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专题讲义:第11讲-周期工程问题(学)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专题讲义:第11讲-周期工程问题(学)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专题讲义:第11讲-周期工程问题(学)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熟练掌握工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与一般解法;

周期性工程问题

例2、一项工程,乙单独做要17天完成.如果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天数完成;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比上次轮流的做法多用半天完工.问:甲单独做需要几天?

例3、蓄水池有一条进水管和一条排水管.要灌满一池水,单开进水管需5小时;排光一池水,单开排水管需3小时.现在池内有半池水,如果按进水,排水,进水,排水……的顺序轮流各开1小时.问:多长时间后水池的水刚好排完?(精确到分钟)

考点二:水管问题

例1、一池水,甲、乙两管同时开,5小时灌满;乙、丙两管同时开,4小时灌满.现在先开乙管6小时,还需甲、丙两管同时开2小时才能灌满.乙单独开几小时可以灌满?

例2、一个蓄水池,每分钟流入4立方米水.如果打开5个水龙头,2小时半就把水池水放空,如果打开8个水龙头,1小时半就把水池水放空.现在打开13个水龙头,问要多少时间才能把水放空?

考点三:比例法及工资分配问题

例1、有一项工程,有三个工程队来争夺施工权利,已知甲乙丙三个工程队都是工作时间长短来付费的,甲、乙两队合作,10天可以全部完工,共需要支付18000元,由乙、丙两队合作,20天可以完工,共需要支付12000元,由甲、丙两队合作,12天可以完成,共需要支付15000,如果该工程只需要一个工程队承建,如果只能一个队伍单独施工,那么最快的比最慢的会早完工____天.需要支付速度最快的队伍____元.

例2、一项工程,甲15天做了1

4后,乙加入进来,甲、乙一起又做了

1

4,这时丙也加入进甲、乙、丙一起做

完.已知乙、丙的工作效率的比为3:5,整个过程中,乙、丙工作的天数之比为2:1,问题中情形下做完整个工程需多少天?

4、某水池可以用甲、乙两个水管注水,单开甲管需12小时注满,单开乙管需24小时注满,若要求10小时注满水池,且甲、乙两管同时打开的时间尽量少,那么甲、乙最少要同时开放小时.

4、.一个水箱,用甲、乙、丙三个水管往里注水.若只开甲、丙两管,甲管注入18吨水时,水箱已满;若只开乙、丙两管,乙管注入27吨水时,水箱才满.又知,乙管每分钟注水量是甲管每分钟注水量的2倍.则该水箱最多可容纳多少吨水

6、甲、乙两个工程队修路,最终按工作量分配8400元工资.按两队原计划的工作效率,乙队应获5040元.实际上从第5天开始,甲队的工作效率提高了1倍,这样甲队最终可比原计划多获得960元.那么两队原计划完成修路任务要多少天?

7、某工地用3种型号的卡车运送土方.已知甲、乙、丙三种卡车载重量之比为10:7:6,速度比为6:8:9,运送土方的路程之比为15:14:14,三种车的辆数之比为10:5:7.工程开始时,乙、丙两种车全部投入运输,但甲种车只有一半投入,直到10天后,另一半甲种车才投入工作,一共干了25天完成任务.那么,甲种车完成的工作量与总工作量之比是多少?

8、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干需22

5天,需支付工程款2208元;乙、丙两队合干需33

4天,需支付工程款2400

元;甲、丙两队合干需62

7天,需支付工程款2400元.如果要求总工程款尽量少,应选择哪个工程队?

课后反击

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12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18小时完成.若甲先做1小时,然后乙接替甲做1小时,再由甲接替乙做1小时,……,两人如此交替工作,请问:完成任务时,共用了多少小时?

2、一项工程,甲、乙合作3

12

5小时可以完成,若第1小时甲做,第2小时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恰好整数小

时做完;若第1小时乙做,第2小时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比上次轮流做要多1

3

小时,那么这项工作由甲单

独做,要用多少小时才能完成?

3、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完成需40天。若乙队先做10天,余下的工程由甲、乙两队合作,又需20天可完成。如果乙队单独完成此工程,则需______天。

4、有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36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30天完成,丙单独做需要48天完成.现在由甲、乙、丙三人同时做,在工作期间,丙休息了整数天,而甲和乙一直工作至完成,最后完成这项工程也用了整数天.那么丙休息了天.

5、一个蓄水池装有9根水管,其中1根为进水管,其余8根为相同的出水管。开始进水管以均匀的速度不停地向这个蓄水池蓄水。池内注入了一些水后,有人想把出水管也打开,使池内的水再全部排光。如果把8根出水管全部打开,需要3小时可将池内的水排光;而若仅打开3根出水管,则需要18小时。问如果想要在8小时内将池中的水全部排光,最少要打开几根出水管?

6、某市有一项工程举行公开招标,有甲、乙、丙三家公司参加竞标.三家公司的竞标条件如下:

公司名称单独完成工程所需天数每天工资/万元

甲10 5.6

乙15 3.8

丙30 1.7

⑴如果想尽快完工,应该选择哪两家公司合作?需要多少天完成?

⑵如果想尽量降低工资成本,应该选择哪两家公司合作?完工时要付工资多少元?

7、一项工程,若请甲工程队单独做需4个月完成,每月要耗资9万元;若请乙工程队单独做此项工程需6个月完成,每月耗资5万元.

⑴请问甲、乙两工程队合作需几个月完成?耗资多少万元?

⑵现要求最迟5个月完成此项工程即可,请你设计一种方案,既保证按时完成任务,又最大限度节省资金.

解题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解答工程问题,常常是围绕找工作效率进行中,有些工作效率可以通过工作时间得到,而有些则要根据

六年级奥数-牛吃草问题-教师讲义

第八讲牛吃草问题 牛吃草问题概念及公式 牛吃草问题又称为消长问题或牛顿牧场,牛吃草问题的历史起源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牛顿1642—1727)提出来的。典型牛吃草问题的条件是假设草的生长速度固定不变,不同头数的牛吃光同一片草地所需的天数各不相同,求若干头牛吃这片草地可以吃多少天。由于吃的天数不同,草又是天天在生长的,所以草的存量随牛吃的天数不断地变化。解决牛吃草问题常用到四个基本公式,分别是︰ 五大基本公式: 1) 设定一头牛一天吃草量为“1” 2)草的生长速度=草量差÷时间差; 3)原有草量=牛头数×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吃的天数;` 4)吃的天数=原有草量÷(牛头数-草的生长速度); 5)牛头数=原有草量÷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 这五个公式是解决牛吃草问题的基础。首先一般假设每头牛每天吃草量不变,设为"1",解题关键是弄清楚已知条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求出每日新长草的数量,再求出草地里原有草的数量,进而解答题总所求的问题。 牛吃草问题是经典的奥数题型之一,这里我先介绍一些比较浅显的牛吃草问题,后面给大家开拓一下思维,首先,先介绍一下这类问题的背景,大家看知识要点 求天数 例1、牧场上长满了牧草,牧草每天匀速生长,这片牧草可供10头牛吃20天,可供15头牛吃10天。问:这片牧草可供25头牛吃多少天? 解:假设1头牛1天吃的草的数量是1份 草每天的生长量:(200-150)÷(20-10)=5份 10×20=200份=原草量+20天的生长量原草量:200-20×5=100份或 15×10=150份=原草量+10天的生长量原草量:150-10×5=100份 100÷(25-5)=5天 答:这片牧草可供25头牛吃5天?

小学五年级奥数周期问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奥数周期问题及答案 例1:有249朵花,按5朵红花,9朵黄花,13朵绿花地顺序轮流排列,最后一朵是什么颜色地花?这249朵花中,红花、黄花、绿花各有多少朵? 249÷(5+9+13)=9(组)……6(朵) 这六朵花,前5朵是红花,最后1朵应是黄花。 红花:5×9+5=50(朵)黄花:9×9+1=82(朵) 绿花:13×9=117(朵) 答:最后一朵是黄花。这249朵花中,红花有50朵,黄花有82朵,绿花有117朵。 模拟练习: 1、有红、白、黑三种纸牌共158张,按5张红色,3张白色,4张黑色的顺序排列下去,最后一张是什么颜色?第140张是什么颜色? 158÷(5+3+4)=13(组)......2(张) 140÷(5+3+4)=11(组)......8(张) 答:最后一张是红色。第140张是白色。 2、有47盏彩灯,按二盏红灯、四盏蓝灯、三盏黄灯地顺序排列着。最后一盏灯是什么颜色?三种颜色地灯各占总数地几分之几? 47÷(2+4+3)=5(组)......2(盏) 红灯有2×5+2=12(盏) 蓝灯有4×5=20(盏) 黄灯有3×5=15(盏) 答:最后一盏是红灯。红灯占总数的12/47,蓝灯占总数的20/47;黄灯占总数的15/47。 例2:2002年元旦是星期二,那么,2003年1月1日是星期几? 2002年是平年,365+1=366(天) 366÷7=52(周)......2(天) 答:每个周期的第一天是星期二,所以,2003年1月1日就是星期三。 模拟练习: 1、2008年8月8日是星期五,那么,2008年10月8日星期几? 24+30+8=62(天)62÷7=8(周)......6(天) 答:2008年10月8日星期三。 2、2001年10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2002年1月1日是星期几? 31+30+31+1=93(天) 93÷7=13(周)……2(天) 答:2002年1月1日是星期二。 3、2002年1月1日是星期二,2002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几? 31+28+31+30+31+1=152(天) 152÷7=21(周)……5(天) 答:2002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六。 4、2006年10月28日是星期六,那么,2007年元旦是星期几?

六年级奥数专题讲义:不定方程与整数分拆

六年级奥数专题讲义:不定方程与整数分拆 求二元一次方程与多元一次方程组的自然数解的方法,与此相关或涉及整数分拆的数论问题. 补充说明:对于不定方程的解法,本讲主要利用同余的性质来求解,对于同余性质读者可参考 《思维导引详解》五年级[第15讲 余数问题]. 解不定方程的4个步骤:①判断是否有解;②化简方程;③求特解;④求通解. 本讲讲解顺序:③?包括1、2、3题?④?②?①包括4、5题?③?包括6、7题,其中③④步骤中加入百鸡问题. 复杂不定方程:⑧、⑨、⑩依次为三元不定方程、较复杂不定方程、复杂不定方程. 整数分拆问题:11、12、13、14、15. 1.在两位数中,能被其各位数字之和整除,而且除得的商恰好是4的数有多少个? 【分析与解】 设这个两位数为ab ,则数字和为a b +,这个数可以表达为 10a b +,有()()104a b a b +÷+= 即1044a b a b +=+,亦即2b a =. 注意到a 和b 都是0到9的整数,且a 不能为0,因此a 只能为1、2、3或4,相应地b 的取值为2、4、6、8. 综上分析,满足题目条件的两位数共有4个,它们是12、24、36和48. 2.设A 和B 都是自然数,并且满足 1711333 A B +=,那么A+B 等于多少? 【分析与解】 将等式两边通分,有3A+llB=17,显然有B=l,A=2时满足,此时A+B=2+1=3.

3.甲级铅笔7分钱一支,乙级铅笔3分钱一支.张明用5角钱恰好可以买这两种不同的铅笔共多少支? 【分析与解】设购买甲级铅笔x支,乙级铅笔y支. 有7x+3y=50,这个不定方程的解法有多种,在这里我们推荐下面这种利用余数的性质来求解的方法: 将系数与常数对3取模(系数7,3中,3最小): 得x=2(mod 3),所以x可以取2,此时y取12;x还可以取2+3=5,此时y取5; 即 2 12 x y = ? ? = ? 、 5 5 x y = ? ? = ? ,对应x y +为14、10 所以张明用5角钱恰好可以买这两种不同的铅笔共14支或10支. 4.有纸币60张,其中1分、l角、1元和10元各有若干张.问这些纸币的总面值是否能够恰好是100元? 【分析与解】设1分、1角、1元和10元纸币分别有a张、b张、c张和d张, 列方程如下: 由 () () 601 101001000100002 a b c d a b c d +++= ?? ? +++= ?? (2)(1)得9999999940 b c d ++=③ 注意到③式左边是9的倍数,而右边不是9的倍数,因此无整数解,即这些纸币的总面值不能恰好为100元. 5.将一根长为374厘米的合金铝管截成若干根36厘米和24厘米两种型号的短管,加工损耗忽

六年级下册数学讲义-小学奥数精讲精练: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无答案)全国通用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 我们已经学过四则运算的定律和性质等基础知识。这一讲主要介绍基本定律和性质在加减法中的灵活运用,以便提高计算的技能技巧。 一、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巧算加法 1.直接利用补数巧算加法 如果两个数的和正好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两个数互为补数,其中的一个加数叫做另一个加数的补数。 如:28+52=80,49+51=100,936+64=1000。 其中,28 和52 互为补数;49 和51 互为补数;936 和64 互为补数。 在加法计算中,如果能观察出两个加数互为补数,那么根据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可以把这两个数先相加,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再与其它加数相加,这样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例 1 巧算下面各题: (1)42+39+58; (2)274+135+326+ 265。解:(1)原式=(42+ 58)+39

=100+39=139

(2)原式=(274+326)+(135+265) =600+400 =1000 2.间接利用补数巧算加法 如果两个加数没有互补关系,可以间接利用补数进行加法巧算。例 2 计算 986+238。 解法 1:原式=1000-14+238 =1000+238-14 =1238-14 =1224 解法 2:原式=986+300-62 =1286-62 =1224 以上两种方法是把其中一个加数看作整十、整百、整千……,再去掉多加的部分(即补数),所以可称为“凑整去补法”。 解法 3:原式=(62+924)+238

=924+(238+62) =924+300 =1224 解法 4:原式=986+(14+224) =(986+14)+224 =1224 以上方法是把其中一个加数拆分为两个数,使其中一个数正好是另一个加数的补数。所以可称为“拆分凑补法”。 3.相接近的若干数求和 下面的加法算式是若干个大小相接近的数连加,这样的加法算式也可以用巧妙的办法进行计算。 例 3 计算 71+73+69+74+68+70+69。 解:经过观察,算式中 7 个加数都接近70,我们把 70 称为“基准数”。我们把这7 个数都看作70,则变为7 个70。如果多加了,就减去,少加了再加上,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原式=70×7+(1+3-1+4-2+0-1)

六年级奥数专题讲义:倒推法解题

六年级奥数专题讲义:倒推法解题 一、知识要点 有些应用题如果按照一般方法,顺着题目的条件一步一步地列出算式求解,过程比较繁琐。所以,解题时,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结果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到前一步一步地推算,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叫倒推法。 二、精讲精练 【例题1】一本文艺书,小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第二天看了余下的3/5,还剩下4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思路导航】从“剩下48页”入手倒着往前推,它占余下的1-3/5=2/5。第一天看后还剩下48÷2/5=120页,这120页占全书的1-1/3=2/3,这本书共有120÷2/3=180页。即48÷(1-3/5)÷(1-1/3)=180(页) 答:这本书共有180页。 练习1: 1.某班少先队员参加劳动,其中3/7的人打扫礼堂,剩下队员中的5/8打扫操场,还剩12人打扫教室,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2.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第一天走了全程的3/8,第二天走了余下的2/3,第三天走了250千米到达乙地。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3.把一堆苹果分给四个人,甲拿走了其中的1/6,乙拿走了余下的2/5,丙拿走这时所剩的3/4,丁拿走最后剩下的15个,这堆苹果共有多少个? 【例题2】筑路队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又10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2/7 ,还剩500米,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 【思路导航】从“还剩500米”入手倒着往前推,它占余下的1-2/7=5/7,第一天修后还剩500÷5/7=700米,如果第一天正好修全长的1/5,还余下700+100=800米,这800米占全长的1-1/5=4/5,这段路全长800÷4/5=1000米。列式为: 【500÷(1-2/7)+100】÷(1-1/5)=1000米 答:这段公路全长1000米。 练习2: 1.一堆煤,上午运走2/7,下午运的比余下的1/3还多6吨,最后剩下14吨还没有运走,这堆煤原有多少吨? 2.用拖拉机耕一块地,第一天耕了这块地的1/3又2公顷,第二天耕的比余下的1/2多3

奥数 六年级 千份讲义 14 01应用题综合

1. 细蜡烛的长度是粗蜡烛长度的2倍,粗蜡烛可以点12个小时,细蜡烛可以点7个小时,两根蜡烛同时点燃,那么多少小时后细蜡烛的长度是粗蜡烛的13? 2. 甲乙丙丁四车同时在一条路上行驶:甲车12点追上丙车,14点与丁相遇,16点与乙相遇;乙车17 点与丙相遇,18点追上丁。那么丙和丁几点几分相遇? 3. 甲、乙两船速度相同,同时出发向上游行驶,乙落后甲30千米。出发时甲船上一物品落入水中,10 分钟后此物距甲船3千米,甲船在共行驶10千米后折向下游追赶此物,追上时恰遇乙船,那么水流的速度为多少? 4. 一批工人到甲、乙两个仓库进行搬运工作,甲仓库工作量是乙仓库工作量的1.2倍,第一天去甲仓库 的人数是去乙工地仓库的1.5倍,第二天甲仓库3/8的工人转移到乙仓库工作,第三天又将乙仓库现有工人的3/5转回甲仓库工作。三天过后,甲仓库还需9人再搬1天,乙仓库还需27名工人再搬1天,那么这批工人共有多少人? 5. 工厂接到两个订单,第1个订单需要30个零件A ,x 个零件B ;第2个订单需要x 个零件A ,30个零件B 。甲车间生产零件B 的效率是生产零件A 效率的2倍;乙车间无论生产哪种零件效率都比甲高13。已知甲生产第1个订单会比乙生产第1个订单多用100分钟,甲生产第2个订单会比乙生产第2个订 单多用110分钟。求x 等于多少? 6. 男、女两名田径运动员在长110米的斜坡上练习跑步(坡底为A ,坡顶为B ).两人同时从A 点出发, 在A ,B 之间不停地往返奔跑.已知男运动员上坡速度是每秒3米,下坡速度是每秒6米,女运动员上坡速度是每秒2米,下坡速度是每秒3米.那么两人第2007次相遇的地点离A 点多少米?

小学奥数周期问题 五年级

周期问题 一、知识要点 周期问题是指事物在运动变化的发展过程中,某些特征循环往复出现,其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做周期。在数学上,不仅有专门研究周期现象的分支,而且平时解题时也常常碰到与周期现象有关的问题。这些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发展某种周期现象,并充分加以利用,把要求的问题和某一周期的等式相对应,就能找到解题关键。 二、精讲精练 【例题1】流水线上生产小木球涂色的次序是:先5个红,再4个黄,再3个绿,再2个黑,再1个白,然后又依次5红、4黄、3绿、2黑、1白……如此涂下去,到2001个小球该涂什么颜色?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可知,小木球涂色的次序是5红、4黄、3绿、2黑、1白,即5+4+3+2+1=15个球为一个周期,不断循环。因为2001÷15=133……6,也就是经过133个周期还余6个,每个周期中第6个是黄的,所以第2001个球涂黄色。 练习1: 1.跑道上的彩旗按“三面红、两面绿、一面黄”的规律插下去,第50面该插什么颜色? 2.有一串珠子,按4个红的,3个白的,2个黑的顺序重复排列,第160个是什么颜色? ……,小数点后面第100个数字是多少?

【例题2】有47盏灯,按二盏红灯、四盏蓝灯、三盏黄灯的顺序排列着。最后一盏灯是什么颜色的?三种颜色的灯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思路导航】(1)我们把二盏红灯、四盏蓝灯、三盏黄灯这9盏灯看作一组,47÷9=5(组)……2(盏),余下的两盏是第6组的前两盏灯,是红灯,所以最后一盏灯是红灯; (2)由于47÷9=5(组)……2(盏),所以红灯共有2×5+2=12(盏),占总数的12/47;蓝灯共有4×5=20(盏),占总数的20/47;黄灯共有3×5=15(盏),占总数的15/47。 练习2: 1.有68面彩旗,按二面红的、一面绿的、三面黄的排列着,这些彩旗中,红旗占黄旗的几分之几? 2.黑珠和白珠共2000颗,按规律排列着:○●○○○●○○○●○○……,第2000颗珠子是什么颜色的?其中,黑珠共有多少颗? 3.在100米长的跑道两侧每隔2米站着一个同学。这些同学以一端开始,按先两个女生,再一个男生的规律站立着。这些同学中共有多少个女生? 【例题3】 2001年10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2002年1月1日是星期几? 【思路导航】一个星期是7天,因此7天为一个周期。10月1日是星期一,是第一个周期的第一天,再过7天即10月8日也是星期一。计算天数时为了方便,我们采用“算尾不算头”的方法,例如10月8日就用(8-1)÷7=1.没有余数说明8号仍是星期一。题中说从2001年10月1日到2002年1月1日,要经过92天,92÷7=13……1.余1天就是从星期一往后数一天,即星期二。

六年级上奥数第一讲找规律

第一讲 找规律 给出几个具体的、特殊的数、式或图形,要求找出其中的变化规律,从而猜想出一般性的结论.解题的思路是实施特殊向一般的简化;具体方法和步骤是(1)通过对几个特例的分析,寻找规律并且归纳;(2)猜想符合规律的一般性结论;(3)验证或证明结论是否正确,下面通过举例来说明这些问题. 开篇小练习: 1、有一列数,观察规律,并填写后面的数,-5,-2,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组数为: 1111111,,,,,,234567 ---- …找规律得到第11个数是_________,第n个数是__________ 3、小凡在计算时发现,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1234321,他从中发现了一个规律。你能根据他所发现的规律很快地写出 111111111×111111111=______吗? 答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个同学研究一列数:1,-3,5,-7,9,-11,13,……照此规律,他们得出第n 个数分别如下,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2n-1 B.1-2n C.(1)(21)n n -- D.1 (1)(21)n n +-- 5、如图,是用积木摆放一组图案,观察图形并探索:第五个图案中共有 块积木,第 n 个图形中共有 块积木. 6、观察数列1,1,2,3,5,8,x,21,y,……,则2x-y=____________ 7、观察下列各式: 12 34567822,24,28,216,232,264,2128,2256,======== …,请你根据上述规律,猜想108的末位数字是_________. 8、观察下列各式:32 11= 3323332 333321231236123410+=++=+++=

六年级奥数专题讲义:多位数的运算

六年级奥数专题讲义:多位数的运算 多位数的运算,涉及利用9 999 9k 个=10k -1,提出公因数,递推等方法求解问题. 一、9 999 9k 个=10k -1的运用 在多位数运算中,我们往往运用9 999 9k 个=10k -1来转化问题; 如:20043 3333个×59049 我们把20043333 3个转化为20049999个9 ÷3, 于是原式为200433333个×59049=(20049999个9÷3)×59049=2004999 9个9 ×59049=(20041000 0个0 -1)× 19683=19683×20041000 0个0 -19683 而对于多位数的减法,我们可以列个竖式来求解; 20049 1968299999999个+1 如: 20049 1999 9 19999 19682999999991 19683 196829998031611968299 980317 +-+个个个,于是为19999 1968299980317个. 简便计算多位数的减法,我们改写这个多位数.

原式=20043 333 3个×2×3×3×20083333个3 =200433333个×2×3×20089999个9 =2003199998个9 ×(20081000 0个0 -1) =20031999 98个9×20081000 0个0-2003199998个9 = 20039 20089 2003920039 20030 20039 20030 1999979999999991 199998 19999799980000111999979998000 02 +-+个个个个个个个,于是为20039 20030 1999 979998000 02个个. 2.计算11112004个1 -222 21002个2 =A ×A,求A . 【分析与解】 此题的显著特征是式子都含有1111n 个1 ,从而找出突破口. 11112004个1 -222 21002个2 =11111002个1 000 01002个0 -11111002个1 =11111002个1 ×(1000 01002个0 -1) =11111002个1 ×(999 91002个9 ) =11111002个1 ×(11111002个1 ×3×3)=A 2 所以,A =333 31002个3 . 3.计算666 62004个6 ×666 62003个6 ×25的乘积数字和是多少? 【分析与解】我们还是利用999 9k 个9 =1000 01-k 个0 来简便计算,但是不同于上式的是不易得出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师讲义版工程问题.docx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六年级奥数第三讲工程问题 顾名思义,工程问题指的是与工程建造有关的数学问题。其实,这类题目的内容已不仅仅是工程方 面的问题,也括行路、水管注水等许多内容。 在分析解答工程问题时,一般常用的数量关系式是: 工作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 =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 =工作量÷工作时间。 工作量指的是工作的多少,它可以是全部工作量,一般用数 1 表示,也可 工作效率指的是干工作的 快慢,其意义是单位时间里所干的工作量。单位时间的选取,根据题目需要,可以是天,也可以是时、 分、秒等。 工作效率的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表示成“工作量 / 天”,或“工作量 / 时”等。但在不引起误会的情况下,一般不写工作效率的单位。 例 1 单独干某项工程,甲队需 100 天完成,乙队需 150 天完成。甲、乙两队合干 50 天后,剩下的工程乙队干还需多少天?分析与解:以全部工程量为单位 1。甲队单独干需 100 天,甲的工作效 例 2 某项工程,甲单独做需 36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 45 天完成。如果开工时甲、乙两队合做,中途甲队退出转做新的工程,那么乙队又做了 18 天才完成任务。问:甲队干了多少天? 分析:将题目的条件倒过来想,变为“乙队先干 18 天,后面的工作甲、乙两队合干需多少天?”

例 3 单独完成某工程,甲队需 10 天,乙队需 15 天,丙队需 20 天。开始三个队一起干,因工作需要 甲队中途撤走了,结果一共用了 6 天完成这一工程。问:甲队实际工作了几天? 分析与解:乙、丙两队自始至终工作了 6 天,去掉乙、丙两队 6 天的工作量,剩下的是甲队干的,所 以甲队实际工作了 例 4 一批零件,张师傅独做 20 时完成,王师傅独做 30 时完成。如果两人同时做,那么完成任务时张 师傅比王师傅多做 60 个零件。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分析与解:这道题可以分三步。首先求出两人合作完成需要的时间, 例 5 一水池装有一个放水管和一个排水管,单开放水管 5 时可将空池灌满,单开排水管 7 时可将满池水排完。如果一开始是空池,打开放水管 1 时后又打开排水管,那么再过多长时间池内将积有半池水? 例 6 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走完全程甲需 60 分钟,乙需 40 分钟。出发后 5 分钟,甲因忘带东西而返回出发点,取东西又耽误了 5 分钟。甲再出发后多长时间两人相遇? 分析:这道题看起来像行程问题,但是既没有路程又没有速度,所以不能用时间、路程、速度三者 的关系来解答。甲出发 5 分钟后返回,路上耽误10 分钟,再加上取东西的 5 分钟,等于比乙晚出发15

小学奥数周期问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小学奥数周期问题专题训练 姓名: 1.公路一侧插满了彩旗,它们的规律是“红、黄、红、蓝、蓝、紫、红、黄、红、蓝、蓝、紫……”请问,第97根旗是什么颜色的 2.如下图摆法摆251个图形,其中有几个正方形 △□○○□☆◇△□○○□☆◇…… 2化成小数后第351位是几 3.把 7 4.某闰年二月的最后一天是星期日,那么同年的7月1日是星期几 5.21999 n,n的最后一位是多少 = 6.下表是11位数,任意相邻的三个数字之和是17,请将剩下几位填完。

7.下表中,每列上下的两个汉字成为一组,如第一组为“学做”、第二组为“习接”,那么第649组是什么 8.循环小数 · · 5 123 8.0与· · 5 2234894 4.0首次出现该数位的数字都是5是在小数点后的 哪一位 9.2001年的植树节是星期一,那么这年的国庆节是星期几 10.一本童话书,每2页文字之间有3页插图,也就是说3页插图前后各有1页文字,如果这本书有128页,而第1页是文字,这本书共有插图多少页 11.100个3相乘,得数的个位是几 12.小张工作3天休息1天,小李工作4天休息一天,小刘工作7天休息一天,假设今天他们都休息,那么下次都休息是在几天以后

小学奥数周期问题专题训练(答案) 1.公路一侧插满了彩旗,它们的规律是“红、黄、红、蓝、蓝、紫、红、黄、红、蓝、蓝、紫……”请问,第97根旗是什么颜色的 97÷6=16(组)……1(根) 答:第97根旗是红颜色的。 2.如下图摆法摆251个图形,其中有几个正方形 △□○○□☆◇△□○○□☆◇…… 251÷7=35(组)……6(个) 35×2+2=72(个) 答:其中有72个正方形。 3.把72化成小数后第351位是几 2÷7=``485712.0 351÷6=58(组)……3(位) 答:把72化成小数后第351位是5。 4.某闰年二月的最后一天是星期日,那么同年的7月1日是星期几 31×2+30×2+1=123(天) 123÷7=17(周)……4(天) 答:同年的7月1日是星期四 5.21999=n ,n 的最后一位是多少 规律:2个位2,22个位4,23个位8,24个位6,25个位2又开始循环 1999÷4=499(组)……3(位) 答:n 的最后一位是8。 6.下表是11位数,任意相邻的三个数字之和是17,请将剩下几位填完。

六年级奥数第一讲分数的速算与巧算教师版

第一讲分数的速算与巧算 教学目标 本讲知识点属于计算大板块内容,分为三个方面系统复习和学习小升初常考计算题型. 1、 裂项:是计算中需要发现规律、利用公式的过程,裂项与通项归纳是密不可分的,本讲要求学生掌握裂项技巧及寻找 通项进行解题的能力 2、 换元:让学生能够掌握等量代换的概念,通过等量代换讲复杂算式变成简单算式。 3、 循环小数与分数拆分:掌握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循环小数之间简单的加、减运算,涉及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主要利 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问题. 4、通项归纳法 通项归纳法也要借助于代数,将算式化简,但换元法只是将“形同”的算式用字母代替并参与计算,使计算过程更加简便,而通项归纳法能将“形似”的复杂算式,用字母表示后化简为常见的一般形式. 知识点拨 一、裂项综合 (一)、“裂差”型运算 (1)对于分母可以写作两个因数乘积的分数,即 1 a b ?形式的,这里我们把较小的数写在前面,即a b <,那么有1111()a b b a a b =-?- (2)对于分母上为3个或4个连续自然数乘积形式的分数,即: 1(1)(2)n n n ?+?+,1 (1)(2)(3) n n n n ?+?+?+形式的,我们有: 1111 [](1)(2)2(1)(1)(2) n n n n n n n =-?+?+?+++ 1111 [](1)(2)(3)3(1)(2)(1)(2)(3) n n n n n n n n n n =-?+?+?+?+?++?+?+ 裂差型裂项的三大关键特征: (1)分子全部相同,最简单形式为都是1的,复杂形式可为都是x(x 为任意自然数)的,但是只要将x 提取出来即可转化为分子都是1的运算。 (2)分母上均为几个自然数的乘积形式,并且满足相邻2个分母上的因数“首尾相接” (3)分母上几个因数间的差是一个定值。 (二)、“裂和”型运算: 常见的裂和型运算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11 a b a b a b a b a b b a +=+=+??? (2) 2222a b a b a b a b a b a b b a +=+=+??? 裂和型运算与裂差型运算的对比: 裂差型运算的核心环节是“两两抵消达到简化的目的”,裂和型运算的题目不仅有“两两抵消”型的,同时还有转化为“分数凑整”型的,以达到简化目的。 三、整数裂项 (1) 122334...(1)n n ?+?+?++-?1 (1)(1)3 n n n = -??+ (2) 1 123234345...(2)(1)(2)(1)(1)4 n n n n n n n ??+??+??++-?-?=--+ 二、换元 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另一个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将复杂的式子化繁为简. 三、循环小数化分数

小学 六年级数学六年级奥数 浓度问题讲义

六年级奥数 浓度问题讲义 一、专题引导: 什么是浓度呢?(以糖水为例,将糖溶于水中得到糖水,这里糖叫溶质,水叫溶剂,糖水叫溶液。) 三者之间关系:浓度= ×100%= ×100% 二、典型例题 例1、有浓度为30%的酒精溶液若干,添加了一定数量的水后稀释成浓度为24%的酒精溶液,如果再加入同样的水,那么酒精溶液的浓度变为多少? 思路导航:稀释问题是溶质的重量是不变量。 例2、有浓度为7%的盐水600克,要使盐水的浓度加大到10%,需要加盐多少克? 思路导航:溶剂重理不变。 [练习]海水中盐的含量为5%,在40千克海水中,需加多少千克淡水才使海水中盐的含量为2%? 例3、在浓度为50%的硫酸溶液100千克中,再加入多少千克浓度为5%的硫酸溶液,就可以配制成浓度为25%的硫酸溶液? 思路导航:混合前两种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分别等于混合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练习]配制硫酸含量为20%的硫酸溶液1000克,需要用硫酸含量为18%和23%的硫酸溶液各多少克? 溶质溶液溶质溶质+溶剂

例4、从装满100克浓度为80%的盐水杯中倒出40克盐水,再用清水将杯加满;再倒出40克盐水,然后再用清水将杯加满,如此反复三次后,杯中盐水的浓度是多少? 思路导航:反复三次后,杯中又已装满,即最后杯中盐水的重量仍为100克,由此;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如此反复三次后还剩盐多少克? [练习]①有盐水若干升,加入一定量水后,盐水浓度降到3%,又加入同样多的水后,盐水浓度又降到2%,再加入同样多的水,此时浓度是多少呢?又问未加入水时盐水浓度是多少? ②有含糖6%的糖水900克,要使其含糖量加大到10%,需加糖多少克? 比和比例应用题 例4、乘坐某路汽车成年人票价3元,儿童票价2元,残疾人票价1元,某天乘车的成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的人数比是5 0:20:1,共收得票款26740元,这天乘车中成年人、儿童和残疾人各有多少人? 思路导航:单价比:成年人:儿童:残疾人=3:2:1 人数比:50:20:1 [练习]甲乙两人走同一段路,甲要20分钟,乙要15分钟,现在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相距84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甲、乙各走了多少米? 例5、“希望小学”搞了一次募捐活动,她们用募捐所得的钱购买了甲、乙、丙三种商品,这三种商品的单价分别为30元、15元和10元。已知购得的甲商品与乙商品的数量之比为5:6,乙商品与丙商品的数量之比为4:11,且购买丙商品比

小学五年级奥数周期问题及答案

例1:有249朵花,按5朵红花,9朵黄花,13朵绿花地顺序轮流排列,最后一朵是什么颜色地花?这249朵花中,红花、黄花、绿花各有多少朵? 249÷(5+9+13)=9(组)……6(朵) 这六朵花,前5朵是红花,最后1朵应是黄花。 红花:5×9+5=50(朵)黄花:9×9+1=82(朵) 绿花:13×9=117(朵) 答:最后一朵是黄花。这249朵花中,红花有50朵,黄花有82朵,绿花有117朵。 模拟练习: 1、有红、白、黑三种纸牌共158张,按5张红色,3张白色,4张黑色的顺序排列下去,最后一张是什么颜色?第140张是什么颜色? 158÷(5+3+4)=13(组)......2(张) 140÷(5+3+4)=11(组)......8(张) 答:最后一张是红色。第140张是白色。 2、有47盏彩灯,按二盏红灯、四盏蓝灯、三盏黄灯地顺序排列着。最后一盏灯是什么颜色?三种颜色地灯各占总数地几分之几? 47÷(2+4+3)=5(组)......2(盏) 红灯有2×5+2=12(盏) 蓝灯有4×5=20(盏) 黄灯有3×5=15(盏) 答:最后一盏是红灯。红灯占总数的12/47,蓝灯占总数的20/47;黄灯占总数的15/47。 例2:2002年元旦是星期二,那么,2003年1月1日是星期几? 2002年是平年,365+1=366(天) 366÷7=52(周)......2(天) 答:每个周期的第一天是星期二,所以,2003年1月1日就是星期三。 模拟练习: 1、xx年8月8日是星期五,那么,xx年10月8日星期几? 24+30+8=62(天)62÷7=8(周)......6(天) 答:xx年10月8日星期三。 2、2001年10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2002年1月1日是星期几? 31+30+31+1=93(天) 93÷7=13(周)……2(天) 答:2002年1月1日是星期二。 3、2002年1月1日是星期二,2002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几? 31+28+31+30+31+1=152(天) 152÷7=21(周)……5(天) 答:2002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六。 4、xx年10月28日是星期六,那么,xx年元旦是星期几? 3+30+31+1=65(天)65÷7=9(周)……2(天) 6+2-7=1(天)

六年级奥数专题复习资料

1、华联商厦出售彩色电视机,上午售出总数的一半多10台,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多20台, 还剩95台。店里原有彩色电视机多少台? 2、解放军某部参加抗洪救灾,从第一队抽调一半人支援第二队,抽调35人支援第三队, 又抽调剩下的一半支援第四队,后来又调进8人,这时第一队还有30人。第一队原有多少人? 3、甲、乙、丙三个组共有图书90本,如果乙组向甲组借3本后,又送给丙组5本,三个组所有图书的本书刚好相等。甲、乙、丙三个组原来各有图书多少本? 4、甲、乙、丙、丁四个小朋友共有彩色玻璃弹子100颗。甲给乙13颗,乙给丙18颗,丙给丁16颗,丁给甲2颗后,四人的弹子数相等,他们原来各有弹子多少颗? 5、学校运来36棵树苗,冬冬和丽丽两人争着去栽。冬冬先拿了树苗若干棵,丽丽看到冬冬拿得太多,就抢了10棵;冬冬又从丽丽那里抢走了6棵,这时冬冬拿的棵树时丽丽的2倍。最初冬冬拿了多少棵? 6、书架分上、中、下三层,一共放192本书。先从上层取出与中层同样多的书放到中层,再从中层取出与下层同样多的书放到下层,最后从下层取出与上层剩下的本数同样多的书放到上层,这时三层书架所放的本数相同。这个书架上、中、下层原来各放有多少本书? 7、小松、小明、小航各有玻璃球若干个,如果小松按小明现有的玻璃球个数给小明,再按小航现有的玻璃球个数给小航,小明也按小松、小航现有的个数再分别给小松、小航;最后,小航也按同样的办法分给小松和小明。这时,他们三人都各有32个玻璃球。小明原来有多少个玻璃球?

1、张大爷提篮去卖蛋,第一次卖了全部的一半又半个,第二次卖了余下的一半又半个,第三次卖了第二次余下的一半又半个,第四次卖了第三次余下的一半又半个。这时,鸡蛋都卖完了。张大爷篮中原有鸡蛋多少个? 2、3只猴子吃篮里的桃子,第一只猴子吃了1 3 ,第二只猴子吃了剩下的 1 3 ,第三只猴子吃 了第二只剩下的1 4 ,最后篮里还剩下6只桃子。篮里原有桃子多少只? 3、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多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少10米,第三次用去15米,最后还剩7米。这捆电线原有多少米? 4、修一段路,第一天修全路的1 2 还多2千米,第二天修余下的 1 3 少1千米,第三天修余下 的1 4 还多1千米,这样还剩下20千米没有修完,求公路的全长多少千米? 5、仓库里的水泥要全部运走。第一次运走了全部的1 2 又 1 2 吨,第二次运走了剩余的 1 3 又 1 3 吨,第三次运走了第二次余下的1 4 又 1 4 吨,第四次运走了第三次余下的 1 5 又 1 5 吨,第五次 运走了最后剩下的19吨。这个仓库原来共有水泥多少吨? 6、有铅笔若干枝,分配给甲、乙、丙三个学生,最初甲分得的最多,乙分得的较少,丙分得的最少,因此重新分配。第一次分配,甲分别给乙、丙各所有枝数多4枝;第二次分配,乙分别给甲、丙各所有枝数多4枝;第三次分配,丙分别给甲、乙各所有枝数多4枝。经过三次重新分配后,甲、乙、丙三人各得铅笔44枝,最初甲得几枝?

六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25讲 最大最小问题含答案

第25讲 最大最小问题 一、知识要点 人们碰到的各种优化问题、高效低耗问题,最终都表现为数学上的极值问题,即小学阶段的最大最小问题。最大最小问题设计到的知识多,灵活性强,解题时要善于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种知识。 二、精讲精练 【例题1】a 和b 是小于100的两个不同的自然数,求 a -b a+b 的最大值。 根据题意,应使分子尽可能大,使分母尽可能小。所以b=1;由b=1可知,分母比分子大2,也就是说,所有的分数再添两个分数单位就等于1,可见应使所求分数的分数单位尽可能小,因此a=99 a - b a+b 的最大值是99-199+1 =49 50 答:a -b a+b 的最大值是4950 。 练习1: 1、 设x 和y 是选自前100个自然数的两个不同的数,求x -y x+y 的最大值。 2、 a 和b 是小于50的两个不同的自然数,且a >b ,求a -b a+b 的最小值。 3、 设x 和y 是选自前200个自然数的两个不同的数,且x >y ,①求x+y x -y 的最大值;②求x+y x -y 的最小值。

【例题2】有甲、乙两个两位数,甲数2 7 等于乙数的 2 3 。这两个两位数的差最多是多少? 甲数:乙数=2 3 : 2 7 =7:3,甲数的7份,乙数的3份。由甲是两位数可知,每份的数量 最大是14,甲数与乙数相差4份,所以,甲、乙两数的差是14×(7-3)=56 答:这两个两位数的差最多是56。 练习2: 1.有甲、乙两个两位数,甲数的 3 10 等于乙数的 4 5 。这两个两位数的差最多是多少? 2、甲、乙两数都是三位数,如果甲数的5 6 恰好等于乙数的 1 4 。这两个两位数的和最小是多少? 3.加工某种机器零件要三道工序,专做第一、二、三道工序的工人每小时分别能做48个、32个、28个,要使每天三道工序完成的个数相同,至少要安排多少工人? 【例题3】如果两个四位数的差等于8921,就是说这两个四位数组成一个数对。问:这样的数对共有多少个? 在这些数对中,被减数最大是9999,此时减数是9999-8921=1078,被减数和剑术同时减去1后,又得到一个满足题意条件的四位数对。为了保证减数是四位数,最多可以减去78,因此,这样的数对共有78+1=79个。 答:这样的数对共有79个。 练习3 1、两个四位数的差是8921。这两个四位数的和的最大值是多少?

小学六年级奥数辅导讲义(无答案)

第一章 数与代数 例1、计算12×3 + 13×4 + 14×5 + 1 5×6 例2、计算?8.0+? ?31.0 例3、计算121 + 3032121 + 50505 212121 + 例4、2016的所有因数是多少个 例5、一个大于100的自然数,它减去12或者加上11都是完全平方数,求这个数是多少。 * 例6、将数字1到9做成9张卡牌,从中任意取出3张卡牌,用它们组成六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求这六个三位数之和是所取出的三个数之和的多少倍。 例7、幼儿园小朋友分糖果,若给每个小朋友5块糖果,则剩下7块,若给每个小朋友6块糖果,则还缺4块,请计算有多少块糖果。 例8、2016个83相乘,其末尾数是多少 例9、若a 、b 、c 均为非0的自然数,a 16 + b 4 + c 2 的近似值是,那么它的准确值是多少 例10、有一种算法叫阶乘,用“!”表示,规定如下: % 0!=1, 1!=1, 2!=2×1=2, 3!=3×2×1=6, 5!=5×4×3×2×1=120 求4!等于多少。请写一个算式,算式中的数字只有4个0,运算符号可以包括加减乘除、括号和阶乘,使该算式的结果等于24。 第二章 ]

第三章推理 例1、右图表格中每个方格填入一个图形,使得表格中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四个方格中的图形都是且不重复。 △□☆○ ☆| ? 例2、黑盒中放有180个白色棋子和181个黑色棋子,白盒中放有181个白色棋子,每次任意从黑盒中摸出两个棋子,如果两个棋子同色,就从白盒中拿出一个白子放入黑盒;如果两个棋子不同色,就把黑子放回黑盒.那么最多可以拿多少次,黑盒中最后剩下的棋子是什么颜色的 例3、一个正方体木块,每个面上分别标着数字1~6。2对着的数字是(),3对着的数字是()。 例4、从1到100的自然数中,至少取多少个不同的数,其中必有两个数的 和为102说明理由。(抽屉原理1:把多于n个的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则 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2个或2个以上的物体) 例5、一个岛上有两种人,一种只说真话,一种只说假话。第一天,2015 个人随机围成一圈,他们每人都说:“我左右的两个人都是骗子。”第二 天,活动继续,但有一人因病未到,剩余2014个人再次随机坐成一圈,每 个人都说:“我左右的两个人都是与我不同类型的人。”问题:那个生病 的人说真话还是假话说假话的一共有多少人 例6、A,B,C,D,E五个数,A比B大,C比D大却比E小,D比B 大,E比A小,这五个数从大到小排列是: 例7、有一路公共汽车,包括起点站和终点站共有11个车站。如果有一辆车从起点站出发,除终点站外,每一站上车的乘客中,恰好各有1位乘客从这一站坐到以后的每一站,为了使每位乘客都有座位,问这辆公共汽车最少需要有多少个座位

三年级奥数-周期问题练习题

例1:小兔和小松鼠做游戏,他们把黑、白两色小球按下面的规律排列: ●●○●●○●●○… 你知道它们所排列的这些小球中,第90个是什么球?第100个又是什么球呢? 【巩固】美美有黑珠、白珠共102个,她想把它们做成一个链子挂在自己的床头上,她是按下面的顺序排列的: ○●○○○●○○○●○○○…… 那么你知道这串珠子中,最后一个珠子应是什么颜色吗? 美美怕这种颜色的珠子数量不够,你能帮她算出这种颜色在这串珠子中共有多少个吗? 【例 1】小倩有一串彩色珠子,按红、黄、蓝、绿、白五种颜色排列. ⑴第73颗是什么颜色的? ⑵第10颗黄珠子是从头起第几颗? ⑶第8颗红珠子与第11颗红珠子之间(不包括这两颗红珠子)共有几颗珠子? 【巩固】奥运会就要到了,京京特意做了一些“北京欢迎你”的条幅,这些条幅连起来就成了:“北京欢迎你北京欢迎你北京欢迎你……”依次排列,第28个字是什么字?

【巩固】节日的校园内挂起了一盏盏小电灯,小明看出每两个白灯之间有红、黄、绿各一盏彩灯.也就是说,从第一盏白灯起,每一盏白灯后面都紧接着有3盏彩灯.那么第73盏灯是什么颜色的灯? 【例 2】节日的夜景真漂亮,街上的彩灯按照5盏红灯、再接4盏蓝灯、再接1盏黄灯,然后又是5盏红灯、4盏蓝灯、1盏黄灯、……这样排下去.问: ⑴第150盏灯是什么颜色? ⑵前200盏彩灯中有多少盏蓝灯? 【巩固】在一根绳子上依次穿2个红珠、2个白珠、5个黑珠,并按此方式反复,如果从头开始数,直到第50颗,那么其中白珠有多少颗? 【巩固】小莉把平时积存下来的200枚硬币按3个1分,2个2分,1个5分的顺序排列起来. ⑴最后1枚是几分硬币 ⑵这200枚硬币一共价值多少钱? 【巩固】桌子上摆了很多硬币,按一个一角,两个五角,三个一元的次序排列,一共19枚硬币.问:最后一个是多少钱的?第十四个是多少钱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