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育的功能探析
论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论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舞蹈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学习舞蹈,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风格和形式的舞蹈作品,欣赏到优秀的舞蹈表演,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
在舞蹈教育中,学生会学习到舞蹈的构图、动作规范、音乐感悟等知识,通过不断的观摩和实践,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舞蹈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还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情感和表达能力。
通过舞蹈教育,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培养自己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舞蹈也是一种良好的身心调整方式,学生通过舞蹈可以放松身心,调整情绪,提高自信和自我表达能力。
舞蹈教育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身体、智力、情感和意志等多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舞蹈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人格培养。
舞蹈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道德素养。
通过学习舞蹈,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舞蹈作品中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培养自己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素养。
在舞蹈表演中,学生需要分工合作,团结协作,培养自己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舞蹈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学生需要严格要求自己的技艺,注重细节的完美,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和耐力。
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培养。
学校应当加强对舞蹈教育的重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舞蹈学习机会和艺术交流平台,让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论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论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一、舞蹈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在当今社会,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而舞蹈教育正是一种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形式。
通过学习舞蹈,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体态和形体美感,增强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促进身体的健康发育。
舞蹈还可以帮助学生释放压力,调整情绪,缓解压力和焦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在舞蹈教学中,学生需要不断地练习动作和舞蹈技巧,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品质,使学生能够在艰难的学习过程中坚持不懈,不断追求进步。
二、舞蹈教育对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作用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启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认识。
在舞蹈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舞蹈技巧,更能够感受到舞蹈的美感和表现力。
通过欣赏和学习优秀的舞蹈作品,学生能够培养对美的审美情感,提高对美的鉴别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舞蹈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在表现自我时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和表现方式,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个性特质。
通过舞蹈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审美情感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快乐生活的能力。
三、舞蹈教育对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作用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团队合作来完成舞蹈作品的编排和表演。
这就需要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合作,相互配合,达到整体的完美。
这种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调,相互尊重,学会倾听和表达,使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有更好的表现和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团队合作还能够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凝聚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更好的发展和表现。
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审美情感和团队合作能力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们应当更加重视舞蹈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舞蹈教育得到全面的培养和发展。
舞蹈艺术教育的功能及反思

舞蹈艺术教育的功能及反思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舞蹈作为人类最早出现的艺术门类之一,千百年来一直以“润物细无声”的独特方式,在人类文明的传承中发挥着作用。
人们通过舞蹈艺术教育的求真、向善、尚美的本质特点,在思想上受到启发,并且将认识提高到一定高度,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特别是在 21世纪的今天,崇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在不断满足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提高政治理论修养,不断深刻剖析自己,修正思想认识的偏差。
完善人格的培养亦是当今全球教育的核心话题之一,而舞蹈教育,在塑造和提升人生境界,培养完整人格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舞蹈教育的功能之——认识真实的自我舞蹈,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之一,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通过舞蹈能够更加形象、深刻的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思想与情感。
李白以醉酒、舞剑、望月,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追求一个“真”字,从“御前闲舞《霓裳》 ”看到“折旋消得君王”,无不体现了李白酌酒发性,舞剑抒情的真实自我。
“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 ·邓肯认为舞蹈艺术应该反映“真实的生活”,“舞蹈教育不只是一种形体我们通过舞蹈艺术表现一种肉体与精神的高度合一。
舞蹈学博士王晓茹认为 :训练,主要是一种心理、感觉、思维、想象和自我意象的训练”,因此,舞蹈具有提高和改变人的精神素质和自我意象之功能,而且,这个功能和价值将首先表现为提高和改善舞者本身的精神素质和追求,这就是舞蹈艺术的本体价值。
”今天,我们在舞蹈艺术教育中会发现,舞蹈艺术对人的自我探索与认识有着重要作用。
舞蹈艺术教育可以培养我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等,并且在舞蹈作品中可以充分地表达人的思想与认识。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舞蹈不断引导学生,启发他们的灵敏、活泼、模仿等天性,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解自己,分析自己,从而树立一种积极美好的人生态度。
小学音乐课堂中舞蹈教育的功能(音乐论文)

小学音乐课堂中舞蹈教育的功能当前学校教学改革要紧紧围绕素质教育来进行。
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求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还要具备劳动技能素质及艺术修养素质等。
舞蹈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它是人类起源最早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而且还能健美学生的形体,有助于学生保持正确的姿态,精神饱满,逐渐养成一种习惯,既坐有坐相,站有站姿。
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越发感到舞蹈给学生带来的变化,我认为在小学开设舞蹈课非常必要,这是因为:一、舞蹈是跨越美育的门槛舞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表演能力。
舞蹈就其特点来说最容易被小学生接受。
由于他们年龄小又活泼好动,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很适合接受舞蹈教育。
在实践中发现,小学生大部分都很喜欢舞蹈,每当上舞蹈课时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可以在舞蹈课上穿上鲜艳的形体服,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同时感受着美的线条,变化的造型,欢快的律动。
他们可以在舞蹈课上学到各种舞蹈步伐,做各种舞蹈动作,表演各种民族舞蹈。
他们还可以在舞蹈课上欣赏到古今中外的优秀舞蹈作品。
这些教学内容的安排,无疑对学生在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等方面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在舞蹈艺术的王国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逐渐了解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如:为什么起源于西欧宫廷的芭蕾舞,现在已成了“世界的艺术”,一部《天鹅湖》在世界各地舞台上久演不衰;为什么非洲的黑人舞蹈那样钢劲有力,而东南亚的舞蹈却婀娜多姿;为什么傣族舞蹈总爱模拟大象和孔雀,而内蒙古的舞蹈家总把自己比做大雁和骏马,原来这是舞蹈艺术存在的共同美感和审美差异。
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舞蹈教学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动作的积累,身体的协调性强了,表现能力、欣赏能力、审美能力都逐渐提高。
他们能够分辨动作的美与丑,能看懂舞蹈动作的语汇,能用舞蹈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与此同时,他们的节奏感也增强了,感受音乐的能力提高了,能听辩出音乐中表达的喜怒悲欢。
舞蹈教育的几种功能论文:浅谈舞蹈教育的几种功能

舞蹈教育的几种功能论文:浅谈舞蹈教育的几种功能对学生来说,舞蹈教育不仅能启发他们的创造思维,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自身的形体素质,人的气质、精神风貌也在学习的同时不断得到提升。
一、舞蹈教育的美育功能美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塑造完美的人格,舞蹈教育是青少年美育的形式之一,舞蹈有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功能。
舞蹈常被人称之为看得见的音乐、会动的画面、活雕塑,它有着鲜明的美感、诗的韵律、画的意境,它最大的特点是通过身体动作,也就是肢体语言来深刻表现人物和事物的内涵。
同时,它融合了诗歌、音乐、美术等艺术因素,借助线条、画面和音乐,生动地展现了动态的美,青少年可以通过舞蹈更深刻更形象地去了解音乐,以便于更好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
在舞蹈活动中,无论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还是经典高雅的芭蕾舞,抑或是韵味无穷的古典舞或充满张力的现代舞,都可以通过舞蹈的艺术形态,让青少年看到感情的呈现。
舞蹈是肢体语言的阐述,它的主题、灵魂都得通过肢体表现出来。
在青少年的舞蹈表演中,通过动作可以使其学会如何有机地支配身体的各个不同部位来表现情感,及情感的度。
在舞蹈训练的过程中,通过身体各部分有机合理训练,比如说:踢腿、下腰、收腹等,又可使青少年自然而然养成一种优美的气质。
在舞蹈的同时还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因为只有在音乐节奏中才能更好地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一种协调的美。
二、舞蹈教育的智育功能舞蹈教育对人的智力开发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它可有效促进人形象思维及想象力的发展,从而产生无限的创造力。
根据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斯佩理博士的理论:“左脑具有理智,以逻辑思维的方式活动,主要支配语言、文字、运算等,而右脑富有情感,以形象思维方式活动,主管形式、空间和非口头活动。
”我国以往的普及教育都是以语言、文字为主,这就造成人左脑发育长期处于优势而右脑发育不足的现状。
纵观世界文明发展史,所有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重大贡献的科学发明几乎无一不是在丰富的想象力中发生。
幼儿园中的舞蹈教育

幼儿园中的舞蹈教育舞蹈是一种富有艺术性和动感的表演形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幼儿园中,舞蹈教育被广泛地应用,帮助幼儿培养自信、塑造良好的身体形态和提高审美能力。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中舞蹈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舞蹈教育的有效实施。
一、舞蹈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舞蹈教育在这个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舞蹈能够提高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和身体控制能力。
舞蹈动作需要孩子们协调肢体各部分的运动,通过反复练习,幼儿能够逐渐掌握自己的身体,并使身体更具灵活性和协调性。
其次,舞蹈教育培养了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演能力。
舞蹈往往和音乐紧密结合,通过舞蹈的展示,幼儿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并能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现出来。
这培养了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演能力,激发了他们对艺术的兴趣。
最后,舞蹈教育提供了一个表现自我和提升自信心的机会。
幼儿园舞蹈表演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放松自己,忘记紧张和不自信的情绪,通过表演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魅力。
这样的经历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也增强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幼儿园中舞蹈教育的有效实施为了在幼儿园中有效实施舞蹈教育,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幼儿园应提供宽敞明亮的舞蹈教室,并配备舞蹈镜子、音响设备等必要设施。
教室要保持整洁,安全无障碍。
同时,教师还应在教室中布置以舞蹈为主题的图画,增添学习氛围。
2. 制定合理的舞蹈教育课程:在幼儿园中,舞蹈教育应融入到综合课程中,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相互配合。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特点,设计富有趣味和挑战性的舞蹈动作,并通过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习和练习。
3. 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舞蹈教育不仅要求幼儿学习舞蹈动作,还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欣赏不同类型的舞蹈作品,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同时,鼓励幼儿们自由发挥,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舞蹈。
探析舞蹈教育的美育功能及其发挥

文化 教 育 ・
大 众 文 艺
探析舞蹈教育的美育功能及其发挥
吕倩 倩 ( 信 阳师范 学 院华锐 学 院艺 术 系 河 南信 阳 4 6 4 0 0 0)
摘要 :作 为一种 古老 而悠久 的人体 文化形 式 ,舞 蹈有 着独特 的 律 的动 作 或组 合 ,达 到外 形 与 内情 的高 度协 调 统一 ,表 达 出舞 蹈
艺术审美特性 ,已经形成 了一套较为成 熟的艺术体 系。它给人一种 美 的优 美 意 境 。因此 ,舞 蹈 教 育显 然 能够 培养 人 的美 感 ,提 高人 们
的启 发和熏 陶,能 够愉悦人 的身心 ,提 高人 的精神 境界 ,这 与美育的 对 于艺 术 的审 美 能力 。它 是 一种 视觉 艺 术形 态 ,能 够给 人 一种 直
通 过 心理 作用 来感 知 美 、鉴 赏美 ,还 应 该 实现 更高 级和 更 本质 的 创 造 美 ,它才 是人 类 发展 进程 中更有 活 力 的生 命之 美 。舞 蹈教 育 应 该 充分 发挥 出审美 创造 力 以及 独特 的 创造 感 染力 ,让 人 们 能够 发现 美 的 同时 ,更能 够去 创造 美 。 三 、舞蹈 教 育美 育功 能 的发挥 路径
人 体动 作 来表 达 某种 情 感 。它 并 不是 传统 说 法 中 的舞蹈 形 象 , 即
既 然舞 蹈 教育 具有 美 育功 能 ,人 们可 以通过 心 理机 制 来感 受
“ 头脑 简 单 , 四肢发 达 ” ,而 是 能够 表达 人们 情 感 和 思想 内涵 的 美 、鉴 赏 美 ,还 能够 激发 出人 们对 于 美 的创 造 能力 。 因而 ,舞 蹈
二 、舞 蹈教 育 的美 育功 能 舞蹈教育本 身是一种 艺术教育形式 ,它有着更高级的美育功能 , 可 以创造美,超越表面 的艺术美 ,让人感受到内在 的艺术魅力 。 1 . 提升 人们 对世 界 的认 知 能力
舞蹈教育在民族舞蹈传承中的作用探析

舞蹈教育在民族舞蹈传承中的作用探析舞蹈教育在民族舞蹈传承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通过舞蹈教育,学生们可以学习到舞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基本动作、身体协调能力和一定的舞蹈表达能力等。
这些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学生们今后学习和传承特定的民族舞蹈奠定了基础,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民族舞蹈的内涵和创作理念。
舞蹈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民族舞蹈的热爱和认同。
通过舞蹈教育的学习,学生们不仅能够了解到民族舞蹈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还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
这种对民族舞蹈的热爱和认同,可以激发学生们对该舞蹈形式的创作和传承的热情,进一步推动民族舞蹈的发展和传播。
舞蹈教育在民族舞蹈传承中还具有创新性的作用。
通过舞蹈教育,学生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舞蹈风格和技巧,拓宽视野并积累经验。
这种知识、技巧和经验的积累,可以促使学生们对传统民族舞蹈进行创新和改革,使其更好地与时俱进,并符合现代审美需求。
舞蹈教育的创新性也让传统的民族舞蹈能够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舞蹈教育在民族舞蹈传承中还起到了推广的作用。
通过舞蹈教育,学生们可以学习到如何表现自己和展示自己的舞蹈作品。
他们可以在学校、社区、甚至是全国范围内进行演出和展示,将民族舞蹈带给更多的人,并传递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这样一来,民族舞蹈就能够更好地为大众所接受和欣赏,同时也能够为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宣传作出贡献。
舞蹈教育在民族舞蹈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认知,激发他们对舞蹈的热爱和认同,推动舞蹈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也能够推广和宣扬民族舞蹈。
尤其在当今多元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舞蹈教育更是承载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应该得到更加重视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蹈教育的功能探析
摘要:国家一直倡导对高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教育。
“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才可以塑造一个人的优秀素质,美育不可偏废,艺术教育是必为的。
”随着人们对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视,舞蹈教育不断发展,成为今天学校素质教育里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舞蹈教育;功能;艺术
当今时代,经济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对人才的需求已不满足于单一模式,而是要具备创造思维能力的集多种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一直倡导对高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教育。
“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才可以塑造一个人的优秀素质,美育不可偏废,艺术教育是必为的。
”(《李岚清音乐笔谈》)。
随着人们对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视,舞蹈教育不断发展,成为今天学校素质教育里一项重要内容。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舞蹈是与生俱来的。
从出生时的手舞足蹈开始,生命就有了他的活力。
身体的本身是不能与情感、知识、社会所分离的,舞蹈教育正好把这些都结合起来,构成人的完整性。
中国当代学者闻一多先生在《说舞》中谈到:“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热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
生命的机能是动,而舞便是节奏的动,或更准确点,有节奏的移易地点的动,所以它只是生命机能的表演。
”
一.舞蹈教育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形象美
舞蹈表现的是人的肢体。
经常进行舞蹈锻炼,有效力于肌肉、骨骼、关节的匀称与和谐的发展,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体态和健美的形体。
儒家认为人的内在精神状况是通过外部的形体表现出来的,而强健的身体,优美的动作,更能影响人的心灵世界。
古希腊人通过舞蹈训练人的力量素质和健美人的肢体。
大学生经常学习缺乏锻炼,通过进入舞蹈团训练,能使其心脏、肺脏及身体肌肉强化,使肌肉富有弹性。
它还能使人的关节柔软,更加灵活、协调,使人的神智及身体活泼起来。
舞蹈还对身体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有很大的益处。
美国自20世纪初以来最早提倡和发展普及舞蹈教育,他们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普遍设立了舞蹈课,美国的这一做法基于他们对舞蹈艺术的基本认识。
因为舞蹈是一种运动,是一种比体操更完备的体育课程,初期将其列入体育范畴,无疑与体育课相结合。
认为舞蹈活动可以强身健体、纠正姿态、调理肌肉,是动作更加准确。
现在从我国高校舞蹈社团的课程教学设置的目的来讲对学生可谓强健身躯、塑造体形、注重协调、开发气质。
例如另外,采用芭蕾基训能够科学塑身,拉长肌肉线条,使大学生更挺拔直立,伴随着美妙的钢琴音乐去健身塑形时更加开发了学生对美的享受与表现。
气质也是一种形象美的表现,即内在的气质通过外在形体表现出来,同时内在气质也支持外在形体表现更加完美。
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后天因素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环境的变化,特别是
在教育环境的影响下,气质的消极方面是可以控制和调节的,它具有可塑性,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手段,锻炼出优美的形体,高雅的气质使真正的形体美达到内在的高雅气质与外在的健美形
体结合起来的完美的境界。
二.舞蹈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
舞蹈可以使身体器官灵活敏锐,舞蹈的节奏性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音乐感节奏感,感受事物的有序性,增强学习的能力。
舞蹈社团的课程不仅是技能训练,更注重以感官认识世界,提升大学生的智能。
即以人为本,十分重视人的感官和感觉的下意识训练,通过人体运动作为教育手段去不断完善大学生的感官并积累经验,从而不断提升人体的知识智能,为迎接未来的知识更替准备好智能载体。
舞蹈训练中,按照规定的形式舞动,必然会精力集中,提高注意力,做到训练有素动作敏捷。
通过身体语言来描述和模仿大自然中诸如白云、流水、动物等事物和现象更加培养了大学生的想象思维。
当跳舞时身心得到释放,创造性思维奇想就会产生于这种愉悦自由自信的心灵空间。
三.舞蹈教育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化功能
首先,大学生在象牙塔与社会接触较少,随着舞蹈社团与社会的接触,大学生的单一个体通过了解社会逐渐发现自身不足。
他们开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补充课堂同时提高了生活技能。
而适当的受挫,也利于大学生明确方向,积极奋进,获得真正参与社会
所必需的思想观念,形成与社会相适的思想模式、行为模式。
其次,通过对民风、道德、法律等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系统灌输,大学生自主接受,学会遵守各种制度,了解风俗习惯,他们之间相互交流监督做到社会的基本规范,利于将来成功进入社会。
再者,社会角色是社会结构中具体位置的表现,一个社会就是由一系列相关的社会角色结合而成的。
一个大学生的社会化就是要培养社会角色,使他们明白在社会担任很多角色。
在社会化过程中认知角色、预演角色、实践角色最终实现角色的成功转化。
四.舞蹈教育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完美人格
舞蹈之所以能够陶冶人的心情,完善人的品格,这与舞蹈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教育作用是分不开的。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是人们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上有一个新的起点,引导人们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积极的人生观。
长期学习舞蹈使大学生对舞蹈艺术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感受到舞蹈是美的享受、道德情操的陶冶和思想感情的升华。
大学生们通过有素的展现形体艺术,真实的感受生活,鉴别人体举止行为和道德情操的美与丑。
再如大学生们通过学习表演系列爱国经典剧目,无疑是对自身和欣赏者人格的培养,有助于高校学生树立起爱国的信念、人生的理想及社会责任感。
另外,社团的自主形式使他们同时养成了积极乐观、乐于交往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