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三师猪弓形虫病血清学调查与分析
猪弓形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

健康养殖·诊疗90畜牧业环境 2020.05摘 要:猪弓形虫病为典型的人畜共患传染性原虫病,此病感染率极高,对畜牧业和公共卫生安全危害极大。
当前,此病流行呈现的特点为,易感群体多、传染源广、卵囊强抗病能力,进而造成此病呈高发态势,从而威胁到公共卫生安全及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着科学防病的理念,笔者就猪弓形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做要点汇总,为科学养猪、提升养猪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弓形体病;流行;诊断猪弓形虫病,是由弓浆虫引起的一种人及多种动物共患的原虫病。
此病流行,可造成生猪60%以上的高致死率。
一旦传染给人,同样会威胁到人体健康而造成更大的危害。
1 猪弓形虫病流行特点此病20世纪60年代传入国内,早期呈爆发性流行,后期逐渐隐性传染,散发性经过,呈局部小范围流行。
当前,国内此病高发,与这些因素相关:易感群体多、传染源广、卵囊等有强抗病能力、传染途径多。
此病传播途径很广,可通过感染动物的胎盘、子宫、初乳等传播,被包囊、卵囊污染的饲料、饮水等也是重要的传染源。
近些年,有流行病例报道,呼吸道、皮肤伤口等同样有传染此病的可能。
就流行季节而言,无明显季节性,不同性别、日龄等生猪均可发生。
但是,近些年,从流行病例的统计来看,多数集中在5-10月份,高温、闷热、潮湿等时节有着强流行态势。
2 临诊症状及剖检病理2.1 临床症状体温升高到40~42℃,稽留7~10d,食欲减少或不食。
常呈腹式呼吸,有时咳嗽和呕吐,流水样或粘液样鼻液。
耳翼、鼻端、下肢、股内侧、下腹部的皮肤出现紫红斑块。
最后呼吸极度困难,体温急剧下降而死亡。
孕猪发生流产和死胎。
不死的病猪转为慢性,症状逐渐消失,但食欲和精神差,发育不良最后成为僵猪。
2.2 剖检变化肺稍膨胀呈暗红色,间质增宽,有粟粒大的出血点和灰白色病灶。
全身淋巴结髓样肿胀,切而有粟粒大灰白色或灰黄色坏死灶,肝脏浑浊肿胀,也有坏死灶和出血点。
2.3 肝脏检查可用脏器涂片检查,将肺、肝、淋巴结等作涂片,染色镜检,可检出弓形虫(呈月牙状或半圆状)。
猪弓形虫

猪弓形虫摘要: 弓形虫病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病,不但在公共卫生上有很重要的意义,对养猪生产也曾造成过巨大经济损失。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猪弓形虫病的流行情况、致病作用、诊断方法以及防制等方面都进行了研究,本文就该病的研究进行简要概述。
关键词: 猪;弓形虫病;流行情况;致病作用;诊断;防制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疾病,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
人的先天性弓形虫病在胎儿或婴幼儿可出现发育畸形、智力障碍、脑炎、脑膜炎甚至死亡等的临床症状。
在免疫抑制及免疫缺陷人群,如器官移植、恶性肿瘤及爱滋病患者中,弓形虫病是常见的致死病因之一。
弓形虫病对家畜的危害也很严重,许多畜禽如猪、牛、猫、犬、羊、马、骆驼、家兔、鸡、鸭等都可以感染弓形虫且出现病症。
其中以猪的感染率较高,20世纪70~80年代,弓形虫病曾在我国养猪场中大规模暴发流行,死亡率可高达60%以上,曾给养猪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本文主要就国内猪弓形虫病的流行情况、致病作用以及诊断和防制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概述。
1 流行情况1955年,于恩庶等在福建首先从家兔、猫和猪体中分离出弓形虫[1]。
1977年,上海市农科院证实“猪无名高热”是由弓形虫引起的。
猪弓形虫病的暴发,引起人医、兽医对本病的研究热潮。
我国各地的有关单位对猪弓形虫感染情况作过流行病学调查,例如,张德才等(1990)以间接血凝试验调查辽宁省12市34县猪弓形虫感染情况,阳性率为38.7%[2]。
傅斌等(1993)应用滤纸干血滴间接血凝试验调查山东省9个地区15个县市的弓形虫感染情况,其中猪的阳性率为30.34%[3]。
由轩等(1998)应用间接血凝试验对采自哈尔滨市4个生猪定点屠宰厂、齐齐哈尔某生猪定点屠宰厂和佳木斯种猪场的358份猪血清进行了弓形虫病抗体检测,结果检出阳性猪30份,阳性率为8.37%[4]。
邝泳娟(2002)应用间接血凝试验对采自深圳市部分大型猪场727份猪血清进行了弓形虫抗体检测,平均阳性率为39.3%,阳性率最低为10.0%,最高为100%,只有一个猪场为阴性[5]。
猪弓形虫病的诊治

猪弓形虫病的诊治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已经发现200多种温血动物和人都能够感染弓形虫,呈世界性分布。
猪感染后可引发母猪流产、弱胎、死胎等繁殖障碍,或引发急性发病甚至死亡,或成为无症状的病原携带者。
猪群发病时主要的症状是高热稽留,因此很容易被误诊成其他的高热疾病。
有必要正确认识一下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已经发现200多种温血动物和人都能够感染弓形虫,呈世界性分布。
猪感染后可引发母猪流产、弱胎、死胎等繁殖障碍,或引发急性发病甚至死亡,或成为无症状的病原携带者。
猪群发病时主要的症状是高热稽留,因此很容易被误诊成其他的高热疾病。
有必要正确认识一下弓形虫病。
一、弓形虫的发育史及传播途径弓形虫是一种原虫,整个发育过程中分5种类型,即滋养体(速殖子)、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
弓形虫全部发育过程需要两个宿主,猫和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其他脊椎动物和人为中间宿主,本病主要危害中间宿主。
滋养体和包囊是在中间宿主体内形成的,在终宿主(猫与猫科动物)体内,上述5种形式俱存。
滋养体主要出现于疾病的急性期,散在于血液、脑脊液和病理渗出液中。
包囊可长期存在于慢性病例的脑、骨骼肌、心肌和视网膜等处。
卵囊见于猫及其他猫科动物的终末宿主的粪便中。
因此,病畜和带虫动物的血液、肉、乳汁、内脏、分泌液以及流产胎儿、胎盘及羊水中均有大量弓形虫存在,可直接传染给其他动物和人,其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也是传染源,但因为速殖子的抵抗力弱,在生理盐水中几小时就丧失感染力,各种消毒药均能将其迅速杀死,因此传染力不会很强。
猫粪中卵囊污染的饲料、饮水及食槽为主要的传染源。
从终末宿主排出的卵囊在外界可存活100天至1年半,一般消毒药无作用。
弓形虫卵囊容易造成猪群及其他动物严重的感染,但要注意的是猫粪中的卵囊必须在外界发育1-2天甚至更长时间才具传染性,所以清除当日的猫沙或猫粪可有效阻止该病的传播。
猪弓形虫病的诊断和防治刍议

在一开始就要做的另一个决定是究竟集中财力做一种商品的生意呢,还是分散财力,广种薄收?倾向于广种 薄收的期货商往往提出告诫,"不要将所有的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喜欢集中财力于一点的期货商则会说,"把 所有的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集中精力看好这只篮子。"在实践中,这两种选择都会奏效,也都可能失败。作 何选择主要看个人的目标和经营风格。就风格而言,有些人比较保守,他们会说,"耐心为德。"爱冒险的人就会 说,"到达橡树顶端有两种选择,爬上去,或者坐在落在地上的橡树果子上。"有时有些选择很难做出。针对相同 的市场情况,会出现完全相反的警句,比如"大落之后莫卖出"和"大落之后莫买进。"何去何从,着实难做决定。
从交易的本质和实现的类型来看,外汇买卖则可以为以下两大类:
1.为满足客户真实的贸易、资本交易需求进行的基础外汇交易;
2.在基础外汇交易之上,为规避和防范汇率风险或出于外汇投资、投机需求进行的外汇衍生工具交易。
属于第一类的基础外汇交易主要是即期外汇交易,而外汇衍生工具交易则包括远期外汇交易,以及外汇择期 交易、掉期交易、互换交易等。
外汇交易主要有 2个原因.大约每日的交易周转的 5%是由于公司和政府部门在国外买入或销售他们的产品和 服务,或者必须将他们在国外赚取的利润转换成本国货币.而另外95%的交易是为了赚取盈利或者投机.
对于投机者来说,最好的交易机会总是交易那些最通常交易的 (并且因此是流动量最大的 )货币,叫做“主 要货币”.今天,大约每日交易的 85%是这些主要货币,它包括美元,日元,欧元,英镑,瑞士法郎,加拿大元和 澳大利亚元。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的广泛应用,出现了新的外汇交易方式:外汇自动交易。这种交易一般有 两种模式:
猪弓形体病的诊断及治疗

摘 要:猪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性原虫病,一旦猪感染猪弓形体病后,就会对相应的养猪产业带来经济损失。
本文通过对猪弓形体病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以下观点。
关键词:猪;弓形体病;诊断治疗猪弓形体病又称为弓浆虫病、弓形虫病,在猪患有猪弓形体病后,会出现两种患病方式,一种是病发后,会急性死亡,对相关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另一种呈慢性的状态,在猪的长期生长过程中会影响猪的发育,猪肉的品质也会下降,猪肉的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
1 猪弓形体病的症状在感染猪弓形体病的病猪,食欲减退,体温处于40.0~42.5℃之间,呼吸速率加快,并伴有咳嗽的症状。
猪的肢体周围渐渐出现不同程度紫绀。
在猪的尾部和耳翼等部位出现一些微小的出血点。
粪便干燥,呈球状并带有粘液或血。
鼻腔内流出少量粘性鼻液,出现呕吐现象,最后呼吸困难,体温逐渐下降死亡。
怀孕母猪在感染猪弓形体病后,会出现高热、食欲减退,流产或足月分娩的死胎增多。
呼吸困难、伴有咳嗽,神经麻痹,运动出现障碍,视力下降甚至出现失明症状[1]。
2 猪弓形体病的剖检分析在对猪弓形体病的剖检分析中,要选择营养良好,肌肉丰满的死猪进行剖检。
剖检的死猪出现肺肿胀,间质增宽,伴有针尖大的出血点和灰白色的坏死灶,血液为酱油色,凝固不良。
在切剖时,会出现大量的泡沫液体。
眼结膜发绀,角附有多量泡沫性粘液,全身淋巴结肿胀,呈灰白色,而且出血点非常严重。
肝脏肿大变硬,伴有坏死灶和出血点。
胃黏膜出血,胃膨胀堆满饲料和菜叶。
小肠粘膜充血,盲肠与结肠处有少量的浅溃疡。
胃底伴有出血斑点,有片状和代状溃疡。
肠系膜血管充血,肾淤血,心外膜有点状出血等。
3 诊断方式3.1 涂片选取患有猪弓形体病的死猪的肺、肝、淋巴结等进行涂片,用姬姆萨或瑞氏染色,在镜检下就可以发现弓形虫体,呈现为紫红色、细胞质为蓝色的月牙形或梭形的虫体。
3.2 动物接种选取患有猪弓形体病的死猪肺组织,然后加入生理盐水,比例为1:5,通过进行锤捣,制成悬浊液的状态为20ml,然后加入160万U的青霉素和100万U的链霉素。
猪弓形虫病流行特点及防治

猪弓形虫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摘要猪弓形虫病是一种由刚地弓形虫病引起的血源性寄生虫病,具有人兽共患及经典免疫学特征,能引起动物的广泛感染。
猪体内感染后,可迅速扩散,若不能有效控制,可导致全猪患病,致死率高达60%,是我国养猪业的常见病和高发病。
为此,应在该病未达到高峰之前,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工作,以达到有效控制和减少该病发生的目的,以保证该病的健康发展。
本文对猪弓形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预防对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猪弓形虫病;诊断;防治1 引言猪弓形虫病是一种广泛发生于生猪饲养过程中的内部寄生疾病,其最终宿主为猫科动物,其中中间宿主有45种哺乳动物、70种以上的鸟类和5种冷血动物。
人类又是弓形虫感染的主要对象,是一类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在疾病发生后,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极易引起疾病的扩散,对人体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
在国内许多地方,特别是在夏季和秋季,常出现与弓形虫感染有关的不明原因的高热综合征。
猪弓形虫病的传播范围广,发病率高,所以要对其进行快速、准确的确诊,然后采用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阻断病原菌的传播,从而抑制疾病的蔓延,增强疗效。
2 流行特点与其它血原虫病不同,这一类型的病原体可感染多种细胞。
而猫科鱼类作为病原体的终末寄主,又是其在养殖业中的重要传播媒介。
在猫科动物中,当弓形虫被感染后,其感染宿主的肠道上皮细胞,并以类似于球虫的方式分泌出大量的卵囊,并伴随粪便进入肠道,从而造成周边环境的严重破坏。
在适宜的温、湿环境中培养2-4天后,即可形成可感染的虫卵。
人、畜、禽等多种野兽是多种寄生生物的媒介传递者。
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都能被弓形虫所感染,这一类型的疾病的发生与其中间传播寄主蚊子的出现密切相关,所以呈现出了一定的季节性,在5-10月份是其最大的高峰期。
经含宿主粪便污染饲料、饮水及饲养设施后,经猪只感染宿主,可能是其重要的传染途径。
感染猪的血液,肌肉,内脏,唾液,痰液,尿液,鼻腔分泌物等都有可能被感染。
猪弓形虫病的临床诊治方法分析

猪弓形虫病的临床诊治方法分析摘要:目的:探究猪弓形虫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并总结经验,以便为我国猪弓形虫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病料染色镜检、临床检查、PCR以及脏器剖析变化观察等方法,分别对我市某一养殖场中的疑似弓形虫病猪进行临床诊断。
选择复方磺胺嘧啶钠药物,对病猪进行治疗;同时选取磺胺脒药物,对全群猪进行预防。
结果:所有病猪经临床观察与剖检确诊;染色镜检显示有虫体,且PCR,也扩增出弓形虫的特性条带。
通过磺胺嘧啶钠药物治疗,所有病猪的病情均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结论:针对猪弓形虫病合理应用磺胺嘧啶钠药物,效果良好,利于病猪临床症状的快速缓解。
关键词:诊治方法;磺胺嘧啶钠;猪;染色镜检;弓形虫病我市某一养殖场,共养殖375头猪。
其中,病猪137头,发病时间已达半月。
所有病猪的临床表现,均为:呼吸困难;体表皮肤发绀;食欲减退;站立不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体温高热稽留。
137头病猪于发病后,均接受了相应的青霉素注射治疗,但疗效较差,具体表现为:病情加重,且部分病猪还出现了死亡现象。
经统计,死亡病猪,共11头。
1.2方法1.2.1剖检。
针对本次研究中的11头病死猪,分别对其实施剖检。
1.2.2实验室诊断。
对病猪的脾脏、淋巴结以及肝脏进行切面触片,并选取瑞式药液,对其实施染色操作,然后再行油镜观察。
分别取脾脏、淋巴结以及肝脏等组织,经研磨以及离心操作后,提取适量的沉渣,并将其制作成涂片。
此后,再行染色镜检。
借助“DNA提取试剂盒”,对病猪的淋巴结DNA进行规范化的提取,并结合Homan的相关报道,对其实施PCR诊断。
2结果2.1分析剖检变化肝、肾脏均出现灰白色坏死灶,且肝脏同时还伴有点状出血;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脾脏肿大,并有丘状突起的存在。
2.2分析实验室诊断的结果油镜观察时,未见弓形虫。
但染色镜检时,却能见到弓形虫。
PCR诊断的结果,表明:扩增后,可见弓形虫特异条带。
由此可确诊,137头病猪均感染弓形虫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上 资料 表 明 , 年 来猪 的 弓形 虫 感染 明显 增 多 , 近
感染 率达 4 %, 死 率高达 3 %- 0 给我 国养猪 业 0 致 0 4 %, 的发 展和 人 民身 体健 康带 来 了严重 的危 害和威 胁 。 据 19 年 编制 的 《 91 农三 师 动物 疫病 志》 资料显 示 我师 的
性 率 分 别 为 3 . % 、 37 % 、 86 % 、 1 3 、 27 2 4 .5 2 . 7 2. % 3 4 . %、 91%、 08 %、 60 %, 检 测 的猪 只 中喀 17 4. 6 6 4. 3 4. 0 在
3 2 2 在对 该 地 区猪场 的现 场 调 查 中 ,发 现 具有 广 .. 泛 的 弓形虫 中 间宿 主 , 相互 问 能通过 病 畜和 带 虫动 物
总数 的 6 %。这 些 团场 基本涵 盖 了我 师不 同地域 、 0 不 同生产 条件 、 同管 理类 型 等 因素 , 不 具有 较 强 的代 表 性 , 本 能够 反 映本 病在 我 师 的地 域 分 布 , 别用 一 基 分 次性注射 器前 腔静 脉采 血 5 mL。
1 4 血清 分 离 .
式, 即使 驱虫 , 虫后 粪便 也 未做 无害 化 处理 ; 是 对 驱 三 本病 的 防治 , 传 教育 相对 滞 后 。 宣 3 小结 与对 策 3 1 小 结 .
识 , 入 持续 地开 展 群众 性 的防控 工 作 。 深
参考 文献 :
[]于 思庶 . 1 弓形体病学[ . M] 福州 : 福建科学 出版社 ,9 2 36 19 :-. [ 2 ]陆艳 , 李晓卉 . 青海省 弓形体病 流行病 学调 查[ . 国兽 医 J中 ]
的猪及 其 肉制 品往 往 能成 为人 类 感 染 弓形 虫病 的重
2 2 2 猫 的饲 养 在 我 师 各 垦 区 及 养 殖 户 均 普 遍 存 ..
在 。饲 养 数量 散养 户 高于 规 模养殖 场 , 养户 猫 基本 散
放 养 。 的 弓形 虫病 感染 率 高低 与猫 的饲 养 数量 和猫 猪 的管理 方 式有着 直 接 的关 系 。 2 2 3 从本 次调 查结 果情 况 分析 ,虽 然 我们 对 寄 生 ..
t 9 ]
,
常规方 法分 离血 清 , 将采集 到 的血样 置于 消毒 离 心 管 中,室温 放置过 夜或 3  ̄ 置 05 1 7 C静 . ,以 2 ~ h后 0 0r mi 心 1 i, 离 血清 , 进 行 编 号 。置 0 / n离 0r n 分 a 并 于 -2 0℃低温冰 箱备 用 。共获得 9 0份猪 血清 , 0 所有 血清 集 中于 同批次检 测 。
进行 传 播 , 别 是 猪场 中 的野 猫 、 特 鸟类 、 鼠类等 动 物 。
因 此 , 场 内要 定 期 灭 鼠, 止 养 猫 、 , 猪 禁 犬 尽量 防止 野 猫 与犬 等动 物进 入猪 场 以及 猫 、 犬粪 便污 染 饲料 和饮
水 , 断 弓形 虫病 的传 染 源 。 出现 发 病猪 , 切 如 应立 即隔
什 垦 区 、麦 盖 提垦 区 、 小海 子 垦 区 的 阳性 率 分 别 为
3 .7 、 5O % 、 4 .5 。 73 % 2 .O 和 4 1 %
离病猪 及 时 治疗 , 对猪 舍 、 饲养 用 具进 行严 格 消毒 。 临 床 上 要正 确 诊断 该病 , 意与 其他 高 热病 ( 瘟 、 圆 注 猪 猪
猪 弓形虫病 12 设 备仪器 .
生虫病 , 由弓浆虫滋养体感染 引起 。弓形 虫对 中间宿主
选择极不严格 ,几乎 所有脊髓 动物都可 以成为 中问宿 主 , 可作为 中间宿主 , 猫 亦是终末宿主 。 该病 的主要临床
特征 为高热稽 留、 呼吸 困难 、 皮肤发绀 、 流产 、 便秘 或腹
2 2 1 实验 室 的监 测 结果分 析 , 弓形 虫病 在 我师 各 . . 垦 区 的猪 中 均有 感 染 , 感 染 率 在 垦 区 间 、 且 团场 间 有 不 同差 异 , 趋 势 小海 子垦 区大 于 喀 什垦 区 , 什 垦 总 喀
区大 于麦 盖提 垦 区 。
环 病 毒病 、 乙型 脑 炎等) 猪 的鉴别 诊 断 , 免误 诊 而影 避
2 %圈广 东省部分地 区平 均血清 阳性 率为 2 . 最高 . , O 2 %, 7
洗瓶 、 次性注 射器 等 。 一 13 被检 血样 . 样 品来源 , 分别选 择 我师喀 什垦 区 、 麦盖 提垦 区 、
小海 子 垦 区 的重 点 团场 , 计 8个 团场 , 共 占我师 团场
1 1 检 测试 剂 . 猪 弓形 虫 IG抗 体检 测试剂 盒 , 白深圳 市康 百 g 购
得生 物 科 技有 限公 司 ( 号 :009 0 ,有 效 期 至 批 2 102 )
2 1 2 01 0。 03
中 动 检 0 年 2卷 期 国 物 疫2 1 第8 第4 1
臻
一3 6—
伯乐 5 0型酶标 仪 , 普机 电工程 ( 5 合 天津) 限公 有 司 ; 速离 心 机 ( C 8 0 , 低 L .0 ) 科大 创 新股 份 有 限 公司 中 佳分公司; 定温 恒 温 干燥 箱 (- 4 0 , N DO一0 ) 日本 东 京 理
化器 械 ( ) 株 上海 工 厂制造 ; 离心 管 、 量 加样器 、 料 微 塑
泻等, 本病可在人 、 畜和 多种野生动物 中广泛传播 , 常引 起整个猪群 发病 ,死亡率 高达 6 %以上 ,会给养 殖场 0 ( 的经济利益带来严重 的危害 。15 年我 国动物学 户) 95 专家于 思庶 等【 l J 从猪体 内发现 弓形虫 以后身体 , 国各 全 省市陆续报道 了猪 群感染 本病 的情况 。 青海省西宁地区 猪 弓形 虫病 平均 阳性 率 为 71%回 . 9 ,云南 省 红 河洲 为
虫病 的 防 治工 作 给 予 了一 定 的重 视 ,制 定 了防 治程 序 、 治计划 和 防 治措施 。但是 在某 些 寄 生虫 病 的 防 防
要传 染源 。 因此 , 我 师应 当 高度 重视 猪 的 弓形 虫病 。 在 3 2 4 加 大 宣传 教 育力 度 ,提 高 团场职 工 的 防控 意 ..
杂 志 , 0 5 4 () 3 . 2 0 , 1 :0 2
[】刘 伯 庶 , 琼 秋 , 永 斌 , . 河 州 猪 弓 形 虫 病 血 清 学 调 3 王 李 等 红 查 【 . 南 畜 牧 兽 医 ,0 6 4 :21 . J云 ] 2 0 () 1—3
[ 4 ]冼琼珍 , 蔡明福 , 王淑敏 , 猪 弓形体病 的血清 学调查 『 . 等. J ]
摘 要: 弓形 虫病是龚第 弓形虫引起 的一种人和多种动物共患寄生 虫病。本 实验通过酶联免疫吸 附( us 试验对采 自农三 E A) 师辖 区 8个 团场的不同养殖规模猪场 的 9 0份猪血清进行 弓形 虫病的抗体检测 ,结果表明猪 弓形虫病在我 师呈散发性流行。样 0 品阳性率平均为 3 .3 各辖 区之 间的抗体 阳性 率有一定差异 , 63 %, 最高为 4 . %, 91 最低为 2 .3 初步掌握 我师猪 弓形 虫病的感染 6 1 %。 3
状况 , 为基 层 的 防治 工 作 提 供 技 术 指 导 。
关键词: 弓形 虫病; 猪 血清 学; 查与分析 调
中图 分 类 号 :8 27 S 5 .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5 9 4 2 1 )4 0 6 — 2 10 — 4 X(0 10 — 0 2 0
阳性 率达 7 . , 1 %网 福建 上杭地 区为2 . 江 苏 无 锡 4 61 , %t 为 3 .9  ̄ 湖 北 省部 分猪 场平 均 阳性 率 为 3 .%【 28 %t , 52 7 1 。 河南 洛 阳 部分 规模 化 猪 场 弓形 虫抗 体 的总 阳性 率 为
1.%, 北 省 为 3 . %f 吉 林 延 边 地 区 为 l. % 65 河 56 8 9 1 , 32 0
2 调查 结果 与分析
猪 弓形虫病阳性感染率在 3. %,可疑率 1. %。 03 3 45 7 为更好 的了解 当前 弓形虫 病在农 三师 的流 行状 况 , 我 们对猪 弓形虫病 进行 了血 清学 调查 与分析 , 综合 防 给
治 该病 提供 科 学依 据 ,减 少该 病 对养 猪 业 造成 的损 失, 为三师 的畜 牧业 健康 发展 打下基 础 。
2 2 结果 分析 . 本 次试 验共 检 测 9 0份 血 清样 本 , 出 弓形 虫抗 0 检 体 3 7份 , 阳性 率 为 3 .3 2 63 %。在 检 测 的 团 场 中 , 1 4 团 、2团 、 5团 、8团 、4团、 9团 、 0团、 3团 的 阳 4 4 4 4 4 5 5
治 工作 中 , 存 在 一 些 不 容 忽视 的 问题 : 还 一是 在 防疫 认 识上 , 重视 重 大 动 物 疫病 的 防疫 , 忽视 某 些 寄 生 虫 病 的防 治 ;二是 综合 防 治措 施 不能 很好 地落 实 到位 , 实 际驱 虫 密度 不 高 、 虫质 量 不 佳 , 的驱 虫 流 于 形 驱 猫
1 材 料 与方法
2 1 实验 室血 清诊 断 . 用酶 联 免疫 吸 附试 验 (LS 进行 检 测 , E IA) 所使 用 的猪 弓形 虫抗 体检 测试剂 盒 , 敏度 高 , 灵 特异 性 强 ( 对
正 常 群 体 接近 10 ,重 复 性 好 ,操 作 方 便 快 速 。 0 %) 21 0 0年对 8个 团场 的 9 0份 猪 血 清 进 行 了检 测 , 0 检
响治疗 。
3 23 弓形 虫 易感 性较 高 , .. 目前 国 内尚未 强制 性推 广
使 用 猪 弓形 虫 病 疫 苗 , 缺 乏 有 效 的监 控 措 施 , 染 且 感 猪 多 呈 轻微 症 状 或 隐形 症 状 , 因而 造 成 大 量猪 的感 染 。预 防可 在 每吨 饲料 中添 加 磺胺 嘧 啶 ( 胺对 甲氧 磺 嘧 啶 、 胺 间 甲氧嘧 啶) 0 T 1 0 , 磺 5 0 MP 0 连用 5 7d 另 g ~ 。 外, 弓形 虫病 是一 种 严 重 的 人 畜共 患 病 , 感染 弓形 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