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管干部制的思考

关于党管干部制的思考

党管干部是中国共产党干部人事制度中的基本原则,是党领导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干部的选拔、任用、考核和监督,使各级干部能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维护党的领导体制,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但由于制度化的规范缺乏操作性,党管干部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党管干部制度,从而推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管理。

标签:党管干部制;公共部门;干部管理

一、党管干部制的内涵

党管干部,是指执政党负责干部的人事管理工作,包括选拔、任用、考核、监督等。中国共产党在党管干部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制度,为了更好地认识党管干部制,需要厘清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管理主体,即“由谁来管理”的问题。按照《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职责”。即管理主体是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由于各级党委组织部又隶属于同级党委,所以,同级党委在人事管理中拥有较大的管辖权。

第二,管理对象,即管理的“干部”包括哪些人。“干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干部”是一种身份属性,泛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营企业中的编制人员。狭义的“干部”是一种职务属性,特指党政机关、军队、事业单位等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工作人员。

第三,管理内容,即“管什么”。各级党委组织部在人事管理中,会向同级党委提出相关的干部管理方案,主管干部的日常工作,这些工作包括:干部的培训、教育和调动;选拔后备干部;准备干部考核材料及任免意见、发布任免通知、管理干部档案等;党员的发展与教育等;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等。

第四,管理方式,即“如何管”。这主要通过分级管理来进行。纵向上,各级党委按照下管一级的原则任命和监督下一级的党政领导干部,包括选拔任命下一级党政一把手,调整下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等。〔1〕横向上,通过分类管理来进行,即根据不同部门的工作性质、职业特点等不同的类别,将现有干部科学归类,形成专门的管理制度。

二、党管干部制的政治逻辑

“党管干部”作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的重要举措,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理念,体现了重要的政治逻辑。对此,可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