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阑尾炎教案

徐州医学院

教案

讲授章节

第二十八章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授课专业护理学授课班级13级本科及华方授课日期2015年10月教学时数 2学时

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

1.李乐之,路潜. 外科护理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郭桂芳,姚兰主编《外科护理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3.吴在德,吴肇汉. 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目的

1.掌握急性阑尾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2.掌握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3.熟悉阑尾炎的病因、病理生理、处理原则。

4.熟悉特殊类型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

5.了解阑尾的解剖生理。

6.了解慢性阑尾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护理。

教学重点

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生理。

板书、版图或多媒体课件图文的设计(可添加附页)

第二十八章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病例引入设计:

患者,男性,21岁,因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入院,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后6h,病人诉切口痛,测体温38℃,脉搏72次/min,血压16/12kPa,检查切口敷料干燥无渗血。请问:

(1)术后3天内护理要点?

(2)术后第6天病人体温升高,下腹部坠胀感,大便次数增多,有里急后重,解粘液便。上述病情说明发生了什么并发症?应如何护理?

二、教学特点设计

1.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

通过复习阑尾的解剖生理概要,帮助同学理解急性阑尾炎、特殊类型阑尾炎的病理生理特点和临床表现。

2.采用专业英语词汇

急性阑尾炎 (acute appendicitis)

慢性阑尾炎 (chronic appendicitis)。

3.介绍学科进展内容

阑尾炎的治疗新进展。

教具或课件、或实验器材、或见习病例的准备

多媒体课件、临床见习阑尾炎患者

学生作业和课外预习内容

1.提问:急性阑尾炎病人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是什么?为什么?

2.急性阑尾炎病人术后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是什么?应如何观察和预防?

课堂教学环节与学时安排

1.教学目标介绍 2′;病例引入及启发式提问 5′2.复习阑尾炎解剖生理概要 3′

3.急性阑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5′

4.急性阑尾炎的病理分类及转归 5′

5.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 15′

6.慢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 10′

7.急性阑尾炎的处理原则、护理诊断 10′

8.急性阑尾炎的术前、术后护理 15′

9. 教学总结及随堂测试 10′

集体备课纪要

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清晰,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大纲要求。

教后小结

任课教师周芳

教务处印制

阑尾炎的护理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定义: 阑尾炎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为外科常见病,其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早期诊治,病人多可短期内康复;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阑尾穿孔致腹膜炎,甚至造成死亡。 解剖位置:阑尾一般位于右下腹麦氏点(右髂前上棘至脐连线的中外1/3处)。阑尾长约 8~~9cm,直径约0.5~~0.7cm,其个体差异较大。阑尾为一管状器官,远端为盲管,管端与盲肠相通。 二、病因: 1、急性阑尾炎 (1)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的最常见病因。引起阻塞的原因有阑尾壁内淋巴小结增生、粪石、异物、炎性狭窄、寄生虫、胃肠道功能紊乱等。阑尾的解剖特点也是造成阑尾管腔容易梗阻的因素。 (2)细菌入侵:当阑尾管腔发生阻塞后,阑尾腔内压力升高,细菌穿通过损害的黏膜引起感染。致病菌多为肠道内的各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2、慢性阑尾炎:多数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少数也可开始即呈慢性过程。 三、病理: 1、急性阑尾炎分为四种病理类型: 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病变只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临床症状和体征较轻; ②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病变扩展致阑尾壁各层并有小脓肿形成,表面覆以脓性渗出物,可形成局限性腹膜炎; ③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阑尾腔内积脓,压力不断升高致阑尾壁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穿孔,穿孔如未被包裹可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④阑尾周围脓肿:急性阑尾炎化脓、坏疽、穿孔的过程较慢时,大网膜将阑尾包裹并粘连形成炎性肿块或阑尾周围脓肿。 不同病理类型的阑尾炎可随机体防御功能强弱、治疗是否及时而有不同的转归:①炎症消退: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经有效的药物治疗后,一部分炎症消退痊愈,一部分将转为慢性阑尾炎;②炎症局限化:③炎症扩散:发展为弥漫性腹膜炎、化脓性门静脉炎、甚至感染性休克。 四、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腹痛:转移性右下腹痛:70~80%,另外部分一开始即为右下腹痛。 ⑴、特殊异位阑尾炎腹痛:盲肠后位阑尾炎侧腰部疼痛;盆位阑尾炎疼痛在耻骨上区;肝下阑尾炎疼痛在右上腹。 ⑵、腹痛性质: ①隐痛――单纯型阑尾炎 ②阵发性剧痛和胀痛――化脓性阑尾炎 ③持续性――坏疽性阑尾炎 ④持续性加重腹痛――腹膜炎。 2、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和腹泻。盆腔阑尾炎→刺激膀胱→排便里急后重和尿痛。弥漫性腹膜炎→肠麻痹。 3、全身症状:早期体温正常或稍高,坏疽性阑尾炎或穿孔引起腹膜炎时体温可超过39℃。同时伴有口渴、脉快等全身中毒等症状。如出现畏寒、高热、黄疸应考虑发生了门静脉炎。(二)体征 1、右下腹固定压痛:是阑尾炎最重要的体征。常位于麦氏点。 2、腹膜刺激征:腹肌紧张、反跳痛和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炎症扩展到腹膜壁层。 3、其它特征:

外科护理学教案

外科护理学教案 外科护理学教案 一、文章类型与目标受众 本文将涵盖外科护理学的教学内容,目标受众为医护专业的学生、教师以及从事外科护理工作的专业人员。 二、关键词 外科护理学、护理流程、病症护理、手术治疗、康复护理、安全防护、职业道德。 三、教案设计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能,了解常见外科疾病的护理流程,学会如何与医生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手术安全性。 教学内容: 1、外科护理概述:介绍外科护理的概念、发展历程和职业道德要求。 2、外科病房护理:讲解病房环境管理、患者接待、生命体征监测、给药、静脉输液等基础护理操作流程。 3、常见外科病症护理:针对常见外科疾病,如骨折、阑尾炎、胆囊

炎等,讲解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康复指导等具体操作方法。 4、手术治疗配合:介绍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包括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准备、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的职责等。 5、康复护理:讲解如何进行功能锻炼、饮食调理、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康复护理。 6、安全防护:强调外科护理中的安全防护意识,包括防止患者跌倒、烫伤、压疮等措施。 7、沟通技巧:教授学生如何与医生、患者及其他医疗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提高合作效率。 所需材料/工具:教学PPT、病例案例、模拟医疗器械、手术室模型等。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回顾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强调课程目标和重要性。 2、讲解理论知识:通过PPT和病例案例,详细介绍外科护理的各个方面,包括病房护理、病症护理、手术配合、康复护理等。 3、模拟实践:利用模拟医疗器械和手术室模型,进行现场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外科护理的过程,加深理解。

阑尾炎的护理

阑尾炎 一、解剖位置:阑尾起自盲肠根部、3条结肠带汇合点,远端游离于右下腹腔,为一条细长的盲管,形似蚯蚓,长5〜10cm,直径0.5〜0.7cm, 位于右骼窝部。其体表投影在脐与右骼前上棘连线中外约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是阑尾手术切口的标记点。 二、阑尾功能 1、吸收(柱状上皮)、分泌粘液(杯状细胞)及某些激素和消化酶(内分泌细胞) 2、淋巴器官:参与B淋巴细胞的产生和成熟,12~20岁时达高峰期,以后逐渐减少,故切除成人的阑尾,无损于人体的免疫功能。 3、利用自身的蠕动将进入阑尾腔的异物排出 4、阑尾黏膜深部有嗜银细胞,是发生阑尾类癌的组织学基础。 三、分类 (一)急性阑尾炎 (二)特殊类型急性阑尾炎 1、新生儿急性阑尾炎 2、小儿急性阑尾炎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4、老年人急性阑尾炎 5、AIDS/HIV感染病人的急性阑尾炎 (三)慢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 一、病因 1、阑尾管腔阻塞:最常见。(1)淋巴滤泡明显增生,多见于年轻人(2)粪石阻塞(3)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4)阑尾管腔细,开口狭小,系膜短,使阑尾卷曲。 2、细菌入侵:致病菌多为肠道内的各种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二、症状 (一)腹痛: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 1、不同位置:盲肠后位-右侧腰部疼痛;盆位-■耻骨上区;肝下区■-右上腹痛;左下腹■■左下腹痛

2、不同类型:单纯性.■轻度隐痛;化脓性■■阵发性胀痛和剧痛;坏疽性 --持续性剧烈腹痛;穿孔性--因阑尾腔压力骤减,腹痛可暂时减轻,但出现腹膜炎后,腹痛又呈持续加剧。 (二)胃肠道症状:早期可有轻度厌食、恶心或呕吐。有些病人可发生腹泻,如盆位■-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等症状。弥漫性--腹胀、排气排便减少。 (三)全身表现:早期有乏力。炎症重时出现中毒症状,可表现心率增快,体温升高可达38°C左右。阑尾穿孔形成腹膜炎者,出现寒战、体温明显升高(39°C 或40°C)。若发生门静脉炎可出现寒战、高热和轻度黄疸。 三、体征 1、右下腹压痛 2、腹膜刺激征:包括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和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 3、右下腹包块 4、特殊体征 (1)结肠充气试验(2)腰大肌试验 (3)闭孔内肌试验(4)直肠指诊 四、处理原则 一旦确诊,大多数应早期手术治疗 1 手术治疗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腹腔镜) (2)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 (3)穿孔性阑尾炎 (4)阑尾周围脓肿:病情稳定者,先行非手术治疗或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待肿块缩小局限、体温正常,3个月再行手术切除阑尾。 2、非手术治疗:适用于不同意手术的单纯性阑尾炎、或急性阑尾炎诊断尚未稳定、病程己超过72h、炎性肿块和(或)阑尾周围脓肿己形成等手术禁忌者。主要措施主要有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和补液治疗。 五、护理评估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 2、身体状况

阑尾炎患者的护理

阑尾炎患者的护理 外科临床阑尾炎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措施: 1.护理诊断及预期目标 (1)疼痛:术前与阑尾炎症有关;术后与手术创伤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主诉疼痛减轻。 (2)体温过高:与阑尾发生化脓性感染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的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体温在应用降温措施后,逐步下降。 (3)潜在并发症:术前可出现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腹腔脓肿,门静脉炎等。术后可出现切口感染,腹腔出血,肠梗阻,粪瘘等。 预期目标:护士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与医生共同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

2.护理措施 (1)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1)卧位:给予半卧位。 2)饮食和输液:病情轻者,可进流质饮食,重症病人须禁食,禁食期间静脉补液,防止水、电解质失衡。 3)控制感染: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精神状态、腹部的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电解质等),综合判定病人病情程度。必要时,考虑急诊手术。 (2)手术后护理 1)体位:手术后回病房,应根据不同的麻醉安置不同的体位,待血压、脉搏平稳后给予半卧位。 2)饮食:轻症患者术后当日禁食;禁食期间静脉补液,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

染。术后1日,进流食,术后第2天半流食,术后3~4天可进普食。重症患者须禁食,待肛门排气,肠蠕动恢复后,进流食。 3)早期活动:阑尾炎术后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以防肠粘连,轻症患者手术后当天即可活动,重症患者也要在床上多做翻身运动,待病情稳定后,及早下床活动。 4)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切口感染: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阑尾穿孔者,切口感染发生率要高于未穿孔者。多因手术时污染切口、存留血肿和异物所致。表现为术后2~3天体温升高,切口局部胀痛或跳痛,局部有红、肿、热、痛或波动感,可局部热敷、理疗,形成脓肿者,应剪去缝线,充分引流。 腹腔内出血:因阑尾系膜结扎线脱落所致。常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口表现为腹痛、腹胀、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数,放置引流管者,可有血性液体自引流管流出口腹腔脓肿:常见部位有盆腔、膈下、肠间

外科学复习资料---第40章阑尾疾病.doc

第40章阑尾疾病 教学要点 1.掌握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与手术并发症。 2.熟悉阑尾的解剖与生理;急性阑尾炎的病因和病理;特殊类型阑尾炎的特点和处理原则。 3 .了解慢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 重点难点剖析 一、阑尾的解剖与生理 阑尾为一管状器官,远端为盲管。其系膜短于阑尾本身,使阑尾屈曲成祥状或半邮瓜状。阑尾的黏膜和黏膜下层富含淋巳组织,故感染常沿黏膜下层扩散。阑尾动脉为一无侧支的终末动脉,易致阑尾坏死。 二、急性阑尾炎 (%1)急性阑尾炎的病因 1.阑尾管腔的阻塞 淋巴滤泡的增生、粪石或其他异物堵塞、阑尾木为、盲肠和阑尾壁的病变。 2.细菌感染 直接侵入、血源性感染、邻近感染的基延。 (%1)临床病理分型 急性阑尾炎在病理学上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代表着炎症发展的不同阶段。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阑尾轻度肿胀,浆膜充血,表面有少量纤维蛋白性渗出。阑尾黏膜表面可能有小溃疡和出血点,阑尾壁各层均有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以黏膜和黏膜下层最显著。临床症状较轻。 2.急性化脓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阑尾显著肿胀、增粗,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盖有脓性渗出。阑尾黏膜血溃疡增大,腔内积脓,管壁各层有小脓肿形成。腹腔内有脓性渗出物,形成局限性腹膜炎,临床症状和体征较重。 3.急性穿孔性(坏疽性)阑尾炎 是一种重型阑尾炎。阑尾壁的全部或一部分全层坏死,呈暗红色或黑紫色,局部可能已穿孔。穿孔后或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或并发弥漫性腹膜炎。 4.阑尾周围脓肿 急性阑尾炎化脓坏疽或穿孔,如果此过程进展缓慢,大网膜可将阑尾包裹并形成粘连,形成炎性肿块或阑尾周围脓肿。 (%1)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 1.症状 (1)腹痛转移性右下腹痛。出现早,逐渐加重,由阵发到持续,但腹痛严重性与病情不成正比,而与阑尾炎类型有关。 (2)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最为常见。 (3)全身症状乏力、发热、头痛、脉速、出汗等全身中毒症状。 2.体征 (1)压痛出现早,在未感到右下腹痛时,已经有阑尾区压痛,部位固定。 (2)腹膜刺激症状肌紧张,反跳痛,注意这些体征亦与腹壁肌厚度及脂肪多少有关。 (3)右下腹包块边界不清,固定,应考虑为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 3.其他辅助诊断的体征

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

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 一、病史 患者张娟,女,40岁,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患者于2016年10月10日步行入科,主诉:持续性右下腹疼痛3天。入科后主管医生给予常规检查,二级护理、清淡饮食,并于2016年3月11日8:00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手术顺利,安返病房。术后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测、持续低流量吸氧。并给予止血、抗炎、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观察患者右下腹部伤口敷料包扎好,无渗出。观察患者硬膜外麻醉穿刺部位无渗出,无血肿。术后第5天,身体状况恢复良好。 二、急性阑尾炎的概念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该病重要体征。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 三、分类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为早期的阑尾炎,病变以阑尾黏膜或黏膜下层较重。阑尾轻度肿胀、浆膜面充血、失去正常光泽。黏膜上皮可见一个或多个缺损,并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黏膜下各层有炎性水肿。 2.急性化脓性性阑尾炎 常由单纯阑尾炎发展而来。阑尾显著肿胀,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以纤维素性渗出物。镜下可见炎性变变呈扇面形由表浅层向深层扩延,直达肌层及浆膜层。阑尾壁各层皆为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并有炎性水肿及纤维素渗出。阑尾浆膜面为渗出的纤维素和嗜中性粒细胞组成的薄膜所覆盖,即有阑尾周围炎及局限性腹膜炎表现。 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是一种重型的阑尾炎。阑尾因内腔阻塞、积脓、腔内压力增高及阑尾系膜静脉受炎症波及而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等,均可引起阑尾壁血液循环障碍,以致阑尾壁发生坏死。 4、阑尾周围脓肿 急性阑尾化脓或穿孔,如果进展较慢,大网膜可移至右下腹部,将阑尾包裹并导致粘连,形成炎性包块或阑尾周围脓肿。 四、病因 1.梗阻 阑尾为一细长的管道,仅一端与盲肠相通,一旦梗阻可使管腔内分泌物积存、内压增高,压迫阑尾壁阻碍远侧血运。在

阑尾炎的术后护理(精选5篇)

阑尾炎的术后护理(精选5篇)阑尾炎的术后护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术前、术后;护理;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及娴熟的技术情况下,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亦是决议患者能否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我科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在术前、术后进行了系统的综合护理措施,疗效充足,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68例自2023年2月——2023年8月在我院外科就诊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男46例,女22例,年龄9—62岁,平均年龄(36.37±6.62)岁,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4例,阑尾四周脓肿7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5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4例,全部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手术。 2护理方法 2.1术前护理 2.1.1一般护理急性阑尾炎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腹部苦痛状态及其他症状、体征的变更,假如患者显现腹痛加重等紧急情况,应适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置。给患

者禁食,予以静脉应用抗生素及补液,嘱患者卧床休息,取半卧位,禁止下床活动;禁止应用镇痛药以免掩盖患者症状。同时给患者营 造一个优雅、温馨、安静、舒适的环境,给患者备皮为手术做好准备。 2.1.2术前检查及准备术前对患者进行评估,做好术前检查工作,急查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四项,传染病四项等,引导患者检 查心电图、胸片,腹部彩超等辅佑襄助检查以排出其他病变。术前 应搭配医生做好多方面应急准备,由于有些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 疾病,在术前需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材,并使其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并常规建立一条静脉输液通道,以备术中显现意外情况时快速给药 抢救。 2.1.3心理护理由于本病起病较急,患者比较苦痛,所以大多 数患者在术前均有紧张、焦虑不安的心理,有些患者惧怕手术后的 苦痛,还有些患者挂念手术自身存在的风险及术后伤口愈合的程度。因此对于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要有针对性地和患者进行 沟通。首先要取得患者的信任,态度不冷不热、为患者讲解一些积 极向上的事例、坦率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先向患者介绍自身,并向 患者介绍本病的基础学问、发病原因、手术过程、麻醉作用、术前 准备等,并向患者交待日常重要事项、疾病程度等,让患者对自身 的病情有个全面的认得,从而减轻担心[1]。并向其家属进行良好的 沟通,使患者家属增长与患者的交流,细心地护理,除去患者紧张、

急性阑尾炎护理常规

急性阑尾炎护理常规 一、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1.一般护理∶急性阑尾炎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取半卧位,禁食。禁食期间补液维持体液平衡,应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禁用吗啡、杜冷丁等止痛药,禁服泻药及灌肠。 2.观察病情∶观察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征变化,如病人腹痛加重、高热、出现腹膜刺激征,应及早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3.心理护理∶缓解病人紧张情绪。 4.术前常规准备∶如行腹腔镜阑尾切除者,应做好脐部清洁。 二、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 (1)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腹部症状及体征,及时发现有无腹腔内出血、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腹腔脓肿、肠瘘等并发症。 (2)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3)有引流管者应保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2.体位∶按麻醉方式进行常规护理,待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减轻腹壁张力,有助于缓解疼痛。 3.饮食∶轻症病人术后6h改流质,术后第1天流食,勿进食过多甜食及牛奶,以免引起腹胀。重症病人需禁食、输液,肠道功能恢复后进食。指导病人摄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4.活动∶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 5.排尿∶观察患者排尿情况,术后6—8小时未解小便,经诱导

排尿无效时留置尿管。 6.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需观察宫缩、胎动、阴道流血、流液的情况。 三、健康教育 1.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及生活习惯。餐后不做剧烈运动,尤其跳跃、奔跑等。 2.及时治疗胃肠道炎症,预防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3.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出院3个月后,再次住院手术治疗。 4.如有切口红肿、渗液、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不适及时就诊。 四、参考文件 (一)《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二)《外科护理学》

急性阑尾炎个案护理

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个案护理病例简介 患者孙峰亮,男性,109床,24岁,已婚,因发作性右下腹痛2月再发6小时余入院。与2019年03月25日入院。 现病史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程度较轻,在本院门诊输液后,有所缓解,未引起重视,6小时前感疼痛向右下腹部转移,疼痛加重,不能站立,来我院外科门诊求治,外科门诊查体后诊断为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收入院待行手术治疗。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 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手术外伤及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随社会 个人史患者出生并长期居住原籍,否认外地长期居住及治游史,否认疫区疫水接触史,否认放射性物质及工业毒物接触史,否认烟酒不良嗜好。 体格检查 T:36.6℃,P: 72次/分,R:17次/分,BP:130/80mmhg。 患者神志清晰,精神尚可,腹部检查腹平,无静脉曲张及蜘蛛痣,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征阴性,右腹下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未及包块,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无血管杂音。其余检查良好。

入院诊断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治疗方案 ①阑尾炎切除术;②术后抗感染;③补液;④补充能量。护理诊断: 1、疼痛与急性阑尾炎的炎性刺激有关。 2、体温过高与急性阑尾炎有关 3、体液不足与禁食、呕吐、高热有关 4、潜在并发症弥漫性腹膜炎、切口感染、出血、腹腔脓肿等护理目标 1、减轻疼痛 2、防止炎症扩散 3、恢复正常体温 4、补充足够液体 5、预防或是及时发现并发症 护理措施 1.减轻或控制疼痛根据疼痛的程度,采取非药物或药物方法止痛。 (1)采取适当卧位:(a)协助病人采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以减轻腹壁张力,有助于缓解疼痛。(b)指导病人进行有节律的深呼吸,达到放松和减轻疼痛的作用。 (2)禁食或合理饮食 (a)拟手术治疗的病人予以禁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胃肠减压,

《急性阑尾炎的护理个案》

急性阑尾炎的护理个案 一、病例分析:患者,男,26岁,因2小时前出现中上腹及脐周疼 痛,后转移到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隐痛,伴有呕心呕吐,入 科时查:C, P86次/分,R20次/分,Bp12575mmHg, 腹平,软, 右下腹麦氏点有压痛、反跳痛,急查血常规:X 10*9。医生初 步诊断:急性阑尾炎。遵医嘱给予抗炎、止痛等对症治疗后症 状缓解,送七楼住院部择其手术。 二、临床表现: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计数增高。而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该病重要的一个体征。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 三、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身心状况:腹痛、胃肠道症状、还有全身症状,体征等等 3、诊断检查 四、护理诊断: 1、疼痛与急性阑尾炎的炎性刺激有关。

2、体温过高与急性阑尾炎有关 3、体液不足与禁食、呕吐、局热有关 4、潜在并发症弥漫性腹膜炎、切口感染、出血、腹腔脓肿等 五、护理目标 1、减轻疼痛 2、防止炎症扩散 3、恢复正常体温 4、补充足够液体 5、预防或是及时发现并发症 六、护理措施 1.减轻或控制疼痛根据疼痛的程度,采取非药物或药物方法止痛。(1)采取适当卧位:(a)协助病人采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以减轻腹 壁张力,有助于缓解疼痛。(b)指导病人进行有节律的深呼吸,达到放 松和减轻疼痛的作用。 (2)禁食或合理饮食 (a)拟手术治疗的病人予以禁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和腹痛。(b)非手术治疗的病人,应在严密的病情观察下,指导病人进食清淡饮食,防止腹胀而引起疼痛。 (3)药物止痛:对诊断明确疼痛剧烈的病人,可遵医嘱给予解痉或 止痛药,以缓解疼痛。 (4)控制感染:遵医嘱应用抗菌药物,以有效控制感染,达到减轻疼

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护理-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 目的总结典型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前后正确的有效的临床针对性护理,以便能更好地减少治疗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最佳护理策略进行考察,为改进与提高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效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2015年7月到2016年8月份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对其采取医院优化护理后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医院采取专业性护理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在1个月内的治愈率远远高于采取家庭护理的患者,并且极少发生感染或产生并发症。结论加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能大大提高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护理策略生活质量 急性阑尾炎民间俗称盲肠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是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但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原则上急性阑尾炎,除了黏膜水肿型可以保守治愈外,都应采用阑尾切除手术治疗。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也在高速发展,现在大部分患有急性阑尾炎的患者都能得到早期确诊及时治疗,治疗效果良好。但是在临床治疗急性阑尾炎时很多医生会在遇到一些问题,因此要时刻关注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采用正确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 1临床资料 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58例男性,42例女性,年龄在16到64岁不等,平均44岁左右;发现病情与到医院就诊的时间在45分到8个小时不等,平均5.5个小时。化验室检查:白细胞(5.2-15.1)*109/L,中性粒细胞 72%-87%。

写教案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写教案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1、授课题目:第十九章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2、授课对象:护理本科 3、授课方式:讲授 4.、学时数:两个学时 5.、使用教材:外科护理学第四版 6、具体目标:说出急性阑尾炎的病因、病理 叙述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说出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 简述几种特殊阑尾炎的特点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不同类型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及采取相应的护理 措施 7重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几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 8难点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生理、鉴别诊断 二.教学过程题目第十九章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内容:第一节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首先1、引入新课:大家来回忆下解剖课上学的阑尾的解剖位置,阑尾为盲肠后内侧的蚓状盲管,属淋巴免疫器官。阑尾炎是由多种自身肠菌所致的阑尾化脓性感染。急性阑尾炎属于最常见的急腹症,好发于青壮年。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下面将简要介绍一下急性阑尾炎的病因及其临床症状,以及在术后护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2/ 阑尾的解剖生理概要 3.讲述急性阑尾炎的病因: 4、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生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 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 急性阑尾炎的转归 5、急性阑尾炎的常见症状和体征(1)常见症状 1)转移性右下腹痛2)胃肠道反应3)全身反应 (2)体征 1)右下腹压痛2)腹膜刺激征3)右下腹包快 6、特殊类型的阑尾炎的临床特点 讲授方法2、3主要通过复习阑尾的解剖知识讲解4.5主要通过阑尾的解剖 生理病理知识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体征6通过 举例引导学生鉴别不同类型的急性阑尾炎的不同表现其次处理原则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为主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再次护理评估包括术前评估和术后评估 常见护理诊断疼痛潜在并发症 制定护理目标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重点掌握潜在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护理评价 健康教育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重医大《外科护理学》课件

急性阑尾炎 acute appendicitis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肖爽教学目标 1、了解阑尾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2、熟悉本病发病原因、病理过程; 3、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4、熟悉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治疗,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概念 ?急性阑尾炎 (acute appendicitis)是指由于阑尾腔阻塞后,细菌入侵阑尾壁而引起的急性炎性疾病。常见情绪波动,饮食无度,剧烈活动后突然起病。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常见于青壮年。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概念 1886命名,1889年McBurney 提出外科手术治疗本病的观点。一个世纪以来,由于外科技术、麻醉、抗菌药物治疗和护理的改进,绝大多数病人得到治愈,死亡率已降至0.1%左右。解剖生理概要阑尾位于右髂窝部,外形呈蚯蚓状,长约 5~10cm,直径0.5~0.7cm。解剖生理概要解剖生理概要【解剖与生理】阑尾是位于盲肠内后方的一个蚯蚓状盲管,可分为基底、体、尖端3部分。其尖端可指向任何方向,常见有回肠后位、盲肠后位、盆腔位、盲肠内侧位等。解剖生理概要解剖生理概要解剖生理概要阑尾是一个淋巴器官,参与B淋巴细胞的产生和成熟阑尾壁内的大量淋巴组织在12-20岁时达高峰,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60岁后消失成人阑尾切除,无损于机体的免疫功能病因病理急性阑尾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出现不同的病理变化,可归纳为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局限于粘膜层、粘膜下层。阑尾轻度肿胀,充血。病理病理 坏疽性阑尾炎穿孔(标本) 坏疽性阑尾炎穿孔(标本)病理急性阑尾炎的转归有以下几种:炎症

吸收消散炎症局限化感染扩散蔓延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症状:胃肠道症状:发病早期可能有厌食,恶心、呕吐也可发生,但程度较轻。全身症状:早期乏力。炎症重时出现中毒症状,心率增快,发热,达38℃左右。阑尾穿孔时体温会更高,达39℃或40℃。临床表现体征(Sign):强迫体位:病人来诊时常见弯腰行走,且往往以双手按在右下腹部。在床上平卧时,其右髋关节常呈屈曲位。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体征:腹膜刺激征象:压痛、反跳痛(Blumberg征)、腹肌紧张.提示阑尾炎症加重,出现化脓、坏疽或穿孔等病理改变。右下腹包块:如查体发现右下腹饱满,扪及一压痛性包块,边界不清,固定,应考虑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临床表现其它体征: 1)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征) 2)腰大肌试验(Psoas):病人左侧卧,使右大腿后伸,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说明阑尾位于腰大肌前方,位置较深。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其它体征: 4)经肛门直肠指检:引起炎症阑尾所在位置压痛,压痛常在直肠右前方。当阑尾穿孔时直肠前壁压痛广泛。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大多数急性阑尾炎病人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白细胞计数升高到(10~20)×109/L,可发生核左移。部分病人白细胞可无明显升高,多见于单纯性阑尾炎或老年病人尿常规由于阑尾炎刺激输尿管、膀胱,部分患者可在原尿中出现少量红、白细胞,应与泌尿系疾病相鉴别。临床表现其他检查钡灌肠、超声显像、同位素扫描、腹部X线平片、CT检查等,对不典型的阑尾炎在诊断有困难时,可参考应用。诊断根据转移性右下腹痛(疼痛特点)、右下腹固定压痛点(重要体征),结合其它体征阳性表现和辅助检查,做出诊断并不难,注意与其它一些疾病鉴别。鉴别诊断鉴别诊断右侧输尿管结石:突然发生的右下腹阵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说课设计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说课设计 基础,通过本次课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对急幽嗣尾炎的病人进行护理, 同时也复习腹部外科的一般护理常规。 1.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 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我将教学目标分 为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2.1知识目标:(1)掌握护理 评估和护理措施。(2)熟悉护理诊断。(3)了解概述和预期目 标。 1.2.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3情感 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理解并关爱病人的崇高的职业道德。 1.3教学 重点和难点 1.3.1教学重点:急性阑尾炎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 施。 1.3.2教学难点:急性阑尾炎的辅助体征、术后并发症的护 理。2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我采用传统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 合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病例 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通过提问、回答和讨论交流等方式 形成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3学法指 导 3.1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2022级中专护理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之前对医学基础课和护理学基础等课程的学习,具备了一定学习基础,但中职的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习惯于死记硬背,缺乏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学法指导指导学生采用预习法、角色扮 演法、讨论法、法进行学习,学生在好奇探究的心理中,进行主动的分析 思考、讨论交流,可以获得更深刻的学习体验。4教学过程 4.1组织 教学,复习旧课略。 4.2角色扮演,导入新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一上来就能吸引学生,我提前找了2名同学秘密排练,现场模拟了一名急性阑尾炎病人的看病经过,同学们惟妙惟肖的表演牢牢 的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紧接着提出问题,病人到底得了什幺病?阑尾在

急性阑尾炎教案模板(共12篇)

急性阑尾炎教案模板(共12篇) 急性阑尾炎PBL教案 马慧敏 学生应具备的背景知识: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生理病理学、解剖学、急救医学 主要学习目的: 1、熟悉阑尾的解剖特点。 2、熟悉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3、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护理措施。 4、构建自学的学习方式和能力。 5、善于思考,勇于争辩,敢于发表个人意见,提高表达能力。 6、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时间安排: 日期: 主题:导学、分组。 学时:15分钟日期: 主题:讨论课。 学时:3学时讨论课程安排:第一幕~~第三幕 第一幕:主题:现病史、阑尾的解剖特点、临床表现、分诊第二幕:主题:辅助检查、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第三幕:主题:阑尾炎并发症、急救护理 第一幕

胡某,男性,33岁,农民,患者1小时前进食后突然发生上腹 部阵发性隐痛,伴恶心、呕吐,自服消炎药物后症状无明显缓解。2 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伴发热、腹胀,排便有里急后重感,来我 院急诊。关键词:恶心呕吐右下腹疼痛发热学习重点:阑尾的解剖位置、急性阑尾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腹痛的问诊、触诊要点 提示问题: 1、引起该患者腹痛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护士如何分诊? 第二幕 入院查体:T38.5℃,P98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有下腹部有压痛,尤以右下腹为重。血常规示:白细胞13.0×109 /L,中性粒细胞80%;B超示:阑尾变粗,壁增厚,阑尾腔内呈无 回声,短轴呈靶环征。初步诊断:急性阑尾炎。医师建议手术治疗。关键词:查体血常规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主要学习重点: 急性阑尾炎的辅助检查、诊断方法、治疗原则提示问题: 1、临床上诊断阑尾炎的依据有哪些? 2、胡某该不该行急诊手术? 3、急性阑尾炎病人术前如何护理? 第三幕 患者拒绝手术治疗。1小时后患者自觉腹痛加剧,测T39℃, P110次/分,R21次/分,BP90/60mmHg,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 及肌紧张,尤以右下腹为重。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腹腔 穿刺抽出少量脓性液体。复查血白细胞16.0×109/L,中性粒细胞90%。腹部X线透视可见中腹部有2个小气液平面。关键词:反跳痛 及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气液平面主要学习重点: 急性腹膜炎、阑尾炎并发症提示问题: 1、该患者发生了什么情况?该如何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