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孕妇游离DNA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质量控制技术评价指南(高通量测序法)征求意见稿

合集下载

孕妇血浆游离DNA高通量测序用于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的初步探讨

孕妇血浆游离DNA高通量测序用于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的初步探讨

孕妇血浆游离DNA高通量测序用于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的初步探讨林颖;蒋馥蔓;秦岭;马定远;刘立夫;陈芳;张红云;王威;季修庆【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孕妇血浆游离DNA高通量测序用于产前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的效果及临床可行性.方法 2011年至2012年收集早、中孕期单胎孕妇5540例,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采集外周血血浆进行游离DNA的高通量测序检测,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测序结果;对测序检出的性染色体非整倍体患者行羊水穿刺,进行染色体G显带分析.结果 5540例样本中测序方法共检出10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其中6例与G带核型分析结果一致,包括3例45,X,1例47,XXY,2例47,XYY,其余4例G带核型正常.结论孕母血浆游离DNA高通量测序可对性染色体非整倍体胎儿进行无创性产前检测,但存在假阳性,还需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以提高检测效果.【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3(031)006【总页数】3页(P406-408)【关键词】高通量测序;无创性产前诊断;胎儿游离DNA;性染色体非整倍体【作者】林颖;蒋馥蔓;秦岭;马定远;刘立夫;陈芳;张红云;王威;季修庆【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研究室,南京210004;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8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研究室,南京21000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研究室,南京210004;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83;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83;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83;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8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研究室,南京2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5人类性染色体非整倍体主要包括45,X、47,XXY、47,XXX和47,XYY,男性发病率约为1/500,女性发病率约为1/850[1]。

高通量测序技术简介

高通量测序技术简介
使用高分辨率成像系统对测序芯片上的荧光 信号进行图像采集。
数据转换
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转换为对应的碱基序列 信息。
质量控制
对转换后的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和控制,以确 保测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输出
将最终测序结果以FASTQ等格式输出,供后 续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
03
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
Illumina平台
伦理规范制定
制定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的伦理规范,确保 技术的合理、安全使用。
法规监管和政策支持
加强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法规监管和政策支持, 推动技术的健康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Genia Technologies平台
采用基于光学干涉的测序技术,通过检测DNA分子在光学干涉仪中的干涉信号变化实 现测序,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等优势。
04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基因组学研究 中的应用
全基因组重测序
定义
全基因组重测序是对已知基因组 序列的物种进行不同个体的基因 组测序,并在个体或群体水平上 进行差异性分析的方法。
该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序 列数据,为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宏 基因组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 持。
发展历程及现状
第一代测序技术
以Sanger测序为代表,具有读长较长、准确性高的优点, 但通量低、成本高,难以满足大规模测序需求。
第二代测序技术
以Illumina公司的HiSeq系列、Life Technologies公司的 SOLiD系列等为代表,实现了高通量、低成本的目标,广泛应
高通量测序技术简介
• 引言 • 高通量测序技术原理 • 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 •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基因组学研究中
的应用
•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 用

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2016版)

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2016版)

附件1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是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等分子遗传技术检测孕期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片段,以评估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风险。

为规范该类技术的临床应用,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包括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的基本要求、适用范围、临床服务流程、检测技术流程以及质量控制指标等内容。

第一部分基本要求一、机构要求(一)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的医疗机构应当获得产前诊断技术类《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

(二)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采血服务的医疗机构(以下简称采血机构)应当为有资质的产前筛查或产前诊断机构。

开展采血服务的产前筛查机构须与产前诊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向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

(三)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实验室检测的医疗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应当具备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资质,严格遵守《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相应检验项目应当接受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

二、人员要求(一)从事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按照《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要求取得相应资质。

(二)从事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检测的实验室人员应当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技术培训,并获得培训合格证书。

三、设备试剂要求(一)在具备细胞遗传学实验诊断设备的基础上,同时具备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相应的主要设备,包括DNA提取设备、PCR仪、高通量基因测序仪或其他分子检测设备等。

设备的种类、数量应当与实际开展检测项目及检测量相匹配。

(二)设备、试剂和数据分析软件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经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注册。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于孕期无创产前筛查人群的结果分析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于孕期无创产前筛查人群的结果分析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于孕期无创产前筛查人群的结果分析余宏盛;胡晞江【摘要】目的评价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孕妇外周血胎儿DNA行胎儿染色体无创筛查的临床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 就诊的2 256例需要进行无创产前筛查的单胎孕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母血浆胎儿游离DNA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对无创筛查高风险病例进一步行产前诊断, 比较无创技术筛查胎儿染色体高风险结果与产前诊断结果的符合情况.结果 2 256例样本采用无创技术均检测成功, 共检出35例胎儿染色体高风险, 检出率为0.58%, 其中21-三体高风险、18-三体高风险、13-三体高风险、性染色体高风险以及其他染色体结构高风险者分别有13例, 1例, 1例, 15例以及5例.1例13-三体高风险孕妇直接引产并拒绝行进一步检查, 另34例均进一步行产前诊断, 经细胞核型和 (或) 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芯片技术确诊病例分别为21-三体12例、18-三体1例、性染色体异常者5例以及1例3号染色体断臂存在缺失.无创筛查技术与产前诊断技术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2.85%, 100%, 33.33%以及20%.结论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于无创筛查在胎儿21、18、13三体非整倍体的检测与产前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阳性符合率, 可信度较高, 但对于性染色体以及其他染色体的筛查仍需进一步完善与优化.%Objective To assess the clinical value of high throughput seuencing (HTS) in 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IPT). Methods The results of NIPT of 2 256 cases of women with singleton pregnancy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Free fetal DNA in maternal peripheral blood was sequenced using HTS, and bioinformatic analysis techniques. Prenatal diagnosis was performed through amniocentesis when NIPT indicated high risks. High risk results from non-invasivescreening of fetal chromosomal and prenatal diagnosi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ll of the 2, 256 specimens were successfully analyzed and 35 cases were found with fetal chromosomal high risks, with an overall detection rate of 0.58%, including 13 cases with high risk for trisomy 21, 1 with trisomy 18, 1 with trisomy 13, 15 with sex chromosome abnormality and 5 with other chromosomal structures abnormality. All the 34 cases had further prenatal diagnosis except 1 case of pregnant woman with high-risk 13-trisomy who took abortion directly and refused further examination. Among 12 cases with high risk for 21-trisomy, 1 with 18-trisomy, 5 with sex chromosome abnormalities and 1 with the deletion of chromosome, 3 were confirmed by traditional karyotyping and/or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microarray (SNP-array) technology.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abnormally high risk results of NIPT detection in fetal chromosomal and prenatal diagnosis were 92.85%, 100%, 33.33% and 20%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re is a relatively high positive coincidence rate when compared HTS for screening of high risk for trisomy 21, 18, 13 aneuploidy and prenatal diagnosis and HTS is reliable. While when it comes to the screening of sex chromosome and other chromosomal structures abnormality, HTS still need to be improved and optimized.【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35)003【总页数】4页(P433-436)【关键词】高通量测序;无创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作者】余宏盛;胡晞江【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优生遗传科,武汉 430016;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优生遗传科,武汉 430016【正文语种】中文无创DNA 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 ing,NIPT)通过采集孕妇外周血来提取DNA 并结合生物信息学的分析应用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筛查已有了较长的时间历程[1],早期多应用PCR 技术检测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 的含量,检测能力有限,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高通量测序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NIPT[1],不仅可实现胎儿3 对常见(21、18、13)染色体非整倍体的筛查,同时能对其他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及微缺失/重复做出判断[2],提高了胎儿染色体病的异常检出率。

高通量测序和数字PCR应用于无创产前检测胎儿非整倍体研究进展

高通量测序和数字PCR应用于无创产前检测胎儿非整倍体研究进展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3卷第4期·综述· 高通量测序和数字PCR应用于无创产前检测胎儿非整倍体研究进展陈桂芳1 杨佳怡2 高运华2 王志栋2 吴枭2(1.沈阳化工大学,辽宁沈阳 110142;2.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摘要】 母体血浆中胎儿游离DNA的发现使无创产前检测成为可能。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无创产前检测已用于临床筛查常见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

测序流程复杂,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高通量测序无创产前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字PCR作为核酸定量检测的新技术,具有快速准确,流程简单的优势,有望成为无创产前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更具成本优势的新方法。

本文讨论了高通量测序与数字PCR技术在无创产前胎儿非整倍体检测中的应用状况,分析了检测过程中可能的影响因素与质控参考物质研制,为理解针对胎儿非整倍体的无创产前检测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数字PCR;质量控制;无创产前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中图分类号】 R714.55 【文献标识码】 A犇犗犐:10.13470/j.cnki.cjpd.2021.04.01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00433);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2017YFF0204604) 通信作者:杨佳怡,E mail:yangjy2018@nim.ac.cn 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是产前筛查检测的主要内容,进行早期产前筛查和诊断有利于优生优育。

非整倍体产前检测是采用无创、微创或有创的技术方法,在一定时间窗口期对孕妇进行检查,以评估胎儿罹患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风险或进一步确诊[1]。

传统产前诊断方法具有侵入性,通过羊膜穿刺、绒毛取样以及脐静脉穿刺取样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有潜在的胎儿流产或感染风险[2],早孕期、中孕期常规产前筛查通过超声检查联合血清学标记分析,同时结合孕妇年龄、孕周、体重以及是否存在糖尿病等多项临床信息,以软件计算风险值进行评估,但敏感度和特异性有限[3,4]。

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实验室技术【专家共识】

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实验室技术【专家共识】

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实验室技术【专家共识】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是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片段,以评估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风险的一种产前筛查方式[1,2,3,4]。

相对于传统的孕妇外周血血清学筛查,NIPT具有高检出率及低假阳性率的优点[5,6,7]。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NIPT的临床应用日益增加,其临床适用范围参见《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国卫办妇幼发[2016]45号附件1)[8]。

为规范NIPT的应用,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产前筛查与诊断实验室室间质评专家委员会《产前筛查与诊断实验室技术专家共识》专家组进行充分讨论,制订本共识对NIPT 实验室技术的临床应用作出要求和建议。

本共识着重在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并将随着技术的发展持续更新以满足临床需求。

一、实验室总体要求开展NIPT检测的实验室在机构要求、实验室资质、设备试剂要求、质量管理及工作要求等方面必须符合《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卫医发[2006]73号)、《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国卫办妇幼发[2016]45号附件1)、《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卫办医疗政发[2010]194号)等相关规定。

(一)人员资质要求从事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按照《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要求取得相应资质;从事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检测的实验室人员应当经过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技术培训,并获得培训合格证书。

实验室审核NIPT检测结果的专业技术人员需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临床报告必须由产前诊断机构中具备产前诊断资质的副高及以上职称临床医师审核签发。

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CNV-seq技术在NIPT高危孕妇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CNV-seq技术在NIPT高危孕妇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课题项目(Z20201084)①梧州市妇幼保健院 广西 梧州 543002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CNV-seq技术在NIPT高危孕妇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黎永鉴① 闫丽琼① 朱昭颖① 【摘要】 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技术对非侵入性产前检测(NIPT)高危孕妇进行产前诊断,检出胎儿的严重遗传缺陷,并在知情同意下行临床干预,是近年临床预防出生缺陷的常用手段。

NIPT 技术由于其敏感性高、特异性高、准确性高及无创性等优势,近年逐渐成为临床产前筛查的主流检测技术。

传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在细胞遗传学领域一直是确诊染色体畸变的“金标准”。

长期以来,该技术是染色体病的产前诊断主要方法,染色体核型分析主要局限性是对染色体的微小结构变异和基因变异不能有效检出。

CNV-seq 技术不但能准确检出常规的染色体异常,而且能对未知来源的染色体片段提供更为精准的检测信息,特别是5 Mb 片段以下的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但CNV-seq 技术缺点是不能检出平衡易位和倒位等染色体异常,因此两种产前诊断技术的优缺点可互为补充。

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CNV-seq 技术进行产前诊断,将会为NIPT 高危孕妇提供更为精确可靠的产前诊断结果,减少出生缺陷。

本文将对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CNV-seq 技术在NIPT 高危孕妇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做简要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非侵入性产前检测 高危孕妇 染色体核型分析 拷贝数变异 二代测序技术 染色体畸变 产前诊断 doi:10.14033/ki.cfmr.2023.19.0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3)19-0180-05 Progres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hromosome Karyotype Analysis Combined with CNV-seq Technique in Prenatal Diagnosis of NIPT High-risk Pregnant Women/LI Yongjian, YAN Liqiong, ZHU Zhaoying.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3, 21(19): 180-18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romosome karyotype analysis combined with 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 technology is a common means of clinical prevention of birth defects in 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IPT) high-risk pregnant women for prenatal diagnosis, detection of fetal serious genetic defects, and clinical intervention after informed consent. Due to its advantages of high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ccuracy, and non-invasive, 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 (NIPT) technology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stream technology for clinical prenatal screening in recent years. Chromosome karyotype analysis technology has always been considered as the "gold standard" for diagnosing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and is also a first-line method for prenatal diagnosis of chromosomal diseases. The main limitation of chromosome karyotype analysis is that it can not effectively detect the small structural and genetic variations of chromosomes. CNV-seq technology can not only detect conventional chromosome number and structural abnormalities, but also provide more accurate detection information for chromosome fragments from unknown sources. Microdeletion and microduplication of chromosome fragments above 5 Mb can also be detected. However, CNV-seq technology has limitations such as inability to detect balanced translocation and inversion of chromosomes, so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prenatal diagnostic techniques can complement each other. Traditional karyotype analysis combined with CNV-seq technology for prenatal diagnosis will provide mo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prenatal diagnosis results for NIPT high-risk pregnant women and reduce birth defects. This article will briefly review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hromosome karyotype analysis combined with CNV-seq technology in prenatal diagnosis of NIPT high-risk pregnant women,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clinical work. [Key words] 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 High-risk pregnant women Chromosome karyotype analysis Copy number variation Second 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 Chromosome aberration Prenatal diagnosis First-author's address: Wuzho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Wuzhou 543002, China 据《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年)等所示,我国的出生缺陷发生率约为5.6%,每小时就有103例缺陷儿出生[1-3]。

孕妇血浆游离核酸高通量测序检测胎儿遗传异常

孕妇血浆游离核酸高通量测序检测胎儿遗传异常

·综述·《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8卷第2期孕妇血浆游离核酸高通量测序检测胎儿遗传异常殷旭阳1 陈芳1,2 王威3(1.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83;2.哥本哈根大学,丹麦哥本哈根2200;3:深圳华大临床检验中心,广东深圳518083)【摘要】 孕妇血浆中胎儿源性的游离DNA的发现,为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prenataltesting,NIPT)奠定了科学基础。

通过对孕妇外周血中的游离DNA进行检测,能够以无创的方式分析胎儿的遗传特征,为产前筛查(prenatalscreening)和产前诊断(prenataldiagnosis)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的发展及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其在孕妇血浆胎儿游离DNA检测中的应用成为必然趋势,并推动无创产前检测技术的迅猛发展。

通过孕妇血浆游离DNA的高通量测序,可实现胎儿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单基因遗传疾病、微缺失微重复的检测,也可以对胎儿基因组、DNA甲基化组以及转录组等信息进行分析。

【关键词】 孕妇血浆;胎儿游离DNA;无创产前检测;产前筛查;产前诊断;高通量测序【中图分类号】 R714.53 【文献标识码】 A犇犗犐:10.13470/j.cnki.cjpd.2016.02.012基金项目:出生缺陷筛查工程实验室项目[JZFNo.(2011)861] 通讯作者:王威,E mail:wangw@genomics.cn 孕妇血浆中胎儿源性游离DNA的发现,为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prenataltesting,NIPT)奠定了科学基础。

通过对孕妇外周血中的游离DNA进行检测,能够以无创的方式分析胎儿的遗传特征,为产前筛查(prenatalscreening)和产前诊断(prena taldiagnosis)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孕妇游离DNA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质量控制技术评价指南(高通量测序法)(征求意见稿)1.前言对孕妇外周血中游离DNA进行高通量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并分析孕妇外周血中携带的胎儿的染色体突变异常风险,特别是染色体非整倍体变异的检测,是近几年出现的无创产前筛查新技术。

本指南主要是对企业研发、质检和产品应用关于质量控制和分析的指导性文件,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南。

本指南旨在规范申请人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盒(高通量测序法)的产品设计开发、性能评价的诊断试剂技术指标和要求,并为技术审评部门对注册申报资料的技术审评提供参考,不代替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的指南和规范。

本指南仅作为技术指导性文件使用,需根据技术的发展和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更新,本指南不具有法律强制性。

2.适用范围本指南所述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 NIPT)是采用低深度全基因组的高通量测序法,指的是直接通过对孕妇外周血中游离DNA进行文库构建、上机测序的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高深度的目标片段测序法,SNP突变测序法和表观遗传学甲基化的测序法等其他高通量测序法。

和本指南不相适应的其他高通量测序法,可以参照本指南的性能评价、质量控制的要求,并通过企业参考品,证明和本指南的要求具有实质性的等效性。

对于第三代单分子测序或其他测序方法,在文中并未涉及,但高通量测序技术发展迅速,第三代单分子测序方法在企业内部参考品设置、性能评估等,如有适用的方面,可以参照执行并证实实质性的等效性。

适用疾病类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fetal chromosome aneuploidies)中的21三体、18三体、13三体(Trisomies 21、18、13,即T21、T18、T13)。

本指南也适用于其它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检测,如XXX,XYY,XXY, T9等。

适用人群:本指南预期用途为对孕周12周(包含12周)以上的孕妇进行产前筛查,其结果不能代表对孕妇怀有三体胎儿的确认,产前筛查的结果必须要经过产前诊断进行确认。

伦理学问题:终止妊娠应在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的前提下选择,该项检测不得作为终止妊娠的依据。

3.诊断试剂的设计开发和质量控制要求基于游离DNA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NIPT)的设计和原理至少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3.1预期用途明确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NIPT)的预期用途,包括被测孕妇孕周特征,样本类型等。

按照《体外诊断试剂说明书编写指南》进行,介绍临床适应症及背景,说明相关的临床或实验室诊断方法等,应介绍产前诊断金标准。

明确该产品作为产前辅助诊断用途,其结果的确认要由产前诊断金标准进行。

3.2测试方法学阐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NIPT)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学,需要重点指出设计原理和方法的关键点:(1)详细说明母体胎儿游离DNA判断染色体数量和检测变量的相关性;(2)详细说明实验过程如高通量测序的文库构建方法及原理;(3)在实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品的构建;(4)数据分析和算法的详细说明等。

如低覆盖全基因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NIPT)原理是:孕妇母体血浆中存在胎儿游离DNA(cffDNA,cell-free fetal DNA),片段长度主要为~160bp,几乎全部来源于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其浓度和孕周密切相关并以一定比例稳定存在于母体外周血浆中。

取母体血浆提取包含正常母体和胎儿的血浆游离DNA,不经过处理或经过片段化选择,通过文库构建,最后进行上机测序,再通过软件分析数据获得染色体数目评价结果。

当对怀有T21胎儿的母体血浆游离DNA数据进行分析时,其21号染色体游离DNA总数会有小比例的升高,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21号染色体所属的DNA片段数量进行统计,与大量样本构成的参考集合相比较,根据数理统计的原理和血浆DNA测序数量的结果、染色体数量的相对变化,通过统计学算法区分这一微小差异来实现利用孕妇血液中胎儿游离DNA进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产前筛查。

但高通量测序法不能对染色体结构异常进行检测,不能代替传统筛查中的开放式神经管缺陷筛查等。

3.3主要原材料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NIPT)的主要原料是指所有与预期用途相关原材料从DNA提取之后到测序文库装载入测序芯片之前的重要试剂。

主要原材料一般由:相应功能的酶(末端修复酶、DNA连接酶、缺口修复酶DNA聚合酶等)、核苷酸序列(如引物、接头序列、标签序列、文库定量标准品)、缓冲液及dNTP组成。

3.4辅助试剂组成的要求辅助试剂组分分为如下几个部分:(1)采样时所需要的试剂或材料(2)与采样得来的孕妇外周血或者血浆的保存,运输和储存相关的试剂或材料(3)和血浆DNA提取相关的试剂或原材料(4)和特定的高通量测序仪相关的通用测序试剂及耗材(5)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的耗材和通用试剂辅助试剂可以是检测试剂盒的一部分也可以分开申报,但是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和辅助试剂应该作为整体评估。

3.5企业质量控制参考品如采用全基因组低深度测序方法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NIPT),应满足国家标准品或经过标化的企业参考品的要求,企业参考品的设置应参照国家参考品进行;采用其他原理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NIPT),企业则需提供企业参考品,并且证明其实质性的等效性。

3.6测试结果的解释和报告的要求目前的报告内容,至少要有检测项目及项目设定阈值,样本编号,样本基本信息,采样时间地点,检测时间地点,采用的仪器设备、试剂、检测人员、检测结果、结果解释建议和发报告的流程及信息。

(1)检测有效性应建立检测有效性的评价指标。

如采用阴、阳性质控品的方式进行同时检测,以阴、阳性质控品的结果反映检测的有效性。

如阴性质控品结果必须为阴性,阳性质控品结果必须为阳性,说明此反应体系结果有效。

(2)结果判断应给出目标疾病检测值、参考范围、低风险或高风险结果。

(3)结果描述与建议建议阳性结果的受检者结合临床金标准方法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其症状/体征、病史、其他实验室检查等情况综合考虑进行确诊。

3.7测试方法的局限性应注明测试方法存在的局限性。

可从检测原理本身的局限性、受试者的生物学效应等方面进行分析汇总后给出,并注明其对结果造成的影响。

(1)检测方法局限性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NIPT)一般采用统计学方式进行测试样本和大样本参考数据进行比较的方法进行结果判定,统计学方式本身存在一定概率的假阴性、假阳性。

(2)受试者的生物学效应鉴于当前医学检测技术水平的限制和孕妇个体差异,有下列情形的孕妇进行检测时,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

包括:1)孕周<12+0周、孕妇重度肥胖(体重指数>40)等造成的胎儿游离DNA浓度低。

2)夫妇一方有明确染色体异常。

3)1年内接受过异体输血、移植手术、异体细胞治疗等。

4)胎儿超声检查提示有结构异常须进行产前诊断。

5)有基因遗传病家族史或提示胎儿罹患基因病高风险,胎儿染色体平衡异位、微缺失微重复等。

6)孕期合并恶性肿瘤。

7)胎盘局限性嵌合。

8)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方式受孕。

9)双胎及多胎妊娠。

10)有染色体异常胎儿分娩史,但除外夫妇染色体异常的情形。

11)医师认为有明显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其他情形。

但是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可采取其他辅助的方式或其他有效手段增加检测的准确性来避免其相应的局限性。

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方式受孕受试者可以采取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检测;1年内接受过异体输血、移植手术、异体细胞治疗等受试者采取同时检测异体样本的方式提高其准确性。

4.诊断试剂设计开发流程的质量控制要求4.1检测分析前质量控制(1)标本收集和处理样本的采集和处理应经过验证。

试剂需指出适应样本采集和处理过程,说明对采血管及抗凝剂的要求,适用样本和质量,要求应用已获批的血液的采集配套试剂和耗材。

注明样本的包装,保存和运输的流程。

需指出孕妇外周血样本的采集管,保存条件(温度、时间长度),运输条件,处理条件(如:必须规定多长时间内分离血浆);已分离的血浆样本的保存管,保存条件(温度、时间长度),运输条件,处理条件(如:核酸提取前的预处理);冷藏/冷冻样本检测前是否需恢复至室温,冻融次数的要求;例如:使用EDTA抗凝采血管进行取样;颠倒混匀时动作应轻柔,防止溶血;全血离体后必须在8小时内进行血浆分离;血浆分离过程中注意不要吸到中间层的白细胞;血浆样本反复冻融次数应不超过2次;禁止将普通EDTA抗凝管采集样本和血浆样本在室温状态下放置(注: 随着技术的进步,采血管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使用其他特殊的NIPT检测采血管例如Streck 和K管时,应经过充分的验证,不仅仅是对采血管,而且应该包括适用的血浆分离时间)。

血浆样本寄送采用干冰运输,并应监控运输条件;详细描述并记录合适的外周血采集量,如最少不得少于5mL。

建立并记录当样本来源于外部样本提取的DNA 是否适用于检测,并建议和记录外源样本需求标准。

样本应详细记录是否有测试局限性所规定样本类型,如:孕妇本人为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患者、其他染色体疾病患者或携带者;怀有双胎或者多胎(三胎及三胎以上)的孕妇;近期接受过移植手术、干细胞治疗;近期接受过免疫治疗或输注过异体血制品;孕妇本人为肿瘤患者;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方式受孕的孕妇;体重严重超重的孕妇等。

(2)标本质量建立并记录标本接收和拒收的关键标准,如是否有以下情况:1)样本出现溶血的情况;2)样本标签不清晰的情况;3)样本信息与临床信息不符的情况;4)血浆样本出现裂管、开盖、泄漏或样品外溢情况等;并保证在研究、检测过程中符合伦理和法律的要求。

4.2检测分析中质量控制应该对检测样本到检测结果的检测周期给予说明,包括DNA 提取,文库构建,测序,数据分析和报告的流程。

(1)DNA的提取的流程应说明DNA提取所用的试剂(盒),要求该核酸提取试剂(盒)获得批准并经过测试证明其适用性,使用在有效期内的核酸提取试剂盒。

应说明DNA提取的血浆样本起始量,说明可能会影响血浆提取效率的因素,比如蛋白酶K,干扰物质等;对检测过程控制或检测体系监测的标准品、参考品和模拟样本的提取和制备过程也应进行说明。

血浆DNA提取应当在标本制备区进行,各项操作应当符合标准操作流程和说明书要求。

剩余的血浆样本应当在-70℃以下保存至规定的期限,避免反复冻融。

(2)DNA质量及处理应设立对用于建库的DNA质量控制标准,如规定建库的DNA量并设立最低起始量等,并采取合适的形式进行检测或验证。

应记录样本提取的DNA 浓度、体积,记录测试DNA浓度的方法(如荧光法、荧光PCR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