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福柯的微型权力理论
论福柯的微观权力思想对大众文化研究的影响

2 0 1 3 年3 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 社 会 科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C h a n g c h u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衡 的 动 态 点 上 交 错 而 生 。权 力 具 有 各 种 不 同 的形 态 , 使 用 各
发 了学者们对 当代蓬 勃兴起 、 深入渗透到社会各个 角度 的大
众 文化的新 的思考和研 究。本文 重点考察对 学术界产 生革
命 性 影 响 的福 柯 的微 观 权 力 思 想对 大众 文化 研 究 的影 响 。
大 众 文化 研 究 的新 局 面 。
[ 关键词 ] 福柯 ;微观权力 思想 ;大众文化研 究;意识 形态;消极大众 [ 中图分类号] B 1 5 [ 文献标识码] A [ 基 金项 目] 云南省社科规划项 目 “ 媒体 融合环境 下有害信 息传播 与治理对策研 究” ( Y B 2 O 1 1 4 9 ) ;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 项目“ 云南桥头堡战略背景下政府新闻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K K S X 2 0 1 l 5 5 0 0 3 ) ;云南省教育厅重点项 目 ( K K J D 2 0 1 1 5 5 0 1 4 ) ; 昆明理 工大学人培基金项 目 “ 新媒 介环境 下网络有害信息传播与治理对策研 究”( K K Z 3 2 0 l 1 5 5 0 1 2 ) [ 作者简介] 王勇 ( 1 9 6 8 一 ) ,男 ,博士,副教授 ,研 究方 向为大众文化 、新闻传播 。 米歇尔 ・ 福柯 ( Mi c h e l F o u c a u l t ) 是2 0 世纪对人文社会科 学 研究产 生广泛而深 远影响 的著名思想 家。美 国学者 凯尔 纳( Ke l l n e r , D. ) 、 贝斯 特 ( B e s t , S . ) 曾指 出 : “ 福柯 的著作 几乎 对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每一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 响。 ” “ 英 国学 者史 密斯 ( Ma r k J . S mi t h ) 也 曾说过 : “ 福 柯 的著 作从 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科学 的概念领域 。 ” 福 柯 的思想对大众文 化研究 也产生 了广泛而深远 的影响 。福柯虽然没 有具体论 述过大 众文化 问题 , 但 他对西方社 会的深刻 洞见 , 对社会 网 络 中权力形式及特质 的独 到解 释 , 触动 了对“ 人” 、 “ 社会 ” , 以 及各种 社会机构 运作 、 历史变迁 等根本 问题 的重新定 义 , 启 虑一种形态的权力——“ 统 治权 力” , 关注的往往是某种机构 化 的法律化 的权 力 中心 , 如被 视为政 治权力 中心 的 国家机 构 。这种权力观把权力看作是一方对 另一方 的控制 , 它往往 以暴 力 手段 为 基础 , 进 而涉 及到 意愿 的控 制 ( 意识 形 态理 论) , 从而经过不 同程度 的合法化 , 使不公正或不合理 的支配 为被 支配 者所接 受 。福柯 反对这 样一 种强调 同质性 、 集 中 性、 总体性 的宏观权 力观念 , 认 为中心化 了的权 力只是对权 力 的过 于简单化 的理解 , 事实上“ 统治权力” 只是权力 的一个 有 限领域 , 真正 的权力关 系要复杂得多 。当代社会 的权力 已 渗透 到社会 的各个 层面 , 其复杂性一如社会本 身。权 力在 各 种 角落运作 , “ 不只存在于战场 、 刑场 、 绞刑架 、 皇冠 、 权杖 、 笏 板或红头 文件 中 , 它也普遍地 存在于 人们 的 日常生 活 、 传 统 习俗 、 闲谈碎语 、 道听途说 , 乃 至众 目睽睽之 中” , 在各 种不平
权力与自由_福柯微观权力理论探究

摘要:怎样看待权力与自由的关系?这是理解福柯微观权力理论的关键。
与割裂了权力与自由之间关系的传统宏观权力理论不同,福柯强调权力与自由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的微观权力理论,前者强调权力的统治关系,后者强调权力的抵制关系,这就为自由留下余地;根据权力与主体、自由之间内在联系的不同程度的理解,微观权力关系又分为消极权力关系和积极权力关系。
福柯推崇一种积极的权力关系,主张过一种生存美学的伦理生活方式,他认为在这样一种权力关系中,主体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福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权力探究模式。
关键词:权力;自由;微观权力理论;福柯中图分类号:B565.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2010)05-0066-07如何处理权力与自由之间的关系?这是把握福柯权力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福柯的真正目的并不仅仅停留在以一种十分独特的方式研究权力关系,他也并不仅仅停留在告诉人们规训化社会是如何形成的这个层次,他希望告诉人们在一个规训化社会中,追求自由也是可能的。
通过厘清传统权力理论与微观权力理论之间的区别,明确消极权力关系与积极权力关系之间的联系,福柯告诉我们,微观权力理论并不否定权力与自由之间的联系,权力关系可以抵制,自由是抵制权力的前提。
根据福柯对权力与主体之间的联系,福柯崇尚的自由并不存在于人与他人之间的权力关系中,而是存在于人与自身的权力关系中,这就是过一种生存美学的伦理生活方式。
一、微观权力与传统权力的区分福柯用谱系学方法分析微观的权力关系,并区别于传统的权力分析方法。
福柯批评传统的权力观念,传统的权力观确保对机构和机制的权力运作,实现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实施统治的总体系统。
在福柯看来,传统的权力分析方式采取的是压抑假设的分析方式,这种分析方式认为权力与对象之间是一种否定关系;权力不过就是审查和颁布法律;权力运作方式是自上而下的,结果造成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相互对立。
福柯认为,这种分析与封建王权的运作是一致的,但不适用于对现代权力的分析。
福柯的微观权力学

福柯的微观权力学作者:于濯李丹琦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第04期[摘要]福柯将传统的权力理论视为宏观权力学,它重视国家机构这样的权力中心,从权力中心构成对局部的支配、控制,形成单一的统治大厦。
福柯反对这种权力中心化的模式,而主张建立微观权力学,将权力视为非中心化的、无主体的、多元的、弥散的关系存在。
所以福柯权力理论的研究对象不是国家、法律这些中心化的存在,而是如疯人院、监狱、修道院这些社会边缘、底层中的权力关系。
[关键词]微观权力学;沉默;凝视;规训[中图分类号]B8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4-0021-02福柯在继承尼采的权力意志基础上,批判地改造哈贝马斯、韦伯的权力论,提出了自己的微观权力说。
运用后现代思维方式,以一种自下而上的视角,从社会生活的底层出发,用权力结构去解析社会机体的理论。
他将权力看作是一种关系、网络和场,认为权力是弥散的、无主体的、非中心化的,强调当代社会弥散的“规训性”权力机制。
他认为权力不是压制性的外在控制,而是生产性的实践。
权力具有强大的建构和生产功能:“权力生产着现实权力生产着对象的领域和真理的仪式,个人和关于个人的知识都是权力的产物。
”权力要取得立足之地,也必须通过生产性的实践。
作为关系性的网络权力,权力不再属于特定的阶级,它在个人组成的网络中流通。
他把权力向四面八方驱散,因而驱散了权力的政治之维。
它是在无数点上被运用,在无数点上展开出来的,权力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种内在的关系,权力无处不在,是一张纵横交错的“网络”。
“权力以网络的形式运作在这个网上,个人不仅流动着,而且他们总是既处于服从的地位又同时运用权力。
”[1]每个人都处于相互交错的权力网中,并在权力的网络中运动既可能成为被权力控制的对象,又可能同时成为实施权力的角色。
福柯对权力本质的探寻并不是某种总体的描述,而是体现在他对权力的多样性、片断性、不确定性的相对主义的描述之中。
基于福柯微观权力理论的医患关系重构

基于福柯微观权力理论的医患关系重构福柯对医学一直有着高度的关注,他对医学中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有着个人独到的见解。
《临床医学的诞生》(Foucault,1973)一书的诞生,是福柯从话语和权力角度对医学理论进行阐释的里程碑。
他在开篇提到的历史上医学话语方式重组,即医生从习惯问“你怎么不舒服?”到“你哪儿不舒服?”,证明临床医学不仅仅是知识的更新,更是关于疾病的话语形式上的改变。
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以“权力”为核心研究对象,将“权力”从传统的宏观权力观中解构出来,从权力的历史性和普遍性出发,关注其在社会“毛细血管”中的具体运行机制。
传统宏观权力观认为权力是阶级统治工具,存在固定来源(如国家机器)和相对稳定的状态(控制者和被控制者关系难以改变),自上而下地发挥作用。
但福柯独辟蹊径,指出权力本身是“需要被解释的东西”(Foucault,1991)。
在《规训与惩罚》(1977)、《性经验史》(1979)及《疯癫与文明》(1988)等著作中,他运用监狱、疯癫、和性行为等特定的历史社会现象对权力的性质和作用作了细致入微的阐述。
他采取后现代视角,强调权力的微观化特点,认为权力并非局限于政治范畴,而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发挥着隐性作用,尤其是17世纪民主政治的兴起和各个学科发展使得权力的性质、功能和形式得到了改变。
另一方面,权力本身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具有历史性特点,在历史环境和社会制度的变迁中处于一种流动状态。
为更好理解权力这一核心概念,福柯在《知识与权力》(1980)提出了“权力-知识”观,系统论述了权力与知识的关系,“权力不是只妨碍知识,也生产它”,即知识不能独立于权力存在;权力也必须依附于知识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才能发挥作用,即权力源于知识。
因此,知识与权力密不可分,相伴而行。
福柯后期的研究更加关注权力在具体社会领域(学校、工厂、医院等)中的运作状况。
《临床医学的诞生》可视为微观权力理论在医学领域的具体体现,书中对医学伦理和医患关系的深入思考发人深省。
福柯眼中的微观权力

福柯眼中的微观权力作者:夏宇来源:《人间》2016年第26期摘要:通过解读边沁设计的“圆形监狱”及其功利主义理论,详尽展开对福柯权力思想的分析,证明福柯的微观权力观不仅是他批判西方现代社会及法学理念的重要一环,更是他所从事的“一种有关我们自身的历史本体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他对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强烈关怀。
关键词:微观权力;圆形监狱;全景敞视主义;功利主义中图分类号:B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38-02《规训与惩罚》的副标题是《监狱的诞生》,介绍了从君主专制社会所采用的公开酷刑到现代规训社会所实施的规范化训练和监督,乃至最后监狱作为刑罚惩戒机构被各国所普遍采用的整个惩罚手段的演变。
福柯曾说:“这些你们从来当作天经地义、与生俱来的东西,全都是被权力塑造和生产出来的。
所谓历史的进步,只是权力运作的自我调整。
”监狱,作为权力的工具和物质性载体,无疑是现代社会权力运作下的又一实践。
一、边沁的圆形监狱结构与设计目的(一)圆形监狱的基本结构。
圆形监狱的基本结构是:监狱的四周是一个环行建筑,监狱中心是一座眺望塔。
眺望塔的塔墙上安有一圈对着环行监狱的大窗户,环行建筑则被分成许多小囚室,每个囚室都贯穿建筑物的横切面。
一个囚犯一间牢房,牢房之间是封闭和隔离的。
每个囚室都有两个窗户,一个对着中心眺望塔,与狱墙上的窗户相对;另一个对着外面,能使光亮从囚室的一端照到另一端。
为了使犯人在监房里看不到监视人员的身影,边沁在设计中心眺望塔的窗户时,不仅在中心眺望塔的窗户上,而且在塔里面都装上软百叶窗,同时将塔的内部用隔板垂直交叉分割,使观察室分隔成各种适当的观察角度。
边沁还设计在塔楼里建设“之”字型的通路,并且沿圆形监狱挂上大量的小灯泡。
这样,一天24小时都存在的看守监视,产生了与上帝不眠之眼相同的世俗监视效果。
(二)圆形监狱的设计目的与理念。
边沁的圆形监狱建筑设想的目标“并不是要获得最高限度的人力监视效果,而是要取得一种超越人力、给犯人形成一种监视人员无所(无时)不在的幻觉效果。
福柯微观权力论下的教师话语权的两种性质

观点帮助我们重新认识教 师话语 权力 问题。通过对教师话语权 的性质分析 ,有利于帮助我们弄清 “ 教 师话语霸权” 、“ 教师 中心化” 之说 ;也有利于优化教 师话语及话语权 ,从 而更好地推 动课 堂教 学。 . 关键词 :教师话语权 ;压抑性 与否定 性;生产性与积极性
中 图 分 类 号 :G 6 4 2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0 0 8 -8 3 5 0( 2 0 1 3 )0 1 —0 o 2 5 —0 3
语权性质有利于帮助我们消除“ 教师话语霸权” 说, 也有利于
优化教师话语及话语权, 从而更好地推动课堂教学。 二、 教师话语权的压抑性和否定性
福柯早期作品中 认为 “ 权力是压制性的, 是对个人或 群
体等进行支配, 控制、 监督和镇压……” 。 支配涉及对个人 行为的确定与控制, 通过运用权力使其服从来达到一定的目 的, 从而使他人屈从于其拥有者的意志, 这涉及事体与心理的 压迫, 但无论是以可怕的方式还是以稍微可怕的方式, 都具有
个人施以监控, 消除他们的危险状态, 通过反复灌输训诫条例 来改变他们的行为, 结果将不可避免的造就一些毫无创造能 力的驯顺的团体和听话的人群” 。教师话语权的压抑性和否
・
作者简介 : 谌
艳( 1 9 8 l 一) , 女, 湖 南常德人 , 湖南文理 学院外 国语 学
院, 讲 师, 硕士。
2 5・
山西广播 电视大学学报
2 0 1 3年第 1 期
定性就体现在一系列的支配、 控制、 监督和对学生规范化的培 养中。 、 从空间话语权来讲 , 教师对学生实施的监督和控制, 教师 处于绝对彰显的优势。教师就好 比一个中央监视点, 一个权 力实施的核心, 对于其被监视者学生树立学习的自 信心, 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因 而教师话语 在推动 教学改革中 处于首要地位, 关注 教学改革首先就要关
微观权力 福柯 例子

微观权力福柯例子
福柯认为微观权力是指在社会中无处不在的权力形式,这种权力形式与传统的君主权力形式不同。
在微观权力中,个体被视为有机的、相互关联的实体,而非孤立的、原子化的个体。
福柯通过一些例子来阐述微观权力的运作方式,其中一个例子是学校。
学校是一个微观权力的典型例子,通过一系列的规则、规范和评价标准,学校将学生塑造成为符合社会期望的个体。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通过各种手段来控制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如考试、评分、纪律等,从而使学生逐渐内化这些规则和标准,最终成为符合学校和社会要求的个体。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文献。
浅析米歇尔·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

质 上 的 或 军 事 上 的威 力 . 力 不是 一 种 固定 不 变 的 , 以 掌 权 可
握 的 位 置 . 是 一 种 贯 穿 整 个 社 会 的 “ 量 流 ” 本 文 分 而 能 。 析 了福 柯 的微 观 权 力 理 论 , 讨 了 知 识 与 权 力 、 情 与 权 探 爱
力 的 关 系 问 题 . 示 出福 柯 的 权 力 理 论 是 对 强 调 团 体 ( 揭 比 如 阶 级 ) 间 的 支 配 关 系的 传 统 权 力 关 系观 念 的超 越 。 之 关 键 词 :米 歇 尔 ・ 柯 福 权 力理 论 权 力 关 系
一
也各 不相 同 , 是 都 能代 表着 中国特 色 , 些 民族 物件 都 但 这
可以用 于设 计 中 。
三 、 构 图 特 色 上 彰 显 中 国 元 素 在 中国式 插 花 艺术 的 构 图要 求 自然 、 素 、 洁 , 别 朴 简 特
边则 大 片 留空 , 内容 提供 一 个 势 的去 处 , 利于 情势 给 有 的 发 展 。 免 了填 充 堵 塞 , 处 渲 泄 , 人 有 观 赏 的 余 地 、 避 无 使
这 三个 范 畴 紧密 结合 在一 起 的 ,就是 他 提 出的 一套 微 观
一
、
权 力 的 阐 释
米 歇 尔 ・ 柯 ( e e o c u 1 2  ̄ 1 8 ) 这 是 在 福 Mih l u a h 9 6 9 4 . F 但 是 如 果 要 更 好 地 体 现 “ 国 味 ” 各 种 有 民 族 特 色 的 物 中 ,
涉 及 2 世 纪 西 方 文 明 、 想 、 术 等 方 面 时 不 能 不 提 到 的 0 思 学
名 字 。 歇 尔 ・ 柯 是 2 世 纪 西 方 知 识 界 最 引 人 注 目的 核 米 福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