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公司的知识管理

西门子公司的知识管理
西门子公司的知识管理

德国西门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气工程和电子公司之一。其业务遍及全球190多个国家,在全世界拥有大约600家工厂、研发中心和销售办事处。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于三大业务单元:医疗、能源和工业服务。进入21世纪,公司在知识管理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成就,为世人注目。在美国Teleos等机构共同举办的六届“最受赞赏的知识型企业”调查活动中,西门子公司连续六年均排在前20名,2001年西门子的排名位列第7。2002年,西门子获得年度“最佳知识产品及服务奖”。在西门子公司的知识管理实践中,它还指出了一条通向成功知识管理的道路——以业务目标为导向,依据一定的知识战略,实施知识管理活动。它强调了一种融合思想,即应将企业业务目标、知识战略以及知识管理实施过程有机融合,知识管理实践应“从企业战略、业务目标中来,并到企业战略、业务目标中去”。

一、西门子公司的知识管理目标

西门子推行知识管理,同样来源于外部市场、内部组织、技术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为创造更多的客户价值,为改善业务运营,西门子认为必须采用新的协作和管理方法——知识管理,来创造全球化的知识网络,不仅将业务“触角”延伸,还要使其更加智能化。西门子公司通过一系列知识管理实践,希望它能带来在产品上市时间、战略应变能力、成本、客户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改善,具体目标如下:通过加速知识流和知识整合,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扩大“注意力带宽”,以及早获得战略机遇或危机的信号;通过实施实践社区,以之来管理企业核心能力并加速知识创新,降低协作成本;通过建立面向客户的虚拟社区改善客户忠诚度;通过组织知识座谈、知识咖啡馆等方式,加速各种创新实践在组织中的传播。考察西门子公司的知识管理实践,我们发现,它超越了对于知识管理的传统技术观,认为成功的知识管理系统应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正如公司知识管理主管京特·克莱门茨所说:“西门子很强调知识管理,现在我们有超过150个知识管理项目在全球推行。西门子的ShareNet 系统(社区知识管理系统)联系了遍布80多个国家的1.3万名销售人员及市场专家。”西门子公司坚信:全球创新网络,包括190个国家和40万名员工,是公司的最大资产。这些员工由全球知识网络联系起来,是创新的关键,也是提供技术、切合客户的解决方案和服务的关键。组织领导层的直接支持是推行知识管理的关键。西门子公司和其他公司的知识管理实践表明,来自主管人员,尤其是高层领导者的强有力的支持,对于具有变革性质的知识管理项目至关重要。这些有益的支持包括:(1)发出信息,倡导和宣传知识管理对企业成功至关重要;

(2)为基础结构清除路障,提供资金;(3)明确哪些知识对公司最重要;(4)制定促进和完善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

二、构建知识管理的平台

西门子建立了一个分享网(ShareNet)来肩负知识管理的重责大任。负责西门子分享网的项目领导人道龄指出,ShareNet的目标是,透过网络把遍布全球46万多名员工的知识集合来,彼此扬长避短,增加专业能力。这个分享网包含了一个聊天室、数据库以及搜寻引擎。员工可以在分享网里,提供任何信息,比如一个成功项目的描述,或是PPt的制作等,只要是对其他员工有帮助的信息皆可。员工透过分享网,可以找到信息的提供者,可利用电子邮件进一步交谈。道龄指出,员工把自己的知识贡献出来的同时,也获得了知识。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分享网,构建知识管理的平台不是很困难,但是要做到改变员工的观念,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并愿意分享,充分发挥知识管理平台的作用,却是推行分享网最困难的地方。于是,西门子组织了项目团队,专门负责训练员工使用分享网,回答员工的疑问,并且监督分享网系统。不仅高级管理人员全力配合,同时企业也提供诱因,鼓励员工改变。西门子为了鼓励员工多加利用分享网,采取恩威并施的方式。经理人只要透过运用分享网,而产出额外的销售额,就可以获得红利。但是,各国分公司的执行长及营运长除非提供分享网信息,或是从分享网汲取资源,因而获利,才能得到红利。一般员工只要提供对另外一个人有实际帮助的信息,就可以获得参与研讨会的机会。要将分享网的概念推广给销售人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当他们知道利用分享网取得远在他国同事的经验,可能带来可观的获利,他们就会加入。未来,分享网还会开放给顾客使用,让顾客直接与研发部门人员沟通,开发出更好的商品。分享网自1999年推行以来,虽然只在西门子信息与通讯事业部进行试验,但是成效却十分显著。分享网的成本只有七百八十万美元,可是它却为西门子增加一亿二千二百万美元的营利收入。例如,马来西亚电讯公司拟架设试验性宽频网络,但西门子在马来西亚的人员,专业不足以应付当地的情况,透过分享网,他们发现丹麦的一个团队,曾经处理过一模一样的案子,马来西亚团队因而取得工程承揽权。“内容结构”对知识管理而言也非常重要,只有具备了标准、统一的内容表示形式、内容组织结构以及内容创建和访问的过程,才能有效地实现知识的交流和共享。西门子按照两种知识分类方法来组织知识内容,一种是“Know-what、know-why、know-how、know-who”分类法,根据它可决定知识的具体存在位置,而另一种则是“隐含、显现、正式”分类法,它可用来决定知识管理的具体方法。

三、提供全球本土化的解决方案

要通过ShareNet获取全球员工所拥有的知识,西门子采取了一种既能够把全球的知识资

源聚集到一起,又能够保留跨地区文化差异的方法—全球本土化的解决方案。由总部和各地分公司共同制定ShareNet的战略方向,然后系统的主要战略性维护会落到各地分公司。ShareNet最初在四个试点国家(澳大利亚、中国、马来西亚和葡萄牙)展开,选择这些国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这些国家都能和ShareNet团队和谐相处,能很好地代表西门子在全球的业务。ShareNet项目团队把试点作为迅速建立总部和地区公司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为了把全球本土化战略落到实处,西门子分别在地区公司里选出ShareNet 经理,还分别设立了共享委员会、全球编辑、IT 支持人员和用户热线,他们和全球各地的投稿者一起组成了一个既注重全球总体战略,又关注各地区公司文化的全球本土化组织。在这个组织中,ShareNet 经理们起到了一个跨文化“黏合剂”的作用。有关人士评价:“ShareNet 试图把所有的地区销售活动联系起来,以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知识、全球最佳实践在地区公司的使用,以及全球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通过节省时间和成本,通过创造新的销售机会,实现巨大的、可衡量的商业效益。ShareNet 将被融入到每个销售人员每天的工作中,它是一个自我形成、不断成长的系统。”

四、把知识转化为股份

分享和使用知识需要组织采取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管理和变革组织文化,培养知识共享文化。员工们并不是都心甘情愿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所以,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组织文化引导大家把知识贡献出来,纳入到一个系统之中。为了保证知识管理系统在西门子内部持续地使用下去,西门子ShareNet团队必须持续不断地给ShareNet 系统注入动力,并激励员工们向ShareNet提供和获取知识。这包括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两个方面。一开始,西门子推出了一个“上级奖励制度”,作为知识共享的短期推动力。这种制度虽然初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ShareNet的推广,但由于它没有真正地奖励那些知识贡献者,从而难以发挥长期、持续的激励作用。于是,ShareNet经理们决定把重点更多地放在参与者身上,并推出了网上奖励制度。参与者会因为质量高的投稿获得ShareNet股份。这个股份系统是一个灵活的激励方案,能够根据激励的需要做出调整。例如,知识发布和论坛反映为3 到20 股,每一股在价值上大约相当于1 欧元。ShareNet的技术系统自动根据贡献进行股份分配。在实施的前4个月里,股份激励系统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后来,这个奖励系统演变成了一个“在线商店”。在那里,股份可以通过交易置换成一定范围内的产品,例如专业文献和西门子便携电脑等。但是数量上的成功却带来了质量上的缺陷。于是ShareNet项目团队引入了一个星级评价程序,星级乘以某个特定因数就可以计算出贡献者所能赚到的股份数量。引入这套新的

评价程序推进了质量的提高。事实上,把股份换成实物的用户较少,投稿的数量和质量等资料的公开化,使投稿者可以获得人所共知的专家地位,这一点日渐成为员工积极利用ShareNet的内在动力。ShareNet用户发表评论说:“虽然得到一些这样那样的奖励能作为一种激励,促进我们与国内外进行知识分享,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方面。日常工作受到赏识、得到的直接认可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这才是我们受到激励的关键所在。”为此,ShareNet 项目团队决定把更多的激励和奖励聚焦在用户身上,把大量评论性内容放进系统,使用户积极贡献,还创造知名度。通过这种方式,ShareNet项目团队成功地把知识管理理念、信息化系统,还有作为知识管理主体的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大多数西门子的员工认为:借助ShareNet平台,绝大多数员工之间可以自由地分享知识,更确切地说,他们被捆绑在一个全球化的公司网络内,并且有着共同的行为守则,在ShareNet系统中获取和分享知识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五、建立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

公司知识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建立知识管理策略和框架,提供对知识管理活动的支持,以及推进知识管理和知识型企业的建设。通过成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西门子可以更好地推广知识共享和创新过程,最终营造出知识共享的文化。

1.充分利用实践社区。像西门子这样的大型跨国公司,拥有大量丰富的隐性和显性知识,通过知识管理将这些知识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公司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种形势下,1997 年西门子公司自发形成了一个员工网络组织——知识管理实践社区,目的就是探讨知识管理。从此,知识管理实践社区成为西门子公司推行知识管理的主要驱动力。2001 年,这个实践社区就已有350 名知识管理专家活动在多个业务集团、地区和公司职能部门,这些专家经常相互交流,并且推动知识管理在西门子公司内部的发展。公司试图跨组织边界达到“最佳实践网络”,使企业中各个领域的知识能够通过社区交流得到共享,使员工可以对业务的相关主题进行经验交流,充分利用已有的成功经验。那么,如何建立最佳实践网络呢?西门子首先要对具有重要业务价值的相关主题进行识别;在确定了主题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识别该主题的相关人员(如推动者、拥护者、管理者等);然后要发现那些拥有最佳实践的专家并成立专家“研讨厅”,准备“最佳实践”案例材料;在“最佳实践”材料得到充分准备之后,建立最佳实践共享“论坛”,并要求志愿者使用它们;最后要将网络进行拓展,将局限于专家的“研讨厅”和部分志愿者的“论坛”发展成为面向所有与主题相关的员工的“交易所”,使最佳实践充分地“活跃”起来。

2.知识集市。如果说知识社区建立了人和人、人和组织以及组织和组织之间的联系,而知识集市则提供了有关知识管理的基础设施,它通过提供知识地图、以及企业Intranet来进行最佳实践传输,保证所有员工能够访问最佳实践资源。

3.借助网络。西门子要创建一个不仅能够共享显性知识,而且能够帮助员工将他们个人的隐性知识也贡献出来的系统。为此,公司将ShareNet设计成互动的知识管理平台。显性知识按照内容被划分到不同的类别中,如解决方案对象(技术性的或者是功能性的知识)、环境对象(客户或者市场知识)。ShareNet把有用的文件相互联系在一起,例如,一个销售方案通常会包括对一个客户的情况调查,还有联系人,以便可以提供进一步的帮助。隐性知识部分由紧急请求、论坛、新闻和聊天组成。ShareNet的紧急请求功能可以让一个成员发出紧急信息,以提醒其他成员。对于一些非紧急的问题,需要对各种各样的想法和建议进行反馈,最好选择论坛。ShareNet新闻是一个特殊的论坛,为ShareNet社区提供留言板。ShareNet 聊天功能是基于因特网中继交谈技术的,是ShareNet成员的虚拟会议室。最后一个组成部分是ShareNet成员字典,提供所有用户的联络信息、企业的详细资料和每个成员对于ShareNet 的贡献。

4.进行“业务变革”。通过变革,具体实现企业的知识型改造——通过现状诊断、系统实施以及运行维护等几个步骤实施知识管理系统,促进组织的变革。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业务变革的过程不仅仅体现为技术系统的实施,而是人、流程、技术等多种要素的结合。西门子认为,要以策略为导向,以追求价值为目标,通过将协作和领导、外部关系、内容结构、组织以及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因素相整合,最终实现理想的变革结果。

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初探_以西门子公司为例

●祁延莉(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100871) 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初探 ———以西门子公司为例 摘 要: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是近年来知识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依据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开发的知识管理方法论之一。本文以西门子公司的知识管理实践为重点,介绍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成、实施和评估过程,旨在为我国的组织和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一种值得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企业;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 Abstract:K nowledge Management Maturity M odel is one of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methodologies developed by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apability Maturity M odel for S oftware in recent years.F ocused on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practice of S iemens AG,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struction,im plemen2 tation and evaluation process of K nowledge Management Maturity M odel in an attem pt to provide a valuable method for orga2 nizations and enterprises in China to im plement knowledge management. K eyw ords:enterprise;knowledge management/K nowledge Management Maturity M odel 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知识管理已经成为组织和企业广为接受的管理理念。这种理念要求企业把知识视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对企业实施管理变革,以知识创新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手段,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对于组织或企业而言,如何有效地实施知识管理仍然是一个难题。许多组织或企业在推行知识管理时,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不知道组织内部是否已经做好准备,或者在实施知识管理之后,不知道是否符合知识管理的标准和要求。 为此,一些学者将软件企业的能力成熟度概念引入到知识管理领域,以衡量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程度,提出了以改进组织知识管理能力为目标的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K nowledge Management Maturity M odel,K M M M),并以此作为组织或企业实施知识管理、评估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的指导性框架。本文以西门子公司为例,介绍在该公司应用的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 1 软件能力成熟度简介 K M M M的提出以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2 turity M odel for S oftware,C M M2SW)为基础。C M M2SW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推出的评估软件能力成熟度的一套模型。该模型基于众多软件专家的实践经验,侧重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及能力的提高与评估,是组织进行软件过程改善和软件过程评估的一个有效的指导框架。 C M M2SW分为5个成熟度级别: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和优化级。其中除了第一级之外,每个成熟度级别又由一些关键过程域(K ey Process Area)组成,这些关键过程域用来描述欲达到某个成熟度级别需要执行的关键活动和主要工作。 例如在C M M2SW的可重复级包含的关键过程域有:软件配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软件子合同管理、软件项目跟踪和监督、软件项目策划以及需求管理等[1]。这样,任何软件企业都可以认为是成熟度第一级的组织,处于这一级的组织在软件过程和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不断完成每个级别中的关键过程域所规定的步骤和工作,才能获得向更高成熟度级别的提升。 随着成熟度等级的上升,企业的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和能力越来越强。可见,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为软件的过程改进提供了一个阶梯式的框架图。它指出一个软件组织在软件开发方面需要做哪些工作、这些工作之间的关系,开展这些工作的先后次序。因此,遵循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软件企业可以通过一步一步地做好工作而逐步走向成熟。 2 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 知识管理成熟度可以看成是组织开发、实施知识管理

安全型西门子PLC的功能特点

与普通西门子PLC不同,安全PLC不仅可提供普通西门子PLC的功能,更可实现安全控制功能,符合ENISO13849-1以及 IEC61508等控制系统安全相关部件标准的要求。安全西门子PLC中所有元器件采用的是冗余多样性结构,两个处理器处理时进行交叉检测,每个处理器的处理结果储存在各自内存中,只有处理结果完全一致时才会进行输出,如果处理期间出现任何不一致,系统立即停机。 此外,在软件方面,安全西门子PLC提供的相关安全功能块,如急停、安全门、安全光栅等均经过认证并加密,用户仅需调用功能块进行相关功能配置即可,保证了用户在设计时不会因为安全功能上的程序漏洞而导致安全功能丢失。 在设计安全西门子PLC时,要考虑到很多因素,需要很多的特殊设计。比如:一台TPC1162HI更强调内部诊断,结合硬件和软件,可以让设备随时检测自身工作状态的不适;一台安全西门子PLC具有的软件,要使用一系列的特殊技术,能确保软件的可靠性;一台安全西门子PLC具有冗余功能,即使一部分失效,也能够维持系统运行;一台安全西门子PLC还具有外加的安全机制,不允许通过数字通信接口随便读写内部的数据。 安全西门子PLC与常规西门子PLC的不同还在于:安全西门子PLC需要得到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安全认证,满足苛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国际标准。必须彻底地采用系统方法,来设计和测试安全西门子PLC。德国的TUV专家和美国的FM 专家会提供对安全西门子PLC设计和测试过程的、第三方独立的确认和验证, 特殊的电子线路,细致的诊断软件分析,再加上对所有可能失效进行测试的完整性设计,确保了安全西门子PLC具有测定99%以上的内部元件潜在危险失效的能力。一种失效模式、影响和诊断分析(FMEDA)方法一直指导着设计,这种方法会指出每个元件是怎样引起系统失效。MT6100IV5的工程师会亲自执行失效测试,把它作为他们认证过程的一个部分。 严格的国际标准软件应用于安全西门子PLC。这些标准需要特殊技术,避免复杂性。更进一步的分析和测试,细致地检查操作系统的任务交互操作。这种测试包括实时的交互操作,比如多任务(当使用时)和中断。还需要进行一种特殊的诊断,被称为“程序流控制” 和“数据确认”。程序流检查能确保基本功能能按正确的顺序执行,数据确认使所有的关键数据在存储器里进行冗余存储,并且在使用前进行有效性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一个安全西门子PLC需要附加的软件测试技术。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 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

(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KM)

知识管理(KM) ERP的新内容-知识链管理 ERP是在MRP-II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而来的,最初它是基于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管理,将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所有的业务单元如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质量、运输、市场、销售、服务等以及相应的财务活动均纳入一条供应链内进行管理,当时比较重视的是物流的管理,即如何更快更好地生产出产品并把其推向市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出的产品必须要转化成利润企业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因而企业更加注重对资金的管理和动态利润的分析,即如何在供应链上更好地利用企业有限的资金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如何使投资增值来维护股东的利益等等,为此ERP在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过程中加入了企业理财的观念,更加强调和加强了对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控制,这就使ERP的管理内容增加了对价值链的管理和控制;随后,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在全球化的大市场竞争环境下,人们发现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业务上都成为世界上最杰出者,必须联合该行业中其它上下游企业,建立一条业务关系紧密、经济利益相连的行业供应链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竞争环境,共同增强市场竞争实力。因此,ERP从对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管理延伸和发展为面向全行业的广义的产业链管理,管理的资源对象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了外部;而在知识经济即将到来的今天,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他们最宝贵的资产和资源是知识,即知识不

但作为资源是生产的要素,而且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故在ERP 的管理范围内,将增加新的内容,知识管理。 早在80年代,保罗.罗默教授(现任教于斯坦福大学)就曾提出了经济增长四要素理论,其核心思想是把知识作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要素,他认为:首先,知识能提高收益;其次,知识需要投资;第三,知识与投资存在良性循环关系,投资促进知识,知识促进投资。现今,企业的价值已不在于拥有多少厂房,设备,甚至产品,而在于知识产权,客户的信赖程度,与商业伙伴合作的能力,电讯基础结构,以及雇员的创造潜力和技能等,公司中最大的资产,就是继资本、劳动之后脱颖而出的“第三资源”-知识资源。为此,ERP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社会环境下,将把企业的知识资源纳入其管理之中,即把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传递、共享等组成一条知识链,并对其进行有效地管理。 什么是知识管理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知识管理是企业在面临一种新的形式下作出的战略性的反映。目前,对

西门子公司的招聘流程和面试原则

西门子公司的招聘流程和面试原则 作为德国最大的私营企业,也是全世界第五大跨国公司,西门子公司无疑是世界电气界的一颗璀璨明星。而今天的成就,离不开西门子对人才的重视。他们不仅有一整套业界著名的人才培训体系,而且招聘体系也同样可圈可点。近日,记者采访了西门子(中国)公司人事部高级顾问胡春小姐,在西门子公司的会议室里,我们的交谈就从西门子如何进行招聘选拔这一话题开始。 西门子公司人事部针对中国员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执行组(Operation Group)负责执行、操作等具体事务,针对业务部门或职能部门的需要进行全方位的人力资源服务。二是战略制定组(Strategy and Policy Group),负责制定战略、政策和整体计划、方案。胡春小姐属于执行组。 一般化的招聘流程 记: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西门子公司的招聘体系? 胡:西门子的招聘流程与其他公司大致一样:发布招聘信息→筛选简历→面试→进入试用期。西门子早期多在覆盖面较广的报纸

上发布招聘信息,现在主要通过外部的人才网站和西门子网站进行招聘。 西门子公司的总部采用了一个软件系统,我们称之为ATS,西门子(全球)的招聘工作都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我们可以用这个系统发布招聘广告,建立很多链接,链接到外部的人才网站。同时,公司有自己的intranet和internet。通过多种途径发布信息,所有的求职者都可以在线申请职位。这个系统有一个跟踪软件,什么时候进来简历、什么时间进行筛选、筛选结论是什么等情况,都会进行跟踪记录。人力资源部淘汰掉不合适的人选之后,把认为合适的人选的情况发送给招人部门,并与部门经理进行讨论。 之后,我们会根据职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案。比如,招聘研发工程师这种技术性较强的职位时,一般先由业务部门进行面试,因为他们更了解技术要求、业务状况。个别时候会有笔 试。 如果招聘的是适用面比较广的职位,比如秘书,申请的人很多,一个职位有成百上千的应聘者,我们就会先筛选简历,然后进行电话面试。我们会在电话里了解她们的英文能力、交流能力等,觉得比较合适的人再请过来面试。所以,每个职位的招聘流程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基本上以面试为主。

知识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知识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知识管理可以说是既古老又年轻的领域。说它古老,是因为透过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其实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对知识的管理活动,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只不过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当时这些活动大多属于自发的,内容也比较零散;说它年轻,知识管理真正作为一门严格的管理开始被学术界系统研究不过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 1.2.1 古代的知识管理 “知识的管理”与“知识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正式的“知识管理”之前,有知识管理的起源和“知识的管理”存在。 对知识进行管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文明社会的最早时期。最早的知识的组织管理实践活动据称是在古巴比伦,“在叙利亚的爱伯(E b l a)地区发现了大量距今4000多年前的用楔形文字书写的档案(c u n e i f o r m a r c h i v e s),这些文献试图组织有关当时的文明、政府和商业的各种记录,从而保证里面记载的具有很高价值的信息能够顺利地一代代传递而不会丢失”。[56]这种保存知识的行为最终导致了古代大批藏书的出现,像最著名的埃及亚历山大藏书室就是在公元前3世纪建立的并且存在了大约1000年。在藏书室的最顶层存放了500000多本全部是手写的书,而这些书的复制品被散布到了全世界。这种全手工的复制和散布非常耗时间,但正是依靠这种方式,古

代的很多知识才得以流传下来。 印度学者认为知识管理的历史十分久远,“仅就印度而言,知识管理的最初起源,并非在‘公司部门’这个环境之中,而是起源于《奥义书》。在《奥义书》中,知识管理是靠一代又一代的智者们,将知识传授给他们的弟子以及追随者来进行的。‘知识获取’的方式则是通过观察和讨论来进行的;‘知识保管’则采取存入人们的大脑,或以文字的方式记载下来;‘知识传播’则主要是通过演讲以及辩论的方式进行的”。[57]而《奥义书》是波罗门经典《吠陀》的形而上学的释义,文献形成的时期是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4世纪。 古代知识的管理得益于语言文字、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在文字发明之后印刷术发明之前,由于技术落后原因,文字的记录和保存都十分困难,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用一种木制有铁尖的笔在湿的土块上来记录,然后再烘干这些土块,但保存与携带不便。陶器的碎片等也曾被广泛用来写信件、帐目甚至作业,但是它们记载文字都有很多缺点。中国造纸技术发明并传播到西方后,大大推动了学术知识的记录与保存。随着古老文明的不断交替发展,人们在保存知识方面也作了较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希腊人和波斯人的很多知识都在伊斯兰帝国时期遭到了破坏,所以其知识主要是以阿拉伯语言被保存了下来,这些知识最终流传到了欧洲的一些修道院,在那里,翻译的技术和藏书科学都被提高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可是,由于它们仍然主要通过人工来复制和保存,知识的传播仍然是一件非常艰巨艰难的事情。[58]

西门子的知识管理实践.

西门子的知识管理实践 在知识管理的引进和实施方面,咨询公司走在了前面,如安永公司、普华永道公司等。而作为一个传统型企业——西门子公司,对知识管理的认识以及具体的实施方面,也走在了前列。它试图通过对知识的有效管理,来提升企业在各个业务领域的业务价值。. 西门子为什么要进行知识管理? 西门子推行知识管理,同样来源于外部市场、内部组织、技术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为创造更多的客户价值,为改善业务运营,西门子认为必须采用新的协作和管理方法——知识管理,来创造全球化的知识网络,不仅将业务“触角”延伸还要使其更加智能化。具体来说,以下八个方面成为西门子实施知识管理的关键驱动力: ?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密集化和客户导向化要求西门子必须能够有效管理产品以及客户知识; ?组织的价值正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员工人及其创造的知识中,但这些知识员工比以往更具流动性,为了有效保护组织和个人知识,也必须要进行知识管理; ?在业务过程、组织架构以及外部协作等方面越来越强调创新,而创新的基础正在于知识管理; ?战略联盟正成为建立持续竞争优势的可靠保障,这要求西门子能够将知识管理的范围拓展到企业之外; ?电子商务、协同商务是商务变革的趋势,如果将在内部知识管理上的经验用于和客户、 咨询业务 方案业务 服务业务 设施业务 系统业务 产品业务 通过知识 提升业务 价值

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的知识交流和沟通,将可带来极大的竞争优势; ?全球化、分散化以及过程导向、基于团队的组织结构使知识沟通变得困难起来,但是知识社区成为超越业务和职能边界的第三种组织形式,能够有效实现知识管理; ?个人一方面受困于不断增长的信息,另一方面承受着决策实时化的压力,而知识管理能够提供传输信息和知识的有效工具,帮助员工从压力中“解脱”出来; ?技术的发展使知识联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来、现在、一起”方式,为创造跨时空的整合知识环境创造了条件。 西门子公司希望通过一系列知识管理实践,能带来在产品上市时间、战略应变能力、成本、客户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改善,如: ?缩短产品上市时间——通过加速知识流和知识整合; ?扩大“注意力带宽”,以及早获得战略机遇或危机的信号——通过感知和获取遍布全球的知识和信息,并对之实现有效共享和管理; ?降低协作成本——通过实施知识社区,来管理企业核心能力并加速知识创新; ?改善客户忠诚度——通过建立面向客户的虚拟社区来实现; ?加速各种创新实践在组织中的传播——通过组织知识座谈、知识咖啡馆等方式来实现。 西门子的知识管理实践 考察西门子公司的知识管理实践,我们发现,它超越了对于知识管理的传统技术观,认为成功的知识管理系统应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并给出了一个参考模型,该模型聚焦于四个方面: 知识管理关键过程 知识环境 战略、协作和领导力、价值观 知识创造 知识共享 知识社区 人、组织 关系 知识集市 基础结构(平台、工具、服务

顺序功能图语言s7graph的使用

——顺序功能图语言S7 Graph的使用 S7 Graph语言是S7-300用于顺序控制程序设计的一种语言,遵从IEC 61131-3标准中的顺序控制语言的规定。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该软件的使用。 1.S7 Graph的安装 S7 Graph软件属于可选的软件包,需要单独安装。安装步骤如下: (1)双击安装文件,安装开始。 (2)弹出“安装语言”对话框。选择“English”,如图所示。 图选择安装语言 后面弹出的对话框,点击“下一步”或“是”即可。 (3)安装过程,要求安装授权。如图所示。

图安装授权 (4)最后,弹出下面对话框,点击“Finish”,完成安装。 图完成安装 2.S7 Graph的结构: 用S7 Graph编写的顺序功能图程序以功能块(FB)的形式被主程序OB1调用。S7 Graph FB包含许多系统定义的参数,通过参数设置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从而实现系统的初始化和工作方式的转换等功能。 对于一个顺序控制项目至少需要3个块: 1)一个调用S7 Graph FB的块,可以是组织块(OB)、功能(FC)和功能块(FB)。 2)一个S7 Graph FB块,用来描述顺序控制系统的任务及相互关系。 3)一个DB块,作为背景数据块,保存顺序控制的参数。

其中,一个S7 Graph FB最多包含250步和250个转换。 3.S7 Graph编辑器: 图中是S7 Graph的编辑器界面,左边的窗口是浏览窗口,右边的是程序编辑区。浏览窗口有三个选项:“Graphic”(图形)选项卡、“Sequencer”(顺序控制器)和“Variables”(变量选项卡)。“Graphic”(图形)选项卡的中间是顺序控制器,其上下是永久性指令;“Sequencer”(顺序控制器)可以方便的浏览总体结构;“Variables”(变量选项卡)中的变量是编程时可能用到的各种基本元素。 图S7 Graph编辑器 4.应用实例: 还是以锅炉的鼓风机和引风机的控制要求为例,其工作过程是:按下起动按钮后,引风机开始工作,5s后鼓风机开始工作,按下停止按钮后,鼓风机停止工作,5s后引风机再停止工作。根据要求,我们画出其顺序功能图,如图所示。

西门子顺序功能图语言S7 Graph的应用

5.6 顺序功能图语言S7 Graph 的应用 5.6.1 S7 Graph 语言概述 S7 Graph 语言是S7-300/400的顺序功能图语言,遵从IEC 61131-3标准的规定。 1.顺序控制程序的结构 一个顺序控制项目至少需要一个调用S7 Graph FB 的块,一个S7 Graph FB 和它的背景数据块。 CALL FB1, DB1SQ_INIT := OB/FB/FC FB1 DB1 永久性指令 永久性指令 S7 Graph 功能块 FB1的背景数据块 图5-45 顺序控制系统中的块

图5-46 S7 Graph 编辑器 步与转换跳步 分支中止 选择序列的分支选择序列的合并并行序列的分支并行序列的合并选择对象 预选/直接插入监视时间T 插入监视时间U 插入永 久条件插入动作插入永久性 FB ,FC 调用 插入顺序 控制器 “Drag and Drop ” 模式时与鼠标一起 移动的图形 图5-49 顺序控制器工具条与移动的图形 3.S7 Graph 的显示模式 在View 菜单中选择显示顺序控制器(Sequencer )、单步和永久性指令。 (1)在顺序控制器显示方式,执行菜单命令“View>Display with ”,可以选择: Symbols :显示符号表中的符号地址; Comments :显示块和步的注释;

Conditions and Actions:显示转换条件和动作; Symbol List:在输入地址时显示下拉式符号地址表。 (2)单步显示模式 只显示一个步和转换的组合,还可以显示Supervision:监控被显示的步的条件;Interlock:对被显示的步互锁的条件;执行命令“View>Display with> comments”显示和编辑步的注释。 用“↑”键或“↓”键可以显示上一个或下一个步与转换的组合。 (3)在“permanent instructions”(永久性指令)显示方式,可以对顺序控制器之前或之后的永久性指令编程。每个扫描循环执行一次永久性指令,可以调用块。 Y0 Y1 2号运输带 1号运输带 I1.0I1.1 Q1.0 Q1.1 1号运输带 2号运输带 图5-50 运输带控制系统示意图与顺序功能图1.创建使用S7 Graph语言的功能块FB 执行菜单命令“Insert → Direct”将进入“Direct”编辑模式。 执行菜单命令“Insert → Drag-and-Drop”,进入“Drag and Drop (拖放)”编辑模式。 执行菜单命令“View→Display with→Conditions and Actions”,显示或关闭各步的动作和转换条件。

1 西门子四步走 创建全球知识共享系统

西门子四步走创建全球知识共享系统 哈佛商业评论Sven C. Voelpe 2009-08-04 https://www.360docs.net/doc/c115674833.html,/html/s7/200908/04-9064.html 过去数年中,许多全球性企业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知识分享系统。然而,许多投入应用的知识共享系统都失败了。与大多数企业不同,西门子公司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从1998年开始,西门子公司最大的事业部——信息和通讯网络公司(ICN)开始在其内部建立知识共享系统,经过4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阶段,ICN最终成功地实现了全球性的知识共享。 第一阶段:架构雏形 ICN要创建一个不仅能够处理显性知识,而且能够帮助员工将他们个人的隐性知识也贡献出来的系统。为此,ICN首先建立了一个互动的架构:共享网,其中包括知识图书馆、为回复“紧急求助”而开设的论坛,以及用于知识共享的平台。 其次,选择一个合适领域作为切入口也是知识共享系统成功的关键之一。ICN的共享网团队选择了首先为销售人员和营销团队建立一个知识共享系统,因为它们通过知识共享所得到结果是立竿见影的。 许多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流于失败,原因在于它们没有注意到整个项目的组织因素。而西门子在共享网的概念形成阶段,就收集了所有将要使用共享网的国家的经理和员工的意见。这一做法使该系统能够考虑到不同地域公司的文化差异,并为随后该方案的全球推广直接铺平了道路。 第二阶段:全球推广 要成功地让共享网络获取全球员工所拥有的隐性知识,西门子采取了一种既能够把全球的知识资源聚集到一起,又可以保留跨文化差异的方法——“全球本土化”的解决方案:当总部和各地的分公司共同制定共享网的战略方向时,系统的维护工作主要在慕尼黑总部进行。然后,共同制定出的战略方向以及系统的主要战略性维护会落实到各地分公司。 为了把这个架构落到实处,西门子分别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当地公司里选出共享网经理,还分别设立了共享委员会,全球编辑,IT支持人员和用户热线,他们和全球各地的投稿者一起组成了一个既注重全球总体战略,又关注各地分公司文化的“全球本土化”组织。在这个组织中,共享网经理们尤其起到了一个跨文化“黏合剂”的作用。 第三阶段:给系统注入动力 要让员工们向共享网提供和获取解决方案,共享网团队必须持续不断地给系统注入动力。这包括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两个方面。 一开始,西门子推出了一个“上级奖励制度”,作为知识共享的一种短期推动力。但这种制度虽然在初期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共享网的推广,但由于它没有真正地奖励那些知识贡献者,从而难以发挥长期持续的激励作用。于是,共享网经理们决定把重点更多地放在参与者身上,并推出了网上奖励制度。参与者会因为质量高的投稿获得共享网“股票”。 事实上,直接把股票换成实物奖励的用户一直较少,投稿的数量和质量等资料的公开化使投稿者可以获得人所共知的“专家地位”,这一点日渐成为员工积极利用共享网的内在动力。 第四阶段:向整个集团扩张 在营销销售等部门获得成功后,共享网开始向研发部门扩展。

西门子的知识管理实践.

西门子的知识管理实践 在知识管理的引进和实施方面,咨询公司走在了前面,如安永公司、普华永道公司等。而作为一个传统型企业——西门子公司,对知识管理的认识以及具体的实施方面,也走在了前列。它试图通过对知识的有效管理,来提升企业在各个业务领域的业务价值。. 西门子推行知识管理,同样来源于外部市场、内部组织、技术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为创造更多的客户价值,为改善业务运营,西门子认为必须采用新的协作和管理方法——知识管理,来创造全球化的知识网络,不仅将业务“触角”延伸还要使其更加智能化。具体来说,以下八个方面成为西门子实施知识管理的关键驱动力: ?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密集化和客户导向化要求西门子必须能够有效管理产品以及客户知识; ?组织的价值正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员工人及其创造的知识中,但这些知识员工比以往更具流动性,为了有效保护组织和个人知识,也必须要进行知识管理; ?在业务过程、组织架构以及外部协作等方面越来越强调创新,而创新的基础正在于知识管理; ?战略联盟正成为建立持续竞争优势的可靠保障,这要求西门子能够将知识管理的范围拓展到企业之外; ?电子商务、协同商务是商务变革的趋势,如果将在内部知识管理上的经验用于和客户、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的知识交流和沟通,将可带来极大的竞争优势; ?全球化、分散化以及过程导向、基于团队的组织结构使知识沟通变得困难起来,但是知识社区成为超越业务和职能边界的第三种组织形式,能够有效实现知识管理; ?个人一方面受困于不断增长的信息,另一方面承受着决策实时化的压力,而知识管理能够提供传输信息和知识的有效工具,帮助员工从压力中“解脱”出来; ?技术的发展使知识联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来、现在、一起”方式,为创造跨时空的整合知识环境创造了条件。 西门子公司希望通过一系列知识管理实践,能带来在产品上市时间、战略应变能力、成本、客户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改善,如:

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理念初探

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理念初探 吕增芳 (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山西太原"&""%!) 摘要:系统阐述了全集成自动化理念的内涵,指出其特点在于统一的数据管理、统一的编程组态、统一的通讯以及无与伦比的开放性,其中采用()*++与,-./%两个软件进行了说明,并提出全集成自动化应用将是今后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的方向。 关键词:全集成自动化;特点;发展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0 !全集成自动化理念的产生 随着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同时各类控制系统竞争日趋激烈,用户对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复杂性、功能的完善性、人机界面的友好性、数据分析、管理的快速性、系统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的方便性,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即各类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调用日益频繁,要求的实时性、开放性愈来愈强,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集团作为全球自动化领域技术、标准与市场的领导者,响应这一市场需求,于是’11#年提出“全集成自动化”的概念。全集成自动化思想就是用一种系统完成原来由多种系统搭配起来才能完成的所有功能。应用这种解决方案,可以大大简化系统的结构,减少了大量接口部件,应用全集成自动化可以克服上位机和工业控制器之间,连续控制和逻辑控制之间,集中与分散之间的界限。全集成自动化-)0(-234556)7389:438;0<32=43>27)即统一的组态和编程、统一的数据库管理和统一的通信,是集统一性和开放性于一身的自动化技术。比如()*++作为-)0的,+0?0部件,,)@0A+/+,-是-)0的过程控制系统,()*++和/+,-虽然是两个独立的系统,但它们相互间可以进行统一组态、编程,数据存储和通讯。 "全集成自动化的统一性 "B!统一的数据管理 全集成自动化技术采用全局统一的数据库,西门子各工业软件都是从一个全局共享的统一的数据库中获取数据。这种统一的数据库,统一数据管理机制,所有的系统信息都存储于一个数据库中而且只需输入一次,不仅可以减少数据的重复输入,节约人力、财力,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降低出错率,提高系统诊断效率,大大增强了系统的整体性和信息的准确性,从而对工厂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用()*++和,-./%软件作为例子,其数据管理统一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中直接使用,-./%变量符号,这样变量 只需要输入一次且维护方便。 !)通过与变量的自动映射,保证数据存贮的一致性,直接存取,-./%变量,排除()*++组态时的错误。 &)在()*++中调用,-./%的逻辑块。 ,-./%中的逻辑块在()*++中可直接调用。通过这种方式可将()*++的图形符号与,-./%的逻辑相连。 C)多用户功能,这是-)0技术的一个显著特色。随着项目规模的增大,多用户功能愈发重要。-)0可以方便地实现多个技术人员同时在同一项目下工作,而互不干扰。 "B"统一的编程、组态 在全集成自动化中,所有的西门子工业软件都可以互相配合,实现了高度统一,高度集成,组态和编程工具也是统一的,只需从全部列表中选择相应的项;对控制器进行编程、组态D@),定义通讯连接或是实现动作控制等操作。 ’)统一的界面 ,)@0-)+工业软件家族具有统一、友好的界面。通过集成安装,用户可以在,)@0-)+@0*0E.A的统一界面下工作,在,-./%中直接调用其它软件。这样使用户始终在熟悉的界面环境下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培训费用。 !)面向对象的“块”概念 ,)@0-)+软件中基于面向对象思想的“块”概念,相当于+语言编程中的宏调用,如果用户想实现许多相同的功能,不需要重复设置,只需统一编写一个程序块就可以了,从而避免了大量重复性劳动。 &)与平台无关的编程 统一的编程还实现了平台的无关性,用户程序在基于 /F+的控制系统和基于/+控制系统中都能运行。这给程序的移植带来很大的方便,使用户在系统改造时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 "B#统一的通讯 -)0实现了从现场级、控制级到管理级协调一致的通讯: ’)在,)@0-)+中,工业以太网和/A G H)I J,采用统一的组态,当网络连接发生改变时,只在通讯组态中改变选项 山西电子技术 "$$%年第#期 综述万方数据 收稿日期:!""#$"!$!%作者吕增芳女&’岁工程师

胡萝卜与大棒共舞——西门子的知识管理之道

胡萝卜与大棒共舞——西门子的知识管理之道 知识管理项目往往是经过几个月轰轰烈烈的内部运动,然后偃旗息鼓。如何认真地找出最佳实践,并确保通过知识管理系统在整个组织内部分享这些实践,是许多企业面临的挑战。 胡萝卜与大棒共舞 “重要但不紧急”,是知识管理在许多企业的实际地位。知识管理项目往往是经过几个月轰轰烈烈的内部运动,然后偃旗息鼓。如何认真地找出最佳实践,并确保通过知识管理系统在整个组织内部分享这些实践,是许多企业面临的挑战。 在某种意义上,西门子的知识管理实践无疑可以看做一个标杆。根据统计,西门子全球在近5年内的创新产品,占了销售总额的75%。这些创新成果并非全部来源于西门子在世界各地的研究院,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员工的创新建议。西门子的知识管理实践历年均获得知识管理界最著名的make(最受钦佩知识管理企业)大奖,甚至英特尔、飞利浦、大众汽车等公司在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时,都要研究西门子的经验。 sharenet,先在能立竿见影的领域实行 一个公司最宝贵的资源是它的员工们的大量的知识和经验,所以需要推倒存在于各个部门与部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墙”。显然,sharenet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西门子马来西亚公司想参加马来西亚电信公司一个金额高达300万美元的宽带网络的竞标,但受限于专业知识不足,马来西亚公司写不出企划书。有人建议,何不到公司内部的共享网(sharenet)上查一查?他们很快发现,丹麦的同事曾经做过几乎一模一样的项目,利用“白捡”来的相关知识,马来西亚团队成功拿下了这个项目。 对苏贤(化名)而言,上传自己的项目经验早已成为一种习惯,这源于他曾经遇到的一次与马来西亚团队相似的经历。当然,他当时也是求助者。苏贤说:“在sharenet上,大家既是知识的贡献者也是知识的使用者。sharenet将数据库、聊天室、搜索引擎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存储任何有可能对同事有用的信息,从对一个成功项目的描述,到一个演示文稿,完全不必拘泥于形式。”之后,其他员工就可以按主题进行搜索或浏览,然后再通过电子邮件与作者联系,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在sharenet几乎看不到官方的知识手册,更多是个人或部门的陈述、评论。 sharenet上的“紧急求助”论坛是许多人愿意光顾的地方,员工可以在此专区紧急询问在世界各个角落、对这个问题有了解的同事。“由于不受时区、团队界限的影响,网络的成员通常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得到答案,效率非常高。而且这些答案会归入数据库,以便日后查询。”苏贤说。

【VIP专享】麦肯锡公司知识管理

麦肯锡公司:知识管理 1996年4月,麦肯锡的执行董事,Rajat Gupta,第一个三年的任期刚刚过半。当他飞离公司第二届年度业务奥林匹克大会现场-百慕大时,他感到无比的自豪。他刚刚听取了20个小组汇报了他们从近期的项目中发展出的新思想。与其他高级合伙人一样,Gupta被公司下一代咨询顾问的智慧与创造力深深的打动了。 但是,对于这个取得高度成功,年收入18亿美元(附录1)咨询公司的执行董事来说,有另一种思绪时时袭上心头。如果这些只代表了麦肯锡知识与专家技术这座冰山的一角,那么公司在发展、吸引、以及平衡资产以应对全球服务时的表现又如何呢? 尽管年度业务大会仅仅是Gupta倡导的众多创新活动之一,但是他也在考虑是否我们做得还不够,尤其是他经常强调“知识是麦肯锡的生命之泉”。 创业者的传奇 麦肯锡是由芝加哥大学教授James McKinsey(简称Mac)在1926年创立的。在此之后,这家由会计师以及工程咨询顾问组成的公司发展迅猛。不久,Mac开始雇佣有经验的雇员,并以一种他称之为一般化调查提纲(General Survey outline)的方法培训他们。在每一个星期六早上的例会上,Mac都会带领咨询顾问们温习一套标准化的分析程序—目标、战略、政策、组织、设备、程序以及员工,但是同时他仍然鼓励他们综合分析数据以提出自己的想法。 1932年,Mac邀请哈佛大学MBA,一名有才华的年轻律师Marvin Bower加入公司。两年间Marvin成为麦肯锡纽约办事处的经理。Marvin认为提升公司的形象,使其成为行业中的“效率专家”和“商业医师”是很重要的,因此他将在法律界所推崇的职业化思想渗透给他的员工们。1937年的备忘录中,Marvin描绘了公司的愿景,公司应该专注于有关高层管理的重要事务上,坚持正直、职业操守和技术优良的高标准要求,能够吸引和发展具有杰出能力的年轻人,持续提高公司的地位和影响力。综上所述,麦肯锡要成为一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公司。 在接下来的十年当中,Marvin不知疲倦的工作,与合伙人和员工分享他的愿景。随着新的办事处的建立,他强烈提倡“一家公司政策”的思想,即公司统一招收和发展咨询顾问,服务客户是整个公司的责任,利益公司共享而不是办事处共享。通过餐会的形式,Marvin开始提高所服务客户的规模和质量。1945年,他提出一项政策,即公司所承担的每一项任务都要带给公司利润以外的一些东西,比如经验、声望等。

自动化部西门子培训教案A7

目录页 STEP 7编程语言 (2) 启动LAD/STL/FBD 编辑器 (3) LAD/STL/FBD 编辑器的组成 (4) 选择编程语言 (5) 用LAD/FBD编程 (6) 用STL编程 (7) 块的保存 (8) 在OB1中调用块 (9) 下载块到PLC (10) 简单程序调试 (11) 下载和保存修改的块 (12) 练习7.1:选择助记符 (13) 练习7.2:打开并编辑FC 1 (14) 练习7.3:变换编程语言 ........................... ........ . (15) 练习7.4:保存FC 1................................................ (16) 练习7.5:下载块到PLC (17) 练习7.6:在OB1中调用FC 1 (18) 练习7.7:调试FC 1 (用LAD) (19) 练习7.8:在FC1块中扩展程序 (20) 编辑器用户设置:“Editor” 标签 (21) 编辑器用户设置:“STL”标签 (22) 编辑器用户设置:"LAD/ FBD"标签 (23) 编辑器用户设置:“Create Block”标签 (24) 编辑器用户设置:“Source Files”标签.... .. (25) 编辑器用户设置:"Symbol Selection"标签 (26)

简介在STEP 7中,有几个编程语言可以用来编程。根据特定的规则,用语句表建立的程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编程语言。 LAD 梯形图和电路图很相似,采用诸如触点和线圈的符号。这种编程语言针对熟悉接触器控制的技术人员。 STL 语句表包含STEP 7 指令,可以自由地使用STL编程。对其他编程语言熟悉的程序员喜欢使用这种编程语言。 FBD 功能块图使用不同的功能“盒”。盒中的符号表示功能(例如:& 指“与” 逻辑操作)。即使一个过程工程师一样的“非程序员”也可以使用这种编程 语言。功能块图在STEP 7 V3.0版本后提供。

西门子TXP自动化系统介绍_as620

西门子TXP自动化系统 ——AP介绍 一、TXP系统概述 ●OM650----操作与监视系统 ●ES680-----工程系统 ●DS670-----诊断系统 ●AS620-----自动化系统 ●SINET H1-----通讯系统 二、AS620自动化系统概述 1、作用与任务 AS620系统完成工业过程的自动化任务。AS620从过程获取测量的数值和状态,进 行开环和闭环控制功能,传递产生的操作变量数值,校正数值及其对过程的命令。 其他子系统利用AS620子系统作为过程的接口。AS620传递来自OM650操作员通 讯和显示系统的命令至过程,从过程读出OM650、ES680或DS670系统所需要的 信息,并传递这个信息到OM650。 2、分类 ●AS620B: FUM-B变型:在一中央结构中,FUM模件(功能模件)被用于连接过程的探测器 和执行机构。 SIM-B变型:BIM模块(信号模块)使分散结构可以配置,用总线连接SIM模块和 中央系统组件。 ●AS620F:用于保护和控制任务的故障安全型态。 APF:故障安全自动化处理器 1)F UM-F用故障安全APF自动化处理器组态,并与FUM-F模块有关 2)S IM-F用AG-F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组态,并与SIM-F模块有关AG-F:故障安全可编程序控制器 ●AS620T ●辅助系统 3、A S620的过程控制系统图 ●现场层:包含探测器和执行机构 ●单个控制:是自动化与过程的接口,FUM和SIM模块完成模拟和二进制信号调节 并驱动控制器 ●分组控制:自动化处理器组成分组控制。处理开环控制和保护任务,并形成所有 AS620应用中央组件。

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技术国内培训方案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 “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技术”国内培训方案 响应国家“十二五”规划战略部署中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指示,并根据本地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2年度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师厅函〔2012〕11号)的有关精神,结合我国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和高等职业院校电气自动化类教学一线教师的现状制定本培训方案。 一、机构背景与培训能力 (一)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29年3月,原隶属国家水利部,现实行中央与河南共建,属全额预算拨款的公办高等院校。学院1999年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支持建设院校;2000年被教育部列入全国首批15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2005年被教育部等七部委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6年荣膺河南省最具特色的十佳职业院校;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并于2009年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学院拥有国家级精品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各类重点专业14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在河南省高校中名列第一。 学院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的河南省开封市。学院占地1400余亩,建筑面积48万㎡;校内实验实训场馆148个;现有教职工9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30%以上,硕士、博士占50%;在校全日制专科生16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近2000人;开设有18个系(部、院),专业73个;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先后获得“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就业力十强高职院校”、“全国高职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简称“就业五十强”高校)。

西门子企业文化在中国的应用

西门子企业文化 摘要:西门子作为成立超过160年的企业,同时也是在华拥有员工数最多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企业文化在中国的推广应用方面是成功的,在激励之道、沟通方法、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 关键词:西门子公司;激励机制;沟通机制;人才培养 西门子成立至今已有160多年,业务涉及自动化、能源、交通、医疗、照明、家电等多个领域。其行业跨度之大在其他跨国公司中极其罕见,能在这么多领域不断创新发展,离不开先进企业文化的指引。员工加入西门子时就接受西门子集团的一套共同价值观,即勇担责任、追求卓越及矢志创新[1]。加入西门子意味着员工愿意加入一个以这些价值观为基础的集体。 西门子在中国走过了100多年,至今已在中国建立了70多家企业和55个地方办事处,员工超过36000人,是在华拥有员工数最多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2]。可以说,企业文化在中国的推广应用方面,西门子是成功的,在激励之道、沟通方法、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可以给有志于打造百年企业的国内企业很多启发。 一、西门子的激励机制 西门子根据员工的不同需求,为员工提供大量机会实现发展目标,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工资与福利,这两方面构成了一种基于员工自身需要的有效激励。

1.个人目标与公司目标相联系 西门子员工的工资与发展和公司的业绩、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联系。在每一个财政年度,员工需制定“个人目标承诺书”,在承诺书中,员工的年终业绩考核有一定比例是企业当年的业绩完成状况,这样,员工的发展就和企业的发展牢牢绑定在一起。员工在处理日常工作时,既能从自己部门的角度出发,也能从整体上判断采用何种处理方法对公司的整体会有促进作用。从而不至于在进行判断的时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员工持股计划 西门子拥有与员工分享成功的悠久传统。早在1858年,公司创始人维纳尔·冯·西门子就开始和员工分享企业的利润。2010年公司在包括中国及其它47个国家推出了配股计划,希望使员工能够长期地分享公司的成功。西门子持股员工总数增加到了约12万人,即在全球员工中每4个人里就有一位购买了西门子的股票。西门子股份投资在中国面向全体正式员工实施,中国员工每月可以将不超过工资10%的资金购买西门子股票。员工购买西门子股票超过3年,可以获得每3股赠送1股的奖励。成为西门子的股东不仅意味着持有股份,它还表示员工对日常工作、对公司充满信心,并且坚信西门子的价值观和愿景。 3.企业年金计划 西门子关注员工退休后的生活保障。为了帮助员工在退休后维持较好的生活水准,西门子(中国)总部在中国率先加入企业年金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