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翻译史,定义及分类(第一章)

翻译是不同文化之间交际的桥梁。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当许多的国家还没有自己的文字的时候,我国的翻译事业就产生了。据有关史书记载,周朝和秦始皇时代,语言中已有了外来语,说明当时已有翻译活动了。但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我国的翻译业始于东汉桓帝建和2年,即公元148年。根据翻译的内容,可以把翻译史分为四个时期:

我国的翻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打开这一翻译史册,我们可以看到翻译高潮迭起,翻译家难以计数,翻译理论博大精深。了解这一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继承我们的

先人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且也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加深入认识和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简单说来,中国的翻译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汉代-秦符时期;二、隋-唐-宋时期;三、明清时期;四、五四时期;五、新中过成立至今。

一、汉代-秦符时期

中国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诸侯国家相互之间交往就出现了翻译,如楚国王子去越国时就求助过翻译。当然这种翻译还谈不上是语际翻译。中国真正称得上语际翻译的活动应该说是始于西汉的哀帝时期(公元前25年至公元前1年)的佛经翻译。那时有个名叫伊存的人到中国来口传一些简单的佛经经句。到了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八四年),佛经翻译就正式开始了。译者安世高是安息(即波斯)人,他翻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后来月支人支娄迦谶(又叫娄迦谶,谶念chen,趁,指应验的语言或预兆)来到了中国,他翻译了十多部佛经。支娄迦谶译笔生硬,基本上是字对字、句对句地翻译,中国读者不易看懂。中国翻译界现在的直译和意译之争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支娄迦谶有个学生叫支亮,之亮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

是当时翻译佛经非常有名的译者。与"三支"同时从事佛经翻译的还有竺法护。他也是月支人,是当时的佛经翻译名家,总共译了一百七十五部佛经,对佛经在中国的流传贡献不小。竺法护和"三支"一道被人称作月之派。不过,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业。到了符秦时代,佛经翻译活动就组织有序了。当时主要的组织者是释道安。在他的主持下设置了译场,开始了大规模的佛经翻译。由于释道安本人不懂梵文,惟恐译文失真,因此他主张严格的词对词、句对句(word for word, line for line)的直译。当时的佛经《鞞婆沙》就是按此方法从梵文译成汉语的。为了把握好译文的质量,释道安在此期间请来了著名的翻译家天竺(即印度)人鸠摩罗什。鸠氏考证了以前的佛经翻译,批评了翻译的风格,检讨了翻译的方法。他主张意译,纠正了过去音译的弱点,提倡译者署名,以示负责。他翻译了三百多卷佛经文献,如《金刚经》、《法华经》、《十二门论》、《中观论》、《维摩经》等。其译文神情并茂、妙趣盎然,堪称当时的上乘之译作,至今仍被视为我国文学翻译的奠基石。到了南北朝时期,梁武帝特聘印度佛教学者真谛(Paramartha,499-569)到中国来翻译佛经。真谛在华期间共翻译了四十九部经书,其中尤以《摄大乘论》的翻译响誉华夏,对中国佛教思想影响较大。

二、隋-唐-宋时代

从隋代(公元五九0 年)到唐代,这段时间是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时期。隋代历史较短,译者和译作都很少。比较有名的翻译家有释彦琮(俗姓李,赵郡柏人)。他是译经史上第一位中国僧人。一生翻译了佛经23 部100 余卷。彦琮在他撰写的《辨证论》中总结翻译经验,提出了作好佛经翻译的八项条件:1)诚心受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诚心热爱佛法,立志帮助别人,不怕费时长久);2)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品行端正,忠实可信,不惹旁人讥疑);3)荃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闇滞(博览经典,通达义旨。不存在暗昧疑难的问题);4)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涉猎中国经史,兼擅文学,不要过于疏拙);5)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度量宽和,虚心求益,不可武断固执);6)耽于道术,淡于名利,不欲高炫(深爱道术,淡于名利,不想出风头);7)要识梵言,乃闲正译,不坠彼学(精通梵文,熟悉正确的翻译方法,不失梵文所载的义理);8)薄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兼通中训诂之学,不使译本文字欠准确)。彦琮还说,"八者备矣,方是得人"。这八条说的是译者的修养问题,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在彦琮以后,出现了我国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俗称三藏法师)。他和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起号称华夏三大翻译家。玄奘在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六二八年)从长安出发去印度取经,十七年后才回国。他带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主持了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组织最为健全的译场,在十九年间译出了七十五部佛经,共一三三五卷。玄奘不仅将梵文译成汉语,而且还将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是第一个将汉语著作向外国人介绍的中国人。玄奘所主持的译场在组织方面更为健全。据《宋高僧传》记载,唐代的翻译职司多至11 种:1)译主,为全场主脑,精通梵文,深广佛理。遇有疑难,能判断解决;2)证义,为译主的助手,凡已译的意义与梵文有和差殊,均由他和译主商讨;3)证文,或称证梵本,译主诵梵文时,由他注意原文有无讹误;4)度语,根据梵文文字音改记成汉字,又称书字;5)笔受,把录下来的梵文字音译成汉文;6)缀文,整理译文,使之符合汉语习惯;7)参译,既校勘原文是否有误,又用译文回证原文有无歧异;8)刊定,因中外文体不同,故每行每节须去其芜冗重复;9)润文,从修辞上对译文加以润饰;10)梵呗,译文完成后,用梵文读音的法子来念唱,看音调是否协调,便于僧侣诵读;11)监护大使,钦命大臣监阅译经。玄奘在翻译理论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翻译实践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标准,意即"忠实""通顺",直到今天仍有指导意义。他还在翻译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翻译技巧。据印度学者柏乐天和我国学者张建木的研究结果显示,玄奘运用了下列翻译技巧: 1)补充法(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增词法);2)省略法(即我们现在常说的减词法);3)变位法(即根据需要调整句序或词序);4)分合法(大致与现在所说分译法和合译法相同);5)译名假借法(即用另一种译名来改译常用的专门术语);6)代词还原法(即把原来的代名词译成代名词所代的名词)。这些技巧对今天的翻译实践同样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与玄奘同时的还有失义难陀、义净、一行、不空等译者,也都译了许多佛经。唐末无人赴印度求经,佛经翻译事业逐渐衰微。

到了宋代,佛经翻译已远不如唐初的极盛时期。在北宋的乾德开宝年间,宋太祖曾派人西去求经,印度也派名僧东来华夏传法。宋太祖也曾在开封的太平兴国寺内兴修了译经院,专事佛经翻译。虽译场组织极其完备,译经种数几乎接近唐代,但质量却不如唐代。当时有名的僧侣译者主要有天息、法护等人。在翻译理论方面颇有贡献的要数赞宁(俗姓高,今浙江德清人)。他曾归纳了以往译经的各种情况,提出了解决翻译过程中各类矛盾的六种办法。这是对我国唐代翻译理论的继续和发展,是我国翻译论库中的宝贵财富。到了南宋,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佛经翻译已是寥寥无几,史书的记载中无一例翻译。在其后的元代,统治者曾下昭拔合恩巴、管主八等人翻译佛经,但译作只有十几部,翻译理论方面的探讨更是无从谈起。翻译事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三、明清时代

在明代的二百多年历史中,佛经翻译呈现一片衰落的局面。佛经译者只有智光等一、二人,译了几部经书。但到了明代万历年间直至清朝"新学"时期,我国出现了以徐光启、林纾(琴南)、严复(又陵)等为代表的介绍西欧各国科学、文学、哲学的翻译家。明代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马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测量法义》等书。清代的林纾(1852.11.8-1924.10.9)和他的合作者以口述笔记的方式翻译了一百八十四种西方文学作品,达一千万字以上。所译小说中最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遗事》(La Dame aux Camelias)、《黑奴呼天录》(Uncle Tom's Cabin)、《块肉余生述》(David Copperfield)、《王子复仇记》(Hamlet)等。林纾本人不懂外文,因而他的译作删减、遗漏、随意添加之处甚多。但是林纾的翻译对于中国读者了解西方文学作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严复(1954.1.18-1921.10.27)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他从光绪二十四年到宣统三年(公元1898-1911)这三十年间翻译了不少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赫胥黎(T。H。 Huxley)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A。Smith)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孟德斯鸠(C.L.S. Montesquieu)的《法意》(L'esprit des Lois)、斯宾塞尔(H。Spencer)的《群学肆言》(On Liberty)、甄克思(E。Jenks)的《社会通诠》(A History of Politics)等。严复每译一书,都有一定的目的和意义,常借西方著名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著作表达自己的思想。他译书往往加上许多按语,发挥自己的见解。严复"曾经查过汉晋六朝翻译佛经的方法"(鲁迅《二心集》),在参照古代佛经翻译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在《天演论》(公元一八九八年出版)卷首的《译例言》中提出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有人因此认为严复偏重于"达",把"信"、"达"相互对立起来。事实上,严复曾紧接着解释道:"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所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这说明严复并没有把"信"、"达"割裂开来,他主张的"信"是"意义不倍(背)本文","达"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尽译文语言的能事以求原意明显,为"达"也是为"信",两者是统一的。

但严复对"雅"的解释今天看来是不足取的。他的"雅"是指脱离原文而片面追求译文本身的古雅。他认为只有译文本身采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实际上即所谓上等的文言文,才算登大雅之堂。严复自己在翻译实践中所遵循的也是"与其伤雅,毋宁失真",因而译文不但艰深难懂,又不忠实于原文,类似改编。有人说严复用一个"雅"字打消了"信"和"达",这个批评不是没有根据的。不过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严复重视译文文字润饰这一点却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尽管严复对"信、达、雅"翻译标准的解释因时代的限制而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许多年来,该标准始终没有被我国翻译界所废弃,原因在于:这三个字的提法简明扼要,又有层次主次突出;三者之中,信和达二者之中,信犹为重要。因此有些翻译工作者仍然沿用着三个字作为当今的翻译标准,但旧瓶装新瓶,已赋予新的内容和要求。例如,他们认为"雅"已不在是严复所指的"尔雅"和"用汉以前字法句法",而是指"保存原作的风格"问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严复出版《天演论》前数年,《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于公元一八九四年在他写的《拟投翻译书院议》中已发挥了他所认为的"善译"的见解。马建忠的"善译"标准包括三大要求:第一、译者先要对两种语言素有研究,熟知彼此的异同;第二、弄清原文的意义、精神和语气,把它传达出来;第三、译文和原文毫无出入,"译成之文,

适如其所译"。这些要求是很高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他本人专研究语法而没有搞翻译的工作,因此他对"善译"的见解,被后人忽略了。

四、五四时期

"五四"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

五四以后,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和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的翻译业,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形式来说,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白话文在译本中占了统治地位。

从内容来说,我国开始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文艺理论、苏俄及各国的进步文艺作品的大量翻译。比如《俄国共产党党章》、《共产党宣言》、《家族、私有财产及国家之起源》、《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联共党史简明教程》、《剩余价值学说史》这些马列经典著作,就是这一期的译品,这些译品成为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指南。文学方面,如俄国的普希金、莱蒙托夫、托尔斯泰、果戈理、屠格涅夫、契诃夫的作品,法国作家雨果、莫泊桑的作品,也陆续介绍进来。马列主义的输入,苏俄及其它进少文化的引进,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革命、中国新文化的发展。

这一时期比较有成就的翻译家有成仿吾、郁达夫、曹靖云、韦素园、冯至、梁实秋、周作人、胡适、田汉、傅雷等;影响最大的有鲁迅和瞿秋白。鲁迅的译约占全集的一半以上,著名的有法捷耶夫的《毁灭》、果戈理的《死魂灵》、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等,还进行了翻译理论的研究,组织翻译工作,如组织未名社,对翻译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瞿秋白的译作也占本人文集的二分之一,他是马、恩、列关于文学之经典理论最早的有系统的介绍者;还翻译了普希多、果戈理、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人的作品,他译的《海燕》,至今读来脍灸人口,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也是不小的。

鲁迅是翻译工作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型。他和瞿秋白两人关于翻译问题的通讯,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应遵循的基本翻译原则。他译过许多俄国和苏联的优秀文学作品,如《毁灭》、《死魂灵》等。他和瞿秋白通过翻译实践,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鲁迅对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是:"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持着原文的风资。"鲁迅竭力反对当时那种"牛头不对马嘴"、"削鼻剜眼"的胡译,乱译,他针对有人所谓"与其顺而不信"而提出了"宁信而不顺"这一原则。当然,鲁迅这条原则有"矫枉必须过正"的意味,但与借此作挡箭牌的"硬译"、"死译"实无共同之处。鲁迅主张直译,是为了照顾输入新表现法和保持原作的风貌,这于借直译作挡箭牌的"死译"也是丝毫无共同之处的。他们二人对待翻译工作的态度都十分严肃,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五、新中国成立至今

一九四九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翻译事业也得到了解放。从那时起,翻译工作在党的领导下,一直是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断迅速发展,取得巨大成绩,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日益充实完善。这一时期的翻译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翻译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工作,逐步取代了抢译、乱译和重复浪费的现象;

(二)翻译作品质量大大提高,逐渐克服了粗枝大叶、不负责的风气;

(三)翻译工作者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开展了批评于自我批评,逐渐消除了过去各种不良现象和无人过问的状况;

(四)翻译工作者不仅肩负者外译汉的任务;

(五)对翻译标准的认识日趋统一,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的翻译工作。特别是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我国广大翻译工作者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通过认真的辛勤的翻译劳动,介绍和交流先进科技知识、优秀文艺作品以及民族文化,为我国四个现代化和世界和平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时期

“五四”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

鲁迅对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是:“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鲁迅针对有人所谓“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而提出了“宁信而不顺”这一原则。

五四以后,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和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的翻译业,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内容来说,我国开始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文艺理论、苏俄及各国的进步文艺作品的大量翻译。比如《俄国共产党党章》、《共产党宣言》、《家族、私有财产及国家之起源》、《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联共党史简明教程》、《剩余价值学说史》这些马列经典著作,就是这一期的译品,这些译品成为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指南。文学方面,如俄国的普希金、莱蒙托夫、托尔斯泰、果戈理、屠格涅夫、契诃夫的作品,法国作家雨果、莫泊桑的作品,也陆续介绍进来。从形式来说,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白话文在译本中占了统治地位。

这一时期比较有成就的翻译家有成仿吾、郁达夫、曹靖云、韦素园、冯至、梁实秋、周作人、胡适、田汉、傅雷等;影响最大的有鲁迅和瞿秋白。鲁迅的译约占全集的一半以上,著名的有法捷耶夫的《毁灭》、果戈理的《死魂灵》、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等,还进行了翻译理论的研究,组织翻译工作,如组织未名社,对翻译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瞿秋白的译作也占本人文集的二分之一,他是马、恩、列关于文学之经典理论最早的有系统的介绍者;还翻译了普希多、果戈理、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人的作品,他译的《海燕》,至今读来脍灸人口,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也是不小的。

马列主义的输入,苏俄及其它进少文化的引进,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革命、中国新文化的发展。

四新中国成立至今时期

中国的解放,也给翻译工作得到了大解放。翻译工作因而进入了一个最兴盛、最光荣的时期。译品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飞跃发展,翻译理论日臻完善。这时期的翻译工作有这么四大特点:第一,翻译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之下,坚持为了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大量地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科技论著。第二、翻译作品不仅质量上数量上都大大地超过了解放前任何年代,而且范围扩大,翻译苏联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作品,也介绍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作品。第三、翻译的任务有新的变化,不但要译进来,而且也肩负着译出去的任务,把我国的革命和建设经验以及我国丰富的优秀的文化遗产介绍给外国人。第四、翻译的原则比较统一了,翻译的标准逐渐走向一致,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翻译事业。

第二节翻译的的定义与分类

1.翻译的定义

《新理念英汉互相译》(第8页)中的定义:“翻译是通过语言活动将某种语言形式所表达的全部语义效果运用其他具有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语言形式尽量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际交流过程,是关于不同语言的交流的理论与实践的一们学问。”

《英汉翻译教程》的绪论中指出:“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吧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翻译是学习好外语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探讨两种语言对应关系的一门学科。”(张培基等)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双语转换过程或结果。就英汉翻译而言,就是把英语所表达的意义忠实准确地用汉语表达出来。

从对翻译所下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过程,又是该活动的结果。

翻译过程不仅涉及两种语言,而且还涉及两种社会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通过语言机制的转换连接或沟通自身文化和异国文化的桥梁;翻译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的媒介。翻译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它形成于社会、文化和语言现实之中,同时又为促进社会、文化和语言发展服务。

翻译属于交叉学科,它与语言学、符号学、修辞学、心理学、人类学等有着密切联系。它正在发展成为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立学科——翻译学。

翻译又是一门艺术。翻译美学是翻译学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总之,翻译是一种融理论、技能、艺术于一体的语言实践活动。

2.翻译的分类

(1)《新理念英汉互相译》(第8页)中提出的主要分类:科技语体翻译和文学语体翻译。

(2)教材《英汉翻译教程》的“绪论”中的分类:

1)按其涉及的语言来分,有本族语言译成外语,有外语译成本族语言;

2)按其工作方式来分,有口译和笔译两种;

3)按其翻译材料来分,有科技材料的翻译、文学作品的翻译(包括

小说、诗歌、戏剧等)、政论作品(包括社会科学论文、报告、演说等)的翻译以及其他应用文(包括新闻报导、电报、文件等)的翻译;

4)按其处理方式来分,有诠释、摘译和编译等。

(3)翻译一般分类:

1)按翻译手段,可分为口译(interpretation),笔译(translation)和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

2)按源出语(sourced language)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可分为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语际翻译指发生在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活动,诸如英汉互译、法英互译等。语内翻译指同一语言内部进行的翻译,如方言与民族共同语,古语与现代语等。符际翻译指不同符号之间进行的翻译,此类翻译往往只限于通讯及保密等工作。

(3)按翻译题材,可分为政论翻译、应用文翻译、科技翻译、文学翻译等。

不同类型的翻译有着不同的要求,学习时应注意它们的共性和个性。

简述翻译的定义及其历史演变

1.简述翻译的定义及其历史演变 学者候林平将历史上人们对“翻译”定义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定义: (1)第一阶段是传统语文研究阶段,这时候对翻译的定义是比喻式的,鸠摩罗什认为翻译“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有令呕秽也”,傅雷认为翻译“如临画”“如伯乐相马” (2)第二阶段是现代语言学研究阶段。英国的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将翻译视为不同语言文本材料的替代。美国语言学家奈达,则如下定义: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信息。 (3)第三阶段是当代多学科研究阶段: 在《翻译语言学》理论中,卡特福德开宗明义,翻译是一项对语言进行操作的工作:即用一种语言的文体代替另一种语言的文本过程。 关于翻译的定义中国较为熟悉的有以下几种: 1)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业已表达出来了的东西准确而完整的表达出来。 2)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过程。 3)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前后曾出现六次高潮或可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公元三世纪中叶罗马对希腊古典作品的翻译,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 第二个翻译高潮涌现于罗马帝国后期至中世纪初期,以形形色色的《圣经》译本的出现为标志。 第三阶段发生于中世纪中期,西方翻译家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其中有大量用阿拉伯文翻译的希腊典籍。 第四阶段发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翻译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翻译活动深入到思想、政治、哲学、宗教等各个领域。 第五阶段发生于文艺复兴后,17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翻译家不仅翻译古典著作,而且对近代和当代作品也有很大兴趣,如莎士比亚等,东方文学译品也相继问世。 第六个大发展阶段在二战结束至今。二战后西方经济稳定为翻译事业提供物质基础,由于时代的演变翻译特点发生巨大变化,这一时期的翻译从范围规模作用直至形式都与过去任何时代大不相同,取得很大进展。机器翻译的出现是对几千年来传统手工翻译的挑战,也是人类翻译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革命。 翻译事业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第一次翻译的高潮出现在东汉至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以佛经为主,佛经的翻译开启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字翻译活动。 第二次高潮出现在明朝后期至鸦片战争期间,翻译的内容主要涉及西欧各国的基督经籍、科技、哲学、文学等著作。 第三次高潮出现在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时期,期间翻译活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第四次高潮是新中国成立至今,新中国的成立,使得我国的翻译事业得到了大解放,翻译活动也进而进入一个最兴盛,最繁荣的发展新时期。

第一章从翻译的定义看翻译的三种类型

从翻译的定义看翻译的三种类型 对于一名英语翻译的学习者而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也就是翻译到底是什么了。而一直以来,翻译的定义也是古今中外的众多学者大家们共同探讨研究的话题之一。以下我将列举《现代汉语词典》对翻译的定义,因为它在中国的权威工具书对翻译的定义中,表述更完整、更科学。通过学习翻译的定义,了解翻译的三种不同类型,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深入了解翻译理论,指导今后的翻译实践。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翻译的解释是: 1) 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指方言与民族共同语, 方言与方言, 古代语与现代语之间一种用另一种表达) ; 2) 把代表语言文字的符号或数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外国小说/把密码~出来??3)做翻译工作的人:他当过三年~。在这段解释中可以看出,翻译既可以是一种行为动作,如“翻译外国小说”,也可以指翻译活动的发出者,即翻译者,如“当过三年翻译”。但是这段解释忽略了翻译行为的结果即译文的概念,如“这是我的翻译”。 这段解释可以发展为布拉格学派的雅各布森(Roman Jacobson)对语言的分类的观点。雅各布森认为语言有三种类型: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语内翻译指“同一种语言的一些符号对另一些符号所作出的阐释”。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方言与方言,古代语与现代语之间的语言转换,都属于语内翻译。在我国有七大方言区,而这些方言都是汉语因为地域的差异而形成的分化,所以方言始终是属于汉语语系的,是同一种语言下的不同变体,不同方言之间的转换也就符合语内翻译的要求。而古代语与现代语之间的关系,则是汉语在纵向上的发展变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在五四以后,白话文替代了文言文,人们对古代汉语的学习有了难度。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语对古汉语的翻译,有助于人们回味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如于丹对《论语》的解读。 “语际翻译或者严格意义上的翻译指的是一种语言的符号对另一种语言的符号所作出的阐释”。这是我们常规所指的翻译,也是《现代汉语词典》中所指的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从内部来看,中国地域广阔,民族多样,语言众多,不同民族之间需要交流沟通,这样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阐释也就属于语际翻译了,如汉语与维语。从外部看来,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不同国家民族之间语言的转换也是需要的,如汉语与英语,德语,俄语等。

中外翻译简史

中外翻译简史 一、中国翻译简史 从现有史实来看,中国翻译史始于东汉末年安世高的佛经翻译。大体经历了五个高潮。 1. 佛经翻译(公元148年至1111年) 佛经翻译始于东汉,盛于唐朝,式微于北宋,元以后为尾声。 起始阶段(公元148—316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安世高,译籍30部,41卷,现存22部,26卷;支谦,译有《大明度无极经》。 兴盛阶段(公元317—617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释道安,编有《众经目录》,在《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中提出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倾向于直译;鸠摩罗什,共译74部,现存39部,如《妙法莲华经》、《大智度论》、《金刚经》等,倾向于意译;真谛,共译64部,现存26部,如《摄大乘论》等;彦琮,共译23部。 全盛阶段(公元618—906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玄奘,通称“三藏法师”,629年前往印度那烂陀寺求学,带回梵文经典657部,十九年中共译经论75部,1335卷,主持了译场,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和“五不翻”原则。 2、明末清初科技翻译 主要是耶稣会士和中国士大夫相结合进行的,汉译17世纪西方自然科学,古希腊哲学、科学等。从事或组织翻译的代表人物有: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利玛窦(Matteo Ricci)、汤若望(Jean Adam Schull von Bell)、林则徐、魏源、李善兰、徐光启、徐寿等,主要译作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奇器图说》、《四洲志》、《西艺知新》及续编等。 另外,还设有我国最早的培养翻译人才的外语学校——四夷馆(明代),创办了同文馆、京师译学馆、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墨海书馆、益智书会、文会馆、广学会等翻译编译机构。 3、清末民初的社科、文学翻译 清末民初的社科翻译属严复最为著名。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几道。译西学颇多,影响深远,如:《天演论》(T. Henry Huxley,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原富》(Adam Smith, Inquiry into the

(完整word版)中国翻译史1

History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Plan Teaching Contents: 1.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tory 2. An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countri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tory 中国翻译史的大致分期 1。由汉代到唐宋的上千年的佛经翻译【支谦、道安、鸠摩罗什、昙无谶、法显、谢灵运、真谛、彦琮、慧远、玄奘、不空】 2.明清交替之际的科技翻译【徐光启、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熊三拔、李之藻等】 3。清末民初的文学和科技翻译【李善兰、华蘅芳、傅兰雅、林纾、严复、梁启超等】 4。民国时期的翻译【赵元任、朱生豪、林语堂】 5. 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翻译【傅雷、钱钟书、杨绛】 Lecture 1 佛经翻译 I.关于翻译的早期记载 《册府元龟·外臣部·鞮(di)译》记载,周时有越裳国“以三相胥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礼记·王制》 翻译的不同称呼:“象寄”、“象胥”、“鞮译”“舌人” 寄send; entrust; rely on 象be like; resemble;image 译translate;interpret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

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 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 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 知得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是我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一首译诗。 秦汉时期对“翻译官”的种种称谓: “行人”、“典客”、“大行令”、“大鸿胪”、“典乐”、“译官令"、“译官丞”等。 到汉朝,我国主要的外事活动是对北方的匈奴用兵,故翻译活动逐渐用“译”来统称了。II.佛经翻译 佛教创立:公元前六至五世纪 创立地点:古印度 佛教流传:公元65年之前传入中国 我国的佛经翻译 开始: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 发展:魏晋南北朝 极盛:唐代 衰微:北宋 尾声:元代

我国翻译史,定义及分类(第一章)

翻译是不同文化之间交际的桥梁。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当许多的国家还没有自己的文字的时候,我国的翻译事业就产生了。据有关史书记载,周朝和秦始皇时代,语言中已有了外来语,说明当时已有翻译活动了。但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我国的翻译业始于东汉桓帝建和2年,即公元148年。根据翻译的内容,可以把翻译史分为四个时期: 我国的翻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打开这一翻译史册,我们可以看到翻译高潮迭起,翻译家难以计数,翻译理论博大精深。了解这一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继承我们的 先人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且也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加深入认识和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简单说来,中国的翻译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汉代-秦符时期;二、隋-唐-宋时期;三、明清时期;四、五四时期;五、新中过成立至今。 一、汉代-秦符时期 中国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诸侯国家相互之间交往就出现了翻译,如楚国王子去越国时就求助过翻译。当然这种翻译还谈不上是语际翻译。中国真正称得上语际翻译的活动应该说是始于西汉的哀帝时期(公元前25年至公元前1年)的佛经翻译。那时有个名叫伊存的人到中国来口传一些简单的佛经经句。到了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八四年),佛经翻译就正式开始了。译者安世高是安息(即波斯)人,他翻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后来月支人支娄迦谶(又叫娄迦谶,谶念chen,趁,指应验的语言或预兆)来到了中国,他翻译了十多部佛经。支娄迦谶译笔生硬,基本上是字对字、句对句地翻译,中国读者不易看懂。中国翻译界现在的直译和意译之争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支娄迦谶有个学生叫支亮,之亮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 是当时翻译佛经非常有名的译者。与"三支"同时从事佛经翻译的还有竺法护。他也是月支人,是当时的佛经翻译名家,总共译了一百七十五部佛经,对佛经在中国的流传贡献不小。竺法护和"三支"一道被人称作月之派。不过,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业。到了符秦时代,佛经翻译活动就组织有序了。当时主要的组织者是释道安。在他的主持下设置了译场,开始了大规模的佛经翻译。由于释道安本人不懂梵文,惟恐译文失真,因此他主张严格的词对词、句对句(word for word, line for line)的直译。当时的佛经《鞞婆沙》就是按此方法从梵文译成汉语的。为了把握好译文的质量,释道安在此期间请来了著名的翻译家天竺(即印度)人鸠摩罗什。鸠氏考证了以前的佛经翻译,批评了翻译的风格,检讨了翻译的方法。他主张意译,纠正了过去音译的弱点,提倡译者署名,以示负责。他翻译了三百多卷佛经文献,如《金刚经》、《法华经》、《十二门论》、《中观论》、《维摩经》等。其译文神情并茂、妙趣盎然,堪称当时的上乘之译作,至今仍被视为我国文学翻译的奠基石。到了南北朝时期,梁武帝特聘印度佛教学者真谛(Paramartha,499-569)到中国来翻译佛经。真谛在华期间共翻译了四十九部经书,其中尤以《摄大乘论》的翻译响誉华夏,对中国佛教思想影响较大。 二、隋-唐-宋时代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史有史籍记载的已长达三千余年,早在史前三皇五帝时代就存在翻译活动。(中国翻译史话)一般认为,“五四”以前,中国翻译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 第一次高潮始于东汉至唐宋时期,佛经翻译盛行。 据史家考证,最早的佛典汉译始于东汉桓帝年间的安世高,他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五部佛经,开后世禅学之源,其译本“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梁皎慧,高僧传),但其主要偏于直译。 继安世高之后译经的是支娄迦谶,

其所译经典,译文流畅,但为了力求保全原来面目,“辞质多胡音”,即多音译。 中国佛经翻译史上,一直存在“质朴”和“文丽”两派。继安世高、支娄迦谶之后的又一译经大师支谦“颇从文丽”,开创了不忠实原著的译风,对三国至西晋的佛经翻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翻译中的“会译”(即将几种异译考校对勘,合成一译)体裁,以及用意译取代前期的音译.也均由支谦始。 到了前秦时代,佛经翻译由私人事业转入了译场翻译,释道安在朝廷的支持下首创译场制度,采用“会译”

法来研究翻译。他主张严格的直译,并总结汉末以来的译经经验,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指出五种容易使译文失去原来面目的情况和三种不容易处理的情况。 释道安晚年时请来天竺人鸠摩罗什,鸠摩罗什继道安之后创立了一整套译场制度,开集体翻译、集体审校的先河。罗什倾向意译,其译经重视文质结合,既忠实于原文的神情,读来又妙趣盎然,能“以实出华”,传达原经的文体美和修辞美。他反对前人译经时用“格义”(用中国哲学的传统概念比附和传译佛学概念)的方法,创立了一整套佛教术语。

隋唐时期是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的时期。隋代历史较短,译经不多。其中彦琮提出“八备”,即做好佛经翻译工作的八项条件,在我国译论史上最早较全面地论述了翻译活动的主体——翻译者本身——的问题。 到了唐代,佛经翻译事业达到顶峰。出现了以玄奘为代表的大批著名译者。玄奘即通称的“唐三藏”或“三藏法师”,他于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远度印度学佛求经.十七年后归国。他带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主持了比过去在组织制度方面更为健全的译场。在十九年间译出七十五部佛经,共一二三五卷。他不但把佛经由

中国翻译史 笔记

中国翻译史笔记 1.我国有记载的翻译史也有约两千年的历史。综合学者的见解,根据历史上出现的翻译高 潮和翻译的不同内容,将中国翻译史分为: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五四以后的文学与社会科学翻译;建国以后的翻译五个时期。2.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东晋到隋(发展 时期)、唐代(全盛时期)、北宋(结束时期)。 3.我国有规模的佛经翻译是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开始的。最早的翻译家有两 人:安世高和支娄迦谶。 4.安世高乃佛经汉译创始人。译文说理明白,措辞恰当,但还是偏于直译。 5.支谶译文顺畅但多用音译。支谶与其学生支亮,以及支亮的弟子支谦三人,并称“三支”。 世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6.支谦是三国时佛经翻译家。他有意识地变通原文,删减原本中繁复的表达,减少胡音在 译文中的比重,改“胡音”为汉意,也就是用意译取代音译。其译文文质调和。(“质朴”、“文丽”。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始终存在‘质朴’、‘文丽’两派。即直译与意译)从支谦开始,佛教翻译开始兼顾形式与意义,更加注重译本的文学性和可读性。然而其译文力图适应汉人的口味,过分追求美巧,删削较多,译文的忠实性不免受到影响。但从三国到西晋,支谦开创的译风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佛教的普及化中起着重大作用。 7.支谦所作《法句经序》是现存最早带有佛经翻译理论性质的文章。 8.草创时期佛经翻译特点:初期译者没有译本,全凭外来僧人“口授”,译者多为来自中 亚和中国新疆的僧人,宗教知识渊博但中文水平低;常集体翻译,“译场”;初期翻译一般采取直译,弃文从质;依附主流意识形态,顺应中土文化。 9.东晋到隋世佛经翻译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翻译家有:(释)道安、鸠摩罗什、 真谛、彦琮。 10.道安是东晋僧人,形貌奇丑,博闻强识,是中国翻译史上第一位总结翻译经验的译者, 整理和编纂了首部汉译佛经目录。针对东晋时期佛经得到统治者扶持,官办译场开始出现,然而译者水平参差不齐,到处可见刻板死译、删减无度的现象,道安提出著名的“五失本,三不译”之说。 11.五失本(five deviations from the original),指佛经从梵文译成汉语时,在五种情况下允 许译文与原文不一致。三不易(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指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鉴于此,道安主张,翻译佛经必须谨慎从事,他反对删繁从简,削胡适秦,饰文灭质,求巧而失旨。同时他认为佛经翻译须合乎原文本意,主张“尽从实录,按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明确提出了“敬顺圣言,了不加饰”的直译原则,主张严格的直译。道安虽有此主张,他的弟子仍利用儒书和老庄牵强附会来宣传佛教。12.时至鸠摩罗什,佛教传入内地已有400多年,已基本上为中土文化所接受,佛教不必再 依附中土文化以求肯定认可。佛学界开始批判此前的各种宗派,首当其冲便是译本的勘误和审订。上至统治阶层,下至民间信众,都对旧译本产生了怀疑。 13.鸠摩罗什,后秦僧人,我国古代著名的译经大师。在翻译文体上一改过去朴拙的古风, 纠正了以前译经活动中机械地强调对原文忠实的极端做法。更重视译文的文体和意蕴,既保留原文的风格,同时又避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文质兼顾。创设许多佛教的专用词汇。他的译著有“天然西域之语趣”。他提倡意译,主张在存真的原则指导下,不妨“依实出华”,讲究译文的流畅华美。 14.三藏,梵文意译。佛教经典的总称分经、律、论三部分。通晓三藏的僧人,称三藏法师, 如唐玄奘称唐三藏。

中国翻译史

《英汉翻译教程》 第一章:我国翻译史简介 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多年的光辉历史。早在公元前六年西汉哀帝时代,伊存到中国口传一些佛教经句,但还谈不上佛教的翻译。佛经的翻译是在东汉桓帝建和两年(公元148年)开始的,译者是安世高,他是安息人(即波斯),他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过些时候,娄迦谶来中国,因为他是月支人,所以又称支娄迦谶。他也译了十多部佛经,但文笔生硬,不易看懂,所以从那时起,大概就有直译和意译这个问题了。他有个学生叫支亮,支亮又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都是当时翻译佛经很有名的人。就在那时,月支派里出现了一个叫竺法护的大翻译家,他译了175部佛经,对于佛法的流传贡献很大。但这些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业。到了符秦时代,释道安设置了“译场”,成了有组织的活动,他本人不懂梵文,惟恐失真,主张严格的直译,在这期间他请来了天竺人(即印度)鸠摩罗什,他全改以前群家的直古风格,主张“意译”,他的译著为我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到南北朝时,一个叫真谛的印度佛教学者应梁武帝之聘来到中国,他译了49部经论,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影响。 从隋代(公元590年)起到唐代,是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的时期,隋代有个释彦琮,梵文造诣很深。在他以后出现了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与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起号称我国佛经三大翻译家),他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他自创了“新译”。 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清学”时期,佛经翻译呈现一片衰落现象,但却出现了以徐光启、林纾(琴南)、严复(又陵)等为代表的介绍

西欧各国科学、文学、哲学的翻译家。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林纾和他的合伙人以口述笔记的方式译了160多部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块肉余生记》、《王子复仇记》等。严复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曾担任过北大校长),等到八国联军战役以后,他避居上海,搞翻译工作,他“曾查过汉晋六朝翻译佛经的方法”,破天荒第一次在《天演论·译例言》里正面提出了信达雅作为译事楷模。 值得一提的是,清末马建忠在他写的《拟设翻译书院议》中发挥了他所认为的“善译”的见解,可以说是试图说明翻译标准的一个开端。他的善译标准包括了三大要求:第一、译者首先要对两种语言素有研究,熟知彼此的异同;第二、弄清原文的意义精神和语气,把它传达出来;第三、译文与原文毫无出入。这些要求是很有道理的,因他本人后来没搞翻译,因此他对“善译”的见解,反被后人忽略了。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五四”以前最显著的表现是,以严复、林纾等为代表翻译了一系列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和文学作品。“五四”以后,我国翻译事业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共产党宣言》的译文就发表在“五四”时期。 辛亥革命之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创了白话文的新纪元,也开创了白话翻译的新纪元。鲁迅和瞿秋白在1931—1932年关于翻译的通信对翻译理论的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鲁迅在1935年写的《题未定·草》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 林语堂1932年写的《论翻译》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该文提出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的标准。这样一个三种标准,与严氏的“译事三难”大体上正相比符。 矛盾先生于1954年8月18日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对于一般翻译的最低限度的要求,至少应该是明白畅达的译文,忠实地传达原作的内容”,这是鲁迅的精神,但是为了译文的提高,却应当发挥鲁迅所说的“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这一方面。 矛盾在题为《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的报告(1954)中指出“”也就是说,翻译要兼顾忠实和通顺。 中国翻译的五次高潮 中国的翻译,从公元67年天竺僧侣(摄摩腾和和竺法兰)到洛阳白马寺讲经以来,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出现过的翻译高潮大致有五次。 第一次:从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这时期出现过中国佛经的三大翻译家:鸠摩罗什、真谛、玄奘。鸠(344-413)天竺人,东晋时来华,译经300多卷,他一改过去音译的弱点,主张意译,并倡导译者署名,他的译著有“天然西域之语趣”,表达了原作的神情,为我国的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真谛(499-595),印度佛教学者,南北朝时来华,译了49部经,其中尤以《摄大乘论》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的影响。唐代,玄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摘自《翻译理论与技巧》赵桂华编著) 翻译活动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我国各部族之间就有了语言的交流。不过当时的翻译活动是以沟通言语为主,即我们现在所谓的口译。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具有较大规模的文字翻译活动是佛经翻译。从佛经翻译至今,我国翻译简史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或称为四次翻译高潮),即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及清末的西方政治思想与文学翻译,“五四”运动后马列主义的引进及俄苏等新文化、新思想的翻译,以及建国后翻译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一时期 佛经翻译时期。从东汉开始到唐宋时期,历经发生、发展到鼎盛的过程,历时一千多年。东汉时期,桓帝建和二年,波斯帝国(伊朗)安清(安世高)来到中国,翻译了30部40卷佛经,其中最著名的是《安般守意经》。他所译的经文变而不滑,质朴而不粗俗,因而被称为直译的鼻祖。 十六国时期,前秦国王苻坚热心提倡佛教,并将其奉为国教。他请来释道安成立了专门的译经机构“译场”,道安推荐并组织众多译经大师从事翻译工作,其中鸠摩罗什是最知名、成就最大者。他共译了《金刚经》、《法华经》等39部,313卷。译著文字优美、畅达,忠实地再现了原著的道理,具有“天然西域之情趣”。鸠摩罗什开了意译的先锋,译文妙趣盎然,为我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他还进一步完善了译场,原来的译场只有“口授、传言、笔授”三个环节,他增加了“校对”这一环节。译完作品之后写上译者的名字一也是从他开始的。梁启超评价他所译经文为“秦梵两娴,诵写自在,信而后达,达而后雅”。 南北朝时期,应梁武王之聘,一个名叫真谛的印度佛教学者来到中国,译了49部经书,其中尤以《摄大乘论》的翻译、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影响。 唐朝经济发达、文化兴旺,出现了我国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玄奘本姓陈,法号“三藏法师”,河南人,因出身贫苦,13岁出家)。玄奘在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从长安出发去印度取经,经16国、历时4年到达印度。留学印度17年,成为当地最著名的外籍高僧。他曾在印度连续做了18天的道场,从而名振印度。后返回长安,取回佛经600多部,于是便在大慈恩寺内领导几千弟子从事佛经翻译。共译出75部,1335卷经文。他不但把佛经从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老子的部分著作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介绍到国外的中国人。玄奘翻译的特点是直译和意译相结合,他明确地提出翻译的标准“既需求真,又需喻俗”,意思就是译文要“忠实准确,通俗易懂”。50年代有人对照了原文,发现那时就运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和假借法等翻译技巧,故玄奘被称为“空前绝后之伟人”。同时玄奘还完善了译场,翻译的职司多至11种: 译主(为全场主脑);证义(译主的助手);证文(看是否读错);度语(口译);笔授(记录下梵文译成汉文);缀文(整理);参译(校对);刊定(去掉重复);润文(从修辞上加以润饰);梵呗(对照原文音调,看译文是否琅琅上口);监护大使(最后审定)。 玄奘、鸠摩罗什,真谛被誉为我国三大佛经翻译家。 梁启超把佛经翻译又分为三个时期: (1)外国人主译(自东汉至西晋)。译家为安清、支谦、竺法护。 (2)中外人共译,又可分为前后期。前期包括东晋、二秦,译家有鸠摩罗什等,而道安与慧远则是组织翻译的元勋;后期自刘宋元魏至隋,译家有真谛、彦棕等。 (3)本国人译,自唐贞观至贞元。此为佛经翻译的全盛时期,而玄奘是主要的翻译大师。其后则有义净、不空等。 第二时期

第一章 翻译的基本概念与知识

第一章翻译的基本概念与知识 Part l.翻译溯源 1.1唐时期的佛经翻译 早在西汉哀帝时期,有个叫伊存的人到中国来口传一些简短的佛教经句但不是真正意义的佛经翻译。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接触了佛经,从此,拉开了佛经翻译的序幕。 佛经的翻译正式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波斯人安世高翻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经书;竺法护翻译了175部经书,对佛教的流传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安清、支亮、支谦等在当时也很有必要名气。 东晋到隋时期的翻译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道安主持译场,严格主张直译,还请来印度人鸠摩罗什Kumarajiva。鸠摩罗什一改古直风格,主张意译,译著有《金刚经》、《法华经》等三百余卷,为我国的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南北朝时期的印度学者真谛Paramartha翻译了《摄大乘论》等49部经论,对中国的佛教思想有较大的影响。 唐朝,是我国佛经翻译的鼎盛时期,翻译大家玄奘在唐太宗贞观二年去印度取经,历时间17年,带回佛经657部,《西游记》A Pilgrimage to the West便是以他的取经经历为蓝本的。在19年里,共翻译山75部佛经,多达1335卷,1300多万字。他不仅把佛经翻译成汉语,而且是将老子著作翻译成梵文,他是将汉语著作介绍给外国人的中国第一人。 1.2明清时期翻译 明未有许多有志之士认识到西方科学的先进,立志引进西学,其中,徐光启贡献最大。他与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竇,M. Ricci合译了欧几里得《几何学》。 清朝在各地专设翻译出版机构,西方流行的政治学说与文化艺术大规模地传进中国。贡献较人的有晚清的严复,他在13年期间翻译了一些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赫胥黎(T.H.Huxley)著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A. Smith)著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约翰·穆勒(J.s.Mill)著的《群己权界论》On Liberty 及甄克思E. Jenks著的A History of Politics《社会通诠》等。 与严复同时代的林纾与人才合作以文言文的形式翻译了1200万字的各国小说。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茶花女》或《巴黎茶花女遗事》Camille (or La Dame aux Camelias)、《黑奴吁天录》Uncle Tom's Cabin、《块肉余生记》David Copperfield、《王子复仇记》Hamlet 1.3五四运动后的现代阶段。 一大批新文化运、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郭沫若、鲁讯、瞿秋白、陈独秀等将国外的现实主义及其它流派的作品译介进中国,开创了中国现代翻译的先河。中国的文化瑰宝《红楼梦》被国人翻译,走向世界,梁实秋所译的《莎士比亚全集》也在台湾问世。 Part II 翻译的定义 Part III 翻译的分类

第一章 翻译概论

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一章翻译概论 [1]什么是翻译? [2]关于翻译教材的使用 [3]关于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 [4]关于翻译课程教学语言 [5]关于教学内容 [6]关于作业 [7]关于考勤和平时成绩 [8]期末考试 第一节翻译简史 一、中国翻译简史 1 中国翻译的起源 我国的翻译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时期,《周礼》和《礼记》两书中出现了周王朝翻译官职的记载。从周朝到汉朝翻译名称在今天看来,不尽相同,名称各异。 周朝——象胥、寄、象、狄、译、舌人和行人等。 秦朝——典客、典属国 西汉——典客、大行令、大鸿卢和典乐 东汉——客曹 2 佛经翻译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致五世纪的古印度。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末年(约公元160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到了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以后则是尾声了。佛经翻译主要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从西方来中国的僧侣;另一部分是西行求经的中国僧侣(约四分之一回国)。佛经大部分译自梵语,一部分译自西域语言。 佛经翻译的第一阶段(公元148年——316年)(东汉——西晋) 最早的翻译家有西域高僧安世高和支娄加谶(chen)两人。后有支谦和竺法护(约230-308)中国第一位去西方求法者是朱世行。 佛经翻译的第二阶段(公元317年——617年)(东晋——隋末) 释道安(314-385) 鸠摩罗什(350-409) 佛经翻译的第三阶段(公元618年——906年)(唐朝全盛时期) 玄奘(600-664)公元629年出国,到达印度的那烂驼寺,645年回到长安,历经17年,行程5万里,经历110国,共带回梵文经典657部。译经75部,1335卷。 义净(635——713)齐州人(今山东历城县) 3 元代的翻译活动 成吉思汗以前,蒙古各部未见有文字通行,之后开始创制文字。当时的笔译吏员称为译史,分为蒙古译史和回回译史,前者负责蒙汉翻译,后者负责蒙古语与波斯语的翻译。元朝设有专门学校培养译员。由于译员可出职当官,汉人争相学习蒙语。元朝的中央政府机构内还设置专为皇帝服务的翻译部门和官员。由于元朝诸帝既蒙古大臣多不学汉语,因此汉族大臣所上的奏章必须经过翻译,再呈御览。 4 从明代到鸦片战争前的翻译活动 (1)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命人从西域文翻译了回回历书。此书是从元朝手中接过来的,一部天文书,对于明清初期天文学者学习天文知识起了促进作用。

中西翻译史

第一章当代研究视角下的翻译史 1. 翻译产生是出于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的交际需求 2. 宗教典籍的翻译持续了上千年,而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译者们确立了对翻译的基本认识,这包括翻译的性质,基本的方法,质量标准等等。 3. 文学翻译在传播文化、丰富本国文化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探讨翻译的作用、方法。 4. 非文学翻译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增多,使翻译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一一个专门的职业领域。 第二章中国翻译史的分期 1. 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两大转向与三个根本性的突破指的是什么? 两大转向:语言学转向与文化转向; 三个根本性突破:从一般层面上的语言间的对等研究深入到对翻译行为本身的深层研究;不再局限于翻译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是关注译作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不再把翻译看成是语言转换时的孤立片段,而是将它放在文化语境中去研究;(Page 32) 2. 为什么说1898年正式拉开了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帷幕? 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催热政治小说翻译;严复提出”信、达、雅“;林纾版《巴黎茶花女遗事》(Page 36) 第三章中国的佛经翻译 1. 东汉末年的佛经翻译特与著名译者 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无原本,凭外来僧人的口授;译者多是外来僧人,因此译经往往合作完成,即”集体翻译“,总体的翻译水平不高。由于没有政府的支持,译作零星。译本中有详细的注释。由于缺乏经验,一般采用直译。(Page 47-48)译经的始创者安世高 2. 两晋和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特点与著名译者 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脱离了私人小规模翻译,变为大规模的译场;译场有了较细的分工;传译与讲习相结合,因此使翻译带有研究性质;原本往往不止一种;理论与技巧加强:五失本、三不易、八备说、依实出华等。 第一个中国译者道安,鳩摩罗什

我国翻译史简介

英汉翻译教案

三、第三阶段——现代 即解放以后,出现了非常多的翻译家. 傅雷,(1908-1966)字怒安。上海南汇人,现代翻译家、学者。1924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附中。次年参加“五卅”运动,1927年冬赴法国入巴黎大学文科学习。抗日战争期间,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救亡活动。新中国成立后,被选为第一、二届全国文代会代表、上海市政协委员。傅雷一生共译外国文学名著三十二部。尤以翻译与研究巴尔扎克著作成绩卓著。傅雷以其严谨的作风,广博的学识,穷毕生之精力,为文艺界、读书界提供了十几部世界名著,为繁荣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张谷若(1903-1994)原名张恩裕,山东烟台人,北京大学教授。他于20世纪30年代以成功地翻译了英国文学大师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和《还乡》一举成名。他一生从事教授英国语言文学和翻译工作,以治学专注执着、做人正直厚朴而为人尊重。译有七部、约400万言英国古典文学名著,除《苔丝》与《还乡》外,还有哈代的《无名的裘德》、狄更斯的《大卫·考坡菲》、亨利·菲尔丁的《弃儿汤姆·琼斯史》、莎士比亚的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肖伯纳的戏剧《伤心之家》以及唐诗英译等。这些译作屡经再版,数十年来拥有海内外广泛的读者,以其译文忠实精雅、注释详尽深入而享有盛誉,成为高等院校外文翻译教学、研究及实践的范本。他旗帜鲜明地提倡以地道的译文翻译地道的原文,而做到这一点的根本,则在于翻译家的地道做人。此主张得到翻译界业内同行相当广泛的认同。 著名翻译家张维:原名张元洪。浙江人。在50年代到60年代,他一直为中央领导选译内参书籍。张维选译了一些国家有关经济建设方面的参考书,当时曾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和好评,并向外事、新闻和宣传部门加以推荐。几十年来,他除在工作中审议别人译稿外,还翻译了有价值的《各国纪行》、《今日美国》、《赫鲁晓夫主义》、《杜鲁门回忆录》、《120毫米榴弹炮》(中译英)、《白宫岁月》、《2000年的欧洲》、《中国投资指南》、《外交官》等28部著作。值得一提的是:张维先生在离休后,整整用了三年时间,编著了《英语常用词疑难词典》一书。本词典共选录800多个词条,约1200个词和词组,近1万个例句。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外交学院的教授们誉其书为“英语词典之精粹”、“现代英语翻译之必备工具书”等。张维先生,多次介绍和翻译美国出版的一些名著,特别是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的全部著作,都是由他主持翻译定稿的。1984年应美国国际交流总署和美国驻华大使馆的联合邀请,他以国际访问学者的名义,赴美考察。至美后,他受到美国国务院的特别邀请,并在美国国务院就自己对基辛格博士著作的研究及其翻译过程作了一个多小时的即席演讲,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冯亦代:著名文学翻译家、作家、文学评论家、学者,冯亦代一生中著作等身,曾组织编译《当代美国小说选》,与人合译欧文肖的长篇小说《富人穷人》,译海明威的剧本及短篇小说《第五纵队》及其他……另外他还写了大量的文学评论、散文、随笔,已出《冯亦代文集》五卷。 梅绍武:著名翻译家,梅兰芳之子。梅绍武翻译作品包括约卡伊·莫尔的长篇小说《一个匈牙利富豪》,《任性的凯琴姑娘——特罗洛普中短篇小说选》和奥尼尔的剧本等。他翻译的阿瑟·米勒剧本《炼狱》在国内上演之后影响巨大。此外,他也是第一个介绍纳博科夫进入中国的人——尽管纳氏在西方被称为“小说之王”,但他的文字生僻难懂,故而在中国知名度不高。 巴金:作为伟大作家的巴金,也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他一生写了上千万字,译了数百万字。巴金翻译最多的是俄罗斯作品。如普式庚(即普希金等著的《叛逆者之歌》(诗集)、屠格涅夫的《父与子》、《处女地》、《散文诗》等、高尔基的《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屠格涅夫》和《草原集》、赫尔岑巨著的《往事与随想》等。 吕同六:吕同六是荣获意大利总统颁发的骑士勋章、爵士勋章和科学与文化金质奖章三大殊荣的惟一一位中国学者。他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常务副所长,《外国文学评论》常务副主编,中国国际文化书院院长,全国意大利文学学会会长等。译著有《莫拉维亚短篇小说选》、《葛兰西论文学》、《皮兰德娄戏剧集》等。

我国的翻译简史

课件14 中国翻译史简介 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注:洪荒造塔语言殊,从此人间要象胥(译员的称呼)。原始社会无文献可考,夏商两代,现存史料失之过简。到了周朝,才留下官方翻译机构和译员职称的记载。汉代以前,主要是不同民族之间进行翻译活动。) 一、周朝到清朝: 从周到清这一漫长的历史阶段内,我国出现了三次翻译高潮,即从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和从鸦片战争到清末的两次西学翻译。 东汉---清主要是佛经的翻译,在佛经翻译衰落的同时,兴起了科学、文学、哲学翻译。 A.佛经翻译的第一阶段:东汉末年到西晋 我国确凿可考的翻译活动最早是佛经翻译。(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语言是梵文Sanskrit)。统治阶级利用佛教巩固其统治地位。佛教宣扬:人生极苦,涅最乐,要人厌世,忍辱修行,冀求死后进入“极乐世界”。)真正的佛经翻译(大量进行佛经翻译)是在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四八年)开始的。 (1)翻译家 最早的译家有两人,一是安息(即波斯)人安清,字世高;二是娄迦谶(又称支娄迦谶), 们所称的月支派(西域月支人)中的一人。他的学生支亮和支亮的弟子支谦,都是当时翻译佛经 此三人并称“三支”;还有一个大翻译家名叫竺法护(也是月支人)。 (2)翻译家译风介绍 安世高的译文说理明白,措辞恰当,不铺张,不粗俗,恰到好处。但从总的方面说,还是偏 时为了顺从原文结构,不免重复颠倒,对于某些术语的翻译也欠精确。 娄迦谶仍采取直译,译笔生硬,读者不易看懂,所以从那时起,大概就有直译和意译这一类 迦谶的翻译多采用音译(辞质多胡音---胡:古代泛指外国或外族)。 支谦“以季世尚文,时好简约,故其出经,颇从文丽。然其属词析理,文而不越,约而义显,真可谓深入者也。”(支愍(同“悯”)度,《合首楞严记》)。“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始终存在‘质朴’和‘文丽’两派。”(任继愈)。支谦属“文丽”一派,由于他过分追求美巧,不免离开原著;改‘胡音’为汉意,也就是用意译取代音译,在支谦那里做得是比较彻底的;译文力图适应汉人的口味,译文的忠实性不能不受一定的影响;译文加注,也始于支谦。 竺法护译经的特点,可分三方面来叙述: 1)种类繁多,范围广阔。 2)存真偏质,提高质量。以前译家对原文往往随意删略,竺法护则尽可能传达出原本的真意。过去“安(清)和支(谶)的译文偏于‘质’(朴质),支谦的译文偏于‘文’(修饰);偏于质,文义就有所不尽,。。。偏于文,为了力求简洁,也不能完全表达出原文的结构”(吕)竺法护的偏重于质朴,与安、支的“朴拙”完全不同。3)助译者多,共襄其成。 从东汉末年到西晋这一阶段佛经翻译的特点是: 第一,翻译佛经的主要力量是外籍僧人和华裔僧人,而以汉族知识分子信徒为辅助力量。此时期的翻译尚未得到政府的支持,而是在民间信徒们的资助下分散进行的。 第二,翻译往往全凭口授,即由外僧背诵某经,一人口译成汉语,叫做“传言”或“度语”,另一人或数人“笔受”,即笔录成汉文,再进行修饰。 第三,从翻译方法来说,由于当时处于佛经翻译的草创时期,译经僧侣对佛教经典抱有虔敬态度,惴惴然惟恐违背经旨;另一方面是经验不足,语言学知识贫乏,不懂得忠实于原文的条件,是要合乎译文语言的全民规范,因此一般都采用直译法。三国时的支谦主张译文中减少胡语成分(即音译),不死扣原文,注重译作的辞藻文雅,在文字质量上确实提高了,但却产生了另一个偏向,就是删削较多,文简而不

中西方翻译史及一些详解

中西方翻译史及一些详解 中国翻译简史 我国的翻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打开这一翻译史册,我们可以看到翻译高潮迭起,翻译家难以计数,翻译理论博大精深。了解这一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继承我们的先人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且也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加深入认识和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简单说来,中国的翻译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汉代-秦符时期;二、隋-唐-宋时期;三、明清时期;四、五四时期;五、新中国成立至今。 一、汉代-秦符时期 中国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诸侯国家相互之间交往就出现了翻译,如楚国王子去越国时就求助过翻译。当然这种翻译还谈不上是语际翻译。中国真正称得上是语际翻译的活动应该说是始于西汉的哀帝时期的佛经翻译。那时有个名叫伊存的人到中国来口传一些简单的佛经经句。到了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八四年),佛经翻译就正式开始了。译者安世高是安息(即波斯)人,他翻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后来月支人支娄迦谶(又叫娄迦谶)来到了中国,他翻译了十多部佛经。支娄迦谶译笔生硬,基本上是字对字、句对句地翻译,中国读者不易看懂。中国翻译界现在的直译和意译之争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支娄迦谶有个学生叫支亮,之亮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是当时翻译佛经非常有名的译者。与\三支\同时从事佛经翻译的还有竺法护。他也是月支人,是当时的佛经翻译名家,总共译了一百七十五部佛经,对佛经在中国的流传贡献不小。竺法护和\三支\一道被人称作月之派。不过,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业。 到了符秦时代,佛经翻译活动就组织有序了。当时主要的组织者是释道安。在他的主持下设置了译场,开始了大规模的佛经翻译。由于释道安本人不懂梵文,惟恐译文失真,因此他主张严格的词对词、句对句(word for word, line for line)的直译。当时的佛经《�@婆沙》就是按此方法从梵文译成汉语的。为了把握好译文的质量,释道安在此期间请来了著名的翻译家天竺(即印度)人鸠摩罗什。鸠氏考证了以前的佛经翻译,批评了翻译的风格,检讨了翻译的方法。他主张意译,纠正了过去音译的弱点,提倡译者署名,以示负责。他翻译了三百多卷佛经文献,如《金刚经》、《法华经》、《十二门论》、《中观论》、《维摩经》等。其译文神情并茂、妙趣盎然,堪称当时的上乘之译作,至今仍被视为我国文学翻译的奠基石。到了南北朝时期,梁武帝特聘印度佛教学者真谛(Paramartha,499-569)到中国来翻译佛经。真谛在华期间共翻译了四十九部经书,其中尤以《摄大乘论》的翻译响誉华夏,对中国佛教思想影响较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