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体周围感染共识-王文中文版
布鲁氏菌关节假体周围感染个案报告并文献复习

第58卷第11期Vol.58No.11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S )2020年11月Nov.2020收稿日期:2020-05-15;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109:18:54网络出版地址:http ://kns.cnki.net /kcms /detail /37.1390.R.20200918.1054.011.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972056);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ZR2018MH007)通信作者:孙水。
E-mail :sunshui1965@163.com 文章编号:1671-7554(2020)11-0121-04DOI :10.6040/j.issn.1671-7554.0.2020.0808布鲁氏菌关节假体周围感染个案报告并文献复习苑涛,孙水(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关节科,山东济南250012)关键词:布鲁氏菌;假体周围感染;3D 打印;二期翻修;骨缺损中图分类号:R687.4文献标志码:B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世界性的人畜共患病,可对动物和人类造成巨大危害[1],主要分布在地中海盆地、中东、中南美洲和亚洲[2]。
在中国,90%的布鲁氏菌病发生在内蒙古、山西、黑龙江、河北、吉林和陕西等北方六个农业省份[3]。
布鲁氏菌病主要通过摄入未经巴氏灭菌的牛奶、奶制品和生肉传播。
布鲁氏菌病也可以通过呼吸道、结膜和皮肤擦伤传播[4]。
布鲁氏菌病的症状多种多样,最常见的临床特征是发热、多汗、乏力、肌肉关节疼痛。
骨关节并发症包括骶髂关节炎、关节炎、脊柱炎、滑囊炎、腱鞘炎和骨髓炎[1],但由布鲁氏菌引起的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较少见,相关病例极少在国内报道。
我院骨关节科一患者接受分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右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布鲁氏菌,应用二期翻修联合抗生素治疗成功。
1临床资料患者,女,65岁。
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专家共识

1.专家共识的危险因素如下: 最近1 年内有过细菌或真菌感染; 该关节在关节置换后以往已发生过感染; 皮肤病( 银屑病、慢性蜂窝织炎、淋巴水肿、慢性静脉瘀滞、皮肤溃疡) ; 使用静脉注射的药物; 最近3 年内有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感染或定植; 其它部位的活动性感染。
2.假体周围感染高度可能性定义: 有至少1 项假体周围感染的临床表现( 疼痛和/或僵硬) ,并同时具备以下至少1 项者: ( 1) 具有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 ; ( 2) 有假体周围感染的体征( 关节红肿皮温高或窦道形成) ; ( 3) X 线可见早期( 置换术后5 年以内) 假体松动或骨溶解。
3.假体周围感染低度可能性定义: 只有1 项假体周围感染的临床表现( 疼痛或僵硬) ,同时不具备以下任何1 项者:( 1) 具有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 ; ( 2) 有假体周围感染的体征( 关节红肿皮温高或窦道形成) ; ( 3) X 线可见早期( 置换术后5 年以内) 假体松动或骨溶解。
( * 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
)4.具有循证证据的危险因素如下: 被置换关节之前有过感染史( 膝) ; 手术时皮肤切口处有浅表感染( 髋和膝) ; 肥胖( 髋) ; 手术时间超过2. 5 小时( 髋和膝) ;免疫抑制状态( 膝)( 具体指: HIV 感染、糖尿病、肝炎、接受化疗或应用免疫抑制药物、自身免疫疾病、炎症性关节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肝衰竭、营养不良、镰状细胞病、血友病以及实体器官移植的患者) 。
专家推荐强度:1.将红细胞沉降率( ESR) 和C 反应蛋白( CRP) 作为诊断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主要评估指标。
推荐强度: 强2.如果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ESR和/或CRP 出现异常,建议进行膝关节穿刺抽取关节液,进行细菌培养、关节液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检查。
推荐强度: 强3.髋关节置换术后根据患者的感染可能性、ESR和CRP 指标、是否计划再手术等情况( 表1) ,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关节穿刺并做细菌培养、关节液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以及冰冻切片等检查。
2018版假体周围感染和手术部位感染专家共识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问题3: 在全关节置换术(髋/膝/肩/踝)之前是否应该进行常规牙齿清理?
共识: 没有。虽然在接受关节置换术的一部分患者中报告了牙齿病菌,但没
有前瞻性对照研究支持术前牙齿清理在降低后续假体周围感染(PJIs)方面 起到重要作用。 证据级别:共识 代表投票:同意:76%,不同意:17%,弃权:7%(超级多数,强烈共识)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问题6: 在进行选择性关节置换术之前,应如何管理有症状的术前尿路感染 (UTI)患者? 共识: 术前有症状的UTI应在选择性全关节置换术前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根 除。 证据级别:有限 代表投票:同意:97%,不同意:2%,弃权:1%(一致,最强共识)
急性假体周围感染清创方法及抗生素策略

Debridement and antibiotics treatment for acute periprosthetic ioint infection
XU Yihong.XU W eidong
f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Changhai Hospital,The Second Military M 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Key words]Joint Prosthesis;Acute 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Debridement;Prosthesis Retention;Antibiotic
假 体 周 围感 染 (periprosthetic ioint infection,PJI) 被 认 为 是人 工 关节 置 换 术后 灾 难 性 并发 症 。 目前 , PJI己成 为 全 髋关 节 置 换 术后 翻 修 的主 要 原 因 ,更 是 全膝 关 节置 换术 后翻 修 的首 要原 因 。一 旦发 生 PJI, 常 影 响 患者 关节 功 能及 活 动度 ,严 重 的 会 导 致 关 节 强 直 、融 合 、截 肢 甚 至 死 亡 ,从 而 降低 患 者 满 意 度 和 生 活质 量 。
急性假体周 围感染 清创方法及抗生 素策略
徐 一宏 徐 卫 东
(海 军 军 医 大 学 附 属 长 海 医 院关 节 骨 病 外 科 上 海 200433)
【摘要 】假体 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儿)是人 工关节置换术后 的灾难 性并发症 。近年来 ,采用清创及抗 生素治疗急 H:PJI成为普遍共识 。但对 手术 方式及抗生素选用 的认 识仍不够深入 。本文对假体清 创的手术时机 、手术 指征 、具体 手术方式和细节 以及清创术后抗生素 的选用进 行综述 ,为 临床 PJI治疗提 供依 据和参考 。
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

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郑文丽;方朕;张文梅;狄建忠【期刊名称】《中国感染控制杂志》【年(卷),期】2024(23)5【摘要】目的分析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某院收治的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原菌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结果共纳入105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其中,髋关节置换67例,膝关节置换38例。
共检出病原菌124株,以革兰阳性菌株为主,占74.19%(92株);其次是革兰阴性菌,占16.13%(20株);最常见的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37.90%,47株)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2.58%,28株)。
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26.67%、73.08%,对万古霉素均敏感;革兰阴性菌对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耐药率分别为33.33%、41.18%、55.56%,对美罗培南敏感。
结论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后者对苯唑西林耐药率较高。
经验性治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假体周围感染可能有效,但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假体周围感染可能效果差。
【总页数】6页(P586-591)【作者】郑文丽;方朕;张文梅;狄建忠【作者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办公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1.32【相关文献】1.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变化趋势分析2.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与治疗周期的关系3.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4.某院35例行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感染内科常见疾病假体周围感染护理

演讲人
目录
01. 假体周围感染的病因和 发病机制
03. 假体周围感染的辅助检 查和处理要点
05. 假体周围感染的常见护 理措施
02. 假体周围感染的临床表 现
04. 假体周围感染的常见护 理注意事项
06. 假体周围感染的常见护 理技巧
假体周围感染的病 因和发病机制
1
假体植入的原因
1
2
3
4
关节置换:用于治 疗关节疾病,如关
节炎、骨折等
脊柱融合:用于治疗 脊柱疾病,如椎间盘
突出、脊柱侧弯等
关节固定:用于治疗 骨折固定:用于治疗
关节损伤,如韧带损 骨折,如骨折不愈合、
伤、关节脱位等
骨折畸形愈合等
假体周围感染的原因
01
细菌感染:最常 见的原因,如金 黄色葡萄球菌、
观察伤口情况:密切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避免感染扩散
01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污染
02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 燥
03
避免过度活动,减少伤口张 力
04
及时处理渗出液,防止感染 扩散
05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 染
06
监测体温、脉搏等生命体征, 及时发现感染扩散迹象
监测病情变化
定期检查体温、脉 搏、呼吸、血压等 生命体征
死等改变
假体周围感染的辅 助检查和处理要点
3
辅助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
影像学检查:X线、CT、 MRI等
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等
组织病理学检查:活检、 病理切片等
功能检查:关节功能、肌 肉力量等
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临床诊治的研究进展

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临床诊治的研究进展摘要:为改善行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患者的健康状况,本文结合各学者研究结果,与本人临床经验,归纳了术后出现假体周围感染(PJI, 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并发症的具体危险因素,并围绕血清监测、阳性评估策略阐述诊断要点,确诊后通过药物疗法、手术治疗方案,促使患者及早得到充分治疗。
关键词: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假体周围感染;翻修术;血清水平前言:UKA作为膝关节骨关节炎常用治疗方案,通过有效治疗可以逐渐恢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
然而影响手术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为假体周围感染,大约有2%的患者因PJI出现手术失败后果,PJI主要呈现隐匿性强特征,不易于实现早期诊断。
为进一步优化手术疗效,理应从PJI诊疗方向着手,制定可行性方案,以期在准确诊断与合理治疗下保障手术质量,从根本上维护患者安全,提升病情稳定性。
1 UKA术后PJI常见危险因素据学者李真[1]研究验证,PJI危险因素具体包括以下三点:其一,CCI评分(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查尔森合并症指数),通过对UKA术后恢复期患者的客观评估,若该指数显示高于3分,证明当前患者具有繁重的疾病负担,整体预后不佳。
患者内置假体会因该评分的升高出现存活率降低,手术疗效下降等问题,甚至有较大可能需要二次手术,造成患者需要延长住院时间保持病情稳定,此时更易出现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其二,关节腔穿刺次数,结合现有调查结果确定,当患者关节腔穿刺数量超过三次时,其PJI发生风险会随之升高,源于外源性菌株经由关节腔穿刺活动置入关节腔,导致假体更易被细菌感染,从而破坏机体免疫状态;其三,基础疾病患病数量,患者在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三种以上基础疾病时,会受药物刺激降低自身免疫力,最终增加PJI形成风险。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诊治规范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诊治规范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方心俞一、背景髋关节置换术和膝关节置换术是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成功的手术,10年后随访存活率超过95%。
随着手术例数的不断增加,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问题也逐渐凸显,其中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这一灾难性并发症不断困扰着临床医生。
由于PJI诊断困难、治疗复杂,常需要多次手术和长期抗感染治疗,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心理、生理和经济负担,也给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带来巨大的挑战。
最新的文献显示,人工髋关节感染二期翻修术后,1年死亡率为4.22%,5年死亡率高达21.12%。
经国民真实寿命表矫正后,PJI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了3倍左右。
各国的卫生健康组织已发布和更新了多项指南,用于指导医院和医护人员如何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关节外科医护人员则作了更严苛的要求和努力,但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发生率仍可达0.5%-1%,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PJI发生率更高达3%-5%。
因此,对PJI的定义、病因、危险因素、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将有助于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最佳的治疗选择。
二、定义目前对PJI尚无明确的定义,不同的组织或学会提出了各自的定义或标准。
欧洲骨与关节感染学会提出的定义在欧洲地区使用较为广泛,美国肌肉骨骼感染学会提出的MSIS定义在美国、中国及其他地区发表的文献中使用得更多。
随着对PJI认识和研究的深入,MSIS的定义也几经更迭,引用和应用最多的是2013年国际共识会议(ICM)发表的版本,该定义是一个分类诊断标准,包括了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
存在主要标准中的一条或次要标准中的三条即可诊断PJI。
主要标准:①、存在与假体相同的窦道;②、受累人工关节的2处假体周围组织或关节液标本中分离出同一病原体。
次要标准:①、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②、关节液白细胞计数升高或白细胞酯酶试验阳性(+++);③、关节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④、假体周围组织病理学结果呈阳性;⑤、单次细菌培养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问题7:对于尿液筛检异常和(或)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 该如何选择抗生素? • 共识:对于存在尿路症状的患者,应该在关节置换手术之 前进行尿液筛检。对于无症状菌尿症患者行关节置换时可 以按常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急性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应首 先进行相应治疗,而后择期行关节置换。 • 代表投票:同意:82%,不同意:12%,弃权:6%(强烈 共识)
• 问题1B: 择期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或假体周围 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是什么? 共识:此类危险因素包括: 既往手术史(关节或其他部位), 控制不佳的糖尿病(血糖>200mg/dl或糖化血红蛋白>7%) 营养不良,近期住院史,长期卧床; 病理性肥胖(BMI>40kg/m2), 肝病活动期,慢性肾功能不全, 大量吸烟(>20支/日),酗酒(>1200毫升/周),吸毒; 创伤后关节炎,炎性关节病; 严重免疫缺陷(HIV)。
Where is the direction of surgeon !?
Surgeon
Follow me !!!
共识内容:
减损和教育
围手术期备皮 围手术期抗生素
血液保护
假体类型
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
观念改变!
一、减损和教育
• 问题1A:择期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或假体周围 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什么? • 共识:关节内活动感染、败血症,以及皮肤、皮下或深部 软组织局部活动感染均为择期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手术 部位感染或假体周围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且为此类手术 的禁忌证。 代表投票: 同意:99%,不同意:0% ,弃权在临近手术时进行。
• CDC推荐无需手术备皮,除非切口部位或周围的体毛影响手 术。 • 如果需要备皮,应该在临近手术开始前进行,尽量使用电剪 刀。 • 因为缺乏特别针对应在何种环境下进行备皮的研究,我们推 荐备皮应在医院内进行,在可能的情况下越临近手术越好, 由手术组或受训过的护士进行。 • 如果可以,我们推荐备皮在手术室外进行。
• 共识: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呋辛) 可以作为预防性抗生素种类在围手术期常规使用,异恶唑 青霉素可作为一个适当的替代方案。
• 问题3:对于体内已经存在内植物如心脏瓣膜的患者,应 该如何选择预防性抗生素?
• 共识:对于体内已经存在内植物如心脏瓣膜的患者,在选 择预防性抗生素方面与常规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相同。 • 问题4:哪些抗生素可以替代头孢菌素作为常规预防性抗 生素使用? • 共识:在无法选用头孢菌素作为常规预防性抗生素的情况 下,目前可以以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作为替代。
• 代表投票:同意85%,不同意10%,弃权5%(强 烈共识)
• 问题2:备皮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 共识:备皮的首选方法是修剪而不是刮除体毛。 我们尚不能建议使用或不使用脱毛膏去除体毛。 • 代表投票:同意92%,不同意3%,弃权5%(强烈 共识)
• 问题3:备皮应何时进行?
• 共识:如果需要,备皮的时间应该是越临近手术越好! • 代表投票:同意94%,不同意4%,弃权2% • (强烈共识)
• 问题8:对于既往曾因关节发生感染而治疗过的患者,本 次手术前应如何选择抗生素?
• 共识:对于既往曾发生化脓性关节炎或假体周围感染的患 者,本次手术前所使用的抗生素应覆盖之前感染的病原菌 ,如果需要骨水泥型假体,建议使用抗生素骨水泥。 • 代表投票:同意:84%,不同意:10%,弃权:6%(强烈共 识)
• 共识:虽然我们并不建议对所有接受人工关节置 换术的患者术前常规进行细菌筛查和定植,但一 般认为术前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查和去定植 能够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包括葡萄球菌 或非葡萄球菌感染的发生率。
• 问题4:医护人员是否需要筛查MRSA和MSSA?
• 共识:不需要。医护人员不需要常规筛查MRSA和 MSSA,有细菌感染症状的医护人员才需要筛查 MRSA和MSSA。
• 问题5:尿常规检查对于择期人工关节置换有什么 重要性? • 共识:尿常规检查不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前必需的检 查。只有存在尿道感染症状或有尿道感染史的患者 才应该在术前进行尿常规检查。
• 问题6:择期人工关节置换术前是否应该停用缓解 病情的药物?
• 共识:是!患者在择期人工关节置换术前应该停 用缓解病情的药物。 • 停药时间应视药物种类和患者情况而定。停用免 疫抑制剂应该通过会诊,在内科医师的指导下进 行。 • 代表投票:同意:92%,不同意:5%,弃权:3 %(强烈共识)
• 问题1:什么是术前抗生素使用的最佳时机? • 共识:术前抗生素应该在手术切口前的一小时内使用,如 果使用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可以延长至两小时 内。此外,采取一定的监督措施以确保上述方案的使用依 从性非常重要。 • 代表投票:同意:97%,不同意:2%,弃权:1%(强烈共 识)
• 问题2:是否存在最佳种类的抗生素以在围手术期常规使用 ?
• 问题2A:含抗生素骨水泥会降低择期初次全关节置换术 (total joint arthroplasty,TJA)后PJI的发生率吗? • 共识:赞同。含有抗生素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 (ABX-PMMA)可降低关节置换术后PJI的发生率,应在择期 关节置换术时对感染高危患者予以使用。 • 代表投票:同意:90%,不同意:9%,弃权:1%(强烈 共识)
• 问题1B:基于假体周围感染(PJI)定义得一些考量是什么? • 共识:临床上,有些假体周围感染可能达不到以上标准, 尤其是那些低毒力的细菌感染病例(如丙酸杆菌)。关节 液白细胞酯酶试验可以作为快速诊断方法,或者在术中使 用尿分析试纸进行测定。在血液学检查中可以使用离心法 保证白细胞酯酶比色试验的准确性。 • 代表投票:同意76%,不同意:14%,弃权:10%(强烈 共识)
• 共识:确有必要对假体表面涂层作出改进以帮助抑制细菌 定植以及随之而来的SSI/PJI。 • 代表投票:同意:76%,不同意:15%,弃权:9%(强烈 共识)
六、诊断PJI
• 问题1A:怎么定义假体周围感染(PJI)?
• 共识:假体周围感染的是指:
•假体周围获取的培养有两次呈阳性,或者 •存在与关节腔相通的窦道,或者 •有符合以下次要诊断标准中的3项: - 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升高; -关节腔液体中白细胞计数升高或者白细胞酯酶试纸反 应呈++变化; -关节腔液体中多核中性分类白细胞(PMN%)计数比例提 高; -单次细菌培养阳性。
• 问题4:对于有皮损的患者应有什么特殊考虑?
• 共识:对于手术野存在活动性溃疡的患者不应进行择期关 节置换手术。我们的共识是手术切口不应通过活动的皮损 部位。对于部分皮损如湿疹或银屑病,应该推迟手术直到 患者的皮损改善。 • 代表投票:同意96%,不同意2%,弃权2%(强烈共识)
三、围手术抗生素应用
• 问题4: 引流会影响SSI/PJI的发生率吗? • 共识:没有。没有证据表明,采用封闭式引流增加的风险。 • 代表投票:同意:88%,不同意:8%,弃权:4%(强烈共识 ) • 问题5:引流什么时候应该拨出?
• 共识: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拔管的最佳时机。
五、假体类型
• 问题1:假体类型会影响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或假体周围感(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的发生率吗? • 共识:假体类型(骨水泥型vs非骨水泥型)或羟基磷灰石 涂层的使用并不会对SSI或PJI的发生率造成影响。 • 代表投票:同意:92%,不同意:4%,弃权: • 4%(强烈共识)
• • • • • • • •
• 问题2:口腔卫生对于择期人工关节置换有什么重 要性? • 共识:所有准备接受择期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都 需要筛查有无活动性感染,可以对患者进行调查问 卷或进行口腔检查。
• 代表投票:同意:80%,不同意:18%,弃权: 2%(强烈共识)
• 问题3:应当如何筛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和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SSA)?
• 问题7:曾经患化脓性关节炎的患者应当如何尽量降低术 后假体周围感染的风险? • 共识1:所有曾经患化脓性关节炎的患者,只要有可能, 都应在术前进行血清学检查和关节穿刺检查。 共识2:对于曾经患化脓性关节炎的患者何时是进行人工关 节置换的最佳手术时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术者应该通过关节液穿刺培养来确定没有活动性感染的证 据才能安排手术。 共识3: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如果用到骨水泥,应该选择添加 抗生素的骨水泥。 • 共识4:如果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应当延长静脉抗生素 使用时间,并与感染专科医生合作治疗。
二、围手术期备皮 • 问题1A:是否需要用杀菌剂进行术前皮肤清洗? • 共识:需要。应当应用葡萄糖酸氯己定(CHG)进 行术前皮肤清洗。 • 当患者对氯己定过敏或无氯己定可用时,我们的 共识是使用杀菌肥皂是恰当的。 • 代表投票:同意90%,不同意8%,弃权2%(强烈 共识)
• 问题1B:术前应用杀菌剂进行皮肤清洗应当以何种 方式在何时进行? • 共识:我们推荐至少在择期关节置换手术之前的 晚上进行全身皮肤清洗。沐浴后,患者应当穿清 洁的衣服在清洁的床褥上入睡,不用任何的局部 外用品。
• 问题3: TJA术中在伤口内使用抗生素粉末有意义吗? • 共识:否定的结论。目前尚无文献提示向伤口内或在假体 周围倒入万古霉素粉末会降低PJI的发生率。部分研究结果 已经提示应用万古霉素粉末会降低非关节置换手术后SSI的 发生率,因此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 投票意见:同意:91%,不同意:5%,弃权:4%(强烈 共识)
• 问题9:对于持续时间较长的手术,术中应何时追加抗生 素? • 共识:如果手术时间超过了所使用抗生素的两个半衰期, 应及时追加使用抗生素。目前已有相关指南提供了术中使 用抗生素的频率。 • 我们建议,一旦手术的出血量较大(>2000cc)或术中补充的 液体较多(>2000cc)时,应追加使用抗生素。由于上述均为 独立变量,因此一旦出现上述情况之一时便考虑追加使用 抗生素。 • 代表投票:同意:94%,不同意:5%,弃权:1%(强烈共 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