或误食汁液的话,分分钟就咽部、口部不适,胃里也有灼痛感,皮肤触碰到它的汁液,就会有瘙痒或强烈刺激;眼睛接触到汁液,会引起严重的结膜炎甚至失明;误吃茎叶的话,会有恶心、疼痛的症状,严重的还会窒息,导致心脏麻痹死亡,要多跟爸爸妈妈沟通,也可以多问老师,看看哪些花的叶子有毒,是不能用手碰的。有毒的花草要远离!!! 师:知道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学着种些我们喜欢的花草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提高探究能力,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