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在足踝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胫后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胫后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胫后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李士民;周明武;王瑞金;李坤德;幸超峰;宋力;王飞云;朱杰【摘要】临床上因烧伤、挤压、碾挫、撕脱等原因造成的足、踝部皮肤缺损并不少见.足、踝部骨折后局部软组织肿胀,切开、复位时若掌握不住时机,或术中对局部的皮肤、软组织保护、重视不够,常易造成局部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肌腱、钢板外露,处理不及时甚至会引起骨髓炎、骨不连甚至骨坏死.2003-01~2009-01笔者所在科采用胫后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1例,现报告如下.【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年(卷),期】2011(028)011【总页数】2页(P990-991)【关键词】胫后动脉皮支皮瓣;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作者】李士民;周明武;王瑞金;李坤德;幸超峰;宋力;王飞云;朱杰【作者单位】450042 河南郑州,153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450042 河南郑州,153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450042 河南郑州,153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450042 河南郑州,153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450042 河南郑州,153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450042 河南郑州,153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450042 河南郑州,153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450042 河南郑州,153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41临床上因烧伤、挤压、碾挫、撕脱等原因造成的足、踝部皮肤缺损并不少见。

足、踝部骨折后局部软组织肿胀,切开、复位时若掌握不住时机,或术中对局部的皮肤、软组织保护、重视不够,常易造成局部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肌腱、钢板外露,处理不及时甚至会引起骨髓炎、骨不连甚至骨坏死。

2003-01~2009-01笔者所在科采用胫后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1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5例;年龄16~54岁,平均年龄38岁。

致伤原因:车祸伤11例,机器伤4例,砸压伤4例,烧伤2例。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管壁之间的间隙大小,是ES WL碎石成功的关键。

而本组输尿管结石均伴有增生息肉或肉芽样组织,从而产生结石包裹,粘连,管壁增厚,狭窄及中、重度肾积水,使ES WL效果明显下降。

所以在明确诊断输尿管结石的病例,尤其是结石停留在输尿管壁的某一部位时间大于半年以上,经1~2次使ES WL治疗后,仍未见结石排出,不能盲目再增加ES WL次数,也不能盲目等待结石的排除,要考虑输尿管息肉的存在[2]。

故我们认为,ES WL治疗2~3次无明显效果者,应改为腔内碎石治疗。

另外输尿管结石较小,而肾积水较重者,逆行造影发现结石下方输尿管腔内有充盈缺损时,同样要考虑有输尿管息肉的存在。

应用钬激光碎石应从结石边缘开始,即光导纤维顶端应抵住结石的侧面,通过碎石在边缘表面产生一个腔隙,然后反复移动光纤顶端进行碎石将腔隙扩大,称之为“虫噬”样碎石。

若碎石从结石中心开始,整个结石有可能被碎成几大块,其中大部分需要再次粉碎,且有可能已被水流冲出视野或冲至肾盂,这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寻找甚至找不到结石,且反复输尿管镜操作及频繁变换光纤的方向可能会加重对输尿管的损伤,有时必须改变手术方式。

本组1例上段输尿管结石在碎石过程中冲入肾盂,行ES WL。

钬激光碎石时功率应设定在<1.0J/8~10Hz范围内,因为当功率>1.0J时,可能产生较大碎石块,不利于结石的粉碎。

钬激光烧灼息肉时应达输尿管肌层或与正常黏膜持平即可。

钬激光切割单颗或有蒂息肉时较容易,它能精确切割息肉的基蒂部,防止复发。

有时息肉充盈整个输尿管腔,导丝不能向上插且看不到结石,此时应用小功率钬激光(0.5J/5Hz)在输尿管腔的中心进行切割,直至看到结石,先切割突出较明显的息肉,不急于切净输尿管息肉,这时应先碎石,1J/10Hz,碎石至3mm以下,碎石满意后再切割输尿管息肉至与正常输尿管壁相平。

若过多损伤输尿管肌层,尤其钬激光广泛烧灼热损伤易致术后输尿管狭窄。

输尿管由于慢性刺激引起后壁增厚,即使切穿导致少许尿液外渗,只要留置双J管妥当,一般无并发症发生。

内踝上皮支皮瓣在足踝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内踝上皮支皮瓣在足踝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1 1 一般 资料 .
中1 例皮瓣 术后 坏死 , 行游离 髂腹股 沟皮瓣 移植修 复 ,例部分 坏死 , 1 行 植 皮术 创 面修 复 。 肢能 正 常步 态 行走 , 瓣耐 磨 , 果满 意 。 患 皮 效
3 讨 论
3 1 胫后 动脉 内踝 上皮支 皮瓣在 修复 足跟 皮肤软 组织缺 损 中的优缺 .
12 手术 方 法 . 12 1 受 区 准备 .. 泡洗 伤 口。 常规 消毒 、 巾 , 铺 彻底清 创形 成一 个相 对整 洁创 面 再次 消
毒、 巾。 铺 .
意以下几方 面 :1术前超声多普 勒血流探测 仪探测胫后 动脉内踝上所 () 有皮 支的穿 出点 , 以防止术 中出现高位皮 支穿 出点 。 中尽 可能保 留胫 术 后动 脉的各 个肌 问隙皮 穿支 , 时可 改携胫后 动脉 的游 离或逆 行 岛 必要 状皮瓣 修复 。2切取 内踝 上逆行皮瓣 时须注意保护血 管蒂周 围3 a () —4n 左右深 筋膜 , 蒂部采用锐 刀切开 , 层次严格控 制在真皮下 。 深筋膜下 、 在 肌膜上 , 尽量不 用或少用血 管钳分离 , 以免造成血管 蒂损伤 。3不主张 ()
用驱血带驱血, 这样可以让皮支血管有一定的充盈, 有助于皮支血管蒂
创面[ 2用 皮 瓣修 复创 面可 以加 快骨 关节 及肌 腱裸 露 仓面 的修复 , II -。 0 减少感染 、 组织坏死等 并发症 。 带胫后动 脉内踝上皮 支为血管蒂 岛状皮 瓣在 小腿 内侧 , 便利 , 率高 。 切取 成活 本文总 结 了20年以 来本科 采取 02 内踝 上皮 支皮瓣 修复此 类缺 损共3例 , 2 取得 良好效 果 , 报道如 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脉内踝 上皮支皮 瓣具 有质地 较好 , , 耐磨 可部分 修复 感觉 , 术后皮 瓣外 形不 臃肿 , 不影晌 穿鞋 , 皮支血 管 穿 出点较 稳定 , 外径较 粗大 , 供可 血 靠, 不牺牲 重要血管 , 术安全 简便 , 重要的是 在足跟较 小面 积缺 手 更为 损修复 中 , 区可直 接缝 合 ; 不影响 小腿主要 肌群 的活动 。 对于大 供 且 但

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参考 文 献
3讨论
[ 1 ] 石喜喜 , 柳 心平 , 柳 丽萍. 彩色 多普 勒超声 检查糖尿 病眼部 血管 血流动 力学变 化 探 讨视网膜 病变价值[ J ] . 临床荟萃, 2 0 1 2 , 0 4 ( 1 0 ) : 1 1 8— 1 1 9 . [ 2 ] 肖勇. 彩 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视 网膜脱 离的价值 [ J ] . 中外 医疗 , 2 0 1 0 , 1 2 ( I 5 ) :
胫 后 动 脉 穿支 螺 旋 桨 皮 瓣 修 复足 踝 部 软 组 织 缺 损 的临床 观 察
刘 乐
( 浏 阳 市人 民 医院 湖 南 浏 阳
4 1 0 3 0 0 )
【 摘要 】 目的: 对胫后 动脉 穿支螺旋 桨皮瓣修 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的临床观察 。方法: 2 3例足踝部软 组织缺损 , 采用胫后 动脉 穿支螺旋 桨皮瓣移植 修复治疗 。结果 : 2 3例 患
[ 3 ] 杨文利 , 魏 文斌 , 翁乃渍 , 等. 复杂玻 璃体视 网膜 疾病的彩色 多普勒超 声诊 断特征 [ J 】 . 中华 眼科 杂志, 2 0 0 5 , l O ( 0 3 ) : 5 8 6— 5 8 8 . [ 4 ] 刘 国安 , 叶瑞珍, 许 敏. 彩色 多普 勒超 声与二维超声诊断外伤性视 网膜脱离 5 0例
者术后皮瓣 均移植成功, 创 面修 复 良好 , 皮瓣 质地优 良, 外观及 功能满意。结论 : 对足踝部软 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胫后动脉 穿支螺旋 桨皮瓣修 复手术 , 移植皮瓣 具有较 高的成活 率, 该皮瓣具有 血管恒定 , 切 取简单, 血供 丰富且不牺牲主要动脉 , 外形美观的优点。
分 析[ J ] . 国际眼科 杂志, 2 0 1 4 , 1 4 ( 7 ) : 1 2 6 3— 1 2 6 5 . [ 5 ] 徐海燕 , 金 玉梅 , 李辉 , 等. I O L— Ma s t e r 与 A型超 声测量 前房深度 和 眼轴长度 比 较及其相关性[ J ] . 协 和医学杂志, 2 0 1 2 , 4 ( 0 2 ) : 5 5 8 — 5 5 9 .

探讨胫后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探讨胫后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临 床 上 因挤 压 、 挫 、 脱 等 原 因造 成 的 足踝 部 皮 肤 、 组 织 缺 损 并 不 碾 撕 软 少 见 , 踝部 骨折 后 局部 软 组 织 肿 胀 , 开 复位 时若 掌 握 不住 时机 , 上 术 足 切 加 中对局 部 的皮肤 软 组织 保 护 重 视 不 够 , 常易 造 成 局 部 皮 肤 , 组 织 坏 死 、 软 缺 损 、 钢板 外露 。 足踝 部外 侧 皮 肤软 组 织 缺损 , 选 用腓 肠 神 经 营养 皮 瓣 肌腱 常 修 复 , 足踝 部 内侧 的皮 肤缺 损 ,03年 1 我科 采 用 胫后 皮支 皮瓣 修 复 2 但 20 月 1
例获得较好疗效 , 现分析如下 :
蒂 部结 扎 与 否 , 般认 为 大 隐静 脉为 足 的 主要 回 流静 脉 , 扎 可 减 少 皮瓣 静 一 结 脉 血灌 注 , 轻皮 瓣静 脉 回流 压 力 。但 Ss 通过 实验 发 现 , 脉 血 氧一 般 减 aa 动 仅 2 % ~ 0 在组 织 细胞 中被 利 用 , 静脉 中血 氧能 满 足 组织 细 胞 需要 , 5 3% 而 因 此 在 蒂部 保 留大 隐 静脉 有利 于皮瓣 的 成活 。宋 建星 等 实验 中 的血 气分 析 结果表 明静脉血与皮瓣组织间存在营养物质的交换。本组手术中 6例仅将 大隐静脉近心端结扎, 术后皮瓣 血运 良好, 虽皮瓣肿胀情况较远 、 心端结 近
支穿出点 , 即旋转点解剖血管 蒂, 按皮瓣设计线。先切开皮瓣后缘达深筋 静 脉 回 流 , 瓣 的感 觉 由与 大 隐静 脉伴 行 的 隐神 经 支 配 , 留皮瓣 感 觉 。 胫 皮 保 膜, 向前剥离, 在胫后肌、 趾长屈肌与跟腱 的间隙。小心寻找供养皮支血管, 后 动 脉 皮 支皮 瓣 的优 点 , 血管 蒂长 , 血供 丰 富 , 度 适 中 , 作 简 单 。适 合 非 厚 操 注 意保护 , 扎 肌支 , 而切 开 皮 瓣 的 后 缘 及 上 缘 , 深 筋 膜 下 向远 端 分 离 显微外科人员手术 , 结 继 沿 缺点是肌间隙动脉 为蒂 , 切取皮瓣面积小 , 供区创面不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围术期护理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围术期护理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围术期护理对小腿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以及骨外露创面的修复是临床一大难题。

显微外科的发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1-2]。

我科于2005年6月至2009年10月,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25例,皮瓣全部成活且功能良好。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5例手术患者中,男16例,女9例。

年龄6-52岁,平均31岁。

伤因:车轮绞伤6例,均为儿童患者;机械碾压伤5例;交通伤14例。

小腿远端前内侧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或伴有钢板外露7例,内踝区软组织缺损骨折端外露4例,其中有1例踝管开放胫后动脉损伤,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跟腱断裂外露6例、其中有1例伴有外踝缺损及骨外露,拇趾绞轧脱套伤肌腱骨外露8例。

缺损面积最小3cm×6cm,最大16cm×10cm。

25例皮瓣均是带蒂方式移植,穿支血管外径为0.9-1.5mm,血管蒂位于内踝上4.0-23.1cm处。

其中8例(儿童6例、青年女性2例)以交腿方式皮瓣移植,术后皮瓣全部成活。

1.2手术方法术前根据缺损部位、形状及面积选择临近部位皮支皮瓣,应用多普勒血管探测仪探测皮支血管穿出点的位置,伸膝位以内踝前缘至股骨内侧髁连线即隐神经营养血管行程为皮瓣轴线[1]。

以距创面最近的皮穿支发出处为转轴点及蒂部,根据创面大小设计皮瓣。

手术时先切开皮瓣后缘皮肤,沿深筋膜层面分离,寻找从内侧肌间隙,即比目鱼肌与趾长屈肌间隙发出的胫后动脉穿支皮支血管,保留少量肌膜保护穿支血管分离至胫后动脉,观察将皮支的管径及与肌间隙上下穿支血管升降支的吻合[2-3],其次观察穿支血管与隐静脉及隐神经血管网吻合情况来适当调整皮瓣的面积及方向。

如果切取皮瓣包含上下穿支血管吻合网,可根据受区缺损情况不切取隐神经及静脉,以减少供区的损伤。

将皮瓣旋转转移覆盖创面,在蒂部尽量保留一定宽度的筋膜蒂以减少牵拉和以利于静脉回流。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节外露 . 中厚 皮 片 和 邮票 植 皮 等传 统 治 疗 方 法 效 果 差, 常 难 通 以成 活 , 产 生 不 同 程 度 瘢 痕 或 功 能 障 碍 , 响 治 疗 效 果 。近 且 影
年 来 我 们采 用 胫 后 动 脉 内踝 上皮 支皮 瓣 修 复 足部 创 面,取 得 满 意 效 果 , 报 道 如下 。 现
1c 。急 诊 手 术 治疗 5例 , 期 手 术 治 疗 l 。 2m) 择 2例
1 . 术 方 法 选 择 持 续 硬 膜 外 麻 醉 , 底 清 创 , 并 骨 折 者 2手 彻 合 术 中予 以复 位 后 固定 , 期 手 术 严 格 扩 创, 皮 肤 缺 损 的 范 围 择 按 调 整 切 取 皮 瓣 的 大 小 , 瓣 切 取 均 比受 区 放 大 1%。 以 内 踝 皮 5
3—O 9 4
v n i t n i ai n s wi c t x c r ai n fCOP a d v 一 e tl i n p te t t a u e e a e b to s o ao h D n a r i g lv l fc n c o n s . e t 0 5 1 8 1 5 y n e e so o s ius e sCh s, 0 , 2 : 6 7-1 6 2 66
血 管 , 部 长 度选 择 余 地 大 , 向各 个 方 向转 移 , 且 能 够 一 期 蒂 可 并 修 复 创 面 。缺 点 : 瓣 臃肿 , 瓣 修 复 累 及前 足 的软 组 织 缺 损 皮 皮
任 红波 景 咪娜 秦 琴
足部外伤是临床上造成足部软组织缺损的常见原 因, 因 足 部 组 织 解 剖 和 功 能 特 点 , 部 外伤 常 伴 有 骨 骼 、 腱 及 关 足 肌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足跟部组织缺损患者共7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术治疗,并对手术患者进行6个月至2年的随访,评估治疗效果。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局部组织坏死4例,出现水泡5例,术后臃肿11例,经及时治疗后均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近期移植皮肤感觉恢复较慢,与远期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远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利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具有手术操作简单、皮瓣可取面积大、皮瓣形状可设计、治愈率高等特点,是治疗足跟部软组织损伤较为理想的选择。

关键词: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足根部;软组织缺损因交通事故或意外造成的足部及足跟部损伤,往往会导致患者的软组织间接受损,若不及时治疗将会造成肌腱、跟腱以及骨骼等深层组织暴露,皮肤供血不良,甚至会引发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2]。

因此,对足根部组织缺损患者及时进行软组织修复治疗,对避免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1986年,葡萄牙学者最早使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治疗根部软组织缺损,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3]。

之后,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治疗软组织缺损广泛应用到临床治疗中,为修复足跟部、手背部、足背部等软组织缺损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案[4,5]。

我院自3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治疗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共72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因各种缘由导致的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并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的患者共72例,其中因交通事故导致足跟部软组织损伤47例,因重物压迫导致足跟部软组织缺损21例,其他原因导致的足跟部软组织缺损4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