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前外侧皮瓣串联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基础
股前外侧皮瓣顺行切取方法介绍

股 前 外 侧 皮 瓣 应 用 至 今 已 经 有 30 年 ,在 创 伤 、烧 伤 、整 形 等 众 多 领 域 发 挥 着 重 要 作 用 ,是 目 前 临 床 上 的 主 力 皮 瓣 [1]。 然 而此皮瓣血管变异较多,既有皮瓣血管来源的变异,又有穿支 数量和走形的变异[2]。这些给皮瓣切取带来不确定性 ,也时常困 扰了青年医生。 另外,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远端血管蒂的应用长 期被忽视;最近几年,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远端血管在股前外侧 皮瓣手术中的作用得到重新认识。 据此,本文将介绍:①通过标 准化的手术步骤完成股前外侧皮瓣的顺行切取。 ②股前外侧皮 瓣顺行切取中,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远端血管的应用策略。
一、 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解剖与变异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是股前外侧皮瓣最常见的血管来源,其 发出时在股直肌和股中间肌之间斜向外侧走形,到大腿中段时 在股直肌和股外侧肌间隙几乎垂直走形,在膝关节区域总是与 膝上外侧动脉或股深动脉相互交通。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平均 长 度 在 22.5 ~ 37.1 cm[3],且 降 支 血 管 口 径 减 小 缓 慢 。 降 支 近 端 的 口 径 是 2.2 ~ 4.0 mm,在 经 过 长 距 离 走 行 后 ,其 远 端 的 口 径 仍 在 0.9 ~ 1.8 mm[3]。 股前外侧皮瓣血管变异主要有血管蒂来源变异、穿支类型 和穿支数量变异。 1. 皮瓣血管来源的解剖变异:经典解剖教程认为旋股外侧 动脉通常起源于股深动 脉 ,然 而 ,有 10% ~ 25%起 源 于 股 动 脉 , 6%起源于髂外动脉。 不仅如此,降支血管的起源同样存在不少 变 异 。 大 多 数 降 支 血 管 起 源 于 旋 股 外 侧 动 脉 ;然 而 ,有 17.1%降 支 起 源 于 旋 股 外 侧 动 脉 在 股 深 动 脉 的 起 始 部 ,6% ~ 13%降 支 起 源 于 股 深 动 脉 ,1% ~ 6%起 源 于 股 总 动 脉 [2]。 2. 穿支类型分为肌间隔穿支和肌皮穿支及数量:有文献报 道 肌 皮 穿 支 占 87% , 肌 间 隔 穿 支 只 占 13%[4]。 肌 间 隔 穿 支 大 多出现在大腿近端,多为降支血管的第一穿支,而肌皮穿支 出现点则更远。 穿支数量也存在较大变异。 临床报道的数量 是 1.6 ~ 3.2 支,解剖学报道的平均数量是 1.4 ~ 4.3 支 。 在 报
腓动脉穿支皮瓣解剖和临床PPT课件

带蒂腓动脉穿支皮瓣
Masquelet等于1988年首先提出并成功地应用 外踝上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 损
杨大平经解剖观察后认为该皮瓣的切取范围应 不大于13cm×10cm,否则皮瓣远端血供不足
5
Propeller flaps
a type of vascular flap based on one or more cutaneous perforators of an underlying vessel
29
皮瓣设计
点:于距外踝尖和胫骨前缘连线的中点向近端 垂直线5cm处
线:外踝尖和胫骨前缘连线的中点向近侧延长 线
面:在关键点近端18cm以内小腿外侧胫骨嵴 与腓骨之间根据创面大小设计皮瓣
20
Maolin Tang
21
腓动脉皮穿支的解剖特点
腓动脉体表投影相对恒定,为以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 以腓骨小头为标记点
9.8±0.93 cm 13.4±0.90 cm 17.2±1.13 cm 21.3±0.77 cm
90% 80% 85% 90%
1.33±0.39mm 1.30±0.46mm 1.17±0.30mm 1.22±0.23mm
腓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与临床
宁波市第六医院手外科
1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 带蒂腓动脉穿支皮瓣
2
The concept of perforator flaps
Kroll SS, Rosenfield L: Perforator-based flaps for low posteriors midline defects. Plast Reconstr Surg 81:561-566,1988.
flap movement is achieved by mobilization of the cutaneous perforator
(医学课件)皮瓣种类

剖骨
、间
设背
侧
计皮
瓣
22
手 术 要 点
23
⒍ 胸 脐 皮 瓣
24
手 术 要 点
25
手 术 要 点
26
⒎ 股 前 外 侧 皮 瓣
27
设 计 、 要 点
28
⒏ 小 腿 外 侧 皮 瓣
29
为脉腓
以 此 为 中 心 设 计 皮 瓣
。
皮 动 脉 进 入 皮 肤 的 关 键 点
走 行 , 即 皮 瓣 轴 线 , 其 中
11
⒈ 肩
骨
胛科
应侧常
用 解 剖
胸 联 合
见 的
皮皮
瓣瓣
。
12
皮 瓣 设
计
13
手术要点
14
⒉
应
前 臂
用桡
动
解脉
皮
剖瓣
15
手 术 设 计
16
手 术 要 点
17
3
、 前 臂 尺 动 脉 皮 瓣
18
手 术 要 点
19
⒋
尺
解动
脉 剖腕
、上
设 计
皮 支 皮
瓣
20
手 术 要 点
21
⒌
解
前 臂
侧 达 踝 上
瓣 , 远 侧
以 足 背 动
皮
上 缘
~
达 趾
脉 为
瓣 设
~
,
近 节
轴 设
计
两,计
侧近皮
38
手 术 要 点
39
⒒
第
解 剖
一 趾 蹼
皮
瓣
40
设 计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研究进展

・
77・ 9
・
综
述 ・
股 前 外 侧 穿 支 皮 瓣 的研 究 进 展
刘 闪 谭 谦 ,
( .东 南大学 医学院 , 1 江苏 南京 2 00 ; .南京大学医学院 附属鼓楼 医院 整形烧伤科 , 10 9 2 江苏 南京 2 00 ) 10 8
[ 摘要 ]股前 外侧 穿支皮瓣 已广泛应 用于 临床 , 对 于该 皮 瓣轴 心 血 管 的起 始 和走 行 的报 道 并 不 一 致 , 但 存在
新型 皮瓣 , 材上 只须 分离 出穿 支血 管 , 取 可保 留完 整肌 肉而 不影 响供 区功 能 。穿 支 皮 瓣 更加 精 致 , 加符 合 更
生理 , 越来 越受 到 青 睐 。穿 支 皮 瓣 是 近 年 来 国 内外 在 皮瓣 移植 领域 的最新 进 展 , 一 次 概 念 和 技 术 上 的革 是
此皮 瓣 的 难 度 。作 者 就 股 前 外 侧 穿 支 皮 瓣 的血 供 来 源、 穿支 血管 的定 位 方 法 、 支 血 管 的类 型 、 要供 血 穿 主 方式 、 前影 像学 检查 、 瓣应 用类 型 和有待 进 一步研 术 皮 究 的问题 综 述如 下 。
般认 为股 前外 侧 穿 支 皮 瓣 的血 管 蒂 , 只 穿 支 每
1 股 前 外 侧 穿 支 皮 瓣 的 血 供 来 源
徐 达传 等 18 首 次 报 道 股 前 外 侧 皮 瓣 时认 94年 为 , 股 外侧 动脉 的降 支发 出 的肌 皮 动 脉 穿 支 是该 皮 旋
瓣 的主要 营养 血 管 , 认 为 血 管 蒂 恒定 。此 观 点 被解 并
的穿支 动脉 , 1根伴 行静 脉 ;4 ( )1根穿 支动 脉 , 有伴 没 行 静脉 ;5 ( )2根静 脉 , 没有 伴行 穿支 动 脉 ;6 ( )只有 1
CT血管造影在临床穿支皮瓣的应用进展

203 ) 04 3
2 股 前 外 侧 动 脉 穿支 皮 瓣
自 18 9 4年 徐 达 传 ,罗 力 生 等 首 先 报道 以旋 股外 侧动 脉
与 薄层 、 范 围 、 速 扫 描 技 术 相 结合 , 过 合 理 的后 处 理 , 大 快 通
年 报 道 m, 94年 , 1 e 19 A ln和 T ec , ln e l B ek r e e B o d e 和 o c x分 别报 道应 用 DE IP皮 瓣 进 行 乳 房 再 造 。 而 后 ,a a e in Nhbda 、
A f n和 G 1 等报道 多例 ] 1e i1 。作为游离 T A 瓣的一项 R M皮 改 良与完善 , IP皮 瓣在 临床 上 的应 用 日益 成熟 ,成 为一 DE 种新 的乳 房再造方法“ 。通过对腹壁 下动 脉穿支的 C A 评 “ T,
内外皮瓣 的 C A研究 日趋成熟 , CA用 于术前皮瓣设计 的 T 将 T
病 例 也 逐 渐 增 多 。 将 目前 应 用 C A术前 定位 较 常 用 的 皮瓣 现 T 作如 下综 述 。
穿出点位置 、 相邻 穿支分出点间距 、 相邻穿支 穿出点间距 。 得 出结论 : 血管造影可 为组织瓣的设计 改进提供直观 、 用性 应 强的解剖学基础 。
中国美容 医学 2 1 0 2年 7月第 2 卷第 7期 ( 1 上) C ieeJun l f ete i d c e u hns o ra s tc Me in. 1 oA h i J.
— —
.! : : ! : !
C T血 管 造影 在 临床 穿 支 皮瓣 的应 用 进展
带髂胫束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后区组织缺损

带髂胫束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后区组织缺损陈鑫;马光义;李刚强;宋振磊;祝海峰;王亚珂;宋力【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带髂胫束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足踝后区皮肤、跟腱缺损修复重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7月-2015年10月收治足踝后区皮肤、跟腱组织复合缺损23例,均采用带髂胫束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同时重建跟腱的缺损.其中男19例,女4例;年龄13~57岁.皮肤缺损范围11 cm×5 cm~33 cm×10 cm,跟腱缺损长度4~13 cm.急诊修复6例,Ⅱ期手术17例.结果 21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术后出现静脉回流障碍;1例皮瓣下血肿形成,导致局部皮肤组织坏死,经换药、植皮手术后创面愈合.21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皮瓣外形满意,跟腱抗应力性能好.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足踝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带髂胫束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后区皮肤、跟腱的缺损,临床效果满意.【期刊名称】《实用手外科杂志》【年(卷),期】2018(032)002【总页数】4页(P204-207)【关键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髂胫束;足踝;组织缺损【作者】陈鑫;马光义;李刚强;宋振磊;祝海峰;王亚珂;宋力【作者单位】周口淮海医院手足外科,河南周口 466000;周口淮海医院手足外科,河南周口 466000;周口淮海医院手足外科,河南周口 466000;周口淮海医院手足外科,河南周口 466000;周口淮海医院手足外科,河南周口 466000;周口淮海医院手足外科,河南周口 466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河南郑州 450042【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高能量损伤所致的足踝后区皮肤、跟腱组织复合缺损临床常见。
同时多伴有下肢开放性骨折,血管、神经、肌腱等软组织损伤,且创面污染严重,临床治疗比较棘手。
针对跟腱合并皮肤缺损的治疗,国内外学者在基础和临床进行了研究与探索[1-4],1984年徐达传、罗力生等[5,6]首先报道了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1989年Koshima等[7]首先提出了穿支皮瓣并应用于临床,高建明等[8]采用吻合血管的髂胫束移植修复跟腱缺损。
穿支皮瓣与美容修复

穿支皮瓣与美容修复肖斌【期刊名称】《《中国美容医学》》【年(卷),期】2019(028)004【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穿支皮瓣; 创面修复; 美容修复; 皮瓣移植; 供区修复; 功能恢复; "猫耳"畸形【作者】肖斌【作者单位】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全军烧伤整形外科中心甘肃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22美容修复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整形医师已不仅仅满足于单纯的创面修复,其最终的目的是同时注重功能的恢复与完美的形态相结合,乳房的重建、鼻的再造、手功能的修复、面部缺损以及其它部位的修复,都无时不在体现着这种变化。
皮瓣技术是整形外科医师对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来诸多皮瓣技术的发展:如扩张皮瓣的应用,皮瓣供区的修复,皮瓣的精细化和小型化,都对美容修复起到了推动作用。
穿支皮瓣则以其特殊类型或不同方式的应用,可以做到不破坏供区外形及功能,受区外形也相对美观,起到了良好的美学作用,本文就此方面内容作一综述。
1 美容修复理念的提出与应用近些年我国整形美容外科的发展极为迅速,从医人员及就医人数都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但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部分整形医生转行只做单纯的美容手术,将整形技术彻底抛弃,而一些美容医师从未进行过整形外科的培训和学习,一旦出现并发症后,不会运用整形技术去进行修复。
在本世纪初,美国学者号召以“美国整形外科医师学会”代替众多的整形和美容外科学会,不再区分“整形再造外科”和“整形美容外科”,而统一称为“整形外科”。
即美容外科是整形外科的组成部分,美容需要应用整形的原则和技术达到体貌形态的改善;在修复各种原因造成的体表组织、器官缺损和畸形时也需要用到美容的理念。
新技术、新观点、新方法的涌现和整形美容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学科合作,让整形外科医师们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能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从传统的挽救生命、切除病变、修复创面、改善畸形进一步到提高修复质量,达到美容效果。
腓动脉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

腓动脉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摘要:目的通过人体腓动脉穿支解剖为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治疗应用提供基础。
研究方式使用20例新鲜的成人尸体小腿标本,借助红色乳胶灌注方式,分别观察、记录腓动脉的穿支数目、分布及其走行和类型。
研究结果本次研究所用的20例成人尸体小腿标本共计出现72个穿支,每侧分布有4.5支,分布于小腿外侧的近端穿支呈现出多源性特征。
小腿外侧近段、中远段的穿支类型分别以比目鱼鱼肌肌穿支、长屈肌及肌间隙穿支为主。
研究结论腓动脉因其穿支较为恒定,外径较粗,适合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的设计、切取。
关键词:腓动脉;穿支皮瓣;解剖分析;应用现如今的医学治疗更加重视微创化,对于皮瓣微创治疗而言,穿支皮瓣是其重要的标志,也是近年来皮瓣外科领域的重点热门研究问题[1]。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针对腓动脉穿支皮瓣方面的研究,绝大部分集中于深筋膜下层,有关腓动脉穿支皮瓣临床治疗应用有关的解剖研究相对较少。
在本次研究中,以新鲜的中国成人尸体小腿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红色乳胶灌注的研究方式进行显微解剖、观察,以此为腓动脉穿支皮瓣在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科方面的理论基础。
1、研究材料和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20粒新鲜的成人实体小腿标本,男女各势力随后在研究的过程中针对小腿内部的血管。
使用稀释过后的氨水进行冲洗,并在过洞买奶茶馆,随后向其中灌入见过配置的红色乳胶,而在乳胶完全凝固之后,通过捷豹将小腿外侧的。
穿支做出全面的暴露。
在研究中叶非骨头的最初点,到达坏坏后缘的连线作为中轴线,并且将非骨头的最初点是为零点,认知中轴线,以距离飞过头的实际距离,将消毒外侧一枚建构5厘米划分为一个区段总计将肥骨头到达外环境划分为几个区段,并且将各个区段,内部穿直,穿深筋膜平面的位置,外径视物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记录。
在此之后,沿着穿支的走向进行。
男性血管的解剖,并将橙汁经过的肌肉及其解析的名称,图形方向等信息进行记录。
2、研究结果2.1穿支来源数据分析本次研究中解剖的20例成人新鲜尸体小腿标本,腓动脉在腓骨头下0-5cm处出现了3支穿支,且深筋膜浅出位置分别在腓骨小头下方的4.25cm、2.36cm以及3.47cm处,全部来源于胫前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