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
糖尿病肾病的中药治疗进展

糖尿病肾病的中药治疗进展糖尿病肾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在长时间高血糖的情况下出现的肾脏受损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多种因素,包括糖尿病的持续时间、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因素。
传统中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肾病的中药治疗现状和进展。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慢性病,对患者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传统的西药治疗方法虽然可以控制病情,但也有一些副作用,比如肝功损害、低血糖等。
相比之下,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中草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过程中能调整肾脏内部环境平衡,提高肾脏康复能力,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2、中草药是自然药物,具有药物低毒、低副作用的特点,对身体不会造成太大的负担,同时也有效控制糖尿病所引起的一些症状,如尿频、口渴等。
3、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使用的实践经验,是中医药学传统的优势,因此中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1、中草药治疗根据中国医学思想,糖尿病肾病是肝肾阴虚或肝肾亏损的证候,因此治疗时应根据中医病因病机分析进行中药组方。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用中药方包括六味地黄丸、真武丸、复方丹参等,在用药过程中应配合其他药物。
中药外敷针对的是以糖尿病足和慢性浅表性糖尿病肾病为主的病症。
将研制好的中药配制成药膏,涂于患者皮肤表面,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痛等作用。
目前,对于糖尿病肾病的中药治疗,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均在逐步推进。
1、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有研究证明,天麻地黄汤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与西药治疗比较是一样的。
在治疗方面可以起到缓解肾脏疼痛和控制尿糖、尿蛋白的作用。
2、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技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技术等现代技术在中药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得到了不少成功的解决方案。
3、中药注射剂的开发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多药物联合治疗时,采用中草药注射剂可增强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缓解症状。
1、应由中医医师根据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2、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配伍和剂量,防止药物不当、不良反应等情况。
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糖尿病肾病是由于糖尿病引发的肾脏损伤,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传统中药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医治中备受关注,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治疗方式。
本文对糖尿病肾病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一、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优势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优势在于:中药方剂以多种中药组合而成,具有低毒、少副作用、疗效持久等优点,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病情稳定并遏制疾病进展。
二、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包括调整饮食结构、中药配合规范用药、针灸等,其中中药的配方是最主要的。
(一)中药配方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用方剂有:四神汤、六君子汤、杞菊地黄丸等。
这些方剂可以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平衡,使人体代谢功能发挥到最佳状态。
(二)调整饮食结构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必须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减少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粗粮的摄取量,缓解,减轻糖尿病肾病的症状。
(三)针灸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在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促进血液流通、促进新陈代谢等方面也有着很好的效果。
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常采用的穴位有:足三里、气海、三阴交等,具有很好的调节肾脏功能、改善代谢状况的效果。
三、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得到了广泛认可,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控制血糖指标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有效地控制血糖指标,降低血糖水平,有助于减轻病人的症状和保护肾脏功能。
(二)改善肾脏功能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还可以改善肾脏功能,减少蛋白尿、肌酐等指标的增高。
同时,中药能够调节人体的代谢功能,促进自身康复能力的提高。
(三)减轻病人的症状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不仅能够治疗疾病,还可以减轻病人的症状,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肾病病人在中药治疗后,常见的症状如尿频、口渴、皮肤瘙痒等都有明显的改善。
总之,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合理的中药配方、调整饮食结构和针灸等方法,能够控制病情、改善症状、保护肾脏,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中医药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也有着突出的优势。
随着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其疗效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
一、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糖尿病肾病在中医理论中被归纳为“消渴”范畴,其起病与气滞、血瘀、痰湿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医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气滞血瘀、痰湿内蕴,从而形成糖尿病肾病的病理基础。
在这一认识的指导下,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以活血化瘀、祛痰化湿、调和气血为主要方法,对病因病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临床常用的桑螵蛸、山楂、麦芽、决明子等中药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益肾效果。
而且,一些中成药如逍遥丸、舒筋活血片等也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些研究成果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中医药的药物研发和临床推广奠定了基础。
由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较为复杂,目前临床上更多采用中西医并重的综合治疗模式。
近年来,中医药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具有改善肾功能、减少蛋白尿、调节血糖等独特优势。
与此中医药还可以减少西药对肾脏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药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不仅可以取长补短,还能够降低患者的治疗风险,并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近年来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
有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善微循环、减轻肾小球硬化等途径,对糖尿病肾病起到治疗作用。
临床实践中也发现,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减缓疾病的进展。
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已经成为一种有潜力的治疗选择,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概述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概述【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DN)指糖代谢异常引起的肾小球硬化,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
其发病率国外约占2%,国内 0.9%~3.6%,近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寿命的延长,可能还有增加趋势[2]。
其特点是缠绵难愈,预后较差。
近年来,中药在本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就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1 辨证分型边芳等[3]采用降糖健肾灵胶囊合并西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进行治疗,并与用纯西药治疗的50 例作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58%,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吴凡[4]用滋肾消渴方(黄芪、丹参各 30g,山药、天花粉、赤芍、白芍各15g,黄柏12g,白术、玄参、苍术、槐花、小蓟、杜仲、续断各10g,生大黄8g,甘草5g),6 周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 92 .5 %。
程益春[5]用中医辨证配合口服木糖醇治疗糖尿病肾病。
本组30例,气阴两虚、肝肾不足型用黄芪、葛根各30g,麦冬15g,五味子3g,生地、牡丹皮、山茱萸、枸杞子、山药、天花粉各9g,茯苓12g;脾肾两虚、淤血阻络型用黄芪30g,人参6g,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桃仁、地龙各9g,水蛭3g,茯苓12g;阳虚血淤、水气凌心型用制附子6g,肉桂3g,茯苓15g,黄精、冬瓜皮、冬葵子各30g,五加皮、白术各9g,泽兰叶、丹参各12g;湿浊潴留、上逆犯胃型用大黄、熟附子各6~15g,细辛、水蛭各3g,西洋参6g,佩兰、砂仁、鸡内金、地龙各9g,牵牛子6~12g,薏苡仁15g。
每日1剂水煎服。
并用木糖醇50g/d,分4~5次口服。
对照组28例,用卡托普利12.5mg,每日3次口服。
均控制血糖及饮食。
用2个月,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53.57%(P<0.05)。
随访半年,总有效率分别为86.87%、60.71%(P<0.05)。
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验案

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验案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主要表现之一。
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重大威胁。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控制血糖和血压,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而且长期使用降糖药物和降压药物会对肾脏和其他器官产生一定的损害。
针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困境,南征教授率先提出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思路,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以下是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的一例典型病例。
患者李某,男性,58岁,因尿糖阳性多年,前来就诊。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30年,糖尿病病史10年,定期服用降压药和降糖药控制病情。
患者最近两年出现频尿、夜尿增多、口渴,同时伴有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体检发现血糖控制不佳,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尿蛋白阳性。
经详细询问和检查,确诊为糖尿病肾病。
患者为了治疗糖尿病肾病,曾到多家医院就诊,但疗效不佳,且长期使用西药药物有不良反应。
后经朋友介绍,患者前来南征教授门诊就医。
南征教授为患者制定了中药治疗方案,并强调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治疗过程中,患者按医嘱服用中药,并严格控制饮食和运动,同时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频尿、夜尿减少,口渴明显减轻,体力和食欲也有了明显改善。
复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血糖、血压、肾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尿蛋白变为阴性。
经过6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稳定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这个典型病例充分显示了南征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南征教授认为,糖尿病肾病是由于脾肾阳虚、瘀滞毒邪凝聚于肾脏所致,治疗的关键是要调理脾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在治疗疾病的还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善患者的体质,提高免疫力,从根本上增强患者对于疾病的抵抗力。
南征教授的治疗理念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越来越多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前来就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辨证分型论治气阴两虚型:症见神疲乏力,口干多饮,尿频量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咽干,视物模糊或见四肢麻木疼痛,舌质黯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益气活血。
处方以生脉散加减,药用:黄芪、太子参、山茱萸、麦冬、天花粉、水蛭、大黄、黄连、黄精、地骨皮、益母草、玉米须。
方中山茱萸、黄精滋补肝肾;黄芪、太子参、麦冬、天花粉益气养阴,水蛭、大黄、益母草、玉米须活血祛瘀利水,黄连、地骨皮清热除烦,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肝肾、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功效。
脾胃气虚证:症见倦怠乏力,头晕失眠,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纳呆便溏或见颜面及双下肢轻度水肿,舌质黯,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益气活血。
处方以黄芪建中汤加减,药用:人参、黄芪、白术、大黄、玉米须、茯苓、水蛭、益母草、当归。
方中人参、黄芪、白术补气健脾,水蛭、当归、益母草、茯苓、玉米须活血利水,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活血利水之功效。
阴阳两虚证:症见精神萎靡不振,嗜睡,面黄晦暗,胸闷纳呆,恶心呕吐,肢冷怯寒,全身浮肿,尿少便溏,舌质暗淡,舌体胖嫩,苔白腻,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阳利水,调补气血。
处方以济生肾气丸加减,药用:黄芪、熟地、牛膝、山茱萸、山药、附子、蚕茧、川断、车前子、泽泻、猪苓、茯苓、玉米须、益母草、泽兰、丹参;方中黄芪、熟地、牛膝、山茱萸、山药、附子、蚕茧、川断温补肾阳,车前子、泽泻、猪苓、茯苓、玉米须、益母草、泽兰、丹参活血利水,诸药合用,共奏调补阴阳,活血利水之功效;肝肾阴虚型:症见头晕头痛,急躁易怒,腰酸耳鸣,五心烦热,面红耳赤,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治法:补宜肝肾,滋阴潜阳。
处方以杞菊地黄汤加减:枸杞子、菊花、生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丹皮等。
脾阳不振型:症见倦怠乏力,面色萎黄,面目肢体浮肿,腰以下为甚,形寒肢冷,腹胀便溏,小便短少,舌淡或暗淡,苔白腻,脉濡细。
治法:温补脾阳,利水消肿。
处方以实脾饮加减:茯苓、炒白术、炒苍术、木瓜、大腹皮、草豆蔻、厚朴、桂枝、木香、猪苓、制附片等。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8), 13505-13511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cm https:///10.12677/acm.2023.1381885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迪丽拜尔·依明江1,迪丽努尔·吐尔洪2*1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2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肾病科,新疆 乌鲁木齐收稿日期:2023年7月26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16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23日摘要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药汤剂治疗、中成药治疗、中医外治法等方面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概况进行总结,认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综述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Nephropathy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ilibaier·Yimingjiang 1, Dilinuer·Tuerhong 2*1The Fourth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2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Received: Jul. 26th , 2023; accepted: Aug. 16th , 2023; published: Aug. 23rd , 2023AbstractDiabetes nephropath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diabetes nephropathy from the aspects of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herbal decoction treatment, traditional Chi-*通讯作者。
糖尿病肾病中医分期治疗

*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高血糖
山梨醇代谢异常
RAS活性增加
己糖代谢紊乱
糖化终末产物沉积
氧化应激反应
蛋白激酶C活化
细胞外基质增多和足细胞病变
糖尿病肾病
炎症反应
葡萄糖转运蛋白异常
高血糖直接作用
*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
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尿 大量白蛋白尿 高血压 水肿 肾病综合征 肾功能异常 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 视网膜病变 大血管病变(心、脑、足) 神经病变
肾功能不全
死亡率 / 年
2.0%
2.8%
2.3%
1.4%
3.0%
4.6%
19.2%
Adle AI,et al. Kidney Int 2003,63: 225
*
尿蛋白加重DN进展的机制
诱导细胞因子释放 激活补体 诱导炎症反应 诱导氧化应激 诱导肾小管间质转化
*
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异常
*
3、膀胱湿热证 症状:兼见尿频、急迫、灼热、涩痛,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八正散加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无比山药丸加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血尿合用小蓟饮子(《济生方》)。
*
变证
1、浊毒犯胃证 症状:恶心呕吐频发,头晕目眩,周身水肿,或小便不行,舌质淡暗,苔白腻,脉沉弦或沉滑。 治法:降逆化浊。 方药:旋覆代赭汤(《伤寒论》)加减。 旋覆花,代赭石,党参,半夏,生姜,大枣,甘草。 加减:呕恶甚加吴茱萸、黄连。
*
*
30-
40-
50-
60-
≥
7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持久异常引起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导致弥漫性或结节性肾小球硬化所产生的微血管并发病,其进展将造成肾衰竭,是糖尿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十分关键。
1 对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糖尿病肾病属于中医学消渴并发水肿范畴,古籍中对本病的病机及症状早有论述。
如《圣济总录》曰:“消渴病久,肾气受伤,肾主水,肾气虚衰,气化失常,开阖不利,能为水肿。
”现今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包括阴、阳、气、血及肺、肝、脾、肾等脏器的虚损;标实包括风寒、风热、湿热、水湿、气滞、瘀血、痰饮、浊毒等致病因素,其病变早期病机以阴虚为本,涉及肝肾,随着病情发展,逐渐阴损及阳、脾肾阳虚;病至晚期,肾脏受损,肾阳衰败,阴阳俱竭,浊毒内停,从而导致气血阴阳俱虚,脏腑功能失调之重症。
而阴虚气亏血瘀则始终贯穿于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1]。
还有人认为气虚血瘀贯穿本病的始终[2]。
屠伯言等临床观察发现,无论是脾肾阳虚还是肝肾阴虚均夹有瘀血症,但主要还是肾虚血瘀[3]。
邓权强调阴虚燥热为病理基础,久病必及肾,而致肾气亏损;病久入络,气血淤滞,此为因消致淤[4]。
李琪等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患者气化功能失常密切相关,责之于脏腑,则生病在肾,其次在脾,其病机特点为阴阳两虚,湿淤内阻[5]。
唐光钰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机重点在肾虚痰淤,而肾体虚弱时本病发生发展的关键[6]。
总
之,本病以气阴两虚为病之本,多涉及肝、脾、肾诸脏,而以瘀血、痰湿为病之标多见。
2 辨证施治
治疗上应以补虚扶正治本,以泻实祛邪治标。
临床上分为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气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5型分别用六味地黄汤、参芪地黄汤或生脉散、补中益气汤、真武汤、金匮肾气丸加减进行辨证施治,疗效可观[7]。
高阳将本病分3型,并与糖尿病肾病分期相结合进行治疗:①早期多属肝肾气阴两虚、湿淤内阳型,治宜滋补肝肾,益气活血。
方用芪蛭二黄汤:黄芪、水蛭、大黄、黄连、玉米须、黄精、山茱萸、太子参、天花粉、麦冬、地骨皮、益母草。
②临床期多见脾肾阳虚、气血双亏型,治宜温肾健脾,益气活血。
方用参芪附黄汤:人参、黄芪、附子、大黄、玉米须、茯苓、蚕茧、肉桂、水蛭、益母草、当归。
③阳虚水泛、浊阴上逆、气血阴阳俱虚型,多见于尿毒症期,治宜温阳利水,调补气血。
方用济生肾气丸加减:车前子、牛膝、熟地黄、山茱萸、泽泻、山药、猪苓、茯苓、附子、蚕茧、川续断、玉米须、益母草、泽兰、丹参等[8]。
张史昭等分为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2型。
前者治宜益气养阴,行瘀通络,药用黄芪、干地黄、太子参、山药、地骨皮、丹参、玄参、麦冬、山茱萸、丝瓜络等。
后者治宜滋阴补阳,行瘀通络,药用淡附子、煨益智仁、丝瓜络、肉桂、生地黄、熟地黄、丹参、怀山药、茯苓、泽泻、山茱萸等药。
治疗后患者的尿蛋白、血肌酐、空腹血糖均有明显改善。
强调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尤为重要,把立足点放在临床
期,阴虚及气阴两虚未向阴阳两虚转化之际,疗效较好,一旦病情发展,可能失去治疗时机[9]。
3 以基本方为基础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
张莹雯自拟温肾健脾、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复方糖肾平安汤为基本方:黄芪、玉米须、人参、黄柏、山药、茯苓、白术、绞股蓝、丹参、山楂、红花、小蓟、大黄、黄连、蚕茧、知母、白茅根,将5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肝肾气阴两虚、脾肾阳虚、燥热血瘀及阳虚水泛、浊阴上逆4型进行辨证加减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8.57%[1]。
张福生从瘀血立足,自拟大黄化瘀汤:大黄、川芎、丹参、益母草、水蛭为基本方,再根据临床气虚、阴虚、阳虚的偏重不同化裁,治疗29例伴肾功能不全者,发现其对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的改善均有明显疗效[10]。
4 成方成药的运用
由于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均有相似之处,因此在寻
求有效的专药专方是可能的。
赵洪军等在常规降糖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大黄末冲服,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32例,结果发现患者尿蛋白排泄显著减少,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肿大的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回缩,提示单味药
大黄可延缓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损伤的进程[11]。
高彦彬采用糖肾宁口服液:黄芪、太子参、生地黄、芡实、金樱子、山茱萸、川芎、丹参、水蛭、泽泻、大黄等进行了治疗观察,结果表明中药糖肾宁可改善糖代谢,减轻早期肾病的高滤过,改善糖尿病肾病的血
液高凝状态[12]。
戴莲仪用自拟芪丹饮:黄芪、红参、熟附子、熟地黄、山茱萸、丹参、益母草、玉米须、大黄、白花蛇舌草治疗糖尿病肾病45例,发现对肾小球滤过功能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作用[13]。
郭连川等用纯中药制剂肾病3号:太子参、黄芪、何首乌、龟板、牡丹皮、猪苓、泽泻、金樱子、芡实、山药、莲子、楮实子、白术、鸡内金、桔梗治疗糖尿病肾病100例亦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14]。
5 展望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了可喜成绩,也有欠缺之处。
多数学者认为本虚标实证,但本虚以气阴两虚,涉及肝、脾、肾诸脏,标实又有瘀血、痰饮、湿热、风热、风寒之不同,因此临床认型错综复杂,辨证论治无规律可循,今后加强辨证论治规律方面的研究以
便更好指导临床。
参考文献
[1] 张莹雯,复方糖肾平安汤辨证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56例,四川中医,1998,16(8):22
[2] 高阳、李琪,糖肾康治疗糖尿病肾病48例,辽宁中医杂
志,1997,24(1):26
[3] 屠伯言、余中康、郑敏宇等,糖尿病肾病用补肾活血法治疗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1):1
[4] 邓权,益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62例,浙江中医杂
志,1996,(7):317
[5] 李琪、高阳、刘启庭,糖肾康治疗ⅱ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辽宁中医杂志,1998,25(3):114
[6] 唐光钰,复方丹参针剂加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22例,浙江中医杂志,1994,(12):543
[7] 鲁盈,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体会,浙江中医药学
报,1996,(1):32
[8] 高阳、李琪、刘启庭,辩治糖尿病肾病经验,河南中
医,1997,17(1):31
[9] 张史昭、王永钧,中医药为主综合综合治疗糖尿欧冰肾病33例临床分析,浙江中医杂志,1994,(9):339
[10] 张福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伴肾功能不全29例,浙江中医杂志,1994,(12):545
[11] 赵洪军、韩学忠、徐梅等,大黄治疗糖尿病肾32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7):429
[12] 高彦彬、吕仁和、王秀琴等,糖肾宁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中医杂志,1997,38(2):97
[13] 戴莲仪,芪丹饮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1):53
[14] 郭连川、苗春义、杨风珍,中药肾病3号治疗糖尿病肾病100例,辽宁中医杂志,1998,25(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