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过程与知识分类模式

知识管理过程与知识分类模式
知识管理过程与知识分类模式

知识管理过程与知识分类模式

一、知识管理的兴起

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发展,知识作为一种关键的组织资源,在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已被广泛认识。越来越多的工商界领导人和咨询界人士认为知识是组织的首要资产,是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一家企业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只能来自于其集体所拥有的知识和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以及它如何生动地获取和运用新的知识。〔1〕(P2 4)然而,知识并不会自动获得运用,专业知识本身并不能创造财富,只有将知识与工作结合、通过管理才能发挥其优势,管理的核心是使知识产生生产力。因此,尽管知识管理提上经理日程还不到1 0年,但却已然成为当今全球管理实践的主旋律,如何选择恰当的知识管理模式并有效地实现对知识的管理,成为理论和实践所共同关注的话题。

二、知识管理的基本特征

知识管理的效率取决于知识管理的模式选择,而后者的构建必须基于知识管理的基本特征。按照OECD有关定义,知识管理实质是知识资源的获取和有效配置过程,其目的就是力图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使他们能做出更好的决策。〔2〕因此,知识管理首先具有过程性特征,这一过程与企业知识活动的微观机理密切相关。达文波特等将知识管理的过程划分为知识的产生、知识的编码和协调、知识的传递三个步骤。〔1〕类似地,国内也有研究者将企业知识活动划分为知识的吸收、知识的保持、知识的共享和知识的转移四个过程。〔3〕其次,知识管理的特征受到知识资源独特性的深刻影响。与其他资源相比,知识资源的独特性在于:(1 )知识可能是明晰的,但常常是隐含的,难以编码化表达,并与其拥有主体难以分离。〔1〕(P94)〔4〕(2 )知识的分布性,即知识常常是以不完全的知识片断的形式分散地为分开的个人所占有。在组织机构中,知识不仅存在于文件或文库中,也根植于组织的日常工作、程序、惯例及规范之中,〔1〕(P7)或存在于员工的头脑之中,或存在于企业外部。〔2〕〔4〕(3 )知识具有共享性,知识不因分享而减少或损耗,而是表现出“规模递增效应”。(4)知识具有可转移性。当然,隐含知识的转移要比明晰知识的转移困难得多。〔4〕(P3 7)简言之,知识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这必然使得知识管理实践呈现出多样化的复杂特征。

不过,现有的知识管理研究似乎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对知识分类以及不同类型知识的管理的研究,例如Novins和Armstrong基于实践提出了一种新的知识分类法,〔5〕唐京和冯明着重分析了隐性知识的转化和管理; 〔6〕其二是对知识活动、知识管理的过程、模式及其应用的研究,例如余光胜分析了企业知识活动的微观机理,

〔3〕〔4〕王开明和万君康对知识的转移与扩散过程的研究,〔7〕王如富等人对知识管理职能的研究,〔2〕以及张苏、唐京和冯明对知识管理模式及其应用的研究,〔8〕〔6〕等等。比较缺乏将知识分类和知识过程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的研究。事实上,知识管理的过程特征与知识的类型特征密不可分,虽然达文波特和普鲁萨克在其经典着作中对这两者都有深入分析,但他们似乎没有明确地将两者结合起来。〔1〕此外,工商管理实践也渴望新的简明有效的知识管理模式。因此,笔者在下文中试图综合有关知识过程和知识分类的研究成果,形成一种知识的分类管理模式。

三、知识管理的基本过程

有关知识管理过程的研究散见于知识管理的有关文献中,例如唐京和冯明、王开明和万君康等。〔6〕〔7〕王如富等人则从职能角度来分析知识管理,他们将知识管理的基本职能划分为外化、内化、中介和认知过程四个方面。其中,外化是以外部贮藏库的形式捕获知识,并根据分类框架或标准进行知识组织;内化则是从知识贮藏库里提取并过滤出与知识需求者相关的知识;中介是将知识寻求者和最佳知识源相匹配,促进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共享;认知是经由前三个功能交换得出的知识的运用,是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2〕在某种意义上,上述职能可以看做是对知识管理过程的描述,但外化、内化等概念略显含糊,而且其内涵也有相互重叠之处。将上述观点和达文波特等、余光胜的有关论述结合起来,〔1〕〔3〕〔4〕我们可以将知识管理划分为如下四个基本过程:知识的汲取、知识的提取、知识的关联和知识的应用(大致但不完全对应于知识管理的外化、内化、中介和认知职能)。其中,知识的汲取过程实质是知识的获取和储存,这相当于达文波特所说的知识的产生和编码,或者余光胜所说的知识的吸收和保持;知识的提取和关联过程实质是知识的配置,相当于达文波特所说的知识的协调和传递,或者余光胜所说的知识的共享和传递;最后一个过程则是知识的应用。

1 .知识的汲取

知识的汲取过程标志着知识开始真正进入管理者的视野。达文波特等认为知识的产生应重点关注有意识、有目的的知识产生过程。〔1〕(P1 92 )知识可能产生和存在于公司的外部,也可能在公司的内部开发产生。但许多公司并不能够有意识地对这些知识进行应用。在组织机构中只是存在着知识并没有多大意义,只有当知识可以被找到并为之所用,知识才成为公司的宝贵资产。知识的汲取过程包括知识的搜索、过滤与集成,即从组织的外部知识源与内部知识源中捕获对企业现在和未来发展有用的各种知识,根据分类框架或标准组织为知识文件并储藏到三种基本的公司知识库中,〔1〕然后对储藏的知识进行分类,识别

知识管理基本概念总结

知识管理基本概念总结 王连娟 E-mail: Phone:82235403, 绪论知识管理概述 1.企业知识理论 ?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是只是一体化的制度,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投入是知识,但知识有个人掌握,并专业化于某一特殊领域,由此知识的专业性就决定了生产活动需要拥有各种不同类型知识的各类专家的共同协作和努力,因此企业无非就是一种“团队生产”的组织形式。 2、知识管理的概念 ?巴斯(Bassi)认为,知识管理是指为了增强组织的绩效而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 ?奎达斯等(P.Quitas)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管理各种知识的连续过程,以满足现在和将来出现的各种需要,确定和探索现有和获得的知识资产,开发新的机会。” ?维格(K.Wiig)认为,知识管理主要涉及四个方面:自上而下地监测、推动与知识有关的活动;创造和维护知识基础设施;更新组织和转化知识资产;使用知识以提高其价值。 ?艾莉(Verna Allee)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帮助人们对拥有的知识进行反思,帮助和发展支持人们进行知识交流的技术和企业内部结构,并帮助人们获得知识来源,促进他们之间进行知识的交流”。 ?法拉普罗(Carl Frappuolo)说“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 ?马斯(E.Maise)认为,知识管理是系统发现、选择、组织、过滤和表述信息的过程,目的是改善雇员对待特定问题的理解。 ?达文波特教授(T.H.Davenport)指出:“知识管理真正的显著方面分为两个重要类别:知识的创造和知识的利用。 3、知识管理学派 ?技术学派 该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和专家们一般都有着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教育背景。他们常常被卷入到对信息管理系统、人工智能、重组和群件等的设计、构建过程当中。对他们来讲,知识等于对象,并可以在信息系统当中被标识和处理。 ?行为学派 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这个领域的研究者一般有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或商业管理的教育背景。他们经常卷入到对人类个体的技能或行为的评估、改变或是改进过程当中。对他们来说,知识等于过程,是一个对不断改变着的技能等的一系列复杂的、动态的安排。 ?综合学派 综合学派认为“知识管理不但要对信息和人进行管理,还要将信息和人连接起来进行管理;知识管理要将信息处理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相互结合,增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组成该学派的专家既对信息技术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又有着丰富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他们推动着技术学派和行为学派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从而融合为自己所属的综合学派。 4、数据、信息与知识 1)、什么是知识 经合组织(OECD) 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中把知识分为四大类,知道是什么(即知事,know-what,又称事实知识)、知道为什么(即知因,know-why, 又称原理知识)、知道怎样做(即知窍,know-how, 又称技能知识)和知道谁有知识(即知人,know-who, 又称人力知识)。前两类知识即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是可以表述出来的知识,是显性的,而后两类知识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难以用文字表述,是隐性的。OECD知识分类不仅可看出显、隐性知识之间的区分,还详细地给出了显、隐性知识所包括的内容 2)、知识的分类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 ?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 ?实体知识和过程知识 ?核心知识和非核心知识 5、本课程对知识管理内容的理解 1)、知识管理主体——知识管理者 ?CKO(CIO) ?知识经理 ?知识工人(个人知识管理) 2)知识管理客体——知识 ?知识的积累——知识地图 ?知识共享 ?知识创新

知识管理过程控制程序

文件修改记录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1 目的 将知识与产品和服务相结合,并通过知识的运用提高决策管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 适用范围 从内部来源和外部来源获得的各种必要的知识和知识更新。 3 定义 3.1 知识管理:确定、获得并应用知识,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模式,不断改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过程。 4 工作程序 4.1 确定知识的需求 厂办应组织各部门根据行业特性,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能职责,以及对职责履行的要求等,参照知识管理相关的国家标准,作成《知识需求总览表》,确定公司对知识的需求。 4.2 分析知识的现状 厂办应组织各部门对照《知识需求总览表》,分析和评价公司当前所获得并运用知识的现状,比较公司所拥有的知识与当前知识水平的差距,发现知识更新的重点。 4.3 建立获取的渠道 厂办应对照《知识需求总览表》,建立获取知识并适时更新的渠道。这些渠道主要有内部来源和外部来源。 a)内部来源:如知识产权、从经验获得的知识、从失败和成功项目汲取的经验和教训、获取和分享未成文的知识和经验,以及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改进结果。 b)外部来源:如标准、学术交流、专业会议、从顾客或外部供方收集的知识。 4.4 鼓励知识的运用 通过员工激励机制,鼓励各级各类员工在本职岗位中积极掌握和运用知识,推进QMS 及其过程的运行,并不断改进。 厂办应在员工绩效评价考核工作中,纳入知识和知识更新的管理。 4.5 最佳实践的推广 厂办应通过改进过程的相关准则,有效发现并推广最佳实践活动。

4.6 运用成果的保持 各部门负责人应主动监测知识及其更新、最佳实践的运用情况,并将运用成果及时反馈厂办。 厂办应适时组织各部门分析评价知识及其更新与最佳实践的运用成果。 以验证有效的运用成果报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予以标准化、制度化。 5 应保持的成文信息 5.1 相关分析报告 5.2 相关工作总结报告 5.3 相关标准 5.4 相关学术报告 6 应保留的成文信息 6.1《知识需求总览表》

知识管理控制程序

目录

知识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实现企业知识在内部的共享、积累、有序传递和有效应用,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的管理、外部知识管理、企业知识资产的管理与控制。 3、定义 知识管理 组织对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收集和整合、积累保存、有序传递、共享交流和提供应用的一系列规范的活动。 内部知识 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过归纳整理、符合企业发展方向,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系列形成文件化的知识。内部知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管理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市场营销知识、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案例、培训心得体会等。外部知识 是企业从公司外部(国内/国外、行业)搜集,经过归纳整理,符合企业发展方向,有利于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系列形成文件化的知识。外部知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外来技术资料、市场信息、学术交流、专业会议、从顾客或外部供方处收集来的知识等。 4、职责 办公室 负责公司知识管理的协调工作。知识管理的总责任人为总经理。负责公司所有制度文件和资料的管理。负责公司无形资产的管理。负责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工程管理部 负责技术文件、各级标准及专利的管理与控制。负责市场信息的收集及顾客相关方信息的收集与管理控制; 各部门 负责各自领域范围内的知识的收集、整理和发布。 5、作业程序 内部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建立内部信息网以便于员工进行知识交流 利用各种知识数据库、专利数据库存放和积累信息,从而在企业内部营造有利于员工生成、交流和验证知识的环境,并要求员工主动进行知识积累与交流. 内部知识的积累与交流 内部知识可分为公司信息、专业技术知识、项目积累三大类。 (1)公司信息包括管理制度、程序文件与公司信息公告,管理制度规定了企业各项功能的运作和发展原则及要求;程序文件用于描述各部门为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开展各项工作的程序;公司信息公告是公司事件的宣传窗口,也是员工交流的园地。 (2)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工艺、APQP、FMEA 等)与工程应用的经验教训积累。 (3)项目积累指各项目进程中的经验教训积累,包括不符合项的关闭、顾客反馈、投诉处理等。 外部知识的积累与交流 外部知识可分为外来资料、市场信息两大类: (1)外来资料包括供应商、用户和竞争对手等利益相关者的动向报告,专家、顾客意见的

蓝凌软件:知识管理核心模型-知识之轮

蓝凌软件:知识管理核心模型-知识之轮 蓝凌在长期知识管理研究和实践中,总结出了知识之轮模型。 ?第一个环节是知识沉淀,又称为知识编码,是指提高知识显性化程度,将知识从无序到有序、隐性到显性的过程; ?第二个环节知识共享,是指知识能够为更多组织成员所学习和应用的过程; ?第三个环节是知识学习,指的是组织成员对组织内的隐性和显性知识的吸收和消化过程,它与共享环节一起改善知识在组织内的扩散程度; ?第四个环节知识应用,是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从而创造价值的过程; ?最后一个环节是知识创新,是指组织成员获取外部新知识或提升内部知识层次,改善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使该部分知识能在应用中产生直接的价值。 知识管理就是要找到驱动知识之轮的法则,一般而言,企业可以通过技术、管理、文化等三个方面来促进和保障知识之轮的高速运转。 由此可见,知识管理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文化、管理和技术等各个层面,需要根据企业具体环境进行具体分析,并最终制定适合企业特色的个性化方案和推进计划,然后逐步落实。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以始为终,才能确保企业在知识管理的投资能带来管理上的切实改进。知识管理,既不是单纯的管理改进项目,也不是单纯的IT建设项目,其本质上应该实现管理和T相互融合,管理引导IT,IT固化管理,实现管理内容和IT形式的统一。 对于企业而言,知识管理建设是一件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工作;为了保证在一定的时期看到一定的效果,根据知识管理在各个企业实施的规律,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观念萌芽阶段:这个阶段企业自发的认识到知识管理的价值,为避免比萨斜塔现象需要夯实地基,而知识管理就是一项地基工程。这个阶段一般需要通过培训、研讨等形式宣传知识管理的观念和价值、得到高层的重视和支持、组建负责实施知识管理的专项核心团队等工作; 2)整体规划阶段:这个阶段的挑战是如何整体规划知识管理各项工作,明确发展目标、组织架构、管理机制和系统功能需求。一般需要借助外部咨询公司来帮助企业进行知识管理规划,通过对企业知识管理现状及需求的诊断,规划未来知识管理发展的整体蓝图。 3)知识梳理阶段:这个阶段的挑战是如何在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部门或专业体系的需求,系统梳理出其知识体系,并明确其知识应用现状,进而设计出相应的知识发展提升方法; 4)建设推广阶段:该阶段的挑战是如何保证在机制的推动下、通过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导向的IT系统的建设,能够最大化地累积和应用知识。这个阶段重心是要使业务流程和知识关联,实现员工知识化地工作,需要从系统推进策略建议、系统推进考核和激励制度设计和应用、系统培训、以及典型知识管理提升方法的实践,实现知识管理系统建设和推广。 5)评估优化阶段:这个阶段的挑战是如何评估知识管理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并进行优化提升。在分析评估知识管理和信息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对管理和业务的帮助和不足的基础上,需要继续优化知识管理和信息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平台、强化基于业务的知识管理行为,逐步使知识管理融入大家日常的工作行为之中。

西门子的知识管理实践.

西门子的知识管理实践 在知识管理的引进和实施方面,咨询公司走在了前面,如安永公司、普华永道公司等。而作为一个传统型企业——西门子公司,对知识管理的认识以及具体的实施方面,也走在了前列。它试图通过对知识的有效管理,来提升企业在各个业务领域的业务价值。. 西门子为什么要进行知识管理? 西门子推行知识管理,同样来源于外部市场、内部组织、技术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为创造更多的客户价值,为改善业务运营,西门子认为必须采用新的协作和管理方法——知识管理,来创造全球化的知识网络,不仅将业务“触角”延伸还要使其更加智能化。具体来说,以下八个方面成为西门子实施知识管理的关键驱动力: ?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密集化和客户导向化要求西门子必须能够有效管理产品以及客户知识; ?组织的价值正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员工人及其创造的知识中,但这些知识员工比以往更具流动性,为了有效保护组织和个人知识,也必须要进行知识管理; ?在业务过程、组织架构以及外部协作等方面越来越强调创新,而创新的基础正在于知识管理; ?战略联盟正成为建立持续竞争优势的可靠保障,这要求西门子能够将知识管理的范围拓展到企业之外; ?电子商务、协同商务是商务变革的趋势,如果将在内部知识管理上的经验用于和客户、 咨询业务 方案业务 服务业务 设施业务 系统业务 产品业务 通过知识 提升业务 价值

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的知识交流和沟通,将可带来极大的竞争优势; ?全球化、分散化以及过程导向、基于团队的组织结构使知识沟通变得困难起来,但是知识社区成为超越业务和职能边界的第三种组织形式,能够有效实现知识管理; ?个人一方面受困于不断增长的信息,另一方面承受着决策实时化的压力,而知识管理能够提供传输信息和知识的有效工具,帮助员工从压力中“解脱”出来; ?技术的发展使知识联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来、现在、一起”方式,为创造跨时空的整合知识环境创造了条件。 西门子公司希望通过一系列知识管理实践,能带来在产品上市时间、战略应变能力、成本、客户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改善,如: ?缩短产品上市时间——通过加速知识流和知识整合; ?扩大“注意力带宽”,以及早获得战略机遇或危机的信号——通过感知和获取遍布全球的知识和信息,并对之实现有效共享和管理; ?降低协作成本——通过实施知识社区,来管理企业核心能力并加速知识创新; ?改善客户忠诚度——通过建立面向客户的虚拟社区来实现; ?加速各种创新实践在组织中的传播——通过组织知识座谈、知识咖啡馆等方式来实现。 西门子的知识管理实践 考察西门子公司的知识管理实践,我们发现,它超越了对于知识管理的传统技术观,认为成功的知识管理系统应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并给出了一个参考模型,该模型聚焦于四个方面: 知识管理关键过程 知识环境 战略、协作和领导力、价值观 知识创造 知识共享 知识社区 人、组织 关系 知识集市 基础结构(平台、工具、服务

知识管理流程范本

知识管理流程

知识管理流程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l)知识的获取流程。 这个流程主要指现代服务业组织从外部获取有关知识,该流程主要是知识外部化的过程,主要包括了获得(Marquardt,niBell战Nevis,Nsssen,ete)或产生(Despres&Chauvel,VarunGrover&ThomasH.Davenport)或构建(Holzner翻arx)和确认流程(0’Dell,Beekman),这些获得的知识能够是新创新出来的,也能够是早已存在,但不为组织所得的,因而从组织角度,获得的这些知识都意味着新知识,因而知识获取流程也是知识从外部输入组织的第一个流程,实现了现代服务业组织的知识来源的功能。 知识获取流程是组织进行知识管理、从外部输入知识的第一个流程,它起着提供组织知识来源的功能。知识管理的获取流程主要

是以获取知识为目的,既增进己有知识的使用而且能更有效率地取得新的知识。知识获取包括组织从外界取得的知识以及在组织内部产生的知识。外界取得的知识能够是新创造出来的,也能够是早已存在的,但不为组织所得,只要对组织而言是新的就能够了,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获得的这些知识都意味着新知识。因此,本研究对于知识获取能力定义为在组织内不同层次,个人之间以及组织与其商业伙伴之间获取知识及搜寻知识的能力,体现为知识获取的途径、对知识管理战略的资源的投入等几个方面的指标。 (1.5)知识的存储?→转化? Or 转化→存储? 编码化知识管理是指组织将其显性知识储存在其信息系统内,像内部网、专家系统、知识库等,以利于员工或顾客能方便快捷地使用。编码化知识管理倾向于收集、编码和发散信息,适用于解决一再重复发生的问题和障碍,它需要在信息技术上有大投入。编码方法的好处之一是便利快捷的知识再利用。编码的目的是把组织知识放入一个需要它的人能够进入的表格。它真实地把知识

知识管理控制程序【三体系程序文件】

知识管理控制程序 SP-12 编制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

1、目的 为了实现企业知识在内部的共享、积累、有序传递和有效应用,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的管理、外部知识管理、企业知识资产的管理与控制。 3、定义 3.1知识管理:组织对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收集和整合、积累保存、有序传递、共享交流和提 供应用的一系列规范的活动。 3.2内部知识: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过归纳整理、符合企业发展方向,有利于企业 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系列形成文件化的知识。 内部知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管理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市场营销知识、成功经验总结、 失败教训案例、培训心得体会等。 3.3 外部知识:是企业从公司外部(国内/国外、各行/各业)搜集,经过归纳整理,符合企业 发展方向,有利于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系列形成文件化的知识。 外部知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外来技术资料、市场信息、学术交流、专业会议、从顾客或外 部供方处收集来的知识等。 4、职责 4.1 办公室负责公司知识管理的协调工作。知识管理的总责任人为总经理。 4.2 办公室负责公司所有制度文件和资料的管理。 4.3 办公室负责公司无形资产的管理。(实物可放在总经办机要室保管)。 4.4 办公室负责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4.5 生产部负责技术文件、各级标准及专利的管理与控制。 4.6 销售部负责市场信息的收集及顾客相关方信息的收集与管理控制; 4.7 各部门负责各自领域范围内的知识的收集、整理和发布。 5、作业程序 5.1内部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5.1.1建立内部信息网以便于员工进行知识交流 5.1.2利用各种知识数据库、专利数据库存放和积累信息,从而在企业内部营造有利于员工生 成、交流和验证知识的环境,并要求员工主动进行知识积累与交流 5.2内部知识的积累与交流 5.2.1内部知识可分为公司信息、专业技术知识、生产技术积累三大类。 (1)公司信息包括管理制度、程序文件与公司信息公告,管理制度规定了企业各项功能的运作和发展原则及要求;程序文件用于描述各部门为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开展各 项工作的程序;公司信息公告是公司事件的宣传窗口,也是员工交流的园地。

毕马威公司知识管理调查报告对比

毕马威公司知识管理调查报告对比 毕马威公司知识管理调查报告对比如下文 目前,国外的知识管理已经逐步发展成熟。与知识管理相关的服务、软件产品以及成功的应用已经十分常见。但在我国,知识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刚开始接触知识管理这个概念,更别提中国知识管理现状的调查了。令人感到高兴的是,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为我们了解国际的知识管理动态提供了一扇窗口。 毕马威咨询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知识管理咨询公司。该公司从1998年开始,每两年进行一次知识管理调查,到现在已经进行了两次调查。这两次调查采用了许多相同的指标,对比这两次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首先,这两次调查关于“知识”和“知

识管理”的定义是相同的。调查所指的知识是:“企业中关于客户、产品、流程和竞争对手的,存在于人脑中或能够以电子方式存储的知识”。知识管理是指:“在组织内部系统的、有组织的利用知识,以提高业绩的活动。” 这两次调查的样本不完全相同,1998年的样本是100家年营业额超过2亿英镑的英国公司,200年调查的样本是423家年营业额超过2亿英镑的世界范围内选取的公司,包括了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的公司。调查的样本基本上能够代表世界知识管理的现状。 调查结果对比 1.关于知识管理现状的调查。1998年有43%的公司有知识管理的措施,57%的被调查公司没有知识管理的措施或根本没有听说过知识管理。到2000年,只有15%的公司没有知识管理的措施或根本没有听说过知识管理。

2.关于实施知识管理费用各部门负担比例的调查。两次调查结果基本相同,1998年有30%的企业认为知识管理的费用应当有企业的各个部门共同负担;2000年有27%的企业同意这个观点。同时,多数企业认为IT部门应当负担企业知识管理的大部分费用,在1998年的调查中,有17%的企业持这种观点,到2000年,持这种观点的企业增加到22%。 这说明大多数企业已经理解知识管理不仅仅是一个IT的解决方案,知识管理的成功实施应当是在IT部门的支持下,要求企业的全体部门共同努力。 3.关于希望实施知识管理能够取得的回报的调查。在1998的调查中,企业最希望通过知识管理得到的前三种回报分别是:更快的决策能力、对重要事务更快的反应速度、增加利润。在200年的调查中,前三种为:更快的决策能力、更

知识管理程序文件

1目的 本标准旨在确定、保持和提供过程运行和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知识,并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确保公司能够获得额外的知识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趋势。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知识管理过程。 2.1职责 综合部 2.1.1负责管理方法与技巧、企业资质及荣誉、内外部公文、员工合理化建议等知识信息的管理工作。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知识的收集、传递、应用和更新工作。 2.2.2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并负责产品标准、图纸、工艺、检验和试验规范等技术文件的管理;技术和工艺创新、科研成果、商标和专利等知识产权的管理。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知识的收集、传递、应用和更新工作。 3控制程序 3.1知识信息的收集 公司各部门按职责从下列来源收集、获得公司过程运行和实现产品符合性和QHSE绩效所需的知识信息: 3.1.1内部来源,包括: a)文件类:上级来文、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公司的管理制度、产品图纸、检验和 试验要求、记录格式等。其收集按照《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 b)信息类:公司产品质量分析、以往的管理方法与经验总结、失败的案例分析等以 报表、工作总结、会议纪要等方式进行收集。 c)数据类:公司有关产品质量、产品销售统计报表、财务报表、管理目标、顾客满 意度、品牌满意度、市场占有率、资金收缴情况、员工满意度、财务预算及执 行情况等方面的数据或资料由各责任部门通过记录、报表的方式收集。 d)证书类:公司的资质、荣誉、专利、商标等证书。 e)其他内部来源可获得的知识。 3.1.2外部来源,包括: a)外部的文件及会议材料,如上级文件、经验交流材料、管理要求等由综合部负 责收集。 b)行业信息,如产业政策、行业发展动态等、产业政策信息;由公司领导、主管 部门通过参加会议、订阅行业期刊、查阅政府或行业网站等方式进行收集。

产品研发流程中的知识管理

产品研发流程中的知识管理 1 产品研发流程中的知识管理 研发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经常会遇到以往的知识需要重复利用等情况。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工程师设计的图纸牵涉到各个环节,而等到实施的时候发现问题他却出国深造去了,其他工程师对图纸又有不同的理解,整个研发完全被打乱了…… 以上举的例子并不少见,看来知识管理对于研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而且整个研发过程中都必不可少,因为有些知识的重用和更新是无法事先预知的。那么,在知识管理的驱动模式下,依据机制主义的精神,发展出流程导向知识管理方法论: 流程导向知识管理方法论 在机制主义的观念下,以虚拟社群实现企业知识策略的方法,改从流程的角度切入,藉由建立项目管理机制来解决企业流程管理的问题,并以知识管理的机制实践第一层及第二层的知识管理目标,最后才依据企业的特性及需求,以及虚拟社群的方式建立学习型组织。 机制主义认为,企业想推动知识管理必须以一套有效率的管理机制为基础,才能成功,而此机制是由标准化的作业流程、项目管理机制、知识管理机制、以及系统功能等四个部分组成。 就知识管理第一个层级的实践而言,必须先厘清知识工作者的工作项目,以及彼此间必须交换之数据项,才能建立资料电子化的规则,并透过电子化方式传递工作所需之资料;此部分必须藉由流程分析的技术,厘清整个作业流程,建立知识工作者间的互动模式,然后确立资料产生与收集的时点和管道;如此再藉由项目管理

机制来监督人员执行知识作业的情形,达到知识管理的效果。 就知识管理第二个层级的实践而言,必须找出流程中关键的知识活动与作业,以及作业中必须累积的工作经验或成果,然后再藉用第一个层级建立的机制,将这些宝贵的知识资产予以收集、整理、并分享。此部份也要借重流程分析的技术与系统功能,再视情况配合建立知识管理的组织(例如知识长或知识管理部门)。 而在知识管理第三个层级的实践才会运用到学习型组织及虚拟社群的观念与方法。 传统的观念认为,企业要导入知识管理系统,必须改变企业文化,并将员工转型成知识工作者,这不论是对公司管理阶层或一般员工而言,都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力才能办得到,也是造成一般企业推动知识管理失败最大的因素。 流程导向知识管理方法论,藉由将知识活动与日常作业流程深度结合,透过项目管理机制来驱动,再以系统功能来提高作业效率,减轻公司管理阶层及知识工作者的负担。只要每个人都贡献一点力量,机制与系统自然会协助高阶主管落实推动知识管理的意志。而且目前已发展出比较固定的导入范围及方式,无须花太多时间在形成公司的知识管理策略上,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推动知识管理的失败风险。 流程导向知识管理方法论发展路径 从知识管理系统应用的范围来看,应该先从研发部门着手,再依序扩散到业务等其它部门。以研发及业务部门为优先,主要是考量到这两种部门人员工作的特性。在Arthur Andersen 的方法论中,透过虚拟社群推动知识管理,知识工作者必须具备以下四项特质: ?不怕麻烦 ?立即行动

知识管理控制程序--范本

1、目的:为了对组织知识实行统一、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的管理、外部知识管理、企业知识资产的管理。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知识小组组长的任命,并提供知识管理的资源。 3.2知识小组组组长:负责组织知识资料的收集、整理、发布、评审工作。 3.3知识小组组员:负责管理、评审、更新本部门的知识清单和资料。 4、作业流程 责任部门业务流程作业内容记录/备注 总经理1.总经理负责任命一名管理人员为公司知识小组组长。 知识组长2.知识小组组长负责在各部门选择合适的 人选参加知识小组,并汇总知识小组名单加 以任命。原则上知识小组成员需涉及到每个 部门。 知识小组清单 行政部1、内部知识:收集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公 司信息公告、知识产权、安规认证、体系认 证、公司资质证书、培训教材等内部知识。 2、外部知识:收集与公司管理有关的外部 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法规、标准等。如劳动 法、安全生产法等。 组织知识清单 质量部1.内部知识:收集公司质量体系文件、SIP、内审资料、管理评审资料、内部品质报告、客诉分析报告、退货分析报告、纠正预防措施处理清单等 2,外部知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与产品检验有关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测量 仪器操作说明书、外部审核资料、客户 质量协议等。 工程部1、内部知识:负责收集部门管理文件、公司研发资料、内部企业标准、产品规格书、产品BOM、原材料样板承认书、工艺标准、工艺方法、工艺控制程序、工艺规范、工艺 部门:技术部 知识管理控制程序文件编号JC-QP-04 制订审查批准版本号A/0 日期 页码 订正记号订正来历年月日制订审查批准 成立知识管理 小组 知识的收集

组织知识管理的流程

组织知识管理的流程 组织知识管理的流程 1、组织知识的外部获取 组织知识的外部获取指的是组织通过外部市场的采购、策略联盟的合作或与相关团体间非正式的交流等,来获取外部有价值的知识。 2、组织知识的内部创造 组织知识的内部创造指的是除通过外部获取知识外,在组织内部还可以通过组织成员各种形式的沟通,来强化原有知识或者发掘有价值的新知识。 组织知识内部创造可分为内隐知识的内部传递、外显知识的内部传递、内隐知识外显化、外显知识内隐化几种形式,通过这几种方式的知识传递,使知识有效地流动起来,利于知识的良好创新与利用。 3、组织知识的分享与转移 组织知识的分享是指通过各种沟通方式,组织内部员工或者外部团队在组织内或跨组织来对知识进行商讨、交换,旨在通过进行交流,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以产生对知识的更好利用效果。在组织内部进行知识分享过程中,要注重员工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要使员工对知识分享的益处有良好的认知,使员工乐于主动的分享知识。

4、组织知识的利用 组织知识的利用是指组织成员将采纳、吸收来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进程中,对这些知识的利用程度,是衡量知识发挥价值的重要指标。在知识利用进程中,要鼓励员工勇于挑战和创新知识,对知识存在的纰漏要及时予以修订。 5、组织知识的储存 组织知识的储存是指,将加工、提炼过的知识以适当的结构,存储在适当的媒介中,并且设计多元化的索引目录,方便员工对知识的提取和利用。对于存储起来的知识,也要定时或者不定时的更新,以维持知识库的时效性。 如何进行组织知识管理 (一)采用多种方式获取所需的知识,适时识别、获取、分享与产品和服务符合性有关的各类知识。包括充分掌握并汇集组织人员的知识,进而将之转化成为组织知识。 (二)将知识创新作为组织创新的一部分,与时代保持同步发展,尤其是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知识的更新瞬息万变,组织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创新知识结构,以确保可持续发展。 (三)采用各种必要工具方法,将获取的知识应用到流程的各环节,包括更新原有的作业流程和标准。从知识的生成、编码和转移三个阶段导入具体的知识管理工具、方法。 1、生成阶段,通过搜集外部知识和从组织内部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中获取隐含的、有意义、高价值的知识,利用工具或整理手段将不同的内容联系起来以供使用,确保能够及时使用相关业务周围的关联知识。

中国知识管理实践和主要挑战

中国知识管理实践和主要挑战 1、大部分企业在处于“萌芽和启动”以及后续的规划和建设阶段,但尚有28%目前没有建设知识管理的计划。 在知识管理建设方面,处于“萌芽和启动状态“的占36%,有12%的机构已经着手“战略制订和规划“,有14%的机构正在”设计并开始知识管理活动、建设知识管理系统“,进入”知识管理推广和支持“和”知识管理制度化“的机构共占10%。尚有28%的机构在知识管理方面”暂时没有计划“。 “将知识管理制度化”的公司有:埃森哲、宝钢集团公司教育培训中心、中兴通讯上海研发中心等。“知识管理推广和支持”的公司有: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想集团、三九医贸等。 2、过去2-3年的机构知识管理实践带有浓厚的办公自动化色彩;而未来2-3年的机构知识管理实践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在过去2-3年的机构知识管理的相关实践中,“行政办公管理“和“知识文档管理”的比例最高,这说明过去2-3年的知识管理实践带有浓厚的办公自动化色彩。相对来说,在和业务相结合的知识管理实践方面,主要体现“客户知识管理”和“项目知识管理”。从未来2-3年的知识管理实践趋势来看,呈现多样化的色彩,没有哪一种实践会成为非常主流的应用。”行政办公管理“、”知识文档管理“仍然将会得到比较多的应用。 3、知识管理建设对于知识内容规划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中“制度、流程和规范”以及“专业、管理领域干部员工经验”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从知识管理所关注的“知识“对象来看,认为”制度、流程和规范“以及”专业、管理领域干部员工经验“更重要的比例相对较高,有近80%认为这两者是企业重要的核心知识。从这种统计来看,未来的知识管理建设将呈现出明显的两个趋势:一是知识管理将越来越和机构的流程管理相结合;二是知识管理思想会越来越多的融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 相对来说,“业务系统中有待挖掘和分析的数据“也得到了足够关注,这说明在很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构建企业的商业智能系统也将成为知识

西门子的知识管理实践.

西门子的知识管理实践 在知识管理的引进和实施方面,咨询公司走在了前面,如安永公司、普华永道公司等。而作为一个传统型企业——西门子公司,对知识管理的认识以及具体的实施方面,也走在了前列。它试图通过对知识的有效管理,来提升企业在各个业务领域的业务价值。. 西门子推行知识管理,同样来源于外部市场、内部组织、技术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为创造更多的客户价值,为改善业务运营,西门子认为必须采用新的协作和管理方法——知识管理,来创造全球化的知识网络,不仅将业务“触角”延伸还要使其更加智能化。具体来说,以下八个方面成为西门子实施知识管理的关键驱动力: ?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密集化和客户导向化要求西门子必须能够有效管理产品以及客户知识; ?组织的价值正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员工人及其创造的知识中,但这些知识员工比以往更具流动性,为了有效保护组织和个人知识,也必须要进行知识管理; ?在业务过程、组织架构以及外部协作等方面越来越强调创新,而创新的基础正在于知识管理; ?战略联盟正成为建立持续竞争优势的可靠保障,这要求西门子能够将知识管理的范围拓展到企业之外; ?电子商务、协同商务是商务变革的趋势,如果将在内部知识管理上的经验用于和客户、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的知识交流和沟通,将可带来极大的竞争优势; ?全球化、分散化以及过程导向、基于团队的组织结构使知识沟通变得困难起来,但是知识社区成为超越业务和职能边界的第三种组织形式,能够有效实现知识管理; ?个人一方面受困于不断增长的信息,另一方面承受着决策实时化的压力,而知识管理能够提供传输信息和知识的有效工具,帮助员工从压力中“解脱”出来; ?技术的发展使知识联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来、现在、一起”方式,为创造跨时空的整合知识环境创造了条件。 西门子公司希望通过一系列知识管理实践,能带来在产品上市时间、战略应变能力、成本、客户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改善,如:

IATF16949组织知识管理程序.pdf

组织知识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 QTBJ-QP-004 版本版次 A/0 制订部门行政人事部 制订日期 2016.05.05 制订审核批准 温馨提示:本文件为本公司机密文件,未经许可,不得私自外借或复印 修订记录

流程性文件页次2/4 生效日期2016-05-05 制定/修订日期修订内容摘要页次版本/版次总页数2016.05.05 IATF首次发行-- A/0 4 1.0目的 为了组织确定的运行过程和达到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所需的知识,加强对组织知识的

流程性文件页次3/4 生效日期2016-05-05 保管,规范组织知识管理工作,制定本管理程序。 2.0适用的范围 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知识。 3.0职责 3.1 文控中心:公司内外部组织知识的收集、分析、整理、传递、保管和利用。 3.2 各部门:参与组织知识的收集及使用。 4.0定义 本程序中所称的组织知识,包括: a) 内部资源(如:知识产权、从经验获得的知识、从失败和成功项目中获得的教训、获 得和分享非文件化知识和经验、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改进结果)等。 b) 外部资源(如:标准、学术交流、会议以及从客户和供方收集的知识、产业政策、 行业发展动态等、产业政策信息)等。 c) 国家法律规定保护的其它组织知识。 5.0工作程序 5.1 组织知识收集的主要途径、方法:主要是通过会议、工作总结、网络、报纸杂志刊物、 调研考察、电话、传真、工作检查、意见箱、合理化建议、信件、交谈、咨询等方 面搜集。 5.1.1 搜集相关方组织知识重点:主要包括相关方的市场价格信息、营销手段、营销策 略、主要客户、市场占有率、品牌满意度、服务满意度等;主要是从相关媒体信 息、广告宣传资料、行业(部门)会议、行业(部门)报纸刊物、市场调研、客 户走访、实地参观等方面了解搜集。 5.1.2 搜集实用组织知识的重点:现代管理方法、与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产业政策、 专业论文、经验交流材料、技术标准、质量管理标准等;实用知识搜集的主要方 法、途径是订阅相关的报纸杂志、购买书籍、上网查询下载、外出开会或培训、 聘请老师或专家授课、咨询行业协会或相关部门等。 5.2 组织知识分析、整理、传递、利用及保存: 5.2.1 公司工作人员因公外出开会、培训的文件或学习材料必须统一交文控中心收文 或存档。各部门、个人收到的与公司有关的文件、书信必须统一交文控中心收 文或存档。 5.2.2 办公室必须对外来文件、书信、传真、电子邮件、材料、报纸刊物进行统一收 集分类,并进行分析整理和传递利用。 5.2.3 外部信息传递流程:收集、查询、记录、接收信息→初步筛选、分类整理→领 导签阅批示→传阅、贯彻、办理→归档或存放品质部→员工查阅利用。 5.2.4 组织知识分享的机制、途径、形式: a) 健全内部电脑信息联网; b) 完善企业员工培训制度; c) 建立报刊、杂志传阅制度; d) 深入开展 QC 小组活动; e) 举办专题理论研讨、经验交流会; f) 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 g) 建立传、帮、带制度; h) 建立重大信息定期通报制度;

知识管理实践

TRS 知识管理实践 1 知识管理KM的理解: 知识就是力量,目前世界上共有上百种知识管理的定义: 巴斯(Bassi)认为,知识管理是指为了增强组织的绩效而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 奎达斯(P.Quitas)等则把知识管理看做“是一个管理各种知识的连续过程,以满足现在和将来出现的各种需要,确定和探索现有和获得的知识资产,开发新的机会”。 维格(K.Wiig)认为,知识管理主要涉及四个方面:自上而下地监测、推动与知识有关的活动;创造和维护知识基础设施;更新组织和转化知识资产;使用知识以提高其价值。 艾莉(Verna Allee)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帮助人们对拥有的知识进行反思,帮助和发展支持人们进行知识交流的技术和企业内部结构,并帮助人们获得知识来源,促进他们之间进行知识的交流”。 法拉普罗(Carl Frappuolo)说“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 马斯(E.Maise)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地发现、选择、组织、过滤和表述信息的过程,目的是改善雇员对待特定问题的理解。 对于目前市场上众说纷纭的知识管理概念,TRS认为,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才是真正切合企业需求的知识管理系统。因此,TRS在给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自己的知识管理实践。 2 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1、竞争的需要:目前市场上普遍面临着过度竞争的危胁,要求公司员工必须掌握更多的知识; 2、管理的需要:要把员工的个人知识转变为公司的公有财产,避免因为员工的流失导致公司的损失; 3、学习的需要:新员工需要通过知识管理系统迅速进行自学,有需要帮助的员工需要通过知识管理系统得到相关专家的帮助; 4、战略的需要:完备的知识管理系统是公司的战略决策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知识管理概述

幻灯片1 知识管理 K n o w l e d g e M a n a g e m e n t 卫军朝 w e i j c h@g m a i l.c o m 幻灯片2 知识管理推荐阅读书目 ●教材: ●廖开际主编.知识管理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幻灯片3 知识管理推荐阅读书目 ●英文书目: ●Ikujiro Nonaka, Hirotaka Takeuchi.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Davenport, Prusak.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1998,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Murray Jennex. ●Case studies in knowledge management.2005.,Idea Group Publishing 幻灯片4 其他中文参考书目与译著 ● 1.柯平.知识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7 ● 2.王德禄.知识管理的IT实现——朴素的知识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 3.夏敬华,金昕.知识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 4.苏新宁.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 5.林东清等.知识管理理论与实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 6.李华伟,董小英,左美云.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 幻灯片5 ●7.邱均平等.知识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8.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等.知识管理.杨开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波 士顿:哈佛商学院出版社,1999 ●9.Karl Eric Sveiby.知识型企业的管理——通过鼓励创造性来增加价值.梁立新译。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产品研发流程中的知识管理知识讲解

产品研发流程中的知识管理 研发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经常会遇到以往的知识需要重复利用等情况。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工程师设计的图纸牵涉到各个环节,而等到实施的时候发现问题他却出国深造去了,其他工程师对图纸又有不同的理解,整个研发完全被打乱了…… 以上举的例子并不少见,看来知识管理对于研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而且整个研发过程中都必不可少,因为有些知识的重用和更新是无法事先预知的。那么,在知识管理的驱动模式下,依据机制主义的精神,发展出流程导向知识管理方法论: 流程导向知识管理方法论 在机制主义的观念下,以虚拟社群实现企业知识策略的方法,改从流程的角度切入,藉由建立项目管理机制来解决企业流程管理的问题,并以知识管理的机制实践第一层及第二层的知识管理目标,最后才依据企业的特性及需求,以及虚拟社群的方式建立学习型组织。 机制主义认为,企业想推动知识管理必须以一套有效率的管理机制为基础,才能成功,而此机制是由标准化的作业流程、项目管理机制、知识管理机制、以及系统功能等四个部分组成。 就知识管理第一个层级的实践而言,必须先厘清知识工作者的工作项目,以及彼此间必须交换之数据项,才能建立资料电子化的规则,并透过电子化方式传递工作所需之资料;此部分必须藉由流程分析的技术,厘清整个作业流程,建立知识工作者间的互动模式,然后确立资料产生与收集的时点和管道;如此再藉由项目管理机制来监督人员执行知识作业的情形,达到知识管理的效果。 就知识管理第二个层级的实践而言,必须找出流程中关键的知识活动与作业,以及作业中必须累积的工作经验或成果,然后再藉用第一个层级建立的机制,将这些宝贵的知识资产予以收集、整理、并分享。此部份也要借重流程分析的技术与系统功能,再视情况配合建立知识管理的组织(例如知识长或知识管理部门)。 而在知识管理第三个层级的实践才会运用到学习型组织及虚拟社群的观念与方法。 传统的观念认为,企业要导入知识管理系统,必须改变企业文化,并将员工转型成知识工作者,这不论是对公司管理阶层或一般员工而言,都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力才能办得到,也是造成一般企业推动知识管理失败最大的因素。 流程导向知识管理方法论,藉由将知识活动与日常作业流程深度结合,透过项目管理机制来驱动,再以系统功能来提高作业效率,减轻公司管理阶层及知识工作者的负担。只要每个人都贡献一点力量,机制与系统自然会协助高阶主管落实推动知识管理的意志。而且目前已发展出比较固定的导入范围及方式,无须花太多时间在形成公司的知识管理策略上,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推动知识管理的失败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