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业大学校史馆解说词定稿
校史校情演讲稿

校史校情演讲稿尊敬的校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们学校的校史校情。
学校的历史悠久,校情丰厚,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和骄傲。
让我们一起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感受学校的精神风貌,共同见证学校的辉煌成就。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学校的发展历程。
我们学校创建于XX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一所享誉全国的名校。
学校的建立初衷是为了培养优秀的人才,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服务社会发展。
经过无数代师生的努力奋斗,学校在教学、科研、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每一位师生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心。
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其次,让我们感受一下学校的精神风貌。
学校一直以来都弘扬着民主、团结、求实、创新的校风,倡导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校训。
师生们在这样的氛围中,都能够茁壮成长,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学校的精神风貌也体现在了各项活动中,比如学术讲座、文艺演出、志愿活动等,都能够看到师生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这种精神风貌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师生的心中,也成为了我们学校的一张靓丽名片。
最后,让我们共同见证学校的辉煌成就。
学校在教学科研方面屡获殊荣,学科建设也日益完善。
师生们在各项竞赛中屡创佳绩,校园文化建设也日渐丰富多彩。
学校的发展成就离不开每一位师生的努力,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心。
学校的辉煌成就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携手并肩,继续传承学校的优良传统,弘扬学校的精神风貌,共同创造学校更加辉煌的明天!谢谢大家!。
学校校史介绍演讲稿

学校校史介绍演讲稿现在,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我们学校的校史。
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学府,我们学校承载着丰厚的教育传统和美好的校园记忆。
本文将从建校缘由、发展历程、师资力量、办学特色、校园文化以及校友成就等多个方面,为大家全面呈现我们学校的发展历程。
总的来说,我们学校的建校缘起于满足当地人民对于教育资源的需求。
一百多年前,我们学校的创始人发现当地儿童因为教育基础薄弱而面临机会不均的局面,于是发起创办了我们学校。
创始人们秉持着“教育改变命运”的信念,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
正是在创始人们的努力下,我们学校发展成为了当地的教育翘楚。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我们学校逐渐壮大,并获得了多个教育部门的认可与表彰。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学校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积极引入国际化教育理念,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作为一所优秀的学府,我们学校拥有一支出色的师资力量。
我们的教师大部分都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并且在自己的教学领域里都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他们以务实的态度和耐心的指导,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子。
在教育教学方面,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除了强大的师资力量,我们学校还有许多独特的办学特色。
我们学校注重实践教学,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实验实训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应用所学知识。
此外,我们学校还非常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而在校园文化的建设方面,我们学校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我们充分发挥学校具有的文化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我们学校拥有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文艺演出、社团活动、科技创新等,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全面发展自身的才能。
最后,我们学校的校友成就也是我们学校发展的一大亮点。
我们有许多优秀的校友,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都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就。
校园介绍解说词

校园介绍解说词引言概述:欢迎各位来到我们学校,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我们学校的各个方面。
我们学校位于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拥有先进的教育设施和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接下来,我将从学校的历史背景、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学生活动和师资力量五个方面为大家进行介绍。
一、学校的历史背景:1.1 学校的创立:我们学校创立于XX年,迄今已有多年的办学历史。
1.2 学校的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学校逐渐壮大并发展成为一所享有盛誉的学府。
1.3 学校的特色:学校以其优秀的教学质量和丰富的教育资源而闻名于校园内外。
二、校园环境:2.1 校园的地理位置:学校地处于一个交通便利的地方,周围环境安静、宜居。
2.2 校园的建筑风格:学校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现代与传统的元素,给人一种温馨而又现代的感觉。
2.3 校园的绿化环境:学校注重绿化,校园内有大片的草坪、花园和树木,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三、教学设施:3.1 教学楼: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2 实验室:学校设有多个实验室,涵盖了各个学科的实验需求,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3 图书馆:学校的图书馆藏书丰富,配备了舒适的阅览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资源。
四、学生活动:4.1 学生社团:学校有丰富多样的学生社团,如音乐社团、舞蹈社团、科技创新社团等,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兴趣爱好选择。
4.2 体育设施:学校拥有齐全的体育设施,包括运动场、游泳池和健身房,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育锻炼机会。
4.3 学生组织活动:学校定期举办各类学生组织活动,如文化艺术节、运动会等,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五、师资力量:5.1 教师团队: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他们专业、热情,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
5.2 师资培训:学校注重教师的培训和发展,定期组织各类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5.3 学术研究:学校鼓励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定期组织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学术能力和教学水平。
工业博物馆“工业历史馆”讲解词

工业博物馆“工业历史馆”讲解词 工业博物馆“工业历史馆”讲解词 前厅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欢迎来到***工业博物馆,我是讲解员XXX。 ***工业博物馆是利用原***市第三棉纺织厂旧厂房改造的,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展陈面积2.5万平方米,目前共有三个展馆,一是***工业历史馆,二是***企业风采馆,三是***生态宜居馆。 序厅 现在我们走进的,是***工业博物馆的主展馆“***工业历史馆”,在这里,大家将看到***从清末民初的传统手工业,到近现代工业的兴起、发展,直至成为今天的工业强市,在这一百年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工业走过了一条艰难、独特的创业、创新、发展之路,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一条浓缩的中国现代工业化进程的历史之路。 首先请大家参观的,是“***工业历史馆”的序厅。
双动压力机 我们前面的这台机器,是早期用于汽车冲压件生产的双动压力机。它高10米,宽5米,厚3米,自重150吨,冲压能力650吨,上世纪50年代生产于法国巴黎,80年代***微型汽车厂从法国引进。30多年来,它见证了***微型汽车工业的发展,象征着***工业文明的厚重,也是***人“开放进取,兼容并蓄,创新创业,自强不息”精神的写照。
艺术浮雕墙 请大家看两边的浮雕,它们是一幅艺术长卷,记录了***工业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历程。 请看你们右边的浮雕,上面讲述的是***工业历史上最精彩的故事:有***最早的作坊式的手工业、纺织业和木器制造业;有1916年官商合办的***电灯公司;有1933年、1937年***制造的广西第一辆木炭汽车和第一架飞机;有1958年国家支援的柳钢、柳工等十大工业项目。 左边的浮雕描绘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的丰硕成果:上面有改革开放初期纺织工人的群像,当时那可是***工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生产的第一台微型汽车和最新的宝骏630汽车;有柳工研发的第一代装载机;有代表***高科技产业的航天成果;那些大小不一的圆形浮雕,它们象征着***汽车、冶金、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化工、制糖、生物科技、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 这些***引以为荣的工业历史,在后面的展厅都有详细的介绍。
口述校史演讲稿

口述校史演讲稿尊敬的校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向大家口述我们学校的校史,分享我们学校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我深知,作为一名校史演讲者,我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我将尽我所能,用最生动的语言,向大家展现我们学校的光辉历程。
我们学校的校史可以追溯到50年前,当时的学校还是一所小小的乡村学校。
那时,学校的条件十分艰苦,师生们要在简陋的教室里上课,没有图书馆、实验室和运动场地。
但是,正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我们学校的前辈们依然努力拼搏,办学育人,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学校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学校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教学设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我们学校的学子们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而今,我们学校已经成长为一所知名的学府,拥有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一批优秀的学生群体。
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更加前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在校史的长河中,我们学校的每一位师生都在努力奋斗,为学校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我们学校的校训“勤奋、求实、创新、奉献”也一直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不断进取。
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我们深知,学校的成就离不开每一位师生的努力付出,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爱。
正是因为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学校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最后,我希望我们每一位师生都能铭记学校的发展历程,传承学校的优良传统,为学校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书写学校发展的新篇章,为我们学校的明天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校园解说词3篇

校园解说词3篇校园解说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和发展。
在校园解说词中,解说人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亲和力,让听众能够真正深入了解学校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三篇关于校园解说词的文章,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校园解说词》首先,感谢大家参与今天的校园解说活动。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我们学校的一些情况。
首先,我们学校建校于1960年,地处市中心,是一所集教育、科研、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目前有20个学院,涵盖理、工、文、法、商、医等多个领域。
其次,学校的校训是“笃行致远”,寓意着我们学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为人处事的道德准则。
学校的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组成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同时,学校还与国内外多家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优质的师资资源和实践机会使得我们的学生能够得到广泛的学科知识和实践经验。
最后,学校注重推进科学研究和产学研合作,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国家和地方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我们的学校有着辉煌的历史和光明的未来,我们将不断努力,为建设特色鲜明、水平一流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
谢谢大家。
二、《学校文化解说词》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解说员。
我们学校有着丰富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还加强了校园文化的建设。
下面我要向大家介绍我们学校的一些文化特色。
首先是校园运动文化。
学校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不仅建有完善的体育设施,还每年组织各类体育比赛和运动会,如足球比赛、田径比赛、棋类比赛等,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体育风采和团队精神。
其次是校园文艺活动。
每年我们都会举办文艺比赛和文艺晚会,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
学校还邀请了各路文艺大师来校演讲,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娱乐生活。
此外,学校还注重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设了文化课程和文化沙龙,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欣赏艺术、拓展视野。
总之,在我们学校,学生可以不仅仅是在学习,还可以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来充实自己的内涵,同时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校史馆解说词

一、沙盘形象厅雕刻主题形象墙纵览冀中,群贤毕至,一百余载桃李芬芳;星汉灿烂,一个世纪人杰辈出。
工大教育,独树一帜,此正所谓“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然师以立德树人为本,校以教书树人为根,我校当恪守科学发展观,立足教育事业之根本,和谐兴校、文化兴校,力使我校止于至善、厚德载物。
今设此馆,列叙时人录其功德,扬其精华,后世瞻仰,勉励秉承。
第一部分:爱我工大,学风严谨天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目前总占地面积230.810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7.0527万平方米。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已形成了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工业大学简介:校徽、校训、校歌、办学理念。
第二部分:沃土津卫,净水工大在教育部2003年首批本科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2009年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历史悠久,最早的系始建于1912年,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艺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工业大学,并形成了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
第三部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学校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硕士及15个工程硕士授予领域,49个本科专业、 5个高职专业。
设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8个天津市重点学科、1个天津市重点发展学科,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部级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1个天津市技术推广中心和1个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十一五”期间,学校的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学、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等五个重点学科获得天津市的重点建设投资,学校获得全市高校“十一五”综合投资一等奖。
学校下设14个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700 0余人。
学院校史馆展馆解说词综述

请解说员对照展厅实际情况和个人语言习惯作出修改。
学院校史馆展馆解说词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讲解员×××。
欢迎参观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3年,其前身为国家级重点中专——河南省交通学校。
2004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高等教育系列,隶属河南省交通省运输厅,是培养公路交通技术与管理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2013年10月,我院迎来了六十周年的寿诞,为铭记先贤教诲,发扬交院之精神,延续今日交院之辉煌,特组织建设“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全馆约774平方米,分为序厅、历史厅、现代厅、学子厅和未来厅,从不同角度,全面展示了学院六十年来的奋斗历程和发展成就,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展开时光的翅膀,漫塑历史的长廊,追忆交院逝去的沧桑,感受交院新世纪创造的辉煌!序厅我们首先来到的是校史馆的第一部分——序厅,序厅在设计上撷取了交通文化、公路文化、交院文化等,营造了现代开阔、明朗大气的展览氛围。
大家可以先感受一下序厅厚重的艺术氛围。
序厅主要包括形象墙、学院文化和领导关怀。
序厅的左侧为“领导关怀部分”,六十年来河南交通学院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与关怀。
我们所迈出的每一步,都凝聚着众多的关爱和期待;我们所取得的每一次成功,都辉映着各级领导的心血和汗水。
一次次亲临指导,一句句殷殷叮咛,让交院人深受鼓舞,信心倍增。
序厅中央的形象墙上篆刻的是著名诗人王怀让老师,为我校五十周年校庆而作的诗歌“一条大路”,这首诗将学院五十年代的诞生、六十年代的坎坷、七十年代的涅槃、八十年代的成长、九十年代的壮大和新世纪的辉煌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这是一条充满希望的大路,这是一条开满鲜花的道路,这更是一条不断伸向远方的大路……全体交院人将在这条大路上飞奔,创造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右侧在石材墙面上展示的是我院的校训、凝练我院六十年发展概况的校史馆前言、校徽和六十年校庆庆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工业大学校史馆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辽宁工业大学校史馆参观,我是校报记者团学生记者---,也是本次校史之旅的解说员。
六十余载弦歌不辍,一甲子薪火相传,辽宁工业大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学术积淀的辽宁省属工科院校。
自1951年建校至今,学校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发展历程。
走进校史馆展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砺器悟道”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砺器悟道”的校训精神是辽宁工业大学文化的精髓所在,它指引广大学子在“器”的磨砺中领会“道”的深远。
与“砺器悟道”校训相得益彰的是“勤学进取严谨求实”的校风。
1986年3月,学院向全院师生提出了这八字校风,是学校风气的精辟概括和真实写照。
校歌由著名诗人易仁寰作词,孟令红谱曲。
不仅形象的描绘出学校在凌河之岸、渤海之滨的优越地理位置,更充分的反映莘莘学子胸怀理想,志在四方的远大志向。
校训、校风、校标、校歌共同构成了辽宁工业大学重要的精神文化成果,已经深深的融入了学校的文化血脉。
了解了最为深邃的辽工大精神,接下来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校史馆的历史沿革部分。
透过这一幅幅穿梭甲子的画卷,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辽宁工业大学一路从历史的长河中姗姗走来。
这幅照片拍摄于1951年建校之初,是学校模范工作者的合影留念。
拓荒者的心血汗水哺育幼苗茁壮成长,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工业基础薄弱,为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一代辽工大人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他们拓荒创业、艰辛办学,为今日的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幅照片很有趣,拍摄于1956年1月,大家的目光纷纷投向了他们的左上方位置,面带笑容,目光炯炯,他们带着满心希望被派向祖国的大江南北,将最初的辽工大精神延展到祖国的四方。
到1960年4月,学校几经更迭,升格为锦州工学院,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和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学院题写校名。
到1961年9月,学院首次招收本科学生91名,从此办起了四年制的本科大学,这对学校的发展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
文革期间,我国的教育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
1969 年10月,锦州工学院停办。
直到1978年4月,才恢复锦州工学院,复办后第一次录取新生246名。
我校迎来了文革结束后教育事业发展的春天。
这幅照片展示了80年代锦州工学院的全景,学校复办之后科教文化各方面迅速复苏,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举办学雷锋创三好表彰大会,成立大学生诗歌朗诵会,参加辽宁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校领导班子积极研讨工作,科研成果丰硕,先后
取得机械工业部、省政府多次奖励。
经过7年的奋斗,到1985年,已有在校本科生2054人。
1986年学校召开了锦州工学院第六次党代会,学校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全盛时期,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会议在这一时期陆续召开,提出了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解决了发展过程中的政策方向问题。
同时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关怀,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王巨禄多次来校视察工作。
1995年对于我校来说发生了很多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继92年学校更名为辽宁工学院后召开了首届辽宁工学院党代会,迎来了国家教委专家组对我校的教学评估,并成为全国首批评价合格的高校之一,同时获得了国家教委颁发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价合格证书。
接下来这一阶段,被我们称为是开拓进取,彰显实力的重要时期,进入21世纪,学校抓住了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机遇,开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新局面。
这一时期学校的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注关怀,各级领导纷纷来校视察工作,肯定我校的办学实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我校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这里还要给大家介绍一下,2003年我校成立的三个代表网站,现为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网站,在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中,网站的开通开创了网络思想政治理论宣传教育的先河,也为我校向多科性、综合性大学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2005年,我们迎来了本科教学评估,2007年,我们终于迎来了辽工学子翘首期待的那一天,辽宁工学院正式更名为辽宁工业大学。
这是一幅学生拍摄的北区全景图片,正是一代代辽工大人经过六十年的奋斗建立起来的我们所熟悉的现代大学校园,是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地方,也是我们每一个辽工大人的家。
2011年6月,辽宁工业大学第一次党代会在我校建校六十周年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召开,辽工大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新的起点。
六十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浪花一朵,六十年却是人生旅途的慢慢跋涉。
可以说,辽宁工业大学的六十载校史,是一部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办学史,是一部孕育、培植、熔铸和弘扬工大精神的发展史。
通过点击历史的各个节点,我们了解了学校的发展脉络。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走进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学校发展概况,这些年我们大家都可以看到,学校的发展变化是翻天覆地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很多高楼拔地而起,大家看这幅图片蓝天白云下雄伟壮观的9号教学楼,这边的图书馆信息楼,这两座楼都被评为国家建筑鲁班奖,这些建筑错落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共同构成了辽宁工业大学的全景图画。
学校始终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这幅图片清晰的向大家展示了学校本科专业的设
置情况,在1993年,我校获得了硕士学位的授予权,形成了多层次多科类办学格局。
2009年,为配合锦州市打造千亿光伏之都对光伏专业人才的需要。
我校又成立了光伏学院,现更名为新能源学院。
完备的学科建设体系是发展的基石,完善的教学工作是保障学生培养质量的重中之重。
多年来学校一直注重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文件,形成了独特的教学管理体系。
取得的先进成果得到了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先后刊登了我校教学管理先进成果的文章,极大的提高了学校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目前,我校拥有15门省级精品课,极早的进行了课程负责人制度的探索,长期开展青年教师讲课大赛,通过各种形势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获得了一大批优秀教学成果奖。
同时学校也意识到,人才是强校之本,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这张图片展示的是原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志林受到原国家主席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和握手。
以下四幅图片为我校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
这一版面向大家展示的是我校的辽宁省教学名师,正是他们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功底为他们赢得了赞誉,今天在这里展示的只是学校教师中的7位佼佼者,还有很多教师兢兢业业的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辽工大教育事业的发展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期待更多的名师登上校史的扉页,同时我们也向那些默默无闻在七尺讲台奉献自己一生的普通教师致敬。
科研水平,是衡量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这一个个奖状,一份份荣誉,一本本专著,都凝聚了我校教师的心血,更成就了辽工大科学研究事业的壮大和发展。
科研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转化科研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直以来我校都十分重视产学研相结合,辽宁工业大学科技产业园区拥有企业13家,现产值达到2.01亿。
2010年,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省级大学科技园,以下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产品,彰显了校办企业实力。
开放办学与国际接轨一直是学校发展的方向,这些年,学校先后与世界各地的11个国家的22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目前学校有18个国家180多名留学生,一个开放包容和谐的留学生教育体系已经建立起来。
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无形资产,学校在以党建为中心的学校精神文明和文化内涵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获得文明单位标兵安全文明校园,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十佳校园廉洁教育主题网站等先进称号。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鉴赏力,校园网成为学校对外交流的窗口,探索网是我校学生自己创办的科技网站,辽宁工业大学报记录了学校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成为珍贵的史料。
2009年10月,学校党委书记王建中作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代表参加了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表彰大会,受到原国
家主席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合影留念。
体育,文艺,读书,学习这些所有的文化内涵建设构成了具有辽工大特色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成为了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
校友工作近年来日益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六十年来,我们已经向社会输送了近五万名毕业生,校友们遍布世界各地, 2009年学校成立校友总会随后全国有20个校友会陆续成立,辽工大校友创刊网站开通,2011又召开校园理事大会,为校庆庆典做好铺垫准备工作。
至此,学校的各项工作我们有了一个宏观的了解和认识。
最后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我们学校的历任以领导。
他们就像执掌舵盘的舵手,操控着辽宁工业大学这艘巨轮一步一步史向今日辉煌。
一幅幅黑白照片,在辽工大历史上留下的却是一个个浓墨重彩的印记。
接下来的这一幅画面是我们所熟悉的面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团结和谐奋进的领导集体,目前,全校师生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带领下,在当前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中,共同努力,以一往无前的气魄,奏响一曲激情澎湃的长歌,我们相信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一定会成为现实。
好了,我的解说就到这里,谢谢大家!(20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