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流程图

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流程图

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管理办法(2019)

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管理办法(2019) 《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已经2017年11月22日国务院第19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总理李克强 2018年10月10日 行政区划管理条例 第一条为了加强行政区划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行政区划管理工作应当加强党的领导,加强顶层规划。行政区划应当保持总体稳定,必须变更时,应当本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的原则,坚持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制订变更方案,逐级上报审批。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应当及时报告党中央。 第三条行政区划的设立、撤销以及变更隶属关系或者行政区域界线时,应当考虑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文历史、地形地貌、治理能力等情况;变更人民政府驻地时,应当优化资源配置、便于提供公共服务;变更行政区划名称时,应当体现当地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 第四条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行政区划的具体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全国行政区划相关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行政区划的具体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本行政区域行政区划相关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行政区划管理工作的领导,将行政区划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行政区划的管理工作经费纳入预算。 第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第七条下列行政区划的变更由国务院审批: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简称、排列顺序的变更; (二)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名和隶属关系的变更以及自治州、自治县、设区的市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

上海市分乡镇行政区划组图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上海市分乡镇行政区划组图 篇一:上海市行政区划图 目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 (1) 2实验环境及数据................................................. (1) 3实验要求................................................. (1) 3.1数据的符号化显示................................................. (1) 3.2注记标注................................................. .. (2)

3.3绘制格网................................................. .. (2) 3.4绘制环境污染专题层................................................. . (2) 3.5添加图幅整饰要素................................................. (2) 4实验主要步骤................................................. .. (2) 5上海市行政区划图制作的主要步骤................................................. ..5 5.1数据符号化................................................. (5) 5.1.1打开shanghai.mxd地图文档 (5) 5.1.2根据排序规则对图层进行排序 (5)

西安行政区域的详细界限.

下边是目前区域的详细界限,查查你是哪个区的公民吧!! 一、新城区与相临各区城管执法区域划分 (一)新城区与灞桥区 1、华清东路铁路专运线以西属新城执法区域。 2、高楼村西口以西属新城执法区域。 3、米秦路:以东二环路东侧道沿为界,道沿西属新城执法区域,以东属灞桥区执法区域。 (二)新城区与碑林区 1、东大街全段北侧东西斑马线以北属新城执法区域。 2、东二环(金花路两区分界):金花饭店南围墙以北属新城执法区域,以南属碑林执法区域。 红花巷:西安工业学院北门以东、以北属新城执法区域。 金康路:公共厕所以东、以北属新城执法区域。 春明路:东尚社区西门以西属新城执法区域。 韩森路:怡康医药超市以东属新城执法区域。 咸宁路:距东二环20米以东属新城执法区域。

3、永乐路:南侧道沿以北(含永乐路)属新城执法区域。 4、公园南路:公园南路全段属新城执法区域,南口西北角以西属碑林执法区域。 5、兴庆路:道路西侧荣军招待所门前北道沿以北属新城执法区域;道路东侧以海景酒店北侧外立面为界,以北属新城执法区域。 6、复聪路:西侧道沿以东(含复聪路)属新城执法区域。 其中,爱学路、长兴路道路两侧属碑林执法区域。 (三)新城区与雁塔区 咸宁东路:以咸宁东路铁路桥为界以西属新城执法区域,以东至浐河桥西桥头属雁塔执法区域。 (四)新城区与莲湖区 1、北门城门洞至钟楼邮局西门北侧道沿,斑马线以东属 新城执法区域。 2、西华门:电信大楼西侧西道沿以东属新城执法区域。 3、环城北路东段:北门东门洞以东属新城执法区域。 4、北关正街:联志路西安车灯厂十字以东属新城执法区域;自强

东路北关正街十字以东属新城执法区域;阳光路阳光小区大门以北属新城执法区域。 5、龙首东路:西道沿以东属新城执法区域。 (五)新城区与未央区 1、太华路:西北建材城对面加油站以南属新城执法区域。 2、东二环:铁道线以南属新城执法区域。 (六)新城区与浐灞生态区 以秦川厂铁路专用线向南至新兴南路西侧道沿为界,以西属新城执法区域。 二、碑林区与相临各区城管执法区域划分 (一)碑林区与莲湖区 1、含光门外:以护城河南侧河道沿为界。桥面,以桥头南端为界,以南属碑林执法区域。 2、小南门外:以护城河南侧河道沿为界。桥面,以桥头南端为界,以南属碑林执法区域。 3、劳动南路:路西侧至南二环北侧道沿全段属莲湖执法区域。路东侧以西工大西门口北道沿为界,北道沿以南至南二环北侧道沿属碑林

行政区划界限管理系统

行政区划界限管理系统 一、建立行政区划界限数据库,实现勘界成果的数字化管理 1.将勘界协议书附图及工作用图经扫描、几何纠正及色彩校正后,形成在内容、几何精度和色彩等方面与原勘界协议书附图基本保持一致的栅格数据文件。同时,在数字栅格地图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现有比例尺的标准基础数据进行行政区划界限专题和地图各要素的数字线划地图的矢量数据采集。 2.将勘界工作中形成的有关行政区划界线的协议书、请示、批复文件及界桩登记表、成果表、工作总结、界线联检等勘界文档资料录入、整理,将以上勘界成果资料进行扫描、处理、分类,为行政区划界线数据库档案等准备电子档案基础数据。 二、建立行政区划界线信息化管理 三、

地方政府对土地的垄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导致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越来越深,土地价格扭曲刺激城市不合理扩张,导致各种名目的圈地手段层出不穷;但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在经济理性驱动下又产生了两个意外的效果:一是地方政府有足够动力对城市周边自上而下的无序建设进行控制。 对于大规模的城市再开发,如果依赖于房地产企业或民间力量来推进的话,错综复杂的产权关系、企业改制留下的诸多后遗症将给开发进程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像很多生地挂牌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在拆迁安置方便往往矛盾重重、难以推进,造成很多社会矛盾。而地方政府借助强大的行政动员能力、雄厚的资金保障以及其他综合政策的优势,在推进大规模城市再 开发方面的优势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城市空间生产的双重性在于,地方政府以土地财政为动力,增加了城市建设方面的投资,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速度,城市表面上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其潜在的成本是巨大的,一是城市的发展是以牺牲广大农村地区和小城镇的发展机会和广大非城市居民的福利为代价的;二是是因为空间生产的高成本导致土地价格上涨过快,带动了生产成本和城市生活成本快速上扬,反过来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导致城市化与工业化受阻,这些都会导致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失衡的格局更加突出。 失调的城市功能体系 1.物质空间与功能需求脱节 在地方政府空间生产的行为下,城市物质空间的生产与消费环节已经分离,生产的目标是城市空间的交换价值,而不再是它的使用价值。 从理论上分析,在一国之内不同行政区域之间一般是不允许关税壁垒的存在。因此,如果没有政治上的割据,在统一大市场的作用下,区域经济不会出现分割现象的,而是呈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态纵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组织区域经济运行时不应该只局限于某个行政区域管辖范围,而应突破行政区划界线,在更大的经济联系空间范围内,按经济区网络合理组织区域经济运行,大力培育各种不同类型的经济区经济,从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然而在我国,由于特定的的历史和体制背景,行政区的经济功能十分突出,并且,在地方政府强烈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驱使下,政府对经济的不合理干预行为十分严重,使区域经济行为带有强烈的政府行为色彩,因此,一旦触及局部与整体地方与中央、地方与地方的利益关系时,在内外运行环境允许的条件下,这种政府行为就往往容易演变成地方本位主义和保护主义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地方政府行政管辖范围的行政区划界线,也就如同一

最新全国街道乡镇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表(精)

11110111010111010100111010100211010100311010100411010100511010100611 010100711010100811010100911010101011010211010200111010200311010200711010 200911010201011010201111010201211010311010300111010300211010300311010300 411010300511010300611010300711010411010400111010400211010400311010400411 010400511010400611010400711010400811010511010500111010500211010500311010 5004110105005 11110111010111010111010111010111010111010111010111010111010111010111 011101021101021101021101021101021101021101021101110103110103110103110103 110103110103110103110111010411010411010411010411010411010411010411010411 01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0北京市市辖区东城区东华门街道景山街道交道口街道安定门街道北新桥街道东四街道朝阳门街道建国门街道东直门街道和平里街道西城区 西长安街街道新街口街道月坛街道展览路街道德胜街道金融街街道什刹海街道崇文区前门街道崇文门外街道东花市街道龙潭街道体育馆路街道天坛街道永定门外街道宣武区大栅栏街道天桥街道椿树街道陶然亭街道广安门内街道牛街街道白纸坊街道广安门外街道朝阳区建外街道朝外街道呼家楼街道三里屯街道左家庄街道102030414141414141414141413041414141414141304141414141414130414141414141 4141304141414141 11010500711010500811010500911010501011010501111010501211010501311010 501411010501511010501611010501711010501811010501911010502111010502211010 502311010502411010502511010502611010502711010502811010502911010503011010 503111010503211010503311010503411010503511010503611010503711010503811010 503911010504011010504111010504211010540011010550111010611010600111010600 2110106003110106004110106005110106006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 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 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 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1101061101061101061101061

行政区域界线勘界测绘技术检查要领

行政区域界线勘界测绘技术检查要领 邓思胜 一.界线测绘的目的和任务 1.界线测绘的目的 界线测绘的目的是获取和表述行政区域界线(以下简称界线)的位置和走向等信息,为勘界和边界管理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2.界线测绘的内容 界线测绘的内容包括界线测绘准备、界桩埋设、边界点测定、边界线及相关地形要素调绘、边界协议书附图标绘、边界点位置和边界线走向说明的编写、各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的编纂和印刷等。 这里描述的边界点系指边界线走向的转折点,包括描述弧段边界线的特征点。 3.界线测绘的成果 界线测绘成果包括:界桩登记表、界桩成果表、边界点成果表、边界点位置和边界线走向说明、边界协议书附图、《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等。 勘界测绘成果的的基本要求是:各类图表清晰易读、项目填写齐全,文字叙述简明确切,地理名称标注准确,简化字和方言译音正确,一切原始记录和计算成果均正确无误,精度符合规定要求。勘界测绘成果的检查主要是图(边界协议书附图)、文(边界线走向说明)、表(界桩登记表)的检查。 二.界桩登记表的检查 界桩登记表的内容主要包括:边界线编号、界桩编号、界桩类型、界桩材质、界桩所在地、界桩坐标、界桩高程、界桩与方位物的相互位置关系、界桩位置略图、备注、测绘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名及勘界有关各方负责人签名等。 主要检查

1.坐标系统一致性检查: 界桩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与界线用图中界桩所在图幅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是否一致。如提供多套成果的,应填写与界桩所在图幅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一致的成果。 2.界桩所在地的检查 与界线《定桩表》对照检查,两者必须一致。 3.界桩方位物的检查 界桩方位物的选择原则: a)每个界桩的方位物不少于三个; b)方位物必须明显、固定、不易损毁; c)方位物应利于判定界桩点的位置; d)以大物体作为方位物时,要明确量测点在方位物的具体部位。 4.界桩方位物的测定 界桩点至方位物的距离,一般应在实地量测,精确到0.1m。当界桩点附近缺少永久性地物和地貌特征点,且对点位的精度要求又不很高时,可从图上量取,取位到图上0.1mm。界桩至方位物的磁方位角测定精度0.2度,注记到0.2度。 方位物编号按界桩点至方位物的磁方位角从小到大顺时针编排。 主要检查方位物的编号、磁方位角、距离的量取及其在界桩位置略图的表示是否正确,必要时外业检查。 5.界桩位置略图的检查: 界桩位置略图应标绘出边界线、界桩点、界桩方位物、边界线周边地形等。 界桩位置略图在实地按照其相关位置用铅笔绘制,室内着墨整饰。界桩符号用直径1.5mm的圆圈表示,界线符号用0.3mm的实线表示,方位物方向线用0.1mm的实线绘出,图内其他要素一般按照所参照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符号绘制;界桩符号、界桩编号、界线符号、图内方位物编号以及行政区划名称用红色,其他要素用黑色标绘。 这里应当对界桩的测定坐标展点检查。看界桩点位是否偏离界线。出现偏离的,应当检查内业计算或野外对照界线标绘图纸判断是否实地界桩未埋设在界线上。前者必须返工,后者应当在界桩登记表和走向说明中作出说明。 检查方位物在略图上的表示。 略图绘制的检查,必要时进行野外检查。 6.各项签名是否齐全 7.附录的界桩实地相片的检查。 看相片是否拍出界桩全貌,一式两份(三交点三份)是否同一界桩的不同立面。

全国乡镇区划边界数据 全国乡镇边界矢量数据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全国乡镇区划边界数据全国乡镇边界矢量数据 北京揽宇方圆全国乡镇行政区划数据,是结合野外实测资料,同时参照有关地理图件,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开展行政区划地图矢量化工作,最终获取全国乡镇区划边界数据。主要包括省市乡、镇、街道矢量边界,精度满足1:10万比例尺要求。 行政区划:简称政区,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实行如下原则: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3、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4、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5、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6、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的特别行政区。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中国现行六级行政区,即省级、地级、县级、乡级、村级、组级,其中省、县、乡三级为基本行政区。 截止2014年,共统计六级行政区(数量): (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共34个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共333个其中:11个地区、3个盟、30个自治州、289个市; (三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共2854个其中:1429个县、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361个县级市、893个(市辖)区、1个林区、1个特区; (四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共40497个其中:11626个乡、1034个民族乡、20117个镇、7566个街道、151个苏木、1个民族苏木、2个(县辖)区; (五级行政区)村级行政区共N个其中行政村、社区; (六级行政区)组级行政区共N个其中行政村村民小组、社区居民小组。

(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共34个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共333个其中:11个地区、3个盟、30个自治州、289个市;

甘肃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

甘肃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维护边界地区稳定,巩固行政区域界线勘定成果,根据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行政区域界线是指国务院或省、市州人民政府依法批准的由各级人民政府行使行政区域管辖权的分界线。 第三条行政区域界线一经划定,各级人民政府必须严格执行行政区域界线批准文件和协议书规定的各项内容,维护行政区域界线的严肃性、稳定性,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擅自变更。 第四条省民政部门是省人民政府管理行政区域界线的主管部门,负责全省行政区域界线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管理行政区域界线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行政区域界线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后,应当以通告和行政区域界线详图予以公布。 县级行政区域界线由省人民政府公布;乡级行政区域界线由市州人民政府公布。 省民政部门负责全省行政区域界线详图的编制、审核工作。 市州、县市区民政部门负责编制本辖区行政区域界线详图,在编制、出版前应将样图报省民政部门审核批准。 第六条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制: (一)省级界线和跨市州的县级界线由省人民政府负责管理,省民政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并监督指导全省的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 (二)市州辖区内县级界线由市州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市州民政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三)乡级界线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县市区民政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已勘定的行政区域界线具有法律效力,界线毗邻的各方均应在本辖区内和勘界协议书规定的范围内依法从事正常的生产生活,不得进行越界侵权活动。 为保持边界线走向清晰,便于管理,不得在界线两侧50米内修建房屋或其他设施。确因生产建设用地需要在上述范围或横跨行政区域界线的,应当事先征得毗邻双方的有关人民政府同意,并报该行政区域界线的批准机关备案。 第八条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后明确的飞地、插花地,需要进行土地兑换时,须经双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同意,并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九条行政区域界线勘定以及管理中形成的协议书、工作图、界线标志记录、备案材料、批准文件等与勘界记录有关的材料,各级民政部门应当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立卷存档,健全制度,明确职责,妥善保管。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制度,每5年检查一次。由毗邻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实施。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检查时,由毗邻双方的上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随时进行联合检查。 第十一条界桩和其他界线标志物,界线毗邻双方应当共同承担管护责任和义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或毁坏。因自然原因毁坏的,由分工管护的一方在毗邻方在场的情况下修复,若在原处无法修复时,在不改变边界线走向的前提下,可另行选择适当位置埋设,并做好测绘和资料的完善工作,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二条因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界线变更的,按照国家行政区划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边界地区发生纠纷,当地有关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防止事态扩大,并将情况及时报告上级人民政府。 第十四条边界纠纷调处实行分级负责制。省际边界发生纠纷,由省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商毗邻方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调查处理。市州之间县级界线的边界

聊城市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

聊城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聊城市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的通知 聊政发〔2012〕5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聊城市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聊城市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七月二十三日 聊城市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维护行政区域界线附近地区的社会稳定,根据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山东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行政区域界线,是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行政区域毗邻的各有关人民政府行使行政区域管辖权的分界线。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行政区域界线批准文件和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的各项规定,维护行政区域界线的严肃性和稳定性。 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

公安、财政、规划、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等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所需经费,按照山东省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确定的标准,列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 第二章行政区域界线及其标志物管理维护 第六条行政区域界线的实地位臵,以界桩以及作为行政区域界线标志的河流、沟渠、堤坝、道路等线状地物和相关人民政府联合勘定的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中明确规定作为指示行政区域界线走向的其他标志物标定。 第七条界桩是行政区域界线的法定标志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或者损坏。 第八条界桩丢失、损坏或者移动的,应当在毗邻双方在场的情况下,按照有关规定在原地补立或者修复;不能在原地补立或者修复的,界桩管理责任方应当与毗邻方协商另选适当地点埋设,但不得改变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中确定的实地位臵。界桩埋设地点确定后,界桩管理责任方与毗邻方应当签订界桩移动协议书,确定界桩埋设方案及相关费用承担等事项。 界桩埋设工作完成后,界桩管理责任方与毗邻方应当及时测绘,制作界桩登记表和成果表。 界桩管理责任方应当及时将界桩移动协议书、界桩登记表和成果表报该行政区域界线批准机关备案。 第九条经行政区域界线勘定确认的属某一行政区域但不与该行政区域相连的地域或者由一方使用管理但位于毗邻行政区域内的地域,其使用管理按照各有关人民政府签订的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中有关规定或者该行政区域界线的批准机关的决定执行。 第十条因建设开发等原因确需移动或者增设界桩的,建设开发单

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管理办法

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的管理和保护,根据《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行政区域界线界桩,是由行政区域毗邻的各方人民政府共同埋设的,用于指示行政区域界线实地位置的标志物。 第三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分级负责各级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的管理工作。 行政区域毗邻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具体承担各级行政区域界线界桩(以下简称“界桩”)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第四条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或者有关各方人民政府达成的其他协议中未明确界桩管理责任方的,有关各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签订协议予以明确,经有关各方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该行政区域界线批准机关的民政部门备案。 第五条界桩管理的依据: (一)毗邻双方人民政府签订的行政区域界线勘界协议书及其附图、界桩成果表; (二)毗邻双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签订的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管理协议或者签发的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管理文件; (三)毗邻各方人民政府或者民政部门签订的行政区域界线交会点协议书及其附件; (四)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报告;

(五)有关界桩变动的协议书或者文件; (六)界桩登记表。 第六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在界桩管理工作中,应当明确职责分工,按照规定程序移动或者增设界桩、及时修复或者恢复损坏的界桩、查处损坏界桩的行为,确保界桩位置准确、埋设牢固、明显易见、注记清晰、档案完备。 第七条界桩埋设后,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或者损坏。 因建设、开发项目确需移动界桩的,建设、开发单位应当提出申请,由行政区域界线毗邻的任何一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报经各有关人民政府协商一致。 界桩移动、埋设和测绘的费用由建设、开发单位承担。 第八条需要增设界桩时,毗邻双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协商一致,确定增设界桩的数量和埋设位置,明确界桩管理责任方,共同提出方案报该行政区域界线批准机关的民政部门批准后实施。 第九条对主体完整、边角轻微损坏的界桩应当修复;对基座松动但主体完整的界桩应当在原地加固扶正。 第十条对丢失或者严重损坏、修复困难的界桩,应当重新制作,并根据下列情形在原地恢复埋设或者移位埋设: (一)双立、多立界桩和位于行政区域界线上的单立界桩,按照界桩成果表和登记表的记载在原地予以恢复;无法在原地恢复的,由双方就近选定适当位置移位埋设。

[XX县乡级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工作实施方案]

[XX县乡级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工作实施方案] XX县乡级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工作实施方案根据《XX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乡级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工作 ___》(X政函〔20XX〕XXX号)精神,XX县确定为全省乡级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工作第二批试点单位。为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切实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县政府决定从XX年10月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工作。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目标任务从XX年10月开始,到2020年10月底为止,完成全县9个乡镇、2个农场管理区、1个监狱农场,总长1712.3千米的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工作,全面核实勘定县、乡、村三级界线,细化县级及以上界线,将全县乡级行政区域界线法定化,绘制1:10000比例尺全县各级界线成果图。 二、工作原则乡级勘界不是重新调整行政区划,不涉及自然资源权属的变更或转移,对过去法定的县级1:50000比例尺标准画法的行政区域界线不作否定,已实行政策性土地征收的区域以管理权属核定边界线,对托管单位按行政区划管理层级组织界线勘定。全县乡级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工作按照“核实法定线、勘定习惯线、解决争议线”的原则,采取图上核界、实地勘界方式进行,完成县、乡、村三级管理界线的勘定工作。 三、实施步骤全县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于XX年10月启动,2020年10月结束。

(一)筹备阶段(XX年10月—XX年12月)。成立县勘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经费,收集部门普查资料,组织业务培训,聘请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作业单位),启动全县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工作。 (二)图上核界(2020年1月—2020年3月)。组织毗邻双方单位进行图上核界。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或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确定的自然资源权属线为基础,参考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理国情普查等相关资料,参照历史习惯线,由第三方服务机构利用高分辨遥感影像技术草绘出毗邻双方1:10000比例尺边界走向影像图,毗邻双方单位对图核界,标绘、确定边界线。 (三)实地勘界(2020年4月—2020年9月)。组织毗邻双方单位对边界线进行实地勘查,开展影像图的实践比对,边界线的勘定确认工作,设立三交点边界界桩,签订边界线协议书,录入勘界数据。村级管理线的勘查由其所属乡镇、管理区组织核实,第三方服务机构给予技术支持;乡级界线的勘查由县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毗邻双方进行勘定;县级界线采用“单方先指界,接边后定界”的方式核定。

山东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

山东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 【法规类别】行政区划与地名 【发文字号】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90号 【发布部门】山东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6.10.19 【实施日期】2006.12.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 (第190号) 《山东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已经2006年9月25日省政府第7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省长韩寓群 二○○六年十月十九日 山东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维护行政区域界线附近地区的社会稳定,根据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行政区域界线,是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行政区域毗邻的各有关人民政府行使行政区域管辖权的分界线。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行政区域界线批准文件和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的各项规定,维护行政区域界线的严肃性和稳定性。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全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 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 第二章行政区域界线及其标志物管理维护 第五条经依法勘定的省范围内的行政区域界线及其详图,由省人民政府予以公告,由毗邻的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共同管理。 第六条行政区域界线的实地位置,以界桩以及作为行政区域界线标志的山脊、河流、沟渠、堤坝、道路等线状地物和相关人民政府联合勘定的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中明确规定作为指示行政区域界线走向的其他标志物标定。 第七条界桩是行政区域界线的法定标志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或者损坏。 第八条行政区域界线毗邻的各有关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对界桩进行分工管理和维护。界桩丢失、损坏或者移动的,由分工管理该界桩的一方及时通知

全国乡镇与街区行政边界下载

全国乡镇与街区行政边界下载 1.概述 水经注软件除了可以轻松下载无水印Google Earth卫星影像、有明确拍摄日期的历史影像、地方高清天地图、百度高德大字体打印地图,按1万/5千等国家标准图幅下载,对百度坐标与火星坐标进行纠偏;下载陆地及海洋高程、STRM高程、提取10米等高线等深线、CASS高程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下载行政区划数据。这里,我们以乡镇街区行政边界下载为例,介绍一下使用水经注万能地图下载器下载行政区划数据。 2.矢量地图下载法 打开水经注万能地图下载器,将鼠标放在左上角的地图图标上,会显示出所有的地图,如下图所示。 所有地图 在所有地图中选择全国矢量(无偏移),切换到全国矢量地图,如下图所示。

全国矢量图 在出现的矢量下载对话框内行政区划一栏选择上需要下载的区划,这里选择广州市花都区,在下面矢量列表行政区划内选择乡镇边界,如下图所示。

选择乡镇边界 点击确定后会开始下载矢量,下载完成后会自动打开下载目录,如下图所示。

下载的乡镇边界 下载的矢量可以使用ArcGIS和Global Mapper等专业软件打开,这里使用Global Mapper打开,效果如下图所示。 Global Mapper中打开效果

3.普通地图下载法 当处于非“全国矢量(无偏移)”地图的普通地图时,在右上方区划处选择上广州市花都区,如下图所示。 选择花都区区划 点击地图上的“√”会显示出新建任务对话框,在对话框内选择矢量数据,同样还是在下面矢量列表行政区划处选择乡镇边界,如下图所示。

选择乡镇边界 点击确定之后会开始下载数据,下载后会自动打开所在的目录,如下图所示。

浙江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

浙江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32号 【发布部门】浙江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7.07.25 【实施日期】2007.09.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 浙江省人民政府令 (第232号) 《浙江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第9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省长吕祖善 二○○七年七月二十五日 浙江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预防行政区域界线附近地区纠纷发生,维护社

会稳定,根据《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域陆域界线(以下简称界线)的管理。 乡、民族乡、镇行政区域界线的管理,参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海域行政区域界线的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界线管理应当遵循合法性原则,维护界线的权威性、稳定性。 第四条界线由毗邻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共同管理。 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界线管理的协调、指导;毗邻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沟通、协作,建立界线联合检查、报告制度和涉界纠纷应急处理机制。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履行下列职责:(一)具体实施本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变更; (二)负责界线的日常管理及界线的联合检查; (三)协调、指导下级民政部门的界线管理工作; (四)协调、处理界线纠纷; (五)其他应当承办的界线管理事项。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公安、国土资源、测绘、水利、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建设、规划、交通、旅游、民族宗教、监察等部门,应当按各自职责做好界线管理相关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代码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代码 篇一:20xx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20xx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行政区划代码单位名称 110000北京市 110101东城区 110102西城区 110105朝阳区 110106 110107 110108 110109 110111 110112 110113 110114 110115 110116

110117 110118 110119 120000天津市 120xx1 120xx2 120xx3 120xx4 120xx5 120xx6 120xx0 120xx1 120xx2 120xx3 120xx4 120xx5 120xx6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区延庆区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滨海新区 120xx7宁河区120xx8静海区120225蓟县130000河北省

130100石家庄市130102长安区130104桥西区130105新华区130107井陉矿区130108裕华区130109藁城区130110鹿泉区130111栾城区130121井陉县130123正定县130125行唐县130126灵寿县130127高邑县130128深泽县130129赞皇县130130无极县130131平山县130132元氏县130133赵县130181辛集市130183晋州市130184新乐市130200唐山市130202路南区130203路北区130204古冶区130205开平区130207丰南区130208丰润区130209曹妃甸区130225乐亭县130227迁西县130229玉田县130281遵化市130283迁安市130300秦皇岛市130302海港区130303山海关区130304北戴河区130306抚宁区130321青龙满族自治县130322昌黎县130324卢龙县130400邯郸市130402邯山区130403丛台区130404复兴区130406峰峰矿区130421邯郸县130423临漳县130424成安县130425大名县130426涉县130427磁县130428肥乡县130429永年县130430邱县130431鸡泽县130432广平县130433馆陶县130434魏县130435曲周县130481武安市 130503桥西区130521邢台县130522临城县130523内丘县130524柏乡县130525隆尧县130526任县130527南和县130528宁晋县130529巨鹿县130530新河县130531广宗县130532平乡县130533威县130534清河县130535临西县130581南宫市130582沙河市130600保定市130602竞秀区

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实施方案

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X自治区综治委《关于深入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的意见》(X综委〔X〕22号)文件精神,根据自治区民政厅《关于做好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和平安边界创建工作的通知》(X民函〔X〕196号)、《X市与X市毗邻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为确保X县与X区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的顺利完成,通过双方协商,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以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为依据,认真贯彻自治区和两市人民政府联检工作的有关通知,严格执行《X县人民政府与X区人民政府联合勘定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各条款,密切配合、周密部署、依法扎实地开展联检工作,维护两县(区)行政区域界线的法定性、严肃性、稳定性。 二、基本情况 X市与X市毗邻县级行政区域界线全长共42.51公里,共涉及3个县(区),分别是X的X县与X市的X区、X区,共有2条县级行政区域界线X-X(长7.75公里)、X-X(长34.76公里),全线共设有2处界桩(1个三面桩和1个双面桩)。X县和X区共涉及2个乡(镇),分别为X县X乡、X区X镇。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联检工作的顺利进行,两县(区)人民政府成立联合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并在自治区民政厅及X市民政局、X市民政局的组织指导下开展联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X 副组长:X 成员: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分别设在两县(区)民政局,X县办公室主任由X县民政局局长X兼任,X区办公室主任由X区民政局局长X兼任,成员从相关单位抽调,主要负责日常工作。 四、联检内容 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X县人民政府与X区人民政府联合勘定的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及其附图、界桩成果表、界桩登记表,实地逐地、逐段详细核对界线与标志物等有无变化,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双方共同提出处理意见并进行处理。 (一)界线 检查界线两侧的地貌、地物是否有明显变化,界线实地位置是否清晰可辨。地貌、地物若有明显变化,致使界线模糊不清不能辨认时,应详细记载地貌、地物变化情况,并组织力量对界线两侧的地貌、地物进行修测或者补测,以保证界线实地走向清晰易辨。 (二)界桩 1.检查界桩是否丢失、损坏。对丢失、损坏的界桩由管理方重新制作并与毗邻方在原地重新竖立;可修复的由管理方在原地修复。完

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维护委托合同协议书范本模板

甲方(委托方): 乙方(受托方): 为落实界线管理责任,创建平安和谐边界,维护边界地区的稳定和繁荣,甲方委托乙方对省级行政区域界线线段(以下简称委托界线段)进行管理维护。经双方协商一致,制订本协议。 第一条委托界线段从起至止,共公里,埋设个界桩,桩号为。 甲方委托乙方对委托界线段,包括该界线段上的界桩、作为界线标志的河流、沟渠、道路等线状地物和界线勘定协议书中规定作为指示界线走向的其他标志物、以及界线两侧各10米的地带内与界线相关的地物地貌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 第二条甲方的职责 (一)向乙方提供线勘定协议书中涉及委托界线段的界线走向说明、重要问题处理结果、协议书附图、界桩成果表、界桩登记表,以及其他必需的勘定成果的复印件,作为委托界线段管理的依据。 界线发生变更的,应及时向乙方提供变更后的情况和资料。 (二)加强检查,指导、督促乙方切实履行管理维护职责。 (三)按时向乙方支付管理维护费。 第三条乙方的职责 (一)明确管理界线的分管领导,指定专人负责委托管理维护工作,并将联系方式报甲方。(二)每月对界线巡查一次,遇有影响界线实地走向的自然灾害、河流改道、道路变化等特殊情况的应当随时对特定地段进行巡查,并做好现场记录,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1.制止影响界线稳定和安全的行为。对偷盗、损坏、非法移动和危及界桩安全,擅自改变界线

其他标志物以及界线两侧各10米的地带内的地物地貌,非法越界从事生产建设等行为,要立即予以制止。 2.及时清除界桩覆盖物及周围5米范围内的杂草、遮挡物,对不牢固或倒歪的界桩进行加固、扶正,用红漆刷新桩面注记,以确保界桩实地位置明显易找、庄严醒目。 3.界桩丢失、损坏或者被非法移动的,应详细记载变化情况,在12小时内报告甲方,并配合甲方按照《省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实施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的规定进行恢复,测绘,增补档案资料,并上报备案。 4.因建设开发需要移动界桩的,须告知建设开发单位向相关省(区)人民政府申请并办理界桩移动手续。 5.界桩因建设、开发等原因需要移动或者增设的,应当配合甲方按照《省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实施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的规定进行移动、增设,测绘,增补档案资料,并上报备案。6.勘定协议书中明确规定作为指示界线走向的其他标志物以及界线两侧各10米的地带内与界线相关的地物地貌发生变化,致使界线实地走向难以辨认的,应详细记载变化情况,在12小时内报告甲方,并配合甲方按照《省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实施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进行修测或重测,增补档案资料,并上报备案。 7.发现非法设立的指示界线实地位置的标志物,应在12小时内报告甲方,并配合甲方予以清除。8.未依法办理审批手续,越界从事生产建设等活动的,应当在12小时内报告甲方和当地政府,并配合甲方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9.毗邻双方因界线实地位置认定不一致或因资源权属认定不一致引发争议的,应即时报告当地政府和甲方,并配合甲方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10.组织查处违反《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的其他行为。 (三)依法履行其他界线管理职责。 (四)据实填写《界线日常管理维护情况记录表》和《界桩日常管理维护情况记录表》,于每年12月第三个周内报甲方。 第四条本协议有效期为年。管理维护费为每年元, 由乙方包干使用。在本协议生效之日起一个月内,甲方一次性付给乙方年管理维护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