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琴课文原文

孔子学琴课文原文

孔子学琴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特长,还精通音乐。如弹琴、鼓瑟、吹笙、击磬,他样样都会,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但孔子从不满足。他五十岁那午,还特意向鲁国的著名音乐家师襄学弹琴。

师襄将一首曲子教给孔子练习。一晃十天过去了,师襄还不见孔子来学新的曲子,感到有些奇怪,便去看望。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师襄轻轻地走进屋里,对孔子说:“你已经练了整整十天,这首曲子也会弹了,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孔子连忙站起来,诚恳地说:“我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呢!”说完,又席地而坐,继续弹奏起来。

过了几天,师襄又来看孔子练琴。他看到孔子的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便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可以学一首新的曲子了。”孔子摇摇头,说:“我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内容,这样弹奏怎么会使人感动呢?”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再次来到孔子的住处。刚一进门,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师襄听得如醉如痴,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一曲弹完,好半天师襄才醒悟过来。他快步走了过去,激动地说:“你已经弹出了乐曲的思想感情,领会了音乐的精神,可以学一首新曲子了!”孔子又摇摇头,认真地回答:“不行啊,我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说完,又沉浸在琴声里,似乎想得很远很远……

不知又过了多少天,师襄又来听孔子弹琴。他静静地坐在孔子身旁,感情随着琴声抑扬起伏。突然,琴声戛然停止,孔子激动得站起来,大声说:“我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他就是行善百姓、胸怀博大的周文王。”

师襄一听,既惊异,又佩服。他站起身来,向孔子深深地行了一礼,说:“你的琴艺真是炉火纯青啊!我的老师讲过,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文王操》。”

1/ 1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17孔子拜师同步练习A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17孔子拜师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练习 (共5题;共41分) 1. (6分)读一读,连一连。 闹________ tào 费________ pīn 拖________ jìn 套________ jiū 拼________ nào 劲________ fèi 究________ tuō 2. (4分)写出近义词 爱慕—________ 报酬—________ 猜测—________ 惩罚—________ 啜泣—________ 打扮—________ 3. (2分)解释下列词语。 放诞:________。 标致:________。 打量:________。 4. (12分)选词填空

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 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________,村前河水________,天空________,空气________。 5.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子不耻下问 被人们尊称为圣人的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也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认为人并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懂的,而是通过后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问,才达到知识渊博的。有人嘲笑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毫不在意地说:“遇到不懂的事便问个明白,这才是真正学习知识的表现啊!” 当时,卫国的大夫孔圉为人耿直,谦虚好学。他去世后,被授予“文”的谥号,因此后人又称他为孔文子。孔子的学生子贡心中不服,就向孔子询问为什么孔圉可以谥号为“文”。孔子回答说:“孔圉不但聪明,而且学习非常勤奋刻苦,不因为向学问和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求教而感到羞耻,因此他才可以用‘文’字作谥号!”子贡听了,恍然大悟。 (1)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2)阅读短文后,我来谈谈自己对“不耻下问”的理解。 (3)读了短文后,孔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孔子拜师

17、孔子拜师(主备:吕燕萍) 教材分析: 《孔子拜师》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组《感受中华文化》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 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 意思。 教学重点: 认写生字,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交流资料。 1、师引入课题。 问: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孔子拜老子为师的事。 2、老子是我国历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子则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谁对他们有所了解,赶紧介绍给大家。 3、生介绍。(再介绍过程中分别出示“老聃”、“孔丘”,并认记“丘”。) 4、看来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学问,了不起的大学者。那为什么孔子会拜老子为师呢?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去了解。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生自读课文,说说读懂了哪段?这部分主要讲的什么? 2、生汇报交流,师总结:

孔子绝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 3、问题探究,引入对全文的品读。 师提问: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思考、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 (一)、齐读一段,提问思考。 1、老师提出阅读要求: 课文一来就向我们介绍了孔子当时的地位及拜师的原因,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考。 2、有了这些了解之后,你觉得孔子怎么样? 3、自己再读第一自然段,看你还能有什么了解和收获。 (二)、反复品读,揣摩词句。 1、师引入: 决定拜师以后,孔子便毅然赶往洛阳,一路上历尽艰辛,孔子最终来到洛阳,拜师成功了吗?我们一起细细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2、提问:这一段写得很详细,用词十分准确,请你自己反复地读一读、品一品,看看哪些词语让你最感动,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刻。再结合书上的内容, 看你能不能说说词语的意思。 3、生读文、勾画、体会、交流。 (1)、重点词语理解: 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 提问:为什么如此艰辛,孔子仍要不远千里去拜师呢?你从这些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2)、分角色朗读对话,说一说通过朗读感受到他们说话都怎么样? (谦虚礼貌) (3)、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①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 ..的老师吧! ②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 ..老师。 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

孔子学琴

孔子学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正确认读本课 7 个生字,理解“炉火纯青、毕 恭毕敬、如痴如醉”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抓住孔 子的做法与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孔子做事认真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方面:课堂上引导学生重点抓住孔子的语言、动作、 神态来体会孔子不断进取的精神,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习孔子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的品质。 教学重点: 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 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开火车读词语。 2、回顾课文,说说孔子学琴经历了那些阶段? (随生说师相机板书)学会曲谱 掌握技巧 领会思想 体会作者
二、品读人物,感悟思想 1、学习第 1 自然段 。 2、生自由读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指名反馈。
品读赏析,讨论交流: (一)、出示学习提示 1: 孔子是怎样使自己的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超高水平呢?边读边把课文
描写孔子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画出来,认真读一读,仔细体会,在旁边写 上批注。
1、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着那首曲子,弹

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2、 孔子连忙站起来,诚恳地说:“我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掌握弹
奏的技巧呢!”说完,又席地而坐,继续弹奏起来。 3、孔子摇摇头说:“我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作曲者的思想内容,这样弹奏
怎么会使人感动呢?” 4、孔子又摇摇头,认真地回答:“不行啊,我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
样的人呢!”说完,又沉浸在琴声里,似乎想得很远很远...... 5、从这些句子的学习中,你体会到孔子是怎样的人?
板书:勤学苦练、一丝不苟等。 (二)出示学习提示 2:
在整个练琴的过程中,师襄几次去看孔子学琴?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 2~ 6 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师襄看孔子弹琴时的神情变化以及对孔子的评价,说一说 自己的感受。
1、句子一:他看到孔子的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 悦耳动听。便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可以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2、句子二:刚一进门,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师襄听得如醉如痴, 仿佛被带到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一曲弹完,好半天,师襄才醒悟过来。 3、句子三:他静静地坐在孔子身旁,感情随着琴声抑扬起伏。 4、句子四:师襄一听,既惊异,又佩服。他站起身来,向孔子深深地行了一礼, 说:“你的琴艺真是炉火纯青啊!我听老师讲过,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文王操》。” 5、指导分角色朗读。 6、演一演。 四、感悟写法 1、同学们,文章主要写孔子学琴,那为什么四次出现描写师襄听琴的神态、动 作、语言? 2、指名回答。 3、教师提示:这样描写是从侧面表现出孔子的虚心好学、精益求精、不断进步 的优秀品质。我们在以后写文章的时候也要运用这种写法。 4、学习用侧面描写写几句话。

孔子拜师 教学设计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针对文本特点和孩子的学习特点,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准确地认读“兼”等7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式,理解“远近闻名、渊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学无止境””等词的意思。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了解孔子的求学经过。 3、学会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感悟孔子的品行。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品行。 教学难点:懂得学习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学习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拜师的故事。(板书:孔子拜师) 2、学生交流、介绍孔子和老子 通过预习和搜查资料,小朋友对孔子一定有所了解,谁先来向大家说说你了解到的情况。 这么有名的孔子,他拜谁为老师(板书:孟子)孟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课前了解了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做记号;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新词:

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相距止境长进敬重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曲阜(注意读准生字的音,特别是读准:兼、宿) (指名2个读,开火车读,齐读) 3、再认真、仔细地读读课文,了解孔子为什么拜师?是怎样拜师的?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出示):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2、说说孔子为什么要拜师呢? 3、查字典理解“渊博”:什么叫渊博?师提示:通过查字典,渊就是深,博就是广,这里“知识不够渊博”是什么意思? 【预设: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懂得还不够多,不够广。】 4、理解:远近闻名 孔子认为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那他的知识是不是真得不够渊博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补充资料,体会孔子的好学:是啊,孔子当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已经是一个大学者,甚至连当时的国君鲁昭公和秦国的国君齐景公都经常向他请教,但是孔子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大的成就,还要拜师求学,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板书:谦虚好学 6、指导朗读。 你能把他这种如饥似渴的好学的精神读出来吗? 7、过渡:为什么知识这么渊博的孔子,总认为自己还不够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二段,从第二段中找找答案吧!

优品课件之三年级上册语文《孔子拜师》生字组词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孔子拜师》生字组词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孔子拜师》生字组词人教版 【闻】 读音:wén 巧记:“门”内有“耳”。 字义:①听见②听见的事情,消息③用鼻子嗅气味 组词:①风闻耳闻远近闻名②新闻奇闻③闻味儿 造字:形声 造句:爷爷是远近闻名的老中医。 笔顺:“门”宽窄适当;“耳”要写得紧凑。 2 【尘】 读音:chén 巧记:细“小”灰“土”。 字义:①尘土,飞扬的灰土②尘世(佛家道家指人间,和他们所幻想的理想世界相对) 组词:①尘土尘埃②红尘 造字:会意 造句:起风了,天空中尘土飞扬。 笔顺:上下要紧凑。末横宽于两点。 字歌: 小大相连 上面尖尖 小土相连 尘土漫天 3 【仆】 读音:pú 巧记:一人(亻)来占“卜”。 字义:①被雇到家里做杂事、供役使的人②旧时男子谦称自己 组词:①仆人奴仆女仆甘为公仆人民公仆

造字:形声 造句:《雷雨》中的四凤是周公馆里的一个仆人。 笔顺:左右距离不宜写得太近。“卜”的点画有力。 字歌: 生活要简朴 衣破自己补 扑在事业上 甘当好公仆 4 【纳】 读音:nà 巧记:边线(纟)一“人”拦空网(冂) 。 字义:①收入,放进【引】接受②补缀,缝补,现在多指密密地缝组词:①出纳吐故纳新【引】采纳②纳鞋底 造字:形声法 造句:刘老师采纳了我的建议,在班上开设了“图书角”。 笔顺:“内”略高于“纟”,“冂”不宜过宽。 字歌:丝线纳鞋底张口来呐喊金属叫做钠内心祈平安 5 【闷】 读音:mèn 巧记:把“心”关“门”里。 字义:①心烦,不痛快②密闭,不透气 组词:①烦闷苦闷闷倦闷气闷沉沉闷闷不乐②闷子车闷葫芦造字:形声法 造句:小明被别人误解了,他心里很烦闷。 笔顺:字形略长。“门”略阔;“心”大小适当。 6 【丘】 读音:qiū 巧记:兵下八走了。

(孔子学琴)

(孔子学琴) 29 孔子学琴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描写孔子学琴的句子,画出重点词语,练习上下文推想重点词语的含义,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孔子的琴艺是怎样一步步的达到炉火纯青的”。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重点句子和古人名言。 4.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掌握“厌倦、洋溢、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 教学重点: 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还记得上节课的内容吗?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呢? 2.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文本走近孔子,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继续体会这位伟人的优秀的学习品质。 回忆一下,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学习课文 1.读课文想一想,根据课文中描写的孔子弹奏的乐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试着用课文中的词来回答。(炉火纯青) 2.炉火纯青什么意思?(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3.孔子的琴弹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此完美,看到这你有什么疑问?例如:为什么弹得这么好?他怎么练的?…… 4.哪部分写了孔子学琴的内容?(2——6自然段)

(1)自读2——6自然段,画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高超水平呢,边读边把课文描写孔子动作、 语言、神态的语句画出来,认真读一读,仔细体会。试着填表,小组之间交流交流。 出示表格:第二课时 时间孔子弹琴的程度孔子的想法 一晃十天会弹没有真正掌握弹琴的技巧过了几天顺畅自然、悦耳动听没有领会 曲子的思想内容又过了几天令师襄如痴如醉没有体会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不知过了 多少天抑扬的琴声令感情起伏不平知道作者是谁,心情激动 三、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抓重点词句逐步体会 1.引导学生抓住“毕恭毕敬”“一遍又一遍”“丝毫没有厌倦”体会孔子练琴的认真、严肃。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着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 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弹着那首曲子。 2.练习朗读。 3.孔子如此刻苦的练习弹琴,但他并不满足于会弹琴,而是有更高的要求,根据孔子 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和师襄听琴后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在交流中感悟文章思想感情] 3.全班汇报,教师点拨,进行朗读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描写孔子言行的语句,体会孔子在学琴时是如何孜孜不倦、 精益求精的,同时指导学生读好相关语句。] (1)……他样样都会,尤其是弹得一手好琴。但孔子从不满足。50岁那年,他还特意 向著名音乐家师襄学弹琴。 ("精通音乐"、"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五十岁那年"还特意向鲁国的著名音乐家师襄学 弹琴"。可以看出孔子从不自满、谦逊好学。) (2)……只见孔子毕恭毕敬地盘坐着弹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地样子。……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孔子拜师》基础练习(无答案) 鲁教版

孔子拜师 组词 闻()()() 等()()() 迎()()() 小书法家先说说写时的注意事项,然后再写一写。 纳闷等候品行 风尘仆仆 你对自己的书写满意吗?奖励自己几张吧! 找朋友看看哪些词与下面的词语意思相近。 佩服--()纳闷--() 拜见--()学问--() 连忙--()敬重--() 查查填填 等候迎候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太客气了,多谢你()。 有名闻名 孔子是()世界的大教育家。有很小的时候就非常()。 想想说说 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名的大学者,人们非常敬重他们,对照课文想一想?和同学讨论一下以下的问题吧! 人们为什么佩服他们的学问? 人们为什么敬重他们的品行? 你对哪个话题感兴趣,根据搜集的资料和文中的内容,想一想,看看你是怎样理解的,再和小伙伴们一起交流。开始吧!

积累窗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你还知道孔子的名言吗?想办法查找一下,然后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 ---------------------------------------------------------------------------- 聪明屋 下面的这些名言,究竟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开动脑筋,连一连吧!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积极思考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不懂就问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及时复习 阅读在线 谦虚好学:孔子的故事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学识渊博,但从不自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其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说给爸爸妈妈听听!

语文三年级上册精读引领课第17课《孔子拜师》

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对孔子和老子有初步了解。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以学定教。 1、谈话导入。 我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被尊称为“圣人”、“万世师表”。他是? 2、汇报交流背景资料。 课前已经布置同学们查找资料,你对孔子有哪些了解? 学生汇报交流。 出示孔子简介。

孔子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位流芳百世的圣人,相信学完这篇课文你会有所启发。 3、板书课题,启发质疑。 齐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快到文中去找答案吧。 二、精讲点拨,随文得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又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得? (1)生自读学习。 (2)全班交流。 预设一:这篇文章写了孔子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老子为师。 (3)教师总结:看来这篇文章一共有两个人物。但是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课文中出现了五个名字:孔子、孔丘、仲尼、老子、老聃。这是什么原因呢? (4)讲解古代人名、字的区别。 大屏幕出示:古人在名、字的使用上,有一定的原则和习俗。名,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年举行冠礼,及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时取的,是人的正式称谓。不论尊卑,自称通常用名,不能用字,以表示自己谦虚有礼;对别人则不能直呼其名,而以自字相称。 难怪文中,孔子自称自己的名孔丘,而老子称呼孔子的字仲尼。这都是谦虚有礼的表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时卷》第五单元17 孔子拜师(附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 17 孔子拜师 随堂基础练 一、给句子中的加点字正确注音。 1.他风尘仆.()仆地赶来给女儿送行。 2.老师心里有些纳.()闷:一向热爱学习的他为什么要退学? 3.这次考试又是李敏得了第一,我打心眼儿里佩.()服她。 二、我是小小书法家。 nà mèn wén míng zhǐ jìng fēng chén pú pú 三、选词填空。 拜见拜访 1.学生孔丘,特地来( )老师。 2.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 )的老师吧! 有名闻名 3.孔子是( )世界的大教育家。有很小的时候就非常( )。 四、先补充词语,再按要求填空。 (.)( ...风尘()()学无()()..)兼程 ()餐()宿远近( ..).毫无()() ...)( 1.加点的词语中都含有()义词。写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写得多。(至少写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面的四字词语中选词填空,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孔子是一位()的老师,但他认为(),于是(),()地赶到洛阳,拜老子为师。老子被眼前()的孔子的好学精神打动了,于是把自己的学问()地传授给他。 课后巩固练 五、读句子,回答问题。 1.下面两个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迎候”和“等候”______(能不能)互换位置。 ①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②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 (2)对“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能满足于现状,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 B.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上要孜孜以求,不断进取,活到老学到老。C.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上要适当止步,不能一味地埋头求学。六、品读重点语段,回答问题。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①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②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孔子拜师》课文资料_一目斋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孔子拜师》课文资料【导语】学语文而使人能明智的生活。文学是人学,间接经验多了,精神境界得以提升,自家的人生就少走弯路,以攻则下,以守则固。人生是自我感觉的过程,这个自我的感觉,得有充实的内生活才成,学语文,能使我们的生活充实。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篇一】课文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位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着位风尘扑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篇二】教

案 学习目标 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A案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学生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①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②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自由说说。) ③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

孔子学琴教学设计

《孔子学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孔子学琴》。这一单元课文以中华传统文化和外国优秀文化为主题,引导学生感悟优秀文化并从中汲取营养。要求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提高默读速度。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积极思考,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意义,体会人物特点。并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练习复述课文。本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五十岁时向师襄学琴、勤学苦练,最后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故事,表现孔子虚心好学,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1、抓住孔子学琴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的。 2、学习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在情境对话中练习复述课文,进一步感受孔子认真、不知满足、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积累孔子练琴、师襄听琴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学习默读课文,抓住孔子学琴、师襄听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体会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设计理念: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小学中段的语文学习,已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基本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生活的时代环境,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对孔子的了解也不多。因此,在教法上,我运用多媒体直观法,使学生完全置身于与伟人直面对话的情境中,拉近学生与课文人物的距离。以孔子是怎样使自己的琴艺炉火纯青这一问题统领全篇教学主线,采用“读、思、议、导”结合法,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课文内容。在学法上,培养学生稍快的默读速度,养成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批注等良好习惯,在互相交流中进行思维碰撞,在积极评价中升华感悟,突出彰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走进孔子,激情导入 (课件出示孔子图片)师:孩子们,知道图片上的人是谁吗?(孔子)谁来说说你对孔子的了解?(学生自由发言),孩子们,你们知道的真多,那么,让我们今天再次走进孔子的世界,继续学习29课《孔子学琴》。板书课题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孔子拜师试题及答案

17 孔子拜师 快乐大本营 开心种子 1.我能按查字典的要求完成填空。 查带点的字音序部首除去部首几画在词语中的意思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远近闻.名 风尘仆.仆 答案:宿:S 宀8 住兼:J 丷8 加倍 闻:W 门 6 听见仆:P 亻 2 向前 2.我会读拼音,还能把词语写得正确又漂亮。 zhǐ jìng chuán shòu pǐn xíng jìng zhòng ( ) ( ) ( ) ( ) 3.汉字双胞胎,比比再组词。 朴( ) 受( ) 尘( ) 镜( ) 仆( ) 授( ) 尖( ) 境( ) 4.我会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人们佩服 ..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佩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慧花园 1.读了课文,我能从文中摘抄老子外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 2.从“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这两个词语我看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孔子求师心切,不怕路途遥远和艰辛 3.我能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对“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松加油站 我喜欢的一位老师 掰开手指头算算,从我记事起,教过我的老师可真不少。有年轻的,有年老的,有严肃的,有温柔的……但我最喜欢的就是现在教我语文的何老师。她人很年轻,白皙的皮肤,一双明亮的眼睛,透着温柔的目光。说起话来斯斯文文的,脸上总挂着甜甜的笑,让人感觉很美。 老师对待同学很关心。有一次我班的淘气宝柳青云在玩耍的时候,脚被弄伤了。何老师看见了,一改平日的斯文,像妈妈一样,毫不犹豫地背起他就往医务室跑。我一直在想,那天,何老师怎么突然有了那么大的力气?能把班上最胖的男生都背得动呢?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原来作文成绩一直较差。有一次,作文课上,老师居然让我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同学听;当胆小的我结结巴巴读完,结果却获得了一片掌声。 下课后,何老师微笑着对我说:“魏翔光,你还要继续努力呀!我会帮助你的。”我心里 发作业本的时候,我还发现老师在我的作文中画上了好多的波浪线,还在优上加了3

孔子拜师

《孔子拜师》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好,从这节课起我们就要学习第五组课文了,通过第五组课文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古代大思想家,了解古代神放故事,欣赏古代建筑和绘画,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一篇课文《孔子拜师》了解孔子吗?让我们把课文翻到169页,看看资料袋里面的内容,读一读 生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师:说说你从资料袋里了解到什么? 生1:我了解到孔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 生2:我了解到孔子是我国古……他有很多弟子 生3:孔子的弟子把老师的言行记录下来,编成《论语》,这本书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生4:后人非常尊敬孔子,……有些国家和地区还把孔子的生日作为教师节 师:同学们了解的可真不少下面我们就学习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字音,还要把课文读正确 生自由读课文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同学们请看一看上卡片中的生字,我们一起来认读生认读生字丘,仆,纳,孔,毫,授,佩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生齐读词语: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孔丘,毫无保留,传授,佩服 师:来说说你刚才都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生1:我读懂了纳闷的意思,就是心里不明白,有一点奇怪 生2:我读懂了毫无保留的意思,是一点也不保留,课文里讲了老子把学问一点也不保留地传授给孔子 生3:我读懂了佩服的意思,课文里说,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很高,人们很佩服他们认为他们很了不起 师:课文里面讲孔子佩服老子和孔子,那么你们佩服谁呢? 生1:我很佩服老师,因为她好像什么都懂 师:那有什么词语不懂的吗? 生1:日夜兼程这个词语的意思我不懂 师:日夜兼程,日就是白天,夜就是黑夜,兼这个字的意思懂吗? 生:不懂 师:那么就查一查这个字的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就明白了 生查字典 师:查了到吗?知道日夜兼程是什么意思了吗? 生1:我查到了兼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加倍,我又联系课文知道了日夜兼程的意思,就是日夜不停地用加倍的速度赶路 师:现丰明白了,真不错

《孔子学琴》

《孔子学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掌握“厌倦、洋溢、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 2.抓住文中描写孔子学琴的句子,画出重点词语,练习上下文推想重点词语的含义,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3.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孔子的琴艺是怎样一步步的达到炉火纯青的”。 4.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重点句子和古人名言。 教学重点: 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具准备: 卡纸音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孔子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孔子弹琴》。 二、板书齐读。 三、深入学习课文 (一)我们知道孔子学琴的时候其实已经多大年纪了?是五十岁了,那他还能学会吗?你又是从哪里知道的呢?(炉火纯青) (二)大家同意吗?你真是火眼金睛!提到“炉”,《西游记》,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道士炼丹时,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才算成功。这里指的是孔子的琴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你会在什么情景下用炉火纯青呢?(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三)技术十分高超,这时对孔子琴艺的直接赞美,就是直接描写。那你还从哪里看到孔子成功了? 有直接说孔子弹得好吗,但是我们却体会到了(间接描写)。 孔子的琴弹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此完美,看到这你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弹得这么好?他怎么练的?……) (四)哪部分写了孔子学琴的内容?(2——6自然段) 1、自读2——6自然段,画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高超水平呢,边读边把课文描写孔子

孔子拜师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孔子拜师》教案(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一、会写“闷、闻、仆、境、授、尘”6个字。会读16个词语 二、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三、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四、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写6个生字、会读16个词语、了解拜师的经过。难点:会写6个生字。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快乐、收获知识。〖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磁性字卡、彩色粉笔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师: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第五单元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这座宝库的一扇门。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去认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板书“孔子” 2、师:关于孔子,大家都知道些什么?学生交流 3、师:从刚才的发言中老师看出大家都非常认真完成了预习作业,提出表扬。请看大屏幕这是老师总结和补充的一些资料。出示孔子资料

4、师:孔子是如何成为大思想家的呢?《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会让我们有所发现。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初读,整体感知内容 1、出示课时目标。学生默读 2、小组合作读课文。 3、扫清词语障碍 师:需要帮助的小组请举手?哪位同学来帮助他们? 4、出示词语,检测合作学习成果多种形式朗读 5、汇报朗读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 (2)小组展示读课文 6、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回答: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回答: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课文主要内容? 7、积累好词佳句 三、学习生字 师:都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刚才我们课文也读过,资料也交流过了。现在来动笔学生字吧! 1、“比一比谁是称职小老师”合作学习生字 2、全班汇报交流 3、指导书写。学生练习。展示。 四、检测与作业布置

三年级上册级语文导学案设计.孔子拜师(教案)

《孔子拜师》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掌握会认、会写的生字。 2.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勤奋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做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1.录像(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以及其他课件。 2.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翻开课本66页,请大家一起把第五组的单元学习目标读一遍。想想看,它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了吗?(生齐读单元导语)读完后,你们知道了它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吗?(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大思想家,了解神话故事……) 2.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生活中,这些传统文化又是怎样体现的呢?现在让我们来认识这样一位古人。(板书:孔子)我们今天要了解他的一件什么事呢?(生:孔子拜师。)(板书课题:孔子拜师) 3.相信大家都回家预习过了,你们知道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吗?(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简单介绍) 4.师概括介绍: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读好词语,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语掌握情况。出示课件 生字(认读、扩词):

《孔子学琴》的教学设计

《孔子学琴》的教学设计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孔子学琴》的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正确认读课本7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能抓住孔子的做法与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孔子,学习孔子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一讲或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课前预习: 读熟课文,自学课文的生字、生词。 搜集关于孔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交流资料、了解孔子。 师:不知同学们是否留意过?有一些格言常出现在我们的谈话中、文章里,甚至张贴在我们的校园里。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你们知道这些格言的意思吗?知道这些话出自何人之口吗?

生:孔子 师:对!他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你对他有所了解吗? (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前了解的关于孔子的资料。) 如: 1.孔子像。 2.孔子生平简介。 3.孔子的思想成就简介。 4.历代尊孔的简介。 5.世界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简介。 6.孔子在世界的影响。 师:这样一位伟人,在我国史书上是怎样记载的? 引导学生阅读《史记·孔子世家》。认识古文、大致了解古文内容。 师:从你们的眼神与惊讶中,我看出了你们对先贤的崇拜以及进一步了解先哲的欲望。孔子有怎样的人生?他是怎样成为圣贤的?……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从《孔子学琴》的故事中,我们一定会受到启发、找到答案的!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检查课前预习的情况

学习并初步理解的新词有:琴、瑟、笙、磬、毕恭毕敬、厌倦、席地而坐、运用自如、顺畅、洋溢、如醉如痴、醒悟、沉浸、抑扬、戛然而止、体恤、行善、炉火纯青。 2.默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的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五十岁时向师襄学琴的故事。孔子是一位音乐的行家,弹得一手好琴,但他从不自满,仍拜师学艺。学琴中他刻苦练习、不断追求新的弹奏境界,最后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根据课文内容将课文分成两段 课文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绍孔子。 课文第二至第六自然段写的是孔子学琴的经过,孔子学琴经历了四个层次。 三、学习生字 1.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孔子学琴》这篇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孔子拜师 同步练习及答案

17 孔子拜师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风尘仆.仆(pú pù) 纳闷.(mēn mèn) 曲.阜(qǔ qū) 仲.尼(zhōng zhòng) 2.词语填空。 ( )( )兼程 ( )餐( )宿 ( )( )渊博 ( )无( )留 学无( )( ) 远近( )( ) 3.选词填空。 拜见拜访 (1)学生孔丘特地来( )老师。 (2)周末我将去( )一个朋友。 迎候等候 (3)孔子千里求学,老子亲自( )。 (4)多谢老师( )。 4.按要求写句子。 (1)孔子是老师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子把孔子收下做徒弟。(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可能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句子。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内阅读。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1)短文写出了孔子的旅途之苦。表明路途遥远的词语是______;表明途中生活艰苦的词语是______;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的词语是______。 A.相距上千里 B.日夜兼程 C.风餐露宿 (2)孔子和老子相见的地点在__________。 (3)读了孔子与老子的对话,我感觉孔子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品行的人;老子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行的人。我对他们充满了__________________之情。(4)短文中,使我最受启发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上册语文孔子拜师生字组词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孔子拜师》生字组词 人教版 【闻】 读音:én 巧记:“门”内有“耳”。 字义:①听见②听见的事情,消息③用鼻子嗅气味 组词:①风闻耳闻远近闻名②新闻奇闻③闻味儿 造字:形声 造句:爷爷是远近闻名的老中医。 笔顺:“门”宽窄适当;“耳”要写得紧凑。 2【尘】 读音:hén 巧记:细“小”灰“土”。 字义:①尘土,飞扬的灰土②尘世(佛家道家指人间,和他们所幻想的理想世界相对) 组词:①尘土尘埃②红尘 造字:会意 造句:起风了,天空中尘土飞扬。 笔顺:上下要紧凑。末横宽于两点。 字歌: 小大相连 上面尖尖

小土相连 尘土漫天 3【仆】 读音:pú 巧记:一人(亻)来占“卜”。 字义:①被雇到家里做杂事、供役使的人②旧时男子谦称自己 组词:①仆人奴仆女仆甘为公仆人民公仆 造字:形声 造句:《雷雨》中的四凤是周公馆里的一个仆人。 笔顺:左右距离不宜写得太近。“卜”的点画有力。 字歌: 生活要简朴 衣破自己补 扑在事业上 甘当好公仆 4【纳】 读音:nà 巧记:边线(纟)一“人”拦空网(冂)。 字义:①收入,放进【引】接受②补缀,缝补,现在多指密密地缝 组词:①出纳吐故纳新【引】采纳②纳鞋底

造字:形声法 造句:刘老师采纳了我的建议,在班上开设了“图书角”。 笔顺:“内”略高于“纟”,“冂”不宜过宽。 字歌:丝线纳鞋底张口来呐喊金属叫做钠内心祈平安 【闷】 读音:èn 巧记:把“心”关“门”里。 字义:①心烦,不痛快②密闭,不透气 组词:①烦闷苦闷闷倦闷气闷沉沉闷闷不乐②闷子车闷葫芦 造字:形声法 造句:小明被别人误解了,他心里很烦闷。 笔顺:字形略长。“门”略阔;“心”大小适当。 6【丘】 读音:qiū 巧记:兵下八走了。 字义:①土山,土堆②坟墓③量词,用于水田分隔开的块 组词:①土丘沙丘一丘之貉②坟丘③一丘田 造字:象形法 造句:我家门前的土丘上长着一棵桃树。 笔顺:整个字不要写得过扁,末横稍长,托住上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