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由纪夫资料

合集下载

三岛由纪夫素材

三岛由纪夫素材

三岛由纪夫三岛由纪夫(Yukio Mishima,1925年1月14日 - 1970年11月25日),原名平冈公威,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是日本当代小说家、剧作家、记者、电影制作人和电影演员。

[1][2]主要作品有《金阁寺》、《鹿鸣馆》《丰饶之海》等。

1925年,三岛由纪夫出生于日本东京,6岁时进入学习院初等科,1938年在学习院杂志上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酸模》。

16岁,他以三岛由纪夫的笔名在杂志上连载中篇小说《花儿怒放的森林》。

1944年,毕业于学习院高等科,由于成绩优异,天皇曾亲手奖赏给他一块银表。

同年10月正式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次年2月应征入伍,但因军医检查有误,当天就被遣送回乡。

1946年6月,经川端康成推荐,三岛在《人间》杂志上发表小说《烟草》,遂登上文坛。

1946年,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大藏省银行局,不出一年就辞职,从此专门从事文学创作。

1949年出版长篇小说《假面自白》,文坛地位确立。

1970年11月25日写完《丰饶之海》第四卷《天上五衰》后自杀。

[3]一、复杂人格和人生经历三岛由纪夫于大正末年出生于东京一个显赫的家庭。

他的父亲是日本政府内的大员,而祖母则是有着高贵血统贵族妇女。

从小在祖母的严苛管教下长大的三岛使他养成了偏爱孤独和娇弱的性格。

小时候的三岛面目清秀异常俊美,但也拥有着异于常人的成长经历。

从他的一系列作品如《鲜花盛开的森林》,《假面自白》,《写诗的少年》和《春雪》里一个复杂而鲜明的少年形象浮出水面。

一方面这个家族背景显赫的少年沉浸在大和传统世袭贵族的优雅中,却也目睹过这种优雅所无法挽回的没落,而祖母窒息的管教和家庭感的缺失又使他变得孤僻。

年幼的三岛把自己和书本关在一起,王尔德童话中美的哀伤,法国诗人们的唯美和颓废与大和民族的物哀和幽玄的美学共同影响着三岛。

同时,神秘超然的佛教,日本一脉相传的神道教和主导伦理的儒学也充斥了三岛的思想和精神生活。

三岛由纪夫

三岛由纪夫

三岛由纪夫,(1925-1970),日本小说家、剧作家。

本名平冈公威,生于东京。

一九四九年出版长篇小说《假面自白》,文坛地位确立。

一九七O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写完《丰饶之海》第四部《天人五衰》后自杀。

一生创作四十部中长篇小说、二十部短篇小说集和十八部剧本集。

主要著作还有《禁色》、《潮骚》、《近代能乐集》、《金阁寺》和《萨德侯爵夫人》等。

★三岛由纪夫(1925—1970),日本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

文风唯美、工于修辞,作品富于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心理意象;是日本作家中被翻译最多、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一位;在美国被誉为“日本的海明威”。

后期热衷于政治运动,最终以惨烈的自戕谏世。

《萨德侯爵夫人》:越是卑劣、残酷、不道德、污秽的人事,越是要用优雅的语言叙说出来。

“正常”男女玄秘癫狂之戏剧演示。

作者简介作者:(日本)三岛由纪夫(Mishima Yukio)译者:陈德文《假面的自白》《金阁寺》作者三岛由纪夫的“文学自白”,简体中文版首引进!★著名日本文化专家李长声作序,台湾作家杨照、郝誉翔联名推荐!有论者言:三岛由纪夫是个有“魔性”的人。

这魔性让三岛文学呈现出别样风景。

莫言说:最后那一刀让三岛成了神。

刀光耀眼,以至于后人谈及三岛,多先倒叙。

有趣的是,这位集魔性与神性于一身的三岛由纪夫,在《文章读本》里还原成了一个普通人、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告诉读者各种体裁下的好文体;同时又是一个率性的读者,乐此不疲地例举自己的偏爱。

一位将美学贯彻至身体每块肌肉的作家,他对文体又会有怎样的偏执和精到见解?文体之妙、文章之道,且听三岛道来。

名人推荐★三岛由纪夫:我写本书的目的,就是期望能引导普通读者,进一步成为精读读者。

而要成为一个作家,必须先是一个精读读者。

★李长声:《文章读本》中随处闪亮着三岛批评的才气。

★莫言:三岛由纪夫以绮丽的文字、怪异的风格崛起于日本文坛。

他秉承了日本的古典美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种种奇特的心理构图。

★川端康成:三岛君的才华令我目眩,也令我感到痛心,他的新颖不易为人所理解,甚至他自身也不易理解。

三岛由纪夫

三岛由纪夫

れる。多数の言语に訳され、海外でも评価は高い


しり て 限 劫 金 通感 で さ で 作 ても そ ら に 阁 で情 あ と あ 品 い遥 の な 続 寺 あは る 儚 り 「 たか 観 い く を っ汚 に さ 、 金 。に 念 完 と 主 たさ も に 作 阁 强 は 璧 思 人 か、 か 溢 品 寺 力 自 で わ 公 も弱 か れ 全 」 な 己 永 れ の しさ わ て 体 は 、 の 远 な 养 れに ら い に 、 精 不 で が 贤 な溢 ず る 金 非 神 遇 儚 ら は いれ 、 。 阁 常 的 と い も 、 。て そ 金 寺 な な孤美、は いの阁を美 美独と実る た前寺支文 とのしはか 。には柱の しなてい室 たお、と集 てか捉つ町 だけそし合 象でえ破时 、るれた体 徴実て壊代 儚人が美の 化际いさか さ间人术よ しのたれら だの间的う 固金。る続 け行のなな 定阁そとき はい作美作 化よしも永 共や品し品
三岛 由纪夫の死
三岛の戦後日本の精神的な死への憎悪 と呪诅がこめられているように见えるが、 どちらかといえば、憎悪と呪诅をモチーフ としながら、精致な诗的作品を构筑してい る。文章は终始美文のみで构成したかのよ うな、完璧とも言える文体からなり、物理 的、もしくは想像上の视覚的な美を主に表 现し、个人のもつべき精神美は作中ではほ とんど登场しない。
• 『春の雪』は三島由紀夫の遺作『豊饒の 海』の首巻で三島の美学観、価値観、仏 教の転生輪廻、神道の一霊四魂思想を含 める大作である。古典主義、浪漫主義、 日本伝統美、三位一体の作品である。
仮面の告由纪夫の长编小说。
1956年、『新潮』1月号から10月号に连载され、同年10月 末に新潮社から刊行。翌年に読売文学赏を受赏。累计売上 330万部[1]を超えるベストセラー小说である。精致な文体 で记述され、近代日本文学を代表する杰作の一つと见なさ

三岛由纪夫介绍

三岛由纪夫介绍
• • • •
祖母 川端康成 殉道者 对美的极致崇拜: 对美的极致崇拜:男性美
三岛由纪夫的祖母
• 具有日本贵族血统,是水户藩藩主的外孙 具有日本贵族血统, 女,曾在日本皇室有栖川宫家中学习过礼 是个充满威仪但却很固执、 仪,是个充满威仪但却很固执、神经质的 传统女性, 传统女性, • 三岛的祖父因卷入政坛斗争而受到打击, 三岛的祖父因卷入政坛斗争而受到打击, 后改行搞实业,但却屡屡失败, 后改行搞实业,但却屡屡失败,家境每况 日下。 日下。三岛的父亲平冈梓从东京帝国大学 毕业后,任农林省官吏, 毕业后,任农林省官吏,却只是个平庸小 于是个性极强的祖母就将复兴家道的 吏。于是个性极强的祖母就将复兴家道的 希望放在刚刚出世的长孙身上 放在刚刚出世的长孙身上。 希望放在刚刚出世的长孙身上。
• 细江英公最好的作品,一律有种邪恶的、诡异的、 邪恶的、诡异的 邪恶的 阴郁的、着魔般的、疯疯癫癫的、末日来临的气 阴郁的、着魔般的、疯疯癫癫的 氛,荒野中一个打着破伞的巫婆般的疯女人,龟 裂的夜晚的胶泥地上一个小小的裸体人,被不明 来历的光照着,诸如此类。他和三岛由纪夫遇到 一起,正如蔬菜遇到案板。两人迅速达成共识, 细江英公逐渐放开了手脚,任意妄为,以致于三 岛本人看到这些照片,都觉得震惊。 • “我被他镜头魔咒所诱骗进的世界是如此地超乎 寻常,是扭曲的、讥讽的、怪诞的、残暴的,以 及杂乱的。然而,却有一股明晰的抒情主义伏流, 透过不可见的线管轻声地喃喃低语。”
• 父母住在二楼。祖母以在二楼抚养婴儿很 危险为借口,在我出生后的第49天,从母 亲手中把我抢夺了过去。那是一间始终关 闭着门窗、弥漫着呛人的疾患和老年人气 味的祖母的病室,在那病榻边上铺放着我 的铺,我就这样被养育。
• 三岛养成了双重人格:一个三岛是孱弱、 害羞、总在退缩和犹豫中的小男孩,这也 是性倒错美学的缘由之一;另一个三岛则 是个性强硬、敢于决断,即后来出现在公 众视野中的三岛。 • 祖母身患重疾,梅毒,坐骨神经痛等,使 其儿时便对死亡和性 • 一次意外事故患上自我中毒症:假死,体 验死亡

三岛由纪夫的的介绍

三岛由纪夫的的介绍

1.4 梦野久作这笔名取自福冈的方言,意思是“恍恍惚惚、整天做白日梦的人”;来自他父亲对他的一句嘲弄。

他父亲对他的作品一直嗤之以鼻。

他们两人相互鄙视…最后他写出《脑髓地狱》证明了自己,可出版后没多久父亲就得冠心病去世了。

一年后将近祭日,他去父亲故居收拾旧物,有记者来访。

聊到《脑髓地狱》,他说他为这本书而生;因为父亲已经死了,以后就能更自由的写作了吧。

他笑了笑,去厨房倒了一杯葡萄酒。

然后,他死了。

冠心病,跟父亲一样的死因。

他的一生似乎就是为这一本书而活的;出版之后,他隐秘的使命也完成了。

对日本文学有些了解的应该都听过日本四大奇书,这本是第一名;在我心里也是当之无愧的。

看前听说很晦涩很奇葩,不过我还是看了。

虽然花了一个星期断断续续,不过还是看完了。

很难去概括它的中心;以第一人称视角清晰细致的心理描写完全把我带入了主角,以至于主角头脑发昏的时候觉得自己也是迷迷糊糊。

不奇怪为什么有人看完这本书会精神失常了…语言是比较晦涩,因为运用了大量医学的专业术语,文体也是一个套一个,光是在文字上使的把戏就能把人绕晕了。

京极夏彦似乎从梦野的书里取了不少经。

也正是因为各种专业术语的运用和超前的精神病学知识,看完之后必然是要头脑朦胧,感觉亦真亦假的。

就在朦胧的时候读者又会不自主的担心自己陷入主人公的精神状态。

整本书的中心思想,故事发展都是诡异的、非常特别的。

看到结尾处时,会隐约感觉到像恐怖游轮那样的无限。

梦野的博学和超时代的思考让我诧异,以至于后来再看其他名家的书时总觉太浅显、无聊、弱智…就算是现在,梦野的观点想法都是惊为天人的;何况几十年前。

绅士到一定地步是可以弑神的。

2.1 附录对三岛由纪夫的精神分析岸田秀著李沫来译三岛由纪夫的精神,从一开始就死了。

生活在这个现实世界里的存在感的空缺,是解开他的文学、他的活动的关键。

有人说,他是一个彻底用演技来过他人生的人。

但是我并不认为他通过虚伪的外在演技、有什么非要隐藏不可的真实内心。

三岛由纪夫《仲夏之死》论

三岛由纪夫《仲夏之死》论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三岛由纪夫《仲夏之死》论刘国庆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三岛由纪夫(1925.1.14–1970.11.25),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是日本当代小说家、剧作家。

因长篇小说《金阁寺》被国内读者熟知。

主要作品还有《假面的告白》、《鹿鸣馆》、《丰饶之海》等。

他是著作被翻译成英文等外语版本最多的日本当代作家,在日本文坛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小说《仲夏之死》写于作家第一次海外旅行归国之后的1952年初夏,是以作者在伊豆金井滨听说的真实故事为基础构思而成。

小说深刻刻画了主人公朝子经历丧子之痛后的心理变化。

本篇文章通过对朝子矛盾、复杂的心理斗争过程进行剖析,结合三岛由纪夫的人生经历,反应作者所想要表达的主题,进一步探讨三岛矛盾的心理。

关键词:死亡;海;宿命;甘美作者简介:刘国庆(1992-),女,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4-147-03《仲夏之死》是昭和27年(1952年)发表在《新潮》杂志上的短篇小说(三岛自身称之为中篇小说)。

故事以发生在日本伊豆金井浜的真实事件为背景组织而成。

主人公•生田朝子带着三个孩子和丈夫•生田胜的妹妹•安枝一起来到靠近伊豆半岛南端的A海岸游玩。

悲剧发生在盛夏的某一天。

在朝子睡午觉期间,安枝带着三个孩子来到海边玩,一阵巨浪夺走了其中两个孩子和安枝的生命。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段记忆也慢慢地在朝子的脑海中淡去,朝子却为自己的“无情”而深深自责。

第二年夏末,朝子又产下一个女孩,全家欣喜若狂。

一天,朝子向丈夫提出再去一次A海岸的想法。

丈夫大为震惊并且极力反对,但拗不过朝子的再三请求,最终还是去了。

站在盛夏的海边,望着妻子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来临的表情,丈夫似乎明白了什么……《仲夏之死》在发表的当时受到一致好评。

在此援引《创作合评》上的评价:“真正称得上是小说的小说”、“凭直觉很好地把握了时间、人物、事件三者之间的联系”。

三岛由纪夫散文

三岛由纪夫散文

三岛由纪夫(Yukio Mishima)是日本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戏剧、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

他的散文作品同样充满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岛由纪夫的散文作品往往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深入剖析人生、爱情、死亡等主题,展现出他独特的文学魅力。

他善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内心独白,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哲理和诗意的世界。

例如,在他的散文作品《爱的饥渴》中,他深刻探讨了爱情的复杂性和无常性,以及人们在追求爱情过程中所经历的痛苦和挣扎。

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爱情的复杂性和无常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对爱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此外,三岛由纪夫还通过散文作品表达了他对人生和死亡的看法。

他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无尽的战斗,而死亡则是这场战斗的终结。

在他的散文中,他常常以死亡的视角来审视人生,从而得出一些深刻的结论。

这种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使得他的散文作品充满了哲理性和启示性。

总的来说,三岛由纪夫的散文作品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哲学思考。

通过阅读他的散文作品,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他的文学才华,还可以对人生、爱情、死亡等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岛由纪夫-其人和其作品

三岛由纪夫-其人和其作品

三岛由纪夫-其人和其作品1、其人三岛由纪夫(1925年1月14日——1970年11月25日),原名平岗公威,日本作家。

三岛由纪夫的结局跟他的小说一样壮烈,于45岁年纪,剖腹自杀。

剖腹自杀是日本武士道的传统,但剖腹一般不会很快就死,剖腹的人会很痛苦,为了减轻这种痛苦,尽快了结自己,需要一名助手对自己进行“介错”,就是用武士刀把头砍下来。

三岛由纪夫就是这样死的,很震撼,其为人跟写作一样,很是下得了手。

我们来看一下时间表,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美军进驻日本。

日本解散了军队,只留下了自卫队维护国内的治安。

那时候是美国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在日本主持大局,是他许可了日本内阁同意投降的条件:不能定日本天皇的罪,不能判天皇徒刑。

这一年,三岛由纪夫20岁,正是性情激烈的敏感期,对国家取消了军队这事,心里很是在意。

这也是他25年后剖腹自杀的根本原因。

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以后就不一样了,民众也接受这种状态,可三岛由纪夫希望日本还是原来那个样子,尽管他不断地呼吁,发表演讲,可基本上没有人理睬他,于是就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这一点,跟清末的王国维类似,大清亡了,过去的荣光不再,作为大学者的王国维,也就投湖自尽了。

三岛由纪夫的祖母是贵族,跟日本的皇室有渊源。

但三岛由纪夫的祖父却很令其祖母失望。

我们可以想象,三岛由纪夫的祖母是一名对自己的家族有很强认同感的人,她虽然嫁人了,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够对得起这个身份,但很可惜,她丈夫——三岛由纪夫的祖父——的所作所为,远远不能令她满意,于是,这位要强的女性,将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可惜,这儿子也令她失望,于是她将希望寄托在孙子身上——这位孙子就是三岛由纪夫。

三岛由纪夫是长孙。

很难想象,一个少年13岁前都跟祖母生活在一起,而且被当作女孩子来养。

如果换做是我,13岁以前跟祖母在一起的时候,一直被当作女孩子来养,那我肯定会发生身份的认知失调,很难在性取向上不倒错。

这就像一个孩子在小时候,一直被人说他笨,当他长大了,你要夸他聪明,他会跟你急,因为在他的意识中,他就是一个笨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岛由纪夫:日本小说家,剧作家,记者,电影制作人,电影演员,是日本战后文学的大师之一,不仅在日本文坛拥有高度声誉,在西方世界也有崇高的评价,甚至有人誉称他为“日本的海明威”,曾二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也是著作被翻译成英文等外国语版最多的当代作家。

后为极端激进政治目的自杀谏世。

简介:本名平冈公威。

官僚家庭出身。

6岁起在学习院受教育长达13年之久。

在校期间,思想上受日本浪漫派的影响,同时开始用现在的笔名发表习作。

1944年考入东京大学法学部,1946年经唯美派代表作家川端康成推荐,发表短篇小说《烟草》,从此正式进入文坛。

1947年大学毕业后考取高等文官,分配到大藏省(财政部)银行局任职,8个月后辞职,成为专业作家。

1949年发表《虚伪的告白》,奠定了作家地位。

在他进入文坛的20年中,总共写了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300多篇,仅新潮社一家就出版了他的全集36卷。

戏曲集《近代能乐》(1956)曾在一些国家公演,受到欢迎,他生前曾两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1970年11月,三岛由纪夫煽动军队组织武装政变失败,切腹自杀。

他是一个在政治思想上谬误多端、在艺术上的成就又不容抹煞的复杂人物。

生平:出生:三岛由纪夫出生于东京市,三岛的祖母夏子具有日本贵族血统,曾在日本皇室有栖川宮家中学习过礼仪,是个充满威仪但却很固执、神经质的传统女性,祖父平冈定太郎则是兵库县农家出身的文官,曾任桦太厅长官。

三岛在上中学之前一直是与职掌家族大权的祖母同住,因为过分的保护与管教,构成他贫弱的体质与孤独、甚至有点女性化的人格特质。

但是也因为祖母的薰陶使他有非常多的机会接触歌舞伎与能剧等艺文活动,再加上喜好西方文学的母亲之鼓励,而打下日后他在小说、舞台剧剧作方面能高度展现的基础。

幼少启蒙期:三岛从6岁开始,就在祖母的坚持下进入皇族学校学习院初等科就读,并且在学院的内部刊物上发表诗歌与俳句作品。

12岁时初等科毕业后进入中等科,加入文艺部,在1937年7月于校内文学杂志上发表散文作品《春草抄~初等科时代的回忆》,并且在之后就读学习院中等与高等部的6年间,持续发表更多诗歌、小说、戏曲方面的创作。

1938年三岛在《辅仁会杂志》上发表了他个人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酸模》。

1939年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全面开战,但对于三岛的创作生涯影响最大的事,却应该是他遇到了国文老师清水文雄,清水可说是真正引领三岛进入文学界的伯乐。

1940年三岛以“平冈青城”的俳号与笔名,开始发表了包括《山栀》在内的俳句与诗歌作品。

他在诗歌方面的创作能力非常强,在这年纪时就有能力发表《十五岁诗集》这般的合集作品。

在同年的辅仁会杂志第166期中,他亦发表了另外一篇短篇小说《彩绘玻璃》。

战时青春期:1941年时值16岁的三岛获选担任《辅仁会杂志》的主编,开始撰写中篇小说《百花怒放的森林》,并使用“三岛由纪夫”的笔名。

,1942年
他选择了学习院高等科文科乙类的大学预科继续升学,主修德语,并且持续与《文艺文化》的友人交流,而因此受到日本浪漫派文学的薰陶。

1944年10月,三岛由纪夫的短篇小说《百花怒放的森林》由七丈书院印刷出版,成为他的出道作品,从此以后他从一个业余的文学创作者正式进入了专业作家的领域。

隔月他获得推荐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法律学科就读,主修德国法律,也由于这身份暂时免除受征召入伍的必要。

1945年对于三岛来说是很伤痛的一年,8月15日日本宣布败战投降,四天之后三岛在《文艺文化》的好友莲田善明,以陆军中尉的身份在马来半岛自杀。

同年10月23日他的妹妹美津子因伤寒病逝,时年仅17岁。

种种打击,使得三岛陷入了人生的低潮。

进入文坛:1946年,时年21岁的三岛由纪夫,借着继续写作来摆脱心中的伤痛。

他带着自己完成的中篇小说《中世》与短篇小说《烟草》到镰仓拜访日本当时的文学巨擘川端康成,在川端的推荐下,《烟草》一作在川端所属的镰仓文库杂志《人间》的第1卷第6期上发表,而且三岛也获得能自由参与镰仓文库的资格,经常性地在《人间》上发表作品,并且受到当时该杂志的主编木村德三之指导帮助1947年,三岛自东京大学法学部毕业,通过高等文官考试,随后进入大藏省任职,在银行局国民储蓄课服务。

1948年9月,为了专心创作,他决心从大藏省辞职,开始一个专职作家的身份。

辞职后他先是完成并发表了生平第一个长篇小说作品《盗贼》(真光社出版),并且开始着手新书《假面的告白》(仮面の告白)的撰写,这本书在1949年7月正式付梓由河出书房出版,是三岛由纪夫以专业作家的身份,第一本发表的小说作品。

1950年三岛出版长篇小说《爱的渴望》,这段期间他开始尝试以真实发生的社会事件来作为创作对象,如《青色时代》,日后成就了他毕生最具代表性的成名之作。

1951年年底,三岛发表了长篇小说《禁色》的第一部(新潮社出版),与《夏子的冒险》
登上巅峰:1952年对于三岛来说是个很多产的一年,不过因为他的环游世界之故,这一年之中大部分发表的作品,都是游记型态之作。

完成了《禁色》系列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秘乐》第2部,发表长篇小说《日本制》,并且开始为了长篇小说《潮骚》的取材。

1956年是三岛最丰收的一年,经过了一年的潜沉而完成的《金阁寺》在10月由新潮社出版后,获得惊人的回响,在同时他的戏曲作品《鹿鸣馆》在文学座创立20周年纪念会上公演,《潮骚》一书被翻译为英语版(英语书名The Sound of Waves,译者Meredith Weatherby)在美国出版,是他的小说第一次被正式翻译为外语版本。

1957年1月,三岛以《金阁寺》获得第8届读卖文学赏的大奖
自杀:1988年,三岛按照日本传统仪式切腹自杀。

三岛由纪夫的文学活动,大致以6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唯美主义色彩较浓,后期表现出一种可怕的艺术倾斜和颠倒。

前期主要受20世纪初法国作家雷蒙·拉迪盖(1903一1923)、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和19世纪英国作家王尔德(1854~1900)的影响,大多描写青年男女的性苦闷和浪漫的爱情故事,以不少笔墨刻画变态心理和风流韵事。

代表作:《虚假的告白》、《潮骚》、《志贺寺上人之恋》、《金阁寺》、《忧国》、《丰饶之海》。

《金阁寺》发表于1956年,曾获日本第八届读卖文学奖。

小说取材于金阁寺1950年被僧徒焚毁的真实事件,描写年轻的僧徒林养贤出于对金阁寺美的妒忌,纵火烧毁金阁寺的犯罪过程,刻画僧徒对传统美既爱又恨的扭曲心态。

作品以金阁寺与人生相比,描写美与人生,艺术与人生的悲剧关系。

金阁寺一书中的主角沟口是一个有严重口吃、长相丑陋的小和尚,但又崇尚极致的美,导致内心扭曲与幻灭,沉溺在自我的幻想之中,将自己想像成历史上的暴君,拥有绝对的权势和钢铁般意志。

他在小时候听父亲对金阁的描述就对它非常的向往,父亲死前送他去金阁寺修行,对金阁寺的爱与恨与日俱增。

在剃度前跟一位即将赴战场的先辈聊天,先辈听完他的出家志向,若有所思地说:“啊,是这样的呀。

那么,有一天我可能要麻烦你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沟口陷入深深的不安与悲哀。

三岛描写着沟口当时内心的独白:“这美丽的东西不久即成灰烬,那么,真实的金阁寺便和我幻想中的金阁一模一样了。

”最后终于无法承受金阁的美,为摆脱美的观念的羁绊,纵火焚烧金阁寺。

沟口焚毁金阁后逃离现场,掏出口袋里的小刀和安眠药,扔到谷底。

他点燃一支香烟,边抽边想:“还是活下去吧!”他是发现原来金阁作为一个美的意象仍然可以在自己的脑海中存在,自己可以继续享受这种美,还是说已经不愿意和金阁一起灭亡,对这种美的渴望已经消失、对美的定义已经完全歪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