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

修辞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
修辞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

实用英语修辞

修辞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也是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修辞学起源于实用。在西方,修辞学首先是一种劝说性演说的艺术出现的,它同演讲术、辩论术和作文法密切相关。作为一种学科,它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修辞的理论与技巧,二是修辞的实践与应用。以下则是对这两方面详细解述。

一、修辞的理论与技巧

1.修辞的定义

修辞二字从字面意义看修为修改修饰,辞为语言,两者合在一起即为重复修改语言,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语言更加精炼、准确、形象、生动,以更好地表达文本的一切内容。就英语翻译Rhetoric而言,我们同样可以用同种方式来获得其定义。R stands for recreate; H stands for how; E stands for effencient; T stands for theory; O stands for organized; R stands for rhyme; I stands for imagination space; C stands for communication. If we combines all of them, It means that rhetoric is a theory which deals with hoe to use appropriate methods to organize language, and to make language efficiently and full with rhyme. This process is a recreation, which can let the reader have imagination space and make the communication more efficiently.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修辞就是最有效地运用语言以期更充分透彻鲜明地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

2、修辞的任务

修辞研究的对象是语言。显然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分析研究各种表达手段的特点及其作用,找出最有效的方法和运用规律,使语言艺术化,唤起美感,娱人耳目,增强表现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做到语言形式与表现内容完美和谐统一。请看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在其随笔(familiar essay)The Dream of the Moth and Other Essays中的一句话:

And what greater delight and wonder can there be than to leave the straight lines of personality and deviate into those footpaths that lead beneath brambles and thick tree trunks into the heart of the forest where live those wild beasts, our fellow men? 下面我们就对这句话做一简要分析:

(1)在这句话中,有四处运用了隐喻

①the straight lines of personality中的the straight lines指the spacious, magnificent housess.(personality 指的是personage)

②brambles and thick tree trunks 指crude,rambling houses.

③The heart of the forest 指the bottom of the society, the lower class。

④Wild beasts指laboring people。

(2)这一长句是个修辞疑问句。

3、运用修辞的原则:

修辞运用的原则就是切合语境。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也称语言的环境,即语言行为发生的环境。中外语言学家的语境曾有过种种论述,在此就不一一列举。尽管各家对语境的认识同中有异,但

都道出了语境的基本实质和内容即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本生的环境,即内部环境。另一种是语言使语言的社会环境,即外部环境。请观察一下例子:

All the spring hills and plains were covered with chrysanthemums, that sent forth a fresh, cold fragrance. Among the chrysanthemums, at times, sticked out a dazzling wild lily.

春天,漫山漫坡是一片菊花,散发着一股清爽的香味。菊花丛里,有时会挺起一枝夺目的野百合。

一个“stick”把野百合花写活了—写出了它那与众不同的风度、挺拔艳美的姿态,它洋溢着浓浓的春意。在这一副绚烂的春光图里,stick 是传声的一笔,用的生动形象。如果离开了这样语言环境,这些修辞效果也就无从谈起了。又如:

Have them please !This bowl of dumplings were made by our teacher, Miss Lin, in such a hot day that they were soaked with her sweat.!

快吃吧!这碗饺子是林老师在这么大热天没为你包的,每个饺子里都浸透这林老师的汗水啊!

怎么能用soaked with sweat与dumplings搭配呢?像这样“浸透了汗水的饺子”谁能咽得下呢?这句话由于词语搭配不当造成了情味色彩的不协调。如果只顾选用“形象生动”的词语而不注意上下文的关系,不仅不会有好的修辞效果,甚至还会弄得荒唐可笑。

4、学习修辞的重要性

请看下面一例,我们便可体会修辞的重要性:一辆快速行驶的公共汽

车突然急刹车,站在一女子后面的一男子猛然碰在女子的肩部。那女子很不高兴,扭过头来,甩出两个字:“德性!”男子感到既委屈又尴尬,可是又不想失去男子风度与她争吵,于是温和地说:“不,这是惯性!”他这机制而幽默的话语逗得女子哑然失笑,一个可能激化的矛盾呗亲松会写的方式化解了。这位男子用了什么绝招?很简单,由于它具有较高的修辞素养,恰到好处的运用修辞手段“仿拟(parody).”学好修辞可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话每个人都会说,但如何将话说得准确清晰有效,这就需要来助我们一臂之力。因为除了遵循语法规则外,修辞学的交际修辞告诉你如何恰当地实用修辞手段,修辞学的语体告诉你如何根据语境选用适当的语体。当你把所学到的修辞知识和理论知识应运到日常的英语口语中,你就会发现你的口语水平一步步提高,你的综合英语的能力一天天增强。其次学习修辞可以可以自觉地把文章写的准确鲜明生动。从写作过程来看,修辞渗透在写作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

5、修辞学与各学科间的关系

在对语言进行选择调整润色的过程中,修辞要涉及到语言的各个要素,也要与心理学、逻辑学、美学等邻近学科发生密切的关系,这就是的修辞学成了一门边缘性的学科。因为修辞学与其他学科间的关系尚可清楚,下面主要分析一下修辞学与美学的关系。

⑴均衡美;

均衡学是美学的基本原则,以语言形式对比匀称平为特点“对比(Antithesis)”修辞方式就是以这一美学原理为基础建立的。如

A pessimist is one who makes difficulties of his opportunities; an optimist is one who makes opportunities of his difficulties.悲观的人把机会变成困难;乐观的人把困难化为机会。

Work has a bitter root but sweet fruit.

工作之根苦,工作之果甜。

⑵整齐美

整齐美主要体现在排比、层递、反复和尾韵方面。如:

①And raising good cotton, riding well, shooting straight, dancing lightly, squiring the ladies with elegance and carrying one’s liquor li ke a gentleman were things that mattered.

这些事情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棉花要种的旺,骑马要骑的好,开枪要打的准,跳舞要跳的轻快,追女人要追的得体,喝酒要喝的不至坍台。—排比

②It was the ruin of the family, the uprooting of moral, the destruction of Germany.

那处戏是在家庭的毁灭,道德的沦丧,德意志的崩溃。—层递

③Happy, happy, happy pair 美满,美满,美满缘!

None but the brave 只有英雄

None but the brave 只有英雄

None but the brave deserves the fair. 只有英雄配红颜。

—重复

④We huffed and puffed to get the ball away from the boys.

我们把球从男孩手里夺过来,个个气喘吁吁。

—尾韵

⑶变化美

变化,是美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语言美的一个基本原则。请看下面例句。

The Big Bull Market was dead,Billions of dollar’s worth of profits and paper profits had disappeared.句中dead和disappeared表达同一概念。

⑷形象美

形象美是修辞的另一重要美学属性,达到语言美的手法是多样的,这里介绍的主要是比喻、拟人、夸张和同感。

① Marriage is like a beleaguered fortress: those who are without want to get in, and those within want to get out.婚姻是一个被包围的堡垒:外边的人想要进去,里边的人想要出来。

②A knife could have cut the tension during the seemingly endless trip back to the plantation.在返回种植园的似乎无穷无尽的征途上,空气紧张的仿佛可以用刀子切割。

③The thirsty soil drank in the rain.干渴的土地吮吸着雨水。

Till ev’n his beams sing, and my music shine.直到连他的笑容都歌唱,我的乐曲都闪光。

二、修辞的实践与运用

从上述叙述中,我们已清楚的知道何谓修辞及修辞所涉及的范围,那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应如何使用修辞。首先我们应对修辞

格有一定的了解。如汉语一样,英语中也有许多修辞格,我们可将之分为三个方面。

I.词语修辞格(Lexical Stylistic Devices)它包括明喻(Simile)隐喻(Metaphor)类比(Analogy)拟人(Personification)移就(Transferred Epithet or Hypallage)借代(Metonymy)通感(Synaesthesia)夸张(Hyperbole)矛盾修饰法(Oxymoron)反语(Irony)双关(Pun)委婉语(Euphemism)仿拟(Parody)

II.结构修辞格(Syntactical Stylistic Devices)它包括排比(Parallelism)对比(Antithesis)反复(Repetition)倒装(Anastrophe)修辞疑问句(Rhetorical question)

III.音韵修辞格(Phonetic Stylistic Devices)它包括头韵(Alliteration)拟声(Onomatopoeia)。

因常用修辞格与汉语类似在此就不赘述了。

在具体的实践中,应尽可能地将常使用的修辞格运用到说话写作中去,但是必须要注意语境,切忌无中生有,生搬硬套。修辞是一种艺术,因此它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掌握的,也非三言两语就可以道出其精髓的,只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才会体现其精神所在。

布斯的“倾听修辞学”说略

第24卷 第1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 Vol. 24 No.1 2011年1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Jan. 2011 —————————————— 收稿日期:2010 - 05 - 10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科研发展计划项目(J10WD62)。 作者简介:李克(1981—),男,山东沂水人,讲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修辞学。E-mail: keylee_0925@https://www.360docs.net/doc/c414090924.html, ① 韦恩?布斯(Wayne Clayson Booth),1921年2月22日出生于美国犹他州,2005年10月10日谢世。布斯一生的主要著作有:《小说修 辞学》(1961)、《反讽修辞学》(1974)、《批评的理解:多元论的力量与局限》(1979)、《我们所交的朋友:小说伦理学》(1988)、《关于修辞的修辞:对有效交流的求索》(2004)等。 正是在他最后一本著作《关于修辞的修辞:对有效交流的求索》中,布斯提出了“倾听修辞学”。布斯一生都致力推动处于边缘地位的修辞学的发展。“倾听修辞学”(listening rhetoric)更是他一生修辞研究的重要体现,它的提出旨在引起学界对修辞学更大的关注,使修辞学涵盖尽可能多的学术领域。 布斯的“倾听修辞学”说略 李 克 (山东工商学院 外国语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摘要:布斯在2004年提出了他的“倾听修辞学”,对修辞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倾听修辞学”的提出有一定的理论、历史与政治背景,它的核心观点在于倾听以求同。它的理论体系对大学修辞教育和人际交往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布斯;倾听修辞学;修辞教育;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124(2011)01 - 0017 - 05 自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问世以来,修辞学的发展在欧洲和美国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大体上有十七八世纪的迅猛发展、19世纪的逐渐衰落、20世纪的复兴以及今天修辞学在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持续发展。然而也有一些学者对修辞学的发展仍不甚满意,认为修辞学的发展应该更快,覆盖的学科领域应该更广。美国修辞学家布斯① 就是这样一位学者、他一生涉及的研究领域很广,有文学、宗教学、哲学、伦理学、美学、教育学等,但对修辞学研究贡献颇大。他是一位 “通才”,但似乎又比各个领域的 “专才”略胜一筹。[1] 他在2004年著书《关于修辞的修辞:对有效交流的求索》(The Rhetoric of RHETORIC: The Quest for Effective Communi- cation),阐述了修辞学当今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倾听修辞学”的说法。这一说法的提出,对修辞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倾听修辞学”指出,人与人交际时,要多倾听对方的观点和立场,少过分坚持自己的观点和信念,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这样能避免一些无谓的误解和交际失误,以实现修辞参与者之间进行一定意义上的修辞互动,通过相互倾听和理性论辩达到克服分歧、相互说服的目的。 “倾听修辞学” 是一种修辞学的研究思路,也是一种修辞创新。 一、提出背景 (一)理论背景 “倾听修辞学”的理论基础,从远看是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从近看是芝加哥学派的理论主张。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被认为是关于演讲者、听众和演讲词的著作。在亚里士多德修辞理论中,所有观点必须以或然性为基础,修辞交际 中的基本问题是适应听众的问题。[2] 439 布斯同样认为,修辞不能塑造事实成为亘古不变的真理, 它会帮助我们发现真理,并重塑我们的信念;[3]14 修辞活动中,应该尽量使争辩双方能相互倾听不仅仅为更进一步的劝说也为找到冲突背后潜藏的共同立场。一旦我们能首先开始倾听并继续听下去,我们此时会比争辩者更胜一筹。因此,事实上,布斯的“倾听修辞学”可以根源于亚氏的“适应听众”的修辞理论。 (二)历史背景 在20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在西方文

西方广告修辞的劝说理论应用分析(一)

西方广告修辞的劝说理论应用分析(一) 摘要]现代广告总是千方百计地运用各种劝说方式,试图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尝试说服受众按广告的意图去行事,因而西方传统修辞学的劝说艺术在现代得以复兴并发扬光大。本文分析西方广告修辞中常用的四种劝说理论,探索其影响受众心理的劝说机制,以便在策划广告时,切合实际地运用劝说艺术,达到理想的广告效应。 关键词]广告修辞劝说机制 一、现代广告的劝说艺术与西方传统修辞学 现代商业广告的最终目的是劝说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改变想法。广告修辞就是研究广告活动与消费者(受众)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据此策划广告,制定广告目标,根据广告场景,运用劝说策略,达到理想的广告效应。 劝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行为。我们每天都在说服他人或被他人说服,每个人在社会交往中都不可避免地成为劝说者。西蒙斯(H.WSimons)在他的《社会劝说学》中明确地解释了劝说的定义:劝说是一门人类交流的艺术,用于影响自我判断和他人的行为。劝说是一种尝试改变他人思想、感觉和行为的方法,但并不通过严刑拷打、高压逼供之类的强迫方式达到目的,也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感观认识,还包含有金钱交易和物质的影响。劝说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真假的辨认,可能或不可能的判断,对他人和事物的评价,个人及社会的责任,甚至影响人的基本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形成。 在西方社会,劝说自古以来就是传统修辞学的核心内容。柏拉图的学生亚里斯多德将修辞学定义为“在任何特定场合找出所有可供使用的劝说方法的艺术”(Solmsen,)。劝说策略至今仍是修辞学研究的重点。当谈及修辞学的实际应用时,布赖恩首先将其定义为“话语中信息性和劝说性的基本原理”(温科学)。因此,劝说理论可以运用于多种不同的领域,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最普遍的例子就是广告。当代西方新修辞学甚至认为,所有书面和非书面的表达方式都可用于劝说,包括文字、图片、符号、动作等。现代修辞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所有语言形式,更包括了所有非语言交流方式。美国当代著名修辞学家博克就认为服饰代表了着装人的社会地位,可用于修辞分析(Bizzell)。在西方国家,修辞的劝说艺术在现代广告上的运用就是一个很好的写照。 二、广告修辞的劝说机制 广告作为最普遍的劝说形式,其主要目的是改变或加强受众的态度。广告人必须首先清楚他的目标是如何取得受众的信任,接受广告所倡导的价值观,然后决定该如何去达到这个目标。广告修辞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就是劝说策略,尤其在商业广告中,这一点十分突出。商业广告的根本目的是推销商品,也是广告人获取利益的工具。但是,要让消费者付款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为了说服他们,广告人必需竭尽全力,找出最能打动消费者的地方,让消费者相信他们所推荐的商品是值得购买的。为了使广告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广告人需要寻找最佳途径把观点展示给消费者,假设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包括消费者的心理状态,从而进行劝说。 广告修辞是否发生作用,要考虑到如下四个要素:一是分析受众对商品的感知过程,对受众的潜意识施加影响;二是分析受众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取得受众的认同;三是分析受众消费动机的形成过程,研究如何激活消费者的动机;四是分析受众态度转变的过程,引导受众对商品的喜爱和忠诚。下面就这四个方面,结合相关的理论,分析现代西方广告修辞的劝说机制。 1.受众的感知过程与潜意识劝说论(ConsumerPerceptionandSubliminalPersuasiveTheory) 人们深藏于意识之后的潜意识可能会受到刺激,也就是说,人们可能察觉到了这些刺激却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行为与刺激因素之间的关系。刺激因素可能很微弱,在视觉和听觉上很难察觉,但足以被感受细胞接受,这个过程称为潜意思感知。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总结

试论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总结 总结: 亚里士多德修辞说服逻辑论证技术辩证法 摘要亚里士多德面对现实的修辞实践,对修辞术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与分析,标志着古典修辞术的成熟。他将修辞术与逻辑联系起来,试图确立修辞术的技术性地位,但这事实上局限了修辞术的运用。 键词修辞术辩证法技术逻辑 修辞术产生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世界,并在古典时代达到繁荣的雅典民主制下盛极一时。无论是在集会、诉讼等公共场合,还是私人的日常交往,修辞技艺都获得了普遍的应用。特别是在权利的获得与城邦的治理中,成功的修辞运用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决策与前途。修辞术之普遍受到重视,与长期修辞实践积累的丰富经验,都为修辞学的确立与研究奠定了基础,而这个任务就由亚里士多德历史的完成了。他写了大量的修辞学论著,特别是在《修辞术》中,系统地总结了修辞技艺,阐述了较完整的修辞理论思想。本文即试图对此进行初步的分析与评价。 一 对修辞术的研究早已开始。智者是早期的修辞学家。他们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因而放弃了追求真理的自然派哲学传统,将通过说服而能影响和控制人的修辞术奉为最高智慧。智者们以传授修辞学为业,并为此编了很多实用性的修辞手册。这类作品都是从各自的修辞经验出发,虽然总结了一些说服技巧,但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柏拉图批判说,它们都没有解决"怎样有效的使用各种方法,怎样才能使一篇文章形成一个整体"等问题。在柏拉图看来,这类作品所讲的技巧缺乏技术的必然性,很难被初学者掌握,不过是一些"修辞学垃圾"。其实,智者的技艺真正遭到柏拉图反对之处,还是在于它不管什么真理,而一味追随大众信念的特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才将其贬为"奉承"的程序而予以摒弃。不过,简单的予以否定似乎没有意义,修辞术仍以一种巨大的力量在现实中发挥着作用。相比之下,以追求真理自命的哲学的现实作用却总显得微乎其微。诉诸来世的说教太苍白无力,柏拉图不得不正视修辞的价值所在,承认"修辞学却是一项重要的事业",没有其帮助,"即使知道什么是真理也不能使人掌握说服的技艺"。一方面,他坚持对"虚假修辞学"的拒斥,另一方面电子商务资料库335(1;:+.33-**1则试图构造一种"真正的修辞学"。这种修辞学首先要知道事实的真相,还要能根据不同的灵魂本性找到适合的说服方式。他认为,只有这样的修辞术才能"在人力所及的范围内取得成功",即可以被人必然的掌握。其实,柏拉图的改造不过是利用修辞术为哲学服务而已,这种理想的修辞术充其量不过是哲学的修辞学,现实意义并不大。但这至少表明,修辞术已经受到了柏拉图的重视。 亚里士多德正是在柏拉图的学院中主要从事修辞学的研究和教授的。在这里,他写成了他的最早著作,论修辞术的《波卢斯》。后来又写了大量修辞学论著,不过现在可见的主要是《修辞术》这部著作。亚里士多德极为广博的学术研究就是从修辞学开始的。

《修辞学发凡》读书笔记

《修辞学发凡》笔记 陈望道 第一篇引言 一修辞两字习惯用法的探讨 1、修辞的定义 狭义:以为修当作修饰解,辞当作文辞解,修辞就是修饰文辞; 广义:以为修当作调整或适用解,辞当作语辞解,修辞就是调整或适用语辞。 2、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主要为着意和情,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 二修辞和语辞使用的三境界 3、三境界: (甲)记述的境界——以记述事物的条理为目的,在书面如一切法令的文字,科学的记载,在口头如一切实务的说明谈商,便是这一境界的典型。(消极手法) (乙)表现的境界——以表现生活的体验为目的,在书面如诗歌,在口头如歌谣,便是这一境界的典型。(积极手法) (丙)糅合的境界——这是以上两界糅合所成的一种语辞,在书面如一切的杂文,在口头如一切的闲谈,便是这一境界的常例。 4、所谓积极手法,约略含有两种要素:(1)内容是富有体验性的,具体性的;(2)形式是在利用字义之外,还利用字音、字形的。(这种形式方面的字义、字音、字形的利用,同那内容方面的体验性具体性相结合,把语辞运用的可能性发扬张大了,往往可以造成超脱寻常文字、寻常文法以至寻常逻辑的新形式,而使语辞呈现出一种动人的魅力。) 5、消极手法是以明白精确为主的,对于语辞常以意义为主,力求所表现的意义不另含其他意义,又不为其他意义所混乱。(求适用,不计华质和巧拙) 三修辞和语辞形成的三阶段 6、三阶段:(1)收集材料;(2)剪裁配置;(3)写说发表 7、语辞形成的过程,始终离不开一定社会实际生活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在语辞上常被具现为一篇文章或一场说话的主意或本旨。 8、材料配置定妥之后,配置定妥和语辞定着之间往往还有一个对于语辞力调整、力求适用的过程;或是随笔冲口一晃而过的,或是添注涂改穷日累月的。这个过程便是我们所谓修辞的过程;这个过程上所有的现象,便是我们所谓修辞的现象。 9、语言文字的可能性可说是修辞的资料、凭藉;题旨和情境可说是修辞的标准、依据。情境是拘束的、理智的,或题旨是抽象的、概念的(这时只能用消极手法);情境是自由的、情趣的,或题旨是具体的、体验的(这时只能用积极手法)。 四修辞同情境和题旨 10、切实的自然的积极修辞多半是对应情境的:或则对应写说者和读听者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即双方共同的经验;或则对应写说者的心境和写说者同读听者的亲疏关系、立场关系、经验关系等,因此或相反诘,或故意夸张,或有意避讳,或只以疑问表意,或单以感叹抒情,种种权变,无非随情应境随机措施。 11、随情应境的手法就是根据写说时的实际情况,调动和创造各种表现手法,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地传达自己的观点、意志到对方。 12、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不应是仅仅语辞的修饰,更不应是离开情意的修饰。

传播学读书笔记

传播学读书笔记 广告的目的是把各户的商品或服务光广而告知,传播是广告进行的一个重要媒介<大众传播学>主要介绍了有关传播的知识内容. 什么是传播?传播是人类的活动,是信息的交流,当然他也离不开符号和媒介并且他的目的在于发生相应的变化。简而言之,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他具有社会性和阶级性,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协同性和互动性,永恒性和历史性。依据传播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国传播。内向传播有称人际内传播,是人们头脑里“主我”和“客我”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这种经常发生在我们脑海里的内在的自己和自己的精神对话:包括自言自语,自我推敲,自我反省,沉思默想,内心矛盾等等,他具有隐蔽性,内动性,短途性,思维性。人际传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等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人际传播可以是面对面的信息传播,如交谈,约谈,讨论,对话等,也可以是借助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如写信,发传真,电子信件等。组织传播也称团体传播,是指组织成员之间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组织是社会中相近或相似个体有目的的组合;传播是组织结构的轴心,是组织存在的基础,没有传播就没有组织。大众传播是职业传播者和没传播机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比如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向大众提供信息,知识,观念,娱乐等的过程。跨国传播指国家对外传播机构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以及互联网等所进行的国外受众的传播活动。 传播学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经历了一次次的革命,如语言传播革命,文子传播革命,印刷传播革命,电子传播革命,网络传播革命。从五次传播更名的后果看,每一次传播革命都将人类带进一个性的境界,新的时代,我们认为传播革命对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就像所有东西都有自己的固定模式,,大众传播也不例外,传播模式就是对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简洁的描述,也是一种象征的拥有同时实现传播活动相同的结构属性的合乎逻辑的设想。优秀传播模式具有构造动能,解释功能,引导功能,直观的简化功能,预示功能。一般的传播模式有单向传播模式,双向传播模式,整体互动传播模式,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整体互动模式在社干活中显得日益重要。整体互动模式是指对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等人类重要传播系统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整体的综合呈现于描述。它遵循审查批判原则,服从事实原则。 传播功能不是人类主观臆断的产物,而是人类传播活动的客观要求。传播功能是指传播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及其的能力对任何社会所起的作用和效能,传播学研究中的功能主义取向,主要“聚焦于媒介的运作及其对受众所产生的效应”,探讨的是大众传播的体系和功能。从功能产生的渠道来看,它可以分为个人的功能,组织的功能和社会的功能。传播活动所具有的对个人发展的作用,或者须由信息传播的参与者个人去完成的任务这就是个人的功能。这种功能按照施拉姆的解释也叫内向型功能或社会成员自身功能。组织功能是在传播活动中,媒介组织所具有的年呢管理和作用应该完成的任务,它包括告知功能,表达功能,解释功能和指导功能。传播是一种社会需要,社会进程和社会现象,因而也必须具备社会的功能,主要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文化功能。 传播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同时也遵循一定的传播原则,如可信度原则,针对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协同性原则,实时性原则,适量性原则。 传播学作为广告宣传的重要途径,学好传播学显得非常重要。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传播学的重要组成,变革,功能及应当遵循的原则等等,总而言之,《大众传播学》是我获益匪浅。

文艺复兴时期的修辞学

1 Rhetoric in the Renaissance (15th— 16th c.) 2 The Renaissance 定义:the intellectual and economic changes that occurred in Europe from the fourteenth through the sixteenth centuries. 延伸:It is an age in which artistic, social, scientific, and political thought turned in new directions. 3 Rhetoric in the Renaissance 文艺复兴时期修辞学的发展概况: 1) Major texts by Cicero and Quintilian were recovered. Cicero和Quintilian的主要思想及理论(五艺说)重新登上修辞学的舞台: 转ppt4 2) A proliferation of rhetorics appeared in many rhetoricians’ English publications. It was following classical models but written in the vernacular. 新兴的修辞出现在很多作品中,它来源于传统的修辞模式却运用通俗的语言来展示。 3) Sister Miriam Joseph divided Renaissance rhetoricians into three groups. 修辞学家的分类: 转ppt5 4 回顾:The Theory of “Five Arts”(“Five Canons”) (课本:pp27-29) —invention —arrangement —style —memory —delivery 五艺(无准则)理论: —发现(通过考虑人物、事件、何时、何地、怎样和原因找到站得住脚的论点) —组织(如何有效地组织证据) —风格(如何措辞和组织语句) —记忆(如何通过有效的记忆手段让观众对演讲记忆深刻的艺术) —演说(包括演说者的姿势、音调、手势和面部表情) 5 Three groups of Renaissance rhetoricians: The traditionalists 传统派 The figurists 修辞格派 The Ramists 拉米斯派(分流派)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m center on whether they viewed the topics of invention as belonging to rhetoric, to logic, or to both. 6 The traditionalists 1) Appreciate the importance of all five arts of rhetoric支持“五艺”说,赞同修辞的全部五项

最新《修辞学发凡》读书笔记范文

最新《修辞学发凡》读书笔记范文 最新《修辞学发凡》读书笔记范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修辞学发凡》读书笔记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是我接触修辞学的第一本书。这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要著作出版于1932年,论述精当,例证丰富,结构严谨,体系完整。这部书是我认识到,修辞学是一个宽广的、很值得探索的领域,是一门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意义的学问。这本书还告诉我:研究修辞学要打破修辞格,虽然它也是不能被忽视的。因此,此书对我教益是深刻的。修辞研究在我国是有传统的,在《发凡》出版前中国古代就有《文心雕龙》、《文则》、《修辞鉴衡》、《文说》。但是正如刘大白先生所说:“《发凡》才是中国有系统的兼顾古话文今话文的修辞学书底第一部。” 其实仔细看来,我们高考时候考的病句也就是修辞学的一个比较初级的学习。例如:“我们青年学生一定要爱护时间,不要让时间消费掉。”“这个故事启开了我记忆的门窗,勾起了我记忆的流水。”“对于他的思想行为,班主任曾提出过严厉的批评,我认为是完全对的。”“他的脸色像纸一般惨白,不屈的铁骨比草秆还瘦。”学习过《发凡》后我很容易就看出以上句子中的一些常见的修辞错误。《发凡》一书对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作了论述,指出研究的对象是“修辞现象”;对修辞现象有概括为两点: 1、修辞所可以利用的是语言文字的习惯及题材形式的遗产,就是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 2、修辞所需适合的是题旨和情境。本书又指出:“修辞学的任务是告诉我们修辞现象的条例,修辞观念的系统。”就是说修辞学的任务是联系汉语文字的实际探求修辞现象的规律。《发凡》把研究修辞现象的规律作为根本任务,它把丰富复杂的修辞现象区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类,又深入研究辞格,列出三十八种修辞格。这样就把复杂的修辞现象归纳成条理,构成系统、建立了体系。作者提倡摆正古今中外的关系,不要盲目的以为外国或者古代的修辞比现代汉语的要好。我从学习《发凡》中看到了科学性、准确性和典范性。在谈到修辞目的和作用的论述、提高修辞实践技巧的论述,还有关于修辞本质的论述、辞格论用途的论述无不表现出修辞理论的科学性。对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美国传播学者E.M.罗杰斯说:“任何涉入一条新河流的人都想知道这里的水来自何方,它为什么这样流淌。”1 今天传播学理论对于我来说就像一条崭新的河流,而罗杰斯的《传播学史》则如一叶扁舟,带我领略河流上游的奥秘。 《传播学史》此著作也不似寻常地叙述历史般冗长而乏味。著作通过传记式的编年史工作,在人的基础上来理解传播史,给予了众多如我一般“传播学理论新学者”新奇而意味深长的旅途。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寒,传播学的形成也非凭借着几人的一日之功。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早就有了传播学的身影。传播学成为一门独立而正规的学科是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但它的思想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欧洲的三大理论,包括达尔文的进化论、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的批判学派。 查尔斯??达尔文对传播研究的直接影响始于1873年出版的《人与动物的情感》。这部著作创建了非语言传播的领域。他的进化论在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方面,直接影响了马克思。社会达尔文主义所表达的“变异”成为库利和帕克等美国早期社会学家的引路人。 与达尔文相同,对马克思传播研究的影响表现在对整个社会的理解和研究范式上。 卡尔?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出版了《共产党宣言》。至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革命成功后才将《共产党宣言》推举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批判学派是马克思主义和佛洛伊德理论的一种理智结合。2批判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达尔文的进化论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处于社会的宏观层次,而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的思想是个体性的,是在个体范围内,特别是在个体的儿童经历之中寻求对于行为的解释。3佛罗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间接地了拉斯韦尔的精神分析研究和霍夫兰的人格研究。 1【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引言第1页。 2【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3【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修辞学重要性

不管西方所理解的修辞是被定义为“说服艺术”,“良言学”(“the science of speaking well”),还是“通过象征手段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态度,行为的一门实践”,它在以非暴力手段处理冲突、协调行动、更新观念、发展文明的一切努力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从古希腊开始,修辞实践就是西方文化、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西方,修辞不仅不露声色地支撑着交流、传播、公关、广告及一切形式的宣传,为所有这些以象征手段调节大众看法和态度的行业提供了基础观念,总体思路和基本方法,而且在保证国家根本体制的正常运转、构筑主流意识形态、维持和增强所谓“软性权力”等事关社会和民族兴亡盛衰的要害利益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西方现代民主法制的施行对政治修辞和法律修辞的观念性和技术性依赖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而构成现代政治、法律修辞的原则、概念、技巧、策略、程序、体裁、规范等等无不源于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的西方修辞传统。由于修辞深深卷入西方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在从政策的制定,体制的运行到自我意识的构筑等核心任务上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要想真正了解西方,不能不首先了解西方修辞。要想善于和西方打交道,首先必须懂得如何和西方进行“修辞接触”(rhetorically engaging the West)。要想真正参与与“国际”话语(包括学术话语)交流,也非熟练掌握西方修辞规范不可。 我个人认为中国当前国情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整个国家的实际外语水平与深化对外开放对外语提出的要求严重不相称。

就我在美国与各国留学生和学者直接接触得到的印象,我们跟欧洲非英语国家的差距不用说,就是跟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那些所谓“后殖民”国家相比,也经常不能不感到汗颜。这一差距是全方位的,并不仅仅局限于学子学人。例如,我国对外宣传长期存在的问题是尽人皆知的。而如果跟我们派驻国外的商界人士有所接触,人们就不由得要对国家和企业的对外商业谈判和商务利益感到忧心忡忡。如何尽快缩小甚至消除上述差距似应成为现阶段我国外语领域学术研究关注的焦点。我这里当然不是在提倡将学术兴趣集中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法”研究和其它跟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有关的技术性问题。我指的是国家制定外语教育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外交往水平时必须依靠的那一类科研成果以及类似的宏观课题研究。例如,中国与西方的话语互动现状究竟怎样?从外语研究的角度看存在着哪些问题?又如,国内普遍觉得我们对西方的了解大大超过西方对我们的了解,这一良好感觉在多大程度上是经得起验证的呢?我们如果真正了解西方,则知己知彼,就应该能在与西方的各种交往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是。如果事实正相反,我们在这种交往中经常感到事倍功半,成效差强人意,则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自己对交流对象是不是真正了解?就类似的问题进行有创意的、求真务实的学术研究应该是外语界学者专家们当仁不让的责任。 周:您能否结合西方修辞谈谈对国内外语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看

佩雷尔曼的“新修辞学”法律思想

对语言、符号等问题的研究是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中一个较突出的倾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一倾向更为发展;它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包括法学在内的许多学科。比利时哲学家佩雷尔曼(2)所创立的新修辞学就是这种倾向的一个体现。新修辞学法律思想是以这种哲学来解释法律的产物。 一、新修辞学 他又指出,新修辞学也不同于通常所说的形式逻辑。人们往往错误地认为,当一个人提出一个明确的、逻辑上的站得往的议论时,只要依靠形式逻辑的三段论,就足以使人同意他的论点。但事实上,许多人对某一问题的争论可以有不同的、但却都是合理的意见,因为有关人类实际的政治或道德等问题,是无法将它们简化为真或假的对立的,各种不同意见可以同时是合理的。所以他主张、形式逻辑的不足应由新修辞学来填补。前者是根据演绎法或归纳法来说明和证明的技术,新修辞学增加了辩论技术。“这将使人们不仅说明或证明他们的信念,而且要论证他们的决定和选择,因而新修辞学创造了价值判断的逻辑,它是实用推理中必不可少的。”(4) 佩雷尔曼的这种新哲学充塞着听众(或读者)、对话、说服和辩论等词汇。它们到底意味什么?为什么他要强调这些词汇?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应了解新修辞学的一个基本思想:价值判断的多元论。多元论一词有不同含义。大体上说,哲学上的多元论是指世界由许多本原构成的学说,与唯物论或唯心论的一元论相对称。政治上的多元论有时指反对国家主权的一种政治学说,有时则泛指西方民主制。佩雷尔曼所讲的多元论,是在后一意义上讲的(5),因此,价值判断的多元论实质上就是推崇西方民主制。他也反对现代西方哲学中的怀疑论和相对论,因为它们认为一切价值判断都是主观的、非理性的。 既然价值判断是多元论的,人们应该生活在一个多元的世界中,所以新修辞学是一门辩论学,它通过对话、辩论来说服听众(或读者),尽可能地使他们相信自己提出的命题,在持有各种不同意见的公众中争取最大限度的支持。 二、正义论 对正义概念的分析是佩雷尔曼的新修辞学应用在包括法学在内的一些学科中的一个重要体现。他认为,正义是人类最宝贵的价值;在一个多元的世界中,必然存在着无数不同的正义概念。作为对话和辩论的技术,新修辞学需要澄清人们在正义问题上的争论,找出其中的共同思想和必然存在的分歧。 他首先声称,正义是一个最为崇高但又最为混乱的概念之一。最流行的正义概念可归纳为以下六种。 第一,对每人一样对待。即凡要考虑的一切人,不论有任何差别,都一视同仁。 第二,对每人根据优点的对待。这一正义概念已不再要求普遍平等,而只要求和人的优点、一种内在品质成比例的对待。但问题是什么优点?评定不同人优缺点的共同标准是什么?是否应考虑人们行为的动机、后果或为此作出的牺牲?同时,根据优点的对待,不仅

读书笔记方法

小学生读书笔记方法 学好语文,首先要学会读书。而要学会读书,做读书笔记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良好方法,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强化记忆和加深理解,甚至为以后的创作积累素材,奠定基础。不过,读书笔记有繁有简,有难有易,形式多样;作为小学生,我们需要掌握的是以下基本的四种: 1.作记号这是最常用的读书笔记。在日常读书看报的时候,如遇到精彩之处或对自己有用的句子,都可以用符号标出来,这样,下一次再看的时候就比较有目的性了。常用的符号是在文字下方圈点或划线,小三角(△)也是较常用的符号之一;在自己不大明白的地方,则可以用红笔打一问号,便于之后向人请教或自己查询。 2. 眉批、旁注这两种方式,其实我们小学生朋友在日常的课文学习中也经常用到。所谓眉批,就是在书上对文章的某一段或某一句甚至某一个词加以简明的评论,如"妙极了"、"用得好"、 "我赞同"之类。旁注则是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对某些字词或内容的解释和体会等。它们主要是记录下你灵光一现时的偶感随想,所以字数一般不宜太多,要精练。需要提醒的是,你要写"眉批""旁注"的书可一定得是自己的哟! 3.摘录读书过程中,大家常会发现一些自己非常喜欢的优美词句吧,那就把它记下来吧。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又或者,这书不是自己而要还人的,那么,记住它们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们抄下来,这便是摘录。它不仅能提高同学们的欣赏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积累了作文的素材,方便自己运用。所以,我建议同学们可以自备一本摘录本,专门摘录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者古诗词。当然,摘录是"多多益善",不过,还是需要"精益求精"喔!顺便提一句,为以后查找原文方便,同学在摘录完之后最好注明一下出处,即你是从哪本书上摘录的。 4.读后感想必有同学看到这要"哀叹"了:又是读后感!其实,读后感完全没有大家想得那样 "恐怖",相反,它非常简单:在看完一本书之后,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体会和感想吧,那么,不要犹豫了,把这些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整理成文,这就是读书心得了,即读后感。需要注意的是,读后感不是对课文内容的简单复述或概括,它的重点是在 "感":大至一本书,小

许静传播学概论读书笔记

许静传播学概论 1.亚里士多德的演讲模式:首先说明了演讲发生的几个重要场合,如法庭、公民大会及各种公开意识。然后又专门从ethos、pathos、logos等几个方面考察演讲的效果。其中演讲者(ethos)在传播中起主导作用,比如我们觉得一个人越诚实,就越倾向于信任他,因此在很在程度上,演讲者决定演讲效果。演讲者要把握pathos,即对听众造成某种态度(的机会)。因为人会在不同感情中作出不同决定,因此说服是通过演讲使听众动感情而产生效果。Logos是论点本身,因为只有当我们已逻辑或其他适合手段现实了对某种观点的必要之点的真理,那么不论是真实的还是貌似的,论述本身才会产生效果。 演讲者——→演讲词——→听众 场合 2.丰裕媒介rich media和匮乏媒介lean media:组织传播在选择媒介时应当使媒介特性与传播的任务特性相一致。对媒介特性的考察除了速度、覆盖范围和使用价格外,跟更重要的有四项指标,即反馈性、多元讯息性、自然语言性和个人性。能满足以上所有或多个标准的媒介被成为丰裕媒介,反之则被称为匮乏媒介。 3.新闻信newsletter:早期报纸,与国际贸易和商业有关,具有定期出版、以商业为基础和公开销售等特征,因此被广发运用在信息、记录、广告、娱乐消遣和街谈巷议等方面。 4.观点之viewpaper:政党报纸。 5.电影是大众文化的创造者。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电影“美国化”促成了电影文化的同质化,使电影媒介的定义观念趋向整合。二是电视夺走了很大一部分电影光中,特别是一般家庭

观众。电视也转移了电影发展以来的社会纪录片潮流。在今天,尽管电影的而直接观众减少了,但电影与其他媒介,特别是书籍、流行音乐即电视本身的融合,使电影仍然在文化中占据核心地位。而电视媒介的小众化,实际上使电影中艺术流派的发展在政治或艺术自我表现上获得了解放,尽管在许多国家仍然存在对电影的检查和控制机制。实际上仍有很多人通过电视等观看电影。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开辟了大众传播的新时代。从表面上看,电视只是广播和电影这两种媒介在技术上的结合,但是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却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传播媒介。尽管电视事实上主要是一种娱乐媒介,但是还有很多人把它作为重要的新闻和信息来源。也被希冀成为一个教育者。电视上频繁路面的主持人常被观众称为朋友,因而使电视体现出亲密性和准社交性质。实际上,电视的影响多方面。改变生活、习惯、乃至政治生活。社会进步、经济繁荣和政治变革、矛盾冲突、困惑、烦恼、犯罪、暴力、道德降低……对电视的研究已经超越了技术本身,甚至内容本身,而扩展到人类思想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7.新美是否有助于一种更为平等和自由的社会产生?乐观:能绕过现存制度化渠道,降低人们对各种垄断型信息源的依赖,并最终实现解放。普遍接近和使用文化信息的情景将会出现。悲观:信息高速公路获益者主要是大公司,社会和信息鸿沟将会扩大而不是缩小,导致信息下层阶级的出现。信息科技并非完全自由,相反,因为它高度渗透性、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化潜力,新媒体可能面临更多管制风险,而新媒体本身也可能成为新的社会控制工具。

西方修辞学论文

英语修辞学读书报告 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专业 班级: 112班 学号: 1105020118 学生姓名:凌方艳

英语修辞学对英语教育的重要性 西方修辞学具有“研究人类的事情、激情、性情和目的以影响它们”之功能[3],所以修辞学在西方国家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渗透于西方社会、文化和生活等各个方面.从古希腊开始,修辞实践就是西方文化、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西方,修辞不仅不露声色地支撑着交流、传播、广告等一切形式的宣传,为调节大众的看法和态度提供了基础观念,总体思想和基本方法,而且在构筑主流意识形态,维护事关社会和民族兴亡盛衰的要害利益上起着重大的作用.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发表《要求国会对日宣战》的演讲中运用修辞,语气强烈、音韵铿锵,不但充分有力地揭露和声讨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一夜间同时对多处地区发动疯狂侵略的滔天罪行,而且强调说明了敌情严重,形势危机,令美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震惊,催人惊醒;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自由进军”黑人集会上发表的脍炙人口的讲演I have a Dream中运用修辞,深化了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的力度,产生了强烈的号召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邱吉尔运用修辞于演说中大大地激发了英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热情,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我国对汉语修辞的研究已有2 000多年历史,但其研究的范式基本是以“辞格”为中心,即“语言的艺术化的技巧及其选择”.到20世纪80年代初,汉语修辞学继承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以来的学术传统,不断扬弃“辞格中心论”思想,积极拓展研究领域,立足于提高语言交际效果,探索语言运用的方法和规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4].与此同时,我国对西方修辞学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相继出版了一批有关修辞的专著.如《英语修辞格词典》(文军编著),《英语修辞及惯用法》(张文庭、熊建国编著),《英语修辞赏析》(范家材编著),《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李国南著),《新编英语修辞》(谢祖军著)和《现代英语修辞学》(胡曙中编著)等.但是,总体来说,我国对西方修辞学的学习和研究还很不够,尤其是在英语教育中.笔者从事英语教育20多年,却难于(“没有”或“很难”更好)看到西方修辞学在我国英语教育中的应有位置.虽然在我国《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英语专业2000.4)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把“修辞学”列入为一门选修课,但是在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的描述中只字未提,对“修辞学”课程也没有提出任何要求.此外一些大专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中,根本就没有开设“西方修辞”、“英语修辞”或“修辞学”这门课程.有的虽然将“英语修辞”列入了教学计划,却没有得到具体落实,没有给学生讲授.即使有的教师在某些课程当中遇到一些修辞格,也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缺乏深度,没什么效果.在英语教学中他们通常注重的是课文背景知识的介绍、语言点的讲解、长句和难句分

麦克卢汉的新修辞学理论

麦克卢汉的新修辞学理论 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了媒介即是讯息的理论,媒介在人们的理解中只不过是传播工具,在麦克卢汉的理论中,媒介的感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与通常的理解存在着差异的。只有正确的理解麦克卢汉的媒介的概念,才能理解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本文认为,在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那些延伸人类器官的所有工具、技术和活动,它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媒介即是讯息包含着这样含义:一,一种媒介的产生会在社会中产生新的行为标准和方式;媒介(技术)创造了新的环境而环境又影响很大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二,媒介之间是互相关联的,一种媒介注定是另一种媒介的内容。媒介即是讯息的理论在指导大众传媒的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媒介讯息麦克卢汉传媒 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了《理解媒介》一书,这本书的出版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该书中麦克卢汉以全新的视角阐述了媒介的概念,提出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观点和理论,它的主要观点是:媒介即是讯息;任何媒介都使人体的延伸;人类世界将会成为“地球村”。这些观点影响着人们对科技、媒介和生活方式的理解,在众多领域具有启发性。其中,媒介即是讯息的理论是令人难以理解的,很多人对这个观点认识不清,不明白作者的真正的含义和作者提出这个观点的角度。对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进行正确的理解,可以有助于我们对大众传媒的实践活动的开展。 理解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首先要正确理解麦克卢汉思想中媒介的概念,这样才能够准确的理解媒介即是讯息的理论,麦克卢汉的媒介概念是和通常的媒介的概念是有着区别和联系的。 一麦克卢汉所提出的媒介是人类器官延伸的一切工具和技术,广义的可以理解为人类所利用的一切工具。 对媒介的定义是大同小异的,一般认为媒介就是人们传播信息的工具。在《理解媒介》一书中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是人类器官的延伸,换个表达法就是人类器官的延伸就是媒介。在这里逻辑上是成立的。同时,麦克卢汉在书中提到了26种媒介,其中包括货币、时钟、游戏、武器等等。在这里麦克卢汉的媒介是和传统的媒介概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在于,麦克卢汉认为人类的使用的工具和从事的一些活动,是人类器官的一种延伸或者说是一种外化。比如,麦克卢汉认为游戏是“人的延伸”,他认为“和制度一样,游戏是社会人和政体的延伸,正如技术是动物有机体的延伸一样。游戏和技术都是抗刺激的媒介,或者是适应专门化行动压力的方式;任何社会群体中都必然出现专门化行动压力的方式;任何社会群体中都必然出现专门化的行动。游戏是对日常压力的大众反应的延伸,因而成为一种文化准确可靠的模式。”(《理解媒介》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 2001 第291页)“游戏是人为设计和控制的情景,是群体知觉的延伸,它们容许人从惯常的模式中得到休整。”(同上,第301页)“游戏是延伸,但不是我们个体的延伸,而是我们社会肢体的延伸。游戏是传播媒介。”(同上,第303页)在这里麦克卢汉把游戏也看作一种媒介,是一种间接的媒介,它是“社会人和政体的延伸,是我们社会肢体的延伸”,“游戏是传播

修辞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三种境界: (甲)记述的境界——以记述事物的条理为目的,在书面如一切法令的文字,科学的记载,在口头上如一切实务的说明谈商,便是这一境界的典型。 (乙)表现的境界——以表现生活的体验为目的,在书面如诗歌,在口头如歌谣,便是这一境界的典型。 (丙)糅合的境界——这是以上两界糅合所成的一种语辞,在书面如一切的杂文,在口头如一切的闲谈,便是这一境界的常例。 辞趣:所谓辞趣指的是即利用各种语言文学的意义上声音上形体上附着的风致,来增高话语文章的情韵。它是富有表现力的亚辞格的言语现象,及有助于提高表达效果的词语的音调或字形图符、书写款式所体现出来的情趣。辞趣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意趣、音趣和形趣。(“富有表现力的亚辞格的言语现象”就是指意趣而言的:第一,它是一种言语现象;第二,非辞格;第三,富有表现力。“有助于提高表达效果的词语的音调”是就音趣而言的:第一,它属于词语的音调;第二,有助于提高表达效果。“字形图符、书写款式所体现出来的情趣”是就形趣而言的:第一,它属于字形图符、书写款式;第二,能体现出某种情趣。) 互文(举例): (1)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 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2)举例:①单句互文:例如杜牧的《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烟"与“月" 同在上,“水”与“沙弦同在下,笼与被笼,不容偏向。应当是互文相足,合起来解释成 “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岸边的浅沙。”这是七言诗,因字数的限制,所以运用 了各举一边而省文的互文法,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内容。 ②对句互文:《木兰诗》中的“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便也是互文的体现。刚健:刚健是言语风格类型中的一种,刚健是刚强、雄伟的文体。在句式选择上,刚健风格宜选取字数少、结构简单、节奏快的短句;在修辞手法上,也较多的使用排比修辞文体;在语音上,常常使用入声韵。刚健常常和柔婉形成一对。 语体:①语体是人们受交际因素的制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运用民族语言所形成的具有某些基本的、共同的言语表达特点的言语类型,是我们能够观测到的言语形式。②语体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核心,这个核心是内在的语言构成方式。③边缘是不断变化的,语体的变化有可能导致核心受到侵蚀,会出现某些变化,是相对动态的。 修辞:(1)修辞是一种运用语言的活动,它出现于语辞形成的过程,其本身也是一种活动;(2)这种活动是一种调整或适用活动,一种针对情意内容而调整语辞的活动,即不一定是修饰,更一定不是离开意和情的活动;⑶这种活动是人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是人们“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⑷这种活动的对象是包括所有的语辞,而不是单指纸头上的文辞,更不是单指华巧的文辞;⑸这种活动所可利用的是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⑹这种活动所必须适合的是题旨情境;⑺这种活动的最高境界就是“语辞”与“情意”之间的充分切当,做到“意与言会,言随意遣”,“辞就情发,就意修辞”而这种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处理必须靠调整来实现。 辞格:在符合语言表达常规的基础上,运用一些在词语、句子组合及语义实现上有所“违规”的表达手段,来取得特定的修辞效果,这种在言语行为中对语言规则或语言运用规则进行有效偏离形成的具有特定表达价值的固定模式,这就是辞格。辞格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个是辞面或辞体,另一部分是辞里。 论述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