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舞蹈艺术的外在与内在审美特征

合集下载

舞蹈艺术及审美论文

舞蹈艺术及审美论文

舞蹈艺术及审美论文舞蹈艺术的定义与特点舞蹈艺术是一种表现艺术,是通过身体动作、节奏和音乐等元素表达情感和意念,传递思想和价值观的艺术形式。

舞蹈艺术具有以下特点:1.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体态、动作、动态和动静对比等方式表现情感、意念和人物形象等;2.与音乐、灯光、服装等元素紧密配合,在视觉和听觉上呈现完整的艺术形象;3.以舞蹈动作的流畅、协调、舒展、有力和美感为重要标准,是一项身体和精神的高度训练和磨练;4.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类型,涵盖了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爵士舞等多种不同的艺术形式。

舞蹈艺术与审美体验舞蹈艺术是一种审美体验,是通过舞蹈表演和观赏过程来获取美的感受和享受。

舞蹈艺术与审美体验有以下关系:1.舞蹈艺术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美学体验,在视觉、听觉、触觉、情感等方面对人们的感官和灵魂产生强烈的刺激和影响;2.舞蹈艺术通过观赏和欣赏,能够唤起人们内在的美感和审美情趣,发掘个人的感性和理性能力;3.舞蹈艺术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通过观赏和学习舞蹈作品,能够扩大人们的文化视野和知识面,提升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舞蹈艺术与社会价值舞蹈艺术除了具有审美价值之外,还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

舞蹈艺术与社会价值有以下关系:1.舞蹈艺术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种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艺术形式;2.舞蹈艺术是一项身体和精神的高度训练和磨练,能够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3.舞蹈艺术是一种具有良好社交意义的艺术活动,能够带动社会文化生活,促进人际交往和社会和谐。

舞蹈艺术的未来展望舞蹈艺术近年来在发展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舞蹈艺术的未来展望如下:1.舞蹈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能够培养更多的优秀舞蹈人才;2.舞蹈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能够创作出更多更具创新和独特性的作品;3.舞蹈艺术的市场化和商业化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观众口味的变化。

结语舞蹈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审美和社会价值。

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作者:李媛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7期摘要:舞蹈是通过形体运动表达情感的一门艺术,舞蹈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这种审美活动是舞蹈交流和舞蹈传播的重要环节。

任何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舞蹈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内容;舞美;动作;情感一、舞蹈内容的审美体现美的舞蹈首先应具有内容美。

首先,舞蹈题材的选择。

舞蹈题材是指舞蹈编导将生活素材精心提炼而形成的舞蹈创作基本材料。

舞蹈题材要具有社会的积极意义,并且适合于舞蹈艺术表现,应有强烈的动作性,富有饱满的感情,便于艺术地抒发,最好选择那些最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鼓舞人们前进的事件和细节作为基本材料。

如舞剧《高山下的花环》“激战前夜”一场中“同床异梦”一节,部队马上要开赴前线,同居一室的梁三宝与赵蒙生两人都思绪万千而思路:一个想到自己生长的故乡,想到即将分娩的妻子和年迈的母亲,更增添保卫祖国的豪情;一个畏惧残酷战斗的考验,徘徊于进退去留之间。

编导先用四个赵蒙生之母拉后腿,接着幻化为八位战士正义指责等形象化的舞蹈处理,具体地、形象地揭示出赵蒙生复杂的内心矛盾。

这些用舞蹈特有的手法所进行的艺术创造,使人感到真实可信,从而产生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其次,主题的确定。

一般来说,舞蹈作品要具有现实意义,突出时代精神。

任何优秀的舞蹈作品都既有浑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又能够敏锐反映特定时代的审美意识;既带有舞蹈者的个性特征,又概括了时代和人民群众普遍的情感特色,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因而能唤起广大观众的共鸣。

最后,意蕴。

舞蹈的意蕴是指整个舞蹈作品在观众的欣赏过程中有所反思的东西。

意蕴一方面内在于作品本身,另一方面又有赖于观众的演绎才显露出来,因此,意蕴如何显露、显露的深广程度如何,与观众一定的审美心理息息相关。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邰丽华等演员用肢体语言表演的《千手观音》,的确精妙绝伦,给人视觉带来了愉快的享受。

中国传统舞蹈;审美特征;思考

中国传统舞蹈;审美特征;思考

中国传统舞蹈;审美特征;思考
中国传统舞蹈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其审美特征在世界范围内广受赞誉。

中国传统舞蹈的审美特征包括优雅、端庄、内敛和富有哲理等方面。

首先,中国传统舞蹈以其优雅的姿态和动作特点著称。

舞蹈演员的身姿优美,动作流畅,既有柔美的曲线,又有刚劲有力的节奏感。

彰显了中国人对于身体姿态和动作的高度掌握和追求。

其次,中国传统舞蹈的表演风格极为端庄。

舞者们在舞台上的举止庄重、仪态端庄,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风度和仪表。

这种端庄的舞蹈风格使人们联想到中国古代的文化底蕴和礼仪文明。

此外,中国传统舞蹈还具有内敛的审美特征。

舞者们通常通过微妙的身体语言和动作表达内心情感,不夸张而含蓄地展现情感的起伏和内心的世界。

这种内敛的审美特征给人以深思和想象的空间。

最后,中国传统舞蹈常常带有深厚的哲理和寓意。

舞台上的舞者们通过舞蹈的形式,传递出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中国传统舞蹈常常通过动作、服饰、道具等元素,表达出对自然界、人生哲理、社会道德等方面的思考和体悟。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舞蹈以其优雅、端庄、内敛和富有哲理等审美特征而脱颖而出。

这些特点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追求,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独特的魅力。

通过对中国传统舞蹈的欣赏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厚内涵。

舞蹈美学---舞蹈作品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舞蹈美学---舞蹈作品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舞蹈美学---舞蹈作品的内容美和形式美一、舞蹈美:舞蹈作品所具备的审美属性,是一种具体可感的饱含诗情、富于乐感的动态艺术美,是舞蹈的内容美和舞蹈形式美的完美结合与高度统一。

二、舞蹈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从美学角度看,舞蹈作品的内容包括:题材、主题、人物、情节、环境作品的形式则有“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内在形式是舞蹈作品精神内容的形象显现,即作品的结构方式、事件的发展方式;外在形式则是指内容成为具体可感的物质形式,即舞蹈的表现手段---舞蹈语言。

三、舞蹈作品的内容美和形式美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容和形式,舞蹈美的构成也是舞蹈内容美和舞蹈形式美的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

内容美真实性是唯物主义美学对舞蹈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

舞蹈表演家必须情动于衷---注情入舞---以舞传情,求得情与舞合、神与形合。

真实地表现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表现人们内在的精神世界,是构成舞蹈内容美的重要前提,也是衡量一部舞蹈作品美学价值高低的重要依据。

形式美舞蹈的形式美:是一种直观可感的舞蹈动态美,是按照舞蹈艺术的规律性和目的性的发展所创造出来能够传情达意、状物抒情的人体动作舞蹈语言的美。

舞蹈形式美的三个主要方面:物质材料舞蹈形式美的基础和创造形式美的物质材料是人体。

造型手段以人体动作、姿态造型和技巧为主,以音乐、服装、道具、灯光、布景为辅。

基本规律具备了物质材料和造型手段,在运动中再通过各种线条、色彩、形状、节律的配合和变化,就创造了舞蹈的形式。

而形式美还必须在此基础上遵循形式美的规律进行创造:单纯齐一、对称均衡、对比变化、新颖特异、多样统一。

四、舞蹈美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完美结合舞蹈作品中的内容美和形式美是密不可分的结合在一起的,它们相互依存、互为表里形成一个整体。

舞蹈作品里的内容美和形式美通常表现为如下关系:美的内容同美的本质相联系,是美的存在的基本方面,所以处于主导地位。

美的形式是美的具体相对感性形象,构成舞蹈美外在特征,它极大地影响美的内容的表达。

舞蹈专业评论知识点总结

舞蹈专业评论知识点总结

舞蹈专业评论知识点总结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结合了音乐、艺术和身体表现等多种元素,是一种通过舞姿、动作和音乐等形式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表演艺术。

舞蹈专业是以培养学生的舞蹈艺术修养和专业技能为主要目标的一门艺术类专业。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舞蹈专业的评论知识点进行总结,探讨舞蹈艺术的内在特点、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为培养舞蹈专业人才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一、舞蹈的内在特点舞蹈艺术是一门具有独特魅力和内在特点的艺术,它不仅要求舞者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还要求他们具有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对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感悟。

在舞蹈专业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全面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并积极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此外,在舞蹈表演中,还需要注意舞台表现力和角色扮演等方面的训练,使自己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舞蹈艺术家。

二、舞蹈专业的发展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艺术的兴盛,舞蹈艺术作为一门古老而又现代的艺术形式,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舞蹈专业的招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许多高校和艺术院校都开设了专门的舞蹈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舞蹈艺术家和专业人才。

同时,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交流,舞蹈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他们不仅能够在国内舞蹈界取得优异的成绩,还能够到国外进行交流和演出,为世界舞蹈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舞蹈专业的未来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化的多元发展,舞蹈专业的未来将会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舞蹈形式的多样性和流派的丰富性将会得到充分的发扬,学生们将会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和发展机会。

同时,舞蹈专业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也将会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市场的需求。

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舞蹈艺术也将会在网络和新媒体上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交流,为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创作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四、舞蹈专业的培养模式在舞蹈专业的培养模式中,学校和艺术院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舞蹈艺术美的特点与内涵-舞蹈论文-艺术论文

舞蹈艺术美的特点与内涵-舞蹈论文-艺术论文

舞蹈艺术美的特点与内涵-舞蹈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舞蹈艺术美的特征(一)文学性舞蹈内所蕴含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舞蹈作品中的思想内涵中。

以舞蹈作品来体现出思想文化,主要是依靠舞蹈演员的身体语言来呈现的,而身体语言是和情感逻辑紧密联系的,就如同文学作品一样,这是一种具有文学思想的结构法。

一篇文章的结构主要有字、词、句、段等,而舞蹈结构通常有舞动、舞姿、舞段等。

文学是利用文字来刻画人物,而舞蹈是利用身体来表达情感,文学作品和舞蹈作品一样具有故事情节、冲突、高潮等。

(二)时代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高科技产品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这就对传统的舞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们更加热爱比较有力的、豪迈的舞蹈形式,以极短的时间完成较为复杂的舞步,快速的旋转或者急促的舞蹈类型等。

舞蹈演员通过自己的精神状态以及节奏感较强的舞步,从而传达给观众一种时代气息,让观众的思想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中,唤起现代人对舞蹈之美的追求。

(三)动态性舞蹈又被很多学者称之为流动的艺术,过去很早开始舞蹈就和绘画、书法等艺术结合在一起了,例如书法家张旭在观看了剑舞之后获得了写字的灵感。

大诗人李白也在他的《草书歌行》中这样写下: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如今这首诗已成为千古佳句。

而现代,各种艺术形式相互融合,相互借鉴,舞蹈才体现出更丰富的动态性。

二、舞蹈艺术美的内涵(一)抒情美从本质上来讲,舞蹈与音乐都拥有一定的抒情性,二者都是通过一些有组织的物质形式(音乐的旋律以及舞蹈的肢体动作)来进行表达的,在音乐旋律和舞蹈动作之间的强烈对比下,在两者的节奏和演员肢体变化中,随着舞蹈和音乐强弱节奏的变化来呈现出二者不同的特征和风格,这些都能够体现出舞蹈和音乐中包含的情感。

如此,观众可以从具有差异性的节奏与旋律中体会到不同作品内包含的情感,例如说拉德斯基进行曲带给人欢快愉悦的感受,二泉映月带给人哀伤悲凉的感受,春江花月夜让人心情娴静等。

现代舞蹈的艺术审美特征

现代舞蹈的艺术审美特征

现代舞蹈的艺术审美特征动作美是舞蹈美学特征的原点,从原点出发,舞蹈发展到了现在,早已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了,现代化的舞蹈艺术其表现手段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高明、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依赖于各种现代化的辅助设备。

无论是独舞还是群舞,必须要依靠多种因素、多种形式、多种手段来适应和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超前的审美诉求。

现代化的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应该包括基本素质美和综合美两方面。

一、素质美舞蹈演员的基本素质包括力量、柔韧性、稳定性和控制力、协调性、灵活和耐力,这些素质相应地构成了舞蹈的素质美,即力度美、柔韧美、稳健美、协调美、灵活美,素质美是形成舞蹈美学的基础。

(一)力度美力度美里应该包含力量美,力量是人体某部分用力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人体肌肉收缩和紧张时所表现出来的。

有力量的演员做动作时速度快、控制力强、弹跳力好,容易完成各种高难度的复杂的动作,力量弱的演员当然就差强人意了。

力度是体现在某个单一的舞蹈动作和整个舞蹈中的张力和气势,是一种刚的东西,有柔就有刚,美就是对比。

力度美的体现在舞蹈中是不可或缺的,根据舞蹈作品思想内涵的需要,很多舞蹈动作都必须用强劲的力度、力量来展现,一个强劲的具有爆发力的舞蹈动作和舞蹈场面,带给观赏者的震撼和冲击是很大的,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自然是不可估量的。

(二)柔韧美柔韧美要从舞蹈演员身体的柔软度和舞蹈动作的柔韧性中体现出来。

柔韧性通称为软度,有软度的演员动作幅度大,肢体能够随意弯曲、伸展、变形,轻盈巧妙、婀娜多姿。

舞蹈演员的柔韧美带给人们的美感是无与伦比的,一个没有软度的、挺着僵硬身体跳舞的人其美感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舞蹈演员的柔韧性训练要经历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任何美的实现需要付出代价,付出代价的美才是有价值的。

(三)稳健美稳健美体现在某个舞蹈动作和造型的稳定性和控制力上,有些舞蹈动作和造型需要相对长一些的时间空间来完成,比如下腰、劈叉、抬腿、探海、旋转、跳跃等,需要较长的时间瞬间完整地完成这些动作,要有稳定性和控制力,否则,只完成了一半就感觉支撑不住或完成得勉勉强强,这就表现出稳定性不够和控制力差的现象,给观赏者造成美中不足甚至为你捏把汗的感觉,这时候舞蹈动作带给人的美感就荡然无存。

中国古典舞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舞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舞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舞是一种起源于古代宫廷的传统舞蹈形式,它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古典舞注重整体和谐。

整体和谐是指在表现舞蹈时,各个动作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让观众感受到一种统一的美感。

这种整体和谐的表现方式在中国古典舞中体现得非常明显,舞蹈动作流畅而不繁琐,动作之间紧密联系,形成了一种完美的和谐。

第二,中国古典舞追求自然与雅致的结合。

自然与雅致的结合是指在表现舞蹈时,保持一种自然的姿态,同时又融入一些优雅的元素,让观众感受到一种高雅的艺术魅力。

中国古典舞的跳法、手势和面部表情都注重自然和雅致的结合,给人一种深深的艺术感受。

第三,中国古典舞强调形象和神韵的表现。

形象和神韵的表现是指在表现舞蹈时,通过动作、音乐和服饰等方面,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形象和神韵,让观众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舞的服饰、音乐和动作都非常注重形象和神韵的表现,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古典美感。

第四,中国古典舞强调情感和内涵的表现。

情感和内涵的表现是指在表现舞蹈时,通过舞蹈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出一种深刻的情感和内在的含义,让观众感受到一种
深深的内心体验。

中国古典舞的舞蹈动作和表情非常注重情感和内涵的表现,通过舞蹈来传递一种深沉的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舞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它注重整体和谐、自然和雅致的结合、形象和神韵的表现以及情感和内涵的表现,给观众带来了一种独特的古典美感和文化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蹈艺术的外在与内在审美特征
摘要:提高舞蹈的艺术感悟力在当今社会学习舞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舞是人类生命情感最活跃、最充分、最热烈的表现。

而要增强对舞蹈的艺术感染力,就需要对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明确。

本文主要就针对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展开讨论,以期加深对舞蹈艺术的认识。

关键词:舞蹈艺术艺术形式美鉴赏能力审美特征
一、舞蹈外在形式的审美特征
(一)舞蹈艺术的动作美
舞蹈艺术在人类生活中不断发现真善美,通过动作的提炼、塑造,从而展示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能够正确发现美、评价美、认识美,是学习舞蹈艺术应该具备的基本审美能力,舞者用自己的身体语言以及眼神情绪的变化来展现表达情感,让观众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读懂舞蹈所渲染的意境和情节,这也是在教学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舞蹈动作美主要来自于舞蹈艺术的“形”与“神”的结合所产生的丰富的雕塑感和美感,创造出来的特殊的艺术空间感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艺术想象,让观众产生一种美的享受。

(二)舞蹈艺术的形体美
舞蹈这一专业对舞者的形体的要求是特别严格的,尤其是芭蕾舞演员,芭蕾舞演
员有个口诀来概括为“三长一小一个高,20公分顶重要,开绷直立爹妈给,轻高快稳师傅教”。

“三长”,指脖子长,胳膊长,腿长;“一小”,指小脑袋;“一个高”,指高脚背儿。

“20公分顶重要”,指下肢比上肢长出20公分。

“开绷直立爹妈给”,指软开度、脚背高低、小跨,膝盖大小等问题,这些指标的遗传率较高,后天不易改变。

“轻高快稳师傅教”指做技巧和舞姿的时候要求身体轻盈飘逸,具有较强的爆发力,做动作快速脚下步伐稳,最后不管什么动作,脚下都要收得稳。

这些都需要后天的努力练习。

这些要求对于专业舞蹈演员来说非常严苛,但却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三)舞蹈艺术的节奏韵律美
从古至今,音乐与舞蹈都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如:古代的“乐舞”,顾名思义是伴着音乐来舞蹈的,先民们在原始乐器,如骨笛、陶哨、石磐的伴奏下欢快舞蹈,乐曲高亢悠扬,动作舒展流畅,服饰华丽多姿,堪称历代歌舞之最。

节奏的快慢强弱对编舞起到了很大的影响,轻快的音乐旋律舞者呈现出轻柔优美的舞姿,悠长的音乐旋律伴着小提琴声编舞者可以把慢节奏跳成线状的动作也可以跳成快节奏点状的动作。

例如音乐《pina》,这个音乐特别奇妙,整段音乐是点线结合的,激烈的快节奏伴着悠长的小提琴声,编舞者在这段音乐中即可以跳快节奏的也可以跳“线”的慢节奏延伸的动作,从而在音乐和舞美的配合下成功刻画出舞蹈艺术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最终使舞蹈艺术体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

(四)舞蹈艺术的技巧美
舞蹈的技巧是指“跳、转、翻,控制”等高难度的动作,要想做到技巧美,舞者必须日复一日的练习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在舞台上为观众呈现出强烈的“惊、险、奇”
的形式美与动态美。

舞蹈中加一些技巧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推波助澜从而吸引观众的眼球,在舞蹈与技巧的融合中要有连贯性动作的衔接。

在一个舞蹈作品中呼吸是很重要的,通过每个动作的气息点连贯其中,技巧加进去就不会显得突兀。

如古典舞《扇舞丹青》中舞蹈演员在这个舞蹈中加入了大跳,空翻等技巧,每个动作之间的衔接特别连贯,舞者把这一普通的传统道具挥舞得“似扇非扇”“似剑非剑”,表现出来的艺术意象是“画中有舞”“舞中有画”。

“扇起襟飞鹰古今,虚实共济舞丹青。

气宇冲天柔为济,怜得笔墨怕无赢,丹青传韵韵无形,韵点丹青形在心,提沉冲靠磐石移,却是虚谷传清音。

”这首诗充分展现了这个舞蹈作品,形象生动,准确描述了《扇舞丹青》这一舞蹈作品。

(五)舞蹈艺术的时空性
时间在舞蹈中即指节奏韵律,又指风格韵味,要求学生对节奏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能听懂节奏,才能进一步编出一部优秀的作品,只有听懂了音乐中所表达的意境情感,才能在舞蹈中加入自己的情感情绪。

舞蹈的空间可以划分为“上空间”“中空间”“下空间”。

“上空间”一般指舞者跳跃在空中的动作,“中空间”指舞者站立在地面做的一些动作,“下空间”指舞者跪、躺、趴在地面做的一些动作。

时空感主要特性在于三维立体形态,舞蹈所呈现给大家的是在三维立体空间中流动的,空间在舞蹈一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教师可以利用空间来训练学生对方位方向的反应能力以及对学生即兴方面都是很好的锻炼,编导们若能很好的利用空间的变化进行创作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舞蹈的空间还可以分为“内空间”和“外空间”。

所谓舞蹈的“内空间”是指舞者在自身身体内部寻找一种空间的动态感应,用思想意识去感受身体的呼吸以及每个部位,如:关节、肌肉、骨骼等所以的人体器官,去寻求一
种自身的空间关系与利用关系。

“外空间”是通过身体与外界自然空间的联系所产生出的一种动态、力、韵以及艺术技术的体现。

它要求舞者充分释放身体,拓展自己去占有外界空间,从而感受到人与自然交融以及舞蹈的特性———人体的充分自由与造化。

内外空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内空间是外空间的积蓄,外空间是内空间的持续。

二、舞蹈内在形式的审美特征
(一)舞蹈艺术的情感美
舞蹈艺术自诞生以来就对舞蹈的情感十分看重。

情感可以充分的表达一个人的内心感受,舞蹈中加入了情感就像人的生命里注入力血液一样重要。

情感作为主线将贯穿于组培的始末,舞蹈编舞者和舞蹈演员需要通过情感来传递给观众,而观众又要通过欣赏活动来获得情感上的共鸣,最终收到“以情动情”的效果。

“眼神”也是传递情感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眼睛是心灵之窗,它能给人们带来光明,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所表达的情感“喜怒哀乐”。

舞蹈的表现形式注定了舞蹈表演者不能像歌唱演员、戏曲演员等开口表达他们的情感,那么眼神就成为了舞蹈表演者向观众传递情感的一个重要媒介。

音乐、舞美、舞姿只有在相应的“眼神”中才能达到艺术的升华和超生活的境界。

(二)舞蹈艺术的内涵美
作为一种人体动作艺术,舞蹈常常被用来表现某种思想与意境,因此人们将舞蹈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如话剧、杂技、人体雕塑等,舞蹈创作者在编排舞蹈动作时往往从生活中寻找原型,进而提炼出富有艺术性的舞蹈。

编舞者在编舞的过程中往往是借助一些素材来体现内容的,观众通过这些表达的素材产生强烈情感上的共鸣,同时能使观众产生深刻的理性思考。

(三)舞蹈艺术的享乐性
不同舞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带给人们一种享受愉悦的心情,舞蹈带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对于舞者来说,“爱”舞蹈是不够的,只有深深地“迷”舞蹈才能做到事业有成。

俄国大文豪列•托尔斯泰说:“艺术的神经就是艺术家对他的工作对象的狂恋式的爱情”,没有狂迷便没有艺术。

(四)舞蹈艺术的结构性
舞蹈是有结构的,舞者在编一部作品之前必须在脑海里构建一个框架,比如前半段要表达什么内容,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后半段和前半段的关系是什么,怎样用动作把两段衔接起来,不是说要像讲故事一样,而是把你编创的思路表达清楚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能读懂并且产生一种共鸣。

有些现代舞在观众欣赏完后反映看不懂,现代舞有的就是比较抽象的,难读懂的,现代舞不像一般的舞蹈作品,有一个贯穿全局的故事情节。

例如我们的民族舞蹈,每一个舞蹈就是在述说一个简短的故事,而现代舞则是追求象征性写实,而是通过夸张的联想与感受,通过抽象概念表现故事,主要展现情感表达,强调动作的舒展质感,现代舞呈现出来是一种抽象的表现。

古典舞则是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舞者在编创的时候考虑自己编创舞蹈的结构,也许是平时的观察与积累触碰了舞者的灵感,编的一个主题,通过主题来编创的一系列动作,有清晰的线路和框架。

三、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无论从内在形式还是外在形式舞蹈都给人呈现出美学特征,舞蹈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集人体动作、音乐、服饰、舞美、灯光、色彩等于一体,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来呈现从而表达情感的,更好的学习舞蹈。

我们不仅要加强对舞蹈的
审美艺术,还是提高对舞蹈的鉴赏能力,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体会舞蹈带给你的快乐从而感受舞蹈的形式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