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绘本教案逃家小兔

小班绘本教案逃家小兔

【篇一:逃家小兔教案及反思】

逃家小兔

活动目标:

1、借助绘本,欣赏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知“要是”“就”这一句式。

2、学习故事中兔妈妈和小兔子有趣的对话,体味母子间的亲情。

活动重点:

借助绘本,欣赏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知“要是”“就”这一句式。

活动难点:

学会如何接受爱和对待爱。

活动准备:

绘本、ppt 、小兔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出示小兔子图片)

师:今天小兔子来我们班做客,再你们心中认识的小兔子是怎么样

的啊?

幼:毛茸茸的,很可爱的,白白的两个耳朵的,会跳的。

师:恩。很棒的,在小朋友心中啊小兔子竖着两只耳朵一蹦一蹦的

跳的很可爱的。而且还很爱吃胡萝卜。今天,小

兔子在森林里发生了一件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听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师利用课件画册讲述故事

师:小兔子想离开家,他对妈妈说:“妈妈。我要逃跑啦。(逃跑是

什么意思啊)

幼:跑掉啦。离开妈妈。跑到很远的地方去

师:那兔妈妈听到小兔子说的话,,兔妈妈会怎么说呢?

幼:孩子,不要逃跑,妈妈会是那伤心的啦。不要逃跑。

1、师配乐讲述第一次的变化

师:我们听听兔妈妈怎么说的啊,兔妈妈听到了小兔子说的话就说:“你要是逃跑,妈妈就追你,,因为你是妈妈的

小宝贝呀。小兔子看看妈妈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变成溪里的小

鲤鱼,游得远远的。” 妈妈说:“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鲤鱼,我就变

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提问:小兔变成了什么?(小兔变成了小鲤鱼)妈妈变成了什么?(妈妈成了捕鱼的人)

妈妈是怎么说的?(“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鲤鱼,我就变成捕鱼的人

去抓你。”)

瞧,妈妈它是用什么方法捕小兔这条小鲤鱼的?(妈妈在用红萝卜

钓小兔的)

兔妈妈为什么用红萝卜钓小兔呢?(因为妈妈知道小兔喜欢吃萝卜)妈妈爱小兔吗?(爱)

2、讲述第二次变化。

师:小兔说:“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我就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

你抓不到我。”

妈妈说:“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我就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

山上去找你。”

提问:小兔子变成了什么?(兔子变成了大石头)妈妈变成了什么?(妈妈变成了爬山的人)

看一看妈妈身上都有什么?(行李、绳子、拐杖)

为什么要拿这么多东西?(因为妈妈要走很长时间才能找到小兔)

不论多么苦多么累妈妈也要追到小兔,把它找回家)妈妈爱小兔吗?(爱)

3、讲述第三次变化。

师:小兔说:“如果你变成爬山的人,我就变成小花,躲在花园里。” 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花,我就变成园丁,我

还是会找到你。”

出示彩图提问:小兔子变成了什么?(小兔变成了小花)妈妈变成

了什么?(妈妈变成园丁)

谁知道“园丁”是干什么的?(“园丁”是照顾花草的人)

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才能长大。

4、讲述第四次变化。

师:小兔说:“如果你变成园丁,找到我了,我就变成小鸟,飞得远

远的。” 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我就变成大树,

好让你飞回家。”

出示彩图提问:小兔子变成了什么?(小兔变成了小鸟)妈妈变成

了什么?(妈妈变成了大树)

为什么?(因为大树是小鸟的家,妈妈想让孩子有一个温暖的家)

三、幼儿看图尝试进行讲述故事

1、讲述第五次变化。出示彩图提问

师:小朋友看小兔在这里又变成了什么?(小兔变成了小帆船)

妈妈变成了什么?(妈妈变成了风)

谁能按照前面的句式说一说。(小兔说:“如果你变成大树,找到我了,我就变成小帆船,飘得远远的。” 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帆船,我就要变成风,把你吹到我要你去的地方。”

2、讲述第六次变化。出示彩图提问

师:小朋友看这幅画小兔子变成了什么?(小兔变成了小男孩)

妈妈呢?(妈妈就做了小男孩的妈妈,会张开手臂好好的抱住小兔子)

师:我们的故事听完了,那故事中小兔子是怎么样的孩子啊?

幼:坏孩子,不乖的。不听话的

师:原来小兔子想到外面看看美丽的世界,可是无论小兔子变成了

什么,兔妈妈也会跟着变,兔妈妈跟着变时为了要

保护小兔子,不管孩子走到哪里,妈妈总会找到它的,因为妈妈爱

宝宝呀

3教师讲故事

师:现在啊。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娜娜老师来当兔妈妈。小朋友来

当小兔子们,我们也来学学他们的有趣对话,教师

开始讲一天,小兔子想离开家,它对妈妈说:“妈妈,我要逃跑啦。妈妈听了说:你要是逃跑,妈妈就追你,因为你是妈妈心爱的宝贝。那小兔子怎么说的啊幼儿回答。

幼:小朋友当小兔子接兔妈妈的话

师:我们听听最后小兔子怎么说的。小兔子说:“天哪!”小兔说,“我不如就待在这里,当你的小宝贝吧。”

那就这么办了。“来根红萝卜吧!”妈妈说。

师:小兔发现,无论走到哪里妈妈总是能找到她的。妈妈还是爱他的,小兔还发现啊,还是妈妈的怀抱最温暖,小朋

友们,你们认为你们自己的妈妈的怀抱温暖吗,

幼:温暖

师:你们也有这种感觉啊,那你认为你妈妈做的哪些事情,是很爱

你的

幼:妈妈为我买好吃的

师:妈妈那么爱你们,那你们想怎样去表达对妈妈的爱

师:真棒,今天回去之后,我们小朋友要在妈妈耳边轻轻说句,妈妈,我爱你

附录:

逃家小兔故事

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要离家出走。有一天,他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如果你跑走了,” 妈妈说,“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如果你来追我,”小兔子说,“我就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

“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妈妈说,“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妈妈说,“我就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找你。”

如果你变成一个爬山的人,”小兔说,“我就变成小花,躲在花园里。”

“如果你变成小花,”妈妈说,“我就变成园丁,我还是会找到你。”“如果你变成园丁,找到我了,”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

“如果你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妈妈说,“我就变成树,好让你飞回家。”

“如果你变成风,把我吹走,”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马戏团里的空中飞人,飞得高高的。”

“如果你变成空中飞人,”妈妈说,“我就变成走钢索的人,走到半空中好遇到你。”

“如果你变成走钢索的人,走在半空中,”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男孩跑回家。”

“如果你变成小男孩,跑回家,”妈妈说,“我正好就是你妈妈,我会张开手臂好好地抱住你。”

“天哪!”小兔说,“我不如就待在这里,当你的小宝贝吧。”

他就这么办了。“来根红萝卜吧!”妈妈说。

《逃家小兔》课后反思

又回到了幼儿园与宝贝们朝夕相处,心中自然很是高兴。也是在周一的上午第一次带班这个班,便由衷地喜欢上了这

群聪明可爱的孩子,相隔三个月后回这个班级任教,让我更希望自己带给他们的活动能让孩子们喜欢。

最近上了一节语言活动《逃家小兔》,故事内容十分浅白,读来却趣味十足。它讲述了一个小兔子和妈妈玩语言捉迷藏的有趣故事。

备课、准备教具时才发现,《小兔逃跑》这个故事没有配套图片,

甚至连幼儿用书上也有没相关的内容,看着这个经典的故事,想起

了那本经典绘本《逃家小兔》,而今天,在看了故事和及教材上的

教学设计,再次想起这个绘本,权衡了之下,还是决定以阅读活动

的形式展开,既关注对画面的观察,凸显句式的学习与掌握;同时

在故事的讲述中,感受兔妈妈对兔宝宝那份浓浓的爱。

整个活动从孩子们的表现来看,有两个地方还是令我比较满意的。

一是孩子们对画面的细致观察,从高山上的大石头到花园里的小花,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小兔子变成了什么,也能尝试着用故事中的句

式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和理解;二是绘本中的浓浓亲情我相信已感染

了孩子。“因为你永远是妈妈的宝贝”、“把你吹回家”……活动结束时,我要求孩子回去和妈妈一起玩一玩这个爱的游戏:如果你是逃

家小兔,你会变成什么?你妈妈又会变成什么来捉你?孩子们说回

家要从电脑上找来这个故事和妈妈一起分享,因为在课的一开始,

我曾告诉过孩子,我是从电脑上找来这本书的图片;看到了书的封面,也有孩子问哪里可以买到这本书。

当我出示第一幅画面,讲述到兔妈妈说“如果你跑走了,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时,孩子们的表情就开始丰富起来了,他们

的兴趣点一下子就落在了“逃”字上,个个都发挥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变幻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出逃,好让兔妈妈来“追”,百般淘气尽显无疑。问题出在哪儿?是什么让他们过于兴奋了?我发现,孩子们就想

着逃和追了。那用什么办法既能保留孩子发挥想像的热情、又能让

他们关注到妈妈那细腻的爱呢?

a:小兔变成了小鸟,兔妈妈就变成白云,这样,小鸟就一直飞在妈

妈身边了,妈妈就放心了。

b:小兔变成了小鱼,兔妈妈就变成大海,这样,鱼就可以在妈妈的怀里自由的游来游去

c:小兔变成了汽车,妈妈就变成公路,让小兔车一直在妈妈怀里自

由自在地开;

我的讲述中一个字的改变赢来了孩子无比精彩的答案,赢得了孩子

对妈妈的爱的深刻理解,诚然,原著有着无可非议的精彩,但是当

我们应用到教学中并发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妨大胆妄为一次,因

为个别字、词甚至句子的改变并不会影响原著的份量,但却能更好

地帮助孩子理解原著,尽可能地发挥原著本身的教育影响作用。

《逃家小兔》活动反思

《逃家小兔》是一本非常有特色的绘本,每组图以黑白图和彩色图

相结合,黑白图就像是兔宝宝与兔妈妈的对话,而彩色图则是每一

组对话的最终呈现。在ppt制作过程中,我全部选用了彩色画面,

原因有二:一是画面色彩鲜艳,形象生动,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激发孩子的兴趣;二是彩图的画面中是没有文字的,孩子能仔细的

观察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另外,该绘本的画面非常注重细节,总会留给孩子一些“神奇”的线索。小兔和兔妈妈虽然不断在“变”,

但是从画面上能看到它们的影子,如小兔变成了小鱼,可小鱼的头

还是小兔子,兔妈妈变成大树,而大树是一只兔子的形状,这都给

孩子提供了想象的情境。

此外,《逃家小兔》这个绘本的语言相当有特色,句式都是如果你……我就……,于是我抓住这点,层层推进。我讲完前面2幅图

的故事情节后,便让孩子观察图片,猜猜小兔又变成了什么,兔妈

妈由变成了什么?说说故事的情节。活动最后,我让孩子展开想象,小兔还会变什么,兔妈妈跟着变什么才能找到她。再来用上面的句

式来讲述。没有了图片的约束,孩子的想象力完全释放了,活动气

氛很热烈。从《逃家小兔》这本图画书中看出幼儿的潜力是无限的,他们读图的能力超出了我的估计。幼儿通过感知这本绘本作品,学

习了成熟的语言,并得到创造性运用语言的启示。特别是提升了语

言的表述能力,使幼儿想说、敢说、会说,且说得非常的好。

【篇二:绘本逃家小兔教案及教学反思】

绘本《逃家小兔》教学设计

刘源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内容,理解故事,想象说话,感受小兔想象的丰富

奇特和妈妈母爱的温馨执着。

2、学习运用绘本语言“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句式创作儿童诗。

3、通过品读一部绘本,推荐一组绘本,激发学生走进绘本世界的兴

趣与欲望。课前准备:《逃家小兔》ppt,作业单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观察图片,引入故事名《逃家小兔》

1、(出示ppt1-4,谜语,兔警官,图片)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让大家来猜猜谜语:

1)说说你对小兔的印象(活泼、可爱、聪明??)

2)电影里面的兔警官不仅活泼可爱,而且很机智勇敢,今天老师也

带来一个与兔子有关的故事,那么故事中的小兔又是一只什么样的

小兔呢?

3)观察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板书】兔妈妈小兔

2、总结图片:外面的世界那么大那么美丽,如果你是这只小兔,

你愿意永远住在这小小的树洞里面吗? 引出课题:【板书】逃家小兔

二、想像与表达,走进故事:

1、大胆尝试想象小兔和妈妈的对话游戏(ppt5):

1)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要离家出走。有一天,他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师问:小兔要逃走了,兔妈妈会怎么样?小兔很

淘气,妈妈更淘气?)

2)妈妈说:“如果你跑走了,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ppt6)(于是,小兔就和兔妈妈开始聊天了,玩起了一逃一追的对话游戏。板书【追逃】

3)如果你是那只小兔你会逃到哪里去?生答:草丛、花丛??

2、走进故事(阅读ppt7)

1)你想知道故事中的小兔逃到哪里去了?(教读:小鳟鱼)

(出示对话:请生读小兔的对话)

2)听完你读的,我一点儿也不害怕,因为你不是真的想逃走?

(再请生读)如果你逃走了,你的心情会怎样?请学生依心情来读。 3)兔妈妈听了这些话之后该怎么办,我家的小宝贝要变成小鳟鱼逃

走了?

4)我们看看故事里的妈妈用了什么方法。(ppt8)

“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妈妈说,“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3、观察画面细节,继续读故事:

1)看看兔妈妈用什么“鱼饵”去“钓”小兔呢?(ppt9)

2)妈妈为什么用红萝卜钓鱼呢?

3)看来小兔想变成鳟鱼逃走的计划失败了,可小兔还没有打消想离

开家的念头。它又想变成什么呢?孩子们请看:(ppt10)

4)“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小兔子说“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

(师:自己的孩子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兔妈妈该怎么办才好呢?

接着看)“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妈妈说“我就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追你。” (师:瞧,兔妈妈变成了爬山的人。山多高多

陡啊!可妈妈却从来没有想到过放弃。故事中的小兔也没放弃,趁

妈妈还没爬上来赶紧逃(ppt11)

4、指导阅读第3——5次变化。(ppt12-14)

1)第3次变化还没等妈妈爬到山顶抱住他,调皮的小兔又玩起了超级变变变了!(指名读)小兔变成了花园里的小花,妈妈呢,你能

用【板书】“如果你变成——,我就要变成——”的句式来猜猜妈妈

的方法吗?

2)一起来看看图画书里是怎么说的,读妈妈的话。(齐读)

3)(出示插图)小兔就躲在花丛里呢,哎呀,被妈妈发现了,赶紧

再变!

4)这次小兔变成了什么?他一边飞一边怎么说?请你也用“如果你

变成——我就变成——”的句式来当小兔,猜猜妈妈会想什么办法?

5)图画书里的妈妈怎么说的?(女同学读)(出示图片)

6)小兔子飞呀飞,飞累了,看到大树就去歇一歇,他又回到了妈妈

的怀抱里。可是调皮的小兔子还没玩够呢!他爬过高山,飞过蓝天,这次干脆逃到大海里去啦!

7)仔细看看,小兔子变成了什么?妈妈变成了什么?

5、指导阅读第6——7次变化?(ppt15-16)

1)阅读第六次变化

现在请你猜猜小兔还会变成什么逃到哪里去?

(用“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的句式自由说小兔和妈妈的对话)

你们比小兔子还调皮!那么图画书里是怎么写的呢?(男女分读故事)钢索又细又长,多危险呀,一不小心摔倒下来那是要受伤的。

可是为了找到她的小宝贝,妈妈什么都不顾了。

2)指导阅读第7次变化

小兔还要继续逃家吗?(出示图)生读。

奇怪,他不是逃家吗?怎么逃来逃去又逃到家里来了呢?

小兔变成小男孩跑回家了,妈妈正迎接着他呢!

三、回味故事,化绘本作童诗,感悟母爱:

1、绘本变童诗:(ppt17)

【板书】爱的捉迷藏

2、据绘本图片,练表达,改作童诗——写给孩子的诗(ppt18-23)。

3、完成作业单——写给妈妈的诗。

4、拓展“我是小诗人”,学作童诗。

四、谈作者,荐绘本,鼓励自主阅读。

1、简介作者。

3、课堂小结。

五、作业:课后讨论,出示ppt问题。

教学反思:

绘本以简练的文字,构筑出跌宕起伏的故事,以图画的方式讲故事,符合孩子的欣赏习惯,以风趣活泼的风格,表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逃家小兔》绘本故事以“读写一体”的教学设计定位于二年级

下册的学生,在指导学生读故事的过程中,练习了语言表达的能力,从读到写,以读促写的方式体现了语文课程目标要求。

《逃家小兔》这部绘本讲述了小兔子与兔妈妈玩语言捉迷藏游戏的

故事。小

兔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兔妈妈不离不弃的追随,让这个简单的小故事,温馨而充满情趣,绘本人物语言更是充满了诗意,教学中,让

学生通过对绘本故事的阅读,想象与表达,进而绘本语言进行“再创作”,体会故事语言的诗意美。同时,“儿童是天生的诗人”,诗歌是

传达感情的重要形式,教学最后,让学生以自身的阅读和生活经验,想象与表达,学做“小诗人”,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及能力,实现教

学目标要求。

另一方面,因本人绘本教学经验缺乏,道行较浅,没能完美地实现

绘本教学目标效果,《逃家小兔》故事简短但经典,诗一般的文体,却没有达到诗一般的愿望,未能有效地组织好课堂纪律,调动孩子

的积极性,对绘本故事讲述得过于繁冗,花时间较多,以致“化绘本

作童诗”部分,学生体会与创作时间仓促,教学语言不够精炼,亟需

不断学习提高完善。

【篇三:逃家小兔教案】

《逃家小兔》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而在孩子心中播撒爱的种子是我们每一个教

师的责任。绘本,犹如春风,吹开了孩子内心的真善美之花。《逃

家小兔》就讲述了一个小兔子和妈妈玩语言捉迷藏的简单故事。故

事中兔子妈妈和小兔子之间富有韵味、充满创造性想象的奇妙对话,让孩子们从细节中充分体验到了妈妈真挚、无私、伟大的爱。

在教学中,我将“爱”的主线贯穿始终,主要通过幻灯课件并结合背

景音乐有感情地讲故事创设爱的氛围;在分析故事时从图画的细节

中寻找爱的踪迹;在学说故事角色对话时理解爱的含义;在最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中升华爱的情感。

这正是以绘本为载体,让孩子们在感受中理解爱,在理解中体验爱,在体验中表达爱的方式让孩子们从小拥有一份爱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创造性地阅读绘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角色情感;

2.选择具体画面,联系自身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将画面内容用

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

3.学会用“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的句式续编绘本;

4.在阅读和表达绘本的过程中,感受母爱的真挚与细腻。教学重点:借助绘本,欣赏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知“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这一句式。

教学难点:学习故事中兔妈妈和小兔子有趣的对话,体味母子间的

亲情。

活动准备:绘本 ppt 小兔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绘本,名字叫《逃家小兔》

(板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小兔为什么要逃家?它都逃到什么地方了?)过渡:那就

让我们赶紧走进这本绘本,揭开心中的谜底吧!

2.(课件:封面图)

瞧,这是我们进入故事的第一道大门——封面:这只可爱的小兔就

是故事的主人公逃家小兔!它和它的妈妈在家门口的草丛里说话呢!你知道小兔子在和妈妈说什么吗?

3.出示第一幅黑白图: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要离家出走。有

一天,他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

生活这样幸福美好,妈妈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它,为什么小兔会

突然宣布要离开自己的家,离开妈妈呢?谁来猜一猜?(预设:妈

妈对小兔的要求太高了;外面的世界多漂亮,想出去走走;想要更

多的自由??)

4.孩子要离家出走了,妈妈会怎么样?(多着急啊!)她又会怎么

做呢?故事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共读绘本

1.(课件黑白图)“如果你跑走了,”妈妈说,“我就要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小兔想:妈妈跑得那么快,我一下不就被她追到了,那可不行!哎,我要是变成别的什么东西逃走,妈妈就找不到我了!于是它就像孙

悟空一样变着法子逃跑了!

2.出示彩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说图。

3.顽皮的小兔可不想被妈妈就这么抓回家了,它又变了!猜猜它会

变成什么呢?

4.(课件出示黑白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说图)小兔子变成

高山上的石头,兔妈妈变成什么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它俩又会

说什么呢?(点出对话,分角色读)

“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

你抓不到我。”“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妈妈说:“我就变成爬

山的人,爬到高山去找你。”

5.(课件出示两次对话)分角色读,比较找出这些句子中“如果你??

我就要??”的句式。(板书:如果你??我就??)

6.(课件彩图)

嗬!兔妈妈真的变成爬山的人了(引导生察图,哦,看看兔妈妈变

成什么样?)我们再来看看这座大山,这是一座怎样的山呢?谁来

形容一下?小兔子灵巧地爬到了山顶,妈妈的年龄好像很大了,身

体也有些笨重,走路一定很吃力的,它会遇到什么困难?(生猜测,预设:被石头绊倒,磕破!)她会坚持下去吗?她心里会怎么想呢?(师:妈妈背上行囊,拄着拐杖,做好了长途跋涉的准备。此时,

她的心里一定在想: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远,我不会放弃逃家的

小兔。说明妈妈对小兔怎样?这一路的艰辛,一路的困难只有兔妈

妈自己知道!)

7.小兔可带劲了,他想和妈妈玩的游戏真开心,我还要玩下去,它

简直就像孙悟空一样变着法子,变变变!

(课件出示彩图)看小兔跑到哪里?花园里,猜猜他要变成什么?

指名说话。

那妈妈变成什么了?

用这样的句式说:如果你(),我就()。快把你的猜测送进去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