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课题-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合集下载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前臂皮肤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前臂皮肤缺损

32 手术注意事项 . ① 术前重视应 用超声 多普勒探 测皮支血 管穿 出
点, 确定穿支 部位, 合理设 计皮瓣。 超声多普勒 探测 皮 瓣的有 效动脉穿支符合 率为9 4 7 %闭。 ②强调 精确解
剖与微创。皮瓣设计成创面形状 , 发现皮支血管解 剖 时, 先分离并切断浅层肌至主干血管, 再将血管与深层 肌分离 , 带股外侧肌 。 不携 ③术 中应 对股神经肌 支从 血管蒂 中游离保护 , 可防止股外 侧肌功能 丧断试验 , 一般保 留不超过 2支, 以降低切取难 度。⑥ 断蒂时勿大力提拉, 防止将股动脉拉起 , 形成三 角形, 断蒂切割损 伤股动脉 。⑦伴行静脉一般为 2条, 分别与前臂 浅静脉及深静脉吻合 , 防止静脉危象 发生 。 33 血管变异处 理 , 有研究发现 旋股外侧动脉走行于股直肌深 面, , 升 支行 向外上方人阔筋膜张肌肌膜 , 横支外行 发出浅支 至股外侧肌上部 , 其深支穿人股外侧肌深部 达大转子 下方 , 升支在入阔筋膜张肌肌 门前发出高位皮 动脉, 横 支浅支起始部发出高位皮动脉 , 以此为基础 可设 计以 旋股外侧动脉高位分支为蒂的股前外 侧皮瓣移位孙的 . 我们认为手术时不应急于全部切 开皮瓣周缘 , 保留皮 瓣上端, 一旦发现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无皮穿支 , 可向上 寻找旋股外侧动脉高位分支, 以其为血管蒂, 将皮瓣中 心上移, 切取皮瓣, 可利用旋股外侧动脉升支为蒂重 亦 新设计切取阔筋膜张肌皮瓣移植 修复, 以校正皮 瓣切 取区域, 减少创伤。
3 , 例 前臂 尺神 经缺 损4 , 例 挠动 脉损 伤3 , 动脉 例 尺
作者单位 解放 军第 8 9医院创伤 骨科研 究所( 山东潍坊 ,60 ” 212
通讯作者‘ 刘学胜, 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 创伤骨科、 显微外科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足创面的临床研究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足创面的临床研究
[ 要】 摘 目的 :探 讨应 用 吻合 血 管 的股 前外 侧穿 支皮瓣 修复 手足 创面 的临床 疗效 。方 法 :对 20 年 ~20 年收 治 的前 臂 、手部 、足 05 09 部 等各类 烧 伤 、创伤 病例 中的2 例全 部采 用 股前 外侧 穿支 皮瓣 修 复 。结 果 :2 例患 者 的不 同创 面均一 期 愈合 ,没 有 出现 皮瓣 坏死 、瓣 3 3 下 感染 等术 后并 发症 ,随访 半年 疗效 满意 。结论 :股 前外 侧 穿支皮 瓣是 带 股前外 侧 皮神 经 的感觉 神 经皮 瓣 ,用来 修 复前 臂及 手 足皮肤 软组 织缺 损 可获得较 高 的皮瓣 成活 率和 良好 的手术 效果 ,值得 临床 应用 和推广 。 [ 关键词 ] 股前外 侧 穿支皮瓣 ;皮肤 软组织 损伤 ;创 面修 复
时 ,能有 效 保 护 正 常肺 组 织 ,严格 控 制 并 降 低肺 的受 照 剂 量 。 其 余 两组 两两 比较 ,比较 差 异 均 无 统计 学 意 义 。分 析 考 虑 本研
s lelln c n e: ii l n oi tcfc r aa s [ . ma —elu g acr l c dd s r at s n l i J l cn a a me i o y s]
R da On o,0 47 ()1 5 a it c l 0 , l2:7 . 2
[ 收稿 日期 :2 1.61 编校 :周瑾 】 0 00—3
股前外侧 穿支 皮瓣 修复 手足 创 面 的临床研 究
吴 晓曙 ,蒋纯志 ,杨大伟 ( 南京 医科大学 附属南京第一医院骨科 ,江苏 南京 2 0 2 1 09)
Antr lt r lt i h f p r paro n f otwo nd e oa e a h g a e i fha d,o u s l

股前外侧皮瓣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股前外侧皮瓣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该皮瓣在临床上应用类型包括 : ①股前外侧肌 皮瓣 : 如果需要较 大的组织量 , 以携 带部 可
【] Ma n_K,inT C ardoV V sua n myo neo tr 2 l t h I 丑 La S,h ka e . ac l a ̄o f trl ea r a a l
ti l pJLrn ocp ,0 8 18 5 :8 — 9 . lg a [.aygso e2 0 , 1( )5 9 5 2 lhf ]
【 Ka a K, nsiN, a ama H,ta.V sua ntm fte 8 1 w i I i N kj e ma h i 1 ac l aa y o h r o
atrlea ti l p [.l t dR cnt c v ugr,04 14 neoa rlhg a J a i a t hf ] sc n eos ut e rey2 0 ,1 P r i S ()181l 5: 0 — 1 1 [】 Rb f CgaE, r aoF,t1T einrae ne a r : 9 iu oD,in Ga n e .h evt a t t a ti g a n d ml el hg h l :nt ia s y dci c lai s[. s cntS r , fp a a mcl td n l i lmpi tn JHat eos ug a o u a n ai c o 】 R r
2 股前 外 侧 皮 瓣 的 静脉 回流
两个相邻 的穿 支 , 以一个穿 支血管为 蒂 , 取两个穿支 的供血 切
面积 的皮瓣均能成活 。 5 股前外侧皮瓣血管变异及处理
临床上 , 皮瓣静脉 回流障碍导致的皮瓣坏死率高于动脉供 血不足引起的坏死率。股前外侧 区真皮下静脉 网吻合稠密 , 主

股前外侧皮瓣用于下肢严重创伤的临床效果

股前外侧皮瓣用于下肢严重创伤的临床效果

股前外侧皮瓣用于下肢严重创伤的临床效果周占锋2吴靖宇2胡大蛟2△6郑州大学附属郑州市中心医院郑州454007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州454014【摘要】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用于下肢严重创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10—2012-14间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市中心医院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严重创伤后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皮瓣切取面积2cmxH cm-6cmx27cm。

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皮瓣修复效果和骨折愈情况。

结果20例患者中,除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创面愈合,2例皮瓣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经及时探查处理后成活良好外,其余皮瓣均全部成活。

术后随访1~3a,平均7.5a,皮瓣质地柔韧,色泽红润。

肢体功能及外观均恢复满意。

结论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严重创伤后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具有游离皮瓣供区隐蔽、可切取范围大、血管解剖位置比较恒定,以及血管口径较大、血供丰富和质地柔软等优势。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下肢严重创伤;移植;显微外科【中图分类号】R6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77-8991(2021102-042)-02随着我国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肢体严重创伤的发生率亦显著增高,其中发生在小腿及足踝部的创伤多见,且易导致皮肤软组织缺损、骨质或内固定物外露,给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

目前修复方法比较多J「2],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术是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重大创新技术。

本研究通过对226-16—2019-6间在我院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严重创伤后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该术式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患者中,男6例,女5例;年龄(39.22±12.11)岁。

伤后至手术时间1h~122d。

损伤原因:交通事故伤5例,机器绞伤4例,重物压砸伤4例,挤压皮肤撕脱伤3例。

损伤部位:小腿部11例,足踝部5例。

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ppt课件

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ppt课件

皮瓣解剖示意图
皮瓣的优点
• 皮瓣可供切取的面积较大 • 供区相对较隐蔽 • 血管皮支较好 • 供区常可直接缝合,减少植皮 • 皮支较多,变异少,解剖位置恒定 • 可以制成含股前外皮神经的感觉皮瓣 • 可以制成超薄的皮瓣
手术步骤
• 病人取平卧位,在骼前上棘至髌骨外上缘连线中点附近用多普 勒测听肌皮动脉浅出点位置,并标记,再根据缺损部位的需要 设计皮瓣.
• (3)伴行静脉任何一条栓塞均可造成同侧部分皮缘 回流障碍,影响伤口愈合。故必须保证二条静脉 吻合通畅。
有关问题及处理措施
• (4)切取面积大时,三条肌皮动脉全部解剖入皮瓣 内是保障皮瓣血供的重要措施。皮瓣蒂部带少部 分肌肉,可保护血管以免受损伤。术中静脉滴注 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吻合血管前常规用1%普 鲁卡因肝素钠及2%利多卡因依次灌洗皮瓣,是解 除血管痉挛、创造最佳吻合条件的重要手段
股前外侧皮瓣的 临床应用
皮瓣发展的背景
• 1983年徐传达教授提出旋股外侧动脉的 肌皮穿支为轴心血管的游离皮瓣。
• 1984年罗力生教授首次将股前外皮瓣应 用于临床。
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
• 解剖: • 旋股外侧动脉自股深动脉或股动脉发出后
分出升支、横支、降支。旋股外侧动脉降 支在股直肌与股外侧肌之间向外下走行。 • 体表定位:由骼前上棘至髌骨外上缘连线 中点与腹股沟中点连线,在这连线的下2/3 段即为降支的体表投影。
• (5)皮瓣切取过程中,注意将股神经皮支保留,与 受区神经残端吻合,以恢复感觉。
有关问题及处理措施
• (6)保持皮瓣蒂部松紧适度,避免过紧、扭曲或受 压,减少吻合血管张力,以确保手术成功,特大 面积皮瓣应放置引流。
• (7)若在解剖时损伤了降支或肌皮穿支,则可采用 皮瓣延迟法,即原位吻合,两周后再行皮瓣移植。

肌皮穿支变异的股前外侧皮瓣临床应用

肌皮穿支变异的股前外侧皮瓣临床应用
到起 始 部 , 把 至股 外 侧 肌 的 神 经 血 管 束 并
浅 出点至腹股 沟动脉搏动点 的连线延 长 ,
逐 层 显 露 旋 股 外 侧 动 脉 降 支 血 管 神 经 束
d i 1 . 9 9 j i n 1 0 —6 4 . 0 o:0 3 6 /.s . 0 7 s 1x 2 1 . 1
30. 6 05
及肌皮动 脉穿支或肌间 隙穿支 , 发现穿支
浅 出点 偏 离 原 设 计 皮 瓣 浅 出点 时 , 重 新 应 调 整 皮 瓣 设 计 , 则 所 切 取 得 皮瓣 不 能 顺 否
利 移 植 成 活 。 该组 1例 患 者 术 中 发 现 肌
19 9 8年 3月 ~20 0 9年 6月 应 用 游 离 股 前 外 侧 皮 瓣 修 复小 腿 下 段 、 踝 部 软 组 足 织缺损 6 4例 , 中 8例 切 取 皮 瓣 时 , 现 其 发 旋 股 外 侧 动 脉 降 支 发 出 的 第 1肌 皮 动 脉
连 线 为 皮 瓣 纵 轴 及 肌 皮 动 脉 穿 支 浅 出点 ( A点 ) 自腹 股 沟 韧 带 上 股 动 脉 搏 动 处 , 的连 线 为血 管 蒂 的表 面 投 影 , 根 据 受 区 再 所 需 皮 瓣 大 小 、 状 来 设 计 。原 则 为 旋 股 形
4 75 7 10河 南 周 口 市 郸城 县 第 二 人 民 医 院
皮 穿 支 浅 出点 变 异 偏 离 原 A 点 下 方 8m, c 准 备 放 弃 手 术 , 患 者 拒 绝 其 他 皮 瓣 选 但 择 , 瓣 虽 经 重 新 设 计 调 整 , 后 皮 瓣 皮 术
13在 内侧 :/ / 2 3在 中点 的下 方 ,/ 13在 中 点上方 。先切开皮瓣 内侧缘皮肤 , 向肌 并

股外侧穿支皮瓣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

股外侧穿支皮瓣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

股外侧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手外科(湖南衡阳 421002)湘雅医院骨科(湖南长沙 410000)【摘要】目的探讨股外侧穿支皮瓣血供及临床应用的可靠性。

方法对10成人尸体下肢新鲜标本灌注后,解剖观察大腿中下段皮肤血供情况,并应用12例股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

结果股外侧穿支皮瓣主要是由股深动脉第3穿支供血的皮瓣。

于该区设计局部转移或游离皮瓣,修复四肢创面缺损,12例皮瓣成活良好,远期效果满意。

结论股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股外侧穿支皮瓣解剖临床应用Anatomy stud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lood vascular distribution of 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 and to discuss the reliability of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Methods Ten fresh adult lower extremities were used for the study, by means of injecting the media of red latex into the main artery of the limb. The skin vascular architecture of each thigh was observed to decide the blood supply of this region. Twelve patients were used to repair soft-tissue defects of extremity limb.Results From this study, it was found that blood supply of 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 were sustained by the third perforator artery of deep femoral arter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 was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for the soft-tissue defects of extremity limb All of the flaps were survived well. Long-term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Conclusion The above mentioned flap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flap for repair the soft-tissue defects of extremity limb.【Key words】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 anatomy; clinical application通过对中国人体大腿标本进行显微解剖与观测,获取股外侧皮肤血管穿支的来源、数目、分布、类型、外径与蒂长等解剖学数据资料,为股外侧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并根据解剖学结果进行临床皮瓣设计和初步应用,取得满意效果。

嵌合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治疗慢性骨髓炎伴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嵌合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治疗慢性骨髓炎伴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嵌合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治疗慢性骨髓炎伴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背景:高能量损伤导致的软组织骨质损伤严重,治疗过程中经常面临软组织、骨质坏死感染缺损等问题,加上不合适手术等的二次打击和多次彻底的清创,软组织及骨质缺损更加严重。

目前国内外治疗方法主要有Papineau技术、ilizarov 技术和骨搬运技术、皮瓣覆盖技术、肌皮瓣覆盖技术、带血管游离骨移植技术等,其中Papineau技术、ilizarov技术和骨搬运技术、带血管游离骨移植技术主要用于治疗一小部分软组织骨缺损范围较少或者骨缺损较多的病例,大多数的患者需要皮瓣和肌皮瓣覆盖技术治疗,其中需要用肌皮瓣覆盖技术的又占多数,但肌皮瓣覆盖技术供区损伤较大,且受区臃肿,对于深部不规则骨质缺损填塞效果不确切。

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穿支皮瓣治疗慢性骨髓炎,但不能解决慢性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遗留深部腔隙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使用穿支肌瓣灵活填塞残腔,同时减少供区损伤及受区臃肿问题,减少并发症,推动穿支皮瓣治疗慢性骨髓炎的发展。

目的:探讨嵌合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治疗慢性骨髓炎伴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方法:2012年6月-2015年6月使用嵌合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治疗慢性骨髓炎伴四肢软组织缺损15例,男11例,女4例,致伤原因:车祸伤6例,砸伤4例,压伤3例,高处坠落伤2例。

其中胫骨慢性骨髓炎11例,跟骨慢性骨髓炎2例,桡骨骨髓炎1例,掌骨骨髓炎1例。

结果:15例皮瓣,1例出现血管危象,术后第三天出现皮瓣略紫,张力略高,考虑血肿形成,拆除缝线挤压皮瓣有血凝块溢出,予引流换药,皮瓣色泽及张力恢复。

2例皮缘部分坏死,给予游离植皮及局部皮瓣转移好转。

1例骨髓炎复发,经过两次清创、病灶切除好转。

14例感染未复发,其中10例术后自体骨加人工骨植骨愈合,3例未植骨愈合,1例因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性行关节融合愈合。

随访6-23月,平均随访13.2月,皮瓣色泽与受区相似,无明显臃肿,外形美观,供区肢体运动功能无明显影响,供区切口线型愈合,瘢痕略有挛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