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所运用的象征手法

鲁迅小说所运用的象征手法
鲁迅小说所运用的象征手法

鲁迅小说所运用的象征手法

内容摘要

鲁迅小说的创作手法不是单一的,尽管他的着眼点在现实主义,但象征主义给与了他很大的影响。在鲁迅看来,象征主义作为一种流派,浸透着世纪末的悲观主义,神秘主义的力量,应该予以批判。而象征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在一定范围内有其合理性,应该加以吸收。像《狂人日记》《药》《长明灯》等作品,均运用了象征手法,使这些作品能够超越时空而传世不衰。

关键词:鲁迅,象征主义,鲁迅小说

所谓象征手法,就是借用某种特定的具体形象,暗示特定的事物或情理的一种意识手法,它也是19世纪末在法国兴起的颓废主义文艺思潮中的一种主要流派。

在文学新世纪的转折点上,鲁迅是最早将西方近代意义上的象征方式引进到叙事文学中来的。象征方式的自觉运用,为他的深刻思想和炽热情感找到了十分契合的表现手段。在鲁迅小说中,象征意蕴的构成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设置具有象征性的人物形象,二是构思涂着象征色彩的事件情节,三是渲染充满象征意味的背景与氛围。

象征手法在,《狂人日记》中居主导地位,起着左右局势的作用,主旨的表达离不开这个手法的运用。作者通过狂人的狂言狂语,把社会现实的本质暗示给读者。文章写道,狂人觉得:“屋里面全是黑沉沉的,横梁和椽子都在头上发抖,抖了一会儿,就大起来,堆在我身上”。这段描写不仅写出了狂人所受的心理压力,同时也象征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揭示了万分沉重的封建势力压得人动弹不得。又如,他从写着“仁义道德”的史书上,从字缝里看出“吃人”两个字。这既是狂人的一种幻觉,又用吃人二字象征了几千年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制度统治的罪恶本质。作品用象征手法巧妙地把狂人的混乱语言同反封建的主题联系起来,起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狂人日记》中的人物带有象征性。古久先生象征着承袭了几千年封建道德的腐朽而又反动的封建势力。“陈年流水簿子”象征着长期被封建统治集团歪曲和涂抹的中国历史和旧史书。赵贵翁象征着社会上维护封建传统,迫害进步力量的反动势力。作品在景物描写上也运用了象征手法。文章多次写到了月光。“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月光在此处不但是指现实生活中的月光,而且是光明的象征。

鲁迅善用象征手法,他常把对人生极深的阅历和对时代极精彩的的思考,凝结成一种象征意象。《药》这个题目的选用就凸显了这个特点。“药”本来是治病的方剂,鲁迅用作小说的题目,至少有三个层次:革命志士以血去医治社会的苦难,百姓却以他的血去医治嗣子的固疾,作为革命启蒙思想家的鲁迅则用这个可悲的故事去医治人们麻木不仁的精神状态。

在鲁迅的小说里,我们能够感受到沉重的社会悲哀,鲁迅小说这种严峻,沉

郁,凝重特色的形成,得益于他对现实的深刻观察,对人生的彻底思考,但不容置疑,也与象征方式的成功运用密切相关。《明天》中,他用象征手法渲染了极为冷漠阴森的社会气氛。单四嫂子遭受了失夫丧子的不幸,却得不到周围人的帮助同情。她觉得“屋子不但太静,而且也太大了,东西也太空了。太大的屋子四面包围着她,太空的东西四面压着她,叫她喘气不得。”这种冷漠,寂寥的氛围,是对当时极端冷酷的社会现实的象征物,由它们所形成的令人颤栗的巨大压力,代表着封建专制制度,旧礼教及封建迷信所构成的大罗网,使人窒息。这种冷漠的气氛,不仅包围摧残着单四嫂子,也摧残,折磨着所有的无辜的人。象征手法的运用,加大了小说的悲剧色彩,强化了主题。

鲁迅的小说,大多具有浓郁的抒情性。采用象征手法,能够增强作品的抒情意味。在《故乡》中,鲁迅通过带象征性的诗意描写,抒发对未来美好理想的向往之情。“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地上的路,成了希望的客观物,用路的形成的道理,比照美好的希望,通过不倦的实践和努力,以一定能成为现实。作者对路的思索,表达了对理想的执着信心。作者通过对带象征性的景物描写,表达内心的忧愤。篇首那深冬的阴晦的天气,几个萧索的荒村,瓦楞上枯草的断茎的抖动,构成了萧条,破败,荒凉的景象。这些景象实则象征着整个旧中国农村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倾注了作者无比的悲哀之情。

《祝福》中的人和事也有着象征色彩。人们拿摆祭祀的供品,实际上就寓有很大的象征性。祥林嫂被剥夺了制作,拿摆供品的权利,象征着被剥夺了起码的人的尊严。祥林嫂给土地庙捐门槛,是作为她的替身,按迷信的说法,“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去受苦”的。可是这根门槛也成了她人间苦难生活是化身,作为一种象征意象,暗示着她有莫大的罪名,无尽在人间受苦。

《在酒楼上》也使用了象征手法。吕纬甫说:“我在年少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止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表面上,吕纬甫这段话是指他离开故乡外出谋生,又返回故乡办理家事的行踪的,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用蜂蝇绕圈子来象征软弱、动摇、妥协的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是准确形象,又发人深省的。

象征艺术追求的是对客观物象的超越,从而达到深层的精神境界。所以,它不能像写实艺术那样全面细致的刻画,而是要进行加工简化处理,略去细节,突出特征。《长明灯》在这方面表现突出。对于疯子这一主要人物,只有熄灯,放火等简短的言语。疯子坚持要熄灯放火,象征着社会改革势力的存在,他所引起的社会躁动和遭受的虐待,也是改革者处境象征的写照。同时,长明灯,象征着代代沿袭的阴森恐怖的封建传统。疯子就是反封建传统的叛逆力量的象征。吉光屯的禁忌,灰五婶茶馆的谈风,四爷客厅的密谋,都象征着中国封建宗法制社会的气息。这部作品象征手法的运用,是对写实手法的补充和升华。

鲁迅小说所运用的象征手法,恰到好处地凸显了主题,吸引了读者。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完美结合,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警醒了世人,也完成了他“为人生”的创作理想。

参考文献

[1]吴中杰著.《鲁迅的艺术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史志谨著.《鲁迅小说解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鲁迅著.《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4]鲁迅著,《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了》

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1、准确掌握高考规定的8种修辞手法的含义和特征 2、正确使用修辞格(语言运用题) 3、准确理解语境中各修辞句的含义和表达作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 【学习重点】上述1、2、3条 【高考命题的特点】 主要有两个特点: 1.着重考正确运用 高考考修辞,一般不考修辞方法的辨认,着重考修辞方法的运用。这类题多是在扩展题、仿写题、写对联题中出现。还有一类题是对修辞句的含义和表达作用的理解。它多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中出现。 2.多与其他表达方式结合 高考考修辞,注重综合表达能力的考查。有与仿写结合的,有与“连贯”结合的等等。即使考修辞方法,也很少只考某一种修辞方法的,往往多种修辞方法放在一道试题中考。 【知识解说】(具体解说见《全程教与学》p118-120 一、常见的修辞方法简说 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规定为8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异类相比,但相互之间有相似点。 2.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类。拟人是把物当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拟物是把人当物来描写,或把此物当彼物来描写。 3.借代:用借体代本体。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可用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本体,以专名代泛称等,如《药》中以“花白胡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征代本体。比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点,借代要求借体与本体有相同处。4.夸张:包括对事物作合情合理的夸大或缩小。鲁迅《药》中写道:“……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后一句使用了“缩小”的夸张。 5.对偶:俗称“对对子”,诗歌中叫“对仗”。对偶有宽对、严对之别。一般来说,上下两句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类型。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7.设问:无疑而问,在自问自答中引人注意,启人思考。 8.反问:也是无疑而问,但答案就在问句中,即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砌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二、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列举其作用,但需结合具体文章作出明确的判断: 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 比拟的作用: 1、色彩鲜明; 2、描绘形象; 3、表意丰富。

浅谈鲁迅小说《祝福》的语言美

浅谈鲁迅小说《祝福》的语言美 摘要:小说的语言是我们探寻小说主题,把握人物形象的一把钥匙,鲁迅先生正是用他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小说《祝福》是一个语言的宝库,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挖掘,去开拓。 关键词:鲁迅;小说;《祝福》;语言;祥林嫂 作为一篇传统课文,鲁迅小说《祝福》以其深邃的思想,启迪、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小说的主题就在于故意不把杀害祥林嫂的主凶明显地揭示出来,以此来表现封建制度的毒害已经广泛而深刻地浸透到当时每个人的精神里,所以,一方面以此来毒害别人,而另一方面,又以此来毒害他们自己。作者的意图是要更进一步地说明封建统治的残酷性,夫权、族权、神权等一切封建礼教,虽然没有锋刃,也不会一下子置人于死地,却可以不用刀而杀人,杀人而没有血迹,甚至于在无意中杀害人们的灵魂而不自觉。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无非是在告诉人们,不用刀的杀人,和不见血的杀人,实在比严刑酷法还要严酷,被杀害的人数也要更多更广泛,鲁迅先生用简洁、凝练、深刻、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为我们叙述了祥林嫂充满辛酸、坎坷的一生,揭示了封建礼教杀人不见血这一深刻的主题。《祝福》语言最大的一个特点是简练而又传神,特别是描写祥林嫂的外貌变化,作者善用白描的手法,通过描写祥林嫂的眼睛,为我们展现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变化。例如祥林嫂初到鲁镇时:头上

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第二次到鲁镇时: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先前那样精神了。柳妈告诉她将来到阴司去阎罗大王会把它锯开来时: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捐了门槛之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捐门槛后去摆祭品被四神拒绝后:“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最后一次见到祥林嫂: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三次外貌描写写出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第一次写出了她虽贫困,但还有活力,对生活抱有希望;第二次写出了她已经走投无路,对生活失去了希望;第三次写出了她对生活已经绝望。三次描写鲜明对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多次描画祥林嫂的眼睛,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几个过程,形象地反映了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的,也是对罪恶的封建社会的无声的控诉。 其次,《祝福》的语言不但简洁凝练而且深刻。例如祥林嫂的第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鲁迅先生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译,他的文章特别是他的小说给后人们带来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鲁迅先生的小说具有鲜明的阶级观念、生动的文学性以及丰富的艺术特点。毛泽东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本文就鲁迅先生小说的艺术特点展开讨论。 一、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真实。鲁迅先生主张文学创作用“白描”的手法,也就是主张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但这里的简练并不代表简单,而是用一条条细线勾勒出事情和事物的真实面貌。比如说在《祝福》中,小说一开头写“送灶的爆竹”,这既是点了“祝福”的题,同时也表现了鲁镇当时浓厚的节日气氛。这几句话也借自然环境写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当时的中国农村依然充溢着迷信的思想。接着,作者又进一步比较简要地写了一下“福礼”的过程:“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也自然如此”。这些描写充分说明了在“祝福”中充斥着封建礼教、“三纲五常”的内容,还点明了封建迷信在农村的流毒之久,影响之深,以至于在辛亥革命成功多年之后,还“家家如此”。最后,作者还对“祝福”的现场作了几笔描述“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这寥寥几笔的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浓烈的“祝福”气氛,也和下文中祥林嫂凄凉悲惨的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反衬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鲁迅先生曾说,作文章要有真情,去粉饰,少做作,勿买弄。而在其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生活场景、水乡风情、民俗风貌、城镇景致、人物的言行姿态,确实像生活本身那样真实、自然、使人犹如身临其境。 二、鲁迅先生也十分擅长于发掘蕴涵深刻社会意义的生活片段和生活场景,来集中突出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并没有对人物的生平作过详细的描绘,甚至不注意故事情节的完整性。通常在人物出场的时候来一段外貌描写,像《孔已己》中的“孔已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带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寥寥数笔,就使读者对孔已己有了一种大致的印象。接着通过情节的发展使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与原先的印象相互叠加。于是乎一个生动的人物就诞生了。我们从孔已己的破烂长衫,接着联系到他的所谓“君子固穷”,以及知道“回”的四种写法,可以清晰地看出孔已己是个穷酸迂腐的落第秀才,而这使人们对孔已己最后的“大约的确死了”没有太大的意外。又如《故乡》中也没有对闰土的具体生活状态作出过详细的描写,而是通过闰土少年时“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了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和闰土长大后的“灰黄的圆脸,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很薄的棉衣”作对比。闰土从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在海边种田,终日劳苦的人,这很明显地写出了闰土的近况不佳,从而使他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也写出了但是的社会背景是十分严峻的。鲁迅小说的这个艺术特点,使这些短小的篇目得以展现出更加丰富的社会内涵,达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给予人们强烈的艺术感受。 三、鲁迅先生擅长用“画龙点睛”的手法描写人物形象,运用具有特征性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像《药》中用夏瑜被狱卒打了嘴巴反而说打人者可怜的细节,突出了革命者夏瑜大义凛然的品格。又如《阿Q正传》用阿Q被闲人们打了,说是“儿子打老子”或是认为“自己是能自轻自贱的第一人,除去这‘自轻自贱’便是‘第一人’了”等等细节描写,鲜明地表现了阿Q自欺欺人的性格特征。再如《风波》中的九斤老太一次又一次地说:“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来反映出辛亥革命后农民的愚昧无知没有发生改变,又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妥协性,没有联合起真正受苦受难的底层百姓。鲁迅先生用“画龙点睛”的艺术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使小说的内涵更加明白无误,令人难以忘怀。 四、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学语言大师,他的文学语言纯净、简洁、生动,富有感染力。他善于根据作品的内容,调整语言色调,营造艺术氛围,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有的作品鲁迅先生运用抒情的笔调。像《社戏》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段优美的环境描写是为了写出孩子们当时轻松的心情,与下文中难以看下去的社戏作对比,也写出了孩

电大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浅谈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姓名: 学校:平顶山广播电视大学 学号: 指导教师: 定稿日期:2014年月日

内容摘要 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虽然他一生创作的小说从数量上来看并不算多,但他以强烈的启蒙主义思想、彻底的反封建精神、深厚的思想意蕴和新颖特别的艺术技巧,刻画了阿q、孔乙己、闰土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极大的丰富了中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榜样和丰富经验。他的小说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传统,具有很强的独创性。鲁迅小说的总体是风格热烈与冷峻的结合,具有鲜明的人物个性特征,鲁迅的小说对中国下层社会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做了高度细致的现实主义描写,主要人物形象有:有权有势者、卫道者、社会群体、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觉醒者。而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形象更加受到关注,更值得我们探究。 关键词:鲁迅小说人物形象

目录 内容提要 (1) 关键词 (1) 一、无知的贫苦农民和小市民典型形象 (3) 二、受侮辱的传统妇女形象 (4) 三、下层贫困的知识分子形象 (5) 参考文献 (6)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鲁迅(1981-1936),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是他在1918年五月发表《狂人日记》时用的笔名。1918年,他从辛亥革命失败后苦闷,失望和消沉的情绪中走了出来,开始了“铁屋中的呐喊”: 1918年-1922年,创作小说15篇,于1926年编为小说集《呐喊》;1924年-1925年创作小说11篇,于1926年编为小说集《彷徨》;1922年-1935年,创作小说8篇,于1936年编入《故事新编》。他把自己一生主要精力贡献给了文学事业,他伟大的标志主要表现在:在思想上和艺术上,他都最富有独创性,他的现实题材的小说,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传统。《呐喊》,《彷徨》都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人物形象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同时又非常个性化。我们可以把鲁迅小说中的生动人物形象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有权有势者、卫道者、社会群体、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觉醒者。这里主要分析他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人物形象。 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民众是鲁迅小说的重要表现对象。鲁迅就其一生来说始终站在人民群众一边,非常关注他们的不幸和疾苦。自古以来,农民形象在文学艺术中少有体现,而在鲁迅小说里面,首次把农民生活作为表现对象,于是便出现了许多生动深刻的农民形象。他们是在中国封建传统的人肉和筵宴上被吃着的“东西”,无权、无势、无钱且政治经济地位低下,在封建等级制度中位居最底层,对这些人,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使他们连最起码的人格尊严和人生权利都剥夺殆尽。他们是无辜的,多数还具有淳朴、善良的品德;但他们同时又是愚昧、麻木的,认识不到自己悲剧命运的真正根源。因而,这类人物最基本的特点是愚昧、麻木,并在愚昧麻木中被吃掉,生活艰辛困苦。这类人物在鲁迅的小说中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无知的贫苦农民和小市民形象、受侮辱的传统妇女形象、贫困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 一、无知的贫苦农民和小市民典型形象 《故乡》中的闰土、《药》中的华老栓、《阿Q正传》中的阿Q、《风波》中的七斤、《社戏》中的六一公公、《一件小事》中的车夫等都是这类人物的代表。少年的闰土是那么的天真、英俊、精神、活泼、可爱又充满力量。而中年的闰土:“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象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象是松树皮了。……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在封建政治经济制度下,闰土被“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②折磨成为一个木偶人,“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③生活的艰辛与痛苦给他肉体造成极大侵蚀,更使他精神麻木。而封建的等级意识在我和闰土之间划了一道鸿沟,少年闰土已不存在,永远的消失了。 《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药》中的华老栓是一个开茶馆的小市民,他用毕生的积蓄去购买人血馒头,用来治疗儿子的痨病,希望用蘸着革命鲜血的馒头给儿子治病而最终没有治好,他的善良和愚昧令人感叹。在封建统治下,他们无辜的在遭受摧残,麻木而又迷信。 《阿Q正传》中的阿Q是精神胜利法的典型。阿Q是个“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农民,只靠两手挣饭吃:割麦便割麦,撑船便撑船。他没有家,没有孩子,甚至连姓赵的权利都没有,处处受人欺压,这种贫困压抑的生活给阿Q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具体表现在三方面:精神的扭曲、生命的退化、封建意识的束缚。首先,精神的扭曲。极度困苦的生活,处于社会底层,天天的受人欺压,扭曲了他的精神,他发明了聪明的应对方法――精神胜利法,现实中的挫折变成了虚幻世界的胜利。“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你算什么东西!”或“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被别人打了,一句“我总算被儿子打了”便立刻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连“精神胜利法”也不能安慰自己就自己打自己嘴巴,打完后,便心平气和起来,好象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人,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人一般,虽有点热辣辣,但可心满意足的躺下了。他还有另一个法宝,即“忘却”,别人对自己施加的屈辱,一会儿便可忘记。他是生活在一个不能正视现实,一个虚幻、倒错的精神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我”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我” 鲁迅是喜欢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的一位大家。在鲁迅小说中有大量的“我”,如《一件小事》中有“我”,《社戏》中有“我”,《孔乙已》中有“我”,《祝福》中有“我”……这些“我”是不是就指作家自己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普遍认为:鲁迅作品中的“我”并不就是鲁迅本人。那么,既然不是鲁迅先生本人,是不是就是鲁迅先生编造的人物形象呢?鲁迅先生为什么在小说中喜欢用第一人称“我”,有没有其他的用意呢? 笔者认为,鲁迅在小说中大量塑造“我”的形象,不但是叙述方式的需要,更是内容表达的需要。 在小说创作时,作家必须考虑一定的叙述视角,也就是说作家表现生活时,要考虑到叙述的角度,考虑到表达的方式,即通过什么样的角度、在怎样的视力范围内来反映生活。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述观点是传统小说的基本叙述方式。作家虽然不是事件的参与者,但却是一个“知情的旁观者”,处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地位。一切事件、各种人物都可以被作家收摄、检视,它好比是作家的一个踞高临下的广视角镜头,可以任意地扫描一切,观察一切,突现一切。这种具有广视功能的叙述观点,对作家表现生活来说无疑是十分方便的,因为它便于冷静而客观地刻划人物,观照人生,尤其适合于中长篇小说组织规模宏大的社会内容。我国作品大多采用了这种全知全能的第

三人称叙述方式。 但如果仅仅使用这一种方式,尤其是短篇小说,形式就会单一和板滞;由于缺乏视角的变化,容易流于平铺直叙;如果把握不好,还会影响作品的真实感。这就要求有时也需变换叙述的视角。 用第一人称叙述观点的主要优点在于缩短了叙述人、作品人物及读者之间的感情距离,增强了小说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把叙述人“我”直接摆进作品的环境,有时甚至介入事件的矛盾冲突之中,能便于作家选择和调整最佳视角,便于渗透叙述人物的主体意识、主体情感,为深入刻划人物心理活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提供了方便。这样作家可以淡化作品里需要淡化的某些成分,强化某些需要强化的成分,增强作品的主体思辨色彩和抒情氛围。 鲁迅先生就较好地通过突破单一的“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小说模式,变换叙述观点,运用第一人称来叙事,增强了小说的亲切感与真实感,较好地反映了自己的思想意识,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孔乙已》中的那个“我”——二十二岁的小伙计,因为样子“太傻”和没有学会弄虚作假的那套市侩的生意经,不但遭到了掌柜的苛责,而且也受到了主顾们的歧视,因而,只好专管温酒这一单调而无聊的职务。小说正是以“我”来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写了孔乙已的穷困、痛苦及死亡;又以“我”的生活的刻板及在“只有孔乙已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情况,进一步显示了孔乙已沦落为“使人快活”供人奚落的材料的可悲。“我”虽然不象咸享酒店的一帮人那样把孔乙已当作嘲弄的对象,但在大家嘲弄孔乙已的时候,“我”也“可以附和着笑”,也只有

浅析高中课本中鲁迅小说的修辞艺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3909042.html, 浅析高中课本中鲁迅小说的修辞艺术 作者:王丹荣 来源:《学理论·下》2011年第05期 摘要:鲁迅小说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已为数不多,但是先生小说的语言艺术值得师生探讨。《祥林嫂》、《阿Q正传》和《祝福》这仅存的三篇小说在词语锤炼、句式选用、修辞格使 用上具有创新意识。修辞艺术的分析对高中语文教学也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鲁迅小说;词语锤炼;句式;修辞格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5-0290-02 目前,高中语文教材用了鲁迅先生的小说《祥林嫂》、《阿Q正传》和《祝福》。在他 的作品中,“鲁迅一贯重视修辞,他认为不修辞就不能达意,不讲究语言表达技巧,作品就‘表现不出所要表现的内容来。’①笔者以语言为切入点,从修辞角度对高中教材中鲁迅小说进行分析。 一、高中语文教材中鲁迅小说的修辞特色 词语锤炼、句式选择需要作者富于创新精神。鲁迅先生是词语锤炼、句式选用的表达高手。 (一)词语精心锤炼与短句巧妙结合 鲁迅先生的小说创作中不仅重视“炼字”,而且重视“炼句”,尤其是短句的使用。短句每句的词语较少,而一段文字中的停顿较多,所以运用短句和词语锤炼巧妙结合。 1.倒装式短句与动词的精心选用 (1)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祝福》) 例(1)中精心选用动词“扫”、“洗”、“杀”、“宰”、“煮”等一系列表示烹饪的动作、行为的词,同时将“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短句,置于“担当”的前面,投射出祥林嫂的劳动是多么繁重。 2.省略式短句与同义词语的选用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的小说创作,先后结成《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短篇小说集。中学语文教材选用过《社戏》、《故乡》、《孔乙已》、《药》、《祝福》、《阿Q 正传》和《狂人口记》等。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拨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使青少年一代受到感染和教育,永远不能忘怀。本文试从题材、人物、结构、思辩、讽刺和语言等方面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自觉选择反映时代风云的题材 鲁迅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深刻发掘题材的内在意义,突出一个或几个与社会和人民有关的问题。如《药》、《阿Q正传》、《风波》等,是以辛亥革命、张勋复辟等政治事件为背景,反映此政治事件的影响和后果。《孔乙已》、《祝福》、《伤逝》、《孤独者》、《明天》等,作者把人物的悲剧原因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揭示出这此人物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可以说《呐喊》和《彷徨》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从辛刻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 鲁迅小说中所写的农民或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有孔乙己受酒店里顾客和掌柜的嘲笑,后挨打伤残致死(《孔乙己》);阿Q求爱被断了生计,进城当了小偷,最后要“革命”,被枪决了(《阿Q正传》);祥林嫂一生勤劳,夫死,子被狼吃了,最后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死在除夕夜的街头(《祝福》)。这些人的死亡悲剧,是旧社会封建统治势力的迫害、封建迷信和礼教对人们的毒害所造成的。《呐喊》和《彷徨》中的小说反映了人民在受苦和挣扎,中国要革命和解放,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时代精神。 二、以典型化手法塑造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 鲁迅说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采取许多内在的神貌相同或近似的人物,突出其性格的本质的、主要的方面,塑造成为一个新的典型人物形象。 鲁迅采用“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手法,仅用一个特征、一句话,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来。例如狂人、孔乙己、闰土、阿Q、祥林嫂、娟生……等,还有《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封建顽固派人物,成了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上第一流的艺术形象。请看《阿Q正传》中的阿Q,头戴破毡帽,拖着黄辫子,长着癞疮疤,他遭打后不敢反抗,贴上酒钱后骂:“儿子打老子。”这就把一个落后的农民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写得活灵活现。《孔乙己》中写孔乙己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满口“之乎者也”,偷书被打,申辩说:“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揭示了一个没落的封建知识分子的悲剧的性格。 二、以显示个性为准则的小说结构形式 鲁迅小说不以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取胜,而是以塑造栩栩如生的个性著称。他的小说结构以显示人物个性为准则,结构形式丰富多彩。 鲁迅小说的结构形式主要有: 1、单一线索结构。以一个中心线索贯串整个故事情节。如《一件小事》分撞车前和撞车后来写,结构分明。《社戏》从看戏前写到看戏后,按时间顺序组织结构。《肥皂》围绕着“肥皂”与孝女的关系展开故事情节,巧妙地揭穿了四铭的假道学而目。 2、两条线索结构。可以主线和副线出现,也可以明线和暗线出现。《故乡》主线写“我”,副线写闰土。《药》有明线和暗线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小栓治痨病,暗线是革命者夏瑜被反革命者残杀,两条线索通过人血馒头

透析鲁迅小说的文学艺术成就

透析鲁迅小说的文学艺术成就 摘要:鲁迅的小说既有现实主义的深邃性和史诗般的艺术概括力,又富有同时代作家所不能比拟的思想光辉,特别是小说的结构安排更是别具一格。 关键词:叙达方式结构形式象征意义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他发表于1918年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石。笔者就人称叙述方式、故事情节的展开及结构的简洁、凝炼试论述一下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 一、在叙述方式上,鲁迅大量采用了第一人称写法 《狂人日记》、《阿Q正传》、《故乡》、《一件小事》、《社戏》、《孤独者》等都是用第一人称或和第三人称相结合的写法,但其中“我”的作用和位置是不同的。 第一,“我”在小说中是主人公的地位。《社戏》中无论前两回看戏还是儿时和小朋友到赵庄看戏都以“我”为中心,反映了作者对儿时的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狂人日记》中以“我”即狂人口气展开了故事情节。 第二,“我”是小说的叙述人。《一件小事》中通过“我”的思想及行动反衬了车夫的高尚。《故乡》中儿时的闰土与成年后闰土的不同形象及思想的变化,是通过与“我”是故事的引述者。“我”是小说的引言人,作用就是把人物引上场,然后由主人公自己展现或叙述主要情节或者以第三人称的写法展开人物的思想性格。《阿Q正传》中的“我”主要任务就是把主人公阿Q引出场,再由阿Q本人展现主要故事,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另外“我”在小说中还有衬托的作用。《兔和猫》中用“我”对动物的感受及心情,反衬了当时社会条件下人们的心理。 二、小说的主要目的是反映社会现实或主人公的思想内涵,而这都需要故事情节来展现 在组织安排故事情节展开方面,鲁迅先生采用的是以一个中心为线索贯穿整个故事的。《社戏》就是以“戏”为线索贯穿整个故事情节,展现了“我”对儿时生活的向往及对现实的不满。《药》就是把“药”作为主线,通过买药、吃药及结果来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华老栓。 三、鲁迅采取倒叙的笔法,先把故事的结果展现给大家,然后再叙述事情的起因和经过 《一件小事》先说“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然后再展出小事经过。《祝福》先把祥林嫂之死告诉大家,然后再补叙她死去的原因及经过。 四、用对比的方法来组织故事情节 《风波》通过“七斤”“赵七爷”及“七斤嫂”的“皇帝坐龙庭”与“不坐龙庭”的不同表现而加以对比展开故事的。《故乡》中也运用了对比的写法,通过写二十年前西瓜地里的小英雄闰土活泼、机灵、勇敢与二十年后,由于“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而麻木、凄苦的闰土的形象对比,反映了农民物质上的“病苦”,更侧重表现农民精神的“病苦”,少年时代的闰土叫“我”为“迅哥”,其关系亲密无间,成年后叫“我”为“老爷”,这称呼上的变化对比,突出反映了等级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然后又用宏儿和水生的关系与儿时的“我”与闰土关系的对比,说明了只有改变社会制度,才能不使宏儿和水生的关系步入“我”和闰土的覆辙,这样通过几个对比展现了故事主题,表达了“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鲁迅小说的结构形式很多,每篇小说都各具特色。《狂人日记》中作者通过对狂人变态心理的描写,以象征、暗示等手法“暴露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小说把几千年来被奉为行为

论鲁迅小说的心理描写

论鲁迅小说的心理描写 陈丽丽 提要:本文试图突破前人从表现方式、艺术特色、结构功能等方面对鲁迅小说心理描写进行分析的局限,从一个新的角度——心理叙述的视角来进行研究分析,力图对鲁迅小说中的心理描写作更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文章的主体可分为四部分:意识的流动、内心的自剖、第三人称的透视和全方位的推测与想象。 关键词:鲁迅小说心理描写心理叙述视角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祖,他的小说向来以“表现的深切和形式的特别”[1]而著称。对于其小说中的人物描写,过去曾有人说:“鲁迅的小说里缺乏描写”,“甚至连人物的血肉也缺乏”;[2]有人则认为:“鲁迅创作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粗枝大叶的手法——无论人物和景物都是这样”。[3]至于说鲁迅小说缺乏心理描写,更是一个普遍的说法。我认为,这些说法都是值得商榷的。其实,《呐喊》、《彷徨》中的人物描写,特别是个性描写,是非常成功、很有特色的。鲁迅就非常善于抓住人物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心理状态的特征,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独特性格和命运的人物形象,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它的小说正如他自己在论述清讽刺小说时所说,“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眼前”[4]。 历来的鲁迅研究者,对鲁迅的小说都颇多研究,对其心理描写的特点与卓越之处也有所涉及,如王瑶的《鲁迅作品论集》,王富仁的《〈呐喊〉〈彷徨〉综论》,李欧梵的《铁屋中的呐喊》,钱理群的《心灵的探寻》等。当前,专门研究鲁迅小说心理描写的文章有王黎的《谈鲁迅小说的心理描写》[5],刘家鸣的《鲁迅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6]和刘增人、冯光廉的《〈呐喊〉〈彷徨〉心理描写特点》[7]等。王黎先生分别从鲁迅小说心理描写的思想性、时代社会性、表现方法的灵活多样性及内容的丰富多彩性来进行论述,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但过多地写了心理描写对文章思想性的作用,且第一、二部分有重复《狂人日记》之嫌;刘百鸣先生以心理描写的表现方式为基点分四部分进行论述,并提出了“鲁迅善于以朴素的笔调,白描的手法,图貌传神,不但描绘了人物的外部形态,而且刻划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精辟论断。刘增人、冯光廉两位先生的文章概括了鲁迅小说心理描写的表现手法(动作、语言、表情、幻觉等),功能(推动情节、突出人物、深化主题),风貌(悠长哀曲、肺腑短歌、悲剧基调、喜剧讽刺),对后来学者的研究很有启发。 本文试图从心理叙述视角方面对鲁迅小说进行研究,分为意识的流动、内心的自剖、第三人称的透视、全方位的推测和想象四部分。 一 对待人物的心理描写,鲁迅没有停留在表现人物的表层意识上,而是深入开掘人物内心深层的东西,表现人物潜意识中隐藏的思想与奥秘。这种意识与心理的流动,随着作者笔触的展开,层层深入而清晰地展现于读者面前。《狂人日记》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另外,《阿Q正传》中也有一些精彩的描述。 《狂人日记》给读者的最鲜明的印象就是在创作方法上与传统的小说不同,它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紧张复杂的矛盾冲突,有的是断断续续片段的意识流露,以日记中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心理。杨江柱(1981年)提出“《狂人日记》是中国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陶福登也说,对《狂人日记》要“寻求一种不同常规的阅读方法”,那就是“按照意识流的路子去阅读鉴赏”[8]。 鲁迅调动了一切艺术手段,多面地不仅描写了一个狂人的外在行为特征,还深入刻画了狂人的内在的心理特征:从狂人的视觉、思维、推理以及错觉和幻觉,来表现这个处于被迫害的感觉之中,仍然奋起反抗斗争的反封建的灵魂。 在鲁迅笔下的这个狂人看来,不管自家的还是外面的人,个人还是群体,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无不体现着吃人的动机:出门时赵贵翁“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出门后更

浅析鲁迅作品中的修辞现象

浅析鲁迅作品中的修辞现象 他个儿不高,一米六零差不多,瘦瘦的,眼窝深陷,留着一撇小胡子,他不是一生下来就会写杂文的神童,也没听说他脑后长了什么反骨。他是个普通人,大家的朋友中的一员,他的大部分特点,普通人也都有。他第一次出现在我们小学的课堂上时,就是一个全身披挂的?思想神?。他就是我们称之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人——鲁迅。 鲁迅先生是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内容深广,思想博大精深,艺术风格多样,长期以来,人们对鲁迅作品深刻的思想性、体裁的多样性、人物的典型性以及语言的讽刺性等多方面的成就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研究。鲁迅先生同样也是我国现代杰出的语言大师、修辞巨匠,他作品中的语言丰满而洗练,隽永而含蓄,诙谐而峭拔,为我们展现了极具特色的语言修辞艺术。 修辞讲究的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恰当的语言手段,以取得最佳的语言表达效果。鲁迅先生小说,无论是在词语的锤炼,还是辞格的运用上,都进行精心选择和仔细推敲,收到了奇妙地表达效果,显示了他高超的语言修辞艺术。 说到词语的锤炼,古人叫做?炼字?。锤炼的目的,在于其寻求最恰当的词语,既生动贴切又新鲜活泼地表现人或事物。在这方面,鲁迅先生运用得独具匠心,他选用词语,既能体现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使语言表达精当贴切、简洁明晰、幽默风趣、含蓄深厚,又能体现用词的连贯性,力求配合得当。整体和谐,收到词义明确以外的其他效果,或增添新意,或附加色彩,或弦外有音,或陡增文采。在《故乡》中,他就这样写到?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在这里,?心情?指心境的感情状态而言,?心绪?则指心境的安定或紊乱而言。这虽然是一组意义相近而又有差别的近义名词,但不可互相替代。鲁迅先生这种把近义名词交互使用而又有区别的做法,收到了很好的修辞效果。 在词语的锤炼之外,鲁迅小说的小说中,几乎运用了所有的修辞方法,这也是他的小说富有文采的一个重要原因。下面就重点分析他作品中的辞格运用。比喻是一种历史最悠久比喻是一种历史最悠久,运用最普遍的修辞方式。因其具有清新自然、生动形象、新颖奇特的特点。因而历来为人们所喜爱。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不仅大量使用比喻,而且往往用的新奇巧妙,出神入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他的作品中,几乎篇篇都有比喻,如《药》中?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向上提着。?这里用仿佛被无形的手向上提着颈的鸭子,来比喻踮着脚、伸着脖,围在刑场周围看热闹的人们,形象地反映出了他们的愚昧和麻木。?小栓坐在里排的桌前吃饭,大粒的汗,从额上滚下来,夹袄也贴住了背心,两块肩胛骨高高的突起,印成一个阳文的‘八字’。??一个阳文的八字?比喻得新颖而奇特,显示出了鲁迅

鲁迅小说特点

鲁迅(1881-1936)小说的特色,可归纳为取材于病态的现实社会,旨在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他喜用白描的艺术手法,是集思想性、艺术性和战斗性高度统一的典范。 、 一、自觉选择反映时代风云的题材鲁迅称自己的创作是?遵命文学?,?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先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遵奉的命令。 ??五四?前后文坛上的作家描写男女恋爱、风花雪月的小说占绝大多数。 鲁迅把他所见所闻的农村、农民和知识分子的景况再现于笔下,?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 鲁迅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深刻发掘题材的内在意义,突出一个或几个与社会和人民有关的问题。 如《药》、《阿Q正传》、《风波》、《头发的故事》等,是以辛刻革命、张勋复辟等政治事件为背景,反映这些政治事件的影响和后果,借以表现主题。 《孔乙已》、《祝福》、《伤逝》、《在酒楼上》、《孤独者》、《明天》、《离婚》等,作者把人物的悲剧原因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揭示出这些人物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 可以说《呐喊》和《彷徨》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从辛刻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 鲁迅在回顾自己的小说创作时说: ?我便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陆续用短篇小说的形式发表出来了。 ?又说:

?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福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小说中所写的农民或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 有孔乙己受酒店里顾客和掌柜的嘲笑,后挨打伤残致死(《孔乙己》);阿Q求爱被断了生计,进城当了小偷,最后要?革命?,被枪决了(《阿Q正传》);祥林嫂一生勤劳,夫死,子被狼吃了,最后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死在除夕夜的街头(《祝福》)。 这些人的死亡悲剧,是旧社会封建统治势力的迫害、封建迷信和礼教对人们的毒害所造成的。 鲁迅把短篇小说比作大宫殿中的雕栏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再以此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能够?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 《呐喊》和《彷徨》中的小说反映了人民在受苦和挣扎,中国要革命和解放,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时代精神。 《故事新编》中有八篇小说。 鲁迅只是取神话、史实中的?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所以?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 可见鲁迅着力于发掘神话、史实素材中与现实斗争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提炼出有?为现在抗争?的题材。 《补天》、《奔月》、《铸剑》三篇取材于神话传说。 《补天》歌颂了劳动和创造,对?古衣冠的小丈夫?这种封建卫道者作了辛辣的讽刺;《奔月》刻划了羿这个古代英雄在艰难环境中的挣扎,也揭露了以怨报德、趁火打劫的逢蒙一类人物的嘴脸;《铸剑》歌颂了眉间尺、黑衣人两个英雄的复仇精神。 《理水》、《非攻》、《采薇》、《出关》、《起死》五篇,对大禹、墨子、伯夷和叔齐、老子、孔子和庄子等给予适当的评价,借历史上的人和事,

论鲁迅小说的语言特色.

论鲁迅小说的语言特色 摘要:翻开近百年来的历史,我们看到,在文化战线上继往开来成为一代风范的,首推鲁迅。毕其一生,他以其非凡的贡献参与了一代历史的创造,成为一个时代特定的人格代表。作为一个文学家,他创出的作品,在海内外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在新的时代仍不断展现着它们难以磨灭的现实意义。而在他为数不多的小说中,创作出的阿Q、祥林嫂、孔乙己这些形象,堪称现代的语文作品中的典范,至今仍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走进这些人物形象,我们不难发现,鲁迅独具特色的语言艺术正是刻画人物形象,展示其性格的重要手段。本文试从这一角度,谈一谈鲁迅小说中的语言特色。 一、善于通过“白描”和“画眼睛”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是鲁迅作品语言的一大显著特色。 鲁迅最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白描”是我国古代小说创作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它要求作家用最精炼、最节省的文字,不加渲染、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传神的艺术表现手法,在鲁迅的笔下,常常准确地把握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不加渲染、不铺陈,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有如芙蓉出水,朴实自然。 例如在《孔乙己》中,对孔乙己出场时的肖像描写,反用寥寥几笔,便使人物神情华肖,栩栩如生: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它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是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寥寥几字,看似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然而却抓住了孔乙己与别人不同的特点,把孔乙己的思想、性格、经济及社会地位揭示了出来。“站着喝酒”说明他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属于“短衣帮”的;“穿长衫”则表明它是读书人,与“要酒要菜,慢慢地坐着喝的“长衫”客有某些共同之处,“唯一的”说明在酒店里只有他一个是这样的身份特殊的另类。他喝酒的方式与衣着的不相称,反映出它的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的矛盾:从经济上说,他的地位很低,是属于“短衣帮”的;但在思想意识上,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仍然把自己

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最新)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一、鲁迅小说农民形象的类型 (3) (一)迷信、愚昧、麻木、毫无反抗意识的闰土和华老栓 (3) (二)想改变命运但又无法改变的阿Q和爱姑 (4) (三)求安于现状而不可得的祥林嫂 (5) (四)善良淳朴正直无私的六一公公、双喜 (5) 二、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法 (5) (一)杂取众人,合成典型 (5) (二)寥寥数笔,入木三分 (6) (三)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6) (四)心理描写,触及灵魂 (6) 三、鲁迅小说农民形象的塑造与改造国民性 (6) (一)鲁迅对农民的态度 (7) (二)鲁迅具有农民情感 (8) 四、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历史意义 (9) 五、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现实意义 (10) 注释: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摘要 本文分析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以《故乡》、《药》、《祝福》、《阿Q正传》、《离婚》、《社戏》等小说中的闰土、华老栓、祥林嫂、阿Q、爱姑、六一公公、双喜等农民形象为例,具体点明了农民形象的四种类型,深刻地分析了鲁迅为什么把改造国民性与塑造农民形象联系起来,形象地概括了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他的农民形象塑造中,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现状的深切关注,以及对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刻社会根源的思考。 关键词:鲁迅小说;农民形象;类型;国民性;意义。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Lu Xun writing the farmer image, take "Hometown", "Medicine", "Blessing", "the Ah Q Main story", "Divorce", "Village stage performances" and so on in the novel Run Tu, Hua Laoshuan, Xiang Lin Sao, Ah Q, Ai Gu, Liu Yi fathers-in-law, Shuang Xi farmer images and so on as the example, had pointed out specifically the farmer image four kind of types, why did analyze Lu Xun with to mold profoundly the transformation nationality the farmer image to relate, summarized Lu Xun to portray the farmer image vividly art expression means, as well as Lu Xun portrayed the farmer image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In his farmer image mold, expressed has liv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sincere attention to the farmer, as well as to made this kind of aspect the profound social root ponder. Key words:Lu Xun novel; Farmer image; Type; Nationality; Significance.

鲁迅作品中反复的运用及效果

鲁迅作品中反复的运用及效果 内容提要本文以鲁迅作品中反复的运用及其效果为研究的突破口,对鲁迅先生作品中修辞的运用及艺术特色进以浅要分析,重点从鲁迅作品中反复运用的类型及其产生的效果两方面着手,从而把握鲁迅作品修辞艺术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鲁迅作品反复运用效果 一般来说,简洁是写文章的基本要求之一,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事情,不必说两句。换句话说,就是在一篇文章里最好不要有意思重复的段落,在一段文字里最好不要有意思重复的句子。能够做到以上要求,文章就达到了简洁的要求。但有时候为了达到修辞的特殊目的,很多作者往往有意识地运用反复的手法,使文章中的某些词语、句子甚至整个段落反复出现,这样不但不会使文章因此而显得罗嗦,相反会大大加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增强句子的震撼力,从而有利于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鲁迅先生在作品中频繁使用这一方法,也就是出于这个目的。 一、鲁迅作品反复的运用类型 从反复在鲁迅作品中的运用类型看,主要分为三种情况: 1、重复句子里的某些词语。 ①中国的人民,在.内战,在.外侮,在.水灾,在.榨取的大网之下,排着长串而进向死亡去。(鲁迅:《我们不再受骗了》) ②真的猛士,敢于 ..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纪念刘..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 和珍君》) 2、重复全句。 ①沉默呵,沉默呵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②少顷,看见大路上黄土滚滚,一辆摩托车驶过;少顷,又是一辆;少顷, ........... 又是一辆 .........……(鲁迅:《马上日记》) ....;又是一辆;又是一辆

3、重复整个段落。 ①“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来。我一大清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我的话句句听;他出去了。我就在门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锅,要煮豆。我叫阿毛,没反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别家去玩的;各处去一问,果然没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寻。直到下半天,寻来寻去寻到山坳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他果然躺在草地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手上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鲁迅:《祝福》) ②在一个深夜里,……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多的好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多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来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几句话……(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忆》) 二、鲁迅作品反复运用的效果 1、着重突出人物的神情。 例如:……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来,摇着,向后面摇过去,摇过去。(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者运用反复的目的是把先生读书读得悠然自得,读得得意忘形的那份陶醉神情活现出来,增强故事的真实感。 2、表达作者的爱憎情感。 例如:读书呀,读书呀, ........不错,学生是应该读书的,但一面也要大人老爷们不至于葬送土地,这才能够安心读书。(鲁迅:《“友邦惊诧“论》)运用反复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无限的痛恨与厌恶之情。 3、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鲁迅作品中反复的大量运用大大增强了其语言的节奏感,使文章在音节上显得格外顿挫有力。如: ①真的猛士,敢于 ..正视淋漓的。(鲁迅:《纪念刘和珍..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