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护理体会

母乳喂养护理体会

第一篇:母乳喂养护理体会

母乳喂养护理体会

母乳喂养对婴儿和母亲都大有裨益: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品和饮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能提供出生4~6个月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母乳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能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婴儿与母亲皮肤的频繁接触,母亲的爱抚与照顾,可以促进婴儿的心理和智力发育,增进母子感情,有利于母亲的产后康复和健康,能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促使子宫尽快恢复正常;母乳喂养可以减少母亲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还可以抑制排卵、推迟月经复潮。提高母乳喂养率,对于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母乳喂养是保证婴儿健康生长发育、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平常的实际工作中,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然而,在产科的日常护理中也时常发现,一些产妇由于缺少必要的母乳喂养护理方法知识,常出现错误的喂奶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与临床医护人员的指导是密切相关的,现将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1 加强宣传教育

医护人员在日常的诊疗护理工作中应重视母乳喂养的宣传教育。首先要鼓励孕妇树立信心,在孕期就应保证充分的营养以备产后哺乳所需。对前来就诊、产前检查、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做好母乳喂养的宣传,开办培训班,发放有关母乳喂养的宣传单。指导孕产妇,做好基本的产前教育、产前准备、乳房检查,及时纠正不利于母乳喂养的因素。早期护理措施

当新生儿断脐处理完毕后,可将其裸放在母亲胸前,使母婴皮肤接触、婴儿脸紧贴母亲乳房,以促进泌乳反射。产后30分钟内吸吮乳头,刺激母亲的垂体前叶产生催乳素,尽早建立泌乳反射,还可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产后2小时内开奶,取母亲舒适且保证婴儿安全的体位,将大部分乳晕含入婴儿口内,使婴儿有节奏地吸吮,并指导双侧乳房交替开奶,以便及早同时泌乳。实行24小时母

婴同室,便于母婴接触,增进母子感情,实现按需哺乳。当婴儿感到饥饿或母亲感到奶胀时,随时可以哺乳。母亲保持心情舒畅,合理营养,适当休息,纯母乳喂养至少4~6个月,不能过早添加代乳品,不给婴儿母乳以外的任何食物,不使用奶头、奶瓶。母乳不足时,应多吸吮,及时排空乳房,保持足够的营养,可使乳汁分泌增多。母乳喂养护理方法

第二篇:产科母乳喂养护理常规

产科母乳喂养护理常规

1、分娩后的护理特点:

(1)新生娩出后30分钟内与母亲进行直接皮肤接触20分钟,并开始吸吮。

(2)分娩完毕,母婴在产房进行2小时的密切观察及常规护理。(3)母婴同时送产休区后,经产房,产科(医、护)双方进行常规交接班,产科护士随即开始协助,指导产妇进行有效的母乳喂养。(4)剖宫产分娩的母婴,除异常情况外,一般在手术室先进行母婴部分皮肤接触,于手术完毕回产休区半小时内再做母婴皮肤接触并进行早吸吮。

2、母婴同室的日常护理:

(1)密切巡视、观察母婴情况,按常规进行一切护理工作,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即给予有效的处理并及时通知有关医师。

(2)指导和协助母亲及其家属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技巧。其要点如下:

①每次喂哺前应洗净双手及乳房;②喂哺时母亲的正确姿势;③喂哺时婴儿的正确姿势;

④按需哺乳,禁止使用奶瓶、橡皮奶头及代乳品;⑤挤奶方法;

⑥乳房保健。

(3)密切检查,督促及协助母亲进行有效的母乳喂养,做好护理记录。

(4)每天集中婴儿护理、治疗等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个别病情需要补液的婴儿,也可放置母亲床边,以利于继续进行母乳喂养。(5)

新生儿每天磅体重一次。

(6)每天进行半小时至2小时的母乳喂养知识电化教育,每周进行两次的操作示范及母婴日常护理的教育。

(7)产妇住院期间,进行母乳喂养效果评估。出院前做好4-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强化宣教工作。

(8)做好母乳喂养的问诊咨询及热线电话咨询等工作。

第三篇:护理体会

Friedman等于1959年发现有两种不同的人格类型——A型和B 型。其中A型行为的人争强好胜,竞争性强,较有敌意,有强烈的时间紧迫感,总感到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完成,感到有巨大压力,因此容易焦虑、紧张。长时间的精神紧张,可导致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失调,从而容易产生心身疾病。关于A型行为导致心身疾病发生的机制,Friedman认为具有时间紧迫感以及过分竞争性和敌意两个核心的A型行为者,容易发生影响健康的AIAI反应:即Aggravation(恼火)、Irritation(激动)、Anger (发怒)、Impatience(急躁)[4]。本研究表明,几种常见的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溃疡、糖尿病等病人的敌意性分值均高于无疾病者。表明患心身疾病的人敌意性较高,提示敌意性是导致AIAI反应的主要因素。因此,从A型行为形成的青年时期开始,便应注意干预和矫正行为中不利于健康的敌意性元素,保留其有利于社会的高效率、快节奏的行为性格,建立和提倡“改良型A型行为模式”[4],并且从青年到老年进行经常性的A型行为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心理治疗,可能对预防和减少心身疾病有积极的意义。

最佳答案

A型性格的人做事急噪、常有时间紧迫感、行动(如吃饭、走路等)较迅速、容易紧张、爱发脾气、有敌意倾向、爱竞争。易患冠心病

其他回答(共1条)A型人格或称A型行为模式的提出是心理学对于身心疾病研究的一大贡献,长期以来医学界认为诱发心脏病的原因是高血压、血清胆固醇、吸烟等,但这些因素解释或预测不到心脏病的

半数。后来心理学提出易患心脏病的人有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称为A型行为模式。A型以外的行为模式称为A型行为模式。现在在临床上用是否为A型行为模式预测心脏病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A型行为其特征如下:B型人行为样式的基准是感情或感觉,他们都是外向的,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不太会去理会周围人的看法,固守自己的价值观。B型人开朗、热情,看上去与谁都好相处,不过他们不喜欢出现在陌生人面前,只愿和相互了解的人真诚交往。但在交往中,他们的无常性,又会常常表现出来,同时在问题的表达处理上有时不免夸张,给人的感觉不够慎重、踏实。

B型行为

压力之研究将人格特微分为A型与B型,A型者表现较性急,具竞争心、攻击性,总是想利用更少时间获得更多,而B型者则恰好相反;因此,A型的人相对于B型的人更易感受压力。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13

扩展阅读:

1.美国心脏病医生梅伊&弗瑞德曼在诊室里接待了一位来家具的修家具商。家具商说他一定是接待了许多焦虑不安的人,医生问他为什么?他说办公室里沙发和椅子的手柄磨损得特别快,这表明医生的许多病人坐下以后都必定是焦虑不安地握住扶手。根据这一灵感,弗瑞德曼和他的同事瑞.罗森曼开始了他们的研究工作,最后形成了A型行为类型的理论。

2.在现实生活中,有这么一种人,做一件事总想一下子干完,不干完不踏实。他总觉得时间紧张,不够用;走起路来风风火火,上楼梯也是三步并两步;坐公共汽车,遇到交通拥挤车开得慢,他坐立不安,恨不得把司机换下来,自己开;若要排长队买东西,他宁可不买;做工作总要尽善尽美,比别人好,让领导说不出什么;也不喜欢别人插手的工作,总觉得不如自己干得好;他有很强的竟争欲,也有很强的嫉妒心,人际关系也比较紧张。这种行为方式被称为:“A 型行为”。与之相对的行为方式则被称为“B型行为”。

3.弗瑞德曼和罗森曼通过近十年的研究,发现A型行为被试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是B型被试者发病率的2倍以上。

4.A型行为类型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心理素质和行为表现方式,而是包含了以人格为基础的行为,性格和情感元素的一个复合因素群或行为群。是不同的人格由相应的竟争和挑战性环境塑造的一整套的外显行为,是介于典型的A型行为到典型的非A型行为之间的行为连续体。目前把行为类型分为五型:A、mA、M、mB、B。A型是A型行为人的极端型,有强烈的进取心和竟争欲。有时间紧迫感,人际关系不协调,有敌意倾向。mA是一种不那么明朗和极端的A型人。B是B型行为人中的极端型,是与A型行为相反的一种类型,缺乏竟争性,喜欢不紧张的工作,喜欢过松散的生活,无时间紧迫感,有耐心,无主动的敌意。mB不像B型表现得那么明朗和极端。M是介于A型和B型之间的一种混合型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自身血液的小动脉,当其发生粥样硬化后,血管壁上可出现脂质沉着,产生粥样斑块,使动脉管腔狭窄,造成心肌供血不足,甚至可引起心肌缺血性坏死。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塞,使心肌大面积坏死,危及生命。

冠心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影响人民健康和长寿的主要疾病。据调查,我国人民疾病死亡的原因,癌症不是最主要的,占首位的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有逐年上升趋势,这是值得注意的严重问题。例如北京1973年统计,冠心病死亡率每十万人中为21.7人,到了1986年上升为62人;上海1974年每十万人中为15.7人,到了1984年则上升为37.4人;就全国来说,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1957年为12.07%,占疾病死因的第五位,而1985年则上升为44.4%,上升到首位。

冠心病的病因还未完全弄清,目前多认为与体内脂质代谢紊乱有关。在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其次是肥胖、糖尿病及精神神经因素;还有一些不能改变的因

素,如家族遗传史、年龄、性别(男性)等。从上述因素看,冠心病的发病同饮食营养因素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因此注重合理营养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饮食原则

1.控制热量,保持理想体重。

2.控制脂肪摄入的质与量。许多研究证明,长期食用大量脂肪是引起动物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而且还证明脂肪的质对血脂的影响更大,饱和脂肪酸能升高血胆固醇,多不饱和脂肪酸则能降低血胆固醇,一般认为膳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之比(p∶s∶m)以1∶1∶1为宜。膳食胆固醇含量对体内脂质代谢会产生一定影响,应适当加以控制。

3.控制食糖摄入。碳水化合物是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在我国人民膳食结构中就是主食量过多),可造成热量入超,在体内同样可转化生成脂肪,引起肥胖,并使血脂升高。经研究证明,在碳水化合物中升高血脂的作用,果糖高于蔗糖,蔗糖高于淀粉。美国、加拿大等国,人们的食糖量可占一日热能的15~20%,其冠心病发病率远高于其它国家和地区。因此,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总量,尤其是控制食糖摄入量,一般以不超过总热量的10%为宜。

4.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能吸附胆固醇,阻止胆固醇被人体吸收,并能促进胆酸从粪便中排出,减少胆固醇的体内生成,故能降低血胆固醇。故在防治冠心病的膳食中,应有充足的膳食纤维。

5.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C能促进胆固醇生成胆酸,从而有降低血胆固醇作用;还能改善冠状循环,保护血管壁。尼克酸能扩张末梢血管,防止血栓形成;还能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水平。维生素E 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保护心肌并改善心肌缺氧,预防血栓发生。

6.保证必需的无机盐及微量元素供给。碘能抑制胆固醇被肠道吸收,降低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着,故能减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常食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可降低冠心病发病率。

膳食中钙、镁、钾、钠、铜、铬等也同冠心病发病有关。

7.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晚餐也不宜吃得过饱,否则易诱发急性心肌梗塞。

8.禁饮烈性酒。酒精能使心率加快,能加重心肌缺氧,故应禁酒。

(二)食谱举例

早餐:花卷(面粉50克、黄豆粉20克)

玉米面糊粥(玉米面30克)

炝芹菜(芹菜50克、花生仁20克)

茶蛋1个(鸡蛋60克)

午餐:大米饭(大米100克)

肉丝面(面条50克、瘦猪肉10克、木耳10克)

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150克、鸡蛋50克)

红烧鲢鱼(白鲢100克)

晚餐:千层饼(面粉50克)

绿豆稀饭(大米30克、绿豆20克)

炒油菜(油菜150克)

五香豆腐丝(干豆腐100克)

全日烹调用油15克。

全日总热能8387千焦(1997千卡)左右。

(三)食物选择要点

1.控制主食及脂肪摄入量,要点同高血压病。

2.保证新鲜蔬菜、水果供给,以提供维生素C、B族维生素和适量膳食纤维。

3.应多选用豆类及豆制品,这样既可保证优质蛋白质供给,又能提供必需脂肪酸,避免动物性食品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过多摄入,而且黄豆等还含卵磷脂及无机盐,对防治冠心病有利。

4.适当增加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蜇等,以便为机体提供丰富的碘。

5.可多选用水产鱼类,因其蛋白质优良,易消化吸收,且对血脂有调节作用,与畜肉类食品相比更适合老年人特点,对防治冠心病有

利。

6.可多选用冬瓜、萝卜、蜂蜜、山楂等食品。

7.尽量少用动物肝、脑、肾,鱼子,墨斗鱼,松花蛋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以及含饱和脂肪酸高的食品,如肥肉、动物油脂、黄油、奶油等。

第四篇:护理体会

辛苦并快乐着

寒冬时节,兴之所至想周游医院,只见树叶枯落,不禁感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2013年很快过去了,仿佛还在昨天,作为一名新护士细细回想起在消化内二科工作的三百多个日日夜夜的日子,酸甜苦辣,这里发生的点点滴滴值得我细细回味……

每天清晨,当别人还沉浸在美梦中时,我们却必须离开温暖的被窝,无论是北风怒号还是大雪纷飞,如风一般一个个着急地赶到各自的公交站台,坐上赶往中心医院的公车,在车上把来不及吃的早餐吃完,趁机打个盹,养精蓄锐,因为我们的职责总是让我们义无反顾的走向病房,换完装,给自己一个满意的微笑,交班、打针、输液、查房就这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为了满足病人需要,提高病人的满意率,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人文关怀始终贯穿其中,我们消化二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围绕医疗护理工作这条主线,不断地拓展服务功能和范围。消化科收治的病患很多都是消化道出血等重症患者,需要护士更强的专业技能。在陈护士长的带领下,全科的姐妹上下齐心,认真学习“三基”知识;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基础培训;以考试的形式强化了基础知识的学习素质。为适应不断发展的护理事业,科室在每月的护理业务学习和查房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每月组织科室护理教学查房,在科室业务学习上共同探讨。经过长期的努力,消化二科病区的每一位护士都养成了独立思考能力,个人的讲解和交流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教学方面。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们在带教过程中既严格要求,又注重关心爱护护生。从工作中指导,从生活

上关心,从心理上安慰。积极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与护生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主动征求每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研究改进我科的教学方式和带教工作程序。不断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优质文明服务意识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相信在消化二科实习中的所见所学一定会使学生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终生。看着一张张青春的笑脸,我们仿佛看到了护理事业的希望!

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作为一名护士,我深信,丰碑无语,行胜于言!患者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在人们的心中就有多重!我们一定要再接再励,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消化内科患者提供更多一流服务,一流技术、一流护理!

第五篇:《母乳喂养与乳房护理》课程教学大纲

《母乳喂养与乳房护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先修课程:母乳喂养与乳房护理

后修课程:

适用专业:月嫂专业

课程性质:

专业课、必修课

开课部门:

培训部

一、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课程目的:

母乳喂养能够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婴儿非纯母乳喂养患生长迟缓的危险性比纯母乳喂养高2.19倍。持续母乳喂养至1

周岁以后对婴幼儿生长发育仍具有促进作用。

母乳喂养能够促进婴幼儿认知发育。母乳中含有丰富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氨基酸比例适宜的蛋白质,这些都是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所必需的物质。母乳喂养儿的精神发育指数(MDI)

明显高于非母乳喂养儿。母乳喂养儿在智商(IQ)指数、阅读能

力、计算能力以及学习成绩等方面同非母乳喂养儿相比具有显著优势。

哺乳期是妇女乳房一生中最特殊而重要的时期,做好哺乳期乳房保健,对乳母及婴儿都有好处。哺乳期乳房保健既要保护乳房组织的健康,还要保证乳房泌乳通畅。

课程的基本要求:

1、能了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母乳成分、喂奶的姿势等,熟练掌握对新妈妈进行喂养指导的方式方法;

2、能判定母乳充足与不足的标准,促进母乳分泌的措施;

3、能知晓哺乳期禁用药物及不宜哺乳的情况,对产妇进行专业指导;

4、能了解哺乳期乳房的一般护理,乳房疼痛与乳腺炎的护理,并协助新妈妈进行乳房护理;

5、能掌握乳头皲裂的护理以及退奶的时间与方法。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安排

[主要内容]

课程主要有两方面的知识内容:母乳喂养与乳房护理。学员应掌握母乳喂养的优点、母乳成分、喂奶的姿势,并对新妈妈进行指导;母乳充足与不足的标准,促进母乳分泌的措施;哺乳期禁用药物及不宜哺乳的情况,对适时提醒;

掌握哺乳期乳房的一般护理,乳房疼痛与乳腺炎的护理,并协助新妈妈进行乳房护理;对乳头皲裂的护理,进行专业指导,掌握退奶的时间与方法。

[知

点]

母乳喂养的优点、母乳成分、喂奶的常用的4种姿势、哺乳指导、母乳充足与不足的标准、促进母乳分泌的措施、哺乳期禁用药物、不宜哺乳的情况;

哺乳期乳房的常规护理、乳房疼痛与乳腺炎的护理、乳头皲裂的护理、退奶的时间与方法。

[重

点]

母乳喂养的优点、喂奶的常用的4种姿势、哺乳指导、母乳充足与不足的标准、促进母乳分泌的措施、哺乳期禁用药物、不宜哺乳的情况、哺乳期乳房的常规护理、乳房疼痛与乳腺炎的护理、乳头皲裂的护理、退奶。

[难

点]

哺乳指导、母乳充足与不足的标准、促进母乳分泌的措施、哺乳期禁用药物、不宜哺乳的情况、、乳房疼痛与乳腺炎的护理、乳头皲裂的护理、退奶。

[学习安排]

集中学习,2个课时。

学习与实践穿插进行。

[实践与练习]

课后安排一次实践,以增强学员的感性认识。

三、指导方式

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四、考核模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考核方式:集中培训采用闭卷考试,实践采用综合评定。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

撰写人:

审定人:

批准人:

执行时间:

END

4、健康宣教在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体会(2)

健康宣教在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体会 母乳作为纯天然食品,其在婴儿生长发育中有重要作用,可为其提供出生后几个月生长所需的营养素及能量[1]。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单纯母乳喂养应进行至少6个月,6月后开始进行辅食添加并持续到2岁[2]。世界卫生组织将提高母乳喂养率作为儿童保护的首要任务,我国母乳喂养形势也相对严峻,近年母乳喂养率及喂养持续时间均处于较低水平[1]。初产妇由于经验缺乏、母乳产生不足等原因,可出现喂养行为弱化,母乳喂养水平相对较低。因此辅助初产妇建立积极喂养态度,得到充分知识与技能支持,提高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回顾2014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于我院住院分娩的30例初产妇母乳喂养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2014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初产妇,(3)足月妊娠(孕周≥37周)。排除标准:(1)文化程度过低,无法进行有效交流与沟通,(2)因围产期母婴疾病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如新生儿先天性缺陷、孕产妇产后大出血等。(3)无法接受随访者。本研究累计纳入初产妇30例,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27.2±5.6岁;平均孕周38.7±1.1周。 1.2母乳喂养相关健康教育 本院改善了传统健康宣教模式,引入情景教学,关注患者行为转化。我们将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分为4个模块,即母乳喂养的意义,乳房结构及乳汁分泌机制,母乳喂养及催乳方法,喂养过程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心理支持干预。初产妇缺乏生育及抚养经验,产后焦虑及紧张情绪出现风险较高,对产后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的成功率造成较大影响。护理组安排固定人员与患者沟通与交流,注重心理支持与不良情绪疏导。提高家属及照护者对患者的心理支持,缓解期产后的焦虑,提高其母乳喂养的积极性。 (2)培养建立自信心。鼓励孕产妇分娩后尽早进行母婴接触,尽早实现第一次母乳喂养,鼓励其进行按需哺乳。保障产后营养、睡眠,维护产后病房环境,力求舒适,引导其表达需求与疑问。 (3)多媒体教学。在产妇恢复情况较好的情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包括PPT讲解、

母乳喂养宣教指导工作中的护理体会

母乳喂养宣教指导工作中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宣教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对母婴健康有重要意义。促进 母乳喂养成功与医护人员的宣教指导工作密切相关。方法:笔者将护理工作中母 乳喂养指导的体会总结陈述。结果:医护人员全面落实母乳喂养宣教工作,提高 母乳喂养率。 【关键词】好处;宣教;方法;技巧;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329-02 母乳营养丰富,易消化,温度适宜,经济卫生,喂哺方便,是婴儿最理想的 食物。母乳喂养对母婴均有好处:母乳能满足出生6个月内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 全部营养物质,没有过敏,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能增强婴儿的抵抗力;婴儿与 母亲亲近,能促进婴儿的身心智力发育,增进母子感情;母乳喂养能促进泌乳和 子宫收缩,可以预防产后出血和避孕;母乳喂养的妇女,其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 生率低。 1.落实政策,加强宣教 医护人员对前来就诊,产前检查,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做好母乳喂养宣教, 开办培训班,发放母乳喂养宣传单,禁止任何公司及销售人员进入医院进行任何 代乳品、奶瓶或橡皮奶头的广告宣传或免费提供代乳品样品。及时纠正不利于母 乳喂养的因素。 2.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新生儿断脐之后,将其趴在母亲胸前,及早与母亲肌肤接触,可促进母亲泌 乳反射,产后30分钟内新生儿吸吮母亲乳头,尽早开奶,不仅促进泌乳,还刺 激产妇子宫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除非有医学指征,禁止给新生儿喂食除母 乳外的任何食物。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与其婴儿一天24小时在一起,医疗及 其他操作每天母婴分离不超过1小时。实现按需哺乳,增进母子感情,双侧乳房 同时开奶,以便同时泌乳并保持足够的泌乳量,以保证纯母乳喂养达6个月。不 能过早添加代乳品。指导母亲喂奶和挤奶技巧,以便需与婴儿分开时保持泌乳。 3.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技巧 3.1 母亲的喂养体位 卧位适用于剖宫产术后、正常分娩后第一天或母亲喜欢这种体位。帮助母亲 侧卧,身体舒适放松,头枕在枕头边缘,一只手放枕头边缘,新生儿也侧卧,头 不要枕在母亲手臂上,新生儿鼻头对准母亲乳头,母亲另一只手搂紧新生儿臀部,避免乳房堵住新生儿鼻部,防止窒息。 坐位常用的是摇篮式、橄榄球式和交叉式。因哺乳时间较长至少半小时,首 先保证母亲坐位舒适,可在母亲背后垫软枕,踩脚高度适宜,若坐位太高,可在 母亲脚下垫小凳子,若母亲做床上哺乳,可在膝盖上放置一个枕头,将婴儿放枕 头上,枕头托住婴儿身体,以便母亲不必前倾着身体喂奶。 要点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以便轻松吸吮很吞咽。婴儿脸贴近母亲乳房,鼻子对着乳头,母亲容易将乳头放进婴儿嘴里。婴儿的整个身体应几乎都面 对母亲身体,婴儿能含住大部分乳晕,方便吸吮。母亲不仅要托住新生儿头部及 肩部,还要托住其臀部,确保新生儿安全[1]。很多产妇喜欢用手夹住乳房把乳头 放婴儿嘴里,这是错误的,正确的是产妇手呈C字形托起房,用乳头刺激婴儿上唇,又发觅食反射,使嘴张开,将大部分乳晕和乳头含入婴儿口中。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护理体会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护理体会 目的:讨论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剖宫产后母乳喂养的产妇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性母乳喂养护理(乳房护理),另选择同期自然分娩产妇70例作为对照,对比产妇开始泌乳时间,产后48、72小时泌乳量。结果:观察组开始泌乳时间早,产后48、72小时泌乳量充足者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产妇,加强乳房护理对提早泌乳、增加泌乳量有促进作用。 标签:剖宫产;母乳喂养;乳房护理; 母乳是婴儿最科学的营养食品,优点是其它代乳品所不能比拟的:卫生、方便、营养成分适合、免疫力高,尤其是初乳,是婴儿获得长达6个月免疫的基础[1]。但随着剖宫产增加,因分娩过程缺失,泌乳素分泌不足,加上术后切口部位疼痛、体位受限,以及部分女性追求身材不愿哺乳等原因,母乳喂养受很大影响。为提高母乳喂养率,临床观察乳房护理对初乳时间、泌乳量有很大影响,现将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剖宫产后母乳喂养的产妇150例,年龄在21-35岁,平均(28.62±3.6)岁;初产妇124例,经产妇26例;孕周均在38周以上,平均(39±5)周;新生儿评分均在9.5分以上,体重在2315-4150g,平均(3450.52±25.50)g;随机分成两组,各75例;另选择同期自然分娩产妇70例作为对照,年龄在20-40岁,平均(31.42± 2.8)岁;初产妇61例,经产妇9例;孕周均在38周以上,平均(40±2)周;新生儿评分均在9.5分以上,体重在2352-4005g,平均(3250.20±115.20)g;所有入选产妇排除有产科并发症者。所有新生儿均单胎头位健康婴儿。三组产妇的年龄、产次、孕周、新生儿状况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和正常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回到产房,导管撤除后即开始系统的乳房护理,做法如下: 纠正产妇不科学的哺乳观念,如剖腹产后要7天开始泌乳,没有乳汁早开乳以后婴儿口急,平卧位会呛到婴儿,喂哺婴儿因体位变化会牵拉切口不宜母亲恢复等。灌输早吸早出乳、吸吮越频繁乳汁分泌越多,吸吮能促进子宫复旧的科学观念[2]。让产妇在产后30min和新生儿开始皮肤接触,让母亲更快适应角色,本能的产生一种呵护,神经系统即开始为泌乳做准备。针对体位受限,要教会母亲几种适合与剖宫产后哺乳的方式,如托胸环抱式、c行环抱式等[3],婴儿要将全部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含在口内,避免不正确的喂乳姿势将母亲乳头嘬破造成感染;每次哺乳前,督促产妇清洗乳头,乳头局部护理。另外,要按乳腺管方向,由根部向乳头方向压挤,保证所有乳腺管疏通,可用热毛巾敷,以免乳汁淤积引

母乳喂养护理体会

母乳喂养护理体会 第一篇:母乳喂养护理体会 母乳喂养护理体会 母乳喂养对婴儿和母亲都大有裨益: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品和饮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能提供出生4~6个月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母乳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能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婴儿与母亲皮肤的频繁接触,母亲的爱抚与照顾,可以促进婴儿的心理和智力发育,增进母子感情,有利于母亲的产后康复和健康,能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促使子宫尽快恢复正常;母乳喂养可以减少母亲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还可以抑制排卵、推迟月经复潮。提高母乳喂养率,对于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母乳喂养是保证婴儿健康生长发育、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平常的实际工作中,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然而,在产科的日常护理中也时常发现,一些产妇由于缺少必要的母乳喂养护理方法知识,常出现错误的喂奶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与临床医护人员的指导是密切相关的,现将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1 加强宣传教育 医护人员在日常的诊疗护理工作中应重视母乳喂养的宣传教育。首先要鼓励孕妇树立信心,在孕期就应保证充分的营养以备产后哺乳所需。对前来就诊、产前检查、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做好母乳喂养的宣传,开办培训班,发放有关母乳喂养的宣传单。指导孕产妇,做好基本的产前教育、产前准备、乳房检查,及时纠正不利于母乳喂养的因素。早期护理措施 当新生儿断脐处理完毕后,可将其裸放在母亲胸前,使母婴皮肤接触、婴儿脸紧贴母亲乳房,以促进泌乳反射。产后30分钟内吸吮乳头,刺激母亲的垂体前叶产生催乳素,尽早建立泌乳反射,还可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产后2小时内开奶,取母亲舒适且保证婴儿安全的体位,将大部分乳晕含入婴儿口内,使婴儿有节奏地吸吮,并指导双侧乳房交替开奶,以便及早同时泌乳。实行24小时母

母乳喂养的实训总结与体会

母乳喂养的实训总结与体会近几年,母乳喂养逐渐再次成为一种主流趋势,许多母亲们也开始重视起了母乳喂养。母乳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抗体和免疫因子,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学期的产科实训课程中,我们从理论到实践都进行了母乳喂养的学习和体验。 一、了解母乳喂养的基本知识 在整个学期的实践活动中,我们首先学习的便是母乳喂养的基本知识。在产前课程中,教授们详细讲解了母乳的特点、营养、喂养的正确姿势、解决乳房疼痛、乳腺炎等常见问题的注意事项等。 通过理论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母乳的营养价值、缺点、喂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还学习了婴儿吸吮、助推奶量、奶泵使用等技能。 二、实践中的母乳喂养体验

在实训中,我们通过模拟母乳喂养的场景,着重体验吸吮技能、助推奶量和奶泵使用等细节。通过实践,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母 乳喂养的实施步骤,包括正确的喂奶姿势、正确吸吮方法、如何 预防和治疗乳房炎等。 此外,我们也充分了解到母乳喂养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有时婴 儿吸吮时间过长,母亲会因为疲劳或其他原因产生乳头疼痛,同 时还需要面对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影响,如工作和家庭等方面的压力。 三、母乳喂养的优点 母乳喂养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喂养方式,它具有众多的优点。第一,母乳中富含营养成分,具有稳定的温度和质地,它能够满足 婴儿的营养需求,保持宝宝健康成长。第二,母乳能够增强婴儿 的免疫力,促进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预防感染、过敏等疾病。 第三,母乳能够加强母亲与婴儿之间的情感联系,使母亲与宝宝 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 四、母乳喂养需要注意的问题

虽然母乳喂养具有许多优点,但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母乳喂养需要良好的饮食习惯。母亲应该保持好的饮食习惯,多喝水和补充营养,以确保出奶量充足。其次,母亲应该注意营养过剩或缺失的情况,要做好营养平衡。最后,需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安静的环境,以帮助婴儿吸吮乳汁。 总之,母乳喂养是一件需要耐心、专注和爱心的工作,婴儿的生命健康在此刻得到我们最好的呵护和关注。作为未来的医学从业者,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为更多的母亲和婴儿提供帮助和支持。

122例母乳喂养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

122例母乳喂养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 【摘要】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最基本措施。母乳是婴儿最理想、最安全的天然营养品,不仅能给婴儿提供全面的营养,促进婴儿健康成长和发育,而且还能增加抗病的免疫力。因此,提高母乳喂养率对母婴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母乳喂养临床观察护理体会 母乳喂养是最原始的喂养方法,也是最科学、最有效的喂养方法。母乳是婴儿天然的最理想的必需食物,是婴儿生长发育的基础。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实行母乳喂养作为全球卫生战略之一。哺乳自己的婴儿是母亲的天职,吸吮母乳是婴儿的权力,因此,我们必须做好母乳喂养的宣教和指导工作,保证儿童身体健康,提高人口素质,对解决母乳喂养困难,促进母乳喂养成功,提高产科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专家认为婴儿娩出后20~40min内婴儿吸吮力最佳,为96%;产妇胎盘剥离后,胎盘催乳素、雌激素的水平急剧下降,利用新生儿断脐后皮肤接触及立即哺乳,吸吮乳头受刺激,反射性地使催乳素分泌增加,而哺乳是促进催乳素分泌最有效和最特异性刺激,故早开奶是增加乳汁分泌和提高纯母 乳喂养率的一种最有效方法。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7~2008年随机抽样产妇132例,年龄22~35岁,孕34~41周,接受产前母乳宣教的120例,入院后强化宣教的12例,自然分娩115例,剖宫产17例,婴儿体重2.2~4.2kg。 2 方法 符合上述条件的产妇,临产前填写好有关表格,并做好产妇乳头清洁护理。 婴儿断脐后称体重,产后5~10min母婴裸体皮肤接触30min并帮助吸吮,

观察婴儿首次哺乳的吸吮力,观察产妇哺乳的感觉。 产后1~3d内在产休室内观察了解婴儿吸吮情况,产妇奶头等情况。 3 结果 3.1 婴儿吸吮能力吸吮能力佳为96%,其中产后20~40min吸吮能力佳者率高于产后15min以内和产后1h后。见表1。 3.2 哺乳时产妇的感觉哺乳时产妇有欣慰感126例,不适感6例。 3.3 产后1~3d内对产后1h内哺乳组和产后3~4h后哺乳组婴儿吸吮顺利程度及产妇乳量充足者高于产后3~4h的4:1。 3.4 产后出血量产后1小时哺乳组132例,除一例胎盘粘连,剥离困难发生大出血外,其余产后出血量减少。见表2。 4 体会

母婴护理上课心得体会总结

母婴护理上课心得体会总结 在母婴护理的课堂上,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婴儿护理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体会到了作为一个母亲或者护理者的责任和重要性。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总结。 首先,课程给我提供了系统的母婴护理知识。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婴儿的生理特点、发育阶段和身体状况的常见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婴儿的健康检查和基础护理。通过了解婴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提供更好的照护。 其次,课程还教会了我一些重要的技能,如喂养、换尿布、洗澡等。通过实际操作,我学会了正确的喂养姿势和饮食要求,避免了喂养中的一些误区。同时,我也了解到了尿布疹等常见问题的防治方法,学会了给婴儿洗澡的正确步骤和要点。这些技能的掌握让我更加自信和独立地照顾婴儿,并且能够确保他们的健康和舒适。 除了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课程还强调了母婴护理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一方面,婴儿对护理者的需求和依赖很大,他们的生命和健康完全依赖于我们的照顾。因此,作为护理者,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和关注,确保婴儿的安全和健康。另一方面,母婴护理也需要很多耐心和爱心,因为婴儿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我们需要通过观察和亲身经历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并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和安抚。 此外,课程还教给了我一些关于婴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观念。我了解到,婴儿在不同阶段会经历不同的发展任务,并具有不

同的行为特点和需求。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根据婴儿的年龄和发展阶段,提供适合的刺激和照护,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婴儿的个体差异,因为每个婴儿都是独特的,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和特点。 最后,在课程中,我还学习了一些关于母亲健康和产后护理的知识。作为一个护理者,我了解到产后期的女性身体和心理需要特别的关注和照料,以帮助她们更好地适应新的角色和身份。同时,我也学到了一些关于母乳喂养和配方奶粉喂养的知识,以及如何进行产后的身体恢复和保健。 综上所述,母婴护理课程给予了我很多关于婴儿护理的知识和技能,并提高了我对母亲和婴儿健康的关注和责任感。我相信这些所学将成为我未来作为一个护理者或者母亲的宝贵财富,让我能够更好地照顾和保护那些需要我们呵护的生命。

新生儿护理心得体会

新生儿护理心得体会 新生儿是一个家庭中最为温馨和脆弱的存在,如何正确地进行新生儿 护理是每个新手父母都需要学习和面对的难题。通过我的亲身经历,我总 结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其他父母们提供一些帮助。 首先,了解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是非常重要的。新生儿的免疫系统比较 脆弱,容易感染。因此,保持家居环境的清洁和卫生是必要的。同时,控 制家中人员的来访,避免病人或带有传染病的人接触新生儿。另外,新生 儿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受寒暑之害。在夏季,要避免让新生 儿暴露在太阳下;在冬季,要给新生儿穿足够厚的衣物,保证室温适宜。 其次,新生儿的喂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新生儿来说,母乳是 最好的食物。母乳含有丰富的抗体,能够提高新生儿免疫力,预防感染。 所以,尽量保持母乳喂养是最好的选择。同时,刚开始母乳喂养时,新生 儿可能不太会吸吮,需要耐心指导和帮助。如果母乳不够或者无法母乳喂养,可以选择合适的配方奶粉进行喂养,但一定要注意配方奶粉的选择和 正确的喂养方法。此外,新生儿的进食次数比较频繁,一般每天需要喂养 8-12次,每次喂养的间隔时间约为2-3小时。要根据新生儿的吮吸特点,合理安排喂养时间。 新生儿的睡眠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新生儿的睡眠时间比较长,一般 每天需要睡眠16-18个小时以上。而且,新生儿的睡眠时间是分散的,一 般每次连续睡眠的时间不超过3-4个小时。因此,要给新生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和温暖的睡眠环境,适度调整家中的光线和噪音。同时,要定时 给新生儿换尿布,避免尿布湿气引发冷感。

新生儿的沐浴、抚触和按摩也是非常重要的护理手段。沐浴时,要选 择温水,洗浴用品要选择无刺激性的,避免对新生儿娇嫩的皮肤造成刺激。沐浴水温要适中,一般应控制在37摄氏度左右。在抚触和按摩时,可以 促进新生儿的血液循环和肌肉发育,并可以增强与父母的亲子沟通,增进 感情。

母乳喂养的护理体会

母乳喂养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通过正确的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的重要性;母乳喂养姿势的正确指导;母乳喂养过程中特殊 情况的正确处理。 【关键词】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姿势;母乳喂养特殊情况的处理;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是 降低儿童死亡率,保障儿童成长的最基础的措施。自我院创建爱婴医院十余年以来,通过正确的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大大提高了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达 到了满意的效果。以下是本人在妇产科工作的护理体会。 1.选择适当的对象,凡是母亲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及无母乳喂养信心的,向母亲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 2.一般情况的护理,护理应从待产开始,要注意孕产妇乳房发育情况,及时 发现并纠正平坦、凹陷乳头。做好心理护理,帮助孕产妇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向孕产妇及其家属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并传授相关知识及其技巧。突出三早, 即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早接触是指在产后1小时内让宝宝与母亲接触30 分钟,让宝宝吸吮妈妈乳房,此时虽然无奶,但可以通过乳头感觉神经末梢,传 到产妇的脑垂体下叶,其释放催乳素,促进初乳分泌,建立哺乳反射,促进子宫 收缩,减少出血,为母乳喂养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不给婴儿母乳以外的任何事物,不使用奶头奶瓶。提倡母婴同室和按需哺乳,让母亲和婴儿24小时在一起,使母亲随时了解和观察婴儿的需要,在婴儿饥饿和母亲感到奶胀时及时哺乳。母 婴同室还可增加母子感情,对孩子心理、语言和智能发育都有密切关系。正确指 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姿势有五种。第一种是摇篮室抱法,这是大多 数妈妈都会采用的一种方式,首先是胸贴胸、腹贴腹,宝宝鼻尖对妈妈乳头,妈 妈在抱宝宝的时候,要记住让宝宝靠在自己的胳膊上,让宝宝的头保持自然的后 仰状态。第二种是胸前横抱法,跟第一种相似,唯一不同的就是两边的手分工不 一样。第三种是侧抱法,比较适用于剖腹产的妈妈,因为这样的抱法,宝宝不容 易碰到妈妈的伤口,同时也适用于乳头较大又凹陷的妈妈。第四钟是侧躺式的哺乳,适用于剖腹产的妈妈,还有夜间哺乳的妈妈,这种姿势也能够让妈妈感到比 较放松。第五种是半躺式的哺乳一般适用于乳房较大或者奶水较急的妈妈。所有 姿势的共同点是宝宝和妈妈身体贴近,宝宝的嘴张大,含住乳头乳晕。产后早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合理进餐,保证哺乳的质量。 3.特殊情况的处理:(1)乳汁不足的护理,常见原因有哺乳次数不够,没有 按需哺乳、母亲情绪不好、身体欠佳、对母乳喂养信心不足、怕疼等。措施有, 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指导,鼓励产妇哺乳喂养的信心,按摩热敷乳房。(2)平坦 乳头和凹陷乳头的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可让其丈夫或母乳喂养中的较大婴儿吸 吮平坦乳头和凹陷乳头,将乳头拉长,然后再让婴儿吸吮。若不成功,可用吸奶 器将乳头吸出,再给婴儿吸吮。(3)乳头皲裂和疼痛的护理,皲裂局部可在清 洗乳头后涂药,也可用食用油涂抹使皲裂处软化,易于愈合。如果乳头皲裂严重,乳头疼痛剧烈,可暂停母乳喂养24小时,将乳汁挤出或吸出,用小杯或小匙喂 养宝宝.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每次哺乳后必须把乳头擦干,并盖上干净手帕或纱布,然后用乳罩托住。一侧乳房每次喂奶时间不超过15分钟,否则吮吸时间过长,乳头皮肤浸软,易于破裂,尽量不要让宝宝含着乳头睡觉。喂奶时,让宝宝

产后母乳喂养的指导及护理体会2500字

产后母乳喂养的指导及护理体会2500字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母乳喂养的护理指导和总结母乳喂养困难事件报道的情况。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68例产妇的资料,统计其母乳喂养率和归纳母乳喂养困难事件报道的情况。结果:通过采取正确的产后护理指导,观察对象满足母乳喂养6个月的概率在逐年上升,母乳喂养困难的共计24例,经过进一步指导后,14例(58.3%)能恢复母乳喂养。结论:产后母乳喂养护理指导效果较好,能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毕业 关键词:产妇;母乳喂养;护理 母乳喂养不但能够显著地降低新生儿出生第一年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而且能够最佳地满足婴儿所需营养,营造良好的母婴关系,促进新生儿生理和心理的发育[1]。如今,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主要与产妇健康状况、母乳喂养的信心和精力及家庭支持情况相关[2]。2002年,我国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爱婴医院监督指南》,要求各级医疗机构为提高产妇母婴喂养率做出努力,实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本院医疗服务的对象主要为乡镇人群,目前针对此人群产后母乳喂养护理的相关报道较少,现就5年来我院对68例产后母乳喂养指导心得体会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分娩的产妇68例,年龄18~36(25.6±6.3)岁,分娩胎龄为36~41(38.5±1.4)周。上述例子均排除因疾病不能进行母乳哺育、新生儿畸形、观察期间随访脱落的案例。整个观察期间为2011年月至2016年4月。 1.2 护理指导方法 (1)方法制定:查阅文献及咨询相关专家了解影响母乳喂养相关因素,依据国家爱婴相关政策制定本院产后母乳喂养护理指导方案,提高科室护士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对科室护士工作进行考核评价,落实各级护士管理职责。 (2)产妇基本情况评估:对产妇的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健康情况、母乳喂养相应知识和认知态度做基础评价。自制调查表就母乳喂养总体服务需求做调查,以便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护理。 (3)按制定计划实施个体化产后母乳指导,具体为: ①在孕期以健康卡片或者集体授课的形式对其普及母乳喂养的优点和必要性。 ②新生儿断脐后立即抱去与母亲皮肤接触,鼓励尽早吸吮,尽早开奶。责任护士指导产妇喂养方式和技巧、婴儿含接姿势、促进泌乳的按摩手法及乳头保养的方法,强调按需喂养。 ③给予产妇合理的饮食指导,结合其产后虚弱、食欲不佳并伴有一定程度的相关组织受损的情况,强调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且低脂肪的结构为主。同时也不能忽视水果蔬菜类的摄入,提倡完善的膳食营养结构,促进产妇恢复和母乳分泌。剖宫产术后患者在胃肠功能恢复后才可饮食。 ④给予产妇足够心理关怀,针对生产期和产褥期的疼痛给予产妇安慰、支持。发动亲人家属鼓励产妇母乳,教授产妇家属必要的护理知识。从医疗服务和社会支持两方面加强产妇的哺育信心,克服产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