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c2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
原子与光子相互作用——基本过程和应用

原子与光子相互作用——基本过程和应用以原子与光子相互作用——基本过程和应用为题,本文将介绍原子与光子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以及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性。
原子与光子相互作用是指原子与光子之间发生能量交换的过程。
光子是光的基本单位,也是电磁辐射的量子。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与光子的相互作用是量子力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对于解释光的各种现象和开发相关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原子与光子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吸收、发射和散射等过程来实现。
吸收是指原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使得原子的能级发生变化。
发射是指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释放出一个光子。
散射是指光子与原子碰撞后改变方向并传递能量。
在吸收过程中,原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使得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
这个过程符合能量守恒定律,光子的能量等于电子跃迁前后的能级差。
吸收光谱是研究原子和分子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测量吸收光谱可以获得物质的能级结构和能级间的跃迁规律。
在发射过程中,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释放出一个光子。
发射光谱是研究物质发光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测量发射光谱可以得到物质的能级结构和能级间的跃迁规律。
散射是光子与原子碰撞后改变方向并传递能量的过程。
根据散射的性质可以分为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
弹性散射是指光子与原子碰撞后仅改变方向而能量不发生变化。
非弹性散射是指光子与原子碰撞后除了改变方向外,还发生能量转移。
散射光谱是研究物质的结构和动力学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测量散射光谱可以得到物质的结构信息和粒子运动的规律。
原子与光子相互作用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科学研究方面,原子与光子相互作用是研究光谱学、量子力学和原子物理等领域的基础。
通过研究原子与光子的相互作用,可以深入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推动科学的发展。
在技术应用方面,原子与光子相互作用在光通信、光电子器件、激光技术、光谱分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光与原子相互作用

上式与前式相比较,得 上式与前式相比较,
8πh ν 3 A21 ⋅ hν = , hν ν ν 3 c k T kT e −1 B12e − B21
要使上式两端对任何h 之值都成立 相应系数必须相等. 要使上式两端对任何 ν/kT之值都成立 相应系数必须相等 之值都成立,相应系数必须相等
即
B12 = B21,
8πhν 3 8πhν 3 A21 = B = B21. 12 3 3 c c
上面两关系式叫做爱因斯坦关系式 虽然是在热平 上面两关系式叫做爱因斯坦关系式,虽然是在热平 爱因斯坦关系式 衡条件下推出的,但它对普遍情况仍是适用的 但它对普遍情况仍是适用的. 衡条件下推出的 但它对普遍情况仍是适用的 是单位时间粒子由E 能级上的几率, B12 是单位时间粒子由 1能级跃迁到 E2能级上的几率 是单位时间粒子由E 能级跃迁到E 能级上的几率. B21 是单位时间粒子由 2能级跃迁到 1能级上的几率
原子的能级寿命与原子的结构有关,一般激发态能级寿命 原子的能级寿命与原子的结构有关 , 一般激发态能级寿命 寿命达10 秒的能级状态 称亚稳态. 秒的能级状态,称亚稳态 τ~10-8s,寿命达 -3~1秒的能级状态 称亚稳态 寿命达
实际上由于碰撞或其他外界干扰,原子能级的寿命要比自然 实际上由于碰撞或其他外界干扰 原子能级的寿命要比自然 寿命(10 小几个数量级 小几个数量级. 寿命 -8s)小几个数量级
dN 21 ( ) 受激辐射 = B21 ρ (ν ) N 2 , dt
dN12 ( )受激吸收 = B12 ρ (ν ) N1. dt
称为爱因斯坦系数. A21 , B21 , B12 称为爱因斯坦系数
在热平衡状态下, 两能级之间,单位时间受激吸收的光子 在热平衡状态下 两能级之间 单位时间受激吸收的光子 数应等于受激发射和自发发射的光子数.因此 数应等于受激发射和自发发射的光子数 因此
lec2_光的散射、吸收和色散

2.反常色散
光频率(波长 )折射率 勒鲁(Le Roux)于1860年首先在碘蒸气棱镜内 观察到了紫光的折射率比红光的折射率小,由于这 个现象与当时观察到的正常色散现象相反,勒鲁称 它为反常色散. 特点: 不满足正常色散经验公式.色散曲线的形状与 正常色散曲线大不相同,产生严重的扭曲或割断 现象.
14
原子吸收光谱线并 不是严格地几何意 义上的线
15
地球大气层对可见光和波长300nm以上的紫外线 是透明的,波长短于300nm的紫外线将被空气中的臭 氧层强烈吸收。 对于红外辐射,大气层在某些狭窄的波段内是透 明的,透明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波段从1μm到 15μm有七个窗口.
16
Ocean Optics公司生产的 NIR256型光谱分析仪
n 2 n1 n 2 1
dn 或 d
色散率的数值越大,表明介质的折射率随波长变化越快。
22
一块三棱镜,用作分光元件,则采取色散大的材料(火石玻璃); 用来改变光路的方向,如光学仪器中的转像,则采用色散小的材料(冕玻璃)
23
2.2
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
1.正常色散
2 2 2 2 2
tg ( ) 2 2 0
33
(1)振幅与阻尼系数、频率的关系 阻尼系数越小,振子的振幅 大小分布图越尖锐. 当入射光波频率处于振子的 固有频率附近时,振幅有极大 值. 振子的最大振幅所对应的角频:
02
2
2
34
(2)相位与阻尼系数、频率的关系 当入射光波频率等于振子的谐 振频率时,振子振荡相位与入射 光波相位相差 π / 2. 对于弱阻尼情形,入射光波频 率小于振子的谐振频率,振子相 位与入射光波相位相同;入射光 波频率大于振子的谐振频率时, 振子相位与入射光波相位相差π 。 对于强阻尼情形,相位随频率的 变化较缓慢而已.
光与原子相互作用

光与原子相互作用首先,当一个原子与光相互作用时,光的能量可以被吸收或辐射出来。
当一个光子与一个处于低能级的原子相互作用时,如果光子的能量与原子的能级差相匹配,原子可以吸收光子的能量,并跃迁到一个高能级。
这个跃迁的能级差决定了吸收光的波长,并且符合玻尔的频率条件。
相反地,当一个处于高能级的原子与一个光子相互作用时,如果光子的能量足以覆盖两个能级之间的能级差,原子可以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并通过辐射出来的光子来释放能量。
这种辐射过程被称为自发辐射。
其次,原子吸收和辐射光子的过程可以通过诸如共振和非共振的机制来实现。
共振是指光子与原子的能级结构之间有一个准确的匹配,使吸收和辐射过程能够以最大概率发生。
这样的共振通常是由光的频率与原子跃迁之间的共振频率相匹配来实现的。
非共振则是指光的频率要远离原子的共振频率,吸收和辐射的几率相对较小。
非共振通常发生在原子能级差异较大或光子频率较低的情况下。
光和原子的相互作用还涉及其他一些重要的过程,例如受激辐射和受激吸收。
受激辐射是指当一个原子在一个激发态被一个光子激发后,它可以通过释放一个与入射光子完全相同频率和相位的光子来回到基态。
这可以在光子的刺激下发生,因此称为受激辐射。
类似地,受激吸收是指当一个原子处于一个能级上的粒子受到入射光子的作用后,它可以从该能级跃迁到一个高能级,这取决于入射光子的能量和原子的能级结构。
除了单个原子与光子的相互作用外,多个原子的团簇也可以与光子相互作用。
这种团簇中的原子通常相互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结构。
团簇与光子相互作用时,团簇的结构和性质可能会发生显著变化。
例如,当光与金属团簇相互作用时,金属团簇的电子可以在光子作用下发生共振激发,产生类似于固体材料的能带结构。
这种光与团簇的相互作用在催化剂和纳米器件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总之,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涉及到能级结构、波长匹配、共振、受激辐射、受激吸收等多个方面。
光的相互作用与原子物质的激发态

光的相互作用与原子物质的激发态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能够引起原子和分子的电子跃迁,从而激发物质的激发态。
光的相互作用与原子物质的激发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光的相互作用与原子物质的激发态的相关性,并介绍一些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实际应用。
光与原子物质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光的电磁场与原子的电子云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当光通过物质时,光的电磁场会与物质中的电子云发生相互作用,使电子云发生振动。
这种振动会导致电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从而激发物质的激发态。
原子的激发态可以分为离散能级和连续能带两种。
离散能级是指原子在特定能量下的能级,而连续能带则是指原子在一定范围内的能量。
光的相互作用可以使原子从一个离散能级跃迁到另一个离散能级,也可以使原子在连续能带中发生跃迁。
光的相互作用与原子物质的激发态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是激光技术。
激光是一种高度聚焦的、具有高能量密度的光束,它可以通过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对物质的激发。
激光在医学、材料加工、通信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光谱学。
光谱学是研究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可以通过测量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散射或发射来研究物质的性质。
通过光谱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物质的结构、组成和性质,对于化学、物理等科学领域的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光的相互作用还可以用于光学传感器的制造。
光学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原理来检测和测量环境中的物理量或化学物质的设备。
通过光的相互作用,光学传感器可以实现对温度、压力、湿度、气体浓度等参数的测量。
光学传感器在环境监测、医学诊断、工业生产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之,光的相互作用与原子物质的激发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光的相互作用可以引起原子和分子的电子跃迁,从而激发物质的激发态。
这种相互作用在激光技术、光谱学和光学传感器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光与原子相互作用

E/ kT
dE
dE
0
dp c e
dp e
E / kT
dE 1
1
E / kT
dE
e
E
E / kT
E / kT e dE
Ee Edp e
0
E / kT
dE
E / kT
dE
kT
普朗克公式推导
• 空腔由许多带电谐振子组成,振子具有不连续能量
普通光源
• 普通光源:自发发射的荧光 • 荧光:大量原子自发跃迁产生的辐射。
• 特点:方向性差、单色性差、相干性差。
原子的受激吸收
• 当原子受到光子照射时,如果外来光子 的能量正好等于两个能级的能量间隔, 则处于低能级的原子将吸收这个光子而
跃迁到高能级上去,这个过程称为原子
的受激吸收。
绝对黑体 模型
E m mh
每个模平均能量 E
m 0 mh / kT mh e
m 0
e
2
h e
h / kT
mh / kT
1
8 h 3 h / kT c e 1
原子的受激发射
• 当原子体系受到外来光子照射时,如果外
来光子的能量正好等于两个能级的能量间
隔,则处于高能级的原子会因外来的这个
光子作用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上去,这
时原子将辐射一个和外来光子完全一样的 光子,这个过程叫受激发射。
激光
• Laser: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 激光:辐射的受激发射的光放大。 • 特点:方向性好、单色性好、 相干性好。
原子与光子相互作用——基本过程和应用

原子与光子相互作用——基本过程和应用
原子和光子是微观粒子世界中最基本的单位,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物理学研究的重
要内容之一。
原子与光子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包括:吸收、散射、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等。
这些过程在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吸收是指原子吸收光子能量,跃迁到一个高能级状态。
当原子处于高能级状态时,它
会发生辐射或与其他原子或分子发生碰撞并失去能量,重新回到低能级状态。
吸收现象是
光电子学中的基础,在能量传输、光谱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太阳能电池和
半导体激光都是基于光子吸收的机理。
散射是指光子与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光子散发到不同的方向。
这种现象在医疗成像、光学通讯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例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都是利用散射现象来定位病变部位。
自发辐射是指原子在激发态自发地发射辐射,回到基态。
这种现象在激光、荧光灯等
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例如,在激光系统中,粒子在激发态通过受激辐射和自发辐射的相互
作用,发生多次辐射和受激辐射,最终放出高强度的单色光。
受激辐射是指原子在受到外部能量的激发后,受到一个外部光子的刺激而发射出同相
干的辐射,此时发射的光子具有与刺激光子相同的频率、方向和极化状态。
受激辐射有着
广泛的应用,如激光器、单光子发生器等工业、科研等领域。
总之,原子与光子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是物理学中的基础和关键。
它们在社会和经济
发展,特别是在光电子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光子与原子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和现象解析

光子与原子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和现象解析光子与原子相互作用是量子力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光谱学和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基础。
本文将解析光子与原子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和现象,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
光子是光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量子力学中描述光波粒性的概念。
光子具有能量和动量,并遵循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的定律。
与光子相互作用的原子系统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情况:一是自由原子,二是束缚原子。
自由原子指的是原子处于无外界场的自由状态,束缚原子指的是原子受到某种外界场的束缚状态,比如原子在晶格中。
当光子与自由原子相互作用时,可以发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光背散射等现象。
其中最典型的是光电效应,即光子的能量高于一定能量阈值时,光子会被吸收,电子被激发并跃迁到连续能量态。
这种现象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利用,例如用于光电转换装置。
康普顿散射是指当光子与自由电子碰撞时,光子的能量和动量会被散射,同时电子也发生散射。
光背散射是指当光子与自由原子或分子作用时,光子的能量和动量会被激发并发生散射。
对于束缚原子,光子与原子的相互作用可以导致原子的激发、退激发和光吸收等现象。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用来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例如原子光谱学中的拉曼光谱和拉曼散射等。
当光子与束缚原子相互作用时,光子的能量与原子的能级差相匹配时,光子会被吸收,从而激发原子跃迁到更高的能级。
当光子的能量与原子的能级差不匹配时,光子被散射,原子退激发到低能级。
另外,光子与原子相互作用还可以导致光的干涉、衍射和散射等现象。
光的干涉和衍射是光和原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它们可以研究光的波动性和原子的结构。
例如Young实验中的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而原子的Beugung 实验则证实了原子的波动性。
光的散射是指入射光在与原子碰撞后发生方向变化和能量损失的现象,其中最著名的是拉曼散射。
拉曼散射是指光子与原子或分子之间发生能量、动量和频率的交互转移,从而导致散射光的频移和强度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