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件的控制计划实例

塑料件的控制计划实例
塑料件的控制计划实例

控制计划---样件生产

控制计划

WD/JL02.03 第1 页共7 页

控制计划

WD/JL02.03 第2 页共7页

控制计划

WD/JL02.03 第7 页共7页

样件控制计划试生产控制计划生产控制计划的区别是什么

新产品开发通常有三个阶段: 1、样件研制。主要解决设计是否满足顾客要求,也就是要达到产品的设计定型; 2、试生产。主要解决的是工艺过程是否满足产品设计提出的要求,也就是要解决工艺定型; 3、批量生产。从质量和数量上满足顾客的需要。 控制计划 样件研制、试生产、批量生产的时候,都要使用控制计划。控制计划是描述质量策划结果的一份文件。它从材料、方法、设备、测量、环境等方面考虑如何加以控制,编制成控制计划文件以后起到三方面的作用: 1、反映质量策划的结果。这是预防为主和检验把关的主要差别之一。 2、指导生产如何控制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生产的时候,如果按照控制计划执行,通 常可以确保产品质量,万一过程发生问题,产品还可能是合格的。这时候,针对过程采取措施,使过程恢复正常。这对产品来说,起到了预防作用。 3、提供可追溯证据。控制计划中记录了实际使用的材料、设备、工具、方法等信息。 以便将来需要时追溯。 4、知识积累。控制计划必须根据工艺水平的发展,及时更改。 因此,它反映了质量管理体系当前的控制和测量水平。那么,试生产是样件研制后进入批量生产前的控制计划和量产的控制计划,在哪些方面有区别呢? 试生产控制计划和批量生产控制计划的主要差别,根据前面新产品研制的三个阶段和控制计划的作用,我们可以推论得到试生产控制计划和批量生产控制计划的主要差别如下: 1、试生产控制计划需要设置控制点要比批量生产控制计划多一些。

2、控制的内容比批量控制计划要多。考虑到新产品采用的某些工艺是否合适。因此, 控制的内容要比批量生产控制计划多一些,检验和测量的内容也可能多,抽样的频率也要高一些。 3、在试生产阶段通常要做统计评价。也就是要分析过程是否稳定?稳定后再分析过程 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等。而批量控制计划主要是监视过程的稳定而已。需要时统计过程的长期性能指数。 4、除了采用控制计划来控制过程之外,试制控制计划还需要对过程和产品进行审核。 通过审核来证实控制计划编制是否满足要求,过程的实际能力是否满足顾客要求等。 当然,批量控制计划也需要做审核,内容上有所不同。前者是建立、确定过程能力,后者是监视过程能力。 5、批量生产控制计划是一个动态文件。它不是编制好后就不变了。恰恰相反,它要根 据实际情况,经常变更的。通过大批量的生产实践,应当发现有好多地方值得改进的。这样,它才能起到反映当前工艺水平作用。譬如,产品发现问题了,工艺过程发现问题了,即使没有问题,工艺过程技术在发展,新的方法和设备的利用等持续改进需要。在变更现有控制计划之前,又要做DFMEA、PFMEA等。这就是我在另外一个帖子中说到,通常控制计划是根据FMEA的输出来编制的,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计划是FMEA的输出之一了。

软件风险控制计划案例

软件风险控制计划案例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软件风险控制计划 目录 1.软件项目风险管理计划............................................................. . (2) 2.风险条目表............................................................. ............................................................... (2) .产品规模风险............................................................. .. (2) .需求风险............................................................. ............................................................... . (2) .商业影响所带来的风险............................................................. . (2)

.相关性风险............................................................. (3) .管理风险............................................................. ............................................................... . (3) .技术风险............................................................. ............................................................... . (3) .开发环境风险............................................................. .. (3) .人员数目及经验风险............................................................. .. (3) 3.风险定性分析............................................................. .. (4)

APQP控制计划范例

好好学习社区控制计划 样件试生产生产控制计划编号:CP0303012A 主要联系人/电话: 日期(编制)2020/08/18 日期(修订) 产品编号/最新更改等级核心小组顾客工程批准/日期(如需要)产品名称/描述:FLR31Y11Y型汽车线供方/工厂批准/日期顾客质量批准/日期(如需要)供方/工厂:供方代码其他批准/日期(如需要)其他批准/日期(如需要) 产品/ 过程编号过程名称/操 作描述 生产设备 特性 特殊特 性分类 方法反应计划编号产品过程 产品/过程 规范/公差 评价/测量 技术 样本 控制方法 容量频率 1 进货检验 胶料颜色按定单、色卡色卡、目 测按抽样表 1次/批抽检隔离/退货胶料密度见检验指导书电子天平按抽样表1次/批抽检隔离/退货铜丝线径0.20±0.002mm 千分尺按抽样表1次/批抽检隔离/退货 铜丝导电性电阻率小于 0.01724 直流电桥按抽样表1次/批抽检隔离/退货 铜丝伸长率见检验指导书拉力试验 机按抽样表 1次/批抽检隔离/退货铜丝外观无氧化目测按抽样表1次/批抽检隔离/退货 2 铜丝束绞绞线机2 束绞(根数)▲24目测1次1次/2小时抽检隔离/报废7 铜丝线径▲0.20±0.003mm千分尺24 2次/轴首末检隔离/报废 绞距27~32钢尺1次1次/根首检隔离/调整/再 检查 6 绞线张 力 ▲110±10g张力表24 1次/2小时检查单调整/再检查

3 半成品检 验7 铜丝线径▲0.20±0.003mm千分尺24 1次/根100%检 查 隔离/报废 2 束绞(根数)▲24目测一次1次/根100%检 查 隔离/报废 3 半成品检 验 绞距27~32 钢尺1次1次/根 100%检 查 隔离/调整/再 检查 4 芯线押出Φ60押出机3 绝缘最小点 厚度 ▲0.24 目测/投影仪10cm1次/2小时抽检隔离/全检1 火花电压▲500v 火花试验 机 100% 持续 自动检 测 通知组长5 塑化温 度详见操作指导书 温度表1次 1次/2小 时 自动检 测 检查单 调整/再检查4 成品外径▲ 1.9+0/-0.2mm OD表1根 操作工1次 /5分钟 X-MR 图 隔离/全检 检验员1次 /2小时 检查单隔离/全检7 铜丝线径▲0.20±0.004千分尺首件1次/批首检 隔离/调整/再 检查外观光滑、无划痕目测1根 1次/两小 时 抽检 隔离/调整/再 检查 5 辐照辐照交联机辐照剂 量11~13Mrad 剂量表1次1次/批自动检 测 调整/再检查 6 外被押出Φ70押出机3 绝缘最小点 厚度 0.72mm 目测/投影仪1cm1次/两小 时 首末端 检查 隔离/报废5 塑化温 度详见操作指导书 温度表1次 1次/两小 时 自动检 测 记录表 调整/再检查4 成品外径 6.3±0.15mm OD表1根1次/2小时全检隔离/报废 外观黑色亮面目测各1m 各1次/ 批 首末端 检查 隔离/报废

计划控制案例

计划控制案例 A君跳槽到一家企业,接手管理物料部。上班没几天,就发现情况比想象的还要糟糕:生产定单经常不能按计划完成,企业经常被迫给货代支付不菲的加班费;要不,被迫给客户支付延期出货的罚金;紧急空运物料赶货的情况也并不鲜见。而且,物料部内部就相互猜疑。计划指责采购经常无法按时交货;仓库也对采购颇有微词:采购物料太多,对库存造成压力。采购却抱怨吃力不讨好:供应商不守信用,经常推迟交期;销售定单频繁变动,还经常不给足够的提前期,所以只有凭经验采购一些物料。不过,整个物料部的工作态度却是一大亮点。人人都勤勤肯肯,经常加班加点。既来之,则安之。A君决定着手逐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与生产、计划、采购、仓库、船务、QA,销售以及供应商的进一步交谈,收集到以下信息: a 生产排程经常因缺料而无法继续执行。 b 有些供应商之所以及时交货率不高,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其原料;或者质量不稳定,比如说,急需的物料好容易催到工厂,却发现质量问题。 c 船务不能及时将物料进口到工厂。 d 库存数据不准确也是缺料的一大原因。 e 采购的提前期不准,计划经常无法保证确认了的销售定单的交期。有了这些信息,A君找来他的四位主管(PMC,采购,仓库和船务),准备宣布他的决定。采购主管一脸紧张,静等命运的安排。等来的却是A君下面的几项决定:生产排程必须可行(feasible)。从今以后,生产线将拒绝执行任何缺料的生产定单。船务出货的截止时间必须遵守,过期不侯! 计划排产时,每个生产定单的数量最大不得超过生产线一天一个班的产能。原则是小批量,多批次。此外,将生产定单分为两类:利用现有库存就能够生产的;必须等待在定物料(on order items)才能够生产的。优先安排前者,及时调整后者。建立销售定单优先等级制度。在“先下单,先服务”的基础上,优先安排处理重要客户的定单。如果生产突然发生异常影响成品出货的情况,按“工厂损失最小”的原则调整生产排程。仓库一次性将一个生产定单的全部物料发给领料员,并及时完成ERP 中的相应的库存转换(inventory transactions)。如果生产线补料,必须严格按补料流程处理,以便ERP系统能够忠实反映任何产出率的异常变化。计划对生产定单的缺料负责,采购对采购定单及时交货负责;船务对进口物料的进厂日期负责。在任何情况下,禁止任何绕过ERP的采购、计划行为。这回却是PMC主管嘴巴张得最大。A君暂不理会,继续平静但坚定地告诉他的四位主管,前两条决定三周后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后五条下周一立即生效。四位主管满脸的惊讶与怀疑并没有减少多少,尽管A君花了两、三个小时作详细解释。不过,他们还是下去为新规则的实施做准备。不管怎样,老板总是老板。三周后,关键的新规则实施了。虽然工厂总的及时交货率比以往下降了近12%,生产却不再叫缺料,货代的车队也第一次按时离开了工厂。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实际完成销售额却只比计划的销售额少了3%,只比以往下降0.5%.新规则实施了三周后,计划员和采购员自己都发现:由于不再每天忙着催料,本周的生产排程也比以前稳定得多,几乎不用再做任何调整,因此,有时间从容及时处理重要的信息,安心周全地安排下一周的生产排程或下一周的生产所需要的物料,工作效率反而比以前提高了许多。A君虽然倍感欣慰,但是他清楚,目前的成功一部分是以很高的库存为代价的(对于以前经常因供应商的原因而缺料的物料,他默许他的采购员们稍微多买些)。而且,那些经常出问题供应商在这一期间也倍加小心,真正的供应问题并没有解决。现在,系统地解决问题的时机到了。于是,A君和他的团队又进行了以下的流程改进: 1.完善MPS与预测机制根据客户对预测的承诺以及其预测的准确率,建立预测分级管理制度(主要由PMC主管负责)密切关注预测与实际之间的差异,及时将这种偏差反馈给相关供应商(由PMC与采购共同负责)以供应商及时送货率、送货频率等为主要反馈指标,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确保企业的预测真正成为供应商生产计划的重要输入。 2.建立缺料风险等级管理与预警管理机制重新梳理ERP中已失效的物料的ABC分类。对供应商及时送货率,质量稳定性等进行分析,结合物料公用性分析,

控制计划编制办法

控制计划编制办法

控制计划编制办法

控制计划编制办法 1 目的: 对控制零件和过程的体系,经过控制特性的过程监视和控制方法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过程和产品变差;并随着测量系统和控制方法的评价和改进对其进行修订,使控制计划在整个产品寿命周期中得到保持和使用,确保按顾客的要求制造出优质的产品。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的产品质量策划。 3 引用文件: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控制程序》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4 术语和定义: 无 5 职责: 项目组负责制定与控制计划。 6工作流程和内容: 6.1 当顾客和公司有需求和要求时,项目小组在不同阶段制订出相应的控制计划(即:样件控制计划、试生产控制计划、生产控制计划),

技术部门按工艺文件将其发行至相关部门,由其执行。 6.1.1 控制计划应包括原材料及零件在生产过程中所有的生产过程和检验过程,包括保证所有的过程输出将处于控制状态的进货、过程中、出厂和阶段性的要求。 6.1.2 控制计划应列出各过程控制中控制特性的过程监视和控制方法及所使用的控制措施,并随着测量系统和控制方法的评价和改进进行修订。 6.1.3针对新产品,技术部门将建立和制订其单独的样件控制计划、试生产控制计划、生产控制计划;针对常规产品(即:老产品、旧产品),技术部门将根据其系列分类和相同的工艺流程/过程建立和制定其通用的生产控制计划。 6.2为了达到过程控制和改进的有效性,项目组应利用所有可用的信息来制订控制计划,制订控制计划的信息可包括: 6.2.1 过程流程图; 6.2.2 设计/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6.2.3 特殊特性; 6.2.4 从相似零件得到的经验; 6.2.5 项目组对过程的了解; 6.2.6 设计评审; 6.2.7 优化方法(如:QFD,DOE等)。 6. 3 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根据进度计划要求,由项目小组制定样件、试生产和生产的控制计划。

软件的风险控制计划清单案例

软件风险控制计划 目录 1. 软件项目风险管理计划........................................................................... .. (2) 2. 风险条目表........................................................................... . (2) 2.1. 产品规模风险........................................................................... (2) 2.2. 需求风险........................................................................... .. (2) 2.3. 商业影响所带来的风险........................................................................... .. (2) 2.4. 相关性风险........................................................................... . (3) 2.5. 管理风险........................................................................... .. (3) 2.6. 技术风险........................................................................... .. (3) 2.7. 开发环境风险........................................................................... (3) 2.8. 人员数目及经验风险........................................................................... (3) 3. 风险定性分析........................................................................... (4) 4. 定量风险估计........................................................................... (5) 5. 风险管理清单........................................................................... (5) 6. 项目风险措施应对........................................................................... . (6)

质量控制计划及实施资料的范本

质量控制计划及实施资料的范本 1 目的 提供用来控制特性的过程监视和控制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过程和产品变差,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按顾客要求制造出优质产品。 2 范围 适用于本厂所有产品的控制计划。 3 职责 项目小组负责制定样件、试生产、生产控制计划 4 工作程序 4.1 控制计划表的格式 4.1.1 如顾客未书面规定,控制计划采用APQP手册规定格式。 4.1.2 如顾客未要求提供控制计划,则控制计划可以适用于相同过程、相同原材料生产出来的同一系列的产品。当顾客有要求时,则须提供顾客具体产品的控制计划。 4.2 控制计划相应栏目应按如下要求填写和制定: 4.2.1 控制计划的分类:样件、试生产、生产 样件---对发生在样件制造过程中的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试验的描述; 试生产---对发生在样件之后,全面生产之前的制造过程中的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试验的描述; 生产---对发生在批量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过程特性、过程控制、试验和测量系统的综合描述。 根据适合的APQP阶段,选用不同的控制计划,在前面空格处打“ν”符号。 4.2.2 控制计划编号:填入控制计划编号,按《技术文件编号规定》填写。4.2.3 零件编号/最新更改等级:产品图号/最新图纸日期。 4.2.4 零件名称/描述:产品/过程的名称和描绘。 4.2.5 供方/工厂:制定控制计划的公司/工厂的名称。 4.2.6 供方代码:顾客给定的识别号(代码),如顾客没有给定,则不填。4.2.7 主要联系人/电话:负责控制计划的主要联系人姓名和电话。 4.2.8 核心小组:负责制定控制计划最终版本的所有人员姓名和电话。 4.2.9 供方/工厂批准/日期:控制计划由总工批准,填入姓名和批准日期。4.2.10 日期(编制):首次编制控制计划的日期。 4.2.11 日期(修订):最近修订控制计划的日期。 4.2.12 顾客工程批准/日期:如必要,获取顾客工程部门的批准。 4.2.13 顾客质量批准/日期:如必要,获取顾客质量部门的批准。 4.2.14 其它批准/日期:顾客工程批准/日期:如必要,获取其它同意批准。4.2.15 零件/过程编号:参照过程流程图。如果产品为多零件组合,应列出单个零件的编号 和它们的过程编号,对于每个零件、部件、系统应分别编制控制计划,最后再合成。 4.2.16 过程名称/操作描述:各过程(工序)的名称或说明。

样件控制计划、试生产控制计划、生产控制计划的区别是什么

. 新产品开发通常有三个阶段: 1、样件研制。主要解决设计是否满足顾客要求,也就是要达到产品的设计定型; 2、试生产。主要解决的是工艺过程是否满足产品设计提出的要求,也就是要解决工艺定型; 3、批量生产。从质量和数量上满足顾客的需要。 控制计划 样件研制、试生产、批量生产的时候,都要使用控制计划。控制计划是描述质量策划结果的一份文件。它从材料、方法、设备、测量、环境等方面考虑如何加以控制,编制成控制计划文件以后起到三方面的作用: 1、反映质量策划的结果。这是预防为主和检验把关的主要差别之一。 2、指导生产如何控制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生产的时候,如果按照控制计划执行,通常可以确保产品质 量,万一过程发生问题,产品还可能是合格的。这时候,针对过程采取措施,使过程恢复正常。这对产品来说,起到了预防作用。 3、提供可追溯证据。控制计划中记录了实际使用的材料、设备、工具、方法等信息。以便将来需要时追 溯。 4、知识积累。控制计划必须根据工艺水平的发展,及时更改。 因此,它反映了质量管理体系当前的控制和测量水平。那么,试生产是样件研制后进入批量生产前的控制计划和量产的控制计划,在哪些方面有区别呢? 试生产控制计划和批量生产控制计划的主要差别,根据前面新产品研制的三个阶段和控制计划的作用,我们可以推论得到试生产控制计划和批量生产控制计划的主要差别如下: 1、试生产控制计划需要设置控制点要比批量生产控制计划多一些。 2、控制的内容比批量控制计划要多。考虑到新产品采用的某些工艺是否合适。因此,控制的内容要比批量 生产控制计划多一些,检验和测量的内容也可能多,抽样的频率也要高一些。 3、在试生产阶段通常要做统计评价。也就是要分析过程是否稳定?稳定后再分析过程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等。 而批量控制计划主要是监视过程的稳定而已。需要时统计过程的长期性能指数。 4、除了采用控制计划来控制过程之外,试制控制计划还需要对过程和产品进行审核。通过审核来证实控制 计划编制是否满足要求,过程的实际能力是否满足顾客要求等。当然,批量控制计划也需要做审核,内容上有所不同。前者是建立、确定过程能力,后者是监视过程能力。 5、批量生产控制计划是一个动态文件。它不是编制好后就不变了。恰恰相反,它要根据实际情况,经常变 更的。通过大批量的生产实践,应当发现有好多地方值得改进的。这样,它才能起到反映当前工艺水平作用。譬如,产品发现问题了,工艺过程发现问题了,即使没有问题,工艺过程技术在发展,新的方法和设备的利用等持续改进需要。在变更现有控制计划之前,又要做DFMEA、PFMEA等。这就是我在另外一个帖子中说到,通常控制计划是根据FMEA的输出来编制的,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计划是FMEA 的输出之一了。 .

滚动钢球试生产控制计划范例

好好学习社区 控制计划 样件试生产生产 控制计划编号 主要联系人/电话日期(编制)日期(修改)零件号/更新更改水平核心小组顾客工程批准/日期(如需要) 零件名称/描述 φ11.1125钢球 供方/工厂批准/日期顾客质量批准/日期(如需要) 供方/工厂:供方代号其它批准/日期(如需要)其它批准/日期(如需要) 过程编号过程名称/ 操作描述 生产设备特性特殊 特性 分类 方法 反应计划 编号产品过程产品/过程 规范/公差 评价/ 测量技术 样本控制方法 容量频率 5 原材料进厂 检验 理化分析仪直径?8.00+0.05千分尺5~10件每批抽检隔离 金相组织2-4级显微镜5~10件每批抽检隔离 10 冷镦冷镦机球坯直径 D1、D ?11.710+0.25千分尺5粒每班开始工作时/ 更换产品时 每班两次 每班2~4次 首检 自检 巡检 隔离、调整

模具环带直径?12.8 千分尺5粒每班开始工作时/ 更换产品时 每班两次 每班2~4次首检 自检 巡检 隔离、调整 切料机位移0.09 D1-D 5粒每班开始工作时/ 更换产品时 每班两次 每班2~4次首检 自检 巡检 隔离、调整 刀板表面质量无裂纹、毛刺目测5粒每班两次 每班2~4次自检 巡检 隔离 刀板更换毛坯表面无 毛刺 目测5粒每时首检更换刀板 两模定位不准位移≤0.09 千分尺5粒每时首检调整两模 位置 20 光球光球机直径?11.320+0.02千分尺5粒每班8次 每班2~4次自检 巡检 隔离返工 固定板表面质量无机械伤痕目测5粒每班1次 每班2~4次自检 巡检 隔离 转动板转动板 转速 90~135r/min 自检手动调节重新调节 工作压 力 1.5~3MPa 压力表手动调节重新调节 料盘转速钢球均匀进 入且无堆积 目检手动调节重新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