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吡格列酮片说明书

合集下载

盐酸比格列酮产品知识

盐酸比格列酮产品知识

Page 30
艾汀—吡格列酮对血脂的影响
N Engl J Med 2004;351:1106-18.
Page 31
艾汀—吡格列酮对血脂的影响
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在血糖控制和胰 岛素抵抗检测的影响类似,吡咯列酮较 罗格列酮能更显著的改善TG/HDL-C/ 非HDL-C/LDL颗粒浓度和体积.
ATPIII建议将TG>200mg/dl的高危患 者的非HDL-C降至<130mg/dl,在本研 究中,罗格列酮显著升高非HDL-C水 平,而吡格列酮则无此作用
• • • •
降低空腹血糖达60-80mg/dl(3.3-4.4mmol/L) 降低糖化血红蛋白达1.4%-2.6% 降低甘油三酯13.8%-14.4%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11.0%
Mudaliar S. Henry.RR. Annu Rev Med.2001;52:239-237
Page 28
• 缺点

Page 10
Homeostasis Optimal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Action HOMAIR
insulin (U/ml) x glucose (mmol/L) Insulin resistance = ------------------------------------------------22.5
Page 22
艾汀单独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空腹血糖
Page 23
艾汀单独使用可以有效控制HbA1c
艾汀与胰岛素合用进一步有效控制空腹血糖和HbA1c
Page 24
艾汀与其他药物合用进一步有效控制空腹血糖
Page 25
艾汀与其他药物合用进一步有效控制HbA1c

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发表时间:2011-06-13T11:40:01.5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陆文杰范诚[导读]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陆文杰范诚(上海市青浦区金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700)【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2-0198-02 【摘要】目的评价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10月门诊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15mg,1次/d),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片(500mg,3次/d),治疗观察12周,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组空腹血糖下降时间比对照组要早,两组餐后2h血糖下降,无明显差异。

结论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盐酸吡格列酮 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盐酸吡格列酮是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作为一类新型胰岛素增敏剂广泛应用于临床。

TZDs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受体PPARr而启动下游基因转录,调节一系列参与葡萄糖及脂肪代谢的基因,通过增强糖尿病患者外周葡萄糖移去率和抑制肝糖原的输出,增强骨骼肌、肝脏、脂肪等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同时,TZDs在调节血脂代谢、控制血压、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尿蛋白排泄率方面也有很好的疗效。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10月门诊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15mg,1次/d)和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片500mg,3次/d),治疗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在35~80岁之间,平均年龄(60±3.5)岁,体重47~79kg,平均体重(64±6.5)kg;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在36~75岁之间。

安龙平(盐酸吡格列酮胶囊)

安龙平(盐酸吡格列酮胶囊)

安龙平(盐酸吡格列酮胶囊)【药品名称】商品名称:安龙平通用名称:盐酸吡格列酮胶囊英文名称:Pioglitazone Hydrochloride Capsules【成份】(±)5–[[4–[2–(5–乙基–2–吡啶基)乙氧基]苯基]甲基]–2,4–噻唑烷二酮盐酸盐【适应症】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

盐酸吡格列酮可单独使用,当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单药治疗不能满意控制血糖时,它也可与磺脲、二甲双胍类或胰岛素合用。

【用法用量】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

盐酸吡格列酮可单独使用,当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单药治疗不能满意控制血糖时,它也可与磺脲、二甲双胍类或胰岛素合用。

口服,每日一次,服药与进食无关。

糖尿病治疗应个体化。

单药治疗:单用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不足以控制血糖时,可进行盐酸吡格列酮单药治疗,初始剂量可为每日一次,一次1粒(15mg)或2粒(30mg)。

如对初始剂量反应不佳,可加量,直至每日一次,一次3粒(45mg)。

联合【不良反应】在世界范围内的临床试验中,超过3700名2型糖尿病病人接受了盐酸吡格列酮治疗。

在美国进行的临床试验中,超过2500名病人接受了盐酸吡格列酮治疗,超过1100名病人疗程达6个月或以上,超过450名病人疗程达1年或更久。

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病人中报道率达到5%的不良反应(病人百分比)盐酸吡格列酮与磺脲(N=373)、二甲双胍(N=168)或胰岛素(N=379例)合用时,临床不良反应类型与盐酸吡格列酮单药治疗相仿,唯一例外是与胰岛素合用时,水肿发生率增加(吡格【禁忌】盐酸吡格列酮禁用于对本品以及本品中任何成分过敏的病人。

【注意事项】鉴于盐酸吡格列酮仅在胰岛素存在的条件下才可发挥作用,故本品不宜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

本品与胰岛素或其它口服降糖药合用时,患者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必要时可减少合用药物的剂量。

排卵:本品同其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一样,可使伴有胰岛素抵抗的绝经前期或无排卵型妇女恢复排卵。

格列吡嗪片说明书及功效

格列吡嗪片说明书及功效

格列吡嗪片说明书及功效通用名:格列吡嗪片生产厂家: 河南太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3552药品规格:5mg*48片药品价格:¥18元【通用名称】格列吡嗪片【商品名称】格列吡嗪片太龙【英文名称】GlipizideTablets【拼音全码】GeLieBiQinPian【主要成份】格列吡嗪片主要成份为格列吡嗪。

化学名:1-环己基-3-{4-[2-5-甲基吡嗪-2-酰胺-乙基]苯磺酰}脲分子式:C21H37N5O4S分子量:445.5【性状】格列吡嗪片为白色片,在水中迅速崩解。

【适应症/功能主治】适用于经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2-3个月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这类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需有一定的分泌胰岛素功能,且无急性并发症。

【规格型号】5mg*48s【用法用量】口服剂量因人而异,一般推荐剂量一日2.5-20mg0.5-4片。

早餐前30分钟服用。

日剂量超过15mg3片,宜在早、中、晚分三次餐前服用。

【不良反应】1、较常见的为胃肠道症状如恶心,上腹胀满、头痛等,减少剂量即可缓解。

2、个别患者可出现皮肤过敏。

3、偶见低血糖,尤其是年老体弱者、活动过度者、不规则进食、饮酒或肝功能损害者。

4、亦偶见造血系统可逆性变化的报道,如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禁忌】1、对格列吡嗪片以及磺胺药过敏者。

2、已明确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

3、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感染、外伤和重大手术等应急情况。

4、肝肾功能不全者。

5、白细胞减少的病人。

6、肾上腺功能不全者。

【注意事项】1.病人用药时应遵医嘱,注意饮食控制和用药时间。

2.下列情况应慎用:体质虚弱、高热、恶心和呕吐、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者。

3.用药期间应定期测血糖、尿糖、尿酮体、尿蛋白和肝、肾功能、血象、并进行眼科检查。

4.避免饮酒,以免引志类戒断反应。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患者用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剂量。

圣派(盐酸罗格列酮片)

圣派(盐酸罗格列酮片)

圣派(盐酸罗格列酮片)【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盐酸罗格列酮片商品名称:圣敏英文名称:Rosiglitazone Hydrochloride Tablets汉语拼音:Yansuan Luogelietong Pian【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罗格列酮,其化学名为5-{4-[2-(N-甲基-N-(2-吡啶基)-氨基)-乙氧基]-苄基}噻唑烷-2,4-二酮盐酸盐一水合物。

其结构式为:分子式:C18H19N3O3S•HCl•H2O分子量:411.90【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适应症】用于2型糖尿病单一服用本品,并辅以饮食控制和运动,可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对于饮食控制和运动加服本品或单一抗糖尿病药物,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本品可与二甲双胍或磺酰脲类药物联合应用。

对服用最大推荐剂量二甲双胍或磺酰脲类药物,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本品不可替代原抗糖尿病药物,则需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

饮食控制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首选措施。

限制热量、减轻体重和增加运动均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因而其不仅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而且对有效地保持药物疗效有重要的作用。

在开始服用本品前,应控制影响血糖控制的病症,如感染。

【规格】4mg(以C18H19N3O3S计)【用法用量】糖尿病的治疗应个体化。

本品的起始用量为4mg/日,每日1次,每次一片。

经12周的治疗后,若空腹血糖控制不理想,可加量至8毫克/日,每日一次或分两次服用(早、晚各1次)。

不同剂量和用法的血糖降低情况详见临床作用和临床试验章节。

本品可于空腹或进餐时服用。

单药治疗本品的起始用量4毫克/日,每日1次,每次一片。

临床试验表明,服用4毫克/次、每日2次可更明显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和HbAlc水平。

与磺酰脲类药物或二甲双胍合用在使用抗糖尿病药物的同时加服本品,毋需改变原二甲双胍或磺酰脲类药物的治疗剂量。

与磺酰脲类药物合用与磺酰脲类药物合用时,本品的起始用量为4 毫克/日,每日1次,每次一片。

神经内科常用口服药物说明超全超精完整版

神经内科常用口服药物说明超全超精完整版
百赛诺
双环醇片
慢性肝炎所致的氨基转移酶升高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左洛复
盐酸舍曲林片
抑郁症、强迫症
餐后口服或与餐同服
糖尿病药物
α-糖苷酶抑制剂
拜糖平
阿卡波糖片
Ⅱ型糖尿病
降低糖耐量低减者的餐后血糖
餐前即刻整片吞服
或与餐同服
倍欣
伏格列波糖片
改善糖尿病餐后高血糖
餐前口服或与餐同服
抑制肝脏糖生成药物
艾可拓
盐酸吡格列酮片
西比灵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偏头痛预防性治疗
眩晕的对症治疗
晚间睡前口服
扩张血管
/改善微循环药物
依姆多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
冠心病的长期治疗
预防血管痉挛型和混合型心绞痛
餐后口服
索尼特
新康
单硝酸异山梨酯片
冠心病 的长期治疗
预防血管痉挛综合症
慢性心衰长期治疗等
怡开
微循环障碍性疾病
高血压辅助治疗
餐前口服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慢性肾衰
降低肌酐、尿素氮、稳定肾功能等
温水冲服
抗惊厥/癫痫类药物
德巴金
丙戊酸钠缓释片
癫痫
狂躁症
餐后口服
得理多
卡马西平片
癫痫
原发或继发性全身强直-痉挛发作
戒酒综合征
三叉神经痛等
餐后立即送服
保护胃黏膜药物
泮立苏
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反流性食管炎
卓-艾氏综合症
餐前口服
膜固思达
瑞巴派特片
胃溃疡,急慢性胃炎的急性加重期
缬沙坦胶囊
早晨与餐同服
或空腹服用

口服降糖药服药时间

口服降糖药服药时间

马来酸罗格列酮片 品名 阿卡波糖片
阿卡波糖片 α -葡萄 糖苷酶抑 制剂
α -葡萄 糖苷酶抑 制剂
阿卡波糖胶囊
起始剂量一次50mg,一日3 次,以后逐渐加至一次 0.2g,一日3次。 0.1g,一日3次。个别可加至 0.2g,一日3次。 1次0.2mg,一日3次 1次0.2mg,一日3次 推荐剂量 起始剂量0.5mg, / 0.5mg 最大推荐剂量 4mg,最大日剂量 不应超过16mg
伏格列波糖分散片 伏格列波糖片 分类 品名 瑞格列奈片 促胰岛素 分泌药 那格列奈片 那格列奈片 分类 品名
成年人每次60-120mg,一日3 / 次。 120mg,与二甲双胍合用,餐 / 前60mg 推荐剂量 每次50mg,每日3次 推荐剂量 最大推荐剂量 / 最大推荐剂量
醛糖还原 依帕司他 酶抑制剂 分类 品名
分类
品名 格列吡嗪缓释片 格列吡嗪控释片 格列齐特片II
磺酰脲类 格列齐特缓释片
推荐剂量 起始剂量5mg/日,一日一次 。 起始剂量5mg/日,一日一次 。 开始用量40-80mg,一日1-2 次;调整至一日80-240mg , 分2-3次。 首次每日30mg,逐次可增至 每日60、90或120mg。
口服血管 羟苯磺酸钙片 保护剂糖尿病视 网膜病变 羟苯磺酸钙胶囊 分类 品名
2-3片(起始一次1片,一日3 / 次) 2-3粒(起始一次1粒,一日3 / 次) 推荐剂量 5mg每日一次 100mg每日一次 每日剂量100mg,早晚各给药 一次 推荐剂量 一次3粒,一日3次 一次5粒,一日3次 推荐剂量 每次一片,一日1-2次 最大推荐剂量 400mg每日一次未 见不良反应 / <100mg 最大推荐剂量 8粒,一粒3次 / 最大推荐剂量 盐酸吡格列酮 45mg,盐酸二甲双 胍2000mg

卡司平的用法

卡司平的用法

卡司平的用法《说说卡司平那点事儿》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卡司平,也就是盐酸吡格列酮片,这可是个对付某些疾病的“小能手”哦!先来说说它的用法吧,这可得严肃对待,就像咱吃饭得拿对筷子一样,搞错了可不行。

这卡司平呢,通常是口服,可千万别搞出什么“外用”的笑话来。

医生一般会根据病情给咱定好剂量,咱得乖乖听话按医嘱吃,可别自己瞎捣鼓,觉得多吃点好得快或者少吃点省药啥的。

这里提醒大家一句哈,别学着网上那些人乱吃药,咱得听专业人士的。

我记得有一次,我一个朋友吃卡司平的时候就闹出个小插曲。

他呢,马虎大意的,拿到药看也不看说明书,直接就“咕噜”一口吞了下去,完了还得意洋洋地跟我说,“看,吃药多简单!”结果到了晚上,他给我打电话,说感觉不太对,头晕乎乎的。

我一问才知道,他把剂量搞错啦!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还好没啥大问题。

然后呢,吃卡司平的时候,最好找个固定的时间,就跟咱们每天固定时间睡觉一样,养成规律。

这样既不容易忘,还能让药效发挥得更稳定。

要是一会儿早上吃,一会儿晚上吃,说不定这药都糊涂了,不知道啥时候该发挥作用啦。

还有哦,吃卡司平的时候也要注意饮食和运动。

不能说反正吃药了就可以随便大吃大喝、懒得动。

那可不行,药虽好,但也不是万能的呀!就像车子光靠加油不行,还得定期保养一样。

饮食清淡点,多去运动运动,这样配合着卡司平,效果肯定更好。

而且得时刻关注自己身体的反应。

要是吃了药出现什么不舒服的地方,赶紧找医生问问。

可别觉得不好意思或者嫌麻烦,这身体可是咱自己的,得好好爱护呀。

总的来说呢,卡司平的用法挺重要的,但只要咱认真对待,听医生的话,它就能成为咱战胜疾病的一个好帮手。

我们要把它当作一个“小战友”,一起和疾病做斗争!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快乐地生活,和卡司平友好相处哦!哈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 安慰剂对照的盐酸吡格列酮单药治疗临床研究: 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病人中不良反应达到 5% 不良反应情况
(病人百分比)
安慰剂
盐酸吡格列酮
N=259
N=606
上呼吸道感染
8.5
13.2
头痛
6.9
9.1
鼻窦炎
4.6
6.3
肌痛
2.7
5.4
牙齿疾病
2.3
5.3
糖尿病恶化
8.1
Hale Waihona Puke 5.1喉炎0.8
5.1
盐酸吡格列酮与磺脲(N=373)、二甲双胍(N=168)或胰岛素(N=379)合用时,临床不良反
2 型糖尿病的控制还应包括营养咨询、必要的减肥和体育锻炼。这些努力不仅在 2 型糖尿病 的初始治疗时很重要,在药物维持治疗时也是如此。 【规格】
15mg(以 C19H20N2O3S 计) 【用法用量】
盐酸吡格列酮应每日服用一次,服药与进食无关。 糖尿病治疗应个体化。治疗反应用 HbA1c(糖化血红蛋白)评价更理想,与单用 FBG(空腹 血糖)相比,它是评价长期血糖控制的更好指标。HbA1c(糖化血红蛋白)反映了过去 2 到 3 个 月的血糖情况。临床应用时,我们建议,除非血糖控制变差,患者的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应足够长 (3 个月),以评价 HbA1c(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变。 单药治疗 单用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不足以控制血糖时,可进行盐酸吡格列酮单药治疗,初始剂量 可为 15mg(相当于 1 片)或 30mg(相当于 2 片)1 次/日。如对初始剂量反应不佳,可加量, 直至 45mg(相当于 3 片)1 次/日。如患者对单药治疗反应不佳,应考虑联合用药。 联合治疗 磺脲:与磺脲类药物合用时,盐酸吡格列酮初始剂量可为 15mg(相当于 1 片)或 30mg(相
尽管无临床数据显示盐酸吡格列酮存在肝毒性或可使 ALT 升高,但吡格列酮与曲格列酮 在结构上相似,而后者有体质特异性的肝毒性,并曾有罕见病例出现肝衰竭、肝移植和死亡。将 来盐酸吡格列酮投入广泛临床使用后,会有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的临床对照试验,会有上市 后的临床数据,这样,盐酸吡格列酮对肝脏是否安全将更明确。在此之前,我们建议接受盐酸吡 格列酮治疗的患者进行定期的肝酶测定。在开始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前,所有病人均应测定血清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在治疗的第一年,每两个月再行测定,之后此项检查也应定期 进行。当有症状提示病人肝功能异常,如:恶心、呕吐、腹痛、疲劳、食欲不振、尿色加深等时, 也应进行肝功能测定,是否继续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应在实验室测定基础上进行临床判断。如出 现黄疸,应停药。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在美国进行的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1526 个盐酸吡格列酮 治疗病人中共有 4 名(0.26%),793 个安慰剂治疗病人中共有 2 名(0.25%),ALT≥3 倍正常高限。 在美国进行的所有临床研究中,2561 名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病人中共有 11 名(0.43%)ALT≥3 倍 正常高限。所有有随访值的病人升高都为可逆性的。在接受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的群体中,最后一 次访视时胆红素、AST、ALT、碱性磷酸酶和 GGT 的均值均低于基线测定时的均值。在美国,因为 肝功能异常退出临床试验的病人不足 0.12%。
核准日期: 2006 年 11 月 22 日 修改日期:
盐酸吡格列酮片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禁用于对于本品或本品中的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盐酸吡格列酮片 英文名称:Pioglitazone Hydrochloride Tablets 汉语拼音:Yansuan Bigelietong Pian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吡格列酮, 化学名称: ( ±) - 5 - [ [4 - [ 2 - ( 5 - 乙 基 - 2 吡 啶 基)乙氧基]苯甲基] -2, 4-噻唑烷二酮盐 酸盐 化学结构式:
当于 2 片)1 次/日。当开始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时,磺脲剂量可维持不变。当病人发生低血糖 时,应减少磺脲用量。
二甲双胍:与二甲双胍合用时,盐酸吡格列酮初始剂量可为 15mg(相当于 1 片)或 30mg(相 当于 2 片)1 次/日。开始盐酸吡格列酮治疗时,二甲双胍剂量可维持不变。一般而言,与二甲 双胍合用时,二甲双胍无须降低剂量也不会引起低血糖。
应类型与盐酸吡格列酮单药治疗相仿,唯一例外是与胰岛素合用时,水肿发生率增加(吡格列酮:
15%,安慰剂:7%)。由于不良反应(除高糖血症外)退出临床试验的发生率,安慰剂组(2.8%)
与盐酸吡格列酮组(3.3%)相仿。
与磺脲或胰岛素合用时,曾有病人出现轻至中度低血糖。与一磺脲类药物合用时,安慰剂组
病人低血糖发生率为 1%,盐酸吡格列酮组为 2%。与胰岛素合用时,安慰剂组病人低血糖发生率 为 5%,15mg 盐酸吡格列酮组为 8%,30mg 盐酸吡格列酮组为 15% 。
分子式:C19H20N2O3S·HCl 分子量:392.90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适应症】
用于 2 型糖尿病的治疗,对于 2 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患者,盐酸吡 格列酮可与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联合以改善和控制血糖。盐酸吡格列酮可单独使用,当饮食控制、 体育锻炼和单药治疗不能满意控制血糖时,它也可与磺脲、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合用。
在知情同意的临床试验中,未见导致肝衰竭的体质特异性药物反应。 CPK 水平:临床试验中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时,曾观察到散发、短暂的肌酸磷酸激酶(CPK) 水平升高。有 7 位病人出现过一次单独的 CPK 升高(超过正常上限 10 倍,数值为 2150 到 8610)。 7 位病人中,5 位继续接受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 位是在试验结束后出现 CPK 升高的。这些升高 均得以恢复,且无明显临床后遗症。这一情况与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的关系尚未明确。 【禁忌】 盐酸吡格列酮禁用于对此产品或其他任何成分过敏的病人。 【注意事项】 一般:盐酸吡格列酮仅能在胰岛素存在下发挥降糖作用,故不应用于 1 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 症酸中毒治疗。 低血糖症:当患者联合使用盐酸吡格列酮和胰岛素或其他口服降糖药时,有发生低血糖症的 风险,此时可能有必要降低同用药物的剂量。 排卵:绝经期前不排卵的胰岛素抵抗患者,噻唑烷二酮,包括盐酸吡格列酮的治疗可能导致 重新排卵。作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的结果之一,这些患者如不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则有怀孕的风 险。 血液学: 盐酸吡格列酮可能造成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的降低。就所有临床研究而言,盐 酸吡格列酮治疗组病人的血红蛋白指标降低了 2%到 4%。这一变化主要出现在治疗开始的 4 到 12 周时,之后基本保持平稳。这些变化可能与血浆容积增加有关,在血液学方面无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见【不良反应】,实验室异常,血液学)。 水肿:水肿病人使用盐酸吡格列酮时应谨慎。在 2 型糖尿病双盲临床试验中,曾有盐酸吡格 列酮治疗病人发生轻到中度水肿(参见【不良反应】) 。 心脏:在临床前的试验中,噻唑烷二酮,包括吡格列酮,可造成血浆容积增加和由前负荷增 加引起的心脏肥大。一有 334 名 2 型糖尿病患者参加、为期 6 个月的安慰剂对照研究和一有至少 350 名 2 型糖尿病的长期(1 年或以上)开放性研究中,超声心动显示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病人平 均左室质量指数无显著增加,平均心脏指数无显著降低。 在排除了按照纽约心脏病学协会(NYHA)标准心功能Ⅲ级和Ⅳ级的病人后,在临床试验中未
如病人有活动性肝病的证据或 ALT 水平超过正常上限 2.5 倍,不应服用本品治疗。在基线测 定或盐酸吡格列酮治疗期间,肝酶轻度升高(ALT 水平在 1 到 2.5 倍正常上限之间)的病人,应 加以评估,判断肝酶升高的进程。对肝酶轻度升高的病人,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的开始和继续都应 谨慎,应进行适当的临床随访,包括更频繁的肝酶监测。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再升高(ALT 超过 2.5 倍正常上限),肝功能检查应更频繁,直到肝酶水平恢复正常或回到治疗前水平。如 ALT 超过 3 倍正常上限,应尽快重复检验。如 ALT 水平仍超过 3 倍正常上限或病人出现黄疸,盐酸吡 格列酮治疗应中止。
盐酸吡格列酮剂量不应超过 45mg(相当于 3 片)1 次/日,因为超过这一剂量的用药尚未进 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剂量超过 30mg(相当于 2 片)的联合用药也尚未进行安慰剂对照的 临床研究。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剂量无须调整。 如治疗开始前,患者出现活动性肝病的临床表现或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ALT 超 过正常上限 2.5 倍),就不应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所有病人在开始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前均应监 测肝酶,治疗中也应监测。 目前尚无盐酸吡格列酮在 18 岁以下患者使用的数据,故盐酸吡格列酮不宜用于儿童患者。 目前尚无盐酸吡格列酮与其它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合用的数据。 【不良反应】 据国外文献报道 在世界范围内的临床试验中,超过 3700 名 2 型糖尿病病人接受了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在美 国进行的临床试验中,超过 2500 名病人接受了盐酸吡格列酮治疗,超过 1100 名病人疗程达 6 个月或以上,超过 450 名病人疗程达 1 年或更久。 表-1 显示了以盐酸吡格列酮单药治疗[剂量 7.5mg(相当于 1/2 片)、15mg(相当于 1 片)、 30mg(相当于 2 片)、45mg(相当于 3 片), 1 次/日],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中,总体不良反 应发生率及其类型。
胰岛素:与胰岛素合用时,盐酸吡格列酮初始剂量可为 15mg(相当于 1 片)或 30mg(相当 于 2 片)1 次/日。当开始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时,胰岛素用量可维持不变。对于联用盐酸吡格 列酮和胰岛素的病人,当出现低血糖或血浆葡萄糖浓度低至 100mg/分升以下时,可降低胰岛素 用量 10%到 25%。进一步根据血糖结果进行个体化调整。 最大推荐剂量
在美国进行的所有临床试验均显示,盐酸吡格列酮组病人水肿发生率比安慰剂治疗组高。单 药治疗时,盐酸吡格列酮组 4.8%病人有水肿,安慰剂组水肿发生率为 1.2%。与胰岛素合用时, 水肿发生率最高(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组为 15.3%,安慰剂组为 7.0%)。所有病例均仅为轻或中度 。 实验室异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